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支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XXX综放工作面更改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一、说明×××综放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因地质条件发生变化。
需改更改工作面运输巷超前支护及端头支护支护形式。
为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经审批、贯彻、签字学习后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
二、支护形式(一)回巷超前支护:回巷超前支护采用1.4m道木配合铰接顶梁、单体支柱架设抬棚进行支护。
(二)运巷超前支护:运巷超前支护采用施工超前锚索进行支护。
(三)回巷端头支护:回巷端头支护采用工字钢梁、单体柱架设走向迈步抬棚进行支护,工作面上端头支护棚数随着巷道变宽而增加,变窄而减少。
(四)运巷端头支护:运巷端头支护采用工字钢梁、单体柱架设走向迈步抬棚进行支护,工作面下端头支护棚数随着巷道变宽而增加,变窄而减少。
三、支护要求1.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从煤壁往外超前支护距离不小于20m。
2.工作面两巷巷道行人高度不低于 1.8m,宽度不小于0.8m。
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须保证人行道畅通。
3.工作面两巷巷道必须保证“三无一齐”(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及物料码放整齐)。
4.两巷单体柱必须施工成排、成行,其偏差≤100mm,采用12#铁丝将单体柱捆绑在棚梁上,避免倒柱伤人。
5.单体柱必须支在实底上,不得打在浮煤(矸)上,必须迎山有劲,初撑力不小于11.5Mpa。
6.机尾、机头的第一棵工字钢梁分别距上端头118#架上边缘和下端头1#架下边缘不大于0.5m。
7.上、下端头工字钢梁必须保证“一梁四柱”,无卸压柱,丁字棚。
8.上、下端头采用成组工字钢梁交替迈步支护,两梁为一组,大梁组数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减。
四、安全措施(一)顶板管理1.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工作。
敲帮问顶时,人员必须站在有可靠支护的地方用长柄工具按从上往下的顺序将帮、顶松动活矸找掉,找顶人员由有经验的老工人担任。
2.敲帮问顶时,必须指派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观山,并随时保证后路畅通。
3.施工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观山,观山人员精力必须集中,发现顶板有漏、冒顶、片帮预兆时,必须立即撤离人员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方可恢复施工。
采煤工作面特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特殊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1、沿工作面方向,上巷下帮向工作面方向10米的范围称为端头。
在煤矿现场实际操作中,一般将上、下出口,即包括下巷上帮和上巷上帮也包括在端头及其支护范围内都必须使用特殊支护。
2、使用液压支柱的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及其他地段都必须使用同等型号的支柱,铰接顶梁型号必须一致。
3、上端头上方第一架支架及下端头下方第一架支架上、下顺槽内支架的距离不大于0.5米。
4、工作面运输机头部要使用四对八梁11#工字钢长梁支护,保持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进。
工字钢要制成花边,以便与支柱顶盖配合,严禁工字钢侧向使用和不成对使用。
二、安全出口及端头支架1、工作面上、下端头是工作面和顺槽的交汇处,此处空顶面积大,设备和人员集中,又是人员、设备和材料出入工作面的交口,应力集中,压力较大。
因此,在该地段必须搞好工作面端头支护,保持出口畅通,断面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2、工作面上、下端头处必须坚持和正确使用好4对8梁。
端头支护的支柱要有足够的支护强度及支撑力,保证工作面两端出口高度符合规程规定及安全达标。
3、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进行超前支护,超前支护必须金属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或长钢梁)顺巷架设加强支护。
距煤壁10米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米范围内打单排柱,支柱支撑力不小于90kn。
4、上、下顺槽至工作面煤壁超前支护20米范围内,保证支架完整,支护有力,高度不小于1.6米,严禁不使用超前支护及支护距离不足。
5、在刮板机机头处打顶柱,支柱的支撑力保证达标,防止机头下移或下滑伤人,根据工作面倾斜度,坡度较小的工作面打一颗即可,坡度较大的至少要打两颗。
四、回柱放顶1、最大、最小空顶距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实施回风巷及运输顺槽与工作面放顶线要齐。
2、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大多数采空区以冒落充填严实,局部悬顶和冒顶过高的地段要重新加强支护,,打密集柱和斜撑及戗柱,面积较大空顶距过高的要强行放顶。
工作面顶板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顶板支护安全技术措施在采煤过程中,工作面顶板支护是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因此,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旨在讨论工作面顶板支护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是支护工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夹层岩体的厚度和性质;•采区抽采情况;•地质构造和应力分布;•工作面开采方式;•顶板的内在稳定性。
为了保障工作面的稳定和矿工的安全,应采取适当的措施:1.采用科学支护技术,保证顶板的稳定性。
2.根据顶板性质和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支护方案。
目前,常用的支护方式有钢架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锚喷网支护、预制板支护、钢网支护、冷弯支架钢板组合支护等。
3.根据采煤机采高和岩层厚度等因素,合理安排支护区域和支护的位置。
4.严格执行矿山安全规程,定期对支护情况进行调查和判定,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5.保证支护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使用过时、不合格或损坏的支护材料,确保支护强度达到工程要求。
工作面顶板的监测工作面顶板的监测是保障工作面稳定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目前,常用的顶板监测设备有倾斜计、应变计、压力计、位移计、噪声计等。
顶板监测可以实时了解顶板的变形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和预测顶板失稳的危险性,保障工作面顶板稳定,保证矿工的安全。
工作面顶板的维护为保障顶板的稳定性,应定期进行顶板维护,包括清除工作面顶板上的覆盖物、清除工作面回风巷和进风巷内的杂物、消除工作面掏槽丧失和煤层顶板损坏等因素对顶板的影响。
在进行顶板维护时,应严格遵守安全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环境和矿工安全。
工作面顶板的安全防范工作面顶板的治理还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工作面顶板安全防范措施包括:1.加强矿井通风系统改造,降低工作面的瓦斯和粉尘浓度,减少爆炸和火灾的发生率。
2.安装煤尘监测设备,及时发现煤尘积聚,防止煤尘爆炸。
3.定期检查防火设施,确保其有效性。
4.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增强矿工自我保护和事故应急能力。
1507工作面维修、启封密闭安全技术措施

1507工作面启封密闭、维修巷道安全技术措施1507工作面为原庄底村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前遗留工作面,现作为我矿备用工作面,由于停产时间较长,工作面及两顺槽支护有所损坏,为确保生产正常衔接,现计划对其两顺槽及工作面支护进行维修加固,为确保施工期间内安全,制定本安全措施。
一、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1、启封密闭前必须在顺槽联巷距回风下山侧15米处安设局部通风机,以排放瓦斯等有害气体。
施工期间必须有瓦斯员检测密闭墙附近瓦斯浓度不超0.5%时,方可施工。
2、拆除原有密闭时,必须使用局扇进行排放瓦斯。
必须有通风科负责人现场指导,先打开一个小口,测量密闭口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只有在各种有害气体浓度不超限的情况下方可继续打开密闭。
3、当打开密闭口处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缩小密闭口断面,排除瓦斯。
4、排除瓦斯时,采用三通有效控制风筒风量,并由专人在回风口及回风流混合处检查瓦斯,只有在瓦斯等有害气体不超限的情况下,方可由小到达逐渐增大风筒风量,直至排除地点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方可进一步作业。
5、安设局扇排除瓦斯时,要在局扇吸风口前方安设瓦斯监控探头,要严格检查局扇进风侧的瓦斯浓度不超0.5%时,方可进行排除瓦斯作业。
6、在密闭附近5米范围内,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排放至规定值以下是时,方可进行拆除等作业。
7、在排除瓦斯期间或拆除密闭施工期间严格及时检查各地点瓦斯变化情况,每半小时汇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拆除密闭后,按照上述排放瓦斯方法,逐节排放顺槽瓦斯,即在本节风筒正常供风后,前方15米范围内,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降到规定标准以下时,经通风部门及瓦斯员检查无误后,方可续接下一节风筒,采用三通控制风筒出风量,在回风流及回风流混合处瓦斯等有害气体均不超限的情况下,逐步增大风筒风量,直至前方15米范围内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降到规定以下,循序渐进,逐步排放顺槽瓦斯等有害气体。
9、排放瓦斯完成后,取消三通,局扇通风机正常供风。
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人员安全操作规程制定与执行
操作规程制定
根据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制 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 项工作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规程执行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监督检查
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检 查,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人员安全防护用品配备与使用
防护用品配备
制定运输设备的安全操作 规程,包括输送机、转载 机等,确保运输过程中的 人身和设备安全。
针对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 瓦斯防治措施进行规定, 防止因通风不畅或瓦斯积 聚导致的安全事故。
制定顶板管理方案和支护 措施,防止顶板垮塌和支 护失效造成的安全事故。
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流程
培训与交底
对综采工作面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培训和交底,确保员工 熟悉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0
目录
• 综采工作面概述 • 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制定 •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 综采工作面人员安全技术措施 • 综采工作面环境安全技术措施 • 综采工作面应急救援安全技术
措施
01
综采工作面概述
综采工作面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综采工作面是综合机械化采煤工 作面的简称,是采用综合机械化 方法进行采煤作业的工作面。
人员培训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02
综采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制定
制定依据与原则
依据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法规和标准,结合企 业实际情况制定。
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的理念,以提高综采工作面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确保安全生产。
1242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1242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地点: 1242综采工作面上下端头二、施工项目:端头支护及机尾段无架支护三、机尾段无架支护方案:1、1242综采工作面机尾92号支架以上无架段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钢绞梁(1.2m绞梁)进行双排支护、交替迈步。
2、支护强度的计算:取6倍采高的岩石容重作为支护强度的计算依据:F=6Mr=6×2.8×2.5=42t/m2式中:F----表示支护强度t/m2M----表示采高2.8mγ----表示岩石容重2.5t/m33、支护形式及参数的选择:(1)、支护材料的选择:1242工作面属中等稳定性顶板,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为确保采面支护的稳定、可靠,故工作面使用DW16-30/100、DW28-25/100、DW31.5-2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钢绞接顶梁支护顶板。
(2)、支护密度的确定:G=F÷(η×P)=42÷(0.85×25)=1.976根/m2。
式中: G---表示支护密度;F---表示支护强度t/m2;η---表示单体液压支柱实际利用系数,取0.85;P---表示单体液压支柱的额定工作阻力为25t/根。
(3)、支护形式选择:经计算,选用绞接顶梁与单体支柱形成对梁交替迈步支柱;主副梁间距不大于200mm,对梁间距不大于700mm,必须保证一梁三柱,主副梁交替布置,错距0.6米,前探绞梁应用水平楔打紧固定。
在梁末端的切顶处补打一根单液压点柱,沿切顶线形成一排密集支柱。
初次来压或采取人工放顶时必须布置双排密集。
(4)、支护柱、排距的确定:①、排距的确定:根据支护材料与支护形式的选择与确定,其最大控顶距为4.9m(4排),最小控顶距为4.3m(3排),其中人行道1.2m。
②、柱距的确定:根据采面支护设计,1242工作面的支柱柱距(主(副)梁间)确定为0.70m。
(5)、工作面支护参数:按本规程支护设计,实际支护密度为:G实小=Nmia/Lmia×0.75=6/(4.3×0.7)=1.993根/m2G实大=Nmax/Lmax×0.75=8/(4.9×0.7)=2.332根/m2故实际支护强度超过理论支护强度,符合设计规定要求。
32102综采工作面加强支护安全措施

32102综采工作面加强支护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32102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期间顶板压力显现较大,为保障安全生产,需加强工作面及上下两顺槽超前支护,特制订以下措施。
二、安全技术要求1、预测该工作面老顶、直接顶初次来压步距:根据矿压资料以及周边矿井的顶板观测资料分析,结合该工作面地质实际情况,预计该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0~30m,直接顶跨落步距为10~20m。
2、超前支护有关要求:(1)两顺槽超前支护打设25m;刮板运输机头、机尾之间的支柱,必要时每排顶梁上支设两棵单体液压支柱,以加强端头处的顶板管理。
(2)顶板初次来压期间,根据端头空间大小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支护端头顶板,当两巷顺槽支护与端头支架间隙大于0.5m时,必须支设带帽点柱或支设π型长钢梁一梁三柱。
(3)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若出现坠顶变形时应及时外延超前支护。
回风顺槽及运输顺槽25m内超前支护金属铰接顶梁不得出现两条顶梁连续不铰接现象,铰接顶梁调角楔水平销要楔紧,并用链子连接好,水平销的大头不得朝向人行道以防弹出伤人。
单体支柱要使用好防倒绳,防止倒柱伤人。
(4)回风顺槽、运输顺槽的支柱应支到实底上,并做到迎山有力。
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小于11.5MPa。
由于底板泥岩遇水泥化,抗压强度差,单体易钻底,故超前单体支护选铁鞋(45号钢,φ360mm)垫半圆木及两层废旧皮带(60mm×6000mm)以减小单体支柱钻底量并使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达到11.5Mpa,金属铰接顶梁与顶板之间要使用木垫板。
(5)两顺槽超前支护及两端头排头架,必须接实顶,顶板不平时用木料接顶背实升牢。
(6)严禁使用失效或损坏的单体支柱、水平销及顶梁,保证各支护材料完好可靠,保证安全。
(7)加强单体支柱管理,每班派专人对超前支柱测压,单体支柱压力达不到11.5MPa时必须进行二次注液,且二次注液后压力不得低于12MPa。
3、工作面支护要求:(1)采煤机割煤后要紧随采煤机移架,移架与采煤机后滚筒不超过2架。
综采工作面调整支架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综采工作面调整支架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综采工作面调整支架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3212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出现两条断层,致使在45#-49#支架段、65#-78#支架段为半煤,49#-65#支架段、78#-107#支架段为全岩。
在断层附近易出现片帮、漏顶事故,为确保工作面安全推进,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技术措施:1、45#-107#支架在推进过程中逐刀挑顶留底,采高一般控制在2.2-2.5m。
在调整过程中要保持刮板输送机平缓过渡。
45#支架至机头段不做调整。
在断层附近支架要提前移出并打出伸缩梁,以及时支护顶板,若支架移除后,端面距扔大于340mm应采用单体液压支柱与棚板配合支护顶板,以防止出现片帮、漏顶事故。
若在调整段发生漏顶事故,严格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维护。
(1)处理漏顶前必须提前准备好足够的单体支柱与1.4m及2.8m 的棚板,然后再进行处理。
(2)在漏顶段支架的伸缩梁边框(伸缩梁下方)与煤壁之间横向打单挑液压支柱,支柱柱头打在支架上,支柱底打在煤壁。
每个支架打两根,且相互平行。
(3)支设支柱时两人作业,一人扛起支柱面向煤壁,另一人给支柱注液。
注液时缓慢加压,防止煤壁片帮伤人。
打好支柱后,用铁丝将单体支柱拴在支架伸缩梁上,以防漏液卸载掉下伤人。
然后在支柱上沿倾向密铺2.8m的棚板蓬顶。
(4)拉架时,采用在支架顶梁下方打单体支柱提脚的方法拉架。
拉架时边拉架边维护支柱放液,放液采用在支柱卸载阀内插入放液棍捆绳远距离放液。
工作面扶架及回采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15101工作面扶架及工作面调整安全技术措施15101工作面于2015年1月20日顺利启封,截止到目前为止,工作面各大系统已恢复完毕,工作面进入扶架阶段,为确保工作面扶架及调整工作快速推进,工作面早日进入正规循环作业阶段,特制订扶架及工作面调整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工作面简况:15101工作面走向长150m,倾斜长平均458m。
工作面共布置五条顺槽,其中胶带顺槽断面为 4.5m*3.1m、轨道顺槽断面为4.0m*3.1m、切眼断面为7.5m*3.0m。
工作面共布置102组液压支架,端头支架(型号ZTA6500/19.5/34)6组、中间支架(型号ZF4800/17/32) 96组。
工作面于2013年11月开始调试,截止到目前为止,15101轨道顺槽推进41.9m,15101胶带顺槽推进58.3m。
在15101工作面轨道顺槽,分别距离内切眼58m处和出煤巷100m处发育有X11和X12两个陷落柱,两陷落柱特征分别为X11:长轴方向N30º W,直径42×26m;X12:长轴方向N60º E,直径49×32m,且均位于回采范围内,经过前期探测,上述两个陷落柱均不倒水,对回采影响不大。
二、成立扶架及工作面调整领导组组长:郭建明副组长:雷同张灵高李晓红苏连生王爱民董书明潘坚成员:刘雷生孙应杰曹孝军宋慧刚申国良申光玉王跃平马建新领导组设在公司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电话:95000、95001领导组职责:全面负责扶架及工作面调整的相关协调工作,确保工作面尽快进入正规循环作业。
协调、安排各部室的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生产技术部: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协调、监督队组及厂家扶架及工作面调整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快速有序推进。
通风部:做好扶架及工作面调整期间的防灭火工作。
机电部:负责各类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及备品备件的及时供应。
保证各类电气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各类保护齐全有效。
安监部:负责扶架及工作面调整期间的安全监管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作面支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工作面支护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⑴工作面支护为综采支架支护,根据工作面长度变化端头辅助单体进行支护。
⑵支架操作工应熟悉支架的结构、液压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⑶保持支架内外整洁,及时清除浮煤、浮矸及杂物。
⑷移架前必须清除影响移架的障碍物,检查管路,不得被矸石挤卡和埋压。
⑸移架时顶梁不宜下降太多,一般150~200mm即可。
顶板易破碎时可以采用擦顶带压移架,端面距≤340mm。
相邻支架高差≤顶梁侧护板高的2/3,不挤不咬,架间空隙<200mm。
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仰俯角<7°。
支架移成直线,偏差≤50mm。
支架中心距偏差≤±100mm。
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5°。
⑹移架时速度要快,要随时调整支架,不得歪斜,架间空隙<
200mm。
移架后必须成一条直线。
移架采用追机作业,移架距离采煤机后滚筒4~6架,若移架速度赶不上采煤机运行时,要控制采煤机速度。
如果顶煤破碎则必须停机移架或超前移架。
⑺移架时要注意观察、保护管路和电缆,防止挤坏、拉断或折成死弯。
⑻移架工应站在架箱内,本架操作面向煤壁操作,严禁蹬在底座前以及上下相邻支架间,防止拉超前架或阀组失灵挤人。
移架前方和下方不得有任何人工作或停留,并及时伸出侧护板防止架间掉矸。
⑼要经常观察顶板情况,支架与顶板接触要严密,支架初撑力≮24MPa。
⑽支架操作完成后手把必须打至零位。
⑾要经常检查油管、接头、管路、支柱是否漏液和自动卸载,及时检修;情况严重的,必须先临时支护。
⑿处理本架漏液时必须将操作阀置零位,同时关闭本架高压截止阀,然后方可拔插液管,严禁用铁丝代替"U"型销。
⒀拔插管接头和拆卸其它零部件时,禁止用锤、铲、钎硬行敲打。
⒁更换主阀及立柱时,应提前做好顶板支护工作,同时用单体支柱和木料将支架顶梁撑住,然后方可降架。
降架后确认临时支柱无问题后方可拆卸主阀及立柱。
⒂支架拉不动或升不起来时,要详细检查和分析原因,以免损坏设备。
⒃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杜绝接顶不实现象。
⒄工作面出口必须有固定专业维护组超前维护。
必须从煤壁线往外至少40m,往里至切顶线,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采用铰接顶梁架棚支护时,铰接顶梁圆销大头朝向巷道两帮。
若架棚梁均为金属材料时,必须有防滑措施。
所有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50KN,并有防倒措施。
出口高度和宽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其断面必须满足通风的要求,出口内无杂物,并且留有不小于0.7m宽的人行道。
其它未尽款项:液压支架工按2003年10月第一版《江苏煤矿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采煤分册液压支架工操作规程执行。
液压支架检修工按2003年10月第一版《江苏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机电分册液压支架井下检修工操作规程执行。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