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设计

合集下载

居住区环境设计要求

居住区环境设计要求

居住区环境设计要求居住区环境设计要求环境设计也可以看成人类的艺术创造活动,人们通过设计手段有意识地物质化自己的审美理想。

下面是居住区环境设计要求,为大家提供参考。

⒈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以建筑为主体:在住宅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室外构筑的设计都应围绕主体建筑来考虑。

它们的尺度、比例、色彩、质感、形体、风格等都应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发两者的物质构成形式与精神构成形式统一形成有机的统一状态时,住宅的室外环境设计才能达到环境的整体和谐。

2.环境设计以满足使用功能为本:室外环境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因此,首先考虑满足人在物质层面上对于实用和舒适程度的要求。

所有附属于建筑的设施必须具备相应的的齐全的使用功能,环境的布局要考虑人的方便与安全,只有这样的设计才是有价值、有实际意义的。

3.艺术设计是室外环境设计的重要课题:现代住宅环境设计的目的除了营造一个舒适与方便的居住环境之外,必须在环境中体现美的旋律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景观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是一门把握意境创造的艺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环境的审美要求的迫切性与多样性将具备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4.绿化是优化室外空间的重要因素:住宅环境绿化是指在居住区用地上栽植树木、花草而形成绿地。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有两种:一种是构建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休闲环境的需要,包括游戏、运动、锻炼、散步、休息、娱乐等。

另一种是创造自然环境,各种环境设施,如树木、墓地、花卉、铺地、景观小品等手段创建优美的室外环境。

植物的色彩和造型是多种多样的,并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植物的自然造型经过人工处理能组成各种优美的图案,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鲜艳的花卉、大面积的草坪或单独布置、或结合在一起,灵活地点缀于住宅的周围环境中,创造一种恬静、优雅的视觉氛围。

⒌景观小品是居住区外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点缀:在居住区外环境中,绝不能忽视景观小品的设置,如雕塑、水景、灯具、桌椅、凳、阶梯扶手、花架等,这些景观小品色彩丰富,形态多姿。

2020年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2020年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修订本)1总则1.0.1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 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2.0.1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

7-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优秀居住区案例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s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布局•居住小区道路交通•居住小区绿地及景观带•居住小区形态构成•居住小区经济指标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一:案例一: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二:案例二: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三:案例三: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四:案例四: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五:案例五: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分析案例六:案例六:基地概况:基地占地12.12公顷,现状为农田,地势平坦。

基地东北为小学、幼儿园预留地,北侧为商业用地,东南两侧均为住宅用地,西侧为政府用地及市民广场。

•居住小区分析规划理念•从城市空间和住区空间内部空间出发,寻求小区中不同类型住宅的合理分区和布局,使城市界面具有良好的尺度和丰富的轮廓,同时使居住小区内部形成与环境相结合的空间形态。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规划特点•规划注重空间协调,小区形态为城市提供了适宜的尺度和丰富的城市轮廓线。

规划方案通过多、低层住宅建筑的相互穿插布置,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空间上的互补。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规划设计在打破单一的行列布局、寻求居住小区中不同类型住宅建筑合理分区,和有序布局上有一定创意,营造了较为丰富的、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在居住小区中央,通过东侧住宅建筑的扭转布局形成了由北向南逐渐开放的纵向居住小区集中绿化。

同事采用多层建筑围合方式以及小高层建筑加大间距的手法形成了住宅建筑的半公共绿化空间绿化布局合理。

主讲教师:陶勇副教授居住小区分析•居住小区道路系统合理,出入口设置得当,并按规定配设了地面停车泊位。

街坊东北部按规划设置了一所小学和幼儿园,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

国内外居住区设计案例

国内外居住区设计案例

国内外居住区设计案例一、国内居住区设计案例。

1. 上海万科城市花园。

整体布局。

这个居住区就像一个超级大拼图,各个部分都拼得恰到好处。

它的布局是那种行列式与围合式相结合的。

一排排的住宅整齐排列,中间穿插着一些围合式的组团。

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围成圈在做游戏一样,这些围合式组团中间形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花园。

这样的布局既保证了每栋楼都能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又营造出了很多温馨的小空间。

配套设施。

那配套设施可齐全啦。

有自己的小商业街,就像一个迷你的城市中心。

早上能买到新鲜的油条豆浆,晚上还能去小酒吧喝一杯。

还有幼儿园呢,小朋友们不用走很远就能上学,就像小企鹅走路一摇一摆几步就到了自己的小乐园。

另外,社区里还有健身房,那些想要减肥或者练肌肉的居民可方便了,不用跑到老远的商业健身房,在家门口就能挥汗如雨。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也是一绝。

有大片大片的草坪,就像绿色的大地毯。

春天的时候,草坪上会冒出各种各样的小花,五颜六色的,像给地毯绣上了漂亮的图案。

还有弯弯的小溪流,溪水清澈见底,里面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就像在进行小鱼版的马拉松比赛。

2. 成都麓湖生态城。

整体布局。

这个居住区啊,就像是长在水上的一个大社区。

它的布局以水为核心,住宅沿着湖岸线分布,就像一群卫士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湖水。

有些房子是建在岛上的,要通过小桥才能到达,感觉就像住在童话里的城堡一样,特别神秘又浪漫。

配套设施。

配套设施那是相当高大上。

有水上运动中心,居民们可以在这里划皮划艇,就像一只只小鸭子在水面上欢快地穿梭。

还有艺术中心,经常会举办各种画展、音乐会之类的,住在这儿的人都特别有艺术范儿,就像生活在一个艺术的大染缸里,随时都能被熏陶。

另外,社区里还有生态农场,居民可以自己去种点小蔬菜,体验一把当农夫的乐趣,就像回到了田园生活,但又不失现代的舒适。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打生态和自然。

除了大片的湖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湿地植物。

芦苇荡在风中摇曳,就像一群穿着绿衣服的舞者在翩翩起舞。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第二章—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第二章—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1)形态向高空发展——高层、高密度、高开发强度。
重点解决:密集的建筑、车流、人流与环境的关系—安全/卫生/疏散等等
高层高密度 高层低密度
5
中国香港城区鸟瞰
第2章 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1居住区的类型
当代城市居住区在类型和形态上的变化
(2)低密度社区——高品质别墅、洋房等。
形式上:独立、双拼、叠拼、花园洋房等——重点关注私属空间品位与配套水平
(1) 窑洞与地坑院; (2) 澳大利亚地下城 (3) 现代地下覆土住宅
9
第2章 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1居住区的类型
2.1.2 乡村住区与城市住区
(1) 传统民居(民族、地区特色) (2) 现代商业住宅(城市与自然的隔离)
10
第2章 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1居住区的类型
2.1.2 乡村住区与城市住区
五分钟生活圈公共绿地 十分钟生活圈公共绿地 十五分钟生活圈公共绿地
公共 绿地
支路 次干路 主干路
配套 设施 用地
城市 道路
政府主导 社区服务 嫁接体系
政府派出机构
街道办事处
基层群众自治 组织
拥有共同物权 的民间性组织
社区居委会 业主委员会
15分钟生活圈 10分钟生活圈
5分钟生活圈
居住街坊
第2章 居住区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12
封 闭 式
开 放 式
小街 区密 路网
问题:两者比较,开放式社区有何优越之处?为什么这样改革?


除交通便利、

公共服务共享

外还有何优势?
开发成本
社区管理

邻里关系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93)的条文(2002版)
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的标准降低。
(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的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1小时的标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
Ⅰ、Ⅱ、Ⅲ、Ⅶ气候
Ⅳ气候区
Ⅴ、Ⅵ气候区
大城市
中小城市
大城市
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
≥2
≥3
≥1
有效日照时间带(h)
8~16
9~15
计算起点
底层窗台面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居住区内,为满足居民的休闲、健身、游玩等活动需求而设置的绿化和景观空间。

合理规划和设计居住区绿地,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质量,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下面我们将从景观规划、绿化设计和功能设置三个方面介绍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一、景观规划1.制定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根据居住区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特点和人口需求,制定清晰的景观设计总体规划,明确绿地的位置、范围、结构和功能。

2.考虑人流线和视觉景观。

合理设置人流线,使居住区绿地与居民的生活区域相连通,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活动。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视觉景观,合理布局花草树木、水体等景观元素,打造美丽宜人的绿地环境。

3.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景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合理设置湿地、水系等生态景观,促进水循环、空气净化等生态功能。

二、绿化设计1.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和水源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确保植物的生长率和成活率。

同时,根据居住区的不同区域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打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合理布局绿地空间。

根据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合理分配绿地区域,确保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同时,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尽量将绿地设置在居民活动频繁的区域,例如社区广场、公园入口等。

3.加强绿地养护管理。

制定完善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绿地进行修剪、除草、施肥等养护工作,以保持绿地的整洁和美观。

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三、功能设置1.设置休闲娱乐设施。

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设置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例如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廊等,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需求。

2.设置文化活动场所。

合理设置文化活动场所,例如公共广场、露天剧场等,举办各类文化演出和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加居住区的凝聚力和活力。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一、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要求居住区整体规划设计要考虑居住者的居住需求、交通便利性、绿化环境、社区设施等因素,确保居住区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

规划设计要合理布局,保证道路交通畅通,并留足足够的停车位。

要合理规划绿化空间,增加居住区的景观美化和生态环保功能。

二、建筑设计要求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要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者的健康。

建筑的高度和密度要合理,不能给居住者带来压迫感。

同时,要考虑到防火、防潮、防震等安全因素,并设置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

三、生活设施要求居住区的生活设施要便利、完善。

包括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医疗设施、学校等,能够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此外,要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包括公园、广场等,提供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社区管理和服务要求居住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要规范、高效。

建立居民委员会或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居住区的管理,包括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修、安全防范等。

提供居民活动和社交服务,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社区凝聚力。

五、环境保护要求居住区的设计要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减少噪音和污染源。

要合理规划雨水排放系统,确保居住区的排水畅通。

同时,要注重节能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六、居住区配套设施要求居住区的配套设施要完善,包括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

同时,要注重交通设施的建设,规划合理的道路和交通网络,方便居住者的出行。

为了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要设置良好的照明设施和监控设备。

总之,城市居住区设计规范是为了创造舒适、安全、便利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各项规范要求的实施充分考虑到了人的居住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使居住区真正成为人们的家园,为居住者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课件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课件

04 居住区环境设计
绿化环境设计
绿化覆盖率
确保居住区内绿地面积足够,提 高居住环境的绿化覆盖率,为居 民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休闲
场所。
植物种类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 适宜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 、花卉等,以丰富绿化层次和色彩 。
绿化布局
合理规划绿化布局,将公共绿地、 宅旁绿地、道路绿化等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ppt课件
•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 居住区规划布局设计 • 居住区建筑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 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践案例
01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对城市中住宅 集中区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 景观环境等进行综合设计的过程 。
目标
创造宜居、舒适、安全、美丽的 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水景环境设计
1 2 3
水景类型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定位,设计不同类型的水景 ,如池塘、溪流、喷泉等,以增加居住区的灵气 和活力。
水质保障
采取有效的水质保障措施,如定期换水、过滤设 备等,确保水景的清洁卫生,为居民提供安全、 舒适的休闲环境。
水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
将水景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融合,形成和谐统 一的整体效果,提升居住区的品质。
THANKS 感谢观看
住宅组团布局
总结词
住宅组团布局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氛围。
详细描述
住宅组团布局应注重多样性和协调性,以营造宜居的社区环境。在规划住宅组团时,应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喜好, 设计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住宅,以满足不同家庭和生活方式的需求。同时,住宅组团布局应考虑日照、通风等因素 ,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名称:《居住区规划设计》(二)课程性质:居住区规划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建筑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空间布局、景观设计、建筑风格、绿色建筑等方面。

(二)教学要求:学生应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注重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的协调性,注重绿色建筑和环保理念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际案例和图片,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一)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期末考试等。

(二)评估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的熟练程度、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一)教材:《居住区规划设计》教材(可选)。

(二)参考书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

七、教学团队与教学设施(一)教学团队:本课程的授课教师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术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准确、生动的授课内容。

(二)教学设施: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教学场地和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等,以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求。

同时,学校还应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资源,以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八、其他说明(一)本课程标准为参考性文件,具体教学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试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试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试析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和影响因素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意义居民居住区建筑在我国现阶段城市建设中具有建筑量大、类型多、范围广的特点。

目前,由于我国尚处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中,各城市都在快速的扩张建设,居住区的建筑作为重要建筑类型,对整个城市的人文、自然面貌和城市协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回顾和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现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对于整个城市小区的规划设计,大多存在雷同之处,造成城市建筑风格千篇一律,缺少独特的文化特征。

所以,居住区规划设计不仅要以现有的规划设计理论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要求,不断的创新和提高,满足城市和生活发展需求。

同时,我们还应该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内容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注重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和互相交流,对民众的居住区域进行科学、系统、合理的规划设计,统筹协调发展,让规划设计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指引方向。

2.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居住区域的规划设计是对民众生活区域整体规划的统称,在设计时要结合不同的规划设计条件和实际功能,因地制宜的制定设计方案,这样才能规划设计出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民众生活要求的高质量社区建设。

2.1城市类别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影响我国现在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大的种种现象。

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人与人和企业之间,同时还体现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分类中。

我国依据房地产市场的划分标准,将城市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直至四线城市等等。

这种城市类别的划分,不仅体现的是城市贫富差距,更是人才、技术、政策和观念的差距。

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城市划分标准,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也面临新的问题:首先,对于不同区域、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在居住区域规划设计时要综合考虑。

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产均价都在3万元以上,因此相对于建筑时的土建成本算是很小的一部分。

建筑法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建筑法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居住区用地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 的平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
13
表3.0.2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
居住区 小区
组团
1.住宅用地(R01) 50~60 2.公建用地(R02) 15~25 3.道路用地(R03) 10~18 4.公共绿地(R04) 7.5~18
居住区用地(R) 100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的边缘指路面边线。当小区路设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
便道边线。
51
9、竖向
、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 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 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5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
40
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示意 41
绿化植物种植最低土层厚度
42
树木与建筑物、构筑物外缘最小距离
43
8、居住区内道路分级
8.0.2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 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 列规定: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 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供热管线 的无不宜小于10m;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 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宅间小路: 路面宽不宜小于m;
确定经济的住宅层数与合理的层数结 构; 、无电梯住宅不应超过六层。在地形起 伏较大的地区,当住宅分层入口时, 可按进入住宅后的单程上或下的层数 计算。
31
6、公共服务设施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 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 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 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设施。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良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的社区。

本文将以____字篇幅,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选址和土地利用规划1. 选址:优先考虑距离城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区域。

这样便于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压力。

2.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居住区的用地比例,确保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区域的平衡发展。

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的绿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三、社区布局与交通规划1. 社区布局:以功能分区为主,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商业服务区和休闲娱乐区。

同时,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综合配套设施,合理规划社区内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2. 交通规划: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合理规划社区内的地铁、公交线路,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同时,保证社区内道路的连通性,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四、住宅区规划设计1. 住宅布局:以小区为单位,规划出合理的住宅单元,保证每个住宅单元附近都有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注重社区的人文景观设计,使小区环境美观宜人。

2. 住宅类型:结合实际需要,规划不同类型的住宅,包括公寓、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等。

确保住房供应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公共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社区健身器材、篮球场等。

这些设施能够促进邻里关系的融合,增加居民的社交活动。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1. 教育设施:规划社区内的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等。

确保居民的子女能够就近上学,减少通勤时间和家长的精力负担。

2. 医疗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医疗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等。

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少外出就医的时间和费用。

3.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图书馆、文化中心和博物馆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6版)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6版)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22 版)1 总则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者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 的规定。

1.0. 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便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综合开辟、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造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造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2.0.2 居住小区普通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者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 000- 15 000 人) 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7 道路用地(R03)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2.0.12 公共绿地(R04)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离开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是指对城市居住区进行规划和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它涵盖了居住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区域布局、道路交通、绿地公园、建筑物等。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居住区的生活质量,促进居民的健康和幸福感。

首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尊重自然环境。

考虑到城市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应优先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

在规划和设计中要保留或改造现有的水域、绿地、山坡等自然景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和景观面积。

同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交通便利。

合理布局道路网络和交通设施,确保便捷的交通出行。

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到步行、骑行、公共交通等非机动交通的需求,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同时,也要合理规划停车场和公共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

另外,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应注重绿地公园建设。

绿地是城市居民休闲和健身的重要场所,规划和设计时应注重绿地覆盖率和绿化率。

合理规划绿地的位置和大小,设计具有多功能的绿地设施,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同时,加强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其利用率和质量。

最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建筑物的风格和品质。

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布局和高度,打造统一的建筑风格和形象。

注重建筑物的功能和品质,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美观度。

同时,也要注重节能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涵盖了区域布局、交通、绿地公园、建筑物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居住区的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各类需求,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相关规范,注重各个方面的平衡和协调,创造一个宜居、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PT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PPT

03
案例三:广州某居住区规划设 计
项目背景介绍
位于广州市中心城 区,周边配套设施 齐全,交通便利。
目标客户群体为年 轻白领、家庭和退 休人士等。
定位为中高端居住 区,注重居住品质 和社区氛围营造。
规划设计理念
注重生态环保,打造绿色宜居 社区。
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舒适、安 全、便捷的社区生活。
追求创新与个性,打造特色居 住空间。
THANKS
感谢观看
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可持 续发展,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
营。
规划布局与空间布局
整体规划布局
该居住区整体规划布局合理,空间层次分明,注 重景观视线和空间感受。
公共空间布局
公共空间布局合理,包括公共绿地、活动广场、 休闲设施等,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道路交通布局
道路交通布局合理,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等 分布有序,确保交通安全、便捷。
居住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目录
• 案例一:北京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案例二:上海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案例三:广州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目录
• 案例四:成都某居住区规划设计 • 设计手法及创新点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案例一:北京某居住区规划设 计
项目背景介绍
项目地理位置
位于北京市某区,距离市中心较近。
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
建筑风格
该居住区的建筑风格为现代简约风格,注重建筑细节和品质。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注重绿化覆盖率和景观品质,包括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等。
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配套设施
该居住区配备了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如超 市、餐厅、银行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 活需求。

2021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版

2021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版

2021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版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0.2小区居住区的一级划分,一般为几十至几百户,由若干个楼栋或住宅组成,配备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2.0.3组团居住区的二级划分,由若干个小区或楼栋组成,配备更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2.0.4居住户数指某一居住区内的住户数量。

2.0.5人口规模指某一居住区内的常住人口数量。

2.0.6绿地率指居住区内绿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2.0.7建筑密度指居住区内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2.0.8容积率指居住区内建筑总体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2.0.9建筑高度限制指居住区内建筑物的最高高度限制。

2.0.10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比例指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与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的比值。

2.0.11居住区规划设计代号指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代号或编号。

用地与建筑3用地与建筑3.0.1居住区的用地性质应为住宅用地,建筑物应为住宅建筑。

其中可配建有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办公等建筑。

3.0.2居住区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高度限制等指标。

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综合考虑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居住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比例等因素确定。

3.0.3居住区内的建筑物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并应按照安全、经济、美观、舒适的原则设计和建造。

3.0.4居住区内的建筑物应充分考虑防火、防盗、防震、防水、防潮等安全防护措施。

3.0.5居住区内的建筑物应符合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4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4.0.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环境质量等因素,采取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创造舒适、安全、方便、美观的居住环境。

4.0.2居住区的空间环境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日照、景观绿化等因素,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名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2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1总则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表1.0.3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居住区规划案例

居住区规划案例
住宅区设计方案评析 ——案例二
某居住组团已建成入住(详见现状示意图)。请你指出该居住组团规划在环境、交通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2页/共10页
某市在城市主干路东侧一块平坦的空地上,拟建一个小区,规划实施方案见示意图。请你评析一下该方案的优缺点(不考虑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问题)。
住宅区设计方案评析 ——案例三
第3页/共10页
住宅区设计方案评析 ——案例四
图 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平方米,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000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 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8米,日照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幢住宅楼及物流管理和商业建 筑;结合组团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住宅区设计方案评析 ——案例六
第7页/共10页
例一
图为我国南方某市近郊的一块多边形用地,面积约80公顷,周边为已建城市主、次干路。按照分区规划的要求,应将其规划为一个可容纳40万人左右、分设为三个居住小区的居住小区,并附设城市公共加油站一处(用地面积为1200㎡)。 规划设计人员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居住区和小区主路的路网结构规划方案及城市公共加油站的选址。 试评优缺点。(提示不涉及道路宽度、断面型式和转弯半径)
1、空间组织比较清晰合理(2分),住宅朝向好(1分)。(3分)2、小区主要绿地(1)、步行(1)、水景(1)系统纵其南北,位置适中。(3分)3、幼儿园(1)、物业管理中心(1)位置适中。(2分)4、主要出入口不要开在城市主干路上。(3分)5、地下车场出入口离小区出入口太近。(2分)6、在住宅楼间布置停车场,对居民干扰大。(2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居住区绿地规范
• 2、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 规划组织结构类型、不同的布局方式、环 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 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或改造范围内的已有 树木和绿地。
• 3、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应根据居住区不 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 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 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 以及儿童游戏场和其它的块状、带状公共 绿地等,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 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被居住区级道 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 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 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 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一般指被小区道 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 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位置选择
• 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公共绿地的位置选择最 好是在居民经常来往的地方或商业服务中 心附近(即要求交通方便,但要注意避免 成为人行通道,以保持安静的环境),但 还要结合自然地形,如选在区内地形起伏 的河湖坑洼地等不适宜搞建筑而适合建园 林的用地上。为使居民使用方便,公共绿 地的服务半径以不超过500m为宜。在规模 较小的小区中,公共绿地可在小区的一侧 沿街布置,或在道路的转弯处两侧沿街布 置,以形成绿化隔离带,减弱噪声、尘土 对临街建筑的影响,美化街景。
• 园路及广场的铺装材料可根据资金、造景 需要及就地取材原则来选择,花纹图样也 根据造景需要具体设计,以提高铺装地面 的艺术效果。
园路、广场
园路、广场
园路、广场
园路、广场
园路、广场
园路、广场
园路、广场
(4)地形
• 公共绿地的地形应因地制宜地处理,因高 堆山。就低挖池,或根据场地分区、造景 需要适当创造地形,地形的设计要有利于 排水,以便而后及早恢复使用。
桌、椅、坐凳
2)花坛
• 宜设在广场上、建筑旁、道路端头的对景 处,一般台高30-45cm,这样既可当坐凳 又可保持水土不流失。花坛可做成各种形 状,上既可栽花,也可植灌木、乔木及草, 还可摆花盆或做成大盆景。
2)花坛
2)花坛
3)水池、喷泉
• 水池的形状可自然可规则,一般自然形的 水池较大,常结合地形与山体配合在一起; 规则形的水池常与广场、建筑配合应用, 喷泉与小池结合可增加景观效果并具有一 定的趣味性。水池内还可以种植水生植物。 无论哪种水池,水面都应尽量与池岸接近, 以满足人的亲水感。
位置选择
3.内容安排
• 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内集中的公共绿地是居 民休息、观赏、社交游乐的重要场所,而 居民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绿地的内 容设置应考虑满足各阶层人士的多方需求。
内容安排
内容安排
(1)入口
• 入口应设在游人的主要来源方向,数量2- 4个,与周围道路、建筑结合起来考虑具体 的位置。入口处应适当放宽道路或设小型 内外广场以便集散。内可设花坛、假山石、 景墙、雕塑、植物等作对景。入口两侧植 物以对植为好,这样有利于强调并衬托入 口设施。
居住区绿地设计
10.2.1.210/xnjpkc/ylsj/ /yuanlinren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 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 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 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 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道路绿地
4.住宅组团绿地
• 住宅组团绿地是结合居民建筑组团的不同 组合而形成并为一、二个住宅组团服务的 公共绿地,包括活动场地和绿化种植用地。
组团绿地
组团绿地
组团绿地
5.宅旁绿地
• 宅旁绿地是指居住建筑四周或住宅内院的 绿地。合起来看居住区绿地的种类主要有: 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住 宅组团绿地、宅旁绿地等 。
二、居住区绿地规范
• 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 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 1、 居住区内绿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一切可绿化的用地均应绿化,并宜发
展垂直绿化; • (2) 宅间绿地应精心规划与设计;宅间绿
地面积的计算办法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中 有关规定; • (3 )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 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7)山石
• 在绿地内的适当地方,如建筑边角、道路 转折处、水边、广场上、大树下等处可点 缀些山石,山石的设置可不拘一格,但要 尽量自然美观,不露人工痕迹。
山石
8)栏杆、围墙
• 设在绿地边界及分区地带,宜低矮、通透, 不宜高大、密实,也可用绿篱代替。
栏杆、围墙
9)挡土墙
• 在有地形起伏的绿地内可设挡土墙。高度 在0.5m以下时,可当座凳用。若高度超过 视线,则应做成几层,以减少高度。还有 一些设施如园灯、宣传栏等,宜按具体情 况配置。
内容安排
内容安排
内容安排
内容安排
(2)场地
• 公共绿地内可没儿童游戏场、青少年运动 场和成人、老人活动场。场地之间可利用 植物、道路、地形等分隔。
场地
场地
(3)园路、广场
• 公共绿地的园路能把各种活动场地和景点 联系起来,使游人感到方便和有趣味。园 路也是居民散步游憩的地方,所以设计的 好坏直接影响到绿地的利用率和景观效果。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
公共绿地
2.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
• 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是居住小区级公共 建筑内的绿地。如中小学、幼儿园、托儿 所、食堂、饮食店、锅炉房等单位附属的 绿地。
3.居住小区道路绿地
• 居住小区道路绿地是联系住宅组群之间的 道路和通向各户或各居住单元门口的小路。 一即居住小区内主要道路和住宅小路的沿 路绿化。
(五)宅旁绿地的布置
• 1.底层住户小院 • 2.游憩活动场地 • 3.生活杂物场地
宅旁绿地的布置
宅旁绿地的布置
3)水池、喷泉
水泉
4)景墙
• 景墙可增添园景并可分隔空间。常与花架。 花坛、坐凳等组合,也可单独设置、其上 即可开设窗洞,也可以实墙的形式出现起 分隔空间的作用。
5)花架
• 常设在铺装场地边,既可供人休息,又可 分隔空间,花架可单独设置,也可与亭、 廊、墙体组合。
一、居住区绿化的作用
• 首先,绿化所用的植物材料本身就具有多 种功能,它能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调 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防止西晒、降低 风速;还能保护环境卫生、吸收噪声、减 少灰尘、净化空气。
• 其次,植物及其绿化空间能为居民(特别 是为老人、儿童)创造良好的游憩社交环 境:组织空间、美化环境,丰富居住区内 容;另外在地震、战争等受灾时期还能起 到疏散人口和吸附放射性物质等作用。
地形
地形
地形
地形
(5)园林建筑及设施
• 园林建筑及设施能丰富绿地的内容、增添 景致,应给予充分的重视。由于居住区或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面积不大,因此其内的 园林建筑和设施的体量都应与之相适应, 不能过大。
园林建筑及设施
园林建筑及设施
l.桌、椅、坐凳
• 宜设在水边、铺装场地边及建筑物附近的 树荫下,应既有景对观。又不影响其他游 人活动。
(三)单位附属绿地的布置
• 1.公共服务设施的绿化 • 2.托儿所、幼儿园的绿化
(四)住宅组团绿地的布置
• 1.位置 • 住宅组团的布置方式和布局手法多种多样,
组团绿地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也是千变万 化的,根据组团绿地在住宅组团内的相对 位置,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类型。
2.布置方式
• (1)开敞式 可供游人进人绿地内开展活 动。
锦绣苑居住区
(一)居住区级绿地
• l.居住区公共绿地 • 2.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 • 3.居住区道路绿地
公共绿地
某居住区
(一)居住小区级绿地
• l.居住小区中心绿地 • 2.居住小区单位附属绿地 • 3.居住小区道路绿地 • 4.居住小区组团绿地 • 5.居住小区宅旁绿地
(一)居住小区级绿地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
三、居住区绿地的总体设计
• (一)公共绿地的设计 • (二)道路绿地的布置 • (三)单位附属绿地的布置 • (四)住宅组团绿地的布置 • (五)宅旁绿地的布置
1.规模
• 在居住区或居住小区内,集中整块面积的 公共绿地,其用地的大小,应与全区总用 地、居民总人数相适应。目前我国新建居 住区或居住小区公共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 人l~2平方米的指标。如居住小区内人口为 1万人,则小区公共应为1万平方米左右。 若居住小区内无整块地可供利用,则可分 成两部分,在小区内搞两个小花园。
• 居住小区公共绿地是为居住小区服务的集 中整块面积的公共绿地,包括运动地、儿 童、青少年活动场地和老人休息地。它的 位置也常规划在居住小区中心段,服务半 径300-500m,步行约10min可以到达。
• 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 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 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 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
二、居住区绿地规范
• 中心公共绿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a)至少应有一个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
邻; • (b)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70%; • (c)便于居民休憩、散步和交往之用,宜
采用开敞式,以绿篱或其它通透式院墙栏 杆作分隔; • (d)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有不少于1/3 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 之外的要求,并便于设置儿童游戏设施和 适于成人游憩活动。
二、居住区绿地规范
• 4、公共绿地的位置和规模,应根据规划用地 周围的城市级公共绿地的布局综合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