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精品教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精品教案.docx

6最后一课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

2. 体会本文巧妙地选取儿童叙述视角,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爱国”这一重大主题的写作特色。

3.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4. 品味文中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的语句。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从明天开始,你们只能学习外语,不能再学习汉语,你们会作何感想呢?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土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的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的感受。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作品背景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小说家。

他的作品《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

作品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

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

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

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

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情节1. 结合文章特殊的历史背景,速读课文,说说文题为什么叫《最后一课》。

明确: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2. 再读课文,找出本文中的人物(主人公);把握线索,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明确:主人公: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解析

《最后一课》课文解析那天早晨,我很迟才去上学,非常害怕挨老师的训,特别是因为哈墨尔先生已经告诉过我们,他今天要考问分词那一课,而我,连头一个字也不会。

这时,我起了一个念头,想逃学到野外去玩玩。

【品味】全文以第一人称来写,能给读者亲切和真实的感受。

“我”的见闻、感受是本文的线索。

)【品味】写了哈墨尔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和“我”不爱学习、经常逃学的特点。

天气多么温暖!多么晴朗!白头鸟在林边的鸣叫声不断传来,锯木厂的后面,黎贝尔草地上,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

这一切都比那些分词规则更吸引我;但我毕竟还是努力克服了这个念头,很快朝学校跑去。

(①找出两处环境描写,并说出其作用是什么。

) 【品味】“操练”不能换成“锻炼”,后者是体育运动,前者是指军队训练。

)【品味】这里写了小弗朗茨目睹的自然景象和社会景象,是作者交代的小说背景,也是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

“我”贪玩,但能管住自己,这是小弗朗茨性格的基点,也是他后来思想转变的条件。

经过村政府的时候,我看见一些人围在挂着布告牌的铁栅栏前面。

(②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两年来,那些坏消息,吃败仗啦,抽壮丁啦,征用物资啦,还有普鲁土司令部的命令啦,都是在这儿公布的。

我没有停下来,心想:【品味】“坏消息”表现出小弗朗茨对普鲁士侵略者的反抗意识和对侵略者的憎恨。

)“又有什么事了?”【品味】“又有什么事了?”引起悬念,埋下伏笔。

这时,正当我跑过广场的时候,带着徒弟在那里看布告的铁匠瓦赫特,朝着我喊道:“小家伙,用不着这么急!你去多晚也不会迟到了!”我以为他是在讽刺我,于是,气喘喘地跑进了哈墨尔先生的小院子。

【品味】小弗朗茨误以为瓦赫特的话是嘲笑,这是伏笔。

)【段析】第一部分:写“我”在上学路上的见闻、感受,和平常日子相比,显得有些异常。

往常,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室里总是一片乱哄哄,街上都听得见,课桌开开关关,大家一起高声诵读,你要专心,就得把耳朵捂起来,老师用大戒尺不停地拍着桌子喊道:【品味】从“总”字看,平常日子上课前喧闹是一惯性的,与下文的“安安静静”形成鲜明对比,为读者留下悬念。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最后一课都德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的结构特征;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学习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2、通过听读课文,复述课文,把握故事情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重要语句的探讨理解其深刻的含义突出小说的主旨。

3、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学习本文通过设疑铺垫、前后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2.学习第l一10节。

教学步骤一、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都德: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小说家,毕生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

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当时法国政治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了普鲁土。

普鲁土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个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让两个州的学生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

《最后一课》这篇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这一时代背景。

二、生字、生词捂(wǔ) 戒(jiè) 凳(dèng) 郝(hǎo) 叟(sǒu) 膝(xī) 诧(chà) 惩(chéng)赚(zhuàn) 钥(yào) 匙(shi) 藤(téng) 祈(qí) 祷(dǎo) 哽(gěng) 挟(xié)懊(ào) 皱(zhòu)征发: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

祈祷: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

思量:心里想。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

喧闹:喧哗热闹。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惨白:(面容)苍白。

三、课文分析1.请学生粗读课文。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原文全文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原文全文

七年级语文最后一课原文全文《最后一课》我今天特别想给大家讲讲我们七年级语文课本里一篇超感人的文章,那就是《最后一课》。

我记得刚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给吸进去了一样。

这故事啊,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时期。

小弗朗士,这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总是想着玩、不爱学习的同学一样。

每天上学,他都是懒懒散散的,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能在田野里疯跑,怎么能躲过老师的检查。

你看,他多像我们班的那个谁啊,每次老师让背课文,他就各种找借口,不是说肚子疼,就是说忘带书了。

小弗朗士去上学的路上,他看到的那些平常的景色,这时候都变得不一样了。

画眉鸟在树林里唱歌,以前他可能就觉得这鸟叫得真好听,今天听起来却好像带着点忧伤。

这就好比啊,你要是知道自己马上要失去一个特别好的东西,那平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东西,这时候都变得珍贵起来了。

我想小弗朗士这时候心里肯定在想:“哎呀,这鸟叫怎么今天听起来这么让人难受呢?”到了学校,他发现教室里的气氛也特别奇怪。

韩麦尔先生今天穿得特别正式,以前可从来没这样过。

同学们也都安安静静的,没有了往日的吵闹。

这时候,小弗朗士好像有点意识到,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他心里肯定在嘀咕:“这是咋啦?怎么大家都变得这么奇怪呢?”韩麦尔先生开始上课了。

他说话的声音都有点颤抖,就像他心里藏着一个特别大的秘密,快要藏不住了一样。

他说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

哇,听到这个消息,小弗朗士心里肯定像被雷劈了一样。

他肯定在想:“怎么会这样呢?法语课怎么就突然成了最后一堂了呢?”我读到这儿的时候,心里也特别难受。

就像自己心爱的玩具,突然被人抢走了,而且再也拿不回来的那种感觉。

韩麦尔先生在课上变得特别耐心,以前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也不生气了。

他开始认真地给大家讲解语法,就好像要把他知道的所有关于法语的知识,都一股脑儿地塞进同学们的脑袋里。

小弗朗士这时候也特别认真,他不再是那个只想玩的小男孩了。

他眼睛紧紧地盯着黑板,耳朵竖得直直的,生怕错过韩麦尔先生说的每一个字。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文本解读

《最后一课》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

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

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

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2.文题诠释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法语了,小孩从此要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

这是侵略者在军事强占以后进行的文化侵略。

作者在这里把一个小学校里的一堂课的意义提高到向祖国告别的高度,使这一堂课的任何场景、细节都具有了庄严的意义。

3.主旨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失去的国土的悲哀和对母语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4.内容解读《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作品,常期被选入我国语文教材,作品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小弗郎士出场,有一段自然景色描写: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最关键的两个词是,暖和与晴朗。

暖和写人的心理感觉,而晴朗则是视觉认识。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重要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重要知识点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重要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从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长篇小说《小东西》,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二、课文背景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本文就是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三、文体知识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塑造人物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四、课文结构第一部分(1—6):描述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感受。

第二部分(7—23):写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等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

第三部分(24—29):写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

五、问题归纳1.课文开头写自然环境有什么作用?本题可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

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正反映出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

2.“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什么事啦’?”句中的“又”字有什么作用?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战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

预示着将要发生一件大事,自然地引出下文。

3.“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句中的“偏”一词的作用是什么?“偏”表示事实跟所希望的恰恰相反。

与平时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今天的课堂气氛不同寻常,为读者留下悬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16)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升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感受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文化理解与传承:
-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家国情怀,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了解历史背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最后一课》的基本情节。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普法战争中被侵略的阿尔萨斯省,韩麦尔先生为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故事。它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韩麦尔先生的表现。通过分析他的语言、动作、心理,了解他的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
-阅读策略培养:指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细读等不同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学生可能难以区分不同修辞手法,更不知道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教师应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帮助学生识别并学会运用。
-人物情感的理解:七年级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韩麦尔先生复杂的内心情感。教师需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去揣摩。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爱国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体会到韩麦尔先生的崇高品质,但仍有少数学生难以深入理解人物内心情感。我认识到,这可能是因为我对人物心理分析的引导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从人物的角度去思考和体会。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3)体会作者通过人物言行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分析课文;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最后一课》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对于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心理描写把握得不够准确。这让我意识到,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描写技巧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内心。
在讲授环境描写的作用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较为困难。我尝试通过实例分析、对比等方法进行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我决定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生动有趣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人物形象分析
-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人物心理描写,需要教师引导,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对人物性格与命运关系的理解,需要教师举例说明,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
(2)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可能对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认识不清,教师需结合课文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学生的写作中可能难以运用环境描写表现情感,教师应提供相应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和体会作者情感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或情感表达相关的实际问题。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2.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做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氛围,但也需要注意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偏离教学主题。
3.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采用了举例、对比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结合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感悟。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6.教学评价的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课堂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践活动等方面,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a.能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作者的语言艺术。
b.能以“假如我是小弗朗士”为题,创作一篇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作文。
4.表达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沟通。
a.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b.能够通过作文等形式,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d.领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
e.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以“假如我是小弗朗士”为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最后一课的感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最后一课》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a.能从课文中发现并解读作者对小弗朗士内心活动的细腻描绘。
b.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故事背景进行分析,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2.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a.能理解并体会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表格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6课《最后一课》表格教案
e.培养审美情趣,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提高审美素养。
2.学科能力目标:
a.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本分析能力。
b.学会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创作具有生动形象的作品。
c.能够通过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课文内容理解:理解《最后一课》的故事情节,掌握文章主题,体会作者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及爱国情怀。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并进行仿写练习。
c.记叙文结构:掌握记叙文的结构特点,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突破方法:对比分析不同记叙文的结构,总结规律,结合实际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后一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离别的情况?”比如,毕业典礼上的告别,或是朋友间的分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离别的情感和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最后一课》是一篇典型的记叙文,它通过叙述故事来传达情感和观点。记叙文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感受生活,表达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课》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记叙文如何通过情节和人物塑造传达爱国情感。
e.学习作者通过典型细节传达情感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素养目标:
a.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b.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文本,提升阅读理解水平。

部编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最后一课 复习要点

部编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课最后一课 复习要点

06 最后一课复习要点
一、重点字词
郝叟(hǎo sǒu)哽咽(gěng yè)
懊悔(ào huǐ)祈祷(qídǎo)
二、文学常识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的著名小说。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简》,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等。

三、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失去的国土与语言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写作特点
铺垫: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多处铺垫为后文展开埋下伏笔。

人物描写:生动形象,符合故事情节发展需要。

心理描写:丰富细致、对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起到很大作用。

突出主题。

动作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反衬烘托主题、塑造人物性格、渲染气氛。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名师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6课《最后一课》名师教案

《最后一课》教案一、核心素养:1.识记课文注解中的文学文化词句,理解分析课文中重要的基础词语,品味文中内涵丰富的词语。

(语言建构与运用)2.从小弗郎士的角度梳理概括他的所见所闻所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3.从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角度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感受韩麦尔先生的人格魅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4.从心理活动描写角度分析小弗郎士的心路历程,体会民族语言和爱国情感的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二、教学建议《最后一课》作为经典的短篇小说,也符合小说的人物、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情节的要素,可以围绕小说三要素来进行教学设计。

这篇文章放在七年级下的课本中,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和语言理解赏析有重要作用,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热爱民族语言,热爱祖国是本文的主题,适当结合中国实际,来引导学生对中国和汉语的热爱。

因此教学设计中可引用部分与热爱祖国的歌曲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对汉语的热爱,对中国的热爱。

可使用多媒体的视频和音频进行教学,可逐段品味语言式的教学,还可通过探讨式教学。

学生尽可能充分参与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教学中要注意落实双基。

三、教学示例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

2、从情节、人物、环境角度解读文本的内涵。

3、热爱民族语言,传承爱国主义的美德。

4、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1、寻找并概括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2、分析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人物形象。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与展示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

2、从情节和环境角度解读文本。

教学重难点:1、利用注释、修辞等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词句。

2、分析概括小弗郎士的见闻。

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激情导入(播放《歌唱祖国》的音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开拓辽阔疆域,创造辉煌文化。

这是爱国情怀。

维护祖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不能被分裂,更不能被侵占。

这也是爱国情怀。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最后一课》的主题思想、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分析。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体现爱国主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最后一课》的基本概念。这篇文章通过讲述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的经历,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感。这篇文章是阿尔封斯·达沃代尔借以反映民族矛盾和爱国情怀的佳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文章中的具体案例。分析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在特定背景下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如何表达爱国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课》核心素养目标:1.提高文学素养,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分析文章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增强文化认同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爱国情怀,培养对国家文化的自豪感;5.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复习中主动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容易偏离主题,导致讨论效果受到影响。为此,我需要在课堂讨论中更加关注学生,及时调整讨论方向,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1.加强对学生历史背景知识的传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最后一课[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熟悉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2、分析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人,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做一个爱国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学重点]: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从而引导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难点]:1、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

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艺术形象。

教学方法:1、以读启发思考在学生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适时加以点拨,努力做到读中有启,以启促读,精读解疑。

2扶—放—收结合先扶着学生研读重难点部分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理解其余部分内容,最后由师生讨论交流,小结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2、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结合工具书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喜欢汉语吗?喜欢学语文吗?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

语言是民族的命脉,是民族的凝聚力,是民族独立的象征。

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

而当一个民族即将亡国时,当这个民族的人民即将成为亡国奴时,当他们学习自己国家语言的权利都被剥夺时,人们的心情将会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

二、目标展示:(大屏幕,指出重难点)检查预习:1、投影出示生字词,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提问:请同学们简介作者及写背景。

点明:位卑未敢忘国忧!2、投影出示:课文的体裁为短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三、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最后一课”有什么含义?为什么这是“最后一课”?本文以_________线索,主要人物是: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高尔基说过: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描写和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母语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通过描写和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同学们分享他们所了解到的法国作家都德以及《一课》的背景。

2.引导同学们关注课文,思考“一课”意味着什么。

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行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在朗读过程中,标记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其含义。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和掌握字词的含义。

2.分析课文第一段,引导同学们关注环境描写,理解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第一段的理解,以及对小弗朗士心情的分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生字词和课文理解。

2.引导同学们关注课文第二段,思考小弗朗士的心情变化。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第二段,分析小弗朗士的心理变化。

2.引导同学们关注描写手法,如对比、象征等,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三、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第二段的理解,以及对小弗朗士心情的分析。

四、小组合作1.将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分析其形象特点。

2.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巩固课文理解和人物分析。

2.引导同学们关注课文结尾,思考其深层含义。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结尾,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最后一课》课文原文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铁匠华希特带着他的徒弟也挤在那里看布告,他看见我在广场上跑过,就向我喊:“用不着那么快呀,孩子,你反正是来得及赶到学校的!”
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

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好,
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

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

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其中有郝叟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

个个看来都很忧愁。

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镜。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新老师明天就到。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

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

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可怜的人!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

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我正想着这些的时候,忽然听见老师叫我的名字。

轮到我背书了。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头也不敢抬起来。

我听见韩麦尔先生对我说:
“我也不责备你,小弗郎士,你自己一定够难受的了。

这就是了。

大家天天都这么想:‘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

’现在看看我们的结果吧。

唉,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的不幸。

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

他们为了多赚一点儿钱,宁可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

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

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