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利弊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政府发行地方公债分析论文

政府发行地方公债分析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政府发行地方公债分析论文一、(一)目前制约我国地方债券发行的体制因素。

1现行投融资体制中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中,对作为投资主体之一的政府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是制约我国地方债券发行的体制原因之一。

当前,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政府投资存在着投资效益差、重复建设严重、投资质量不高等问题。

很明显,如果深层次的体制矛盾不解决,发行地方债券将会使投融资体制中的政府投资的弊端和问题更加突出。

2中央和地方投资责权划分不尽合理。

地方与中央的事权、财权不对等,地方没有正常的融资渠道。

相关资料显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财权大幅度提高,地方财权大幅度下降,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变化幅度较小:1994~2002年期间,中央财权平均为52%,地方财权平均为48%;中央事权平均为30%,地方事权平均为70%.中央和地方财权不对等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没有建立起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等的正规融资体系,这是作为地方政府财权重要表现这一发债权长期得不到落实和解决的主要原因。

3地方政府长期累积的隐性债务和显性债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地方债务压力首先源于日益固化的财政缺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地方政府一直承担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补贴全国亏损的责任,再加上庞大的具有刚性特征的办公和人头经费支出,导致地方财政支出负担沉重。

在财政增收相对滞后的条件下,地方财政收支缺口自然较大。

同时,1 / 13为了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推进经济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地借入内外债务,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债务责任和还本付息压力,地方财政压力凸显。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弊分析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弊分析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利弊分析李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100872)[摘要]目前财政部有关专家透露,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操作性文件已发给地方讨论,发债方式为“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发行”。

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的争议目前已经成了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和弊端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 收益; 弊端我国《预算法》第28条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而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建设任务日益繁重,地方政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资金长期存在缺口。

地方政府发债一事已经超越了争议终将“出炉”,实际上,放行地方政府发债与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密不可分,中央政府只拿出1万多亿资金,其他都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和民间资金。

在这种形势下,推出地方政府债券,研究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利弊,具有现实意义.1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收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也随之扩大。

从国际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小、收益较高,安全性仅次于有“金边债券”之称的国债,被称为“银边债券”,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

(1)弥补资金不足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公用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地方政府资金长期短缺。

举债将成为地方政府缓解资金供需矛盾的有效方式,既可以解决地方建设资金不足,促进地方经济建设,还可以增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感。

此次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适时提速,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大规模展开密不可分。

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中央投资约1.18万亿元,其余都需要地方配套和民间资金。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推出地方政府债券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筹措体制。

(2)形成地方预算硬约束和培养地方政府信用另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利于形成地方预算硬约束,也可以加强培养地方政府的信用。

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中约有50%资金投入了地方工程,由地方政府负责偿付到期本息。

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问题研究

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问题研究

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问题研究11级财政专业陈博1102304002摘要尽管我国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具有举债权,但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依然不断扩大。

尤其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方式呈现“跨越式”发展:地方公债通过财政部代理发行的方式实现放行,地方收入债券以投融资平台企业债券的形式迅猛发展。

同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之巨、增速之快及其隐蔽性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与恐慌。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面对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与财政风险之间的矛盾,是否应当赋予其债券融资的权力?第二,我国地方政府当前如何控制风险?本文认为我国地方政府进行债券融资是必要的:相关财政理论以及我国国情表明,地方政府的事权支出是必要的;地方政府面临财政收支缺口需要进行外部融资;债券融资作为外部融资的重要途径,具有经济理论合理性,也是当前化解和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现实需要。

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对策。

以美国和日本的地方公债发行为借鉴,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运营,监管的方法,以使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得到长远有效的发展。

应当制定解决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短期措施、长期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秩序,加强地方金融市场监管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风险控制,以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的提供制度保障。

目录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文献综述2.1.国外地方政府债券相关研究2.1.1.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必要性2.1.2.地方政府融资方式比较2.1.3.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模式2.1.4.地方政府债券风险2.2.国内地方政府债券相关研究2.2.1.国外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经验借鉴2.2.2.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战略选择2.2.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与控制3.地方政府债券的概述3.1.地方政府债券的定义3.2.地力政府债券的种类3.3.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理论依据4.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必要性、现状与风险4.1.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的必要性4.1.1.地方政府事权支出的必要性4.1.2.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缺口4.1.3.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必要性4.2.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融资现状与风险4.2.1. “国债转贷”与“财政部代发”方式的性质与风险4.2.2. “投融资平台代发”方式的性质与风险5.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模式选择与风险控制国别经验5.1.松散的联邦制国家:美国经验5.1.1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模式5.1.2 .美国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控制5.2.单一制国家:日本经验5.2.1.日本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模式5.2.2.日本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控制6.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化解的政策主张和具体措施6.1化解地方政府现有债务风险的短期措施6.1.1统一地方政府债务统计口径和标准6.1.2统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部门6.1.3建立现有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机制6.1.4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6.2构建规范有序的地方政府债券市场6.2.1构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逻辑推理分析6.2.2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可行性分析6.2.3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基本条件己基本具备6.2.4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具体政策和措施6.3加强地方金融市场监管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风险控制6.3.1加强我国地方金融市场监管6.3.2加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风险控制6.4解决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应采取的长期政策措施6.4.1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优化政府支出结构6.4.2简化政府层级结构,优化政府财源基础6.4.3优化财政管理体制,完善事权财权界定和转移支付制度6.4.4完善绩效考核制度,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6.4.5完善预算管理,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警机制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短暂的发行过地方政府债券,最终被禁止发行。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摘要】中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至关重要,但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中国地方公债的定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挑战以及地方公债发行的重要性。

在将对地方公债发行的历史演变、种类与发行方式、监管与管理、效果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详细讨论。

结论部分将展望中国地方公债发行的前景,并提出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本文的探索,读者将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地方公债发行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其中的挑战和风险,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国地方公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监管、管理、评估、问题、挑战、前景展望、监管建议、风险防范对策。

1. 引言1.1 中国地方公债的定义中国地方公债是地方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地方公债是地方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或筹资建设项目而发行的一种债券。

地方公债的类型有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专项债券等,发行方式包括公开招标、竞价发行或协议发行等。

地方公债的发行主体为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是地方政府直接债务的一种形式。

地方公债的发行期限、利率等具体条款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地方公债的发行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债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管机构为财政部及其下属机构。

地方公债的发行能够有效解决地方政府的资金困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和管理。

1.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挑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政府举债规模不断扩大,债务规模庞大可能会导致杠杆率过高,增加了偿债风险。

部分地方政府存在违规融资和隐性债务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各种方式绕过监管规定进行融资,导致债务管理不规范,风险难以控制。

地方政府债务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缺乏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旦市场发生波动就容易出现信用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还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对偿债能力的影响,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引言地方公债是指由我国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用来筹集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公债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

本文将探讨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背景、特点、风险以及影响因素。

1. 发行地方公债的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资金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财政资金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地方政府不得不寻找其他融资方式。

地方公债由于其灵活性、期限长、利率较低等特点成为了地方政府的首选融资方式之一。

2. 地方公债的特点2.1 发行主体多样化地方公债的发行主体包括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等,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融资需求。

2.2 资金用途广泛地方公债的资金用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广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2.3 期限长地方公债的期限一般较长,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长期的融资支持。

2.4 利率较低由于地方公债的发行由国家统一管理,其利率相对较低,降低了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

3. 发行地方公债的风险3.1 偿还压力增加随着地方公债规模的持续扩大,地方政府偿还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何保证偿债能力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

3.2 管理风险增加地方公债往往由地方政府负责发行和管理,存在管理不善、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风险,可能造成资金浪费和债务风险。

3.3 市场风险地方公债发行存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如供给过剩或需求不足等因素可能导致地方公债的发行和流通出现问题。

4. 影响地方公债发行的因素4.1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地方公债的发行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地方公债的发行规模可能会受到限制。

4.2 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也是影响地方公债发行的重要因素。

财政紧张的地方政府可能会削减对地方公债的发行规模。

4.3 政策环境和监管要求国家对地方公债的发行和管理有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这些要求也会影响地方公债的发行规模和条件。

我国地方国债发行问题浅析

我国地方国债发行问题浅析

【摘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发行国债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在我国,这一行为至今还属于“禁区”。

虽然财税法学界曾对此进行了多次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但在我国现行法中,仍未赋予地方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债券进行筹资的权利。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要求取得国债发行自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地方能否发行国债的问题做出更现实的分析,以明确当前的国债制度改革应当何去何从。

【关键词】国债发行地方国债发行【正文】一、国债发行制度简介1、中国的国债发行制度国债是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以人民币支付的国家公债,包括具有实物券面的有纸国债和没有实物券面的记账式国债,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公共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的性质是一种国家负担的金钱债务,是国家与国债买受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但国家和一般债务人不同,其“举债”的方式要受到种种限制,表现在发行问题上,就是国债的发行从实体到程序都受到法律的严格控制。

国债发行的种类、规模、方式,都要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直接由立法机关进行审查。

我国国债发行制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由中央政府对国家预算进行编制,对国债的发行由中央统一安排和部署,地方只起到贯彻执行的辅助作用,没有单独的“举债权”。

这种制度是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因为计划经济要求将一切国民经济的相关活动纳入计划,而财政权尤其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根本权力保障之一,如果国家允许地方政府随便发行国债,则势必对国家计划的统一性和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国家将国债发行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而当前时期,我国经济制度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许多权力正在逐渐放开。

国债发行作为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的有力手段,也应当扩大其作用范围。

仅中央政府进行国债发行,不足以及时和适当地对经济的运行情况做出反应,财政本身的宏观调控作用要求国债发行制度的进一步灵活和放开。

当代中国地方发债利弊浅析

当代中国地方发债利弊浅析

率 ,加 上根 据最 新 的 《 商业 银行 法》 ,地 方政 府 很难 再 以优 惠利率 获得 长 期借 款 , “ 旧债 未还 ,新 债不 举 ”的道 德压 力 以及 十八 届 三
中全 会 以来 国 家逐 步强 化对 离任 官员 的 审计 制度 ,也 迫使 地方 政府
不敢 随意举 债 。另一 方 面地 方财 政 的主要 来 源一 土地 出让 金和 土地 增 值 税 也 逐步 呈 现 出不 可 持 续之 势 ,这 又 势必 影 响 以土地 财政 为 主要 信 用来 源 的各种 城 投公 司 。房地 产经 过2 0 0 9 年 以来 的繁荣 终将 迎来 不 可逆 转 的颓 势 ,2 0 1 4 年来 ,从 国家统 计局 网站 上公 布 的各大 城市 房 地产 投资 完成 额 稳定 增 长 ,供 给 稳定增 加 ,造成 房 价涨 势逆 转 ,人 们普 遍预 期房 价 下跌 ,个 别城 市房 价 大幅 “ 跳水 ”更加 强化
务违 约现 象。十 余年 来地方政府债 券一直 为法律 所禁止 ,但 又无 法有效地监督 管控地 方债 务融 资平 台,为社会经
济 的 可持 续 性 发展 埋 下 隐 忧 ,逐 渐 造 成 地 方 信 用危 机 。 关键 词 : 政 府 ;融 资 ;监 管 制 度



地 方政府 自行发债 的好处
二 、地方政府 自行发债的弊处
1 . 地方 政府 操 纵市 场的 能力 不 可忽视 。政 府 不仅 在市 场上 购 买 产 品也 出于 稳 定市 场实 现宏 观经 济政 策 而干 预市 场 ,即政 府 既是市

填 补 亏空 ,但 是在 当前 经济 形势 下银 行 信贷 开始 紧缩 ,央 行调 高 利
宏观经 济 l Ma c r o s c o p i c e c o n o my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论文,经济学论文论文,论文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论文,经济学论文论文,论文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论文,经济学论文论文,论文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隐性或有债务数额庞大,引起了社会和中央的高度关注。

可见,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已成为目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的可行性分析(一)持反对的意见。

1 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政策决策者而言,地方政府举债至少存在下列风险:(1)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和偿还风险。

在当前不少地方存在财政困难的背景下发行地方债券,可能无人购买。

而且,即使有人购买,地方政府也面临着还本付息的风险。

人们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部门出现的一系列金融风险至今还记忆犹新,中农信的关闭,广国投的破产,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北海市等12家城市信用社的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清理等,都给地方财政增加不少压力。

如果发行地方债,地方政府将会同公司发行债券一样,因无力偿还而破产。

(2)中央承担最后偿债责任。

一旦放开口子让地方举债,各地会一哄而上,竞相举债,结果导致地方债务危机。

由于道德风险存在,中央政府又不得不最后兜底。

在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很高并且其他支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只有进一步增发国债或通过货币发行来融资,这将会威胁社会、经济的稳定。

(3)宏观调控风险。

地方政府举债意味着财政分权以及投资权的下放。

这对于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行政手段的政府调控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①2 担心由此可能会引发地方政府债务过度膨胀的观点。

因为在目前中央政府尚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就已经在凭借各种名义举借和承担了大量债务,一旦确立了地方公债的合法地位,地方政府是否会借此进一步大量举债,以至于造成地方公债发行的失控,进而导致整个国家的债务失控?②(二)持赞同的意见。

1 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有基础的观点。

(1)税制基础。

政府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权,其中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权利,是财政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分税制是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理论基础。

我国地方国债发行问题浅析

我国地方国债发行问题浅析

我国地方国债发行问题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我国地方国债发行问题进行浅析。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情况,指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发行地方国债是其主要融资方式。

然后阐明了研究目的,即探讨地方国债发行的影响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最后指出本研究的意义,为政府债务管理提供参考。

在分析了地方国债的发行方式、规模和增速、使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在提出了对策建议,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了研究成果。

通过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我国地方国债发行的现状和问题,为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国债、发行方式、规模、增速、使用效果、问题、原因、对策、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地方国债是地方政府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资金需求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地方政府纷纷选择发行地方国债,以填补财政赤字,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地方国债的发行不仅是一种筹措资金的方式,也是地方政府履行职责、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地方国债的发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债务规模过大、使用效果不佳、风险隐患增加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地方国债的发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本文旨在对我国地方国债发行问题进行浅析,通过对地方国债的发行方式、规模和增速、使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展望未来发展,从而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地方国债的发行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课题,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地方国债发行问题的浅析,探讨其发行方式、规模和增速、使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期为解决地方国债发行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地方国债的发行方式:探讨不同地方政府在国债发行方面的做法和选择,比较不同发行方式的优缺点,为地方政府在国债发行过程中提供决策参考。

论地方公债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论地方公债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论地方公债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地方公债发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债券市场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是司空见怪的事,如美国的州和日本的府甚至县都能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在我国,虽然理论界曾对地方政府可否发行债券进行过探讨,但现行预算法明确规定,不允许地方政府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券筹资。

可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建设资金成为客观需要,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条件。

因此,地方公债的发行已经有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一、我国地方公债发行的背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国家财政”指的就是全国统一的财政,地方财政只是中央财政的附属物,在中央编制的全国统一的国家预算下,整个财政联成了一个整体,地方政府没有单独的举债权力。

此时公债的发行,是由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并由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来完成的。

这就无所谓“国债”和“地方债”的区分,或者说是只有国债而无地方债。

在西方,“公债”概念与“国债”概念是既一致又区分的,国债只是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的债务,因为只有这些债务才是“国家”的债务。

而公债则是“公共”债务,因而除了国债之外,还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务和政府所属公共机构的债务。

所以,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公债也就是国债,或者反过来国债也就是公债。

两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就没有什么奇怪了。

这种先是将整个国家的所有债务都集中到中央,然后干脆取消公债的状况,是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必须高度集中统一的财权财力这一根本要求相适应的。

这是因为,如果当时没有将所有的债务发行权都集中到中央手中,则地方政府独立自主的'发行债券活动,其直接后果就是这部分资金运动处于统一计划之外,这立即就会形成对国民经济计划和综合平衡的冲击与破坏。

当时我国将“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视为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经济体制对公债这一本质要求的直接反映。

从公债的作用来看,正是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我国公债是国家筹集建设资金的一种手段。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的利与弊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的利与弊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的利与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逐渐扩大。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地方政府为筹集新增建设项目资金或偿还既有债务而发行的债券。

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投资。

然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的利与弊。

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的利1. 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地方政府可以更加灵活地筹措资金,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需求。

2.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扩大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债券发行筹措的资金可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改造、社会事业等领域,提升地方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3. 降低了直接贷款压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可以降低地方政府的直接贷款压力。

传统上,地方政府直接贷款的方式容易导致债务过高,而债券融资可以分散债务风险,减轻直接贷款压力。

4. 提高了市场化融资水平: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规模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

通过债券发行,促进了市场化融资形式的发展,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的弊端1. 债务风险增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带来了挑战。

如果债券发行后项目运营不佳,或者投资回报率不高,地方政府可能面临偿债压力。

高额债务可能加剧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威胁。

2. 隐性债务问题: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也容易掩盖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问题。

地方政府为了规避法律限制或监管要求,可能利用各种方式进行隐性债务融资,进一步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 不良竞争风险: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扩大有可能引发不良竞争。

为了吸引投资者关注,地方政府可能过度依赖债券融资,过度发行债券。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

关于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讨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向社会公众发行的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既有较大的规模,又有财政风险隐患。

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有效防控债务风险,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债务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202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规范和管理。

其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被提出为一个重要的解决途径。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通过债券市场迅速融资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有效规范和监控地方政府债务,降低债务风险。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地方政府债券可以有效规范和监控地方政府债务。

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可以把地方政府的债务行为纳入法制化和市场化的监管体系中,避免财政风险。

第二,地方政府债券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可以使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得到更加透明地披露,提高市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认识和了解。

第三,地方政府债券可以增加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的多样性。

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个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地方政府融资平稳进行。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模式有多种,包括政府债券、专项债券、项目债券等。

其中,政府债券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政府债券是指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行的具有一定票面金额、面向不特定人群公开发售的债券。

政府债券通常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和信用背书,是市场上极具流动性和可交易性的一种债务工具。

在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传统上,地方政府主要通过银行贷款、政府基金、国库券等方式融资,债务规模逐渐扩大,财政风险逐渐暴露。

因此,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债券市场多元化融资。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

关于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探索【摘要】中国地方公债是指由中国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用于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

地方公债发行是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地方公债发行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如债务规模扩大、债务风险增加等。

为有效防范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如加强发行市场准入管理、强化信息披露要求等。

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地方公债发行在推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未来,中国地方公债发行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提高透明度,加强风险监控,促进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发行地方公债、背景、定义、风险重要性、现状、发行模式、风险防范、监管措施、效果评估、意义、未来展望、建议1. 引言1.1 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背景中国发行地方公债的背景是一个现代化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公债作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重要渠道,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工具。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地方公债的发行规模和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地方公债的发行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的集资难题。

随着国家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地方公债的发行模式和规范逐步建立起来。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暴露,地方公债的风险和挑战也日益显现,必须加强监管和规范,确保地方公债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防范潜在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中国地方公债的定义中国地方公债是指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务工具,用于筹集资金以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经济建设项目的一种政府债务形式。

地方政府以地方公债形式筹资,是地方政府进行长期融资的一种方式,可以通过发行地方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项目,并通过未来税收、收费等方式还款。

浅析我国地方发行公债风险与法律控制

浅析我国地方发行公债风险与法律控制

浅析我国地方发行公债风险与法律控制[摘要]近年来,随着分税制改革的深入,地方在公共建设过程中,出现资金缺口,发行公债成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但如此一来,却为国民经济带来新的风险。

文章将通过对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风险性进行简要分析,在对地方发行公债存在风险控制的制度缺失分析基础上,提出完善的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期裨益我国地方发行公债风险与法律控制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债;风险分析一、国地方公债发行现状与问题(一)地方公债的内涵公债是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①即政府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债权人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根据公债发行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债(国债)和地方债。

我国地方政府无权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务,故人们常将地方公债与国债等同起来。

作为政府可以运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公债是现代国家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当国家税收“入不敷出”时,举债就成为最方便快捷的融资途。

有学者指出,当代国家正在从租税国家走向债国家。

②但是,国家的债务过重将导致国家破产,而威胁到人民的生活。

(二)我国地方公债发行问题与现状根据初步的统计,截至2009年,中国国债余额大约为6.2万亿元,按照国际标准,尚在安全范围之内。

但是,近一年来积聚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令人担忧。

央行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5月末地方政府的3800多家投融资平台总资产近9万亿元,负债升至5.2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

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去年全国GDP的15.7%,全国财政收入的76.8%,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

在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项目贷款余额在6万亿元以上,超过全部融资平台贷款比例的80%。

从地方平台公司贷款债务与地方政府财力对比来看,债务率为97.8%,部分城市地方平台融资贷款债务率超过200%。

简述公债的利与弊

简述公债的利与弊

简论公债的利与弊摘要:公债是国家财政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政府作为债务人,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发行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而政府通过发行公债达到筹集财政资金,扩大建设规模的目的。

在发行公债的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发行公债的两面性:它的积极性促使国家依然进行这项财政活动;而“如何通过政府调控来减少公债发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们应该不断研究与提出建议的课题。

关键词:公债积极性消极性经济政策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增加税收;二是向央行透支或增发货币;三是发行公债。

其中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最有效的手段。

关于公债依存度不少学者早有论述【1】:公债总是与国家的职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早期的公债主要是财政困难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和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要实现国家干预经济、调节经济的职能,就有必要借助公债这个重要工具。

政府作为债务人发行债券,其遵循有借有还,到期还本付息的信用原则。

因此从政府(债务人)的角度看:公债具有自愿性(认购确立在自愿购买的基础上)、有偿性(按期还本付息)、灵活性(政府根据自身的财政需求来确定发行数量);而从认购者(债权人)的角度看:公债具有安全性(即国家信用度高,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几乎没有风险)、收益性(到期回收本金后还能获得利息收入)。

而公债在发行的过程中会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产生什么经济效应与不良影响呢?在前辈们的研究基础上我将通过汇总与辨析,以及个人见解来简论公债的利与弊。

一、公债的积极影响:1.公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在投资市场不景气,预期利率下降时,政府可以利用公债扩大投资,刺激带动投资2.当市场供大于求,失业率高时,政府可通过发行公债所获得的资金来增加消费,使供求平衡,调节促进经济发展。

3.公债发行程序较之税收、向央行透支或增发货币来说简单得多,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发行公债是社会购买力从公债认购者向政府转移,改变的是社会需求结构而不改变需求总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地方政府举债分析论文-最新范文

地方政府举债分析论文-最新范文

地方政府举债分析论文一、中国地方政府举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西方国家,地方政府举债已成为普遍存在的事实。

而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预算法》是禁止地方政府举债的。

根据《预算法》的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预算法》所做出的这种限制性规定,虽然有利于中央政府控制公债规模,便于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防范财政风险和财政危机,但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由于国债发行规模急剧扩大,中央财政的债务存度、财政赤字率、负债率及偿债率等迅速提高,已经接近或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中央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

《预算法》所做出的相应规定,本来是为了防范财政风险,但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其实际执行的结果却加大了中央财政的风险。

其次,就这种限制性规定对地方政府的影响而言,不利于地方政府的财政调控能力的发挥,特别是地方财政的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

由于在既定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收入能力较弱,而受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及增支因素的影响,财政支出却增长迅速,地方政府的欠帐越来越多,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

地方政府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在不容许发债及地方政府不能改变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体制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非规范的方式取得财政收入,以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

就某种意义而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的泛滥,是特定制度安排下的必然产物。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地方财政必须坚持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而从地方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地方财政虽然在帐面上基本保持平衡,但隐性赤字、或有潜亏、地方社会保障支出的欠帐、各级地方政府担保的债务等,所有这些都构成地方财政的隐性负债或或有债务。

除此之外,中央转贷给地方的国债、地方政府向银行的借款,这些债务是要由地方来偿还的。

总体而言,尽管地方政府举债是《预算法》的禁止的,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宏观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且主要表现为隐性负债或或有债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利弊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1
摘要地方公债是政府公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阶段,应该尝试建立地方公债制度。

本文从理论入手,分析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利弊,最后提出发行地方公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公债财政利弊分析
一、地方公债的理论基础
地方公债是地方政府或者其授权机构和代理机构发行的,以政府的信用为担保,向社会筹集资金,并在规定时间按照约定条件偿还本利的凭证。

地方公债所筹集的资金一般用于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益性活动。

虽然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不具备发行地方公债的权利,但是随着分税制的逐步完善和地方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发行地方债券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因为地方政府更加了解本地区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数量以及居民对公共物品的偏好,由地方政府来提供地方性公共物品会更有效率。

根据 tiebout(1956)模型,地区居民也可以通过“以脚投票”的方式来刺激地方政府有效地提供合适的公共产品。

①袁静(2001)认为,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将长期项目的建设成本分摊到各个受益期内,能够提高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效率。

②冯兴元和李晓佳(2005)、宋立(2005)认为发行地方政府发债
筹资符合公共物品提供的受益原则。


二、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收益分析
(一)发行地方公债有利于缓解财政困境
分税制改革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0%—80%,支撑了约60%—70%的财政支出责任,而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幅下降,而其承担的支出责任几乎没有变化。

地方财政收支责任不对称,缺口不断扩大。

因此,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举债权并加以严格管理,是缓解当前地方财政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发行地方公债有利于我国分税制制度的完善
我国已经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配置原则初步建立起分级的财政体系。

但是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明晰,财权逐渐集中,而事权却下移。

由于基层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存在严重的不匹配,地方政府职能的发挥受到很大的约束。

当地方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其支出需要时,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公债,有利于平衡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同时也是健全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内在要求。

(三)发行地方公债有利于地方政府多元融资渠道的规范
目前,地方政府为了筹集资金,以各种形式变相发行公债,例如通过信托投资公司、市政建设公司作为发债主体发行公债等。

这些或有负债大多脱离了财政体系的监督,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易构成财政风险。

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建立统一规范的地方公债制度,既能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又能够规范地方政府的行
为,有效地避免债务危机以及财政风险。

(四)发行地方公债有利于缓解中央的财政压力
随着分税制财政体系的逐步完善,在划分事权的基础上,中央与地方政府划分了财政支出的范围。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在面临经济波动情形下,为了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对抗经济波动,近年来中央政府从发行国债筹集的资金中无偿转拨一部分给地方政府。

名义上看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但中央政府作为发债主体,最终还是要承担债务风险。

发行地方公债可以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使发债资金权责一致,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

(五)发行地方公债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
地方公债市场是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债券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只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存量规模也有扩大的空间。

货币政策以完善的金融体系为基础,金融体系不够健全,就无法形成良好的传导机制。

地方公债的缺失反映出我国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因此,应该逐步尝试培育地方公债市场。

三、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弊端分析
首先,发行地方公债会加大地方政府的偿债风险。

如果地方财政不考虑自身能力盲目发行地方公债,遇到经济不景气或者投资失误,就容易产生偿债风险。

其次,发行地方公债可能引发投资冲动和经济过分扩张。

一旦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治目标,维护自身利益,在其任期内过度举债,只顾及自己在位时的业绩,将超额债务负担留给下届政府。

这样不仅会影响地方
政府的信誉,也会导致宏观调控政策失效。

最后,发行地方公债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拉大地区间的差距。

发达地区资金雄厚、市场化程度高,而地方公债一般情况下又是先从那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开始试点,因此会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差距。

四、发行地方公债的政策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地方公债,条件成熟的省市级地方政府可以把收入债券作为突破口进行地方公债发行试点。

地方公债的发行应以收入债券为主,发债取得资金应投向公共设施、交通、能源等基础行业。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地方公债应以私募的方式,由地方政府指定金融机构和公共单位组织认购。

另外,对地方公债应免征利息所得税,以增强地方公债的吸引力。

建立地方公债发行审批、监督机制,施行公共项目的民主化管理,加强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

地方公债二级市场是地方公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债和股票二级市场的发展,中国地方债券二级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市场经验,但仍需要实质性的进展。

注释:
①tiebout,charles m.,”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4(5):pp416-424,october 1956.
②袁静.城市建设举债的理论基础.财政研究.2001(11).
③宋立.地方公共机构债券融资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
国市政债券与日本地方债券为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3).
参考文献:
[1]宾建成.论我国地方公债的发行与管理.经济纵横.2002(8).
[2]贾康.地方财政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陈少强.中央代发地方债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