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总复习

合集下载

第十单元复习课

第十单元复习课

2、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pH (1)溶液酸碱性 (1)溶液酸碱性的测定 溶液酸碱性的测定 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室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其中紫 实验室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其中紫 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是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是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是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2)溶液酸碱度的测定 溶液酸碱度 常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pH 常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溶液的pH 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范围通常在0 14之间 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为: 之间。 pH与酸碱性的关系为 范围通常在0-14之间。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为:
第十单元
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 1、概念:酸碱指示剂是指能跟酸或碱起反应而显示不 概念: 同颜色的物质。 同颜色的物质。 2、指示剂在不同性质的溶液中的颜色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红色 蓝色 紫色 无色酚酞试液 红色 无色 无色 (1)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1)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而不能判断出 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 (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用试纸进行检测, (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用试纸进行检测,如酸性溶液能 溶液的酸碱性也可用试纸进行检测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浓硫酸的特殊性 (1)强腐蚀性:又称浓硫酸的脱水性。 (1)强腐蚀性:又称浓硫酸的脱水性。如不慎将浓 强腐蚀性 硫酸沾在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硫酸沾在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 涂上3% 5%的碳酸氢钠溶液 3%- 的碳酸氢钠溶液。 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浓硫酸的稀释 (2)浓硫酸的稀释 ①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 稀释时, 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 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 断搅动, 断搅动,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 酸里。 酸里。 ②稀释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 稀释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 扩散。 扩散。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十单元所学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

2.巩固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本单元重要概念和方法。

2.练习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1.复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相关计算方法。

2.练习使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2.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基本几何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巩固(30分钟)讲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并进行相关题目的讲解和练习。

学生自主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 拓展(30分钟)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几何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并进行讨论分享。

4. 结束(10分钟)总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练习,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作业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课堂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解题思路。

七、教学反思1.学生的学习状态及理解程度。

2.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

3.难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 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教案 数与代数  第一课时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教材第109页1题及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4题、第6题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运算的顺序,巩固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复习运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简算。

3.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梳理知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乘法分配律、减法以及除法的运算性质,会运用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

多媒体课件。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板书课题: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1.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师: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出示课件)55+20=75—55=25×8=200÷25=0÷50=100×0=师:你能说出什么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吗?(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加法定义)师:根据这一组算式中的减法再说一说,什么叫做减法,它与加法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减法定义)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乘法?(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乘法定义)师:根据乘法的意义,说一说它与加法有什么联系?师:什么叫做除法,它与乘法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除法定义)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从上面的题中可以看出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生: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师:四则运算中,你知道哪些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之后,课件出示与0有关的运算知识)2.复习括号。

师:(出示课件)下面的问题你能解决吗?(1)你能把分步算式整理成综合算式吗?①20×5=100②70-30=40③ 477-27=450150-100=5015×40=600450÷9=5050+25=7527+600=6274500÷50=90(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讨论)(2)按照指定的运算顺序,给下面的式子添上括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教材分析

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估计时间。
重点是对
会计算经过时间,会进行简单换算。
时间单位
的认识
能够结合对时间单位1时、1分、 1秒的理解,再结合数据的大 小,填写出合适的时间单位。
基于时间单位的累加,填写出 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时刻。
基于对时间单位累加的认识,能 够理解时间的先后顺序。知道10: 02应该在9:30到10:10之间。 理清从家出发的时间、经过时间 和开始上课时间的关系。(有困 难的学生可以想象表盘的样子以 及表针转动的情况)
算法、算理并重, 核心是计数单位和 计数单位的个数。
根据数的特点进行灵活拆分。 口算加减法不超过此难度,数 的范围在100以内。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实 际上就是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相 加减,知道每一位上计算的结 果表示什么?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估算还 是精算。
倍的概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同一个事物由于度量的属性不 同,使用的度量单位也就不同。
物体的质量经过换算,虽然数字 和单位不一样了,但表示的实际 质量没有变。表示一个实际量的 大小,数和单位都很重要。
会用列表法解决问 题或是在给定的表 格中有序填写方案。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加减法验算 加减法计算法则 用估算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
比如:在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时,就可以布置给
学生一个大的学习任务:请你当小老师,向别人介绍 2 这个 分数,
5
但又不能直接说出这个分数,看谁的方式多。
或者让学生自己对题目进行改编和加工。如第101页小猫吃鱼的那 道题,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是老师,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改编?
●还可以从量感培养的角度,将第一单元时、分、秒和第三单元测量进 行整合。从度量属性、度量单位、度量工具和方法几方面梳理两个单元, 以度量单位的认识和累加做为核心内容进行复习。也可以把第六单元长 方形和正方形也一并进行整合,以周长做为重点内容和切入点进行复习。

二年数学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数学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数学教案设计

二年数学下:《第十单元总复习》數學教案設計
对不起,由于我的能力限制,我无法为您提供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的完整教案设计。

但我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教案框架供您参考。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全面复习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确定)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确定)
三、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回顾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步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强调其重要性和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找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4. 实践操作:安排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5. 总结归纳:在结束时对整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

五、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于以后的教学。

希望这个教案框架能够帮到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还需要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第10单元 酸和碱 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  第10单元 酸和碱  含答案及解析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浙江宁波中考)不同品牌洗手液的pH一般不同,25 ℃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B.洗手液b的酸性比洗手液a的酸性弱C.洗手液c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D.洗手液d和洗手液a的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答案:A2.(2021广东深圳中考)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硫酸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溶液变蓝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C.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答案:C3.(2020辽宁本溪中考)某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铜B.该物质一定是纯碱的水溶液C.可以将pH试纸放入该物质的稀溶液中测其pHD.向该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一定变小答案:D4.(2021湖北荆州中考)物质X与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 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可能为氯化铁B.X只能为硫酸C.Y可以为氢氧化铜D.Y不一定是水答案:D5.(2021福建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

在不断搅拌下,往装有甲溶液的容器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次发生了①②反应,同时测定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强度(液体越浑浊,透光强度越小),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乙难溶于水B.甲可能是NaOHC.QM段对应的反应是②D.E、F对应的液体组成不同答案:B6.(2020吉林中考)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答案:C7.(2019四川自贡中考)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10单元 总复习(共41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10单元 总复习(共41张)
答案不唯一。例:轴对称图形:红领巾 平 移:拉抽屉、电梯上下运动 旋转:转动的 电风扇的叶片
第10单元·P116~119练习二十二
1.
24个娃娃,装在4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 6 )个。
24 ÷ 4
6

1. 24个娃娃,每8个装一盒,需要( 3 )个盒子。
24 ÷ 8
3个
24个娃娃,装在5个盒子里,平均每盒装( 4 )个,还剩
20-14=6(人)
12.口算。 8×3= 24 56÷7= 8 21÷3= 7 40÷5= 8
7×5= 35 32÷4= 8 42÷7= 6 8÷8= 1
24÷6= 4 63÷9= 7 8×8= 64 35÷7= 5
6×6= 36 9÷1= 9 9×4= 36 27÷3= 9
13.(1)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下面各数。 二千七百 九千九百九十九 四百六十 三千零八十九


读作:二千七百零八 写作:2708 读作:三千六百 写作:3600
(4)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00+700+8、3000+6000, 并读一读、写一写,再说一说如何读、写万以内的数。
③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数再读所在的数 位,中间有一个或几个0时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零都不读。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 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 位上写“0”占位。
③求商的方法:想除数的乘法口诀( )九五十三, 没有这样的口诀,就想( )九四十五,五九四十五, 所以商是5,53-45=8,所以余数是8。
(2)计算上面的加、减法式题,说一说笔算加、减法
应该注意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 总复习》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总复习》新备教案一、教学内容总结本单元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最后一单元,内容主要囊括了前面九个单元所学知识的总复习。

通过此次总复习,旨在让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性的回顾,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已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巩固并复习加法和减法计算。

2.复习数的比较大小和数的顺序。

3.复习数的读写。

4.复习矩阵中的数据记录与分析。

5.复习简单的张图解读。

6.复习简单的几何图形的认识。

7.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巩固与复习。

2.数的大小比较和数的读写。

3.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图表阅读。

4.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

四、教学难点1.数据分析与图表阅读的能力培养。

2.几何图形的识别和分类。

五、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科书、教学课件、练习册等。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

3.教学环境:教室整洁、教学氛围良好。

六、教学内容安排1.复习加法和减法计算,通过书上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

2.复习数的大小比较和读写,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

3.数据分析与图表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数据信息。

4.几何图形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识别、分类简单的几何图形。

七、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思维的框架。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情境式教学法: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八、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小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评估。

2.注意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而非单纯的结果。

3.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学习氛围。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1.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一)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十单元酸和碱(一)

第1页(共7页)
2023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十单元
酸和碱(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
1.图中A 、B 、C 、D 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
则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
A .紫色
B .蓝色
C .红色
D .无色
2.把自制的紫薯汁(呈紫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白醋的水溶液呈酸性
B .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
C .紫薯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
D .紫薯汁滴到氯化钠溶液中显绿色
3.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质量都增加
B .瓶口都会出现白雾
C .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少
D .都具有挥发性 4.下列关于常见酸和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来除铁锈
B .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C .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
D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5.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想使U 型管中a 端液面下降,b
端液面上升,不能达到。

第十单元总复习1

第十单元总复习1
用于建筑业,工业上可用于制造氢氧 化钠、漂白粉,农业上可用来降低土 壤酸性,配制波尔多液(原料是熟石 灰和硫酸铜)。
制法
氢 氧 Na2CO3+Ca(OH)2=CaCO3↓+2NaOH 化 钠 氢 氧 CaO+H2O=Ca (OH)2 化 钙
常见碱的性质和碱的通性 (1)碱与指示剂作用: 使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氢 氧 化 钠 氢 氧 化 钙 ①白色片状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 热.②在空气中易潮解,可做干燥剂。 ③有强烈的腐蚀性。④俗名:火碱、 烧碱、苛性钠。 ①白色粉末状固体,有腐蚀性,微溶 于水,其水溶液常称石灰水。 ②俗名:熟石灰 消石灰
用途 氢 氧 化 钠 氢 氧 化 钙 化工原料,用于造纸、纺织、印染、 肥皂和石油等工业,生活中可用来除 去油污。
石蕊 变红色
酚酞 无色
中性
碱性
=7
﹥7
紫色
变蓝色
无色
变红色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 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常见离子鉴别: H+ 1、指示剂; 2. PH试纸 3、活泼金属;4、金属氧化物; 5、碳酸盐 OH- 1、指示剂;2、Fe3+、Cu2+盐溶液
3. PH试纸 4.铵盐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盐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酸 现象: 硫 CuO + H2SO4 = CuSO4 + H2O 酸 现象: 金属氧化物 + 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盐 + 水
4、与碱反应 盐 HCl + NaOH =NaCl+H2O 酸 硫 H2SO4 + Cu(OH)2 =CuSO4+2H2O 酸
酸+碱=盐+水
(4)与盐反应:

第十单元单元复习

第十单元单元复习

用途
氢氧化钠 化学式 俗名 颜色、 颜色、状态 潮解性 露置在空气中,能吸收 露置在空气中, 水分而潮解, 水分而潮解,有吸水性 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并放出大量的热 强腐蚀性 NaOH 苛性钠、火碱、 苛性钠、火碱、烧碱 白色、 白色、块状固体
氢氧化钙 Ca(OH) Ca(OH)2 熟石灰、 熟石灰、消石灰 白色、 白色、粉末 不明显
讨论: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讨论: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酸的通性可归纳如下: 酸的通性可归纳如下:
酸 的 通 性 (1)跟指示剂反应 (2)跟活泼金属起置 换反应 (3)跟金属氧化物反应 一 般 规 律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 试液遇酸变红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 试液遇酸不变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HCl+ 2HCl+Fe=FeCl2+H2↑ 酸 + 金属 → 盐 + 氢气 6HCl+Fe2O3=2FeCl3+3H2O 酸 + 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4)跟碱起中和反应 (5)跟某些盐反应 HCl+NaOH=NaCl+ HCl+NaOH=NaCl+H2O 酸+碱→盐+水 2HCl+CaCO3=CaCl2+H2O+CO2↑ 酸 + 某些盐 → 新盐+ 新酸 新盐+
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 溶液的酸碱性
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稀HCl(酸)
NaOH(碱)
变红色 பைடு நூலகம்变色
变蓝色 变红色
盐酸和硫酸性质的比较 盐酸( 盐酸( HCl)
颜色、 颜色、状态 无色 液体
硫酸( 硫酸(H2SO4)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课件(127页)pptx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教学课件(127页)pptx

700-200= 500
7个百减2个百等于5个百,也就是500。
9000-5000=4000
9个千减5个千等于4个千,也就是4000。
返回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8.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运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用近似数解决“够不够”问题的方法: 先把准确数估成整千、整百、整十的 数,再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 方法进行比较。
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 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20 ÷ 4 = 5
… … …
被 除 数



返回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6.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如何计算除法算式的结果?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法和几相乘 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20÷4=( 5 ) 想:( )和4相乘得20。
四(五)二十
返回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总人复教习版 万数以学内二的年数级 下册
10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复习导入 巩固练习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复习导入
你知道悉尼歌剧院吗?
音乐厅
返回
总复习 万以内的数
音乐厅是全歌剧院最大的房间,拥有2,679个座位,这些座 位中有2100个正面表演台,其他的12块座位席则分布在两侧。 舞台呈梯形,靠近观众的部分较窄,为14米。最深处的宽度则 为17米,舞台后面还有供唱诗班使用的坐席。舞台前部的85个 座位还可收起,即使如此,这个深度11米的舞台总面积也不过 200平方米,对于有些大型乐团来说还是略显拥挤,在1995年以 前,这个音乐厅是悉尼交响乐队团的所在地。
4.读出下列各数。 600( 六百 )
657(六百五十七)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十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单元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对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2.复习除法的相关知识。

3.复习对称性和平行线的相关概念。

三、教学难点1.解决复杂的整数计算问题。

2.理解并应用对称线和平行线的性质。

四、教学内容1.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规律。

•练习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题。

2. 除法的相关知识•复习除法的定义及步骤。

•解决带余数的除法运算问题。

3. 对称性和平行线的性质•复习对称线的概念及性质。

•复习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五、教学过程1.复习总结本单元重点知识点。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辅助解答疑问。

3.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完成一些数学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方式1.演示教学结合练习。

2.学生独立练习和小组合作讨论。

3.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的教案内容,通过复习总结,不仅可以回顾所学知识,也可以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愿每位学生在复习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2022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授课课件新人教版202208042262

2022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授课课件新人教版202208042262
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 差不变,即a-b-c=a-c-b
乘法
乘 法
交换律

算 乘法
定 律
结合律
乘法
练一练 分配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 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 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a+b)×c=a×c+b×c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
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
练一练
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 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

读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如果
练一练
加 法 运 算 定 律
练一练
加法 交换律
加法 结合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减法的运算 性质及简算
练一练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 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即a-b-c=a-(b+c)
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884÷34=26 884÷26=34
3. 0的运算
1.我来判断。
(1) 0可以作除数。
(× )
(2) (2)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都得0。 ( √ ) (3) 两个不为0的相同的数相除,商一定是1。( √ )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十单元《总复习》(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总复习》的第四课时,是数学二下册第十单元的总复习内容。

通过
这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十单元所学内容,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准备,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巩固基础,确保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第十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数学
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信心,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复习第十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解读。

2.难点:概率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统计图表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
1.PowerPoint课件
2.教材与练习册
3.小黑板与粉笔
4.讲台与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率计算(30分钟)
1.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练习相关概率计算题目。

二、复习统计图表解读(30分钟)
1.复习各种统计图表的种类及意义。

2.练习统计图表相关题目。

三、综合练习(30分钟)
1.针对第十单元的综合练习题目,包括概率计算和统计图表的综合应用。

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化重点难点。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巩固和复习第十单元的内容,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在复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第十单元 总复习(二)第六节看图列式计算2

第十单元 总复习(二)第六节看图列式计算2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会看图列式计算。

教学重点:会看图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会看图列式计算。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口算
29+30 69+5 9+43 36+4 18+28 73+7
12-9 46-9 56-6 46—7 25—6 68—9
二、复习看图列式计算。

1、出示图(投影)
大猴子——我的筐内的桃子比你的多一些
小猴子——我有26个桃子
(1)说说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2)多一些,是什么意思? (多一些是多一点)
(3)选择正确的答案。

说说为什么?大猴子可能有多少个桃子?
29 60
2、出示图(投影)
小芳有25张邮票。

小明的邮票比小芳少一些,小红的邮票比小芳多一些。

(1)说说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2)多一些,少一些,是什么意思?
(3)选择正确的答案。

说说为什么?
①小明可能有多少张邮票? (在口里画O)
②小红可能有多少张邮票? (在口里画√)
23张5张26张80张
3、出示图(投影)
衣服——54元裤子——46元
(1)说说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2)列式计算:54+46=100元54—46=9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说说,并计算出结果)
4、出示图(投影)
鸭子比鸡少16只。

鸡有36只。

鸭子有多少只? (1)读题,说说图的意思。

(2)鸭子比鸡少16只,就是求什么? (比36少16的数是多少)(3)列式计算:36—16=20(只)
三、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二课时表内除法、有余数除法复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复习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计算。

2.学生通过对口诀、填一填、小小设计师等活动,巩固除法的意义;通过比一比等活动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

3.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
复习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三、难点
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应小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对口诀游戏:老师任意出一句乘法口诀的前半部分,学生一起回答得数。

这是我们学习的那个知识?(除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除法。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复习整理
师:同学们,乘法口诀大家背的都很熟练,那么,我们回忆一下这学期你都学会了哪些有关除法的知识呢?
生:自主回答,教师点拨补充。

(学生说到哪一知识点,可适当让其举例子,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形成以下板书:
除法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用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有余数除法(每份一样多,有剩余)
[设计意图:初步梳理知识,使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有据可考]
2.复习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1)把12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个问题你想怎么解决?你是根据哪句乘法口诀计算的得数?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除法计算?
小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我们用除法计算。

师:根据这个算式大家能说出各部分名称吗?
(2)20个桃子,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师:现在我们看小猴子的第二个问题?你想怎么解决?通过解这个决问题你又发现在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
小结:把一个数按每几个分一份,求分成了几份,也用除法计算。

(3)21个桃子,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还剩几个?
师: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你想怎么解决?和上面两道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情况下有余数?
小结:每份同样多,没分完,有剩余。

(4)很快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
①15个桃子,每4个放一盘,结果?
②36个桃子,平均放在9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③47个桃子,每5个放一盘,至少需要几个盘子?
师:你们是根据什么想出结果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回忆除法的意义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对比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要求;摆一摆:第二行的小棒根数是第一行的四倍。

(2)要想验证结果摆得对不对,可以用什么方法?
师:那么通过这道题你能说一说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们发现在什么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呢?(同桌说一说。

汇报。


小结:我们知道在“平均分”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再让学生思考、总结在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从直观到抽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
4.数学实践,巩固复习
1.有24盆花,要把它摆成一个方形花坛,想一想,可以怎样摆?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进行设计,并把设计图画下来。

(1)学生设计方案,投影展示
(2)用除法算式表示分一分,并在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和除法算式。

(3)全班交流(板演分的过程,写出算式)
摆成4行,每行6盆24÷4=6
摆成6行,每行4盆24÷6=4
摆成3行,每行8盆24÷3=8
摆成8行,每行3盆24÷8=3
摆成2行,每行12盆24÷2=12
摆成12行,每行2盆24÷12=2
(4)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种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2.改成25盆花呢?
摆成4行,每行6盆,还剩1盆25÷4=6 (1)
摆成6行,每行4盆,还剩1盆25÷6=4 (1)
摆成3行,每行8盆,还剩1盆25÷3=8 (1)
摆成8行,每行3盆,还剩1盆25÷8=3 (1)
摆成2行,每行12盆,还剩1盆 25÷2=12 (1)
摆成12行,每行2盆,还剩1盆 25÷12=2 (1)
[设计意图:“小小设计师”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积极性。

本题解题方法多样,比较开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几种方法呈现出来后让学生观察,从而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平均分”、“倍”的概念。

] (三)拓展延伸
1.连一连36÷68 40÷5
24÷47 25÷5
42÷6 5 54÷9
28÷4 6 56÷8
2.填空。

21÷()=7 47÷()=6……5 72÷()=9
29÷8=()……()()÷9=7……1 ()÷7=6
解题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2÷6=()÷84×6=()×37×()>8×2
()×8<6×536÷()>36÷()45÷9<()÷8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迅速在括号中填上正确的数?
4.
(1)如果一共有18个人,怎样安排最合理?
(2)如果一共是19个人呢?
师:你是怎样解决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同学间的交流,使学生学到更多的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 ]
全课小结:
你能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先在组内互相说一说。

师小结:回顾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