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Φ = B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ε = -dΦ/dt
楞次定律
ε = -Ldi/dt
自感系数(L)
L = Φ/i
互感系数(M)
M = k√(L1
电容能量(W)
W = (1/2)CV2
电容电压(V)
V = Vmax × sin(ωt)
电容电流(I)
I = Imax × sin(ωt + φ)
平均速度(v)
v = (v1 + v2)/2
位移(Δx)
Δx = (v1 + v2)/2 × t
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Δx)
Δx = (v1 + v2)/2 × t = vt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v)
v = v0 + at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a = (v - v0)/t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t)
t = (v - v0)/a
牛顿第二定律(F)
F = ma
弹性势能(Ee)
Ee = (1/2)kx2
动量守恒定律(p)
p = m1v1 + m2v2
能量守恒定律
E1 + Q = E2
电场强度(E)
E = kq/r2
电势差(V)
V = W/q
电容(C)
C = Q/V
等效电容
Ceq = C1 + C2 + C3 + ...
等效电阻
Req = R1 + R2 + R3 + ...
等效电阻(串联)
Req = R1 + R2 + R3 + ...
等效电阻(并联)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力学一、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 2≈10m/s 2,作用点在物体重心。
2,静摩擦力:0≤f 静≤≤f 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运动或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是动摩擦因数,N 是正压力。
4,弹力:F = kx (胡克定律),x 为弹簧伸长量(m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N/m )。
5,力的合成与分解:①两个力方向相同,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2同向②两个力方向相反,F 合=F 1-F 2,方向与F 1(F 1较大)同向 互成角度(0<θ<180º):θ增大→F 减少 θ减小→F 增大 θ=90º,F=2221F F +,F 的方向:tg φ=12F F 。
F 1=F 2,θ=60º,F=2F 1cos30º, 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30º,即φ=30º θ=120º,F=F 1=F 2,F 与F 1,F 2的夹角均为60º,即φ=60º由以上讨论,合力既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任一个分力都小,它的大小依赖于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
合力范围:(F 1-F 2)≤F ≤(F 1+F 2) 求 F 1、F 2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大小的公式(F1与F2夹角为θ):二、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位移vt s =。
平均速度ts v =匀变速直线运动: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221at t v s o +=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at v v o t +=3、位移与速度的关系:as v v o t 222=-,适合不涉及时间时的计算公式。
4、平均速度tsv v v v t o t =+==22,即为中间时刻的速度。
5、中间位移处的速度大小2222t o s v v v +=,并且22t s v 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s=s n+1 —s n =aT 2=恒量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①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值为v 1:v 2:v 3......:v n =1:2:3......:n②1T 内、2T 内、3T 内……的位移之比为s 1:s 2:s 3:……:s n =12:22:32……:n 2③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之比为 S I :S II :S III :……:S n =1:3:5……:(2n-1)θcos 2212221F F F F F ++=t 1:t 2:t 3:......:t n =)1(:......:)23(:)12(:1----n n自由落体运动 (1)位移公式:221gt h =(2)速度公式:gt v =t(3)位移—速度关系式:gh v 22=竖直上抛运动1.基本规律:gt v v t -=0 2021gt t v h -= gh v v t 2202-= 2.特点(初速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完整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
变速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 +vt2)/2]6、位移s= v平t=v0t + at2/2=vtt/27、加速度a=(vt-v0)/t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等时间间隔(T)的位移之差)9、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2)自由落体运动1、末速度vt=gt2、位移公式h=gt2/23、下落时间t=√(2h/g)4、推论vt2=2gh注: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最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公式s=v0t- gt2/22、末速度vt= v0- gt3、有用推论vt2 –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ax=v0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4)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0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 (通常又表示为√(2h/g))6、合速度vt=√(vx2+vy2)=√[v02+(gt)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anβ=vy/vx=gt/v07、合位移s=√(sx2+ sy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α=sy/sx=v0gt/2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1)匀速圆周运动1、周期与频率T=1/f2、角速度ω=θ/t=2π/T=2πf3、线速度v=s/t=2πR/T =2πRf=ωR4、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5、向心力Fn=mv2/R=mω2R=4mπ2R/T2=4mπ2f2R2)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3、天体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 ω=√(GM/R3), T=2π√[R3/(GM)]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r地)=7.9km/s(人造卫星的最大飞行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 v3=16.7km/s6、近地卫星v=√(gr地)7、地球同步卫星GMm/(R+h)2=4mπ2(R+h)/T2h≈3.6 km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2024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2024高中物理公式大全1.运动与力学-平均速度:v=Δx/Δt-平均加速度:a=Δv/Δt- 速度-时间关系:v = v0 + at- 位移-时间关系:x = x0 + v0t + (1/2)at^2- 匀变速直线运动:v = v0 + at,x = x0 + v0t + (1/2)at^2,v^2 = v0^2 + 2a(x - x0)- 牛顿第二定律:F = ma-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万有引力定律与地球重力:F = mg-向心加速度:a=v^2/r=ω^2r-圆的运动:v=ωr- 功:W = Fs cosθ-功率:P=W/Δt- 机械能守恒定律:E = (1/2)mv^2 + mgh- 动能与动量定理:Ek = (1/2)mv^2,p = mv-冲量:J=FΔt=Δp2.声学-音速:v=fλ-音叉频率:f=n(v/l)-音强:I=P/A- 声级:β = 10 log(I / I0)- 多普勒效应:f' = f(v + vr) / (v - vs)-音叉共鸣频率:f=v/2l3.光学-光速:c=fλ-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 球面镜公式:1 / f = 1 / d0 + 1 / di- 成像公式:1 / f = 1 / do + 1 / di = 2 / h - 色散角:dθ / dn = (λ2 - λ1) / v- 球面透镜公式:1 / f = 1 / do + 1 / di- 成像公式:1 / f = 1 / do + 1 / di = 1 / h 4.电学-电流:I=Q/Δt-电流密度:J=I/A-电压:V=W/Q-电阻:R=V/I-链路中电阻数关系:R=R1+R2+...-串联电阻总电阻:R=R1+R2+...-并联电阻总电阻:1/R=1/R1+1/R2+... -电阻功率:P=IV=I^2R=V^2/R-电容:C=Q/V-并联电容总电容:C=C1+C2+...-串联电容总电容:1/C=1/C1+1/C2+... -电势能:U=(1/2)CV^2-磁感应强度:B=F/(Vq)-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V = Blv-皮亚诺定律:V=ε-Ir。
(完整版)高中生物理公式大全
高 中 物 理 公 式 大 全一、力 学1、胡克定律: 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 0 或 F x 合= 0 F y 合= 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 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1)公式:F = G 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 = 向心力 F 万 = 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 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 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3 、求F、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F1+ F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合=0 或: F x合=0 F y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力矩:M=FL (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说明:① F 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大小范围: O≤ f静≤ f m (fm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7、 万有引力: F=G(1) 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高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律大全力学定律:1. 质点受力定律:F=ma(牛顿第二定律)2. 弹力定律:F=-kx(胡克定律)3.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牛顿万有引力定律)4. 地面作用力:F=mg(万有引力对于地面物体的作用力)5. 一维运动方程:v=v0+at,s=s0+v0t+1/2at^2(匀加速直线运动)力学公式:1.功:W=Fs(力乘位移)2.功率:P=W/t(功除以时间)3. 动能:K=1/2mv^2(质点的运动能量)4.动能定理:W=ΔK(功等于动能的增量)5.机械功率:P=Fv(力乘速度)6. 动量:p=mv(质点的运动量)7.冲量:J=FΔt(冲力乘时间)8.动量守恒定律:Σp1=Σp2(孤立系统的总动量守恒)热学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内能改变等于热量传递减去对外界做功)2.理想气体定律:PV=nRT(压力乘容积等于气体摩尔数乘气体常数乘温度)光学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θi=θr(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光的折射定律:n1sinθ1=n2sinθ2(入射介质和出射介质的折射率乘入射角等于折射介质的折射率乘折射角)3.薄透镜成像公式:1/f=1/v-1/u(薄透镜的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电学定律:1.奥姆定律:V=IR(电压等于电流乘电阻)2.电功与电能关系:W=VQ(电功可以表示为电压乘以电量)3.电场强度:E=F/q(电场力除以电荷)4.电势差:V=W/q(电势能除以电荷)5.平行板电容器:C=εA/d(电容等于介电常数乘电极面积除以板间距离)6.电荷守恒:Σq1=Σq2(一个封闭系统的总电荷守恒)量子物理:1. 普朗克公式:E=hf(能量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频率)2.薛定谔方程:Hψ=Eψ(描述量子体系的基本方程)3.不确定性原理:ΔxΔp≥h/4π(位置和动量不确定度的乘积大于等于普朗克常数的一半)。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合=0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221r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最终极版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最终极版-、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V平=x/t (定义式)2. 有用推论V t2-V° 2= 2as3. 中间时刻速度V = V平=(V t+V。
)/24. 末速度V t = V o+at5. 中间位置速度V s/2 = [(V o2+V 12)/2] 1/226. 位移s = V 平t = V o t+at /2 = V t/2 17. 加速度a = (V t-V o)/t(以V O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 ; a 与V0反向(减速)则a<0 )8. 实验用推论△ s= aT2( A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 o):m/s ;加速度⑻:m/s 2;末速度(V t):m/s ; 时间(t):秒(s);位移(s):米(m );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⑶a=(V t-V o)/t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I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 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 初速度V0 = 02. 末速度V = gt3. 下落高度h = gt 2/2 (从V0位置向下计算)4. 推论V2= 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⑵)a = g =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3)竖直上抛运动1. 位移 s = V o t-gt /22 22. 末速度 V = V o -gt (g=9.8m/s 〜10m/s )3. 有用推论V t -V ° = -2gs4?上升最大高度Hn = V o 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 = 2V o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 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 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二、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1. 水平方向速度:V x = V o2. 竖直方向速度:V y = gt3. 水平方向位移:x = V o t4. 竖直方向位移:y = gt 2/2 5.运动时间t = (2y/g )1/2 (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 V = (V x 2+V y 2) 1/2=[V o 2+(gt) 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 B :tg p=V y /V x = gt/V 022、1/27.合位移:s = (x +y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 a :tg a=y/x = gt/2V 。
[实用参考]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整理版).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P (P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赤极g g >,高伟低纬g >g )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P 合=0 F P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 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初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初高中物理公式大全1.位移公式:位移(s)=速度(v)×时间(t)2.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v)=总位移(s)÷总时间(t)3.速度公式:速度(v)=路程(d)÷时间(t)4.匀速运动公式:位移(s)=速度(v)×时间(t)5.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a)= 变化的速度(v-vo)÷ 变化的时间(t-to)6.等速运动加速度为零:位移(s)= 初速度(vo)× 时间(t)+ ½ × 加速度(a)× 时间(t)^27.重力公式:重力(F)=质量(m)×加速度(g)8.力的公式:力(F)=质量(m)×加速度(a)9.动能公式:动能(E)=½×质量(m)×速度(v)^210.动能定理:动能(E)=力(F)×位移(s)11.功率公式:功率(P)=功(W)÷时间(t)12.机械效率公式:机械效率(η)=有用输出功(W)÷输入功(W)13.压力公式:压力(P)=力(F)÷面积(A)14.浮力公式:浮力(F)=密度(ρ)×重力加速度(g)×物体体积(V)15.杠杆原理公式:力(F1)×距离(d1)=力(F2)×距离(d2)1. 焦耳定律:功(W)= 力(F)× 位移(s)× cosθ2.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E)=½×弹性系数(k)×受力的距离(x)^23.牛顿力学公式:力(F)=质量(m)×加速度(a)4.牛顿第二定律:力(F)=质量(m)×加速度(a)5.应力公式:应力(σ)=力(F)÷面积(A)6.霍尔效应公式:霍尔电压(VH)=椭圆路径除以扫掠时间7.牛顿万有引力公式:引力(F)=万有引力常数(G)×质量1(m1)×质量2(m2)÷距离(r)^28.惯性公式:质量(m)=力(F)÷加速度(a)9.管理电流公式:电流(I)=电量(Q)÷时间(t)10.电阻公式:电阻(R)=电压(V)÷电流(I)11.焦耳热效应公式:焦耳热效应(Q)=电流(I)×电阻(R)^2×时间(t)12.波长公式:波长(λ)=速度(v)÷频率(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力学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离地面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力约等于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定则。
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 合=0 或 : F x 合=0 F y 合=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一定等值反向(2*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只要求了解)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5、摩擦力的公式:(1) 滑动摩擦力: f= μ F N说明 : ①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 μ为滑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静摩擦力:其大小与其他力有关,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不与正压力成正比.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浮力: F= ρgV (注意单位)7、万有引力: F=G m m r122(1)适用条件:两质点间的引力(或可以看作质点,如两个均匀球体)。
(2) G为万有引力恒量,由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首先测量出。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m—卫星质量, 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h—卫星到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GMmR hm()+=2VR hm R h mTR h222224()()()+=+=+ωπb、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mg = G MmR2g = GMR2c、第一宇宙速度mg = m VR2V=gR GM R=/8、库仑力:F=K221 r qq(适用条件: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9、电场力:F=E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10、磁场力:(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qVB (B⊥V) 方向--左手定则(2)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 ⊥I ) 方向--左手定则11、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 ma 或者 ∑F x = m a x ∑F y = m a y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物体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4) 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12、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 V t = V 0 + a t S = v o t +12a t 2 几个重要推论:(1) V t 2 - V 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 2 =V V t 02+=st(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s/2 = v v o t222+匀速:V t/2 =V 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V s/2(4)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1:()21-: 32-)……(n n --1)(5) 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aT 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13、 竖直上抛运动: 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 H = V g o2 2(2) 上升的时间: t= V g o(3)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 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2V go(5)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S = Vo t --12g t2 Vt= Vo-g tVt 2 -Vo2 = - 2 gS (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14、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 V= Rω =2πf R=2πR T角速度:ω=φππt Tf ==22向心加速度:a =vRRTR222244===ωππ 2 f2 R向心力: F= ma = m vRm2=ω2 R= m422πTR=m42πn2 R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15、平抛运动公式: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 水平位移: x= v o t 水平分速度:v x = v o竖直分运动: 竖直位移: y =21g t 2 竖直分速度:v y = g ttg θ =V V y oV y = V o tg θ V o =V y ctg θV = V V o y 22+ V o = Vcos θ V y = Vsin θ在V o 、V y 、V 、X 、y 、t 、θ七个物理量中,如果 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其它五个物理量。
16、 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t(要注意矢量性)17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 合t = mv ’ - 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18、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 1v 1 + m 2v 2 = m 1 v 1‘+ m 2v 2’或∆p 1 =- ∆p 2 或∆p 1 +∆p 2=O 适用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19、 功 : W = Fs cos θ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20、动能和势能:动能: Ek =12222mVpm=重力势能:Ep=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1、动能定理:外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Ek= Ek2- Ek1=12122212mV mV-22、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公式: mgh1 +121212222mV mgh mV=+或者∆E p减 = ∆E k增23、能量守恒(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有相互摩擦力的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
∆E = Q = f S相24、功率: P = Wt(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 = FV (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 P一定时,F与V成正比)25、简谐振动:回复力: F = -KX 加速度:a = - K m X单摆周期公式: T= 2πLg(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了解*)弹簧振子周期公式:T= 2πmK(与振子质量、弹簧劲度系数有关,与振幅无关)26、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 V =λT=λ f (适用于一切波)二、热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 + W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为“+”。
物体对外做功,W为“-”;物体从外界吸热,Q为“+”;物体对外界放热,Q为“-”。
物体内能增量∆U是取“+”;物体内能减少,∆U取“-”。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表述三: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适用条件: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三个状态参量同时发生变化。
(2)公式:PVTP VTPVT111222==或恒量4、热力学温度:T = t + 273 单位:开(K)(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不可能达到)三、电磁学(一)直流电路1、电流的定义: I = Qt(微观表示: I=nesv,n为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2、电阻定律: R=ρSL(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3、电阻串联、并联:串联:R=R 1+R 2+R 3 +……+R n并联:11112R R R =+ 两个电阻并联: R=2121R R R R +4、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I U R =U=IR R U I=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εR r+路端电压: U = ε -I r= IR 电源输出功率: P 出 = I ε-I 2r = I R 2 电源热功率: P I r r =2电源效率: η=P P 出总=U ε =RR+r(3)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IUt 电热:Q=I Rt 2 电功率 :P=IU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I Rt URt 22= P=IU =R I 2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I Rt 2 P=IU >R I 2(4)电池组的串联:每节电池电动势为ε0`内阻为r 0,n 节电池串联时:电动势:ε=n ε0 内阻:r=n r o(二)电场1、电场的力的性质: 电场强度:(定义式) E =qF(q 为试探电荷,场强的大小与q 无关) 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E = 2rkQ(注意场强的矢量性) 2、电场的能的性质: 电势差: U =qW(或 W = U q ) U AB = φA - φB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U = - W 3、匀强电场中场强跟电势差的关系: E = dU(d 为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① 加速: Uq =21mv 2 ②偏转:运动分解: x= v o t ; v x = v o ; y =21a t 2 ; v y = a t a =mEq(三)磁场1、几种典型的磁场:通电直导线、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地磁场的磁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