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怎么看知识

合集下载

七个怎么看0.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0.七个怎么看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
七个怎么看
摘要幻灯片
1.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 ——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2. “招工难”引发的思考 ——怎么看就业难 3. 小处方的大影响 ——怎么看看病难 4. 同在蓝天下 ——怎么看教育公平 5. 从“蜗居”走向“安居” ——怎么看房价过高 6. 分好“蛋糕”促和谐 ——怎么看分配不公 7. 风正好扬帆 ——怎么看腐败现象
5. 从“蜗居”走向“安居”
——怎么看房价过高
目前中国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房价过高症结何在?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房价过高问题? 如何切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怎样保障广大群众“住有所居”?
6. 分好“蛋糕”促和谐
——怎么看分配不公
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 现阶段分配不公问题原因何在?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如何切实重?
3. 小处方的大影响
——怎么看看病难
看病难难在哪里? 看病难的原因何在? 怎样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怎样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深化医改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实惠?
4. 同在蓝天下
——怎么看教育公平
为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7. 风正好扬帆
——怎么看腐败现象
为何说反腐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为何说“腐败越反越多”是个认识误区?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 如何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1.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
——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一部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精品力作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一部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精品力作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一部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精品力作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一部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精品力作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一部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精品力作:2010-12-2 11:01:57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心得体会:一部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精品力作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从20XX 年至今已连续出版了8部,在通俗理论读物方面独树一帜,业已成为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喜爱的理论品牌,不少专家学者对它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近出版的七个“怎么看” ——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和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反腐倡廉等关于民生的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答,依旧体现了它独有的贴近群众生活、紧扣时代脉搏、针对现实问题、通俗形象生动的风格,同时又保持了理论的深度和洞察力,朴实而不玄虚,浅显而不肤浅,成为集理论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通俗理论读物的基本特征。

理论要为群众所掌握,就必须走出书斋,来自生活,解读生活;来自实践,服务实践。

架起理论与群众的桥梁,是通俗理论读物的重要使命。

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了对科学的需求,就能LC-t‘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

同理,广大干部群众一实针对性,它像一块磁铁,紧紧抓住了人民群众的心灵。

如开篇第一看,讲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际上是全书的总起,这是一个长期来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难点问题,接下来几个怎么看的问题,都和发展不平衡这个特殊的国情有密切关系。

正如书中所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总体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也逐渐突出。

由此带来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像一个个谜团一样,让人们充满了探究的热情。

”编者还通过大量的事例,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视角,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谜团一一作了令人信服的解答,既反映了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又有解疑释惑的现实针对性,既有宏观的总体把握,思路清晰,又紧扣时代脉络,抓住当前干部群众的所思、所惑,充分体现了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既总结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又强调以理论指导实践,对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正面解读,解决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从而合广大干部群众从理论的学习思考中得到启迪和帮助。

《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读《七个“怎么看”》有感——“怎么看”是为了“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有一个吸引人们眼球的题目:“七个‘怎么看’”。

其实,它的内容更吸引人。

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图文并茂而且只有9万字的通俗理论读物。

我读了之后,深感它不仅对于我们认清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帮助,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大局,充满信心地向前走,更有帮助。

生活中很多热点问题《七个“怎么看”》均有讨论,这也是《七个“怎么看”》由理论受关注的重要部分。

在阅读日益个性化、浅层化的今天,一本以“理论”冠名的“小册子”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引人深思。

一是《七个“怎么看”》的发行对于引导、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方向、掌握意识形态领域发展的主动权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处于转型期、矛盾多发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一些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必将影响人们的思想统一,影响人们对形势发展的判断,进而产生一系列其他不良影响。

尤其是对于我国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及腐败现象等七个人们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都是事关民生,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而及时推出这本书,及时解决人们心中的疑惑,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认识方向,把握主流,做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同致力于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大业。

二是要进一步发挥理论在指导实践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充分发挥其特有的魅力和强大的推动作用。

理论一旦掌握实践,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尤其是在当前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新旧矛盾交织重叠的转型期,科学的理论对于人们明辨是非,科学把握现实意义重大。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必将陷于盲动。

对于理论的重大作用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

不仅是因为理论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重要的是理论是克服浮躁、克服感性、克服骄傲或沮丧情绪的法宝,是推动实践科学发展的民必备武器。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作文欣赏阅读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作文欣赏阅读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作文欣赏阅读《七个怎么看》读后感作文欣赏阅读看完《七个怎么看》一书给我的第一印象——诚恳,坦诚地面对问题,真诚地分析问题,睿诚地解决问题,怎么看。

细细看来,文中所提七个社会热点问题无一不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而言,或多或少都有面临毕业分配、孩子教育、收入分配、看病住院、房价过高等等问题的时候,也正因为这些问题离我们如此的近,这本书从翻开第一页开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本书完全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关注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浅出地阐明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

下面谈谈个人的读后感。

一、直面问题的尖锐性现实生活是缤纷多彩,也是纷繁复杂的。

怎样才能真正把准社会脉搏、摸清群众所惑呢?我首先上网查了相关资料,了解这七个热点问题是如何挑选的:本书编者一是深入城乡基层进行调研,了解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关心什么问题,二是对今年两会期间的社会热点进行认真分析,三是征求网民意见;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反复讨论,集中概括而出的,做到理论关切、实践关切、百姓关切的统一,坦诚直面社会热点问题,更能取得读者的理解和信任。

正文第一页开篇就有这么两段,第一段是:“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第二段是:“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45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

下面数段又举出类似的区域差距,简单的数字鲜明的对比,让人触目惊心。

社会矛盾不回避,一针见血,直指地区发展已经严重失衡的社会现象,把问题摆在明处,说到点上。

二、思考问题的深刻性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对于民生问题所包含的价值问题的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包括对社会公正、人的尊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怀、对普通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

例如,在分析就业难的问题时,文中用“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的描述来探讨人本主义的问题;在分析房价过高问题时,特别强调“高房价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明确指出这一问题“引发了社会情绪的焦虑,成为造成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甚至加剧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等,读后感《怎么看读后感》。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有一个吸引人们眼球的题目:“七个‘怎么看’”。

其实,它的内容更吸引人。

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图文并茂而且只有9万字的通俗理论读物。

我读了之后,深感它不仅对于我们认清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帮助,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大局,充满信心地向前走,更有帮助。

我曾经说过:“在这个社会里,谁都可以发牢骚,惟独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资格发牢骚。

因为牢骚是社会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我们的责任是研究牢骚及其背后的社会矛盾。

如果我们也跟着发牢骚,不是失职,就是无能。

”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我们应该直面社会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

《七个“怎么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大家关心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七个“怎么看”,就是“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

中宣部理论局在“出版说明”中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来的七个问题。

问题梳理出来后,他们就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作出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对于中宣部的理论工作主管部门的这个做法,我非常赞赏。

因为它体现了我们党一直在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

既然讲到“实事求是”,我想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强调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是“改变世界”。

也就是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

读了《七个“怎么看”》,我注意到,这本理论通俗读物有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优点。

这就是,讲“怎么看”,是为了“怎么办”。

或者更准确地说,它讲的是“怎么看”,实际上告诉人们的是“怎么办”。

比如,第一个问题,是讲“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的。

在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就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专门讲了“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心得体会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心得体会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心得体会《七个“怎么看”》是一本以七个问题为线索,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讨的书籍。

作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剖析了当今社会种种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触动,从中获得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作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把问题与答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让我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的本质。

这种思考方式很有针对性,让我对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意识到,对于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仅凭表面的现象进行判断,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和本质,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形成全面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对社会问题做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作者通过对每一个问题的批判性思考,揭示了问题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例如在谈及“为什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问题时,作者指出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等因素的作用,并透露了背后的社会结构和竞争机制。

通过这样的深入分析,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社会进行了更加全面和复杂的思考。

第三,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所导致,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在《七个“怎么看”》中,作者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人类行为等方面。

例如在谈及“为什么现在的研究越来越难做”这个问题时,作者从科技发展、研究系统和学术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问题的多层次性。

这让我认识到,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找出一个原因,而是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此外,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观念,调整思维方式,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在谈及“怎么看待意外事故”这个问题时,作者提出了改变视角、提高安全意识和加强预防措施等建议,给出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思路。

这给我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即在面对问题时,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只是停留在抱怨和指责的阶段。

《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

《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

《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近日认真学习了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一书,读后受益匪浅。

《七个怎么看》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七个热点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可读性极强,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我感觉该书主要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聚焦热点问题。

“七个怎么看”即“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件件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

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工作者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梳理。

“七个怎么看”,既抓住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又抓住了人民群众当前关注关切的问题。

加之编者深入浅出、论文参考入情入理的分析,读后让人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二、分析说理通俗易懂。

这本书一改人们脑海中理论读物索然无味的印象,没有抽象的概念演绎,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从老百姓的视角出发,将严肃的理论话题用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用百姓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说话,同时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图表、数据以及知识点、网友提问、观点声音等时兴流行的表现形式,通俗的语言、生动的阐释,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老百姓愿意读,喜欢看,乐于接受。

三、讲“怎么看”是为了提出“怎么办”。

探讨问题只是理论分析的开始,关键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这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讨论“怎么看”的阶段,而是针对每一个问题,都深入地从“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几个方面解疑释惑,为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

比如“怎么看分配不公”,书中首先列举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几种分配不公现象,论述了分配不公产生的五点原因,在阐释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之后,进一步深入分析,以三个“如何”,即如何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如何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

“炼”一双观察当下社会的慧眼——读《七个怎么看》的读书体会和感想印象里,大凡理论的书,多是难以卒读,但《七个怎么看》却例外,它改变了我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和偏见。

近来,有幸细品慢读了这本好书,顿有豁然开朗之感,不是吗?你看,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空洞的说教,有的是详实的数据和切身真实的事例。

思想问题的东西,原来可以这样表达,也可以如此被我们轻松接受。

可以说,这种化理论为无形的通俗阐述,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启发了我。

纵览全书,似感扑面春风,围绕当前7大社会热点问题,娓娓道来,十分亲切。

之所以说亲切,是因为这些内容无一不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现代的人不缺少对问题的发现和抱怨,缺少的是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是的,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里,生活中如果没有平常心,如果没有阳光心态,那么永远无法知道怎么看待身边的种种现象和问题,难免会在对不平衡的抱怨中永远也出不来。

本书完全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关注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浅出地阐明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深入浅出的论述,鞭辟入里的阐释,让“埋头七寸讲台、不闻多少天下事”的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着实开阔了眼界。

可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理论性通俗化好书,体会有三:一是敢于直面当下问题,体现尖锐性。

现实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也是纷繁复杂的,既需要有放长看远的高点,又需要不断自我审视的勇气。

治学、调研和工作,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

该书这种严谨和认真的直面问题的态度,是我们当前普遍需要去努力要求做到的。

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当前社会的诸多问题,也让我感受到了观察问题的方法。

文中有这样一个有关区域差距的现实剖析:“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而“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45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

”不仅如此,文中还不厌其烦地举出类似的区域差距,不回避社会矛盾,直指地区发展已经严重失衡的社会现象。

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

生活中热点问题常常让大家感到困惑,比如房价为高、看病为难等等。

那么对热点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呢?近来看一本新书:《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品牌的最新作品。

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物质生活提升的情况下,民众的精神需求在的提升和发展。

渴望政治生活民主、社会公平公正、希望关系民众自身生活发展的如看病、住房、就业等问题能更多的。

《七个“怎么看”》一书是基于民众的期盼,我国国情和现实发展阶段,而用理性的观点去解答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源,使民众国情和的发展现状客观的认识和理性判断。

我国是占世界20%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仅有占世界7%的耕地。

真正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仅仅60年,而且还几经曲折。

改革开放的30年。

才真正了稳定的发展。

使一穷二白的落后变成了经济发展世界的发展及其。

发展的现实问题凸显,问题涉及民众的生活,与民众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反映了富裕起来的民众发展、社会公正、政治民主的更高要求。

这是发展转型阶段的人口大国所必经特殊阶段的问题,也在竭尽所能去试图解决问题。

这给了不良用心的海外反华人士和妄图分裂的人诋毁的理由。

借问题在媒体上大肆宣扬问题,愚弄不明真相的民众。

在关键时刻。

《七个怎么看?》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显得非常关键。

这本书在调查的基础上,注重用事实和事例说话,以专家的视野,百姓的角度、理性的回答了当前广受关注的7个问题。

使民众认识到发展和成就来之不易,使民众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决心。

使那些攻击和的言论不攻自破,从而了社会稳定团结的作用。

回顾几年来的一系列发展战略不难看出,一直在致力去解决这7大现实问题。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西南、发展大新疆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当中。

教育改革,推出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城镇医疗、城居医疗覆盖了几乎所有城镇居民,新农合也覆盖了绝大多数农民。

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

◎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古人说:“无恒 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
就业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 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
就业关乎经济健康发展。就业是经济发展的 基础,也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
劳动力“三碰头”形势和就业结构性矛盾
我们长期面临青年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 移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局 面。
33.5万 7% 亿元
17175 5153元 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辉煌:
——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对比表:
时间 1978年
农村与城镇 人均差
209.8元
区域人均 收入 东部
西部
2009年 38587元 18090元
2009年
12022元
2 “招工难”引发的思考 ——怎么看就业难
招工现场
◎“招工难”是如何形成的?
“招工难”源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用工需 求明显增加。
“招工难”源于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和创业。 “招工难”源于东南沿海地区不少企业长期
工资低、待遇差,农民工“用脚投票”,主 动离开。 “招工难”源于特定时期用工信息的不对称。 “招工难”也源于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水平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不适应。
3 小处方的大影响 ——怎么看看病难
武汉汉口金桥社区医生王争艳
◎看病难难在哪里?
到大医院看病难。 挂专家号更难。 医药费用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
而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农村居民看病最难。
◎看病难的原因何在?
政府投入相对不足。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公立医院趋利化。 医保保障水平低。 药品价格虚高。 此外,卫生服务成本增长很快;不管大病小

最新-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 精品

最新-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 精品

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七个怎么看》这本书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热点事件作了深入浅析,有针对和说服力的回答。

读完后总是在思考,其实就我目前的工作性质,这些事已不是我该用心去考虑的。

但是我想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油、盐、柴、米、读书、就业、生、老、病、死,仍然是我生活中的大事,是我要面对的,因此我一样的关心,关注这些事,总是会去思考。

就业是民生之本,求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住房时民生之需,社保是民生之盾,收入是民生之源。

因此,政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者,所制定和实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真正的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是这样看待《七个怎么看》这篇文章的。

对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状把握准确,原因剖析深刻、全面,解决问题的措施与中央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相一致。

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提出更进一步的建设性意见。

我认为:一是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着力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教育体制改革两大问题。

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切实解决农村学生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教师交流制度。

加大督学监管力度。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发展普通高中,解决高中“瓶颈”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中等职业教育与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就业结合起来,加快职业教育布局与结构调整。

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七个怎么看》读书笔记

《七个怎么看》读书笔记

《七个怎么看》读书笔记《七个怎么看》是开展读书年活动以来学习的第六本书,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册,感觉却是沉甸甸的内容。

它从我国目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出发,讲事实、说现象,集中描绘了七个体现民生的热点问题,分别是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和腐败现象,由点构面,较为全面地解读了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面对的新问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七个怎么看”使我震撼,深感问题之紧迫、反响之强烈、使命之艰巨。

我将自己的体会归纳为“三看”,今天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勉。

一、谁在看?人民群众在看。

对人民大众而言,七大问题体现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事关最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较为困惑、希望了解的社会问题。

《七个怎么看》为群众开辟了通向问题核心的路径,实现了人民群众与理论“零距离”的“面对面”,减少了群众的困惑和疑虑,引领了群众学习科学理论的方向,增强了群众对社会发展的信心。

党和国家在看。

对党和国家而言,《七个怎么看》是面向党员干部的教科书,面向人民群众的白皮书。

它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理论解读社会热点问题、用事实分析矛盾分歧,用行动拉近与人民群众距离的途径。

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七个怎么看》是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是学习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的过程。

二、看什么?1、看全书的内容和目的。

为什么要选择这七个问题?因为它涵盖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话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它既是七个分割的单元,又是统一的整体,从七个社会问题和现象触及两极分化、发展失衡的核心矛盾,通过看问题、摆原因、说思路,引导、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方向,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2、看问题的严重与迫切。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矛盾复杂化。

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事关百姓民生、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只有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我们才能严肃认真地看待矛盾、协调利益、化解分歧,在工作中、生活中争先创优,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和促进发展的本领。

七个怎么看读书心得

七个怎么看读书心得

七个怎么看读书心得《七个怎么看》的开篇是怎么看我国开展不平衡。

看来,中国开展的不平衡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层的关注。

文章从开展不平衡的现状、原因、对策等三个层次进行了深入剖析。

现状剖析以事实说话,以数据论证,通过东西部、城乡的经济社会开展现状比照,得出目前开展不平衡问题表达在经济社会开展很多方面和不同层次这一结论。

我认为,解决中国开展不平衡问题正如文章中指出的那样,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文章列举了一大堆举措,关键是从哪里下手这一个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个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步骤,如果把后做的事情与先做的事情并列,不可能把事情办好。

在我看来,解决城乡开展不平衡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根底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效劳。

将国/家的重点工程用于支持这些相对落后地区改善根底条件,这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国家与其每年花大量的资金去补贴农民种田,不如将这笔钱用在支持改善医疗、卫生、教育心得体会、交通、通讯等根底条件上。

当根底条件改善了,人才、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自然而然的向西部地区转移,自然而然地向农村地区转移,自然而然地带动农村地区、久兴旺地区的大开展。

要改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开展资金紧缺,国家又没有能力全力支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东部与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方法,以对口支援为平台,政府牵头揽总,工程为重点,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纽带的互惠互利机制。

第一步,实施对口支援政策。

东部支援西部,城市支援农村。

既可以让西部地区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又可以引进东部地区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可以改善东部地区的根底设施条件。

第二步,进一步实施惠农政策。

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向农村地区倾斜。

鼓励生产要素向欠兴旺地区和农村集中,带动农村全面开展。

第三步,构建全国范围的和谐社会。

推进东西部地区平衡、较快开展。

延伸阅读《七个怎么看》读书笔记1000字看完《七个怎么看》,受益匪浅。

该书切实答复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概述了怎么看我国开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不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

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

《七个怎么看》观后感——怎么看分配不公在物质生活提升的情况下,民众的精神需求在的提升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生活热点问题的困惑中摆脱出来。

而《七个怎么看》联系了当今经济社会的新形式,针对了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七个社会热点问题,给出了深入浅出和有说服力的回答,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这不禁让我们对当今社会的现状进行思考、探究。

尤其是“怎么看分配不公”这个问题,是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传统。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曾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人们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但趋于绝对的平均主义,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践证明,这一制度适合现阶段国情,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

但也要看到,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分配不公的现象,许多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

比如,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7.5%,比199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却呈快速上升趋势。

比如,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

尽管这里面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有学者认为,当前初次分配中“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劳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比如,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

七个怎么看读书笔记

七个怎么看读书笔记

《七个怎么看》——读书笔记《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是有关于理论热点的读物,它紧密联系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当前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和有针对性的回答。

在学习此书之后,感到受益匪浅,意通过这篇读书笔记,联系当下的一些新闻和时事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感概。

《七个怎么看》所讨论的问题的涵盖面很广。

比如有从宏观上来考察我国发展现况的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切身关系到我们学生利益的怎么看教育公平和怎么看就业难问题,有关系到中国广大老百姓生计的怎么看房价过高和怎么看看病难问题,有关系到社会体制方面的怎么看分配不公问题,还有是从古至今一直备受重视的怎么看腐败现象问题。

书中所提到的这七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大到政府官员,小到平民百姓,从国到家,从中央到地方,无不渗透着诸多难题。

作为一名即将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同时作为一名身负国家大任的共产党员,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认真分析这七个问题下所隐含的社会问题的实质,有必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把握解决难题的方向和途径。

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即将成为社会的主人,国家的命运将放在我们的肩上。

为了将稚嫩的肩膀变得坚实强硬,我认为从现在起就开始积极地了解这些难题抑或是危机,思考如何面对以及如何解决,多一份责任感在心中。

这些都是我在读书之后第一时间所产生的感慨。

下面,我想选择七个问题中的怎么看看病难,谈一谈我在读书之后的体会看法。

最近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于医生被患者砍伤的新闻,这类事故似乎不知何时开始接二连三的发生,这让大家开始担心起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来。

这些事故的原因各不相同,从表面看来,似乎是患者对医生的诊断或治疗结果的强烈不满而产生报复心里,报复手段则是通过暴力方法来解决。

也许,很多被砍的医生是极其无辜的,是患者不理智,太蛮横。

可事情的发生总是有原因的,患者对医生似乎存在着强烈的仇视和抵抗心里,这种不满情绪甚至会一触即发,产生一些暴力和冲突事端。

那么是何原因,竟让患者愤怒到这种非要通过暴力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的呢?我觉得矛盾可以归结为看病难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一是自然原因。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迥异,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性”差异。

比如,东部地区以平原为主,气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西部地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气候干燥,生态恶化,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贸易往来受到限制,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因素多。

二是历史原因。

数千年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发展差距,国家的经济重心处在不断变迁中。

中原地区很长时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唐代以后特别是北宋以后,经济中心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

虽然国家在“一五”计划、“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纵向比较,各个地区都有很大发展;横向比较,地区差距在拉大。

三是政策原因。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一些问题,也与一定时期内实施的具体政策有关。

比如,改革开放后,根据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采取积极促进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的政策,在投资、财税和金融等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倾斜。

这些政策给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发展,但客观上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

四是体制原因。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有体制的因素。

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不尽合理的价格体制对城乡、区域差距扩大有明显影响,国家为积累工业化所需资金,长期维持了能源原材料产品和农产品的低价格,使中西部和农村发展受到抑制。

又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观念、资金和管理等的差异,市场竞争会造成不同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从而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也会扩大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主体间的差距。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1、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

“好风凭借力,惠农正当时。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有条件拿出更多财力来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因此,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决策时,必须优先向“三农”倾斜。

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推进饮水、公路、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2、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

加快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等要素向农村聚集。

2010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2009年增加930亿元,地方各级财政也相应增加了投入。

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动员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方面人才下乡进村,直接为“三农”服务。

3、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点。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犹如“车之两轮”,只有双轮驱动,才能协调推进。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继续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有条件的进城农民有序变为市民,逐步融入城市社会。

4、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城乡配套体制改革。

一方面,要深化农地经营、集体林权、农村金融、农垦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挖掘农业自身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互通、开放、融合的体制机制,在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方面推进现有制度的城乡接轨、城乡融合。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立足长远、合理规划,进一步加大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使其成为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努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

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细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空间尺度,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制度,加大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完善和落实相关规划和政策,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今年中央将陆续投入330亿元,大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综合发展规划,多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落后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鼓励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扶贫的积极性。

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缩小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完善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的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今年中央拟安排均衡性转移支付4168亿元,比上年增加250亿元。

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推动中西部地区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尤为重要。

我国的劳动力人口近8亿,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

特殊的人口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让更多的劳动者获得工作岗位。

就业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

古人说:“无恒业者无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志。

”一个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某项工作,付出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

同时,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还能够享受劳动的喜悦,体验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成就感,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可以说,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

就业关乎社会和谐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

只有人们都有工作干,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人心才会思安,才会增强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社会才会稳定发展。

充分就业也有利于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发展的事实也说明,失业率过高往往成为引发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就业关乎经济健康发展。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

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加,归根到底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不同的就业岗位上创造出来的。

如果大批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不创造财富却在消耗财富,必然削弱经济增长的活力。

同时,只有实现充分就业,使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才能刺激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获得持久的动力。

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稳定企业就业。

企业是经济活动和吸纳就业的主体。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程中,国家实施“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等措施,引导企业尽量不裁员、少减员。

要保持援企稳岗政策的连续性,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在岗农民工就业岗位。

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发展,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

发挥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稳定就业的导向作用,尽可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强化就业服务。

组织实施“春风行动”等各种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加强用工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推进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

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城市和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间的信息对接,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有效岗位信息。

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举办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择业机会。

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监测系统,完善统计和调查制度,提高对人力资源配置的预测和反应能力。

加强技能培训。

要根据企业用工急需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组织开展上门、对口培训和岗前培训,实现培训和上岗就业无缝对接。

根据农民工意愿,分级分类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中短期实用技能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

强化企业责任,用人单位要结合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农民工参加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

优化创业环境。

要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创业更大的支持。

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

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开业指导、后续支持等创业服务。

做好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农民工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

农民工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

加强权益保护。

依法规范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指导、帮助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工伤保险全覆盖行动,推进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农民工健康服务,落实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怎样让群众看病更便捷?加快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要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使全国每个乡镇至少要有一所卫生院,每个行政村都要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室,并配备必备医疗设备设施,改善就医条件和环境。

积极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乡村卫生资源,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能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加快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建设。

把城市卫生投入重点转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合理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合理调整和配置资源,既要将现有的一批小医院转型或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又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