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1.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

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

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

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 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 。

5.1.1通信协议结构5.1.1.1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SIPIP 会话通道媒体流通道H.264G.711A/G.722.1/G.723.1/G.729/AMR-NB SDP RTP/RTCP RTSP MANSCDPTCP/UDPTCP/UDP图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

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

5.1.1.2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

{设备管理}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设备管理}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设备管理}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设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确保视频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制定一套统一的接入标准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一、接入设备的认证和授权:在接入视频监控设备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认证和授权,确保设备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认证和授权的过程包括对设备厂商的资质、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审查,同时要求设备厂商提供设备的相关证书和说明。

二、网络接入规范:视频监控设备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传输,因此对于设备的网络接入规范十分重要。

包括设备的网络配置、网段划分、IP地址分配、子网掩码等。

此外,还需要规定设备的网络传输协议,如TCP/IP、UDP,以及网络带宽等。

三、数据传输规范:视频监控设备需要传输大量的实时数据,对于数据传输的规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规定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编码方式、压缩比等。

要求设备支持高清视频传输,并能够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数据传输需求。

四、设备管理规范:视频监控设备的管理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

设备管理规范包括设备的命名规则、设备的归属和责任划分、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设备的完善和升级等方面。

设备管理规范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

五、录像存储规范:视频监控设备需要对监控画面进行实时录像存储,规范设备的录像存储是确保数据安全和便于检索的关键。

录像存储规范包括设备的存储容量、录像格式、存储周期、存储路径等方面。

要求设备支持多种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等,并能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六、权限管理规范:视频监控设备需要对不同用户进行权限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数据的保密。

权限管理规范包括用户的注册和认证、用户权限的分配和管理、用户的操作日志记录等方面。

要求设备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能够灵活地定义用户的权限,并能够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审计和追踪。

视频监控联网标准GB

视频监控联网标准GB
为了配合GB/T 28181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公安部组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开展了“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规范性指导及评估验证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研究制定了与标准配套的检测方法、检测工具,支持各类产品的自测与调试,用于国家级检测部门的产品正规检测和各地检测机构的工程现场检测。专门研制GB/T28181标准符合度测试工具,用以提供给公安部认定的检测机构建立起科学的检测流程和方法,以对平台集成商、设备提供商等提供的产品和系统,按照公平公正的科学方法去检测,并提交相应的国标符合度检测报告,以提供用户和招标单位判别应用,这样完整的技术和科学测试手段才能确保真正建立起市、省乃至全国的,效率高、性能优的视频信息联网综合应用系统,才能最大化的实现视频数据共享互用,真正对智能视频综合研判提供良好的视频数据资源。
三、GB/T 28181国家标准的推广应用和技术指导
为更好地指导全国公安机关开展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公安部先后发布了《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信[2012]11号)、《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的通知(公科信[2012]73号)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统一标准,以GB/T 28181国标和GA/T669系列行标等作为视频监控系统互联的标准依据,部署了到2015年间的视频图像整合与共享工作的工作任务,并对省市平台建设主要任务、联网架构、标准强制项、标准符合性测试、联网平台功能性能等进行了规范。对全国跨区域联网建设工作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
1)在各地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各类工程性问题。例如:
由于上下级平台间、平台与设备间参数配置不一致导致系统无法连通;
系统视频并发数据量超出系统硬件、网络负载能力上限,造成图像丢包、卡顿;
由于网络、电源等环境因素造成互联和视频点播不稳定等;

安防监控系统接口标准

安防监控系统接口标准

安防监控系统接口标准
安防监控系统接口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 RS-232接口:RS-232接口是现在主流的串行通信接口之一,被广泛用
于计算机串行接口外设的连接,传输距离最大约为15米,电平为逻辑“0”时为+3V~+15V,电平为逻辑“1”时为-3V~-15V。

2. RS-485接口:其电气标准为,+2V~+6V表示“0”,-6V~-2V表示“1”。

3. DVI接口:数字视频接口(DVI)是一种国际开放的接口标准,在PC、DVD、高清晰电视(HDTV)、高清晰投影仪等设备上有广泛的应用。

4. HDMI接口:HDMI接口是一种全数字化视频和声音发送接口,可以发
送未压缩的音频和视频信号。

5. USB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是连接计算机
系统与外围设备的一种串口总线接口,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

6. RJ-45网络模块和水晶头:RJ-45是一个常用的网络接口插头,广泛用于各种网络连接设备。

7. 摄像机DC圆口规格:大部分摄像机的电源适配器接口都是DC插头,其中指的是电源适配器的插头外径公差±,指的是电源适配器的插头内径公差-0/+,即内径范围。

如需安防监控系统接口标准的更多信息,可以阅读与安防监控相关的专业书籍或咨询相关技术工程师获取帮助。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验收规范标准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验收规范标准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验收规范标准1.所有线路必须穿管或走线槽,不便于管或走线槽的部位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布线要美观大方、横平竖直、结实牢固。

2.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30%~4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20%~30%。

3.如果存在局部干扰源,且不能满足最小净距离要求,应采用钢管。

暗管必须弯曲敷设时,路由长度应≤15米,该段内不得有S弯。

连续弯曲超过2次时,应加装过线盒。

所有转弯处均用弯管器完成,为标准的转弯半径。

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三通四通等。

4.在暗管孔内不得有各种线缆接头。

5.电源线配线时,所用导线截面积应满足用电设备最大输出功率。

6.电线与暖气、热水、煤气管之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300mm,交叉距离不应小于100mm。

7.穿入配管导线的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接头搭接牢固,用绝缘带包缠,应均匀紧密。

8.视频电缆到摄像机的预留长度不小于30CM。

9.分体设备、器材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电器产品标准的有关规定。

设备器材包装应完好,材料外观不应有破损,附件、备件应齐全。

10.金属电线保护管及接线盒外观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毛刺,管口应平整。

通信系统使用的终端盒、接线盒与配电系统的开关、插座,选用与各设备相匹配的产品。

11.暗盒接线头留长30厘米,所有线路应贴上标签。

12.穿线管与暗盒连接处,暗盒不许切割,须打开原有管孔,将穿线管穿出。

穿线管在暗盒中保留5毫米。

暗线敷设必须配管。

13.电源线及插座与电视线、网络线、音视频线及插座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500mm。

14.线槽外观要求:横平竖直,大小均匀。

线槽线管的固定:地面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两米必须固定;墙槽PVC管要求每间隔一米必须固定。

二、视频监控系统验收标准:系统的设备、部件、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上述规定。

围、照明条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设备的安装、接线、调试是否符合要求;3、传输电缆的敷设、连接、绝缘是否符合标准;4、图像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存在失真、抖动等现象;5、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

视频监控工程施工规范标准

视频监控工程施工规范标准

1.视频监控工程一.摄像机安装规范1.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

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2.5-5m,室外宜距地面3.5-10m2.室外环境下采用室外全天候防护罩,保证春夏秋冬、阴晴雨风各种天气下使用3.电梯厢内的摄像机应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厢内的全景4.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

镜头视场内,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5.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并应避免逆光安装;当需要逆光安装时,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比度。

摄像机的安装应牢靠、紧固6.在高压带电设备附近架设摄像机时,应根据带电设备的要求,确定安全距离7.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m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

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应固定,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8.云台及云台解码器与摄像机的接线连接方式应具体严格按照云台解码器的产品说明书9.摄像头调通后,图像质量损伤主观评价,要求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和干扰存在10.摄像头调通后,自动光圈调节功能、调焦功能、变倍功能等各控制功能应正常二.线缆部分规范1.所有的线缆在走线时不能裸露在外,根据现场环境选择使用PVC管、钢管或桥架走线,线缆走向应尽量选择人不能直接触及的位置,严禁在两建筑屋顶之间敷设电缆,应将电缆沿墙敷设置于防雷区内,并且不得妨碍车辆运行2.220V 电源线不能与视频线、控制线等弱电线路同管3.络信号线两端水晶头终端采用568B标准(个别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褐白-7,褐-84.经过室外的网络信号线必须采用室外型5.所有网络信号线两端需采用明显的永久性标签6.P VC管、钢管和桥架在室外的接口处应做防水处理7.所有进入设备或网络箱的线缆均应作回水湾处理,保证雨水不能顺着线缆进入设备或箱体8.线缆沿墙安装时,直径20mm以下PVC管可用线卡固定,线卡间距宜控制在60cm左右;直径40mm以上PVC管和所有钢管及桥架的固定均应使用膨胀螺丝,膨胀螺丝间距宜控制在100cm左右9.网络信号线必须采用满足超五类标准以上的UTP电缆。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实用标准要求规范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实用标准要求规范

1.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

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

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

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

5.1.1通信协议结构5.1.1.1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

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

5.1.1.2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

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传输。

5.1.1.3会话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

监控摄像头安装标准

监控摄像头安装标准

监控摄像头安装标准
监控摄像头是一种用于监视和记录特定区域活动的设备,它在保障安全和防范
犯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监控摄像头的安装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监控摄像头安装的一些标准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位置。

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应该能够全面覆盖监控区域,并且
避免遮挡物的阻碍。

在选择位置时,要考虑到光线、视角和遮挡等因素,以确保监控效果最佳。

其次,固定安装。

监控摄像头的安装应该牢固可靠,避免因为松动或摇晃而影
响监控效果。

安装时要选择适当的支架或固定设备,并严格按照安装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摄像头稳固地安装在指定位置。

另外,电源和线路的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监控摄像头的电源线路应该经过合
理的规划和布置,避免出现电源不稳定或线路杂乱的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防水防潮,以保证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安装监控摄像头时,还需要注意保护隐私和合法性。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要
避免监控到他人的私人空间,以免侵犯他人隐私。

同时,安装监控摄像头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

最后,定期维护和检查。

监控摄像头的安装标准不仅仅是指安装过程,还包括
后期的维护和检查。

定期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监控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监控摄像头的安装标准是保障安全和防范犯罪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按
照标准进行安装,并且做好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才能够确保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我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1.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

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

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

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

5.1.1通信协议结构5.1.1.1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

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

5.1.1.2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

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传输。

5.1.1.3会话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

监控设备1043标准

监控设备1043标准

监控设备1043标准监控设备1043标准是指对监控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规范。

监控设备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可以用于监视和记录各种环境和活动,为安全管理和数据采集提供了重要支持。

因此,对监控设备的标准化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生产商提高产品质量,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产品,促进监控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监控设备1043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监控设备的种类繁多,应用场景复杂,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技术特性、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环境适应能力等。

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借鉴国际标准和行业先进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监控设备1043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监控设备的技术要求。

这包括对监控设备的基本功能、性能指标、接口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对于摄像头类监控设备,需要规定其像素、清晰度、视角范围等参数;对于录像类监控设备,需要规定其录像格式、存储容量、录像时间等参数。

这些技术要求可以帮助生产商设计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也可以帮助用户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

其次,是对监控设备的安全要求。

监控设备通常被安装在公共场所或者重要设施中,因此其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监控设备1043标准需要规定监控设备的防水防尘等级、防震能力、防破坏能力等安全要求,以确保监控设备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损坏或者失效。

此外,还需要对监控设备的环境适应能力进行规定。

监控设备通常需要在各种环境下使用,包括室内、室外、白天、夜晚等不同环境。

因此,监控设备1043标准需要规定监控设备的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湿度范围、光照适应能力等环境适应能力要求,以确保监控设备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工作。

最后,是对监控设备的测试方法的规定。

监控设备1043标准需要规定监控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以便对监控设备进行检测和验证。

这些测试方法需要科学可靠,能够真实反映监控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以便生产商和用户进行产品质量的评估和比较。

视频监控 国家标准

视频监控 国家标准

视频监控国家标准视频监控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防范手段,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规范和统一视频监控设备的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视频监控的国家标准,旨在提高视频监控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首先,国家标准对视频监控设备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范。

在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包括设备的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

这些基本要求的规范,可以有效地保证视频监控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效率。

其次,国家标准还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布局和安装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根据不同的场所和用途,国家标准规定了视频监控设备的布设位置、安装高度、摄像头的视角等具体要求,以及设备的连接方式、电源供应等相关技术指标。

这些规定的制定,可以使视频监控系统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提高监控范围和效果,确保监控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另外,国家标准还对视频监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视频监控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离不开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国家标准规定了设备的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的资质要求等方面的规定,以及设备的日常管理、使用记录、故障处理等相关规定。

这些要求的制定,可以有效地保障视频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总的来说,视频监控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视频监控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国家标准的规范,可以有效地规范视频监控设备的生产和使用行为,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监控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社会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共同努力,为我国的视频监控事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视频监控验收规范(试行)

视频监控验收规范(试行)

视频监控验收规范(试行)成为必要的措施。

2、预验收程序可以在前期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后期出现大量的整改,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二、前端设备安装规范:1、支架与立杆安装规范:支架与立杆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牢固、稳定、耐久、防腐蚀。

2、设备箱安装规范:设备箱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牢固、稳定、密封、防水、防腐蚀。

3、摄像机安装规范:摄像机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安装位置合理、安装角度正确、图像清晰、稳定性好。

4、辅助光源安装规范:辅助光源的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安装位置合理、照射范围适宜、亮度均匀、光线稳定。

三、缆线敷设规范:1、一般规范:缆线敷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线路布置合理、线缆保护完整、接头牢固、接地可靠。

2、室内布线规范:室内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线缆敷设规范、接头牢固、接地可靠、外观美观。

3、室外布线规范:室外布线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线缆敷设规范、线路保护完整、接头牢固、接地可靠。

四、设备供电施工规范:1、监控中心供电施工规范:监控中心的供电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电源稳定、线路保护完整、接地可靠。

2、前端设备供电施工规范:前端设备的供电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电源稳定、线路保护完整、接地可靠。

五、接地防雷建设规范:1、一般规范:接地防雷建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接地电阻小、接地点分布合理、接地设施完好。

2、监控中心接地防雷规范:监控中心的接地防雷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接地电阻小、接地点分布合理、接地设施完好。

3、前端设备接地防雷规范:前端设备的接地防雷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接地电阻小、接地点分布合理、接地设施完好。

4、传输线路接地防雷规范:传输线路的接地防雷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接地电阻小、接地点分布合理、接地设施完好。

六、标签规范:1、基本要求:标签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要求标签内容清晰、标签材质耐用、标签固定牢固。

视频监控主要标准规范

视频监控主要标准规范

视频监控主要标准规范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它可以帮助监控人员实时监测和记录特定区域的情况,提高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为了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标准规范,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主要标准规范,帮助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等。

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实际监控需求确定监控区域、摄像头位置、布线方案等,同时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其次,视频监控设备的选用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如《安防监控摄像机技术要求》、《数字视频监控录像机技术要求》等。

监控摄像机需要具备清晰的画面、良好的低光性能、稳定的运行等特点,以满足不同监控环境的需求。

同时,录像机需要具备高清录制、远程访问、数据存储等功能,以保证监控数据的有效记录和管理。

另外,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

监控设备的日常维护需要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操作,包括清洁摄像头镜头、检查设备连接、更新软件版本等。

故障处理和应急维护也需要按照规范进行,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此外,视频监控系统的数据管理和安全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标准规范包括《信息安全技术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技术要求》、《视频监控信息存储管理规范》等。

系统需要具备数据加密、访问权限管理、备份和恢复等功能,以保证监控数据的安全可靠。

总的来说,视频监控系统的标准规范涵盖了设计、安装、设备选用、运行维护、数据管理等方方面面。

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可以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提高监控效果和管理效率。

因此,相关人员在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视频监控系统时,务必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为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视频监控系统规范与标准(2024版)

视频监控系统规范与标准(2024版)

GB 50348-2004
施工现场勘察 勘察并拟定前端设备安装方案,必要时应作现场模拟
试验。 摄像机:安装位置、监视现场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
间提供光照度的能力、监视范围、供电情况; 勘察并拟定线缆、管、架(桥)敷设安装方案。 勘察并拟定监控中心位置及设备布置方案。 监控中心面积; 线缆进线、接线方式;
6.3.5 工程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9 控制设备安装。
1) 控制台、机柜(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平稳牢 固、便于操作维护。机柜架)背面、侧面离墙净距离应符合本规范 3.13.11条的规定。
2) 所有控制、显示、记录等终端设备的安装应平稳,便于操作。 其中监视器(屏幕)应避免外来光直射,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避 光施。在控制台、机柜(架)内安装的设备应有通风散热措施,内 部接插件与设备连接应牢靠。
GB 50348-2004
3.11.6 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6 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时应有人
工逐个入孔同步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 不得在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 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7 光缆敷设完毕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 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3) 控制室内所有线缆应根据设备安装位置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排 列、捆扎整齐,编号,并有永久性标志。
GB 50348-2004
6.3.6 供电、防雷与接地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的供电设施应符合本规范3.12节的规定。摄像机
GB 50348-2004
3.11.5 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3)下列情况可采用明管配线: ——易受外部损伤; ——在线路路由上,其它管线和障碍物较多,不宜明敷

视频监控系统规范与标准

视频监控系统规范与标准
视频监控系统的工程实施 ——规范标准
主要内容
• 规范分类 • 规范列表 • 重点规范的知识点
规范标准
• GB——国家标准,汉语拼音简写,最高标准。 • G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 T——推荐使用的意思,所以GA/T是指我国公共安全行业的推荐标准。 • JGJ(建工)、EIA/TIA(电子工业)等其他标准。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 GB 16796-199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3-2004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GB 50348-2004
工程主要环节要求: • 工程立项与可行性研究。 • 工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制。 • 现场勘察。 • 方案论证。 • 工程检验。 • 工程验收。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308-200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2011
规范列表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796-1997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17859-1999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T 16677-1996
信号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
GB 50348-2004
3.11.5 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 3 室外线缆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
技术规范》GB50198—1994中第2.3.7条的要求。 • 4 敷设电缆时,多芯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
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 • 5 线缆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6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1. 引言视频监控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帮助我们维护公共安全,保护财产,并提供监督和监控的功能。

然而,由于不同厂商视频监控设备的技术特点和协议不一致,导致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设备接入的标准规范,以确保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

2. 设备接入标准规范2.1 设备接入协议设备接入协议是视频监控设备之间进行交互和通信的基础。

为了实现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通性,需要制定统一的设备接入协议标准。

常见的视频监控设备接入协议包括:•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ONVIF是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于制定统一的视频监控设备接入协议。

ONVIF协议基于开放标准,支持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包括视频流传输、设备控制、事件处理等功能。

•PSIA(Physical Security Interoperability Alliance):PSIA是另一个致力于制定统一视频监控设备接入协议的组织。

PSIA协议提供了与ONVIF类似的功能,支持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是一种用于实时流传输的网络协议,常用于视频监控设备之间的通信。

RTSP协议支持流媒体的请求和控制,包括视频流的播放、暂停、停止等操作。

2.2 设备认证和授权为了确保视频监控设备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需要对设备进行认证和授权。

设备认证可以验证设备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设备授权可以限制设备的使用权限,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设备和数据。

设备认证和授权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数字证书:设备可以通过加密算法生成唯一的数字证书,证书包含设备的信息和密钥,用于验证设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访问控制列表(ACL):ACL可以限制对设备和数据的访问权限,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设备和数据。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视频监控设备接入标准规范

1.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

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

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

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

5.1.1通信协议结构5.1.1.1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

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

5.1.1.2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

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传输。

5.1.1.3会话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

视频监控安装规范

视频监控安装规范

视频监控安装规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设备已经成为了许多场所保安和监管的一项重要工具。

从商场到学校、从公园到医院,各种各样的场所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

但是,安装监控设备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如果不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就可能导致监控设备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到监控效果。

下面,本文就来探讨视频监控安装规范。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监控设备的位置。

监控设备的位置应该符合以下原则:1. 具有代表性。

监控设备应该能够代表被监控场所的大部分区域。

如果仅仅监控了某个角落或者一个角度,那么监控设备就无法起到有效的监控作用。

2. 避免盲区。

监控设备的位置不能存在盲区。

如果有某个区域反复出现盲区,那么就需要调整设备位置或调整摄像头角度来消除盲区。

3. 避免阴影和强光。

监控设备安装位置应避免被阴影或者强光直接照射,否则影响监控效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以考虑加装遮阳装置或调整设备安装位置。

4. 难以被损坏。

监控设备安装应尽量避免容易被损坏的位置,比如人员流动频繁的区域、易被撞击的位置等。

在设备安装位置周围可以加装防护设施,防止设备受到人为损坏。

其次,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监控设备的摆放角度和方向。

在监控设备的安装中,既需要考虑设备的整体覆盖面积,又需要注意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和方向。

1. 垂直拍摄。

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应当垂直于需要监控的区域。

这样能够让摄像头拍到最广的地方,起到最好的监控效果。

2. 水平拍摄。

摄像头的朝向应当与被监控物体的方向一致。

如果摄像头的方向与被监控物体的方向不一致,会导致画面扭曲,难以辨认。

3. 视角选择。

在安装摄像头时,需要选择适合的视角。

监控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选择来扩大监控范围,但是也要注意视角的选择不能太偏离真实情况,否则会影响监控效果。

除了安装位置和摆放角度,我们还需要注意监控设备的其他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1. 安全接地。

安装监控设备时应注意接地线的接头,确保接头牢固可靠,避免监控设备由于接地不良而损坏或引起安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联网接入架构各类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包括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

公安机关在互联网上建设省市县三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各类社会单位的视频信息通过互联网接入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

即县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接入平台,能够整合并统一管理所有不同链路、不同技术要求的社会图像监控资源。

未来,随着社会视频监控资源的逐渐增多,有条件的派出所也可建设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联网接入平台。

县(市、区)公安机关在互联网内部署建设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用于接入汇聚本辖区的社会视频监控资源。

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县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本市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省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级联各市级社会视频接入平台,可管理、监看全省的社会单位视频信息。

各级平台应搭建于具备固定IP的互联网环境下,兼顾经济性与多用户同时使用的需求,县级以上平台互联网带宽应不低于50M。

5.1.1通信协议结构5.1.1.1概述视频、音频、数据等信息传输、交换、控制的通信协议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图通信协议结构图联网系统在进行视音频传输及控制时应建立两个传输通道:会话通道和媒体流通道。

会话通道用于在设备之间建立会话并传输系统控制命令;媒体流通道用于传输视音频数据,经过压缩编码的视音频流采用RTP/RTCP传输。

5.1.1.2会话初始协议安全注册、实时媒体点播、历史媒体的回放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RFC 3261(SIP)规定的REGISTER、INVITE等请求和响应方法实现,历史媒体回放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2976规定的INFO方法实现,前端设备控制、信息查询等应用的会话控制采用SIP扩展协议RFC 3428规定的MESSAGE方法实现。

SIP消息应支持基于UDP和TCP传输。

5.1.1.3会话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设备之间会话建立过程的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应采用RFC 4566(SDP)协议描述,主要内容包括会话描述、媒体信息描述、时间信息描述。

会话协商和媒体协商信息应采用SIP 消息的消息体携带传输。

5.1.1.4控制描述协议联网系统有关前端设备控制、设备目录信息等控制命令应采用联网系统控制描述协议(MANSCDP)描述,见GB/T28181-2011附录A。

联网系统控制命令应采用SIP 消息MESSAGE 的消息体携带传输。

5.1.1.5媒体回放控制协议历史媒体的回放控制命令应采用RFC 2326规定的RTSP协议描述,见附录B,实现设备在端到端之间对视音频流的正常播放、暂停、停止、快进/快退播放等远程控制。

历史媒体的回放控制命令采用RTSP协议的PLAY方法。

5.1.1.6媒体传输协议媒体流在联网系统IP网络上传输时应采用基于RTP的媒体压缩数据封装。

媒体流的传输应采用RFC 3550规定的RTP协议,提供实时数据传输中的时间戳信息及各数据流的同步;应采用RFC 3550规定的RTCP协议,为按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保证,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媒体流的传输应支持基于TCP/UDP的RTP传输。

5.2视音频编解码及传输要求系统中视频压缩编解码和音频编解码应符合GB/T28181-2011附录E的相关要求,视频编码应支持H.264、SVAC 或MPEG-4 视频编码标准,音频编解码标准应支持G.711或G.723.1或G.729音频编码标准。

5.2.1编码设备技术要求5.2.1.1标清编码设备技术要求1、视频编码应支持H.264标准的Main Profile的Level 3.0或以上档次、级别。

为更高效地进行图像编码,宜使用H.264标准的High Profile档次,具体配置包括:a、编码图像分辨率至少应支持CIF、4CIF(或D1)几种分辨率,在信道带宽允许情况下单路视频画面应优先采用4CIF(或D1)及以上分辨率;b、编码帧率应不小于25 帧/秒,并可调整,支持跳帧编码;c:应支持活动帧率设置。

c、输出码率应在128kbps-4Mbps 之间自适应调整;在带宽不足情况下,应支持图像质量优先(清晰度优先)或帧率优先(流畅优先)可调;d、应支持逐行扫描编码,宜支持隔行扫描编码;e、熵编码方式应至少支持CAVLC,可选支持CABAC;f、参考帧数量不宜超过2 个;g、GOP 格式,应支持IPPP 方式,宜支持IBBP,其中IPPP 方式中的I 帧间隔应可调整;h、不应支持FMO、ASO、Redundant Slice 特性;i、为支持用户在视频图像质量和图像流畅性之间进行选择,应提供编码参数调节,例如,设置图像大小,设置帧率,设置I 帧间隔等;2、编码设备应支持H.264视频的PS+RTP/RTCP包输出,RTP包的载荷数据中不能包含非H.264语法元素的私有数据;3、编码设备对音频编码支持为可选,宜支持音频编码和RTP传输;4、支持TCP/IP、UDP、IGMP网络协议, 提供单播、组播两种传送方式;5、编码设备硬件输入/输出接口最低要求:1路CVBS模拟视频信号BNC输入接口,1个10/100M自适应网络RJ45接口,1路RS232/RS485串口(云台、镜头控制);1路数字报警信号输入(可选),1 路音频输入(可选),宜支持光纤接口(可选)。

5.2.1.2高清网络摄像机编码技术要求1、视频编码应支持H.264标准的Main Profile的Level4.0及以上档次和级别,为更高效地进行图像编码,宜使用H.264标准的High Profile档次,具体配置包括:a、编码图像分辨率至少应支持1280x720 (720P)、1920x1080 (1080P)两种分辨率,在信道带宽允许情况下单路视频画面的分辨率应不低于720P;b、编码帧率应不小于25 帧/秒,并可调整,支持跳帧编码;c:应支持活动帧率设置。

c、输出码率应在512kbps-10Mbps 之间自适应调整;在带宽不足情况下,应支持图像质量优先(清晰度优先)或帧率优先(流畅优先)可调;d、应支持逐行扫描编码,宜支持隔行扫描编码;e、熵编码方式应至少支持CAVLC,可选支持CABAC;f、参考帧数量不宜超过2 个;g、GOP 格式,应支持IPPP 方式,宜支持IBBP ,其中IPPP 方式中的I 帧间隔应可调整;h、为支持用户在视频图像质量和图像流畅性之间进行选择,应提供编码参数调节,例如,设置图像大小,设置帧率,设置I 帧间隔等;i、至少能支持双码流的输出,主码流为高清视频压缩码流,次码流为标清视频压缩码流;3、编码设备应支持H.264视频的PS+RTP/RTCP包输出,RTP包的载荷数据中不能包含非H.264语法元素的私有数据;4、编码设备对音频编码支持为可选,宜支持音频编码和RTP传输;5、支持TCP/IP、UDP、RTP/RTCP、HTTP、IGMP网络协议, 提供单播、组播两种传送方式;6、编码设备硬件输入/输出接口最低要求:1个10/100M/1000M自适应网络RJ45接口,1路RS232/RS485串口(云台、镜头控制);1路数字报警信号输入(可选),1路音频输入(可选);宜支持光纤接口(可选)。

5.2.2解码设备基本要求5.2.2.1标清解码设备技术要求1、视频解码应支持H.264标准的Main Profile的Level 3.0及以上档次和级别,具体要求包括:a、能够解码显示分辨率从CIF 到4CIF(D1)的图像,宜支持4CIF(D1)以上高清解码;b、应能同时支持解码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方式编码的码流;c、应支持IPPP GOP结构,宜支持IBBP GOP 结构;d、能够解码CAVLC 和CABAC 两种熵编码码流;e、支持1/4 像素精度的运动搜索的解码;f、能够解码从16×16 到4×4 块大小的所有帧内和帧间编码模式;h、支持多参考帧解码,至少应支持2 个参考帧,宜支持5 个参考帧;2、能够识别音视频PS+RTP/RTCP码流并解码;3、支持TCP/IP、UDP、IGMP网络协议, 提供单播、组播两种传送方式;4、解码设备硬件输入/输出接口最低要求:1个10/100M/1000M自适应网络接口RJ45,1路CVBS模拟视频信号BNC输出接口,1路VGA视频输出(可选),1路音频输出(可选)。

5.2.2.2高清解码设备技术要求1、视频解码应支持H.264标准的High Profile的Level 4.0以上档次和级别,具体要求包括:a、能够解码显示分辨率720P(720i)、1080P(1080i)的图像,宜支持1080P(1080i)以上高清解码;b、应能同时支持解码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方式编码的码流;c、应支持IPPP GOP结构、宜支持IBBP GOP 结构;d、能够解码CAVLC 和CABAC 两种熵编码码流;e、支持1/4 像素精度的运动搜索的解码;f、能够解码从16×16 到4×4 块大小的所有帧内和帧间编码模式;g、支持多参考帧解码,至少应支持2 个参考帧,宜支持5 个参考帧;2、能够识别音视频PS+RTP/RTCP码流并解码;3、支持TCP/IP、UDP、RTP/RTCP、HTTP、IGMP网络协议, 提供单播或组播传送方式;4、解码设备硬件输入/输出接口最低要求:1个10/100M/1000M自适应网络接口RJ45,,1路HDMI视频输出,1路VGA视频输出(可选),1路音频输出(可选)。

5.2.3传输基本要求5.2.3.1网络传输协议要求网络层应支持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和UDP协议。

5.2.3.2消息传输延迟要求信息(可包括视音频信息、控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经由IP 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a) 前端设备与信号直接接入的社会图像接入平台相应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2s;b) 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4s。

5.2.3.3网络传输质量要求IP 网络的传输质量(如传输时延、包丢失率、包误差率、虚假包率等)应符合如下要求:a) 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b) 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c) 丢包率上限值为1×10-2;d) 包误差率上限值为1×10-4。

5.3图像资源接入方式社会单位的视频资源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网络环境中(行业单位专网或私网、互联网等),按照社会单位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模式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不同的接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接入方式实现社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的共享接入。

5.2.1监控设备接入监控设备接入,是指接入社会单位视频监控系统的编码设备和存储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