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 观后感
长征观后感作文(精选10篇)
长征观后感作文(精选10篇)长征观后感篇一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长征纪录片,整个片子我和妈妈都是含着热泪看完的,每个真实故事再现,仿佛把我也带进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
纪录片让我真正的知道了长征是怎么回事。
长征是从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期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必须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
历程二万五千里,从江西瑞金出发时的三十万战士到达陕西延安顺利会师时不足三万人,一路上他们日夜兼程,马不停歇,风餐露宿,爬雪山,过草地,翻山越岭突破了敌人的炮火追击,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和勇气啊!让我记忆犹新的爬雪山和过草地。
在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雪山上,寒冷饥饿,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威胁着每位战士的生命。
有一位年仅十七岁的女战士,在不知不觉中冻掉了脚趾头,可想当时有多么的寒冷,战士们的穿戴多么简陋。
由于饥寒交加空气稀薄战士们只要坐下就再永远起不来了(牺牲了)。
还有一位战士他的身体已经埋在雪里,可是手里紧握着党证和党费,在临死前都不忘记自己是一位党员,他是多么的热爱着党和忠诚于党。
在过草地时,战士们吃完喝完了自己所带的食物,为了能活着走出去,他们就喝马尿,吃野菜,野草……有些战士吃了喝了有毒的东西活活毒死掉。
为了让伤病员能活着走出去,彭德怀元帅将自己的爱马杀掉让战士们吃。
还有很多首长将军把自己的爱马让给伤病员骑。
他们是多么团结和友爱。
通过这一幕幕真实故事的再现,让我懂得了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我们今天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都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作为一名对祖国有用的人。
长征观后感篇二20xx年,恰逢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历史虽然远去了,但是我们从未忘记当年为革命牺牲的烈士,长征精神也将永远流传下去。
又是一年清明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清明特别节目《缅怀英烈忆长征》,深深地吸引了我。
《缅怀英烈忆长征》节目选取了江西省瑞金市黄沙村的华屋的故事,华屋也被称为红军烈士村,村里有长征时期从军的17名烈士亲手种下的17棵树,村里人说,树在就好像人在,看到树就好像看到烈士们,每一棵树背后都埋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长征》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大家有没有去观看过电影长征,有没有写过关于长征的观后感。
以下是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长征观后感范文(一)星期五午时,教师带着我们在学校一齐观看了电影《长征》,这是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艰难地翻越雪山过草地,在翻越雪山时,有一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沉重的行军锅,很多人劝他不要背了,可他不一样意。
因为太疲乏了,他一不细心摔下了悬崖。
看到那里,我悲痛地流下了眼泪。
还有的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因为没有东西吃,很多人都饿死了。
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我真想把我的粮食给他们,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
可是,他们没有所以而气馁,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抗击国民党的围剿,为了人民得解放,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经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我此刻所遇到的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要勇敢地应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这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长征观后感范文(二)星期五午时,教师带着我们在学校一齐观看了电影《长征》,这是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长征途中,红军艰难地翻越雪山过草地,在翻越雪山时,有一个红军战士身上背着沉重的行军锅,很多人劝他不要背了,可他不一样意。
因为太疲乏了,他一不细心摔下了悬崖。
看到那里,我悲痛地流下了眼泪。
还有的红军战士在过草地时,因为没有东西吃,很多人都饿死了。
实在没东西吃的时候,只能啃树皮,吃草根。
我真想把我的粮食给他们,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
可是,他们没有所以而气馁,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抗击国民党的围剿,为了人民得解放,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不怕任何困难,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经过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此刻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我此刻所遇到的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我要勇敢地应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这才是真正的小男子汉。
长征观后感5篇500字
长征观后感5篇500字1934年,红军被迫开始了3年的长征,最后在甘肃会宁会师.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长征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长征观后感1看完《长征》后,我觉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这是历史的说法,听起来这些字眼有那么些死板,当然这都是真的,长征是我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历史事件。
在历史课上,长征精神是用来背的,我们并没有好好地去理解,去感受。
看了这部剧,我想我真的体会到了。
由于“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央根据地的失陷,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长征初期,中央领导权的旁落及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使党和红军遭受到重大损失,红军由长征时的8。
6万人锐减到3万人。
我开始紧张起来,本来对付蒋介石这些兵力就不够,现在又只剩下了三万多人,我们还能行么?接下来的一幕幕,让我不得不佩服党的领导人以及革命者。
他们告诉我,我们可以!我想我永远忘不了“飞夺泸定桥”的那一幕。
1935年5月,红军的先头部队强渡大渡河成功后,---就调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泸定桥,企图把红军的队伍切开,但先头部队的战士们用两天的时间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赶在敌人增援部队的前面到达。
而后续红军部队组织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击队,攀着只剩下铁链的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
他们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伤落入水中则必死无疑。
但勇士们仍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的向前冲,一个掉下去了,下一个冲上来,受伤的战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还在向敌人射击!在长征的路上像这样的战斗还少吗?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还有金沙江、腊子口。
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
长征观后感600字_《长征》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长征观后感600字_《长征》电影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长征观后感范文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七律》,还在萦绕在耳旁。
长征的故事,一篇篇的出此刻以往的课本里。
多数次感受于长征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这一幕幕的都还在脑海里,这个学期又品读了《长征》这本书。
这次更细致的思索了每一次长征的历程。
长征途中有很多喜闻乐见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也时时在我的心中荡漾。
那种不屈不挠,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近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效劳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鼓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经过了两万五千里,已成为了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的载体正是那些征途上的战士,红军战士!他们那为了团体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让我感动落泪。
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趁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垫后,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了。
等到他们撤退时,湘江已被国民党封锁,他们又饿着肚子退回山西打游击。
撤退途中,陈师长腹中中了敌人的子弹。
但他仍旧坚持究竟,吩咐其他战士撤退,自我来掩护,最终被敌人抓住,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多么可敬的人啊!多么得意的战士啊!假如没有了陈树湘这样的战士,这场战役如何能取胜假如没有了千千万万个陈树湘,长征能成功吗在这样多数的光环下,还有许很多多同样精彩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赞扬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我觉得,这些战士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局部,在那个年头里担当起了自我的历史职责。
这种历史精神最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更是今日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最须要的。
这种精神,推而广之,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陈树湘肯定不止一个,后又有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前仆后继的宏大战士。
长征精神就是这样,是从前就有,以后仍旧会接着发光发亮的民族气节!同样,事实上历史上已经证明,长征熬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从无趣走向成熟。
正是靠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不可思议的困难险阻,缔造出了多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的局势转危为安。
《长征》观后感(通用17篇)
《长征》观后感《长征》观后感(通用17篇)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征》观后感(通用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刚过草地到巴阿,无那西风日末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粮秣少胡麻。
巨猿解缆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纵遥知马力,谁予便利敢分家。
”看完了《长征》这部电影,林伯渠的这首诗萦绕在我耳旁,心中感慨万千。
电影中讲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一边要抵抗敌人的疯狂追击,一边要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凭着惊人的毅力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甘肃会宁地区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一幅幅浴血奋战的画面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相比之下,平日里连一点长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的我们真是自惭形秽。
长征途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那些互相帮助、亲密团结的瞬间,那种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都给我深深的震撼。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位十三岁的小红军在随部队前进时捡到一袋干粮却掉进了河里,她没有告诉战友们,反而用野菜塞满了腰袋。
不久后,她便因饥饿难耐倒下了,战友们了解情况后纷纷拿出干粮给她,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走完了长征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无疑是充满艰难困苦的,但最终却胜利了。
这不仅是因为红军战士团结与坚强,像一根无法斩断的麻绳紧紧拧在一起;更因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和自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了革命的胜利一往无前。
这也不禁令我想起了一句话:“木叶飞舞之处,火亦生生不息。
”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希望,勇往直前必能战胜困难。
穿越历史的长河,祖国今天的和平稳定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的付出和牺牲,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长征精神”,更应该以此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发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中华文明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观后感15篇
《长征》观后感15篇《长征》观后感1舅舅家刚买了台脑,看到我们来了,舅舅就下载了《长征》。
在这里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老山界的那一段故事。
红军到了广西,粮食不多,又要走那陡峭的山路。
在寒冷的冬夜,他们只能裹着条破毛毯,躺在冰冷的山路上。
有时半夜里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混身打颤。
黎明时他们被推醒,要出发。
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他们就抢了一碗饭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他们爬到山中间,因为他们昨晚和今早的饭都没吃饱,所以他们个个都气力不够,可是他们还是股足勇气前进。
累得是在走不动时就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再爬起来向前走。
终于,他们克服了困难登上山顶。
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山。
后来他们又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后才觉得老山界地困难还很小!他们能够克服那么艰苦的环境还能吃苦耐劳,自己的条件那么好还不懂得珍惜。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好好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争光!《长征》观后感2星期五老师给我们看了《长征》这部电影,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等等,历尽了千辛万苦,战胜了所有的困难,用了整整两年时间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湘江战役和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中战士们冒着敌人的轰炸机,枪林弹雨中鲜血把江水染红了一片,江上到处是战士们的尸体,湘江两岸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攻打泸定桥时,战士们冒着敌人的枪火艰难地爬着铁索过桥,一不小心就掉入了万丈深渊。
看了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到很惭愧!想想自己平时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缺乏恒心和毅力。
今后我一定要改掉这些坏毛病,要珍惜现在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好好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长大以后为社会做出贡献,做一个有用的人。
《长征》观后感3星期五的下午,学校组织了去电教厅观看电影,《长征》。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
半个世纪以前,战斗在长江南北各根据地的主力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红军部队,为了挽救革命的危机,实行了战略大转移。
长征观后感8篇
长征观后感(1):电影《长征》观后感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介石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长征观后感(2):为了迎接国庆60周年,在国庆节前期,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革命历史题材巨片《长征》,影片真实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让我在深刻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心灵受到了无比地冲击和震撼,更感受到了伟大祖国那坚强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
1934年,蒋介石对红军中央苏区进行了五次疯狂地大围剿,在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了战略性转移,从而开始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的艰难路程中,经历了飞夺泸定桥、湘江战役、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战役,但是让我感触最深地还是在那艰苦环境下,没有食物、没有交通工具、物资极度缺乏、恶劣的自然环境再加上国民党部队的拦截追击,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更有多少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但是工农红军们毅然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敬佩!看,无论是爬雪山还是过草地,无论是大渡河还是金沙江,无论蒋介石的部队有多么的精锐和残忍,都无法阻挡红军前进的步伐!更无法阻挡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复兴之路!长征不仅仅是一段光荣的历史,更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代人。
红色影片《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红色影片《长征》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电影《长征》对于影片的艺术成就、历史意义、现实作用,我就不去分析了。
在观看这部影片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一些问题:红军是凭借什么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国民党的军队,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以下是我整理的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长征》观后感范文一今日午时,厅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干部观看电影《长征》,当我赶到七楼会议室时电影刚刚开演,不知是何缘故,平日里能够容纳二、三百人的会议室今日显得冷清了许多,很多位置都空着。
我选择了最终一排的空位坐了下来。
平日里习惯了在电影院看电影,而今在会议室看电影,虽然窗帘都拉上了,但心里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与以往的战争影片电影相比,《长征》不再以领袖人物为主要刻画对象,而是经过一个小红军战士的视角,将视点主要对准基层官兵,再现长征的艰苦卓绝。
无论是开篇湘江大战的长镜头带来的震撼力和心理时间延续力,还是飞夺泸定桥时镜头的紧迫感和冲击力,或是尾声时少数民族战士达尔火将红旗插上高地时那凄美至极画面,都为这部影片的成功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曲大师张千一的音乐紧紧抓住了影片的节奏,经过他的音乐情绪的渲染,影片的大片气势更是无与伦比。
男主角钟秋年仅十七岁,可是成熟的演技使他担任这部大片的主角丝毫不显单薄。
影片充满了浓浓的深情,飞夺泸定桥是全篇最精采的部分,也是最动人的部分,如果说其他场面让我饱含热泪的话,那么这一场面则让我热血沸腾、震撼不已。
影片站在今日时代的高度,对主题思想进行深度的开掘,表现红军战士“跟着走”的坚定梦想信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影片用一家人的悲欢离合串联起主人公的整个情感经历和心路历程,实现以小见大、真实感人、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真正触摸到了长征的精髓所在,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具备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是激励人们继承革命先辈遗志,激发人们深厚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的精品力作。
《长征》观后感(精选15篇)
《长征》观后感(精选15篇)《长征》观后感1当我看完《长征》这部影片后,我被影片中红军战士不怕危险,永往直前的精神所震撼,给我印象最深的有这么一段:一天,红军要渡过一条河,那条河很深,水势汹涌,红军缺少渡河的船只,而敌人又在对岸阻挡红军的进攻,部队只能冒险从没有桥面的铁链上通过,战士一边在铁链上爬行,一边与敌人激战,在激烈的战斗,有的红军战士在战斗中牺牲。
在千钧一发之际,指挥员说:“冲啊!”战士们鼓起勇气,冲过了烈火。
战斗终于胜利了,战士们欢呼雀跃。
观看了这部影片,我知道了,在长征途中牺牲了许多战士,战士们不怕牺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我们要把长征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长征》观后感2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了电影《我的长征》,讲述了长征经历者王瑞老人回忆自己年轻时在长征时与敌人进行生死战斗的历程。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历史教育课,影片中那腥风血雨的场面令我震撼。
最难忘的要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面了,红军要经过桥面十三根铁索,面对桥下水流湍急的泸定桥,他们不退缩,面对敌军的枪林弹雨,他们不畏惧,凭着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铺开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红军战士这种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我们缺少的吗?今天,我们已成了笼中之鸟,经不起磨练,遇到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甚至逃避。
在这些红军战士面前,我们应该感到羞愧!我想,今天我们不需要再去飞夺泸定桥,不需要去四渡赤水河,但长征精神不能丢,要让它永驻人心,发扬光大。
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可贵的红军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的挑战。
想想长征二万五,看看革命老前辈,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洗涤,我们的斗志正受到鼓舞。
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你感觉到了吗?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你看到了吗?那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抖擞精神。
在影片末尾,毛主席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时刻鼓励着我,要勇往直前,不退缩。
长征电影观后感6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长征电影观后感(一):在党支部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电影《长征》。
电影的开篇就向我展示了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冒着枪零弹雨奋勇突击。
每次看到这样的战争场面,我总会思考此刻能在和平年时代里学习和生活,是那些无名的英雄战士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
我很惭愧,在看《长征》这部电影时现场的气氛有些嘈杂,我们就应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情绪去观看。
《长征》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的地方,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
电影《长征》介绍了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
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决定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
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
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我们又重温了这次具有重大好处的会议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好处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状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出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
《长征》观后感精选合集5篇
《长征》观后感精选合集5篇长征是一部让人热血澎湃的电影,关于长征的电影也是这样!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长征》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征观后感1打仗是最令老百姓痛苦的事。
打仗,会费尽人力、财力。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最要命的是多少人会因此丧命;多少家庭会因此破裂;多少人会因此失去至亲……难道,他们(日本鬼子和反动派)为了地位,为了金钱,就可以不顾一切了吗?他们也有家庭,也有朋友,也有至亲,难道,为了金钱和地位,他们连家,连朋友都可以放弃?而最受苦的是中国老百姓,他们什么都没做错,为什么也要忍受家破人亡,失去挚友的痛苦?不过,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才会在抗日战争中出现大批的抗日英雄。
他们不畏个人的生死,誓死效忠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勇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伟大的“长征”就是证明!通过观看“长征”的电影,我了解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征”是多么伟大!他们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震惊啊!不管敌人使用了多少恶毒的酷刑来严刑逼供,他们直到牺牲也不会透露半点儿消息。
是他们震撼了中国人,震撼了全世界的人。
是他们的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懂得大胆地拿起武器对抗日本鬼子和反动派。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不再受到欺压;从此,他们成了中国的主人……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漫长、触目惊心啊!其中,有我们熟悉的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最震撼我的是飞夺泸定桥。
当接到“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的命令时,红军便开始了飞一般的长途跋涉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红军长征电影观后感。
他们翻山越岭,沿路还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天黑了,战士们一整天都在跟时间赛跑,没顾得上吃一点东西。
没想到连天空也不做美,竟下起了倾盆大雨,这真是雪上加霜啊!为了在天亮之前到达泸定桥,战士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面对恶劣的天气,泥泞的小路,艰难的地理环境都毫不畏惧……终于,他们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
瞧,这么艰险的自然环境红军都不怕,那他们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
长征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6篇
长征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6篇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长征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希望能帮到各位。
长征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
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
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
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
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
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长征》观后感600字5篇
《长征》观后感600字5篇《长征》观后感600字1长征,这震惊中外举世皆无的两万五千里的军事长征,是中国红军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长驱二万五千余里,纵横十一省.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飞机轰炸,地下有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五岭.乌蒙山.大雪山.草地等天险的阻隔,红军要战胜克服这些艰难险阻,不仅身体要遭受超出人类种.种极限才能忍受的痛苦,而且还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长征本身是一曲悲壮的交响乐,一首悲壮的诗,一幅悲壮的画.看完《长征》后,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我感慨万千.______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相结合的长征精神,带领中国人民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开始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在长征诗中,我领略了中国共产党人豪情万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感受到中国革命的波澜壮阔和艰辛曲折,体会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长征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长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克服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品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生活在他们为我们创造下的和平年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让我们把《长征》的精神用到学习.生活中,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学生,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决不能浪费光阴,虚度年华.迎来自己人生的〝尽开颜〞.《长征》观后感600字2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长征》观后感600字3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战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就像竹石,在岩石缝中发芽.成长,显示着生命的顽强.他们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永远不会服输,永远接受着挑战!在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创造了无数惊人的奇迹.就说飞夺泸定桥那次战斗吧.素有〝天险〞之称的大渡河让人看了心惊胆寒.可是这场战役是多么的重要啊!不能输,决不能输!一咬牙,一跺脚,拼了!战士们冒死建奇功,居然赢了这场战役.美国人有一对夫妇参观过泸定桥后,曾这样说道:〝中国是用那些敢于翻越千山万水人们的牺牲精神和勇气统一起来的.〞连美国人也被我们的红军战士震撼了!我相信长征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相信长征精神会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不轻言败,自强不息.红军是长征里程上永远的丰碑;红军更是长征精神的灵魂.让红军英魂万古流芳!让长征精神永垂不朽!《长征》观后感600字4长征,_34年8月至_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红军们战胜千难万险最终到达目的地.总共长达二万五千里.这是多么艰苦啊!平日,我们一点路都不愿意走,吃不了苦,可红军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炊事员郭大叔背着一口大铁锅,在山上走着走着就倒在雪地里了,临死双手还牢牢地抓着锅沿儿;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才知道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啊.爬雪山,过草地,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完成了,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新中国〞.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这个要吃,那个不爱吃,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和红军一对比,真是惭愧极了.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大无畏,坚强与乐观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读了长征,我们要从生活做起,力所能及的事自己做,能吃苦,不怕累,做一个坚强的人.《长征》观后感600字5纪录片《长征》反映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再现了当年长征中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草原等的壮观场面,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不禁思考红军凭借了什么力量,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保留了中国革命珍贵的火种?影片并没有交待长征的起因和背景,故事是从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部队带着大量的缁重滞留在湘江桥,几天几夜也没有能够完全通过湘江.这时,敌人的飞机狂轰烂炸,前面有蒋介石布置拦截的防线,后面有几十万敌人的追兵.面对红军长征的第一道难关,幸亏红军的后卫部队拼死抵挡国民党追兵的猛烈进攻,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否则后果则不堪设想.我认为,红军避免覆灭的原因,在于将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特别是后卫部队的敢打猛拼的劲头,阻滞了追兵前进的脚步,给红军带来了喘息的机会.如果没有五万牺牲将士甘愿流尽最后一滴血,没有他们的壮烈情怀,也就不可能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更不要说军队的发展壮大,以致最后消灭蒋介石反动政府.建立新中国了.从另一方面来说,战略指挥出了问题,如果部队乱成一团,没有凝聚力,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同样也不会取得长征的胜利.广大的红军指战员具备了这些优良的素质,终于使决策失误的红军起死回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我们要汲取经验教训,发扬红军的精神,克服困难,不怕牺牲,众志成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将无往而不胜.《长征》观后感600字。
长征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6篇
长征观后感500字优秀作文6篇《长征》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壮举。
你是否看过这部作品?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长征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长征观后感1漫漫征途,茫茫草地,险山峻水,千万个险阻,千万句话语,使红军战士有着另一种毅力;困难算什么,敌人算什么?!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都有如一粒渺小的泥丸,二万多里的征途也好像浓缩了许多。
长征路途,有苦,也有欢乐,有汗水也有泪水,千万个艰难融成了我们丰富的长征,信念支撑着他们前进,生活告诉他们需要拼搏;只有经历风雨,才能华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长征是什么?难道只是区区的两万里路途吗?不,他是现代的开端,是意志的磨练,是胜利的伏笔;长征难啊!多少有多少的红军战士倒了下来,多少又多少的青年战士被活活饿死;在饥饿与死亡面前,他们都选择了把粮食让给别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他们何时想过自己的生命,想过自己的安危。
脑海里清晰的记着那个镜头“彭德怀举枪忍痛杀战马?”他这是为了什么?在饥饿面前,在战士的生与死面前,他别无选择,他只能这么做,为了团体,他亲手杀死了他最好的朋友,与他朝夕相处的战马,他完全不必这么做,可他却有一颗顾全大局的心,你是否曾经体验过失去最好伙伴的感觉,是否体验过一个人孤单的感觉?!彭总也正是如此。
但为了集体,杀死战马是惟一的选择,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吧。
无情的长征夺走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但他们都是心甘情愿的。
有谁不想平平安安,如果没有他们那些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那么,我们现在终将沦为外国人的奴隶。
战场上,他们还来不及大显身手,草原上饥饿已夺走了他们的生命,为了革命,为了中华民族,他们用他们那精彩的人生写下了最磅礴的凯歌。
让我们再一次举起双手,为他们祈福吧!长征观后感2今天的富足生活不知是多少血肉换来的,今天宁静和平不知是多少的生命换来的——有时,真的感觉我们的生活实在是过得太恍惚却又不知足。
而今天看了的这部《我的长征》之后让我恍然大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征
——《长征》电影观后感经由老师的推荐,值此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观看了电影《长征》,再次回顾了那段红军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战略大转移。
此次长征长达两年,期间翻雪山过草地,红军在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种种磨难之后,由青涩向成熟蜕变,化被动为主动,在甘肃顺利会师,而中国共产党也逐渐在此期间脱离了共产国际的绝对领导,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政党。
可以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真正蜕茧成蝶之前最痛苦的挫折与挣扎。
所以,这部描写长征的电影是绝对值得一看的。
首先,一片黑暗的背景之上,血红的“长征”二字缓缓点亮,烈火灼烧而起,点亮了一片黑暗。
随后影片开始于一片炮声之中。
悦耳的男声娓娓道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
这是湘江水面上的浮桥,炸弹投向水面,腾起起一道道水柱,几乎看不清两座桥上蚂蚁般密密麻麻移动的军队。
飞机越过浮桥的上空,桥上的士兵们犹如被驱赶进屠宰场的羔羊,对于来自空中的威胁毫无抵抗之力。
此时炸起了一阵血红色的水花,不知是江底腾起的淤泥,还是士兵们的血液染就,只见桥上空荡荡不见人影,而奔流的江水上飘着几只破旧的鞋子和水壶。
开篇这短短一小段战斗,足以作为这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缩影,可以看出这长征的艰苦与险恶。
之后,长征过程中一系列人物一一展现,每个人物的出场都充分展现了人物特色,比如朱德的身先敌士,爽朗大笑,周恩来的一脸大胡子与超绝的记忆力,李德和博古窃窃私语地密谋,创造出了一支不仅是表面慌乱,而且内部派系斗争不休,军心涣散的逃散军队形象。
大人物维持不了秩序,也难以在党派斗争中赢得胜利获得话语权,小人物迷茫而不知所措,只感觉大厦将倾,不知为何军队大败匆匆忙忙转移如同丧家之犬。
随时都有战友死亡,死人来不及掩埋,活人来不及悲伤。
虽然掩护部队十分英勇,但是却伤亡惨重,不断有大将牺牲,可用的能人越来越少。
幸好,那时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都还年轻,他们这只黑暗的队伍里指路的灯光,身负重任,在进行战斗的部队和苏维埃政府派来的顾问之间周旋。
那一夜,战火始终未息,尸横遍野。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境地下,毛泽东任然点着盏煤油灯静静的看书。
电影在细节方面描绘的十分细致,详略得当,细致深刻地描绘了毛主席临危不惧,奋勇当先,认真学习读书的形象。
以及苏联顾问急躁冒进,不能很好地听取意见的形象。
这一战过后,红军队伍十去其六,王稼祥等人开始怀疑苏联顾问的军事指挥能力,但被排除在中央重要会议外的毛泽东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无能为力。
在接下来的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之中,毛泽东在大部分委员的力挺之下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次转机,而博古与李德在军事意见上与中央政治局之间开始出现裂痕。
此次会议之后,毛泽东为了强渡乌江战役重新启用了被李德拉下马的刘伯承,这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分歧与矛盾。
而强渡乌江的胜利,狠狠地打了李德的脸,红一方面军在贵州遵义获得了难得的休整时间。
电影在这一段中展现出了贵州人民热烈欢迎红军进入遵义的情景,主要表现了毛泽东与朱德等人的几段短小的对话,体现出长征路上远离家乡父母的军人们对于家乡的思念,与背井离乡的无奈。
遵义会议便是在这难得的休憩时间里开始的,此时毛泽东已经重新找回了一些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权,他在遵义会议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国
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而在同年三月,确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军事三人小组,从此红军的长征路程进入了新的阶段。
中国革命开始在全局上走自己的道路。
此后,红军改变前进道路,四渡赤水,期间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在云贵川边界不断穿梭,开创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随后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出敌不意,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
于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
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在此期间最让我震撼的是飞夺泸定桥的历程。
《飞夺泸定桥》曾经作为一篇课文出现在我的小学课本里面,那也是我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研读了红军长征的历程。
以这篇课文作为教育小学生红军长征的突破点,足以证明此次战役的重要关键之处。
在泸定桥战役中,红军战士以血肉生生在天堑上铺出一条生命的通道。
曾经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在泸定桥被曾国藩打败,如今,红四团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在这座细细的吊索桥上创造了奇迹,突破了敌人的重火力封锁,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
万分惊险的时刻,当战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
而红军突击队员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廖大珠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他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其余人紧跟着也冲了上来,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
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
细细的十三根铁链,这中间有多少的意外和万一可能会发生啊。
下方是奔涌的流水,上方是飞机重炮的压制,前方还有凶猛的大火挡路,大概只有不屈的信念和无穷的信仰的力量,只有身后背负着的,千斤重的责任的力量才能有资格被燃烧为此次天堑上战斗的动力和勇气吧。
而正是这种以信仰为燃料产生的动力,才是支持着数万红军队伍踏过了这慢慢长征路。
从长征电影以及相关背景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运动战或者是游击战术在红军与国民党的战役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尽管老对头蒋介石屡屡运用人海优势,地形优势对其进行围堵,但是运动战所带来的极强的部队机动性使得蒋介石的人数优势难以发挥。
电影主要塑造了一个几近完美的毛泽东,他不骄不躁,关心下属,热爱学习,运筹帷幄,胸有成竹。
他在被李德等中央三人组排斥的最厉害的时期也默默准备翻身,有自己的想法而没被敌人打倒,他在路上关心同志,把担架让给王稼祥坐,他半夜与老婆会面又展现出了他柔情的一面。
然而事实上,现实里的毛主席是不可能如此完美的,这部电影里将其吹捧过渡,是电影的败笔之一。
不过终究,《长征》仍然十分成功地向我们传递了长征精神,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奋勇向前的精神,忘我的大无畏精神和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气魄。
无论是后卫部队舍生忘死的敢打猛拼的劲头,充分阻碍了追击部队的前进脚步,给与前方部队以喘息的机会;还是突击队员前仆后继,血肉开路的这种为了理想勇敢前进不怕牺牲的精神;还是中共中央在战略方针出错的时候及时而积极的改正,重新建立领导体系壮士断腕的决心,都是值得我们后人怀念和继承的。
这世上每一次奋斗和走向成功的历程都是一次长征,在上路时的断绝与轻装简行,
遭遇失败时的及时调整,绝境处的孤注一掷的坚持。
这些才是长征真正带给我的财富,这是长征的灵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