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中,使用混凝土材料组成的框架结构。

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耐久性高等优点,所以在很多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一些理论基础和应用技巧。

1.结构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荷载:根据建筑的用途和所在地区的地震、风荷载等情况,确定设计荷载。

(2)选择框架形式:根据建筑的功能、形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框架形式,包括梁柱布置和单跨、多跨结构的选择。

(3)计算和设计框架单元:根据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和承载能力要求,计算和设计单元中的梁柱、节点等部分的尺寸、配筋和加固措施。

(4)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包括侧向稳定性和轴向稳定性等。

(5)进行抗震设计:根据结构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和使用功能,进行抗震设计,包括选取抗震等级、配筋率、抗震措施等。

(6)进行验算和绘图:对设计的框架结构进行力学验算,进行绘图和编制设计图纸。

2.设计基本原则在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循:(1)平衡原则:结构内力处于平衡状态,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合理分布原则:合理分布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使结构各部分的受力更均匀,减小局部破坏的风险。

(3)合理满足使用要求:根据建筑的使用要求,确定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要求。

(4)经济高效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用材量、降低工程造价。

3.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在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和事项:(1)合理选取材料和截面: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要求,合理选取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截面形式。

(2)合理布置梁柱:在框架结构中,梁柱是承载荷载的关键部分,需要合理布置梁柱的间距和尺寸,保证力的传递和梁柱的稳定。

(3)加强结构节点:结构节点是整体结构中容易发生破坏的地方,需要加强节点的刚度和强度,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

(4)考虑土壤作用:在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土壤作用对结构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基础形式和承载力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设计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框架结构设计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对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

二、交底对象1. 框架结构设计人员2. 施工单位相关人员3. 监理单位相关人员三、交底内容1. 设计依据(1)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2)设计任务书及施工图纸(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2. 安全注意事项(1)结构设计安全1)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结构设计,确保结构安全可靠;2)充分考虑地震、风荷载等不利因素,进行结构抗震、抗风设计;3)对结构节点、连接部位进行仔细设计,确保节点传力合理;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施工安全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危险区域;3)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确保施工人员通行安全;4)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发生;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3)材料安全1)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确保材料质量;2)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材料合格;3)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材料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 交底要求(1)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保设计安全可靠;(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3)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安全;(4)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四、交底流程1. 设计人员根据项目特点,编制框架结构设计安全技术交底文件;2. 交底文件经项目相关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交底;3.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交底内容进行学习、领会,确保施工安全;4. 施工过程中,定期对交底内容进行回顾,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五、交底记录1. 交底人:___________2. 交底时间:___________3. 交底地点:___________4. 交底对象:___________5. 交底内容:___________6. 接受人签名:___________六、附则1. 本安全技术交底模板适用于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安全交底;2. 本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3. 本模板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整理)框架结构规范

(整理)框架结构规范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一、规范的有关规定 (3)1、构件长细比要求: (3)2、杆件翼缘宽厚比和腹板高厚比的要求 (4)3、结构挠度的限值 (4)4、柱脚内力放大值: (5)5、节点的内力放大系数: (5)6、强柱弱梁的规定: (5)7、内力放大系数: (5)(1)框架柱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5)(2)偏心支撑框架中与消能梁段相连接构件的内力设计值调整: (6)(3)转换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6)(4)角柱和两方向支撑共有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6)(5)中心支撑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7)(6)消能装置中心支撑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7)二、楼承板的计算 (7)1、组合式楼板: (7)2、非组合楼板: (7)3、防火要求: (8)三、组合梁的设计: (9)四、支撑的计算方法: (9)1、中心支撑 (9)2、偏心支撑 (9)3、钢板剪力墙 (9)五、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9)六、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9)七、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方法: (10)八、异形柱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0)1、研究现状: (10)2、展望 (14)九、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研究现状及展望。

(15)1、一天建成远大馆 (15)2、七天建成15层宾馆 (20)3、展望 (22)一、规范的有关规定1、构件长细比要求:《钢规》P56-5.3.8:柱的长细比限值为150,支撑的受压长细比限值为200,受拉长细比限值为400(一般建筑结构);《抗规》P104-8.3.1:框架柱的长细比《抗规》P107-8.4.1:中心支撑的长细比:按照压杆设计时,不应大于120(Q235),99(Q345),93.2(Q390),一、二、三级中心支撑应采用压杆设计,四级采用拉杆设计时,其长细比不应大于180;《抗规》P109-8.5.2:偏心支撑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120(Q235),99(Q345),93.2(Q390)《高钢规》P36-6.2.4:轴心受压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120;《高钢规》P39-6.3.6:按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的结构,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60(Q235),49.5(Q345),46.6(Q390)。

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中注意事项

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中注意事项

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中注意事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其稳定性、承载力、耐久性等方面表现优良。

然而,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时,需注意许多事项,以确保建筑物具有可靠和安全的结构。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中的注意事项。

一、设计阶段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必须仔细考虑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施工条件、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等因素。

必须有合适的结构设计方案,以确保减少结构的受力,避免结构漏洞。

二、施工阶段一旦设计完成,接下来是施工阶段。

这个阶段同样也至关重要,任何行为的失误都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结构的不可靠。

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所有施工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以确保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特别是要注意构件的实际质量、数量、尺寸等方面,以确保与设计图纸一致。

2.确保模板的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模板进行浇筑。

在选择模板时,必须考虑模板的质量和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能够按照预设的形状流向模板内。

3.注意混凝土表面质量混凝土表面的质量对构造质量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当混凝土表面质量达到预期要求时,才能确保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质量。

4.钢筋的布置需要合理在框架构造过程中,钢筋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施工时,必须确保钢筋的材质、数量、布置等方面符合设计要求。

因为合理的钢筋布置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验收阶段在施工完成之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必须进行必要的验收。

验收过程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现场验收验收人员必须到现场进行现场检查,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初步的检查。

2.结构安全性检测经过现场验收之后,需要进行结构的安全性检测,以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3.完整性检测在最后进行完整性检测,确定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总之,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过程中,设计、施工和验收都十分关键。

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以及周密的验收措施可以确保建筑物有一个可靠和安全的结构,并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

抗震验算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

8度超过5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

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给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显不足。

(2)雨蓬不得从填充墙内出挑。

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

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级宜相差一级。

(4)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5)出屋面的楼电梯间不得采用砖混结构。

(6)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

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

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

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特别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

(7)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

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

(8)柱子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

(9)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

周边一般加强截面的边梁。

(10)过街楼处的梁上筋应通长,按偏拉构件设计。

(11)电线管集中穿板处,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形成管井。

电线管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12)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否则应验算是否能装下。

电梯井处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

(13)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

水箱不得与主体结构做在一起。

(14)当地下水位很高时,暖沟应做防水。

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沟,暖气管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室内暖沟。

有地下室时,混凝土应抗渗,等级S6或S8,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

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一般加金属止水片,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混凝土、设计原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 概念和原则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由混凝土和钢筋为主要材料,通过一定的构造形式 将钢筋与混凝土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 力和抗震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 计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剪力墙的厚度和配筋应合理设计,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3)对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数量和长度应适当增加,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楼板设计
楼板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水平承重构件,对于楼板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楼板的厚度和配筋应合理设计,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2)楼板跨度较大时,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提高板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3)对于结构边缘和转角部位,应适当增加配筋和板厚,以提高结构的抗裂 性和延性。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注 意事项
1、合理布置剪力墙
剪力墙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和 整体性具有关键作用。在剪力墙布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剪力墙的位置应均匀分布,避免集中布置在某一轴线上,以减小结构的 扭转效应。
1、刚度适宜: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刚度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刚 度过大可能导致结构变形能力下降,而过小则可能导致结构失稳。因此,设计 时需对结构的刚度进行合理控制,以达到最佳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荷载合理:荷载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时 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形式,合理确定作用于结构上的荷载类型和大 小,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结构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采取有效的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提高结 构的抗震烈度指标。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如:正负零以下应采用水泥砂浆,以上采用混合砂浆。

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

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

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

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

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

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

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

应采用横墙或横纵墙(横墙为主)混合承重方案,抗坍塌性能好。

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

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的二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 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

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

一般砖混结构的过街楼处板应现浇,并且钢筋双向双排布置。

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

框架结构设计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框架结构设计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浅议框架结构设计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有梁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抗风性能比较好的结构体系。

这种体系的侧向刚度小,建筑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易于满足建筑物设置大空间的要求,因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

一、框架结构设计原则1.刚柔结合。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结合的。

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里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坏;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

柔多了虽然造价可以降低但是必然产生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结果必然导致太大的变形,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根本。

2.多道设防。

安全的结构体系应当是躲到设防的,如破坏力来临时,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通力合作,前仆后继。

这时候,如果吧“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某单一的构件上,是非常不可取的。

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中多肢墙要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要比纯框架好等等,这些就是多道设防设计思路的体现。

3.保大弃小。

框架结构结构体系中提倡“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的说法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现实中绝对安全的结构是没有的。

简单地说,整个结构体系是由各种构件协调组成一体的,但各个构件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所以按照其重要性也就有了轻重之分。

一旦不可预料的破坏力量突然袭来,各个构件就会协作抵抗外来的破坏力,就是为了保护最重要的构件免遭摧毁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摧毁,这时候有所牺牲在所难免,但由谁牺牲呢明智之举是要让次要构件先去承担灾难,如果各个构件平均用力,可能会得不偿失,损失将更大!4.整体性能。

理想的结构体系当然是有机一体的,通俗地讲也就是没有任何关节的,这样的结构体系能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传递和消减。

基于这个思想,设计人员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结构中各种不同的关节“打通”,使这种力量在关节处能够顺畅无阻。

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其永远处于原始的静态或者处在相对的静态中。

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时的注意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时的注意要点

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时的注意要点导言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便于分隔,延性较好等特点。

但若因施工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承载能力下降,易造成严重安全隐患。

今天我们整理了框架结构设计与施工时的注意要点,一起来看吧。

设计要点基础平面要点(1)在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

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下有防空洞或枯井等时,可做一大厚板将其跨过。

(3)混凝土基础下应做垫层。

当有防水层时,应考虑防水层厚度。

(4)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5)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6)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

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

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7)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条基。

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8)采用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

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

面积不大的独立基础宜采用锥型基础,方便施工。

(9)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

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10)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11)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12)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框架结构规范》word版

《框架结构规范》word版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一、规范的有关规定 (4)1、构件长细比要求: (4)2、杆件翼缘宽厚比和腹板高厚比的要求 (5)3、结构挠度的限值 (5)4、柱脚内力放大值: (6)5、节点的内力放大系数: (6)6、强柱弱梁的规定: (6)7、内力放大系数: (6)(1)框架柱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6)(2)偏心支撑框架中与消能梁段相连接构件的内力设计值调整: (7)(3)转换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7)(4)角柱和两方向支撑共有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7)(5)中心支撑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8)(6)消能装置中心支撑构件的内力放大值: (8)二、楼承板的计算 (8)1、组合式楼板: (8)2、非组合楼板: (8)3、防火要求: (9)三、组合梁的设计: (10)四、支撑的计算方法: (10)1、中心支撑 (10)2、偏心支撑 (10)3、钢板剪力墙 (10)五、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10)六、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10)七、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设计方法: (10)八、异形柱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1)1、研究现状: (11)2、展望 (14)九、工业化装配式钢结构研究现状及展望。

(16)1、一天建成远大馆 (16)2、七天建成15层宾馆 (22)3、展望 (24)一、规范的有关规定1、构件长细比要求:《钢规》P56-5.3.8:柱的长细比限值为150,支撑的受压长细比限值为200,受拉长细比限值为400(一般建筑结构);《抗规》P104-8.3.1:框架柱的长细比《抗规》P107-8.4.1:中心支撑的长细比:按照压杆设计时,不应大于120(Q235),99(Q345),93.2(Q390),一、二、三级中心支撑应采用压杆设计,四级采用拉杆设计时,其长细比不应大于180;《抗规》P109-8.5.2:偏心支撑杆件长细比不应大于120(Q235),99(Q345),93.2(Q390)《高钢规》P36-6.2.4:轴心受压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120;《高钢规》P39-6.3.6:按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的结构,柱的长细比不宜大于60(Q235),49.5(Q345),46.6(Q390)。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

框架结构设计注意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1、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1.1建筑平面布臵灵活,使用空间大。

1.2延性较好。

1.3整体侧向刚度较小,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呈剪切型)。

所以建筑高度受到限制。

1.4非结构构件破坏比较严重。

2、框架结构体系选择的因素及适用范围2.1考虑建筑功能的要求。

例如多层建筑空间大、平面布臵灵活时。

2.2考虑建筑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等因素。

2.3框架结构体系是介于砌体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之间的可选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设计应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的原则(结构设计原则)。

2.4非抗震设计时用于多层及高层建筑。

抗震设计时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多用多层及小高层建筑(7度区以下)。

2.5框架结构由于其抗侧刚度较差,因此在地震区不宜设计较高的框架结构。

在7度(0.15g)设防区,对于一般民用建筑,层数不宜超过7层,总高度不宜超过28米。

在8度(0.3g)设防区,层数不宜超过5层,总高度不宜超过20米。

超过以上数据时虽然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但是不经济。

3、结构平面、竖向布置3.1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结构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性能。

设计中应合理地布臵抗侧力构件,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平面布臵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不应在同一层同时改变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3.2框架结构宜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架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或风荷载。

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一向为刚架,另一向为铰接排架的结构体系。

但在铰接排架方向应设臵支撑或抗震墙,以保证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

3.3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

如果不可避免的话,可设计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多层建筑也可仅在单跨方向设臵剪力墙。

后者框架结构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选用,而剪力墙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选用。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是整个软件架构的基础,决定了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但是,框架结构设计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许多方面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框架结构设计重点的注意事项。

1. 明确需求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软件的需求。

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应该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设计者应该了解用户的需求是什么。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设计者可以向客户或者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

2. 设计清晰的接口设计者应该设计出清晰的接口,使得模块之间的通信变得简单明了。

在设计接口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接口的使用场景和接口的易用性,这样才能设计出简单易用的接口。

3. 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框架结构应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每个模块应该有自己的职责和功能。

这将使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清晰,也会让修改和维护变得更加容易。

4. 考虑可扩展性一个好的框架应该具备很强的可扩展性。

由于软件需求不断变化,使得软件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

因此,框架应该可以轻松地进行扩展,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5. 有良好的错误处理机制软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出现错误时,应该有良好的错误处理机制。

这将使其更容易进行调试和维护,同时也会增加软件的可靠性。

6. 良好的文档和注释对于软件框架的维护和更新来说,文档和注释非常重要。

设计者应该编写良好的文档说明框架的使用方法,同时在代码中加入详细的注释,以便于其他开发人员了解框架的细节和实现原理。

7.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是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设计者应该编写单元测试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和框架的可靠性。

这样能够在不破坏整个框架的情况下,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总之,框架结构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非常核心的一环,设计者应该充分考虑上述注意事项,以确保设计出一个稳定、易用、可维护的框架。

框架结构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注意事项

框架结构注意事项框架结构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将项目划分为不同模块或组件并建立相应的关系与层次,以便于代码的组织和管理。

一个好的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并且便于项目的扩展与维护。

在设计框架结构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以下将详细阐述。

首先,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该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

高内聚意味着模块内部的功能相关性要高,一个好的模块应该只负责单一的职责。

同时,模块之间应该尽量减少依赖,使得模块之间的耦合度降到最低。

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减少模块之间的影响。

其次,在框架结构的设计中,应该避免出现过多的垂直架构或者水平架构。

垂直架构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切分为多个功能完整的模块,每个模块负责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水平架构则是指将系统按照不同的业务模块进行划分,每个模块负责处理一个或多个共同的任务。

过多的垂直架构或水平架构都会导致系统的复杂度增加,不利于项目的维护与扩展。

因此,在设计框架结构时,需要合理划分模块,建立清晰的模块关系,避免过度划分导致系统过于庞杂。

另外,框架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

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应该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的添加或者修改,而不需要对已有代码进行大规模的改动。

为了实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以采用插件化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核心模块和可插拔的功能模块,核心模块负责基本的框架结构和通用功能,而功能模块则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添加或删除。

此外,框架结构的设计还应该遵循一些其他的原则和规范。

例如,代码的命名规范,模块之间的接口规范,异常处理的规范等等。

这些规范和原则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有利于团队协作和项目的长期发展。

最后,框架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团队实际进行调整。

不同的项目可能涉及的功能和需求不同,团队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也会不同,因此,在设计框架结构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改进。

总的来说,框架结构的设计是项目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的荷载要求,具有结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

一、框架结构的荷载类型框架结构的荷载类型主要包括住宅楼的自重、楼层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和其他荷载(如管道、设备、人员等)。

其中,自重和楼层荷载是常见的常规荷载,通过上下层板的承载能力、柱子的承载能力等来分担和传达。

而风荷载、雪荷载和地震荷载等是非常规荷载,需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环境和设计条件进行考虑和分析。

二、设计考虑因素在进行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结构安全性:混凝土框架结构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2.施工方便性: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浇筑的方便性和施工的快捷性,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状态。

3.经济性:在满足安全和施工方便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

4.美观性:在结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建筑的美观性,包括外观、内部布局等方面。

三、设计注意事项1.柱子尺寸的确定:为了使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承受荷载,并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柱子的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柱子的尺寸可以通过密集排布,减轻单根柱子的承载荷载。

2.板材厚度的确定: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楼板,一般采用较厚的混凝土板材,以承受楼层荷载和其他荷载。

板材的厚度可以根据荷载的大小,和板材的应力强度进行计算和确定。

3.节点的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节点,是结构的关键部分。

在节点处,需要通过加强节点的梁柱的连接强度,提高节点的承受荷载能力。

4.抗震设计:在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时,需要考虑地震的影响。

根据不同的地震区域和设计条件,采用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案,提高建筑的地震安全性。

5.预应力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中,采用预应力设计方案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降低成本和材料的消耗。

自建房框架结构注意事项

自建房框架结构注意事项

自建房框架结构注意事项
以下是 6 条关于自建房框架结构注意事项:
1. 哎呀呀,你知道吗,自建房框架结构的选材可得好好挑呀!就像你挑衣服,得选质量好又合适的。

咱可不能随随便便弄些差劲的材料,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比如你选钢材,就得要硬度够、不生锈的,要不然以后房子会不会摇摇晃晃的,多吓人呀!
2. 嘿,可别小看了柱子和梁的布局啊!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骨架,要是歪七扭八的,那房子还能站直咯?你想想,如果柱子和梁的位置不对,那房子不就像个畸形儿一样,多别扭呀。

所以一定要精心设计,不能马马虎虎的。

3. 哇塞,基础得打牢啊!这就跟盖高楼要先挖深深的根基一个道理呀。

你要是基础没弄好,后面房子建起来也是摇摇欲坠的。

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多没安全感呀!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基础工程,别偷懒哦。

4. 注意啦注意啦!框架结构的连接点也很重要呢!这就好像是关节一样,要是松松垮垮的,那还怎么支撑起整个房子呀。

你见过散架的玩具吧,要是房子也那样,你不心疼死呀?所以连接点一定要牢固可靠。

5. 说真的,自建房框架结构施工的时候可得盯着点儿!别以为交给工人就万事大吉了。

就像你看着自己的宝贝孩子,不时刻看着能放心吗?万一哪里做错了,后面再改可就麻烦大了。

6. 别忘了考虑抗震性呀!地震可不管你房子漂不漂亮,它来了可不会手下留情。

所以咱们得把框架结构建得能抵抗住地震的摇晃。

这就像是给房子穿上了坚固的铠甲,让它能在危险来临时保护我们呀。

总之,自建房框架结构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些注意事项都得认真对待,不然等出了问题就晚啦!。

框架结构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框架结构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框架结构设计中注意的问题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这两种建筑材料以刚接或是铰接相连组成框架来抵挡适用过程里出现水平荷载或是竖向荷载情况的承重体系结构。

这种结构有形式简单、布置灵活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工业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框架结构概念不明确、施工条件限制、结构设计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本文结合工程中的实际情况,对框架结构设计中产生的问题展开逐一分析。

标签:框架结构设计;建筑结构;问题框架结构设计由两部分组成,基础设计和上部结构设计。

其中,基础设计包括确定建筑埋深和持力层、设计基础选型和结构。

上部结构设计包括布置框架结构;计算荷载、内力和位移以及梁柱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设计;选用计算模型等。

一、框架结构设计中的梁柱问题(一)基础梁、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之间的区分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基础梁、基础连梁和地下框架梁这三个概念常常容易被人混淆。

在这里我们首先区分一下它们的概念及作用。

基础连梁是指框架独立柱下基础设计中,在接近基础顶面的位置设置双向地下梁来使得基础整体性的提高,用于调节上部结构中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和支撑框架底层墙体。

当基础埋深较小时,基础拉梁的顶标高于一般的标准和基础连梁高度相当,计算模型不是支撑在连续梁上而是在基础上简支梁。

当基础梁底架空时,可以使得基础拉梁的实际受力达到计算模型标准。

出现基础埋深较大时,基础拉梁的顶面标高会高于一般位于地坪下500,这样使得能使计算模型将其当成由软件计算完成的单层框架,有利于基础拉梁墙体的节省。

此时的基础拉梁属于地下框架梁。

它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与楼面框架梁相同。

基础梁是起基础作用的,它用来承受地基反力。

例如筏板基础梁,承受地基反力是由基础梁和基础底板共同承受的。

它的计算模型选择“倒梁楼盖法”,其基础梁受力筋的位置与楼面框架梁的设置位置相反。

(二)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率的选择框架结构设计的前提是对梁柱截面尺寸的选择,截面尺寸的选择不仅应符合工程要求的取值范围还应该尽量使得柱线刚度和梁线刚度的比值大于1。

框架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框架结构质量控制要点

框架结构质量控制要点框架结构质量控制要点引言在软件开辟过程中,框架结构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为软件系统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可拓展性,因此对框架结构的质量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框架结构质量控制的要点,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原则和实施步骤。

一、框架结构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1. 确定需求:在设计框架结构之前,需要对软件系统的需求进行彻底的分析和理解。

惟独充分了解需求,才干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框架结构。

2. 模块划分:根据需求的不同功能模块,将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割,每一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应尽量降低,以提高系统的灵便性和可维护性。

3. 接口设计:在模块划分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接口,以便各模块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接口设计应符合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4. 安全性设计:考虑系统的安全性,设计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机制,包括权限控制、输入验证等。

5. 性能考虑:在设计框架结构时,要充分考虑系统的性能要求,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指标。

合理地利用硬件资源,优化系统的性能。

二、框架结构实现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1. 合理的编码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统一的编码规范,以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规范可以包括变量命名、代码缩进、注释规范等方面。

2. 单元测试:编写详尽的单元测试用例,并进行全面的测试,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单元测试应涵盖各个功能模块,并尽可能模拟真实环境。

3. 异常处理:考虑系统可能浮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在代码中设置相应的异常处理机制,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编写:及时编写详细的,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接口、使用手册等。

这些可以作为后续维护和升级的重要参考资料。

5. 代码审查:定期进行代码审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并及时修改。

代码审查可以通过同行评审、代码静态分析工具等方式进行。

三、框架结构维护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1. 版本管理:使用版本控制工具进行代码管理,能够及时回溯到某个稳定版本,方便进行问题定位和修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人员绝大多数都有设计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错误的经历,有的遗漏荷载,荷载不正确,有的未考虑到施工。

本人把自己或他人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每次设计时,都逐条核对,尽量减少错误。

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建模注意的问题●梁、柱等构件是否按照建筑要求与墙偏心对齐●纯框架结构中布置的辅助墙是否删除(PKPM中)纯框架结构中布置墙的目的是辅助梁柱偏心对齐,符合建筑要求。

●楼层平面荷载是否与板厚相对应有时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调整板厚,就要重新修改与之对应的板面荷载。

●梁间墙恒载是否与梁高相对应有时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调整梁高,就要重新修改与之对应的梁间荷载。

●梁柱偏心距离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的尺寸的1/4尤其是边梁处,梁宽一般至少为柱截面在该方向尺寸的1/2,这样能保证偏心距离不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尺寸的1/4。

当然,如果觉得梁宽过大,抗震等级9度以下也可不必满足此要求,但梁要加腋,施工要麻烦一些。

●楼梯平台梁高度是否能满足梯板钢筋锚固要求对于梯板来说,直径8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8=280,平台梁至少要200x300;直径10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0=350,平台梁至少200x300;直径12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2=420,平台梁至少200x300;直径14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4=490,平台梁至少200x350;直径16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6=560,平台梁至少200x400;直径18的三级钢所需锚固长度35x18=630,平台梁至少250x400。

很少情况下梯板上部钢筋要直径18的,故一般情况下按照200x400设计平台梁,能满足绝大多数要求。

●楼梯平台梁梁间荷载对于楼梯处的建模,PKPM中有几种方式,其中一种就是仅在梯板处(平台梁之间)开洞,而梯板恒载和活载需要等效为线荷载加在平台梁上。

要精确地计算梯板恒载是可以的,但每个工程都计算没必要,经过计算分析,恒载取9kN/m2是足够的,大多数情况下,也即板厚160mm左右取8kN/m2也是足够的,为简便起见,统一取9kN/m2;规范要求消防疏散楼梯活载取3.5kN/m2,结构设计人员可能不太会注意建筑图上哪些是消防疏散楼梯,哪些不是,因此,统一取3.5kN/m2。

综上所述:恒载9kN/m2,活载3.5kN/m2。

●框架梁上雨蓬荷载有些情况下,由于建筑要求,没有足够的空间做雨蓬梁,雨蓬梁必须与主框架梁合二为一,也就是做在框架梁上。

这时候要考虑雨蓬对框架梁的荷载作用:竖直压力和扭矩。

本人处理方法是将雨蓬自重及可能的雨水重量等效为线荷载按照恒载加在框架梁上,而没有考虑扭矩。

绘图时将此框架梁全长箍筋加密,加强抗扭钢筋。

缺陷是无法准确度量抗扭钢筋,只能凭经验。

有无更好的方法?●主梁应比次梁高考虑到施工的方便,设计时要注意主梁应比次梁高,至少50mm,尽量不小于100mm(主梁下部双层配筋),传力路径也比较明确。

有些情况下,如主梁为边框梁,由于门窗的限制,最多只能做800mm高,而楼梯处次梁要做到900mm高,可以考虑主梁上翻,最好建模时按实际抬高梁顶标高。

如果不能做上翻梁,只有施工解决了。

●框架梁高最少400mm我们院都是这么做的,据说是根据箍筋间距最好至少100mm反算出来的,这个问题本人一直比较疑惑,难道考虑施工方便箍筋间距最少100mm?●框架梁宽宜满足次梁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要求如果次梁钢筋锚固长度考虑抗震,需满足下表要求:●封口梁高与悬挑梁高的关系如果要求立面上不能看到悬挑梁,那么封口梁高应该不小于悬挑梁高,如果没有立面要求,可以不必遵守此条。

●横向通窗有人提出横向通窗上不能砌墙,那么横向通窗必须做到梁底。

为何有此一说,难道横向通窗不能像普通窗户一样在其上设置过梁再砌墙?●楼层组装底层层增加(PKPM)底层柱从地面到基础顶有一定的距离,所以组装时底层层高应适当增加,本人所在地区习惯增加1m。

但本人认为应该根据勘察报告,来确定实际应该增加多少,如果不少基础需要落深较大,可以考虑多建标准层,更能符合实际。

●非屋面主梁及屋面主梁下门窗过梁如果主梁下有门窗,并且至门窗的距离较小,不足以做过梁,那么过梁与主梁合二为一,主梁高是否需要扣除面层,要看是否是屋面梁,是的话就不扣面层,不是的话就要扣面层。

一般为30mm和50mm,具体要看楼面做法。

比如800高主梁,扣除面层30,建模和绘图时主梁高应为770mm。

●建筑立面柱子外凸出墙面建筑立面要求柱子外凸出墙面,上下柱宽一致时,建模可以将上下层柱宽设计成一样,也可以上层柱宽缩小,但绘施工图时要考虑立面效果,缩小的柱边要做小墙肢,可以参考相关图集。

●大板板厚适当增加这里的大板指计算跨度超过4m的板,根据构造手册所述,适当增加板厚。

●高差不一致的两根次梁当某节点两边有高差不一致的两根次梁时,要考虑次梁是否应该点铰接,如果高差超过支座宽度的1/6,就点铰接,如果不超过,就不需要点。

此时,特别注意支座为主梁,要计算下主梁高,是否足以放得下有高差的两根次梁。

如跨度较大,屋面结构找坡,主梁高800mm,左右两根次梁高600,右次梁顶标高比做次梁抬高360mm,那么主梁高不满足,至少做到600+360=960取1000mm高。

●梁柱箍筋直径宜小于12mm本院要求梁柱箍筋直径小于12mm,据说是施工方便。

但如果一味地按照此观点设计,必然某些梁比较怪异,明明250宽的梁圆12箍筋2肢箍就可以,非得做350宽的梁圆8箍筋4肢箍。

●梁受力纵筋不宜超过2排此观点比较合理。

●梁净跨与梁高比值不宜小于4抗震规范上有此要求。

但如果建筑上需要,比值小于4该如何,不知PKPM中是否按深受弯或深梁计算的?是否应该按深受弯或深梁绘图?本人偶尔遇到这种问题,但从未按深梁绘图,还不知有没有隐患。

●梁宽不小于所支承的墙厚●框架柱截面尺寸应该满足框架梁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框架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方柱),350(圆柱),并且要满足框架梁纵向受力的锚固长度。

对于400mm的柱,至多满足直径25的钢筋锚固长度,300的柱至多满足直径18的钢筋锚固长度。

●梁上起柱有时建筑需要梁上起柱,比如局部突出屋面的机房、楼梯间等。

此梁是否需要设置为转换梁?本人一般看梁上起柱托几层,如果不少于两层,就设置为转换梁。

●楼层净高建模时必须要考虑楼层净高问题,有的梁跨度很大,而层高较低,就需要仔细考虑梁高了,弄不好就会不满足规范净高要求。

本人认为应该事先了解甲方的楼层净高要求。

●电梯荷载动力系数电梯样本都有荷载要求,但一般并不知道所提供的荷载是否包括了动力系数。

所以本院要求要乘以动力系数。

●保护层厚度设置查看建筑防火等级,使用环境,正确设置保护层厚度。

●通窗梁后退有的建筑图上设置竖向通窗,可能需要梁后退,此时最好按照实际将梁偏心建模。

有的审图中心要求通窗楼层处设置裙墙120mm厚800mm高即可,以防火窜到不同楼层,此情况下考虑墙的附加荷载,很容易遗漏。

●顶层楼梯平台梁顶层楼梯不需要考虑半平台,也就不需要建立半平台梁。

有时模型是下层标准层拷贝过来的,不能忘记删除半平台梁,绘制施工图时也不要画此半平台梁。

●电梯机房局部升高附加荷载由于电梯的使用要求,电梯机房局部升高,有的升高不多,本院梁仍按照楼层处建模,只是绘图时梁上加筑混凝土墙,类似翻边。

这部分附加荷载需要考虑。

●楼面屋面恒活荷载取值仔细核对建筑图,楼面屋面恒载活载正确设置。

如卫生间、盥洗室、楼梯平台、储藏室、电梯机房等等。

●周期折减系数多层框架厂房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8,因为厂房内填充墙较少。

而综合楼(类似民用建筑)周期折减系数可取0.7。

当然,具体要看填充墙多少为宜。

●双向地震作用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层间位移比不超过1.2时,不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超过1.2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对于高层结构:层间位移比不超过1.2时,不需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考虑偶然偏心;超过1.2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然偏心。

●计算长度系数SATWE设计信息中有的设计院不选择“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执行混凝土规范7.3.11-3条”,本院要求选中。

本人也认为选中为宜,这样可以自动计算越层柱的计算长度,不用担心遗忘修改计算长度系数。

●单偏压计算,双偏压验算本人采用单偏压计算,双偏压验算。

由于双偏压验算会导致需要多配不少钢筋,过于保守,因此仅仅验算角柱等受力更为不利的柱子,其他柱子可不必验算。

●楼板刚性假定选择在计算周期比和位移比指标时,必须按照楼板刚性假定计算。

计算内力配筋等就不需要。

但本院打印计算书时,周期及地震力那一栏没有按照楼板刚性假定计算,本人认为是错误的。

二、绘制施工图注意的问题●伸缩缝和后浇带注意建筑物长宽是否需要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

伸缩缝的设置与否在建筑方案阶段就需要考虑。

如果尺寸超过规范规定的55m,一般要设置伸缩缝,有的甲方要求不设缝,那么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结构有效抵抗温度应力。

后浇带是其中之一,结构施工图中要考虑从基础到屋面设置后浇带,且宜设置在1/3跨处,此处剪力弯矩一般较跨中、支座处小。

需要注意的是,后浇带不能替代伸缩缝,如果建筑物尺寸过长,还是需要设置伸缩缝的。

●删除不必要的楼梯平台梁结构平面施工图中,楼梯处半平台梁不需要画出,删除。

倒数第二层及楼梯顶层处,无半平台梁,也无梯柱,删除。

●删除不必要的楼梯平台梁结构平面施工图中,楼梯处半平台梁不需要画出,删除。

倒数第二层及楼梯顶层处,无半平台梁,也无梯柱,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