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瓦尔登湖》教案
《瓦尔登湖》教学设计5篇
《瓦尔登湖》教学设计5篇《瓦尔登湖》教学设计1教学设想:本课重在景色描写,较易理解。
故在介绍作者、布置生字词以后,将全课内容设计为一套阅读练习题,由学生自读课文后独立完成,最后再由教师评讲,再阅读有关评价文章。
这样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珍惜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追求。
2.学习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2.难点:作者的生活态度。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作者及作品:亨利·梭罗(1817-18620,美国作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和哲学家。
1817年出生于康科德城,十六岁即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就学。
次年,大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扬先知先觉的智慧,而正是这一次演讲,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他的人生。
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本来前程似锦,但他避开闹市,住到爱默生家中。
在担任数年中学校长后,毅然决定以作诗和论述自然为终生事业。
梭罗受超经验主义领袖爱默生影响很深。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爱默生的林地中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
专业从事写作。
本书即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十年后,《瓦尔登湖》出版,但它不仅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反还遭到批评和讥讽。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的影响却越来越大,终而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
《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
梭罗在大学毕业后所写的第一篇日记中写道:“如果要孤独,我必须要逃避现在———我要我自己当心。
在罗马皇帝的明镜大殿里我怎么能独特得起来呢?我宁可找一个阁楼。
在那里是蜘蛛也不受干扰的,更不用打扫地板了,也用不到一堆堆地堆放柴火。
”这样一种寻求孤独、在孤独中思索的观念贯穿了梭罗的一生。
瓦尔登湖教案
瓦尔登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瓦尔登湖》所传达的自然观、生活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体验和思考。
(2)分析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写景手法。
2、难点(1)领悟作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
(2)引导学生将作品中的观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和文学特点,为学生理解作品奠定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重要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朗读法通过朗读作品中的精彩段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4、赏析法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语言、写景、抒情等方面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瓦尔登湖的美丽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看法,引发学生的思考。
2、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1)介绍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和文学成就。
(2)讲述《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和出版情况,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3、初读文本(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4、精读文本(1)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描写瓦尔登湖景色的段落,体会作者的写景手法和语言特色。
例如:“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
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 这段描写将湖比作大地的眼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湖的美丽和重要性,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边的树木比作睫毛,把群山和山崖比作眉毛,使景色更加生动形象。
(2)组织学生讨论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方式和他所传达的生活理念。
2023最新-《瓦尔登湖》教案【优秀4篇】
《瓦尔登湖》教案【优秀4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瓦尔登湖》教案【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瓦尔登湖》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作品《瓦尔登湖》。
2、能力目标:①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②体会和学习文中写景的技巧。
3、情感目标:①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理念和朴素的思想。
②学习梭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①品味文中含意丰富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②体会和学习文中写景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理念和朴素的思想。
四、教法:目标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五、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就是《桃花园记》,作者笔下的桃花园,成了许多现代人向往的生活环境。
无独有偶,在100多年前美国的诗人梭罗写了一本题为《瓦尔登湖》的散文随笔,里面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现在,就让我们走出烦嚣的都市,跟随着梭罗走进瓦尔登湖,感受那妙不可言的美吧。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亨利#8226;梭罗(1817——1862),美国的作家、诗人、哲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
他受爱默生思想的影响,选择了积极的政治生活。
1845年,28岁的他单身只影在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过了两年多的自耕自食的生活。
《瓦尔登湖》是他对两年林中生活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
(三)学习生字词:1、字音深邃(suì)葱(cōng)郁俯瞰(fǔ kàn)黛(dài )绿渲染(xuàn rǎn)调(tiáo)和模样(mú yàng)一泓(hóng )菖蒲(chāng pǔ)熠熠(yì yì)黄澄澄(dēng dēng)2、词义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瓦尔登湖》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瓦尔登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瓦尔登湖》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作品分析和理解。
(3)提高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体会作者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和价值观的选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2)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作品深层次主题的理解和分析。
(2)作者独特观点的把握和解读。
(3)作品现实意义的联系和思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品背景、分析作品主题、讲解人物关系等。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进步。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句子进行深入剖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瓦尔登湖》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作品,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讲解与讨论: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段落、句子进行分析,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五、课后作业3.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面,深入研究《瓦尔登湖》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4. 推荐一本与《瓦尔登湖》类似的文学作品,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学习心得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下册《瓦尔登湖》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文本中,梭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象征、隐喻等,表达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例如,他将瓦尔登湖比作“神的一滴”,寓意着自然是人类灵魂的源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3.思考题:结合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倡的简朴生活和个体独立性,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并撰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阐述自己对简朴生活与个体独立性的理解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梭罗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如《论公民的不服从》等,分析梭罗在不同作品中的思想异同,形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课堂分享。
1.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逐步深入作品,感受文学的魅力。
2.针对学生在理解上的难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化解难题,提高理解能力。
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象,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3.学习作者独立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4.通过对文本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观点,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但对于《瓦尔登湖》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梭罗的哲学思想和深奥的文本结构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解读。此外,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简朴生活的价值等方面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激发他们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瓦尔登湖》教案
教案: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瓦尔登湖》教案第一章: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1.1 作品背景讨论《瓦尔登湖》创作的时期,即19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的背景。
探讨瓦尔登湖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意义。
1.2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分析梭罗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章:文本解读(第一至第四章)2.1 文本内容概述总结第一至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梭罗的生平、建造小屋的经历、瓦尔登湖的自然景观等。
2.2 重要句子与段落分析分析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如梭罗对于自然、社会和个人存在的思考。
2.3 主题探讨探讨梭罗在文本中表达的自然主义思想、简朴生活理念以及对个人独立性的强调。
第三章:文本解读(第五至第八章)3.1 文本内容概述总结第五至第八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日常生活、对周围生物的观察等。
3.2 重要句子与段落分析分析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如梭罗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描绘。
3.3 主题探讨探讨梭罗在文本中表达的对自然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第四章:文本解读(第九至第十章)4.1 文本内容概述总结第九至第十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梭罗对个人独立性的思考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批评。
4.2 重要句子与段落分析分析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如梭罗对于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4.3 主题探讨探讨梭罗在文本中表达的对个人独立性的强调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态度。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活动5.1 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5.2 拓展活动设计一些与《瓦尔登湖》相关的拓展活动,如写一篇关于梭罗思想的文章、进行角色扮演等。
教案: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瓦尔登湖》教案第六章:文本解读(第十一至第十四章)6.1 文本内容概述总结第十一至第十四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梭罗对于个人独立性的思考、对社会问题的批评等。
6.2 重要句子与段落分析分析文本中的关键句子和段落,如梭罗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探讨。
《瓦尔登湖》教案
《瓦尔登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瓦尔登湖》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对自然、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环保主义者,代表作《瓦尔登湖》。
2. 文本内容:第一章-第五章,涉及瓦尔登湖的描述、建屋经历、孤独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梭罗的自然观、人生观和理想观。
2. 教学难点:对文本深层次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梭罗思想的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朗读、默读、速读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梭罗的思想。
3. 案例分析:分析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阅读第一章。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二章,讨论梭罗的自然观。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三章,分析梭罗的人生观。
4. 第四课时:阅读第四章,探讨梭罗的理想观。
5. 第五课时:总结全章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
六、教学内容1. 文本内容:第六章-第十章,涉及瓦尔登湖生活中的社交、读书、写作、旅行等方面的经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中的社交经历,以及他对读书、写作的见解。
2. 教学难点:理解梭罗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及其对人生的思考。
八、教学方法1.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中的社交环节,理解其对读书、写作的重视。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梭罗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体会梭罗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九、教学安排1. 第六课时:阅读第六章,讨论梭罗的社交观。
2. 第七课时:阅读第七章,分析梭罗的读书观。
3. 第八课时:阅读第八章,探讨梭罗的写作观。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瓦尔登湖》,使学生了解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 分析《瓦尔登湖》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对自然、人生和自我的深入思考。
3. 学习《瓦尔登湖》中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4. 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a. 介绍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b. 简介《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及出版情况。
c. 分析《瓦尔登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第二课时:作品主题思想探讨a.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描写,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b. 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生观,讨论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倡导。
c. 探讨作品中的自我探索精神,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价值观的塑造。
3. 第三课时:写作技巧分析a. 分析《瓦尔登湖》中的描绘手法,如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等。
b. 探讨作者的议论手法,如寓言、讽刺等。
c. 学习作者的句式运用和语言风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第四课时:人物形象分析a. 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作者本人、邻居、游客等。
b. 讨论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如突出主题、表现作者思想等。
c. 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入手,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5. 第五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a.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梭罗及其作品。
c. 组织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文本进行分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运用写作实践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积极性和思维活跃度。
2.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瓦尔登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瓦尔登湖》的内容,把握作者梭罗的思想观点。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思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瓦尔登湖》的内容,把握作者梭罗的思想观点。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思考。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刻哲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梭罗及其作品《瓦尔登湖》。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字障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分析鉴赏:(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5. 深入思考:(1)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课文中的观点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引导学生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结合课文内容,制定个人成长计划,为期一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文学评论: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
4. 个人成长计划:了解学生对课文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评价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效果。
《瓦尔登湖》教案
《瓦尔登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亨利·戴维·梭罗及其作品《瓦尔登湖》的背景;(2)分析《瓦尔登湖》中的主题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3)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树立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的人格品质;(3)学会思考人生意义,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1)作者背景: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美国作家、哲学家、环保主义者;(2)作品背景:《瓦尔登湖》是一部描绘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两个月两天的经历及感悟的作品;(3)作品特点:自然主义、简朴生活、自我反省、独立思考。
2. 主题思想:(1)倡导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2)反思现代社会中的物欲与消费主义;(3)强调个体独立性,提倡自主生活。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2)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3)学会运用文学作品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思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如何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反思自身生活态度;(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作者亨利·戴维·梭罗及其作品《瓦尔登湖》;(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作品,了解故事情节;(2)分组讨论,总结作品中的主题思想;(3)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悟。
3. 课堂讲解:(1)分析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现实意义;(2)讲解作品中的批判性思维,联系实际生活;(3)阐述作品对个人成长的精神启示。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瓦尔登湖》这部作品,让学生了解美国作家梭罗以及他的文学地位。
1.1.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1.1.3 激发学生对自然、人生和自由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作品背景2.1.1 梭罗的生活经历及其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2.1.2 《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及其历史意义。
2.1.3 作品中所表现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在当时社会的反响。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节选3.1.1 节选《瓦尔登湖》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教学。
3.1.2 分析节选段落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3.1.3 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了解梭罗及其作品《瓦尔登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1.2 掌握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1.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1 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思想如何体现。
5.1.2 梭罗的文学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5.1.3 如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以下是剩余五个章节的教案,供您参考:六、教学方法6.1 讲授法6.1.1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梭罗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6.1.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6.1.3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鉴赏和批评。
七、教学过程7.1.1 通过展示瓦尔登湖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1.2 简要介绍梭罗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7.1.3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
八、课堂互动8.1 小组讨论8.1.1 学生分小组讨论作品中的自然主义思想。
8.1.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8.1.3 教师点评并总结讨论成果。
九、课后作业9.1 撰写心得体会9.1.1 学生撰写关于《瓦尔登湖》的读后感。
9.1.2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思考作品的时代意义。
《瓦尔登湖》教案
《瓦尔登湖》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为教学主题,旨在通过对这本经典文学作品的研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类关系,探索人生价值观以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亨利·梭罗及其代表作品《瓦尔登湖》的背景和主题;2. 分析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自然与人类关系,并进行讨论和辩论;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批判性思维;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 亨利·梭罗的生平及其文学风格;2. 《瓦尔登湖》的概述和主题分析;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与人类关系;4. 阅读与讨论文学作品,并展开辩论;5. 提升写作能力,进行写作训练和批判性思维训练。
2. 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与解读;2. 学生小组讨论与辩论;3. 听读与朗读训练;4. 写作训练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四、教学步骤和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亨利·梭罗及《瓦尔登湖》1. 以简短的故事或图片等形式引入《瓦尔登湖》的主题;2. 讲解亨利·梭罗的生平和《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3. 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梭罗的写作风格。
2. 第二课时:自然与人类的关系1. 阅读小说中描述的自然景观的片段,并讨论其中自然与人类的关系;2. 学生分组进行辩论,探讨自然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3. 学生根据辩论和讨论的结果,撰写一篇观点文章。
3. 第三课时:自然与生活的关系1. 阅读小说中描写主人公在湖边生活的部分,并讨论自然和生活的关系;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索简朴生活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3.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探讨现代生活中的简朴与自然联系。
4. 第四课时:写作与批判性思维训练1. 学生交换并互相批改上一节课所写文章,提出改进建议;2. 教师进行写作讲评,并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文学作品分析;3. 学生根据反馈进行修改,并进行最终的作品展示。
瓦尔登湖教案
瓦尔登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瓦尔登湖》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感悟生活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瓦尔登湖的自然之美以及作者所传达的简单生活理念。
(2)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2、难点(1)体会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
(2)引导学生将书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生活的真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生平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重要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细节和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2)提问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和对简单生活的理解,引出《瓦尔登湖》这本书。
2、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平,包括他的成长经历、思想倾向和社会活动。
(2)讲述《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个人动机。
3、作品内容解读(1)请学生快速阅读书中的部分章节,概括主要内容。
(2)教师对学生的概括进行点评和补充,详细讲解书中描写瓦尔登湖自然风光、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悟的部分。
4、主题探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作者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中追求的是什么?书中所描绘的自然之美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如何理解作者倡导的简单生活理念在当今社会的意义?(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5、写作手法与语言特色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分析其对表现主题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2)品味书中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深度和情感表达。
6、联系生活(1)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追求简单而有意义的生活。
瓦尔登湖教案
瓦尔登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梭罗的生平及《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
2、帮助学生品味《瓦尔登湖》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其宁静、深邃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瓦尔登湖》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赏析文中细腻、生动的写景描写,体会作者独特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2、难点领悟作者在书中所传达的深刻哲理和精神内涵。
引导学生将书中的理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梭罗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重要主题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朗读法选取文中精彩的段落,让学生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表达。
4、赏析法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写景段落进行赏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如湖泊、森林等,引导学生谈谈对自然的感受和向往。
提问:“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是否还能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栖息地?”从而引出《瓦尔登湖》这本书。
2、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平,包括他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主要思想。
讲述《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强调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多的经历对其创作的重要影响。
3、初读文本学生自主阅读书中的部分章节,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如:“作者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4、精读赏析选取书中几段精彩的写景描写,如对瓦尔登湖湖水、周边森林等的描写,让学生朗读并进行赏析。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用词、修辞手法和描写顺序,体会作者如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
例如:“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比作大地的眼睛,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湖的美丽和深邃,同时也启发读者对自身进行思考。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作者梭罗的生活哲学和环保意识。
1.1.2 分析《瓦尔登湖》中的主题和象征手法。
1.1.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1.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介绍作者梭罗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2 阅读并分析《瓦尔登湖》的第一至第五章。
1.2.3 讨论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人物形象。
1.2.4 探索作品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1.2 运用讨论法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2.1.3 利用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2.2 教学手段2.2.1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提供直观的视觉支持。
2.2.2 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源和文献,帮助学生深入研究。
2.2.3 利用网络平台和论坛,促进学生在线交流和分享。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进程3.1 教学时长本章节的教学时长为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3.2 教学进程3.2.1 第一课时引入作者梭罗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阅读并分析《瓦尔登湖》的第一至第五章。
讨论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和人物形象。
3.2.2 第二课时继续阅读并分析《瓦尔登湖》的第六至第十章。
探索作品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4.1.1 形成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发言和小组合作的表现。
4.1.2 终结性评价:学生的书面作业和课堂小测验。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发表意见,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瓦尔登湖》原著书籍或电子书。
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
相关的学术资源和文献。
人教版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瓦尔登湖》,使学生了解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的生活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瓦尔登湖》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作者的思想观念。
3. 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于1854年出版的一部散文作品,记录了作者在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畔的两年多的生活经历。
2. 作品主题:通过描绘瓦尔登湖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作品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独立精神的赞扬。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瓦尔登湖》中的自然描写、人物形象和事件,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文学价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出作者的思想观念,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作品中具体段落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瓦尔登湖》的内容,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瓦尔登湖》相关章节,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提出自己的疑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入《瓦尔登湖》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瓦尔登湖》相关章节,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堂讲解:对《瓦尔登湖》中的重要段落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自然描写、人物形象和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瓦尔登湖》的主题思想,评价作者的文学价值。
人教版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瓦尔登湖》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梭罗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作品分析,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作者梭罗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2. 文本分析: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艺术特色。
3. 章节讲解:按照教材顺序,逐章讲解作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章节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总结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讨论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课程报告: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成果,包括对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个人感悟和批判性思考。
六、教学计划1. 第1-2周:介绍梭罗生平和创作背景,阅读与讨论《瓦尔登湖》前两章。
2. 第3-4周:阅读与讨论第3-4章,分析作品中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3. 第5-6周:阅读与讨论第5-6章,探讨作品中的社会批评和人文精神。
4. 第7-8周:阅读与讨论第7-8章,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5. 第9-10周:阅读与讨论第9-10章,总结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完整版)《瓦尔登湖》教案
《瓦尔登湖》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优美的写景文字,学习写景的方法。
2.感受作者与自然亲近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写景的语句,学习写景的技巧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
课文篇幅较长,有些语句不太好理解是课文的难点.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布置预习: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3.重点阅读第2自然段,对优美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最后一篇散文《瓦尔登湖》(板书),我们要阅读这篇课文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作者梭罗(板书),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梭罗(学生回答)。
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梭罗注重生活的自由,喜欢在大自然中过着简朴的生活.曾经有两年多,他独自一人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林中小木屋里。
散文集《瓦尔登湖》就是这两年生活的结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受到广泛阅读.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优美的散文就节选自散文集《瓦尔登湖》,由于文章较长,我们重点学习第二段。
三、整体把握。
师:读完了这个语段,大家对瓦尔登湖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生:湖面平静、光滑,湖水清澈。
四、具体赏析。
(一)师: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表现瓦尔登湖迷人的景色和醉人的风姿的?这节课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看看其中有那些写景的技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研度读这个语段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写景的方法.(学生归纳,老师板书)1.恰当的修辞2.侧面衬托3.动静结合4.精确而有表现力的词语5.不同感官(二)师:下面请大家自由阅读这个语段,同时对优美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结合写景技巧进行赏析。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给予帮助)学生展示赏析的成果。
例1:“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开了。
"赏析:作者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看湖的远景、全景。
用比喻的手法,将倒影和实体融合在一起,湖水清澈晶莹,景物依稀朦胧不言而喻.例2:“你会觉得你可以从它下面走过去,走到对面的山上,而身体还是干的,你觉得掠过水面的燕子很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的,有时它们氽水到水平线之下,好像这是偶然的错误,继而恍然大悟。
瓦尔登湖教案(全文5篇)
瓦尔登湖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瓦尔登湖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梭罗对瓦尔登湖的如孩童般纯净的喜爱之情。
2、技能目标:着力于从作者写作的语言节奏中感受这种喜爱之情。
3、拓展目标:学生讨论瓦尔登湖受到的破坏中人类行为的反思与改善。
教学重点:1、理清意象,找到作者心中瓦尔登湖的形象。
(自然、洁净、和谐、具有使人重生的魅力、神秘色彩,带给我休憩的精神财富)2、语言节奏,和缓、轻柔,寓温柔的爱慕、敬仰之情与字里行间,通过朗读来体会。
教学难点:1、把握行文中传达的对瓦尔登湖的意象有难度,需要在感性之中突出概括;2、阅读情感的薄弱对原作情感的领悟有难度;重点突出:1、教师多媒体展示——关键词提领“玻璃似的湖面”“跃起的鱼儿”“微微犁出水面的皱纹”。
2、师生共读和示范阅读。
并配以音画媒体效果。
难点突破:1、布置课堂练习,在阅读中感受形象中传达的感情。
2、阅读配乐示范作品彰显语音朗读的丰富的创造力。
拉抬学生的阅读中付出的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实践课与媒体展示相结合。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以及朗读作品教学时数:2课时。
一、导入语二、简介作者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他反对美国的奴隶制度,反对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他对人类社会中他认为是恶的东西的憎恨程度不下于他对大自然的热爱。
他曾因拒绝交税而坐过监狱,一八四九年他发表的一篇著名论文《公民的不服从》(作为单行本出版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被人认为是历史上改变世界的十六本书之一,他倡导的“公民的不服从”(civildisbedience)的思想对托尔斯泰、罗曼≈#8226;罗兰、印度圣雄甘地和马丁≈#8226;路德≈#8226;金都曾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在他那里,有着某种隐士和斗士的奇妙结合。
梭罗的思想、行为对美国社会影响很大,但他的生平简单却耐人寻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瓦尔登湖》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优美的写景文字,学习写景的方法。
2.感受作者与自然亲近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赏析写景的语句,学习写景的技巧是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
课文篇幅较长,有些语句不太好理解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布置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阅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3.重点阅读第2自然段,对优美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最后一篇散文《瓦尔登湖》(板书),我们要
阅读这篇课文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作者梭罗(板书),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梭罗(学生回答)。
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梭罗注重生活的自由,喜欢在大自然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曾经有两年多,他独自一人生活在瓦尔登湖畔的林中小木屋里。
散文集《瓦尔登湖》就是这两年生活的结晶,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受到广泛阅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优美的散文就节选自散文集《瓦尔登湖》,由于文章较长,我们重点学习第二段。
三、整体把握。
师:读完了这个语段,大家对瓦尔登湖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生:湖面平静、光滑,湖水清澈。
四、具体赏析。
(一)师: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表现瓦尔登湖迷人的景色和醉人的风姿的?这节课我们来重点研究一下,看看其中有那些写景的技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在研度读这个语段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写景的方法。
(学生归纳,老师板书)
1.恰当的修辞
2.侧面衬托
3.动静结合
4.精确而有表现力的词语
5.不同感官
(二)师:下面请大家自由阅读这个语段,同时对优美的语句进行圈点批注,结合写景技巧进行赏析。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赏析的成果。
例1:“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它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衬着远处的松林而发光,把大气的一层和另外的一层隔开了。
”
赏析:作者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看湖的远景、全景。
用比喻的手法,将倒影和实体融合在一起,湖水清澈晶莹,景物依稀朦胧不言而喻。
例2:“你会觉得你可以从它下面走过去,走到对面的山上,而身体还是干的,你觉得掠过水面的燕子很可以停在水面上。
是的,有时它们氽水到水平线之下,好像这是偶然的错误,继而恍然大悟。
”
赏析:通过人与燕子看到湖水时产生的错觉,侧面写出了湖水的清澈见底和平静无波。
例3:“还有可能,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但这里或那里,有时会漂着一枝蓟草,鱼向它一跃,水上便又激起水涡。
”
赏析:动词“画”和“跃”写出了鱼儿轻盈活泼的动态,给平静的湖面增添了些许生气。
例4:“这像是玻璃的溶液,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而其中连少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
”
赏析: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比喻新颖贴切。
将湖水比做冷却还未凝结的玻璃溶液,将少数尘垢比做玻璃中的细眼,可见其沉静与纯洁。
例5:“甚至你还可以看到水蝎(学名Gyrinus)不停地在平滑的水面滑了四分之一英里;它们微微地犁出了水上的皱纹来,分出两条界线,其间有着很明显的漪澜;而掠水虫在水面上滑来滑去却不留下显明的可见痕迹。
”
赏析:“微微犁出”和“滑来滑去”既形象地展现了虫子轻盈的游姿,也侧面反映了湖水的“平滑”。
例6:“每一支划桨的或每一只虫子的动作都能发出一道闪光来,而一声桨响,又能引出何等的甜蜜的回音来啊!”
赏析:用桨声来衬托静谧,“甜蜜”一词表现作者心中的喜悦。
例7:“你还常常可以看到一片更平滑、更黝黑的水,好像有一张看不见的蜘蛛网把它同其余的隔开似的,成了水妖的栅栏,躺在湖面。
”
赏析:新奇的比喻,既表现了湖水的平静深邃,又增添了神秘色彩。
例8:“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
”
赏析:拟人手法的运用,使瓦尔登湖显得既安静祥和又充满生命力。
例9:“在湖水激荡的时候,便看不到掠水虫和水蝎了,显然只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它们才从它们的港埠出发,探险似地从湖岸的一面,用短距离的滑行,滑上前去,滑上前去,直到它们滑过全湖。
”
赏析:这句话写了“风平浪静”时水虫的活动,运用拟人手法,更显他们的可爱,充满生机。
师:刚才大家赏析的这几个片段都十分优美,但这些优美的文字作者是否只是把它们简单地堆砌在一起?
生:不是
师:它们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生:按一定的顺序组合。
师:怎样的顺序?
生:空间顺序
师:请同学们找出表现空间的短语。
(站在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当你倒转了头看湖,当你向西,从山顶下瞰,我站在远远的高处,在这样的高处坐在一个树桩上)从这些短语我们可看出作者主要是站在两个地方欣赏湖的——湖边平视,山上俯瞰。
由于欣赏的角度不同,写景的角度也就不同,作者因此分别写了近景、远景、全景、微景。
因此景物描写除了语言上的技巧外,还应有写作顺序上的技巧,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角度的写景,如近景远景相结合,全景微景相结合(板书)。
五、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结合前面几篇课文,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我们写景方法
运用得当,能够情景交融,我们也可以写出优美动人的散文来。
六、布置作业:片段练习《校园秋色》
七、板书设计:瓦尔登湖
梭罗
写景方法:
1.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2.侧面衬托
3.动静结合
湖面平静、光滑,湖水清澈 4.精确而有表现力的词语
5.不同感官
6.近景远景相结合,全景微景相结合
课后反思:
《瓦尔登湖》这篇文章是这个写景状物散文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它是一篇自读课文。
这篇课文较长,语言比较晦涩,蕴涵深刻,对于高一上学期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但是课程安排要求我们必须在一课时之内完成。
因此不可能面面俱到,只好选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段来学习,重点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由于前几篇课文已学过一些写景的方法,所以我希望学生能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来赏析未学过的课文。
因为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的能力,所以我设计了这堂课的课型为导学——促悟,并以学生自己圈点批注赏析文章为这堂课的主要环节。
课堂上师生配合良好,较完满的完成了这堂课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