六年级上册语文12 桥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第12课《桥》(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2.桥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成长是跌跌撞撞....还依然向前的勇气。
C.老师对成天不专心读书、不求上进的同学指手画脚....。
D.当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一名女孩时,在场的许多父母潸然泪下....。
2.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排比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B.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C.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D.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下列三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选项是()A.垂直绿化工程成了北京新奇观。
B.瀑布、山川、河流构成了十分壮观的景色。
C.海上日出是伟大的景观。
4.下面四句话中不是拟人句的是()。
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D.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5.下列作品不属于《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写的是( )A.《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B.《竞选州长》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填空题6.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他像一座山。
(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3)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 )(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7.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①“她丈夫”指的是__________,“她儿子”指的是_________。
②读到此处,你有什么感受?课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补充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课后习题12、桥基础积累大巩固 1.看拼音写词语。
jiū chū lái shēn yín fèi huà()()() 2.同音字填空。
sì放()()庙()乎()养 jì ( )奠肆无()惮()往开来万籁俱() 3.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的野马()的人们()的脸 ()地喊沙哑地()痛苦地() 4.给下面句子中的“失”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失:①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违背;⑥没有达到目的;⑦错误,疏忽。
(1)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失误。
() (2)看到山洪咆哮而来,人们都大惊失色。
() (3)老支书没有失信于人家。
() (4)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 (5)整个社会都很重视挽救失足青少年。
() 二、句段推敲。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一)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
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爱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1.山洪是怎么咆哮的?请用“”在文中画出。
2.比较下面的句子,哪句写得好,并说说理由。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2)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12桥(含解析)

12桥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
A. 狞笑(níng) B.搀扶(cān) C.祭奠(diàn) D.放肆(s ì)2.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jīng huāng shā yǎ yōng dài liú tǎng fèi huà( ) ( ) ( ) ( ) ( )3.下面词语中的“当”与“势不可当”的“当”意思相同的是( )。
A. 门当户对 B.安步当车 C.理当如此 D.螳臂当车4.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根据解释写出课文中对应的词语。
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 )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或人暴怒喊叫。
( ) 我发现,上面这两个词中每个字的部首都是“______”,都和______有关,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2)“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中,“猛然”的意思是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骤然、______。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E.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按照课文内容把上面的句子排序:_______________。
②上面的句子中,______是比喻句,______是拟人句。
选择其中一句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下面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他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B.之所以把他比作一座山,只是因为老汉长得高大C.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形象地写出了老汉的威严、镇静D.老汉的形象与村民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3)她来祭奠两个人。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国旗,冉冉升起宽阔的长安街上,华灯还在淡淡的晨雾中闪烁,________的人已从________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急切地等待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升旗仪式的举行。
当东方出现一抹鱼肚白时,雄壮的军乐声划破长空,在广场的上空回响。
矫健的国旗护卫队________地走出天安门,迈上金水桥。
威武高大的擎旗手,肩扛国旗,在36名护旗手的护卫下,正步跨过长安街走向广场,他们身后是60人的军乐队。
________的广场瞬时静下来,人们的目光集中到这支队伍上。
迎着曙光,在庄严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________。
“敬礼!”军人行军礼,少先队员右手高举过头顶行队礼,广场上15万群众凝视着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
庄严、肃穆、神圣。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升到旗杆顶。
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________,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1)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横线上。
英姿勃发冉冉上升心潮澎湃万头攒动四面八方成千上万(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________ 迫切——________注视——________ 威严——________(3)解释下列词语。
人头攒动:________心潮澎湃:________(4)本文描写了天安门前的一次升旗仪式,依次记叙的是________、升旗盛况、________、升旗后人们的心情。
(5)写出最能表现人们激动心情的句子________。
【答案】(1)成千上万|四面八方|英姿勃发|万头攒动|冉冉上升|心潮澎湃(2)瞬间;急切;凝视;威武(3)许多人拥挤着移动。
;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
(4)人们等待;众人行礼(5)广场上、金水河畔,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仰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久久不愿离去。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积累运用一、拼写能手。
(6分)走进lǜtǎn()似的草原,小花diǎn zhuì()着草原,真美呀!蓝天下,俏丽的蒙古族姑娘们穿着富有民族特色的yī shɑnɡ(),演唱着动人的歌曲,跳着yōu yǎ()的舞蹈。
老人们一边吃着nǎi dòu fu(),一边欣赏着表演,孩子们也有样学样,他们bèn zhuō()的样子,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2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苍穹.(qiònɡ)冠.冕(ɡuān)勾勒.(lè)烟渚.(zhě)B.斗.室(dǒu)单薄.(báo)渲.染(xuān)衣襟.(jīn)C.恍.然(huǎnɡ)摇曳.(yè)参差.(cī)琼.浆(qiónɡ)D.孕.育(yùn)迂.回(yū)婆娑.(suō)鸣啭.(zhuǎn)2.下面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奇丽的小诗妩媚的丁香热烈的主人B.静寂的草原白色的大花旖旎的风光C.亮晶晶的眼睛小小的花苞深情的哲理D.星星般的小花羞涩的姑娘幽静的甜香3.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爱水的柔,柔如蓝色的秀发;我爱水的刚,刚如白色的奔马;我爱水的美,美如绿色的净土。
B.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
C.如果你是大海,就把宽广传给世人;如果你是树木,就把绿色献给原野;如果你是太阳,就把光芒洒向人间。
D.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
4.许多诗人喜欢用奇异的想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下面的诗句中没有运用这一方法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
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
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
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
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
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
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
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
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__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________坚定──________(4)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答案】(1)刘英同志一边走,一边问战士,“你们说,世界什么东西最甜?什么东西最香?”大家纷纷说:“白糖最甜,米饭最香!”(2)广阔深远,看不到边际;吃得很有味道(3)炎热;动摇(4)红军在雪地中艰难地前进,军政委刘英通过吃雪,鼓励大家战胜饥饿和寒冷。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坚定、乐观。
【解析】【分析】(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2桥字词模块一、读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yōnɡdài liútǎnɡjiūzhùshēn yín fèi huà二、字词拓展训练。
1.“哑”字按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可以组成两字词语:________。
可以组成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课文内容用至少三个四字词语概括老汉的美好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像泼。
像倒”说明雨__________,这样写还可以体现暴雨来得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写出了雨势______________。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1)“狞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狞笑”一词中我们能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逼近”可以换成“靠近”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2桥字词模块一、读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yōnɡdài liútǎnɡjiūzhùshēn yín fèi huà二、字词拓展训练。
1.“哑”字按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可以组成两字词语:________。
可以组成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课文内容用至少三个四字词语概括老汉的美好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像泼。
像倒”说明雨__________,这样写还可以体现暴雨来得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写出了雨势______________。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1)“狞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狞笑”一词中我们能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逼近”可以换成“靠近”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2 桥 一课一练(含答案)

12 桥一、选择题1.下面四句话中不是拟人句的是().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B.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C.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D.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2.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老汉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让洪水吞没一个老乡.B.虽然修筑京张铁路困难很大,但是难不倒有志气的中国人.C.即使遇到多大的困难,张海迪也能克服.D.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二、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桥》一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________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以及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_________,把_________,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___________,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2.读了《桥》这篇文章,我非常激动,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______,文中的“老汉”在关键时刻_____________,行为十分感人.他为人民___________,犹如一座丰碑,永驻在人们心中.(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三、信息匹配选词填空.期望希望指望欲望①你不要________他能帮的上你.②我要好好学习,绝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________.③为了满足山区孩子们的求知________,让我们献出一份爱心吧!④我真________暑假能够去九寨沟旅游.四、语言表达根据要求写句子.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照修辞手法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阅读课内文段,完成习题.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的危急情景,为下文写木桥倒塌埋下伏笔.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的“吼”,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体会一下老汉的心理活动,并试着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____________,一个是她的_____________.故事到这里结束,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和“小伙子”是_________关系.文章这样安排结构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4.读完该文段,我不禁心潮澎湃,面对无情的洪水,老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我想对老支书说:“老支书,您是_________!老支书,您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帮助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②村民搭建的爱心桥③一座坚固结实的木桥④舍己为人,用生命谱写大爱的桥课外阅读虚职实爱①一位家境贫寒的乡下女孩,考进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开学不到10天,家中就传来噩耗,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家人全部丧生,无一幸免.从此女孩举目无亲,再也没有一分钱的生活来源.②女孩不希望别人看不起自己,更不希望接受任何施舍,因此含着眼泪向学校提出退学.不少人留下了同情的泪水.有人提议为女孩捐款,却被老师悄悄拦下了.③第二天,女孩正无精打采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老师走了进来,对她说:“我爱人在报社工作,编辑部正缺人手,需要招一名校稿人,每月工资350元.你愿不愿意试试?”女孩无神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立刻放下手中的行李,欣然同意.就这样她成了报社的校稿员,负责校对稿件.报社的5位编辑对她都很好,学校课程紧,她不能天天去报社,却没人催她上班.报纸每10天出一期,按说会很忙,可干了些日子,女孩却感觉这工作很轻松:她需要校对的稿子并不多,常常没的看;即便有的看,稿件中的问题也都不大.就这样,女孩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认真当着校稿员.每月,她都能领到350元工资.④4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过去了,4年来,女孩只知道老师的爱人是报社一员,但她不知道的其实很多.她不知道报社每月有数以千计的稿件需要看,而5位编辑只是拿出了极少一部分让她校对.她也不知道,她看的那些稿件大多是5位编辑已经校对过的.她更不知道,每月的350元工资,并非报社所发,而是5位编辑每人从自己工资里拿出70元给她的.她始终不知道,其实报社并不缺少校稿员,这岗位是专门为她设立的.4年来,老师和编辑们一直没对女孩说破这个秘密.女孩毕业离校的那天,5位编辑与她合了影,照片被高挂在编辑部的墙上.⑤女孩走了,5位编辑突然觉得空落落的.到每月发工资的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将工资取出一部分.于是,他们决定将这种习惯延续下去.不久,编辑部里又“聘用”了一名因交不起学费而要中途退学的孩子.于是,每隔4年,编辑部的墙上都会多出一张合影……合影中的这些孩子,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担任的“虚职”中,藏着那样一种特别的爱.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思考,“噩耗”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思考第②自然段“有人提议为女孩捐款,却被老师悄悄拦下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中“女孩无神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这是对女孩的__________描写,女孩眼睛一下子亮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第③④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女孩要校对的稿子并不多,她不知道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2)女孩所看稿件问题都不大,她不知道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3)女孩每月能领导350元工资,她不知道那是因为____________6.第⑤自然段“他们决定将这种习惯延续下去”,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短文,我感受到这份爱的特别之处是()A.工作很轻松B.出于可怜而不得不帮助C.在尊重的基础上默默地帮助D.毕业时和编辑留一张合影六、书面表达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让人们走过了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一座木桥倒塌了,但是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在人们心中立起来了,那就是老支书.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想象在洪水过后,祭奠时,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些什么,那些搀扶着老太太前来祭奠的乡亲们会怎样哭诉.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又会说些什么?参考答案一、1.D2.C二、老共产党员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桥”心潮澎湃先人后己鞠躬尽瘁三、指望期望欲望希望四、海浪怒吼着,不断向岸边袭来.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他那儿报名.你不算是个党员.五、1.拟人木桥即将断裂2.第一次“吼”时老汉认为身为党员就要作出牺牲,应该先把乡亲们救出去.第二次“吼”时老汉希望儿子活下去.3.丈夫儿子父子结尾虽在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4.①④1.一位乡下女孩因突发灾难准备退学,报社编辑为她设立了校对稿件的虚职,出资帮她完成了学业.此后,编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做法,延续着特别的爱.2.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家人全部丧生,无一幸免.3.老师知道女孩不希望别人看不起自己,更不希望接受任何施舍.或者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 4.神态(1)她去报社工作挣钱,就可以继续上学了.(2)她很惊喜5.5位编辑只是拿出数以千计的稿件中极少一部分让她校对.她看的那些稿件大多是5位编辑已经校对过的.工资不是报社发的,而是5位编辑每人从自己工资里拿出70元给她的.6.他们决定以后继续用这种方式帮助那些因交不起学费而要中途退学的孩子.7.C六、老太太,节哀吧,人死不能复生,但是生者要坚强,您的丈夫和儿子一定希望您能够好好的活下去,活出滋味,这样,身在天堂的他们也会高兴的!您不再是为您自己活下去了,您还要为他们坚强,有味的活下去.。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 桥-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1.【综合题文】读美文,回答问题。
桥在你一生当中,必定走过不少桥吧!它们有木架的、石造的、混凝土筑的,也有钢筋的。
它们的功用都一样,使你踏着它,走到河的彼岸。
它们都是默默地卧在潺潺的流水上。
有河的地方,就常有桥。
当人们不耐与长久的舟楫,便架了木桥;当木桥朽时,便改为石桥;当石桥坏了,又筑起混凝土桥;混凝土裂了,再改成铁桥……所以同样是一座桥,千百年前跟千百年后,几经变更,桥的样式与材料也将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它是一座桥”。
一座让我们走、连起彼此、缩短距离的桥。
人就是桥。
从知识未开的远古,到科学昌明的现代;从短暂易朽的独木桥,到坚固耐久的铁桥;自贡献微薄的小民,到影响深远的哲人,我们都在搬运桥的角色。
上一代的桥毁了,这一代的桥又筑成了;这一代的桥朽了,下一代的桥又跟上了。
只要人存在一天,便不能没有桥,千年万年,人们就是这样将历史文化的种子传递下去。
时代是洪流,我们就是这架在其上的桥。
我们走前人的桥到对岸,又筑起我们的桥给下一代通过。
我们知道:不论木、石、混凝土、钢铁,或是更新的材料,没有永远不朽的桥。
但我们也知道:在这时代的洪流上,永远会有一座生命、历史、艺术、心灵的桥。
【答题】“桥”的功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使你踏着它,走到河的彼岸。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解答】根据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它们的功用都一样。
后面即是桥的作用。
【答题】同样是一座桥,千百年前后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它是一座桥”。
一座让我们走、连起彼此、缩短距离的桥。
【分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
【解答】先到文章中找到题干中的重点词语“唯一不变”,然后到文章中进行对照。
答案在第二自然段。
【答题】作者为什么说“人就是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上一代的桥毁了,这一代的桥又筑成了;这一代的桥朽了,下一代的桥又跟上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2课《桥》同步练习人教(人教部编)(含答案)(2020年)

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桥》同步练习一、基础达标(共8题;共56分)1.选出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放肆(sī)宁笑揪(jiū)出来B. 搀(cān)扶豹子瞪(dèng)眼n)呻吟折(zhé)回来C. 祭奠(jì dià2.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fēng kuáng jì diàn fàng sìchān f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dǎng yuán liútǎng yǎ ba jiū zhùshēn yí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给形近字组词踩________ 嗓________ 豹________ 推________ 塌________彩________ 桑________ 钓________ 准________ 榻________4.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________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________③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________④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人们的腰。
________5.查字典填空。
(1)“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2)“瘦”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6.选词填空。
期望希望指望欲望①你不要________他能帮的上你。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1)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1)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________也在长得道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
(3)这段话是告诉人们要________,________地长。
否则就成了________了。
【答案】(1)人(2)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了,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赶时候;尽量地用力;废物【解析】【分析】(1)和(3)可综合分析,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理解谚语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1)人;(2)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了,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获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3)赶时候、尽量地用力、废物.【点评】(1)和(3)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谚语的理解能力。
2.阅读理解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周团长自语地:“他可能睡着了。
”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这个战士无力地说:“周团长……我,不行了,你吃了它……还能走出草地……”周团长生气地:“我是个残废,吃了它也走不出草地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桥》 阅读练习试题(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2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请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字填入片段中的括号里。
吼瞪揪推从“揪”这个动词可以看出。
2.片段的句、段大多非常简短,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
(多选)A.使语句精练B.渲染紧张气氛C.加强故事悲壮色彩3.请用“”画出一处最让你感动的描写老汉的句子,并写出感动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老汉崇高精神的赞扬,不恰当的一项是()。
A.舍己为人B.团结友爱C.无私无畏D.忠于职守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板桥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
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
夜里读书没钱打油,就经常到附近一个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的一生最(突出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
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
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
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赞颂的。
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时,那里闹灾荒,他因私自开仓救济百姓而被罢官。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我在原野上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我在原野上________,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________,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________;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3)用波浪线画出这段话中写外界关注花的句子。
【答案】(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摇曳、呼吸、察看、凝视(2)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3)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课内阅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魑魑的围墙。
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 课《桥》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桥》课后作业及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jīng huāng() shā yǎ() yōng dài()liú tǎng() fèi huà()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A.狞.笑(níng)B.搀.扶(cān)C.祭奠.(diàn)D.放肆.(s ì)3.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根据解释写出课文中对应的词语。
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形容水流奔腾轰鸣或人暴怒喊叫。
()我发现,上面这两个词中每个字的部首都是“”,都和有关,这样的词语还有、、。
(2)“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中,“猛然”的意思是,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骤然、。
4.下面词语中的“当”与“势不可当”的“当”意思相同的是()。
A.门当户对B.安步当车C.理当如此D.螳臂当车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下面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他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B.之所以把他比作一座山,只是因为老汉长得高大。
C.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形象地写出了老汉的威严、镇静。
D.老汉的形象与村民的慌乱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2)A.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B.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E.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①按照课文内容把上面的句子排序:。
②上面的句子中,是比喻句,是拟人句。
用“”画出其中一句,并说说这样表达的好处。
(3)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①“她丈夫”指的是,“她儿子”指的是。
②读到此处,你有什么感受?课文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凝红叶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陋的小草房。
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
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
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
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壮的历史来: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
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
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里,她才三十一岁……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
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作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1)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
目光炯炯:________情不自禁:________(2)写出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3)写出一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话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在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采撷一片柞叶珍藏起来?(5)在抗日斗争时期,许多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献出了生命,请你搜集他们的事迹,简单的讲给同学听。
2022-2023学年统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带答案(二)

统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测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适用于第三四单元姓名:班级:等级:一、生字积累吧。
(15分)1.根据音序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的汉字。
(3分)磬廓咤沮陨眈2.读拼音,写汉字。
(12分)páo xiào shēn fèi lín méi吟报雨倒chánɡé cí bān yù diāo铁白防刻二、词语训练营。
(15分)1.比一比,再组词。
(5分)燥()希()陨()磁()抵()澡()稀()勋()慈()低()(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如转载。
)2.按顺序配列词语。
(2分)地球银河系太阳系宇宙3.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分)()的波涛()的狂风()的小屋()的海风()的神情()的天气4. 活学活用(在句中用上本单元所学词语)。
(5分)(1)小红,你__________在那小声嘟囔什么?(2)太险了!谁站在这儿都会感到__________的。
(3)我的心里__________,像大海在翻腾。
(4)__________!不干好事,被警察抓了,活该!(5)他这会儿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__________的!三、句子小森林。
(11分)1.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方法。
(4分)(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2)那利仔裂缝上的竹节人们就站成了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的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3)有时期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4)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到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2.补充句子。
(3分),。
,万紫千红总是春。
3. 我来夸夸他。
(4分)《桥》以“桥”做题目,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让我们以“桥”来赞美文中这位可歌可泣的老支书。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二) (含答案与解析)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二)语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第一部分积累和运用一、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抗日战争时期,刘fù()政委带领一批八路军战士dù()河,过铁suŏ()桥,过草地,在jì()中平原不qū()不挠地展开游击战,消灭了大量日kòu()。
2.国庆节时期,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英雄们站在新式tăn kè()上,参加了lóng ()重的jiăn yuè()仪式。
3、在这个qī hēi()的夜晚,她心里非常恐jù(),希望身边能够有人陪着她liáo tiān()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七律.(lù) 歼.灭(jiān)铁锁.(suǒ) 憧.憬(chōng)B.岷.山(mín)云崖.(yá)电钮.(niǔ)蒙.古(měng)C.璀璨.(càn)逶迤.(yí)迤.逦(yǐ)华.丽(huá)D.磅.秤(bànɡ) 磅.礴(pánɡ) 牺.牲(xī)泥丸.(wán)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抚养迷恋惊叹悬涯峭壁B.优雅先驱艰巨可见一班C.凝聚欢悦堪测呀呀学语D.轰动避免追随碧空如洗四、词语练习。
1、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不要( )。
(2)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平静..的神州大地顿时( )了起。
(3)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 )。
(4)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 )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2、选出能与下列词语搭配的词语,画“——”。
掌声(热烈热情)爆发(战斗战争)气势(磅礴雄厚)掩护(群众树木) 检阅(部队战友) 失去(联系关系)牺牲(生活生命) 陷入(沉思未来) 前途(光明明亮)五、选词填空。
六年级语文上册12 桥(含答案)

12 桥一、填空题(共6题)1.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fēng kuáng jì diàn fàng sì chān f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dǎng yuán liú tǎng yǎ ba jiū zhù shēn yín(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2.给形近字组词踩________ 嗓 ________ 豹________ 推________ 塌________彩________ 桑________ 钓________ 准________ 榻________3.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________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________③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________④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________4.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巧(_______)天工全神 (_______)注别出心(_______)和(_______)可亲轻歌(_______)舞暴露无(_______)5.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如果你不认识“鸿鹄”的“鸿”字,可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
如果你不会写“鼎沸”的“鼎”字,可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
“鼎”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②比喻王位、帝业;③正当,正在。
下列词语中“鼎”应选哪种解释?问鼎中原________ 春秋鼎盛________6.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入加点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12 桥
无悔奉献诉忠诚
李思源
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黄维松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工作作风;坚持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他坚定政治理想,
立足本职工作,自觉做弘扬延安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实践者。
转业到地方工作近二十年,黄维松始终秉承“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理念,对他
来说,为老百姓多做一件实事,都是快乐的,有意义的。
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体也发出
了警报,同事们都劝他好好休养,可他却总顾念局里人少事多,有时病了,坚持早上到
医院打针,打完就跑来上班,没有耽误过一件工作。
即便临近退休,他始终和其他在职
干部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各项工作纪律和工作要求,始终奋战在项目审计现场
第一线,重大项目调度第一线,为建设美丽硚口奉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
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
”这是雷锋日记里的一段话,也
是黄维松践行的准则。
作为一名革命老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血
液、刻入骨髓的信仰,他用实际行动影响、鼓舞着一代审计人,在奉献中寻找人生最大的
快乐,实现人生最高的价值。
(选自《审计月刊》2018 年第 9 期)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忠诚——()滋养——()鼓励——()
2.什么是延安精神?从文中找出答案,用“”画出来。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4.老共产党员黄维松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忠实滋润鼓舞
2.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3.主要讲述了老共产党员黄维松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迹。
4.为老百姓做事。
讲雷锋故事的“老农垦”
刘金喜张明礼
2004 年,朱洪亮参.(cān shēn)加了农场的关工委工作,从此他就和青少年交上了朋友,几乎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了.(le liǍo)解孩子们的思想、品德、要求,知道孩子们更需要大力传承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他们心里扎.(zā zhā)下根。
可是,《雷锋日记》等书籍在书店很难买得到。
为了配合关工委开展的“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他多方收集雷锋事迹、雷锋日记、雷锋故事等文字和图片资料,一面顶风冒雨骑自行车,到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雷锋故事,一面与关工委老同志研究,决定由关工委“五老”编辑出版一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学习资料。
几个老同志说干就干,不顾年迈体弱,起早贪黑,翻箱底、查报刊、点“百度”,收集整理资料,反复研究,精心设计、编辑,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终于在纪念毛泽东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 50 周年的前夕,编印了《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宣传手册。
A4 纸大小的宣传手册,选用雷锋生前学习、工作、做好事的照片、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雷锋的题词、雷锋日记摘抄、“五老”创编的学雷锋儿歌、学雷锋歌曲,封面封底彩色印刷,可谓图文并茂,新颖别致。
用一万多文字,突出点明
了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因、为什么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宣传手册一出,就引起很大轰动,15 个农场和其他单位,争相购买,加印 6000 多册,还供.
(gòng gōng)不应求。
宣传手册已成为青少年学雷锋重要的学习资料。
(选自《中国火炬》2017 年第 5 期)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注音。
2.解释词语。
起早贪黑:
新颖别致:
3.《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宣传手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文中用“”画出来。
4.为了开展的“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朱洪亮做了哪些准备?
【参考答案】
1.画去:shēn le zāgòng
2.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辛勤劳动。
比喻新鲜、别致,有创新感。
3.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因、为什么要开展学雷锋活动、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4.他多方收集雷锋事迹、雷锋日记、雷锋故事等文字和图片资料;顶风冒雨骑自行车,到学校、社区给孩子们讲雷锋故事;与关工委老同志研究,决定由关工委“五老”编辑出版一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学习资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