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
“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
作者: 王培培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出版物刊名: 社科纵横
页码: 115-11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8期
主题词: “朝贡体系” “条约体系” 殖民扩张
摘要:"朝贡体系"是古代东亚地区的国际体系,其最明显特征是以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封贡关系"体现出古代中国文化和经济的优越性以及对周边的吸引力。
"条约体系"取代"朝贡体系"一方面源于殖民列强将原来的"朝贡国"纳入"条约体系",另一方面也伴随着晚清中国的半殖民化。
西方殖民列强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将后者的领土、主权以"合法的"形式转移到殖民列强手中。
面对殖民扩张,以文化和经济吸引力为基础的"朝贡体系"逐渐被殖民扩张的"条约体系"所取代,这一现象反映的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优势。
_朝贡体系_与_条约体系_王培培
一直保持着东亚文明中心的地位,周边地区对中国文化的需 求远远大于中国对周边地区的文化需求。中国文化对于周边 地区的强大吸引力正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得以形 成的基础,正如马克·曼考尔(MarkMancall)评价说一旦“文 明”和“现实的中国文化”两个概念的同义性得到认可,一旦 这种同义性得到中国物质文化的优势支持,中国周边地区的 统治者和精英就会产生引进中国文化的需求[6],而“朝贡”行 为恰恰是以周边地区对中国文化的内在需求为动力的。
二、近代“条约体系”取代“朝贡体系” 正如汪晖所言:“清朝与欧洲列强之间的冲突不是一般 的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而是两种世界体系及其规范的冲突, 即两种国际体系及其规范的冲突。”[2]这两种国际体系就是
115
“朝贡体系”和近代“条约体系”:“朝贡体系”是指东亚地区 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之周边各邻国与中国形成的 双边“封贡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条约体系”则指伴随 近代殖民扩张,形成的西方殖民列强主导的以“条约关系” 为结构的国际体系—— —其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体系”⑤。在 19 世纪的东亚地区,伴随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原属“朝贡 体系”的中国之周边邻国纷纷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保护 国。西方殖民列强在将这些原来的“朝贡国”纳“条约体系” 的过程中,极力否认和破坏传统的“封贡关系”。另一方面, 由于晚清中国也面临西方殖民列强的步步紧逼,无力维持 传统的“朝贡体系”。这样,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条约体系” 所取代和晚清中国的半殖民化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一)西方列强对“封贡关系”的否认和破坏⑥ 朝鲜:1875 年“江华岛事件”之后,日本先是要求中国 承担“宗主”责任向朝鲜“问罪”,后来又以中国不过问朝鲜 政事为由,否认中朝之间的“封贡关系”。1895 年,依据中日 《马关条约》 第一款之中国确认朝鲜为完全独立自主之国 家,中朝“封贡关系”宣告解体。 琉球:1609 年,日本萨摩藩主岛津入侵琉球,之后琉球 对中国的朝贡活动和朝贡贸易就被萨摩藩主所控制,琉球 也开始同时向中国和日本朝贡。1868 年日本开始实施其否 定中琉“封贡关系”、将琉球“废国置藩”的计划。1875 年,日 本政府明文禁止琉球向清政府朝贡;1879 年,日本政府又 将琉球“废藩置县”,清政府也不得不接受这一既成事实。 安南(今越南):1874 年,法国迫使越南签订《法越和平 同盟条约》,表面上承认越南为独立国家,实质上是迫使越 南脱离与中国的“封贡关系”。1883 年,越南在法国的胁迫 下签订第一次《顺化条约》,其中规定越南受法国“保护”,中 国不能干涉越南事务。1884 年,法国迫使越南签订第二次 《顺化条约》,根据该条约,作为中越“封贡关系”象征的清廷 授予越南国王的镀金银印被当众销毁。1885 年,《中法会订 越南条约》签订,清政府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中越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书外交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书外交一、古代外交1. 西汉的“和亲”政策西汉时期,为了维护边疆安全,采取了与匈奴等民族的“和亲”政策。
通过皇室公主嫁给边疆民族首领,实现边疆的暂时和平。
2. 唐朝的“朝贡体系”唐朝时期,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周边国家向唐朝朝贡,唐朝则给予赏赐和保护,体现了当时中国的强大和对外交往的广泛。
3. 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宋朝时期,由于北方边疆受到辽、金的压迫,宋朝加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近现代外交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国家主权受损,领土割让,通商口岸开放,赔款沉重。
2. 戊戌变法与庚子赔款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随后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导致八国联军侵华。
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支付巨额赔款,国家进一步削弱。
3. 辛亥革命后的外交努力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
新政府试图废除不平等条约,但由于国力有限,外交上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4. 二十一条要求与五四运动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独占中国。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爱国主义情绪高涨。
5. 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与美、英、苏等国建立了抗日同盟关系,争取国际支持和援助,为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出了贡献。
三、现代外交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2.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新局面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
3. “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
清代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清代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外交政策在几个世纪间一直受到内部政治体制和外部环境的限制。
本文将讨论清代外交政策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一、清代封建王朝的外交政策在清朝初期,皇帝的外交政策主要是通过赋予不同的朝贡等级来维持封建等级制度,并通过把不同等级的使者带回来的贡品送回去来维持国家经济。
这种政策叫做“朝贡体系”。
但是,由于这样的体系必须使得其他国家承认清朝的优越地位才能维持,这意味着清朝对于外部变化的适应能力非常低。
十九世纪初期,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十分庸懒、逊于外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甚至导致了失去台湾和香港等领土。
此时的外交政策还是根据封建王朝的思维模式,认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取决于其在内部的等级,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二、外交政策的改变19世纪末,清政府面临巨大的外部挑战。
美国、英国、日本等强大国家通过武力和条约而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状态。
这些挑战迫使清政府改变了自己的外交政策。
其中一个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和平利用西方科学和技术的开始,这是清朝向现代化的发展迈出的第一步。
清政府还开始了一系列名为“自强运动”的政治、经济改革,其中就包括外交政策的调整。
在此期间,清政府与外国签署了一系列“平等条约”,取消了“朝贡体系”,宣布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并重建了从开城到汉口的通商口岸以稳定国家经济。
总的来说,这些变化对于清朝走向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清朝的外交政策的这些重大变化有助于中国现代化。
外交政策的调整令外国逐渐正视中国,并以更平等的方式与中国进行交往。
中国利用西方技术和科学得到了快速的现代化,并逐渐走出自闭独裁的包围。
这些措施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为日后中华民族的殷红复兴奠定了基础。
结论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外交政策是受其内部政治体系的限制的。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限制逐渐被摆脱,外交政策也开始调整。
最终,平等条约、通商口岸的建设、西方技术的引进等措施使得中国得到现代化,摆脱了半殖民地的状态,成为现代独立的国家。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与文化交流
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与文化交流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独特的时期,与周边国家有着广泛的外交交往。
其中,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与文化交流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清朝与朝鲜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及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时间跨度较长,与朝鲜的关系也因此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
在明朝灭亡后,朝鲜王朝成为明朝亡命诸侯的避难所,因此与明朝后裔的清朝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联系。
正因如此,清朝建立后,与朝鲜的外交关系可谓紧密。
二、外交关系1. 朝贡体系:清朝实施朝贡制度,朝鲜是清朝的附属国之一。
朝贡使双方保持了一定的交往,并且朝贡使团的往来也成为了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 通商:清朝后期,清政府开始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与朝鲜签订了一系列通商条约。
这些条约为两国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
三、文化交流1. 书信往来:清朝与朝鲜之间有着频繁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包括两国皇帝间的通信,以及学者之间的交流。
这些书信不仅拉近了两国之间的距离,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2. 教育交流:清朝在朝鲜设立了学堂,派遣大量的教师前往朝鲜传授知识,尤其是中文和儒家思想。
这些教育交流为朝鲜的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
3. 文化借鉴:在文化交流中,朝鲜从清朝汲取了不少的经验和知识。
例如,朝鲜受到清朝文化的影响,开始采用汉字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朝鲜文化的发展。
四、重要事件与影响1. 《中朝友好条约》:该条约是清朝与朝鲜签订的一个重要外交协议,规定了两国互利互惠、友好相处的原则。
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两国间的外交交往。
2. 文化传承:清朝与朝鲜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两国文化得以相互传承、互为影响。
中文的传入为朝鲜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基础,而朝鲜文化的借鉴也对清朝的文化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社会发展:清朝与朝鲜的外交关系与文化交流也对两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14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专题14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考点图解】【名师点拨】1.民族觉醒的转折点——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1)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2)经济上,出现了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热潮。
(3)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2.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1)“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
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3.(2016·江苏单科·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4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A4.(2016·上海单科·19)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台湾割”出现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是1858年签订,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故D项正确。
5.(2016·上海单科·20)右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该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严复的《天演论》C.梁启超的《瓜分危言》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答案】C6.(2015·四川文综·5)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中外关系史 (1)
下面我们从宁波港为例论述下条约制度对中国近代化的阻碍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宁波的侵略势力迅速扩大,他们在宁波取得一系列的特权,严重的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西方列强还在宁波开办银行,控制宁波的对外贸易,洋纱洋布的大量输入使宁波的传统棉纺手工业和冶铁业面临破产。宁波实行了半殖民地的海关制度,第一任宁波海关税务司是英国人华为士,从此宁波海关的管理权落入洋人之手。西方列强利用控制海关的权力,肆意压低外商货物的关税而提高华商的税收,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但受到封建势力的压迫,同时受到帝国主义的严重阻碍。由于中国没有关税自主不能对弱小的民族工业进行保护,因此弱小的民族工业根本无力在重工业方面同外国资本进行竞争,只能投资一些轻工业。因此中国近代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以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受到严重的剥削和掠夺,中国实际上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
乐承耀,《宁波近代史纲》【M】宁波出版社.1999
乐承耀,《宁波近代史纲》【M】宁波出版社.1999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泛滥,而取得战争胜利的英国人则试图建立中外交往的新制度。按照这种说法,英国发动鸦片鸦片战争目的在于废除纳贡制结构,换句话说鸦片战争是一场贸易战。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鸦片战争虽然是因为鸦片贸易引起的,但它本质上是英国推向全球霸权的侵略战争。如果单纯的是一场贸易战,为什么要战败的中国割地赔款?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火烧圆明园?费正清把鸦片战争说成贸易战实质上掩盖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掩盖了对中国的掠夺。他过度强调了条约制度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弱化了条约制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当然费正清作为一个西方人来看待条约制度有自己的民族立场和看法,这是无可厚非的。
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转变
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转变一、“夷夏观念”1.概念: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变(1)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2)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
(3)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辛亥革命期间“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标直指清朝贵族,这是革命形势的需要。
之后,在革命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被唤醒,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形成。
二、晚清至民国时期外交体制的变化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
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
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
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
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
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中国外交的现代化:
二.朝贡体系的衰亡
抵抗是指抵制国际社会的扩展,抗拒西方强
加的规范和不平等地位,力图维持置身于西 方权势范围之外的情况。 屈服是指在抵抗现代国际社会的扩展,抗拒 西方强加的规范和不平等地位终告失败或无 力进行抵抗的情况下,不发达国家会屈服, 这意味着被迫接受不平等、受压迫的地位, 被迫服从西方规定的种种规范,但不顺从的 情况仍会不时发生。
二.朝贡体系的衰亡
3.朝贡制度的崩溃(1882-1895) 中法战争使朝贡体系遭到重大打击。甲午中日战争 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在中国存在 了两千多年的朝贡体系的崩溃。甲午战争中国的失 败和日本的崛起使得东亚国际体系在结构上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过去一直以中国为中心逐渐转变以 日本为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促成了东亚国 际体系的演变,同时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各国则面对 日本的重大转型,遭遇到了更加深重的危机与灾难。
四.中国外交的现代化
2.现代外交机构的设立: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到外务 部(1861—1901) 总理衙门的缘起:各国驻京使节代表其本国政府办 理交涉,清政府原来专管藩属的礼部和理藩院在制 度及功能上都无法应付这种新局面,特别是对应近 代国家对等关系措置的阙如,西方列强对原有外交 体制的日益不满;涉外事务日渐频繁,是清政府加 强对西方各国沟通的必然选择;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西方使节驻京,以及外国人进入内地游历和传教, 需要新的机构与之打交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外务部
和会司 考工司 榷算司 庶务司 丞参厅 秘书股 机要股 统计处
编辑 收文处 档案处
四.中国外交的现代化
3.外国使节驻京与觐见礼仪之争 外使驻京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早在1793年马 戛尔尼使华时,就曾提出公使驻京问题。鸦 片战争后的西方列强一直要求外国使节进驻 北京,遭到清廷拒绝。第二次鸦片战争,英 法以武力的方式解决了公使驻京问题。
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的变迁——鸦片战争170周年反思
界商业贸易 日益 繁荣 ,并 由此扩 大 了世人 交往 的范
围。多数西方学者据此认 为 ,经 济全球化始于 l 5世
纪 的欧洲 ,航海大 发现使 人类 的脚步从 一个大 陆跨
到另一个大陆 之上 ,从 而实现 了从 草原 到海洋 的革 命性变革 … 。罗伯 森将 1 5世 纪初期 开 始 的经 济全 球化划分 为萌芽 、开始 、起飞 、争 霸 和不确定 性 五
的冲击下 ,朝 贡贸易体 系逐 渐逊位 ,终 以鸦 片战争及 《 南京条约》 为标 志走 向解体 。作为世界历 史进程 的一个 缩影 ,东亚朝 贡贸易体 系的解体 无疑是 劳动 方式变革的 结果 。中国被迫开放贸 易并按 自由贸 易帝 国主 义的原则 开放 通商 口岸 、租界和 建立海关体 系,从根本上改 变了朝贡 贸易体 系的制度框 架,为条 约通商 贸易体制 的确立 提供 了条件。条约通商 贸易体制在很 大程度上侵 害 了中国的主权独立 ,使 中国的 商品市场被 纳入 由英 国构建的 西方世界 经济体 系。客观 而言 ,这一体制 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了以1岸为 中心 的近代 区域 市场 的发展 和近 : 2
寻求一种力量 均衡 ,牵制 和对抗 以欧洲大 陆专制 主
个 阶段
∞ 。沃勒斯坦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
上是世界历史 性 的 ,经 济全球 化与资 本主义 生产 方
式是同步的 ,经 历 了一 个运用 各种手 段成功 扩张 的
义为重心 的神圣同盟 。1 1 8 5年的 《 威尼斯 和约》 给
提是存在一个 以西方为 中心的 “ 世界体 系” 。
通常认 为 ,西方世界体系体现 了建立 在 14 6 8年 的 《 威斯特伐利亚 和约》 之上 的民族 国家之 间的平 等交 往关 系 ,因为和约确 立 了主权 国家的合法 边界
从朝贡关系到条约关系——晚清外交关系的演变 20ppt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外交发生的变 化,并加以简要评价。
(1)变化:由将外交视为临时性质工作到正式设置专掌外 交事务的专门机构;由间接交往到直接交往;由维护等级制 的朝贡外交到融入世界国家体系的近代外交。
——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概括晚清政府外交礼仪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晚清外交礼仪改革的影响。
特点:在列强的要求下进行,具有被动性;过程曲折 缓慢,但不断与国际惯例接轨。
影响:推动传统朝贡体系向近代外交转变,促进中外交往; 在半殖民地化进程中,并不能使中国获得真正的外交平等。
第二章:条约关系观念的演变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 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
答: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 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
材料一:两国始终不和之缘,总由各省督抚于外国交涉事件, 并无尽心守约之理。……此种背约阻滞,无非致令贵国临险 之虞……毕至酿成称戈之祸。
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 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 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1864年,清政府刊 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 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 “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 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
——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根据《议和大纲》规定,1901年后外交团所提觐见礼仪: 一、皇上每年接见外交团应在太和殿举行,平时接见一国使 节应在乾清宫举行; 二、不论哪种接见,皇上都应当站立会见外交使节,并直接 同他们讲话; 三、皇上应当亲手接受各国使节须要交给他的信件; 四、皇上为外交团举行宴会应在乾清宫,皇上应当亲自出席;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动因、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和国际关系的剧变,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交挑战。
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从屈辱条约到平等外交,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不仅是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反映,也是中国自身社会变革、观念更新的结果。
文章首先将回顾中国近代外交的历史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体系,以及晚清政府在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随后,本文将分析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关键节点,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探讨这些事件如何推动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本文还将探讨转型过程中的主要人物和思想,如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外交思想和实践。
本文将评估中国近代外交转型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包括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重塑。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以及这一转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二、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背景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并非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国内环境来看,晚清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
政治上,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使国家机器运转失灵,民生凋敝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资源,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思想上,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逐渐传入,冲击着传统的封建观念。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外交事务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为中国外交转型提供了契机。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向海外扩张,中国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自然成为了他们争夺的对象。
频繁的战争与外交摩擦,使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朝贡外交已无法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寻求新的外交模式。
再次,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努力,为中国外交转型提供了思想基础。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改革运动,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有所突破,也在思想领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
中国朝贡体系和西方条约
中国朝贡体系和西方条约一、中国朝贡体系的概述中国朝贡体系是指自古至近现代,中国历代中央政府与周边国家建立的一种外交和经济关系的制度。
其核心理念是中国作为“中央”大国,周边国家则作为“藩地”或“朝贡国”,通过朝贡体系来维护区域秩序,处理外交事务。
该体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中的中央集权思想和“天朝上国”观念。
1. 朝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朝贡体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经过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周边国家或地区以“朝贡”的形式向中国中央政府进贡礼物,以表忠诚和承认中国的中心地位。
在中国的朝贡体系下,朝贡国可以获得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同时在贸易、外交上享有一定的特权。
2. 朝贡体系的运作机制朝贡礼仪:朝贡国定期派遣使节到中国朝廷进行朝贡,献上礼物和贡品,以示对中国的尊重和臣服。
使节在到达中国后,接受中央政府的接待,进行外交交流,并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回赠。
政治和军事支持:朝贡体系中的“中央”国家对朝贡国提供政治上的支持和保护,必要时,还会给予军事援助,以维护其政权的稳定和安全。
经济互惠:朝贡国在朝贡过程中可以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获得中国的商品和技术支持。
中国则通过这一机制控制了周边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关系,增强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
二、西方条约的背景和内容西方条约是指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通常是在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或侵略后签订的,其内容往往对中国极为不利。
1. 不平等条约的形成不平等条约的形成背景与19世纪中国社会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外交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不仅削弱了中国的主权,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主要条约的内容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土割让:部分条约中规定了中国将某些重要的领土或港口割让给西方列强。
从朝贡到条约:甲午战争前后中日对朝贸易比较
从朝贡到条约:甲午战争前后中日对朝贸易比较石光日(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与朝鲜有着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并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19世纪末中朝两国贸易从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的发展与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朝贸易关系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归纳,同时将中日对朝贸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表明,中朝贸易从朝贡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的过程中,中朝双方贸易有了快速的发展,有利于遏制日本在东亚扩张的速度,对于整个东北亚地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双方提供了便利。
〔关键词〕朝贡;条约;对朝贸易;甲午战争;东亚中图分类号:F 1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21)04-0027-11一、引言纵观中国、日本、朝鲜(以下简称东亚三国)贸易往来的历史可以发现,东亚三国贸易是在以中国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朝贡体系下进行的,这种朝贡体系是建立在中国自身文化魅力之上的。
特别具有典型代表的是明清时期延续了五百多年的中国和朝鲜的朝贡贸易,中朝之间的朝贡贸易可以说是东亚圈“华夷”秩序的楷模。
这种朝贡体系下的交流不仅为两国人民生活与生产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东亚五百多年以和平、发展为主线的政治格局做出了贡献。
朝贡体系的发展受中国自身实力大小的影响,自古以来东亚三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是在朝贡体系下进行的,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实。
进入近现代以来,朝贡体系受到西方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体系的冲击,东亚三国该如何应对,东亚三国贸易该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呢?20世纪以来,随着同样具有儒家文化传统的日本、韩国、中国的相继崛起,我们会问:东亚三国为什么会崛起,是否是因为东亚三国受益于西方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体系,还是受益于在西方到来之前东亚就已经孕育了高度成熟的国际秩序。
特别是2020年11月RCEP 的签订,以及酝酿已久的东亚自贸区也提上日程,研究东亚三国贸易往来的历史渊源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五单元主题探究8从朝贡外交到条约外交__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教学课件
——摘编自王珣、李翔《晚清中国外交体制变化发展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外交由“朝贡体系”向“条约体系”转变的背景及影响。
教材素材变式
答案
【参考答案】 背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西方近代国际 观念的影响。影响: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剧了民族危机;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外交的近代化。 【解题思路】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 1840年之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所学知识可得出,西方列强对中国 侵略的加剧,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根据材料“这一历程是近代中国逐渐调整、变通、改革传统外交观念,接受、 适应与运用西欧国际观念的历史变迁过程”可得出西方近代国际观念的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随着外国 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这一转变中,一方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的加深,民族危机愈发严重”可得出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剧了民族危机;根据材料“另一方面,随 着‘朝贡体系’瓦解,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的交往逐渐频繁,对外认识也愈发加深,外交观念亦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外交 政策更加务实,乃至出现了专职的外交机构,这一切都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可得出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客观上促 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主题探究8 从朝贡外交到条约外交——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主题解读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观念,也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而是将所有中国以外的国家通通视为 朝贡国,直到鸦片战争后才迫于世界形势作出变革。近代中国在外力的逼迫下打破了“夷夏之防”,开始接受西方外 交观念、外交制度,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制,慢慢地融入了世界,形成了新的国家关系,推动了外交的近代化。
清朝的外交政策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
清朝的外交政策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朝贡体系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清朝在外交政策上的变迁。
一、朝贡体系的形成与内涵朝贡体系是指以中国为中心,周边国家或地区向中国朝贡,并以此作为交流基础的一种外交形式。
朝贡体系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随后逐渐形成稳定的模式,并在明清时期得到确立。
据史书记载,朝贡体系形成于古代中国与邻国的交往过程中。
中国作为中央帝国,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影响力。
为了向中国示好、获取利益,周边国家会定期派遣使臣前来朝贡,并被中国接纳为“藩属国”。
在朝贡体系中,中国作为“天朝上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国家则相对地位低下,需向中国进贡贡品并承认中国的统治地位。
同时,中国也会派遣使臣前往各国,展示自身的强大实力和文化,以巩固自身的威望和统治地位。
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与影响随着欧洲列强的崛起和中国国力的逐渐衰弱,朝贡体系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开始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标志着清朝外交政策的大转变。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等。
这些条约多由中国与列强签订,对中国进行了领土割让、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一系列剥削和压迫。
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使得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受到严重破坏,使中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剧变,特别是在经济领域长期遭受列强的掠夺和压榨。
三、清朝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清朝外交政策的转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朝贡体系逐渐失去了约束力。
在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社会和农耕经济推动下的经济体系显得薄弱不堪。
其次,清朝内部的腐败和无能,导致对外政策的被动应对。
因此,清朝在面对欧洲列强的时候,不得不改变以往的外交政策。
西方条约体系与中国朝贡体系
西方条约体系与中国朝贡体系长期以来,中国人讲究“以礼相待”;同时,重视对“中庸”之道的贯彻和严守;从而,导致中国不仅对外邦采取了相对“以礼至上”的态度,而且对臣服于“天朝”的藩属国也采取了“礼字当先”的外交方式。
中国的朝贡外交体系,就是建立在相对和平共处且互利互惠的宗藩关系之上。
被征服的国家或民族,在臣服于中国的过程中,承认中国为其宗主国,而自身则为中国的藩属国。
藩属国对宗主国需每年定期进行进贡;或必要时,可派出使节朝见中国皇帝;以保持双边的良好外交来往。
中国可在必要时执行对藩属国的军事保护,同时,也可以在和平的局面中,给予藩属国高度自治和自卫的权利。
这种,宗藩关系属于名义上的“臣服”。
藩属国仍然享有政权实体、集体自卫和高度自治的权利。
朝贡外交体系,是一种良性的外交结构或框架。
当然,这种外交体系是指自公元前 3 世纪开始,直到19 世纪末期,存在于东亚、东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中国或中原王朝为主要核心的等级制网状封建国际政治秩序的体系结构。
具体的宗藩关系构建制度主要分为,①商周时代的畿服制度;②秦汉时期的册封制度;③唐宋时期的羁縻制度;④元明清时期的朝贡制度;由这四个构建制度所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网状等级体系的朝贡外交体系。
朝贡体系的作用:①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和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②加强了区域间各国的经贸往来和政治联系;③促进东亚地区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实现区域间,“汉化”影响的不断深化。
朝贡外交体系,作为深受“汉化”影响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言,确实起到了促进区域间各国的某种文化上的“同化”作用。
然而,随着中华文明在近代的“闭关自守”,东亚地区的朝贡外交体系,也在“无声无息”地趋于瓦解。
这个因素,便是与之相对的西方“条约体系”对东方朝贡外交体系之冲击。
西方条约体系的建立,事实上,开始于 AD1648 年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AD1648 年,随着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成为欧洲国家之间的最为主要的国际交流或外交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的变迁——鸦片战争170周年反思张明之2012-2-6《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摘要: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
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
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终以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为标志走向解体。
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结果。
中国被迫开放贸易并按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原则开放通商口岸、租界和建立海关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朝贡贸易体系的制度框架,为条约通商贸易体制的确立提供了条件。
条约通商贸易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侵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使中国的商品市场被纳入由英国构建的西方世界经济体系。
客观而言,这一体制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口岸为中心的近代区域市场的发展和近代市场关系的形成。
关键词:世界体系/制度变迁/朝贡贸易/自由贸易/条约通商/近代中国作者简介:张明之,南京政治学院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副教授,江苏南京210003一、鸦片战争前非对称的“世界体系”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航线的地理大发现,世界商业贸易日益繁荣,并由此扩大了世人交往的范围。
多数西方学者据此认为,经济全球化始于15世纪的欧洲,航海大发现使人类的脚步从一个大陆跨到另一个大陆之上,从而实现了从草原到海洋的革命性变革[1]60。
罗伯森将15世纪初期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划分为萌芽、开始、起飞、争霸和不确定性五个阶段[2]58-60。
沃勒斯坦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世界历史性的,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同步的,经历了一个运用各种手段成功扩张的过程[3]462。
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则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历史划分为“新兴的西方世界”、“西方居优势地位的世界”和“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和成功的世界”三个阶段[4]序言5。
无论如何界说,总是隐含的前提是存在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通常认为,西方世界体系体现了建立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上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因为和约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合法边界及对彼此国家内部事务的不干涉原则,而英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掌控欧洲力量均衡体系的主导者并有效地维持着西方秩序。
1713年的《乌得勒支和约》使英国成功地以强大的实力实现了对海洋及海上贸易的主宰。
拿破仑战争后期,英国通过组建四国同盟(Concert of Europe)这一国际机制来寻求一种力量均衡,牵制和对抗以欧洲大陆专制主义为重心的神圣同盟。
1815年的《威尼斯和约》给欧洲带来了一个长达百年的西方历史上罕见的和平,更是被许多史学家颂为“英国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
事实上,西方“条约和平”秩序的建立与维持,是英国控制着欧洲的力量均衡而追求自身全球利益的结果。
在金融、财政等一系列有效率的制度创新的推动下,首先诞生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浪潮导致了生产力的根本性变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277。
经过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最终确立了在军事上的全球优势,事实上已经拥有了在西方体系中的霸权。
拿破仑战争给英国造成的损失微不足道,但战争中的商业封锁延缓了欧洲大陆国家工业发展的进程,也使后者在海外的商业利益和殖民地遭到巨大损失[6]88。
英国海军的迅速强盛,得以轻而易举地以坚船利炮轰开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并牢牢地控制着世界局势的发展,造就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盛大繁荣。
”[7]英国把越来越多的国家拉入到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中,当时的世界市场只为“最早实现民族工业化”的英国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其他欧洲国家根本没有机会走到前边[8]42、48-49。
“文化同质性的地区当然会存在很强的相互依赖和深刻的相互影响关系”,“某些共同价值一般被认为是增进相互依存、扩大的前提条件”[9]8。
相对于西方世界体系,自唐宋以来,东方世界便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以同源文化、同质制度为根基的亚洲经济圈。
所谓“中央文明”或“中央帝国”,绝非仅仅就地理位置而言的,中国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费正清的“中国中心主义”或“中国世界秩序”认为,东亚在历史上已形成了一种等级严明的同心圆状的中国对外关系的网状结构,大致与近代欧洲所发展起来的国际秩序相当①。
乾隆所说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10]8,充分表露了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意识,清政府的贸易变成了“怀柔遐方、加惠四夷”的政治行为[11]8。
论及“中国世界秩序”,经常被援引的中西之间的礼仪(叩头)之争,体现了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抑或臣属与宗主之间的关系。
清政府坚持“外交”礼仪,其核心在于维护固有的“外藩”对“天朝”的朝贡体制,“华夷之辨”,反映的是华夏族身份的自我认同及其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差异[12],处于朝贡体系之外的其他“外之邦”更是“夷上加夷”,诸如“英夷”等。
但在“中国世界秩序”存续期间,中国很少利用自己的宗主地位和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奴役、掠夺和图谋体系内的朝贡国;大多数时候,朝贡在经济上是无利可图的,甚至成为王朝的负担;朝贡国遇内乱外患,还要尽责安攘保护。
早在明万历年间,朝贡诸国分“东南夷(上)”、“东南夷(下)”、“北狄”、“东北夷”和“西戎”计142国(部族)。
延至清中期前,又有增加。
尽管走私贸易日盛,但基于禁海、一口通商等贸易管制政策的朝贡贸易依然是中外经济交往的主体。
可见,鸦片战争前夕,如果说存在着近代意义上的世界体系,也是一种非对称的“世界体系”。
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其区别则在于内敛或扩张性的战略构想及其支配的资本体系的性质。
有论者通过研究16~18世纪欧亚发展趋势上的差异得出,欧洲的发展模式导致了许多海外帝国和争夺流动资本的国际竞争体系的形成,而东亚模式则趋向于经济自足的国家和鲜有为流动资本而竞争的国际体系,甚至19世纪东亚与欧洲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大冲突,至少部分原因在于两个世界区域早期发展路径上的差异[9]14-15。
这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当时非对称体系的重要特征。
在封建权贵资本体系支配下的朝贡贸易是一种内聚型体制,以强化中心区政治经济地位为重心,以“德治”来维系等级秩序,以守成为重任,以归化为职守。
中国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和国内市场的广阔,使中国可以不依赖于海外市场;文化传统上的华夷观,妨碍了海权观念的形成;而北方边防的长期威胁,制约着明清政府对于海防的建设,迫使他们本能地通过闭关政策来进行自我保护[13]。
与此相对应,欧洲民族国家尽管保持着政治意义上的主权独立与平等,但实际上存在于一个由英国占支配地位的西方世界体系中,在激烈的竞争和频繁的战争中胜出的英国,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推行贸易“自由主义”而追求机械化的商业运输和生产体系在全球的扩张。
不仅如此,在近代商业资本支配下的英国在欧洲主导和维护这一力量均衡,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制造了一种样板效应,即英国行使主导权(如海上贸易保护)是为了实现普遍的利益[14]57、66-71。
英国在“自由贸易”的大旗下,牢牢控制着全球近1/3的贸易,将大多数国家拉入英国主导的贸易网,这一体系成为各国资本投向和获取财富的唯一路径。
这种话语霸权下的“普遍利益”越是被各国所坚信,英国对这一体系的控制就越容易,代价也越低。
二、“自由贸易”的冲击与朝贡体系的解体一个国家在世界市场的地位,成为该国在国际体系中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15]138。
在鸦片战争前夕,非对称“世界体系”中两个中心国家的海外贸易活动呈现显著的差异。
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不但提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准则”,且进一步指出“远处的贸易对于本国是最有利的”[16]4、15。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进一步为英国的海外扩张和推行所谓的“自由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历经“光荣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英国,由“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优势”[17]864,最终于18世纪末出现的强力机械装置,在世界经济史上划出了一个时代[18]22,即原先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全球性市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5]88。
在机器大工业这一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产体制诞生以来,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至少三方面的深刻影响:一是适应机器大工业生产需求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银行金融体制、市场规则等,逐渐巩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
二是生产实践活动的外延扩展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疆界,越来越多的区域性生产实践活动被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世界性的生产体系之中,“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
”[5]114三是世界历史的时代,主要体现在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基础上的劳动方式的改变。
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即使是发展到“康乾盛世”这一巅峰,依然无法容纳生产力的要求;与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相适应的朝贡贸易体系,在生产力突飞猛进和世界市场面前,自然无力阻挡打着“自由贸易”旗号的坚船利炮的冲击。
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解体无疑是劳动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
长期以来,朝贡贸易体系一直是维系“中国世界秩序”的关键和连接东亚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纽带。
滨下武志甚至提出,东亚沿海地区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具有多样性却又整合得很好的经济商业圈”,“即使在欧洲国家殖民统治达到顶峰的时候,它们也不得不寻求与东亚这个传统朝贡贸易体系整合起来。
”[9]13随着朝贡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清政府影响力与控制力的式微,这一体系的内生性发展机制遭到破坏,鸦片贸易、鸦片战争则使得这一进程具有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因素。
正如彭慕兰所言,鸦片战争既非来自海外的中国现代性的起点,亦非一个内生的现代性遭受挫折的关键时刻[19]序言6。
在明清之际海外通商基础上,18世纪清王朝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激增。
清政府曾实行过“时开时禁,以禁为主”的海外贸易政策②,但即使在禁海期间也没有完全断绝与外国的贸易往来。
在整个18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白银的“最终的归宿”。
为扩大对中国商品的进口,西欧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前期继续向中国输入大量白银;尤其是清朝“弛海禁”后的一个时期中,到达粤海关的东印度公司船只所载货中,9/10是银货[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