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导学课】七下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2020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2020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1a65458fafab069dc029c.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知识梳理】1.依法办事的要求?如何做到依法办事?2.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什么?3.如何树立法律信仰?4.让法律成为信仰有什么作用?5.人民道德水平提高有什么好处?6.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若要美德得以保存,法律是必需的;而若要法律得以遵守,美德则是不可缺少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底线B.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C.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法律的基本特征2.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管遇到什么事,托人情、找关系几乎成为常态。
本该依法处理的争端或纠纷,也往往是通过法律以外的途径解决。
现实折射出中国法治文化的缺失,拷问着每个公民的法治素养。
提高法治素养,我们应该 ( )A.把不违法作为生活追求的最高境界B.积极运用诉讼手段解决所有纠纷C.淡化权利观念,积极承担义务D.增强权利与义务意识,提高法治意识3.俗话说:“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4. 2016年3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
![[精品]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导学案:第十课第2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0f15849dbb68a98270fefa84.png)
四、课堂检测1.(2016·湖北襄阳)“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2.上学的路上,看到同学被殴打。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少管闲事,继续上学B.及时报告老师或拨打“110”C.不顾一切地上前搏斗D.驻足围观起哄参考答案自主预习1、尊崇和遵守法律后果2、法律法规法治方式合法权益3、学法尊法崇尚者捍卫者4、共同事业受益者真诚信仰5、尊崇法律遵守法律法治精神6、道德尊法守法法治生活7、健康成长受益者参与者互动探究探究活动一: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一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日常生活中,要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考虑违背法律的后果,进而学会依法办事。
探究活动二:小宇应该依法办事,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具体来说,小宇应该搜集爸爸打骂妈妈的证据,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晓程应该向学校、老师及同学反映情况,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探究活动三:小明的著作权受到不法侵害后,他和父亲应该运用《民法通则》和《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同出版社论法、论理,以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小明还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老师PPT展示知识拓展:未成年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
如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寻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的法律服务和帮助。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共3份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1658b0a110661ed9ac51f30b.png)
①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②尊崇法律至上③让法治精神铭刻在我们的内心里④发自内心地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2018年1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柳城县人民法院举办揭牌仪式。
之所以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因为我们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 )①受益者②推动者③参与者④设计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巩固训练】1.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应该如何做?(2)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依法办事?2.结合材料,请你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为什么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2)如何树立法律信仰?(3)在崇尚法律的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参考答案:自我检测:1-4 CCAAA巩固训练1.(1)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1)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并提高道德水平。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能力目标:通过对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依法办事的定义及怎样依法办事;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通过用法律知识分析简单的案例,培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1779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15.png)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导学过程】导入新课设疑导入俗话说:“人生道路千万条,守纪守法第一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触犯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今天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进入《我们与法律同行》来寻找答案吧。
图片导入多媒体展示四幅图片:1.立法听证会2.法庭审判3.打击侵权盗版,保护知识产权4.遵守交通规则思考: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第二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新知先学】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5a16377375a417866f8f82.png)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活ຫໍສະໝຸດ 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题
播放视频,提问:新的法规的出台,使网约车合法了,如果你是网约车司机会有什么感想?
如果你是普通乘客,会有什么想法?
学生观看视频,个别回答。
通过视频直截了当地点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从而导入课题:我们与法律同行
共享收获
教师对板书进行归纳,课堂总结、教师寄语
师生互动,根据教师板书,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梳理知识脉络,达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学生读材料,并结合书本知识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后,展示问题答案。
通过真实案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案例中感受到我们生活中违反法律的现象屡有发生。
通过对同一个案例,两个人不同的行为的分析,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学会依法办事”
破题
展示资料: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剧中主人公侯亮平多次强调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引用名人民言,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细读教材,了解法律信仰的要求。
该活动是为了突破难点,把抽象的法律概念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
升题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今日,某网站在征集建设法治中国的金点子
请你出谋划策,提供一些可行的做法。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和同学分享交流。
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升华主题,通过学生活动,做到知行合一。如果学生不会,可以提醒学生参考教材的事例。
析题
展示某女士于2015年12月12日通过Uber手机软件预定了一辆从黄浦区海潮路到浦东机场的专车,途中发生追尾事故。当事司机李某在发生车祸后,并未第一时间对乘客进行救助,反而下车与追尾车辆理论,事后不仅对该女士的伤情不闻不问,还故意躲避乘客及家属。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案共3份(1)
![【精品】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学案共3份(1)](https://img.taocdn.com/s3/m/99c40a97bed5b9f3f80f1c73.png)
七年级下学期政治科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版)主备人:_______ 审核人:______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 日期:_____课题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2.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学习过程:(一)自学过程1、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的功能的实现靠什么?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什么是依法办事?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检测练习1、当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时,最佳方法是(B)A.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B.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C.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报复 D.积极找侵害者进行论理2、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
”“法博士”回答:“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
”这段对话表明( D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②道德与法律相互制约、相互限制③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④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促进法律贯彻实施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在于(B)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4、我国首次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表明( D )A.公民的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B.对违法犯罪人员减轻处罚C.开始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D.法制建设不断完善5、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B.所有犯罪都是违法行为C.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D.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三)能力提升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守法精神,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学生?答案:第一要学法懂法,了解法律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第二要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三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8164847168884868762d64b.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1)审核:__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达成等级:________10.2 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
计分方案:每部分10分记入记分板。
[教学过程]一、独学自习(内容、学法、时间20M)——学法指导,自研自探!()(学法指导: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并在课文中勾画知识点。
要求:独立完成,字迹清晰。
)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___的单程和_____________,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的形成。
2.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⑴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_____。
⑵青少年不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中国迈向_____________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_____________,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国_____________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知解惑(内容、方式、时间30M)——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讲授分析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展学互动(内容、策略、时间20M)——合作探究,质疑评价!(7—10)(学法指导:按内容和策略准备组展、班展。
竞评要求:组展,知识点全面,板书快速美观,运用双色笔。
班展,姿态舒展、声音洪亮;自编展语,有导入,层层深入,善解质疑,有结语,组间过渡。
)【展示1】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具体该怎么做?【展示2】法治时代,道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里?四、达标查学(5M)——当堂盘点,基础反馈!()【达标1】青少年应该怎么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五、梳理小结(5M)——学案整理,心得描述!六、你需要培辅吗?请告知疑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b00ba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c.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我们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认识较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难点: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相关知识点。
3.准备时间:约1课时(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场景,如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诈骗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维护权益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共3份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ea303dc7ad02de80d5d84017.png)
四、课堂检测1.(2016·湖北襄阳)“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2.上学的路上,看到同学被殴打。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少管闲事,继续上学B.及时报告老师或拨打“110”C.不顾一切地上前搏斗D.驻足围观起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自主学习】一、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
①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自觉________、坚定________。
二、树立法律信仰1.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1)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_,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2)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3)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________。
2. 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法律信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________法律和________法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dd1309f111f18583d05aa7.png)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参考答案:自我检测:1-4 CCAAA巩固训练1.(1)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1)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并提高道德水平。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1)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知识目标: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难点】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驰则国乱民怨。
提示: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讲授新课】一、学会依法办事出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图片问题: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影响?提示:公民做到自觉守法,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材料:在中国,制定法律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和公布四个环节。
法律案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实施。
想一想: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的功能的实现靠什么?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04695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49.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多地关注自我。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但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课堂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准备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如青少年犯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法律的认识,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一)共3份
![【最新】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一)共3份](https://img.taocdn.com/s3/m/11ab232cfd0a79563d1e7205.png)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治同行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2、通过活动探究,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
3、通过观看宪法宣誓的视频,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重点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难点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课型探究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 _____ ,会有什么 _____ 。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_____ 。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_____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_____ 。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_____ 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_____ 、自觉遵守者、坚定 _____ 。
(4)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 _____ ,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 _____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 _____ 。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自主研讨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5dabe15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b.png)
10_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我们与法律同行”,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我权益。
他们对法律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理解,法治观念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3.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法治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和相关的法律知识资料。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角色扮演场景。
3.制作好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院、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与法律同行。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抢劫等,让学生分析这个案例中法律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有力武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怎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学生结合案例和自身经历,谈谈对法律的认识。
4.巩固(5分钟)针对讨论结果,总结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方法和技巧。
七年级道法学案:第十课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七年级道法学案:第十课 第2课时 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3462376bd97f192279e96f.png)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9ebed519e8b8f67c1cb953.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学案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基础知识】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为什么】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怎样做到依法办事?【怎样做】(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____________。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________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____________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__________、自觉____________、坚定__________。
3.什么是法治意识?【怎样做】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地_______、崇尚、_______和服从。
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为什么】(1)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________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_______,人民既是法治的_______,又是法治的_______。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_______、建设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
5.法治时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的意义【为什么】(1)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的意识和自觉性。
(2)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6. 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怎样做】(1)增强________意识,________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和________。
【基础达标】1.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治的实现离不开担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3f0e680eb6294dd886c32.png)
1、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答: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 要求: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 先 独 立
体的合法权益。
自主快
速浏览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课文,思
订
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决,然后
交流点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些法治的基本环节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法 办 事
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符合国情的立法、文明的执法、公平公正的司 与 我 们
法、认真自觉的守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保障人 生 活 息
认真阅读 明确目标
导入 新课
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 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 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 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学法才能知法,知法 才 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装
(一)自主学习,思考并整理知识点: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实施课程改革
发挥集体智慧
1
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教学质量
达标 检测
C.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
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A )
要求:创 设情境, 认识到 法律制 裁违法 行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 第十课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学生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 第十课第二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导学案(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3feb8016fc700abb68fc8d.png)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节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习目标1.了解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的法治方式,学会依法办事。
2.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和意义。
3.理解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树立法律信仰。
自主预习1.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①法律保障人们的。
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
2.我们应如何做到依法办事?(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
3.为什么要树立法律信仰?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人民既是法治的,又是法治的。
②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和。
③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发挥其应有的。
4.如何树立法律信仰?①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信赖法律、和。
②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的形成。
合作探究一名快递员驾驶的三轮车与一辆出租车发生剐蹭,出租车司机便辱骂并连续抽打快递员耳光。
当地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对打人者处以拘留10日的处罚。
某地一中学生剐蹭路边轿车,主动留下联系方式。
事后,这位中学生得到车主的谅解,受损车主未要求赔偿。
思考:(1)从道德角度看,上述“剐蹭”事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说明了什么?(2)从法律角度看,打人者的行为启示我们怎样依法办事?课堂检测一、单选1.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这句话强调的是【】A.加强法治教育是依法治国的前提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二、多选2.关于依法办事,叙述正确的有【】A.遵守各种法律法规B.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C.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D.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3.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做任何事都要守规矩、合法度。
道法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
![道法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7c7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b.png)
(1)丁某的做法是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 请你给楼下的方某出个主意,以解决他遇到的麻烦。
探究二树立法律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写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非常经典:“法律必须被信仰。
”他在书中指出,“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并呐喊“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1)为什么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信仰法律,对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概括归纳总结提升】请画出本课思维导图。
【当堂检测】(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批)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只有让公民对法律产生一种“主人翁”意识,法律才会得到公民的珍惜和信仰。
这要求我们做到( )①认同法律②信赖法律③遵守法律④捍卫法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树立法律信仰,要求我们( )A.把法律铭刻在大理石上B.把法律铭刻在铜表上C.制定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D.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3.法律的权威源自( )A.国家强制力B.普遍约束力C.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D.由国家制定或认可4.为了要回被建筑老板陈某拖欠的工程款,农民工王某将自制的“炸药包”挂在胸前,来到陈某新建的楼房上,扬言如要不回工程款便引爆炸药跳楼,结果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处罚。
这个案例启示我们( )①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②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采取合法的方式③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④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泸州一农民工在外地打工时,不慎从高楼上摔下受伤,花了医疗费20余万元。
在维权时,伤者找到其雇主却被推诿。
2016年11月8日,伤者找到了泸州纳溪法律援助中心,该中心了解到伤者雇主属于非法层层转包,遂启动援助程序在当地法院直接起诉,最终让案件得到圆满解决,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①农民工维权难②要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③要学会依法办事④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必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法律信仰的树立,不是盲从,不是迷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导学案:10.2我们与法律同行](https://img.taocdn.com/s3/m/81bc8feaf524ccbff12184f4.png)
2019-20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政治科第四单元导学案(教师版)主备人:_______ 审核人:______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 日期:_____课题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知道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2.明白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懂得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3.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三、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学习过程:(一)自学过程1、法律的功能是什么?法律的功能的实现靠什么?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的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什么是依法办事?依法办事就是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检测练习1、当公民受到不法侵害时,最佳方法是( B )A.逆来顺受,忍气吞声B.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C.采取一切手段进行报复D.积极找侵害者进行论理2、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
”“法博士”回答:“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
”这段对话表明( D )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②道德与法律相互制约、相互限制③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④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促进法律贯彻实施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3、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在于(B )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4、我国首次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这表明( D )A.公民的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B.对违法犯罪人员减轻处罚C.开始尊重和保护公民权利D.法制建设不断完善5、关于违法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B.所有犯罪都是违法行为C.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D.违反道德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三)能力提升问题:怎样才能培养守法精神,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学生?答案:第一要学法懂法,了解法律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第二要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三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
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
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
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四、随堂演练
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
坚定捍卫者
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下列行为中,体现出公民法治精神和法律至上信仰的是( )
①吴利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②“又该缴税了。
”“嗯,我想想怎样少缴点税。
”③八年级女生宁宁坚决制止父亲在工地建设上以次充好、违规操作的行为④“爸,给钱我上学。
”“去,去,我和你妈离婚了,问她要去。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 14岁的小科为了弄钱去上网,和网友小刚商量出了合伙偷走堂哥的出租车,以此向堂哥要钱的鬼点子。
一天晚上,小科等3人在偷车时被堂哥发现,民警和30名的哥合力追击,将被盗车截住。
目前,小科和网友小刚因涉嫌盗窃被刑拘。
这告诉我们( )
①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同龄人,因缺乏法律知识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网吧是这些同龄人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③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
④要做到知法懂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守法自觉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38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
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的强制性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
这是因为( )
A.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B.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C.法律是道德建设的保障
D.道德更适用于小事情
【答案】
合作探究(1)依法治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①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②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
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随堂演练
1.C
2.A
3.B
4.D
5.B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