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数学质疑-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反思意识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我个人认为反思是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慎重的批判性回顾、分析和检查。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的过程,完善认知结构。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从认知的角度来考虑教学内容,关心的是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缺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造成学生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因此,需要教师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探索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思习惯。
一、在反思中促进数学知识的内化杜威认为:反思是一种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这种困惑而进行探究的行为。
从心理学上来说,反思是引起认知结构的冲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探究、发现、再创新的欲望,由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转变。
但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征,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所以,需要教师以认知理论作指导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⒈创设情境,激发内需有积极情绪支持的反思过程是一个高效的学习过程。
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充满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觉得宽松、自然,敢于质疑。
例:在一次“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简单的统计表”的公开课中,某老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全校刚上星期去西山公园春游了,我感觉很多同学好象不太喜欢去西山公园,那你们有想去些什么地方呢?范围限定在家乡境内。
抛出这么个话题后,学生纷纷举手,说了自己想去的地方。
然后老师又抛出问题:可是,我们该怎么样才知道哪个地方想去的同学最多呢?学生意见纷纷最后决定用投票的方法,教学反思《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优秀6篇)
数学教学反思(优秀6篇)数学教学反思篇一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本月六节数学公开课我认为成功的方面在于1.创设情景,让学生专心听,积极动脑,主动发言。
课中遵循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是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直接告诉,而是根据内容创设开放性的问题。
如陈艳红执教的《乘法的简算》。
25×12,让学生想办法变为三个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各种问题都暴露出来,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寻找答案。
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再如王晋平执教的《5的口决》通过一只小手有5个手指,学生列式,写口诀。
教师讲得少,把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下总结经验,学生发言积极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本质是思维参与,教学就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中要加大学生思维空间以及创造空间,使学生能更加深层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陈艳红在教学中,当学生回答不流利时,再想一想。
本次活动促使我再一次的重新学习《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在这里,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发展。
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在应用这些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时,还要注意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发展能力。
数学教学反思篇二数学教育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结果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从教学目标来看,每节课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关键的、处于核心地位的目标。
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5篇)
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5篇)数学教学反思1《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观察物体》的教学,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同时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时我跳出了课件和课堂的局限,决定把学生带到教学楼前去观察我校的大型雕塑:走进新时代。
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四个不同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并把自己观察到的形状讲给大家听,这样就产生了分歧。
同组的同学同意他的看法,但其他组的同学不同意,为什么呢?然后我让其他三组到他们那组去看,同学们自己认识到,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不同。
再让他们前后交换、左右交换,体会有什么不同。
通过实物观察,学生自己发现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并积累了辨认从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的经验。
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数学课带到教学楼前去学,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让学生在质疑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站在不同的位置看物体的形状不同。
通过本课教学,再一次给了学生与伙伴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思维的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几何知识的教学重要的是建立空间观念。
由实物抽象出实物图形,是帮助学生建立间间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学时教师先出示实物纸箱,让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看一看它的形状,感知到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从认识物体的前面、后面和侧面。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5篇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5篇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1、自主探索寻求方法基于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也学过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了约分、通分和假分数与整数进行互化的方法,所以本课主要以学生自我探索为主。
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先自行解题,在对错题的分析中通过在长方形纸中图一图、折一折,发现我们是把1/2看作1/4,了解了通分的目的,即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这样同学救灾自己的`探索中学到了方法。
2、练习有层次性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对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但要正确计算并不容易,因此教学中设计了“小诊所”,在对错题的订正中巩固方法。
另外,征对不同的情况,安排了课作全对的同学解决“动脑筋”的题目,提升解题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增长智慧;课作有误的同学则练习“练一练”的题目,进一步巩固方法。
不足之处:教师在课堂中还显得讲得多,应充分让学生来交流,总结方法。
练习的题目比较少。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学“用倒推(还原)”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回顾两个片段,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应该主意的问题进行剖析:[片段一]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玩了一个“抢10”的游戏,现在我们再来玩个游戏,好吗?生:好。
师:现在我们来玩“猜牌”游戏。
(出示自制的4张大扑克牌,反面向上贴在黑板上。
并从左往右在每张牌的上方标上1、2、3、4四个序号。
)师:现在我将1号位与3号位上的两张牌互换,再把牌全部翻过来正面向上,从左往右分别是7、6、3、9。
(教师边说边操作) 师:你知道原来从左往右分别是什么牌吗?生:原来从左往右分别是3、6、7、9。
师:大家同意吗?生(齐):同意。
师: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
(教师将四张扑克牌背面向上,打乱次序。
)师:如果先把1号位的牌与3号位的牌互换,再把3号位的牌与2号位的牌互换,最后将牌全部翻过来,现在你知道原来从左往右分别是什么牌吗?(老师边说边操作)生:原来从左往右应该分别是9、7、6、3。
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2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2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反思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不断反思和与同事探讨的过程之中,我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数学教学要有足够的耐心1、耐心引导,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
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应该允许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的机会。
使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产生他们创新的欲望。
从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应该有足够的耐心。
2、耐心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后进生是迟绽的花蕾,是待开的资源。
后进生是相对的,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可以转化为好学生的。
那么,如何转化后进生呢?对后进生要充满爱心,只有热爱后进生,才能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这就是说,对后进生要动之以情,要细致耐心地进行辅导,使他们的心在温暖的关怀中渐渐融化,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
3、耐心答疑,培养学生好问的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是基于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提出问题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其实,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细致、耐心地回答好各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使每一位同学的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答复。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答疑上多花时间、多下功夫。
二、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爱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2篇)
数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这12篇数学教学反思是作者为您整理的数学教学反思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学课教学反思篇一一、关注经验、有效互动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
”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线的认识》一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学生没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我在思考,直接进入线的认识,曾听过,一位教师的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学生没有兴趣,感觉到很生疏,于是,我就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捕捉学生头脑中对线的印象。
新课伊始,出示线团,激起学生对线的认识,由此,学生想到了光线、直线、曲线、射线、线段。
学生对线的认识不是一张白纸,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抓住这一点,一个有效的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线呢”,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生成出线的分类。
可以说:教学设计要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有利于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生长点,更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二、适机追问、有效互动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教师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实现着生命的涌动,与学生平等交流不失时机的追问,沟通、合作、有效互动。
“对话”是一种师生互动方式,抓住生成的。
教学资源适机追问,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和学生间构建平等和谐的对话,是转变教师角色的表现。
在认识线段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抓住这条线有多长,引发学生思考,一位学生说出正好是11厘米,教师抓住,这一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追问:“你是怎么量出是11厘米的?”学生正确表述。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篇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篇《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一):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转折点。
务必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和优良的研究氛围。
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务必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
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用心的透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务必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明白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期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
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下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期望提高的。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简单和谐的研究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
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大家学有价值的数学,大家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分歧的人在数学上得到分歧的发展。
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研究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较多,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研究费劲、成就始终不能有较大前进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研究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
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题目。
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通用10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反思1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取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
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一般都要经过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主动建构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
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到达新课程要求标准。
具体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预习,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潜质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理解,数学潜质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因此要个性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
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潜质。
二、加强互助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更就应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进行好生差生配对,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了差生的发展,构建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
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刻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培养学生的思维潜质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
因此,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用心展开思维预测下方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一样。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篇一: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案例一、对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点反思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
而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去挖掘数学,他不仅要能“做”、“会理解”,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去“理解”,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辨证的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以函数为例:1、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主要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要素,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特殊函数,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函数的全部。
2、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他中学数学内容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在教学生是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
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二。
对>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启示本人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将近30年的时间了。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0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刚接触高中新课改教学的我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要搞好高中数学新课改,首先要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
数学教学反思案例【9篇】
数学教学反思案例【9篇】数学教学反思案例篇一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是紧张忙碌而又收获多多。
一学期以来,我热爱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并不断提高,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完成了必修第一册上下的教学任务。
本学期的教学主要内容有:三角函数及平面向量。
内容上难度总体适中,学生掌握情况良好,难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函数知识上。
为了使的自己的教育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备课,做到既备学生又备教材与备教法本学期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
首先,我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向老教师讨教或在备课组内讨论。
其次,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本人紧扣高考特点,学生特点,把握全局,认真筹划每一章节,精心设计一节课的每个环节,推动教学层层深入,形成良性互动方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在教学上做到有疑必问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
同时,多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做到边听边学,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并常请备课组长和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三、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在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往往会有些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5篇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5篇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这节数学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亲自实践观察,从中发现规律。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本节课我侧重教学的活动化,把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进活动”,让学生在人人参与的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在活动中学会质疑、解思,体现了建构数学思想的全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真正地发展。
课堂上,我让学生自主去摆放长方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的观察,知道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这样的设计,学生乐于动手去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要比老师告诉学生结果、学生再记忆结果的效果好不知多少倍。
这样的训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会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挖教材,拓展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是新课改中新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存在原有的教学经验,所以在教学这种全新的内容时,更需要教师把握好教材,深入研究本节课的精髓所在,才能有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推向深处发展。
在让学生探究规律时,不仅仅让学生发现“每增加一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个”等浅层的规律,更注重让学生挖掘规律后面的本质东西:3n+2、4n+1等。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部分知识。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这节课,如果没有课件,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弄清弄懂。
如:演示几种摆法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等。
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大屏幕显示,陪以师生的讲解,使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掌握了本节的知识。
小学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2本课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激起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在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扇形的概念和扇形面积与圆心角大小及半径长短的密切关系,旨在激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为后面即将学习的新知做好铺垫。
二、大胆放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5篇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5篇高中数学教学反思通用15篇高中数学教学反思1 当代数学教学形式的开展趋势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展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其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是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所以研究性学习符合教学形式的开展趋势。
在做研究性学习时,教师一般自己去选择一些专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我觉得还应当更进一步。
教师选最后过渡到学生自己选,即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它。
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有宏大帮助,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
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
①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问题贯穿整堂课始终,问题由学生提出。
②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比方:ⅰ〕比照方法教学:正面与反面比照,正向与逆向比照,题型间比照都会与原有认知冲突从而提出问题。
ⅱ〕在讲授猜想,归纳,证明时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故不可轻视。
ⅲ〕特殊化思想教学有助于学生在事物的特殊处提出问题。
如常常验证公式在特殊情况下是否成立。
⑵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社会与生活各种现象的才能。
这主要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概念的实际模型,在教学中加强数学应用才能教学。
⑶给学生讲讲科学家提出问题的故事,激起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并意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比方,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大定理都给数学注入活力。
⑷教诲学生平时多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比方:为什么这种解法要比原先解法简单。
我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方法。
为什么我这样做是错的,而那样做却是对的。
⑸教师自身要加强修养,培养自己提出问题的才能。
把自己提出问题的过程,思路,当时情形讲给学生听。
当教师把自己的亲身体会讲给学生听时,学生由于教师思维的别开生面,新奇,他会由不自觉到自觉模拟教师的行为。
最后当学生初步具备这种提出问题的才能时,在实行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它。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这节课首先从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开始,接着复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随后就引出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让学生猜猜体积单位相邻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一口猜出是一千。
学生好像早就知道,但我告诉学生这只是猜测。
于是就问猜测的东西应该怎样做才能确定,引出需要验证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和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学习活动。
首先,让学生独立去验证,教师巡视。
发现有点难,于是引导学生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边长是1分米,用厘米做单位便是10厘米,由体积公式便得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0 10 10=1000立方厘米。
于是便得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同理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接着,我用课件再次验证了这一知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接着便让学生用这一知识去解决问题,书本的例3和例4都是让学生独立去做。
做之前,要求学生回答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应该怎样用进率,从高级到低级又怎样用。
再让学生去写。
随后就进行巩固练习。
本节课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灌输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运用猜测—验证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但本节课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且在教学例题4时处理的不是十分理想,浪费了一些时间。
其次在推导体积单位间进率时并不十分好,有点操之过急,只求完成任务,忽略小部分理解慢的学生。
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教材要非常的熟。
还要预设多种方案,好让课堂上出现的任何一种情况都在掌握之中,上课时好游刃有余。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一、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建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完成的,知识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景中被交流。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生长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探索研究出数学。
为此,这节课一开始就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从十月一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
数学课堂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堂的教学反思1、数学课堂的教学反思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之我感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让我感受颇多。
刚开始实行的一段时间,学生们非常兴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而热烈的讨论、展示,虽然还有部分学生有些不好意思。
但学生的积极和变化让我感到很欣慰和高兴。
以为,执行小组合作学习原来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频繁和深入的使用,我又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课前的预习,当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学生们能预习的比较充分和深入;当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学生们根本不能保证预习的质量。
其次,学生们自学的能力目前不是很高,在预习的'过程中,有部分问题,优秀的学生都理解不好,更何况其他学生呢。
(有人说把难问题分解,但难问题就一定能分解吗?即使能分解,那分解后就一定不难了吗?)再次,刚开始的时候后进生还非常积极,但后进生并不是三天两头就能赶上来的。
新鲜劲过后,他们又开始犯一些“__病”,比如说懒,不只是身体上了懒,还有大脑的懒。
最后,就是小组的评价问题。
只有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措施,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学习。
但目前,虽然几经考虑,我还是没能想出一个合理评价措施。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感悟和困惑,望大家不吝指正。
2、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之我感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让我感受颇多。
刚开始实行的一段时间,学生们非常兴奋,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而热烈的讨论、展示,虽然还有部分学生有些不好意思。
但学生的积极和变化让我感到很欣慰和高兴。
以为,执行小组合作学习原来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但随着小组合作学习频繁和深入的使用,我又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首先,课前的预习,当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学生们能预习的比较充分和深入;当时间比较紧张的时候,学生们根本不能保证预习的质量。
其次,学生们自学的能力目前不是很高,在预习的'过程中,有部分问题,优秀的学生都理解不好,更何况其他学生呢。
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反思
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反思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互相质疑、互相欣赏,互相帮助才能把学生吸引在多层次学习活动中,每一环节都有学生对同伴的质疑与帮助。
学生回答得好,其他的学生也能热情地给予掌声肯定。
在自我评价中,有的学生自信地肯定了自己的表现,有的学生谦虚地对自己提出了希望。
在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欣赏、互相评价、相互帮助和自我评价,自我激励,使学生既学会了学习又学会了做人,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数学课堂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决定着质量的高低,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上课伊始,我采用活泼多样的复习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干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接着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探索出8+5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
然后鼓励学生摆脱学具,利用知识的迁移,完成8加几的其他式题和7、6加几的一些式题。
在巩固练习阶段,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凑十”,再教他们唱“凑十歌”。
“凑十歌”的教唱,不仅把课堂活动气氛再次推向高潮,而且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学唱中掌握了“凑十法”的关键。
总之,本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1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首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中初步感知凑十法。
然后借助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从而理解和掌据凑十法,最后是摆脱实物,让学生对新课知识的计移,学会算法,算出得数。
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会新知识。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一个童话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学讨论,帮助王叔叔选择地板砖。
再思考探索正方形地板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然后用问题的形式,通过复习16和12的因数,让学生再找两个数的因数、找两个数的公有的因数、找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因数的过程中,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同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总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复习巩固旧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
而且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参与数学课堂,不断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做出解释。
此过程中我还注意了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小组长帮助,生生互帮等。
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主。
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根据新课标精神要求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现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注重透过数学课内外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
鼓励他们发表自我的见解,并引领他们多去尝试,找出规律。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本学期教学中转化思想用得较多,这有利于学生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根据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学中我即注重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时,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就要注意处理好全体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资料
教
学
反
思
张红梅2013年6月
让学生学会数学质疑
————教学反思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创新的基石。
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
”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
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也把“初步的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列为重要的目标。
但目前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却令人担忧。
低年级学生提问还算活跃比较积极,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主动提问题的人数和次数逐年下降。
相当部分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课堂上完全是被动学习,他们只满足于听懂教师的讲课,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接收机。
也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就是有了问题,也不愿向老师提出。
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创设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有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前提。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
打消那种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打乱教学教学计划的顾虑,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出现的不可挑战的权威者、裁判者、命令者、监督者形象,让学生明白,会提问题的学生也是好学生。
目前的课堂教学,教师严肃有余,亲切不足,学生岂敢质疑问难。
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善于用微笑、鼓励性语言,注重情感沟通,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从而融洽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大胆质疑。
而许多学生虽有问题意识,但不敢或不愿提出来,怕被笑话。
因此,教师必须经常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地引导、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当学生提出或对或错或难或易的问题时,不但教师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接受,其他学生也要正确对待,而且还要给予及时表扬鼓励。
当学生遇到有问题说不出或说不
明时,教师应给予点拨,让学生先考虑清楚,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只要有疑问,便会毫不拘束“抢着”提出,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
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质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引起矛盾冲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
例如:二年级(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
有2名老师和30名学生,租下列的客车,坐得下吗?利用以上信息,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坐车方案。
1)4x7=28(个) 28+5=33(个)
2)2x7=14(个) 2x7=14(个) 14+14+5=33(个)
让学生从中进行比较:发现后两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好,并知道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发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设置问题悬念,吸引学生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构建迫切学习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心理,有利于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
教师可以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
在教材内容司机
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在学生的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兴趣、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因而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时,我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时,班上有一位同学大胆质疑;“为什么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我立刻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并顺势将问题抛给了其他学生。
不想,他们的思维迅速向多方位展开,经过小组讨论与争辩,他们竟获得答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一时,分针就走一大圈是60分钟,1时=60分钟。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问题,学生的这些充满求异,创造火花的方法与策略又从何而来呢?
三、留下思考时空,让学生充分质疑
质疑源于思考,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
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提出开放性问题的材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怎么想就怎么问,问错了没有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质疑。
如学习“数学广角---搭配”时,有些学生提出“为什么“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组成两位数,一共能组成6个”?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等问题,这时教师切不可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或者认为学生的提问是可笑的、荒唐的,更不能因此而批评,而应适时鼓励学生,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在这种课堂氛围下,我们老师也经常感到“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等等感受,课堂教学遇到问题不要回避,师生可以针对问题展开讨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样也有助于课堂生成性目标的形成。
五、教给提问方法,教学生学会质疑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要让他们会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
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善问。
好问与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并寻求数学问题。
要引导学生在课题处寻找问题。
让学生看到这个课题,想一想,今天要学习哪些内容?并提出问题。
从而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寻找问题。
让学生从一个数学问题联想到另一个数学问题。
在类似迁移中提出问题,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易混处寻找问题。
让学生对易混、易错、相近或类似的概念、法则、性质等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出学生深层次的探究,这样有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在课本的结论处寻找问题。
让学生对课本中已有的结论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反向思考中诱发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
如:学校开运动会,400米比赛,一些学生观察到,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于是提出了“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400米赛跑,相邻跑道的运动员起点的距离应该多大?”的问题。
六、创设反思机会,让学生深入质疑
质疑源于反省。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个体在充分交流与共享中生成、修改的“再创造”过程。
它必须经过反复思考、深入研究、不断调整才能完成。
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因此,反思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格,更是创造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创设反思机会,旨在训练学生自我质疑,培养其内省能力。
如:在巩固练习结束后,以学生自问作为结尾。
问:“我今天学习了什么?”“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弄懂?”“学习了什么方法?”“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这样,学生经过自我质疑,不仅让学习的新知识得到梳理和升华,而且培养了自我质疑的能力。
更要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特别是课尾教师应有意识进行延伸,启发学生进一步生疑,去挖掘更深层的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探讨,不断提出新问题。
即在课堂总结后,要留有一点时间有意识地促发学生反思:还有什么疑问?打算怎么办?或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轮胎是圆形?等等。
这样在每节课结束时,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问题为中心”,尽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自由思考
的探究时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质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