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填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方案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f1dd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b.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方案
一、简介
二、垃圾填埋的技术要素
1、垃圾填埋容器选择
垃圾填埋容器是垃圾填埋的主要设施之一,它是应用于垃圾填埋的有效容器,可以有效阻止垃圾释放有害物质。
垃圾填埋容器的选择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满足土壤和深海环境的特定要求。
2、垃圾填埋点布局
垃圾填埋点布局是指在垃圾填埋技术施工中将垃圾填埋容器放置的位置分布,从而实现垃圾环境的稳定与安全。
根据垃圾的特性以及垃圾污染物含量,应选择用于垃圾填埋的技术点,合理安排垃圾填埋点布局。
3、垃圾填埋技术操作
垃圾填埋技术操作是指在垃圾填埋技术施工中,将垃圾填入容器,进行垃圾填埋的具体操作过程。
因此,在垃圾填埋过程中,应注意垃圾处理的安全技术操作,以减少垃圾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
4、垃圾填埋注意事项。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应用及案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应用及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f3915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f.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应用及案例首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垃圾的填埋过程中。
填埋过程中,垃圾被分层覆盖和压实,以减少垃圾体积并防止异味和害虫的滋生。
填埋场还会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促进垃圾的分解和降解,从而最大程度减少填埋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其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还涉及到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和建设。
填埋场需要合理选择和布置,以满足垃圾处理的需求并最小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填埋场还需要建设防渗漏系统,避免垃圾渗漏到地下水中,造成水质污染。
此外,填埋场还要建立雨水排放系统,确保场地不发生因降雨引起的涝情况。
最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以下是两个国际上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应用案例:1.新加坡垃圾处理系统:新加坡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一直面临着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生活垃圾处理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加坡建设了六个卫生填埋场,并采用了现代化的填埋技术。
这些填埋场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加速垃圾的分解和降解。
此外,新加坡还采用了与户外厨余垃圾收集系统相结合的半堆肥填埋技术,有效减少了垃圾填埋场的占地面积。
2.美国垃圾填埋场清洁技术:美国是一个拥有大量垃圾填埋场的国家。
近年来,为了改善填埋场带来的环境问题,美国开发了先进的垃圾填埋场清洁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垃圾填埋场气体的收集和处理,以及渗滤液的处理。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由甲烷组成,可以通过收集和处理后用作能源利用。
渗滤液则是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液态废水,需要进行处理以阻止对地下水的污染。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城市垃圾处理和管理的技术手段。
通过控制填埋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以促进垃圾的分解和降解,最大程度减少填埋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国际上的案例也证明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填埋垃圾的危害有哪些
![填埋垃圾的危害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f2c5b0de45c3b3567ec8b8e.png)
填埋垃圾的危害有哪些
目前我国约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IV级填埋场。
IV
级填埋场为衰减型填埋场,它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1、对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二噁英”的处理,给该方法酿成了极大的缺陷。
2、虽然可以处理所有种类的垃圾,但占地面积大,同时存在严重的二次污染,例如垃圾渗出液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
臭气严重影响场地周边的空气质量,另外,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
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
有的城市已
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建立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卫生填埋厂,较好地
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但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包括规范的填埋、渗出液处理及甲烷收集利用等)高。
最关键的是填埋厂处理能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投资建设新的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
3、垃圾填埋虽然工艺简单、处理量大,并较好地实现了地表的无害化。
但是,填埋的垃圾并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残留着大量的细菌、病毒;还潜伏着沼气重金属污染等隐患;其垃圾渗漏液还会长久地污
染地下水资源,所以,这种方法潜在着极大危害,会给子孙后代带来
无穷的后患。
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而且大量占用土地是把污染源留存给子孙后代的危险做法。
许多发达国家明令禁止填埋垃圾。
我国政府的各级主管部门对这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有了认识势必禁止、淘汰此类行为。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a33e3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0.png)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1. 填埋场位置选择填埋场位置选择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的首要环节。
在选址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法规和当地城乡规划要求;(2)远离居民区、水源地、交通枢纽和名胜古迹等重要区域;(3)综合考虑交通状况、土地利用前景、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4)选择具有适当的地质条件和土地资源。
此外,对于填埋场的运输条件要进行充分分析,包括运输距离、路况、运输时间等因素,以确保填埋场垃圾运输的便捷和安全。
2. 垃圾清理与处置垃圾清理与处置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填埋场运营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垃圾清理和处置工艺,对垃圾进行分类、压实、覆盖等处理,以防止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分类收集;(2)垃圾压实:采用垃圾压实机将垃圾进行压实,缩小垃圾体积,提高填埋效率;(3)垃圾覆盖:采用防渗材料对填埋场垃圾进行覆盖,以防止垃圾渗滤液和有害气体的产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焚烧、堆肥等其他处置技术对垃圾进行处理。
3. 填埋场覆盖填埋场覆盖是填埋场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垃圾产生有害气体和渗滤液,同时减少外界环境对填埋场内部的影响。
在覆盖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具有良好防渗性能、耐老化性能的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
在覆盖施工工艺方面,应严格遵守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确保覆盖材料的施工质量。
同时,为了监测和维护填埋场覆盖系统的有效性,需要在覆盖层下方设置监测系统,对填埋场内部的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4. 渗滤液处理渗滤液处理是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如不及时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针对渗滤液的处理,一般采用生化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预处理:采用沉淀、气浮等物化处理方法,去除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油脂等杂质;(2)生化处理:采用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渗滤液进行生物处理,降低有机物浓度和氨氮含量;(3)深度处理: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等物化处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渗滤液中的污染物浓度。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8d61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5.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首先,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应包括卫生填埋场的布局设计、设备选型和管理运营等方面。
卫生填埋场的布局设计应当符合环保和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避免与居民区、水源地和敏感区域的距离过近。
同时,在布局设计中还应充分考虑到地质和水文条件,选址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避免地下水污染。
设备选型方面,应根据处理规模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填埋设备和辅助设备,确保设备功能正常、效率高、安全可靠。
在管理运营方面,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填埋场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监测,确保填埋场的卫生状况和安全性能。
其次,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还需规定相关的环保措施。
首先,应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填埋产生的污染物排放,例如采用防渗措施减少底渗和侧渗的可能性,安装排气系统控制有害气体的释放。
其次,应建立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监测系统,对填埋产生的噪音、震动、气味、渗滤液等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还应制定规范的垃圾处理流程和操作规程,加强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性。
最后,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还需包括相关的安全管理要求。
首先,应建立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护栏、防风绳网和安全警示标识等,在必要时安装安全监测装置,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营。
其次,应建立应急预案和安全演练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和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响应和处置,避免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
此外,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综上所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应包括卫生填埋场的布局设计、设备选型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规定相关的环保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
通过遵守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卫生安全和环境保护。
生活垃圾填埋作业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作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054bf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f.png)
生活垃圾填埋作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填埋场选址: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选在远离水源地、居民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地方,以确保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 场底防渗:填埋场底部应进行防渗处理,以防止垃圾渗沥液泄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常用的防渗材料有聚乙烯膜、膨润土等。
3. 分层压实:填埋作业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压实,使垃圾填充紧密,减少渗沥液产生和气体排放。
4. 每天覆盖:填埋作业过程中,应每天对填埋区域进行覆盖,以减少垃圾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降低臭味和粉尘污染。
5. 填埋气体排放控制:填埋场应采取措施控制填埋气体排放,以减少温室气体影响和火灾风险。
常用的方法有填埋气收集系统、气体利用设施等。
6. 渗滤液处理:填埋场应设置渗滤液处理设施,对渗滤液进行处理,以满足环保标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
7. 虫害防治:填埋场应采取措施防治蚊蝇等害虫滋生,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常用的方法有药物喷洒、生物防治等。
8. 运行管理:填埋场应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安全监测等方面,确保填埋场正常运行。
9. 封场技术:填埋场封场时应采用合适的封场技术,如压实、覆盖、绿化等,以减少污染扩散和美化环境。
10. 环境保护设施:填埋场应配备完善的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噪声控制等,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1. 监测与评估:填埋场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垃圾填埋状况、环保设施运行效果、地下水污染程度等方面,以便及时调整填埋策略和采取措施。
通过以上标准和要求,可以确保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保和安全运行,实现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方案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fcc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8.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选址:填埋场应选在远离居民区、水源保护区、地震带等不利因素的地方。
选址时需要考虑交通便利、土质条件、避免土地沉降等因素。
2.规划设计:根据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合理规划填埋场的面积和布局。
确保填埋场容纳能力与垃圾产生量相匹配,同时考虑到日后的扩展需求。
二、场地准备工作1.场地清理:清除场地上的植被、建筑物等障碍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平整场地:对填埋场的场地进行平整,确保填埋场的施工基底的平整度。
三、排水系统建设1.建设雨水排水系统:保证填埋场的雨水及时排除,避免雨水渗入填埋体,影响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垃圾的分解。
2.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在填埋场周边建设废水处理系统,对填埋场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保护地下水资源。
四、填埋体建设1.覆盖层:首先需要在填埋场底部铺设一层防渗透的覆盖层,以防止垃圾渗漏到地下水中。
覆盖层通常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或粘土垫层。
2.填埋体建设:在覆盖层上,将垃圾进行填埋,形成填埋体。
填埋体需要按照一定的高度、角度和坡度进行分层填埋。
每一层填埋后需要进行压实。
五、防尘设施建设在填埋场的周边建设防尘墙或喷淋设备,以减少填埋场的扬尘。
六、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在填埋场的周边建设环境监测设施,对填埋场周边的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
七、垃圾分类管理在填埋场的施工过程中,要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别存放或处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程度。
总结: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选址、规划设计、场地准备、排水系统建设、填埋体建设、防尘设施建设、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和垃圾分类管理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填埋场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效果。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bc384cbed5b9f3f90f1cf7.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标准是为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填埋场处理提供方法,统一填埋工程技术标准,防止因填埋不科学而造成环境污染。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即泛指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处理,不适用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第1.0.3条本标准中凡涉及到现行环境标准的,以下列标准为准:一、《空气污染物及标准浓度限值》(GB3095-82)二、《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四、《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及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六、《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第1.0.4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应符合本标准和现行的国家标准。
第二章填埋物第2.0.1条本标准所指的填埋物,必须是下列城市废弃物;一、生活垃圾。
包括:1、居民生活垃圾;2、商业垃圾;3、集市贸易市场垃圾;4、街道垃圾;5、公共场所垃圾;6、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二、建筑废弃物。
包括:1、建筑残土;2、砖、瓦、石、陶瓷等残碎物;3、废水泥及水泥制品残碎物;4、废砂及其它建材残弃物。
第2.0.2条填埋物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填埋物严禁包含下列有毒有害物:1、有毒工业制品及其残物;2、有毒药物;3、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的物质;4、有腐蚀性或有放射性的物质;5、易燃易爆等危险品;6、生物危险品和医院垃圾;7、其它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
二、填埋物主要物理性质和构成成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含水量小于20~30%;2、无机成分应大于60%;3、密度应大于0.5t/m3。
三、在多雨季节或降雨量大的地区,填埋物的含水量允许适当增大,但以不妨碍碾压施工为宜。
第三章填埋场第3.0.1条填埋场的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场址设置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二、对周围环境不应产生污染或对周围环境污染不超过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和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4818b8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4.png)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
为了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处理方式。
然而,要确保填埋处理的安全、环保和有效,必须遵循严格的技术规范。
二、填埋场选址(一)选址原则1、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要求。
2、避开生态敏感区、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区域。
3、远离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补给区和洪水淹没区。
4、具备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二)场地条件1、地形较为开阔,便于填埋作业和填埋场的管理。
2、有足够的填埋容量,以满足服务区域内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填埋年限的要求。
3、交通便利,便于垃圾的运输。
三、填埋场设计(一)填埋库区1、填埋库区应设置防渗系统,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合理划分填埋单元,便于填埋作业和填埋气体的收集。
(二)渗滤液收集与处理系统1、建立完善的渗滤液收集系统,确保渗滤液及时排出。
2、渗滤液处理应采用合适的工艺,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三)填埋气体收集与处理系统1、安装填埋气体收集设施,收集产生的甲烷等气体。
2、对填埋气体进行处理和利用,如发电或作为燃料。
(四)雨污分流系统1、设计有效的雨水导排系统,减少雨水进入填埋库区。
2、实现雨污分流,降低渗滤液的产生量。
四、填埋作业(一)进场垃圾检验1、对进入填埋场的垃圾进行检验,严禁危险废物等不符合要求的垃圾入场。
2、控制垃圾的含水率和热值等指标。
(二)填埋作业方式1、采用分层填埋的方式,每层垃圾的厚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及时覆盖,减少垃圾暴露面积和时间。
(三)填埋设备1、配备合适的填埋作业设备,如推土机、压实机等。
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五、环境保护与监测(一)污染防治1、控制填埋场的扬尘、恶臭和噪声等污染。
2、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和大气进行定期监测。
(二)环境监测1、设立监测井,监测地下水水质。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f7c66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d.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现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标准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详细介绍其建设标准。
一、项目背景与概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是指将城市生活垃圾安全、合规地掩埋于土壤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该项目的建设标准涵盖了工程规模、设计要求、设备配置、运营管理等方面。
二、工程规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的规模应根据城市人口数量、生活垃圾产生量、处理能力和预期使用年限等因素确定。
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设计要求1. 基础设施设计:卫生填埋场应具备坚固的围护结构,避免渗漏和垃圾外溢的风险。
同时,应考虑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保证设施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2. 排水系统设计:设施应有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保证垃圾填埋场在降水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3. 垃圾填埋技术:应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垃圾填埋技术,保证填埋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垃圾分解效果。
4. 气体处理设计:填埋过程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应设计合理的气体处理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设备配置1. 垃圾清理设备:包括垃圾运输车、压缩设备等,用于将生活垃圾从收集点运输到填埋场。
2. 垃圾堆置设备:包括堆置机械、抑尘设备等,用于将生活垃圾有序地进行填埋和掩埋处理。
3. 气体处理设备:包括气体收集系统、净化装置等,用于收集和处理填埋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
4. 排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过滤设备等,用于处理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五、运营管理1. 垃圾收集与运输:应建立规范的垃圾收集和运输管理制度,确保垃圾源头的有效控制和卫生条件的维护。
2. 环境监测:应定期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填埋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3. 设备维护与更新: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与更新制度,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d6f92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c.png)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合理的垃圾填埋技术规范是确保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包括填埋过程、填埋设施要求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垃圾处理提供参考。
一、填埋过程生活垃圾填埋过程是指将垃圾运输至填埋场,按一定方法进行填埋和覆盖的过程。
填埋过程应符合以下要求:1. 垃圾收集与运输:垃圾收集应在每天早晚进行,确保垃圾不积压。
垃圾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避免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
2. 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环节。
垃圾应按照可回收物、有害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收集,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最小损害。
3. 垃圾堆放与压实:填埋场内的垃圾应按照一定的堆放方法进行,确保填埋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填埋过程中,要进行适度的垃圾压实,减少填埋体积。
4. 填埋材料的使用:在填埋过程中,应根据需要使用填埋材料,如土壤覆盖层、填埋底土等,以保证填埋体的稳定性和防渗效果。
二、填埋设施要求为了保证填埋过程的顺利进行,填埋场应具备一定的设施条件和管理要求:1. 填埋场选址与布局:填埋场应选择在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的地方,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划和环境要求。
填埋场的布局应合理,设置进出口,便于垃圾运输和管理。
2. 填埋场建设与管理:填埋场的建设应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包括填埋场的地基处理、防渗措施和渗滤液处理等。
填埋场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好填埋量、填埋时间等记录。
3. 排气与防渗系统:填埋场应具备排气与防渗系统,以控制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液体。
防渗系统包括防渗壕、防渗布等,确保填埋场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4. 监测与运营管理:填埋场应建立监测系统,对填埋场的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填埋过程的安全与有效。
三、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填埋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渗滤液处理: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应采取收集、处理和回用的方式,避免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408bb1f376baf1ffc4fade9.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212号)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7-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4.0.2、 6.0.1、8.0.1、8.0.3、8.0.5、8.0.6、10.0.5、11.0.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四年二月十九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主要条文介绍作者:佚名转贴自:上海生活垃圾处理网点击数:80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共有条文90条,其中强制性条文有9条,主要是有关安全和环保方面的。
强制性条文介绍(9条):3.0.2 填埋物中严禁混入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4.0.2 填埋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1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2 洪泛区和泄洪道;3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m以内的地区;4 填埋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内的地区;5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内的地区;6 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区;7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8 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9 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
6.0.1 填埋场必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同时还应防止地下水进入填埋区。
8.0.1 填埋场必须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设施,填埋气体严禁自然聚集、迁移等,防止引起火灾和爆炸。
填埋场不具备填埋气体利用条件时,应主动导出并采用水炬法集中燃烧处理。
未达到安全稳定的旧填埋场应设置有效的填埋气体导排和处理设施。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5b4403cb7360b4c2e3f6460.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Sanitary Landfill of Municipal Domestic RefuseCJJ 17-2001 J 122-2001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施日期:2001年12月1日1 总则1.0.1 为了在城市生活垃圾实施卫生填埋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保证填埋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卫生、防止污染,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验收及作业管理;不适用于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工程。
1.0.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domestic refuse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2.0.2 卫生填埋sanitary landfill采取防渗、铺平、压实、覆盖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处理方法。
2.0.3 有害垃圾harmful refuse在生活垃圾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直接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如废电池、油漆、灯泡、灯管、过期药品等 2.0.4 渗透系数permeabilitv coefficient表示防渗材料透水性大小的指标。
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1时的地下水的渗流速度。
2.0.5 垃圾坝refuse dam建在垃圾填埋作业区前,由块石或建筑材料构成,起到挡阻垃圾或通透垃圾渗沥液作用的堤坝。
2.0.6 截洪沟Cut-off ditch在填埋场区外围坡地沿等高线开挖的水沟,用以拦截及排泄坡面水流。
2.0.7 集液池leaching pool在填埋场最低处修筑的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积液排出的构筑物。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https://img.taocdn.com/s3/m/a50a7d11aaea998fcd220e0c.png)
(d) COD:填埋初期COD略低于BOD5,随着时间的推移, BOD5急速下降,而COD下降缓慢,从而COD略高于 BOD5。浸出液中生化反应的能力可用BOD5/COD之比来 反映。当BOD5/COD=0.5时,则认为浸出液较易生物降解; 当BOD5/COD<0.1时,则认为浸出液难于降解。
❖渗滤液收集系统 ❖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 ❖终场覆盖、封场与土地利用 ❖ 可持续生活垃圾填埋技术
1-1 概念
一、生活垃圾
一般指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 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 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
二、卫生填埋技术
利用工程手段,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渗滤液 及有害气体对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并将垃圾压实减容 至最小,填埋占地面积也最小。
1、库容足够、使用年限宜10年以上,特殊不低于8年;2、 运距合理,交通方便;3、防渗处理容易;4、有较丰富 的土源;5、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条件,减少土方工程 量
1、尽量利用荒地、山谷;2、尽量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填埋量, 即填埋场的空间利用系数E;3、尽量减少工程量;4、 运行管理经济合理;5、封场后综合开发利用
1-3 垃圾填埋场设计
一、场地的容量和面积 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面积和容量与城市的
人口数量、垃圾的产率、填埋场的高度、垃圾 与覆盖材料量之比,以及填埋后的压实密度有 关。通常,覆土和填埋垃圾之比为1:4或1:3, 填埋后废物的压实密度为500~700kg/m3,场 地的容量至少供使用20年。
每年填埋的废物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7402f2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0.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一、填埋场选址与规划二、填埋场的土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保护1.填埋场选定的土地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如土壤质地、坡度等。
不得选择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
2.填埋场的地下水保护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隔离层、保护壁、砂井等。
同时要加强监测,确保地下水不受到污染。
三、填埋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填埋场应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包括进出口道路、堆场、办公楼、车辆维修站等。
同时要配备运输车辆和相关设备,确保填埋场的正常运营。
四、填埋场的填埋操作和处理1.填埋操作应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包括垃圾堆平整、覆土和压实等。
2.填埋场中应设立塑料薄膜覆盖层,防止垃圾渗滤液的滲漏。
3.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填埋场应定期清理并进行覆盖,防止畜虫滋生。
五、填埋场的气体处理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甲烷等。
填埋场应设立气体采集和处理系统,对有害气体进行回收或安全排放。
六、填埋场的环境监测填埋场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填埋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土壤和地下水等进行监测。
并要设立监测点位,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填埋场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七、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填埋场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填埋场的运营和管理工作。
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八、填埋场的封场与复绿填埋场的封场与复绿是填埋过程的最后一步。
要采取适当的封闭措施,确保填埋场不再产生污染物。
同时要进行复绿工作,使填埋场恢复原有的自然景观。
总结: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是为了规范城市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保障环境安全和垃圾处理效果。
规范涵盖了填埋场选址与规划、土地、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填埋操作与处理、气体处理、环境监测、运营管理以及封场与复绿等方面。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能够有效减少垃圾填埋对环境的污染,并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0a2ea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18.png)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活垃圾的处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卫生填埋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进行规范,以确保垃圾处理的卫生和环保。
二、卫生填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卫生填埋技术原理卫生填埋技术是指将生活垃圾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处理要求填埋在地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其分解和稳定化的过程。
该技术主要由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和监测等环节组成。
2. 卫生填埋技术的应用卫生填埋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其优势包括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等。
同时,卫生填埋技术也可有效控制垃圾的二次污染和传染病扩散的风险。
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的规范要求1. 垃圾收集和分类生活垃圾的收集应按照规范进行,分类垃圾和非分类垃圾分别存放,并在垃圾桶上进行明确标识。
垃圾分类应包括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和有害垃圾,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2. 垃圾运输垃圾运输过程中应考虑到垃圾的特性,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的措施,如使用密封性好的运输车辆,并加装防滴漏装置。
同时,运输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车辆清洗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 填埋场选址和建设填埋场选址应远离可疑污染源,并具备充足的占地面积和地质稳定性。
填埋场的建设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执行,并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控设施,如环境监测系统和垃圾气体的处理系统等。
4. 垃圾填埋操作垃圾填埋操作应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流程和要求,包括垃圾平整填埋、覆土层厚度和密实度的控制等。
同时,填埋场表层的排水和防渗设施也应得到充分的考虑,以防止地下水污染。
5. 填埋场管理和监测填埋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测系统,包括填埋场人员的培训和安全考核,垃圾分解的过程监测,以及填埋场周边水质、气体和地下水的定期监测等。
同时,填埋场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修复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四、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的卫生填埋技术能有效防止垃圾带来的传染病传播和二次污染,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5405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8.png)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场所,但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污染源。
为了控制填埋场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周围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制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
本文将就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当选择远离城市居民区、水源地、风向等敏感区域的地点建设,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填埋场的建设应符合相关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保证填埋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其次,填埋场应当配备完善的污染物控制设施,包括污水收集系统、垃圾气体收集系统和底渗液收集系统等。
污水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填埋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循环利用;垃圾气体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填埋产生的有害气体,经过处理后排放或者利用;底渗液收集系统用于收集填埋产生的底渗液,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循环利用。
此外,填埋场还应当进行垃圾覆盖和密封,以减少垃圾气体的排放。
垃圾覆盖层可以有效减少垃圾气体的挥发,保护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而填埋场的周边应当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底渗液的外泄,保护地下水和土壤的质量。
最后,填埋场应当建立完善的监测和管理制度,对填埋场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和管理。
定期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空气、水质和土壤进行监测,确保排放的污染物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加强填埋场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填埋场的正常运行和污染物的有效控制。
总之,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要求,加强管理监督,才能有效控制填埋场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希望相关部门和填埋场管理者能够高度重视,切实履行环保责任,共同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dc8a51da76e58fafab00336.png)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89)建标字第56号根据(85)城科字第239号文的要求,由沈阳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负责编制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经审查,现批准为部标准,编号CJJ17-88,自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实施。
在实施工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本标准主编单位沈阳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五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本标准是为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填埋处理提供方法,统一填埋工程技术标准,防止因填埋不科学而造成环境污染。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即泛指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填埋处理,不适用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第1.0.3条本标准中凡涉及到现行环境标准的,以下列标准为准:一、《空气污染物及标准浓度限值》(GB3095—82)。
二、《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
四、《地面水水质卫生要求及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TJ36—79)。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六、《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
第1.0.4条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应符合本标准和现行的国家标准。
第二章填埋物第2.0.1条本标准所指的填埋物,必须是下列城市废弃物:一、生活垃圾。
包括:1、居民生活垃圾;2、商业垃圾;3、集市贸易市场垃圾;4、街道垃圾;5、公共场所垃圾;6、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二、建筑废弃物。
包括:1、建筑残土;2、砖、瓦、石、陶瓷等残碎物;3、废水泥及水泥制品残碎物;4、废砂及其它建材残弃物。
第2.0.2条填埋物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填埋物严禁包含下列有毒有害物:1、有毒工业制品及其残物;2、有毒药物;3、有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物的物质;4、有腐蚀性或有放射性的物质;5、易燃、易爆等危险品;6、生物危险品和医院垃圾;7、其它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https://img.taocdn.com/s3/m/0daa12c580eb6294dd886ccb.png)
1.12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12.1 一般规定1.12.1.1本节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
1.12.1.2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主体是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场(以下简称填埋场),填埋场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等有关规定。
1.12.1.3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应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为基础,并考虑城市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按不同城市、不同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12.1.4填埋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垃圾产生量、场址自然条件、地形地貌特征、服务年限及技术、经济合理性等因素综合确定。
填埋场建设规模分类和日处理能力分级宜符合下列规定:1. 填埋场建设规模分类:Ⅰ类总容量为1200万m3以上;Ⅱ类总容量为500~1200万m3;Ⅲ类总容量为200~500万m3;Ⅳ类总容量为100~200万m3。
注:以上规模分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2. 填埋场建设规模日处理能力分级:Ⅰ级日处理量为1200t/d以上;Ⅱ级日处理量为500~1200t/d;Ⅲ级日处理量为200~500t/d;Ⅳ级日处理量为200t/d以下。
注:以上规模分级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1.12.1.5新建项目应与现有的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相协调,改建、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1.12.1.6 填埋物1. 填埋物应是下列生活垃圾:(1) 居民生活垃圾。
(2) 商业垃圾。
(3) 集市贸易市场垃圾。
(4) 街道清扫垃圾。
(5) 公共场所垃圾。
(6) 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的生活垃圾。
2. 填埋物中严禁混入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3. 填埋物应按重量吨位进行计量、统计与校核。
4. 填埋物含水量、有机成分、外形尺寸应符合具体填埋工艺设计的要求。
1.12.2 施工准备1.12.2.1 填埋场选址1. 填埋场选址应先进行下列基础资料的收集:(1) 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及相关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选址的注意事项 • 填埋场不得侵占地下水保护区和地下水资源补给区。
• 填埋场的地基土和周围环境必须长期稳定,必要时应考虑工程措 施。因此,工程条件勘察也同样重要。沼泽地和湿地不适于建设 现代化的填埋场。 • 填埋场地点更不能位于有洪水区、岩石塌方、滑坡和有山崩危险 的地区。尤其不能在有溶蚀危险的地区。 • 填埋场周围环境作为保护对象必须长期放置垃圾产生的污染物, 直到垃圾稳定化为止。因此,填埋场的安全必须是建立在复合防 渗的基础上的。
4.新建填埋场的选址
• 1.选址的步骤 • 第一,阐明填埋场场址的评价因子,给每项因子规定出适当的等级以及 否决条件。 • 第二,把所有那些按入选要求不适于选作填埋场的地址登记在一张卡片 上(否定法)。例如,属于排出的地点有:地下水保护区、居民区、自 然保护区等。 • 第三,在采用否定法筛选剩余下来的地点中,根据环境条件找出有可能 合适的地址(肯定法)。 • 第四,根据其他评价因子(如与居民区的距离)或对候选选场址再评估。 • 第五,把初评出来的地址做进一步的检查,其间要作专门的检验(测量 面积、土层荷载能力、地质构造等)。 • 最后,根据一系列细致的评估步骤确定该地址是否基本上适合作为填埋 场场址
渗沥液的产量
• 降水量是渗沥液产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填埋场尽量不要 建在降水量丰富的地区,从而有利于减少渗沥液产生量。 • 为了降低渗沥液数量,推荐措施如下: • (1)填埋场分区:只暴露填埋场正在填埋作业的表面,即完成 垃圾填埋作业所必需的表面。 • (2)把非工作区表面建立清水排放系统。 • (3)把填埋场完毕区表面先进行临时覆盖,待将来最终覆盖。 堆体地表水沿着坡面流入清水管道或排水沟。终场表面种植植物 加以绿化。 • (4)收集全部流入的外来水并单独排放。
垃圾填埋技术
主讲人:李小刚
1.引言
• 过去认为,垃圾填埋是最简单又最廉价的垃圾处理方法。直到近 10~15年,在欧洲,人们才认识到垃圾填埋的弊端,以及垃圾填 埋的后续管理及运行费用很高。
2.卫生填埋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3.填埋场的分类和型式
填埋场种类及其具体特点:
• (1)反应式填埋场,即混合垃圾填埋场。它是长期填埋、发生 化学和生物反应垃圾的填埋场。该类型填埋场填埋的垃圾主要是 混合的,未经处理的居民区垃圾:如生活垃圾、市场垃圾、与生 活垃圾类似的工业垃圾、分选厂和堆肥厂的不能再回收利用的剩 余物、建筑垃圾回收后的残渣等。 • (2)残渣填埋场或单一垃圾填埋长。焚烧灰渣填埋可以结合铸 造废砂填埋,这些废物填埋后还会继续发生反应,填埋场渗沥液 中多半含有很高的盐分以及金属离子等。 • (3)惰性垃圾填埋场,填埋相对干燥的垃圾。这些垃圾只发生 微弱反应,含有不易洗脱物质,如建筑业拆下来的类似岩石的废 料(木质小于5%)、轻度污染的土地等。
填埋场的型式
• (1)平地式填埋场
• 平地式填埋场建于平坦地带。基底结构形式使渗沥液能向四周自 由流动并在填埋场边缘聚集。只要不是坐落在危险地区,侧面水 实际上不会流入填埋场。基底结构可以按照斜面向外坡度的要求 来设计和修筑。因为不需要侧面防渗,所以造价相对便宜。平地 式填埋场的缺点是往往占有大量肥沃的耕地,同时影响景观。但 由于其众多的优点,平地式填埋场被越来越多的选择。
填埋场的型式
• (2)斜坡式填埋场
• 斜坡式填埋场建在一个天然的陡坡上。尽管只有一个斜面,但可 以保证渗沥液自由流出,其优点类似于平地式填埋场。这种填埋 场容易融合在周围环境之中,在封闭和绿化之后几乎看不出异样。 其缺点是侧面防渗和基底防渗要一致,施工难度谷式填埋场
5.2基底与侧面的衬层系统
• 1.基底衬层系统是主要的人工防渗层。渗沥液在该衬层系统上面 疏导出去。在衬层下面,原则上要安装一个排水检查装置,以便 检验其防渗效果。人工衬层必寻保证长期的防渗作用。 • 2.防渗系统 • (1)黏土衬层 • (2)复合材料衬层 • (3)沥青混凝土衬层
6.渗沥液
• 建造和使用卫生填埋的最重要要求之一是对渗沥液的控制。填埋 场造成水体污染的根源正是渗沥液失控而渗入地下水中。由于渗 沥液管线损坏也可能造成地表水体严重污染。填埋场下游鱼虾的 死亡就是最常见的水体污染后果。
• 山谷所在地也通常是丘陵或是山区。这些地方通常降水量高于其 他地方。山谷的地下土通常是不均匀的,防渗性能较差,很多实 例证明它与地下水系及水源相连。由于这个原因,最好是用防渗 衬层把谷底全面覆盖起来,但投资与成本就相当高。总之,鉴于 山谷式填埋场潜在的问题较多,要谨慎考虑使用山谷式填埋场。
填埋场的型式
5.衬层
• 残渣填埋场好反应式填埋场的基底和侧面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 防渗。衬层必须长期阻止污水渗透到地下土层里。
5.1场底土层
• 场底土层是填埋场能长期使用的保证,从而使填埋的垃圾及其排 放污染物不致扩散。即使在技术失效时,场底土层亦会成为阻挡 有害物质扩散泄漏的天然衬层。下面综述对场底土层的要求: • (1)稳定坚实,不沉降,没有岩崩、滑坡、侵蚀、洪水和类似 的自然灾害侵袭的危险; • (2)土层渗透性低; • (3)场底土层有较好吸附能力; • (4)没有供饮用水的含水层,与地下水有足够的距离。
• (4)坑式填埋场
• 坑式填埋场是利用一些现成的填埋场地,用垃圾把碎石坑、石灰 石坑或黏土坑填满,然后在上面栽种植物。然而长期实践表明, 这种填埋场大多数效果不好。一个主要的缺点是,几乎不能保证 渗沥液的自流排放。填埋场建成几十年后还必须从底部通过泵抽 排渗沥液,以防止过多的渗沥液造成溢流。
填埋场的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