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课件
城市地理学第一章 绪论 PPT课件
29
三、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新视野
• 3. 可持续发展思潮下的城市地理学
– 由于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数量的激增等因 素的影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 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出现;
由此可见,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是一 个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10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2、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 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 重要组成部分。
23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主要研究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社会 问题、城市安全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 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提出可持 续发展的对策。
24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5. 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 新的研究领域: 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
(1)城市地理学必须在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地理学的 理论建设;
(2) 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绝不能 不顾国情,生搬硬套;
(3)要有发展的观点,西方理论本身在西方的国度里 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在发展之中;
(4)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其归纳范围 主要是西方城市,特别是欧美的城市,没有经过世界上 各地区,特别是第三世界城市的检验;
城市地理学 PPT课件
第三节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二、地理区位
城市地理区位类型
大位置、中位置、小位置 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和邻接位置、门户位置 水运端点、 梯级中转点 、河流交汇点、铁பைடு நூலகம் 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
第三节 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基础
三、自然资源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出路
安徽淮北:淮南淮北都是中国12大煤矿基地之一 安徽铜陵:当然是铜矿。号称“铜都” 甘肃玉门:玉门油田 甘肃白银:白银铜矿 广西合山:“广西煤都”,中国三大钒矿之一 贵州铜仁万山: 汞矿全国第一,还有磷矿 河北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又是煤 河北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煤啊煤 河南焦作:焦作煤矿,曾经的优质无烟煤基地 河南灵宝:“黄金之城”、“硫铁王国” 黑龙江大兴安岭区:不用说,1987年那场大火+多年的木材输出 黑龙江七台河:据说是中国三大稀有煤田之一。那里的焦煤、无烟煤很有名。 黑龙江五大连池:天然林开采全面禁止,森林资源 黑龙江伊春:曾经的中国最大的森林工业基地 湖北大冶:大冶铁矿,那可是教科书津津乐道的中国n大铁矿之一;还有钨矿 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黄石。 湖北潜江:岩盐,还有石油 湖北钟祥:“中原磷都” 湖南耒阳:又是煤矿 湖南冷水江:“世界锑都”、“江南煤海” 湖南资兴:煤;2007年煤矿实现税收3.5亿元,占全市当年财政总收入的54% 吉林白山:曾经的“长白林海” 吉林敦化:森林 吉林九台:煤、非金属矿 吉林辽源:曾经的“煤城”,吉林煤都
城市起源的其他解释
• 人类最早的礼仪性汇聚地点,即各方人口朝 觐的目标,就是城市发展的胚胎。 • 城市从其起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 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最初 它便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代表着宇宙,是实 现人类天堂的一种途径。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城市经济地租变化
由于不同的功能所要求的交通条件不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 下,每一功能即每一土地利用区所产生的经济地租递减曲线 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零售业的经济地租曲线梯度最大,其在市中心所 能产生的经济地租却为各功能之冠。
服务业、轻工业和批发业的经济地租曲线的梯度较零售业为 小。在住宅用地方面,多层楼房用地利用率高,每单位面积 所能产生的价值较低密度的平房为高,所以其经济地租曲线 的斜度也较平房大,农业的经济地租曲线梯度是各类经济活 动中最小的一种,因其在市中心和较偏远的市郊所产生的价 值的差别极为有限。
部分混合土地利用地区由于商业中心扩展 而改为商业用途。
再后为新发展的高级市郊住宅区和十分贫 穷的木屋居民区。
两者可能距离颇远,但亦可能近在咫尺, 而生活水平悬殊。
再后为城郊农业带。
新建的工业村则多位于旧城以外的空间。
城市的垂直差异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所有上述模式都是平面的, 忽视了城市的垂直差异。
城市中成片的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文教区, 都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的均质地域。
均质地域以某项特定城市职能为衡量中心,讨论地 域表现出来的相对同一性。
换句话说,均质地域是由以某项职能为主构成的地 域(其他职能或为这一主要职能服务,或被这一主 要职能排斥),研究各类职能地域的共性——职能 均衡现象的生成和布局。
⑤根据单项职能信息图上的字母密集情况,勾 画出均质地域的边界走向。然后结合市区地形 地物、行政区划、历史过程等具体情况加以修 正,画出各种职能的均质地域图。
⑥计算各均质地域的均质度和紧凑度。
分析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及其均质度和紧凑度, 可以了解该项职能地域的分布状况、面积大小、 紧凑程度高低、质地纯净的程度;对比分析各 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可以了解不同职能布局 的合理性。因此,划分均质地域对城市合理布 局和旧城区改造都具有指导意义。
城市地理学(城市发展路径思考)ppt课件
二、城市化发展过程 (2)现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山区城市基础薄弱,区域内农业落后,工业基础和交通等内部和外 部条件都不景气。此阶段,湖北山区城市发展处于停滞阶段。这段时期,国防安全和建设的 需要,湖北省许多工业和基础设施被迁进了山区。1952年底就有了建设二汽的构想,但正 式开始建设在196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落户十堰市,让十堰城市发展迅速崛起。这为十堰 山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城市规模逐渐变大,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化由初级 阶段向加速阶段过渡。
16
11
三、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出现
城市病出现: 城市病的治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表现与城市功能的体现。十堰山区处于城市化初
级阶段转向加速阶段,城市病问题并不严重,但是依旧有许多问题。十堰山区区域生态环 境脆弱,最近几年基础设施和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增多,水土流失加剧,开山建成造成的 城市灰尘增多,工业区落成对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空间小,城市人口集中造城市生活垃圾 增多,污染物不易扩散。
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十堰城市为例
1
目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城市化发展过程 三、城市化发展问题的出现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建议 五、结论与思考
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理论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问题不断涌现。从最初的田园城市理论开始,到目前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一直是研究者的重点。可持续发展理论一经提出,就被地理学所吸纳,并 与地理学结合,尤其是城市地理学。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系统的研究区域城市的城市化进 程、城市功能、体系等方面。希望弥补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侧重于可持续指标而忽视城市本身研究的
3
城市地理学城市空间分布体系ppt课件
ppt精选版
31
(二)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
ppt精选版
17
20世纪70年代,普雷斯顿(R.E.Preston)提出了城 市中心度(中心性)的计算公式:
C=R+S-αMF
其中:C:城市的中心度 R:城市零售总额 S:经选择的几种服务业的经营总额 α:中等家庭收入中用于零售和几种服务支出的百分比 M:该城市的中等家庭收入 F:该城市的家庭总数
空间交互作用
距离
ppt精选版
9
货物的可运输性是由单位重量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价值高的商品运距长;可运输性也是时间的函数,随 着时间的推移,运输工具革新、运输网络完善,会导 致运费下降,使可运度大。
可运输性也显著影响着人的购物出行行为(人们愿 走较少的路程去购买低价值的商品,愿走较远的路程 去购买价值高的商品)。
ppt精选版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理论的方法
用理论模式来划分城市的吸引范围,就是将城 市与外界的空间交互作用抽象化,用简单的数学模 式来进行模拟,这些模式几乎都来源于牛顿的万有 引力定律:
其中:F:物体间的相互引力
G:地心常数
Mi,Mj:物体质量
dij:物体间的距离
ppt精选版
20
⑴零售引力规律
1931年,赖利(W.J.Reilly)将牛顿定律引进到零售商业区的研 究,认为A、B两城市间任何一地C,到两城市的零售额的相对份 额(Ta/Tb)与两城市的规模大小和到两城市的距离远近有关,并提 出了“零售引力规律”,其公式为:
ppt精选版
16
一般来说,城市单指标的吸引范围和两个城市之间的多指标 吸引范围比较容易确定,但要寻找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同级城 市之间的综合性的吸引范围就比较复杂,问题的关键在于: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第二讲 城乡划分
城镇是以工商业等各种非农业活动为主、聚居人口较多、人口和建筑 密度较大、具有相当市政基础设施的居民点,它们一般是不同范围地 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周一星,1986)
https:///wiki/City#CITEREFO.27Flaherty2005
城乡划分:城市概念总结
A city is a large and permanent human settlement. Although there is no agreement on how a city is distinguished from a town in general English language meanings, many cities have a particular administrative, legal, or historical status based on local law. (wikipedia)
景不同
景观不同,城市具有较大的建筑密度、人口密度 物质构成不同,城市具有较多的市政设施、公共设
施 职能不同,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
中心
人不同
规模不同,城市聚居了较多人口 产业结构不同,城市居民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为主 生活方式不同 价值观念不同 人口属性构成不同
城镇用地结构, 住宅33.2%,工矿 仓储28%,公服商 服19.7%,交通 12%。
只有9个国家采用最小人口密度阈值,其中只有德国将其用作界定“城市”的唯一 标准。所采用的最小人口密度为150人/平方公里(德国),最大为1500人/平方 公里(中国和塞舌尔)。
城市地理学全套精品课件【共12章 下7-12章】
Pi*Ri0.93=5,000,000 (2)
3、1936年在辛格(H.W.Singer)的研究中
才出现一般转换公式:
lgRi=lgK-qlgPi
(3)
(3)式相当于 Piq*Ri=K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位序-规模法则
4、捷夫(G. K. Ziff)模式:提出在经济发达 国家里,一体化的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分布可 用简单的公式表达:
城市首位律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杰弗逊分析了51 个国家(其中6个国家为两个 不同时段)的情况,列出了每个国家前3 位城 市的规模和比例关系。发现其中有28 个国家的 最大城市是第二位城市人口的两倍以上,有18 个国家大于第二位城市3 倍以上。
杰弗逊说,“各国的城市很少有相同之处,但 在这方面却有这么多的共同点,真是奇妙的三 重奏,这种现象已经构成了一种规律性的关 系”。
•捷夫模式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但作为一种理 想状态,已被很多人接受。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位序-规模法则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11城市指数 2p1/(p2+p3+…+p11)
S2>2 , S4、S11>1 属于首位型分布
2<S2<4
属于中度首位分布
S2>4
属于高度首位分布
城市金字塔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 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 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 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 数量越多。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头轻脚重”状的金字塔 型结构,是专指城市数量随规模等级而变化的 一般规律。
城市金字塔
第一节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城市地理学第10章ppt课件
3、地租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 (1)城市一般商业中心的地租最高,越是靠近中心商
业区,土地租金越高。
(2)企业希望接近中心商业区,不仅是考虑到运输成 本,还考虑到聚集利益。
(3)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式是围绕中心商业区的同心环 形地带。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5)萨缪尔森认为,地租是为使用土地所付出的代价。 (6)美国土地经济学家雷利-巴洛维在他所著《土地资 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地租是一种经 济剩余。
季节性冻土
在冻土状态,地基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或不具有压缩性;融 化后承载力大大下降,压缩性集聚增加,使地基溶沉。
膨胀土
受水浸湿,体积膨胀;干燥失水,体积收缩。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一节 城市土地的特征与土地利用类型
一、城市土地的概念
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它 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根据开发程度的不同,城市土地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城市建成区的土地;
《城市与城市地理学》课件
城市地理学的历史发展
总结词:发展脉络
详细描述: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地理学研究的深入,城市 地理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经历了从描述性研究到系统性分析,再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 过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总结词
研究范畴与手段
发展模式
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包括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 和郊区化等模式,这些模式受到经济 、社会和地理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经济增长
城市化通过促进人口集聚和产业 集中,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
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变迁
城市化带来人口迁移和社会结构的 变迁,推动城市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和包容性。
06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
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
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 规模和地域范围的扩大。
城市化特征
城市化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 水平的提升,以及城市文化和价值观的扩散。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模式
发展阶段
城市化通常经历起步、加速、稳定和 逆城市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 同的特征和发展动力。
生态环境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压力, 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以 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07
城市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口膨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数 量急剧增加,给城市基础设施、交通 、住房等带来巨大压力。
环境污染
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造 成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严重影响 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
《城市地理》PPT课件
(三)封建社会中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时期)
1)城市发展重心南移:南方城市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并超过
北方;
2)城市等级体系层次完善
(首都—道治—郡府—县城-镇及草市)
3)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不同类型城市兴起
手工业、交通贸易型、贸易港口、陆路交通枢纽
4)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 北宋时期——是城市发展第二高峰时期 表现
古代城市发展
近现代城市发展
1、早期城市
起源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都,初形于夏,形成于商代
1)数量少,规模小; 2)职能单一,政治、军事色彩浓厚; 3)分布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4)城市之间联系少,城址变迁频繁。
(二)封建社会前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1)三级制城市体系形成;都城—郡城—县城 2)经济功能强化; 3)城市规划有重大突破;城郭制度.布局多样化 4)分布范围有一定扩大。
包括城镇实体地域内的常住非农业人口、农业人 口和居住满6个月或1年以上的人口。
2、城市地域
• 行政地域--指市政府管辖的城市范围。 是各国按城镇界定标准确定的城镇地域。随着城市建制的 设立就明确划定。
• 实体地域--指城市座落在地表的实际范围。 相当于有着密集人口和各种建筑物组成的建成区。是完全 不同于乡村景观的城镇聚落实体。又称景观地域。
(二)自然条件因素(基础)
1、地形条件(海拔、地势) 城市选址:平坦的地形
平原(丘陵) 河谷盆地 两种地形交汇处 高平原(热带地区)
城市形态:随地形展开
2、地质条件
地质承载力 地下水:水位,储量 地震:裂度
从我国城市分布和地形关系图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地形与城市区位: 平原地区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 便于农耕,且有 利于交通联系和 节省建设投资、 人口集中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 第12章 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3、评价:
①居民构想图是徒手绘制的,这要 求居民受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但现 实中有很多教育程度低的人,他们不 可能绘制出来,从而不能真实地反映 他们的空间行为。 ②林奇研究的整个焦点都指向了 意象的可见因素,忽略了声音、气味 等因素。
2、带状商业网点
主要指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旅游 城市传统的购物街,主要干道两旁呈带 状连续分布的商业网点,以及欧美超级 公路为提供长途旅客稍作休息或投宿的 带状商业性设施。
3、专业化商业街
专业化商业街即城市内一些十分专 门化的商业区域,如西方城市常见的汽 车专门区、印刷品专门区(如书店等)。 南昌市图书城在哪?饮食一条街在 哪?古玩一条街在哪?电子城在哪?
实体空间
(二)社会区分析的指数
1、史域奇和贝尔用三组社会描述变量分别表 示“社会经济状况、家庭状况和种族状况”三个 概念,并将这三个组变量组合成三个复合指数。 然后他们根据这三个复合指数进行社会类型的划 分,具体方法为: ① 以人口普查带为基本单位; ②将城市化和社会地位两指标四等分,从而 形成16种类型; ③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图;
第十二章 城市市场空间、 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第一节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结构
一、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构成
城市内部的商业结构一般分为三种:多 层次商业中心、带状商业网点(购物街和 干道商业带)、专业化商业区。 城市内部市场空间是由这三种商业布 局组成的复杂系统结构。
1、城市内部市场空间的主体
城市地理学 第七章 城市地域结构PPT课件
13.11.2020
3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第 七 均质性: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 章 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具有动态性
和相对性的特点。
城
市
地
域 结
均质度的计算:
(详见课本273页)
D 1
Wi
n
lg
Wi
Wi
n
Wi
构
i 1
i 1
13.11.2020
4
一、均质性和均质地域
第 七 章
结 • 仅凭单一的房租指标来概括城市地域分异,
构
影响了模式的典型性
13.11.2020
22
三、多核心模式
第 七 章
➢在奎因(Quinn)观点的基础上,哈里斯 和厄尔曼认为,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地域分 异由四个过程交互作用形成:
城 • 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
市 地
• 产生集聚利益的过程
域 • 相互间因利益得失而产生的离异过程
城
如下三点优越性使财富在城市体系中向特大城市集中:
市
通常是国家或地区的首府
地 域
以工商服务业作为兴盛的因素
结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往往将特大城市放在 快捷交通系统的交汇点上
构
13.11.2020
35
一、特大城市的形成
第 七
➢特大城市形成的原因
章 • 特大城市就业机会多,对青年人和各方面的专业
城 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
上 海
地外 域滩
结
构
13.11.2020
二、城市中心区
西单
王府井
42
二、城市中心区
第 七 • 关于中心区的形成
城市地理ppt课件
• 与现在高楼大山鳞次栉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经济特区深圳相比,过去的
深圳(至少在改革开放之前)真的可以用不毛之地来形容。
• 本图即为82年的深南大道。可以看出来四周没有高楼只有荒地,一派荒芜的景象,谁能想到如今辉
煌的深圳。
• 过去,深圳人口稀少,1979年深圳常住人口为31.41万人,其中大部
深圳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一、资本积累
在推动深圳快速城市化的诸因素中,资本积累是第一位的因素。深圳城 市化过程中实现的资本积累,来自直接和间接投资两部分。在直接投资 方面,深圳依靠持续、大规模的外引内联;在间接投资方面,金融业发 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经济增长
美国地理学家布莱恩贝利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城市 化程度之间有某种联系。由于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提高;变动 了的需求结构必然带动投入和产出结构相应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 业大规模转移,由此城市化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经济持续 快速发展。GDP从1980年的2.7亿元增长至2000年的1665.47亿元,人 均GDP从1980年的835元增长至2000年的3.97万元,年均增长率高达 39.1%和21.9%。
经济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已发展为有 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的“深圳速度”。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 好的城市之一。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 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过去的深圳
以前,深圳是一个小小的渔村 ,到处都是低矮的平房,没有一处柏油 马路,最繁华的地方,就是东门那一边;华强北,就是一座座平房拼 起来的一条小巷,街上 非常冷清;深南大道,只是一条窄得不能再窄 的一条小路,只能供自行车通过;深圳的夜晚,只有零零星星的灯光, 显得非常得寂寞,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 要和地上的灯光做伴。
《城市地理学》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ppt
21
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地理学的进展
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问题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
城镇体系、城市化和城市职能的研究兴趣下降,城市产业的 研究领域在拓展 围绕信息化和全球化拓展城市地理研究的新领域与新方法
完整版课件ppt
22
微观方面的研究:城市土 地利用…
完整版课件ppt
12
4、1970年以来 社会问题的增加
社会学
城市地理学
技术因素
制度因素 社区与人 内城更新
城市发展
城市地理学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
完整版课件ppt
13
五、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1、发展简评
研究成果的应用 学科的交融
研究队伍
城市地理学
完整版课件ppt
1
第一章 绪论
完整版课件ppt
2
1984年 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学概论》 1990年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 1997年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 1999年 顾朝林《中国城市地理学》
城市体系 城市规划 城市统计 城市化
………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交通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关系?
城市地理学
完整版课件ppt
7
自然 科学
社会 科学
完整版课件ppt
8
完整版课件ppt
9
2、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规划学
技术科学,偏重 空间组织和设计, 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经济学
城市财政、城市 管理、城市建设 投资
城市地理学全套精品课件
从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 1950年以前的城市地理研究有两大特点:
1、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 的决定因素;
2、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 动态分析;
此时虽然已经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学的 研究重点,出现了一些理论,但城市地理学 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理学的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 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的空间组织——区 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等;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①城市 化研究②区域城市体系研究③城市分类研
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内部区域 的特点、城市的兴衰更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
a. 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 b. 解释性研究,即研究城市形象的因果关系; c. 评价性研究,即既要认识资源空间分配的不平衡 性,又要识别那些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 择状态。
2、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位置
主题
研究领域
地貌学 气候学 历史地理 经济地理 社会地理 城市地理 区域地理
三、1950–1970年
二战后,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 1958–1962达到顶峰。 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在30 年代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到60年代,影响迅速 扩大。
布赖恩•贝里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中心地学 说进行了许多实证性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和专著,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 一文,把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的等级联系 起来,是城市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 此,“数量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 城市景观转移到空间分析上来。
城市地理学全套精品课件【共12章】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 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
城市
区、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
会空间、人的行为等。
区域
4、城市问题:城市环境、城市交通、 城市住宅、城市贫困。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 的一个分支。
研究领域
地貌学
气候学
历史 地理学
经济 地理学
社会 地理学
▲
城市 地理学
?
区域 地理学
▲
大气现象
▲
?
▲
历史发展
▲
▲
▲
经济活动
社会组织机 构和制度
▲
▲
▲
▲
▲
▲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规划学
技术科学,偏重空 间组织和设计,工 程性较强
城市形态学
城市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理 学
地 理 学
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社会地理学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地理学
世界区域地理学 国家区域地理学
普通自然地理学
地貌学
陆地水文学
自然地理学 气候学
海洋地理学 动物地理学
地
生物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 土壤地理学
理 理论地理学 学
人口地理学 工业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农业地理学
第一节 城市概念及标准
定义城镇的标准
1. 产业构成:非农活动 2. 人口规模:人口较多 3. 景观:较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4. 物质构成: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5. 职能: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 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 第7章 城市规模分布
二、城市金字塔
城市的数量随着规模等级必发生变动。 城市等级规模越高,城市的数量越少 ,而城 市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 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 出来,就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 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 一个(常常就是首位城市)或少数几个大城 市。
结论: (2)高位次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最大 城市在前20 年中年均人口的增长绝对量在上升, 但因增长速度在下降,所以增长的绝对量在 1975年以后估计呈下降趋势。 (3)回归线的斜率q 不断增加,人口分布日益 集中将是总的趋势。转折点在4~5 万人规模的 城市,比这还小的城市人口有下降现象。前20 年斜率变陡的速度在加快,后20 年变陡的速度 在放慢,而且斜率越来越接近于1,说明集中的 力量虽然一直在起主要作用,但力度在趋于削 弱,逐步达到集中与分散的力量趋于平衡的状 态。
教材P168页的图7-3
第二个案例是日本高阪宏行对新泻县的
城市体系做的位序-规模分析。 他用实际资料得出1955年、1965 年和 1975 年的回归方程。然后用马尔柯夫链 模型对各城市作人口预测,对预测得到 的城市人口又作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结论: (1)各年回归的相关指数都很高,回归 高度显著、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分布 类型。
虽然捷夫的模式不具有普遍意义,但 作为一种理想状态,已被很多人接受。 这也就是前述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 指数以1 作为理想标准的依据。
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实际上是1925年罗 特卡模式的一般化:
P q 1 Pi q 或Pi P 1 Ri Ri
捷夫摸式就是 q=1 时的特例。
对上式作对数变换,则有:
戴维斯认为2n 规律在城市数量足够大的时候, 也可用于测算单个国家。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概述PPT课件
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除了城市地理学,比较成 熟的学科还有城市经济学 、城市社会学、城市生态 学、城市政治学、城市建 筑工程学等等。
❖ 一系列以城市为研究对象 的学科的组合即城市科学 。它们各从一个侧面研究 城市的某种矛盾和运动过 程。
▪ 新领域: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市的 现代化、管治、体制与政策研究、城市犯罪地理研究 ,以及现代服务地理研究等领域。
▪ 新方法: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 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 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 新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的逐步推广和二者应用的 相互结合,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2)区域城市体系研究——侧重从区域角度、整体观点分析一 国或一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规模、类型)和空间组织,各城 市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在区域中的集聚与扩散,大都市带 或城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等。
3)城市分类研究——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 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城市的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型的城形成发展条件
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 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 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 利用、社会空间、行为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处理城市 发展与人口、自然、环境的关系;
城市管治、体制及政策
城市政策研究
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
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 一个“点”; 另外, 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 属于历史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课件课程的基本要求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城市职能分类。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
◎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
3、考核方式◎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70%。
◎平时考核方式:考勤、课堂提问及课外作业。
(缺课三次,取消考试资格) ◎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课外阅读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中国城市化特征、水平和动力机制、城市化过程研究、郊区化研究、城市发展方针(城镇体系)、衡量指标等内容各类空间研究——城市空间、商业空间、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城市边缘区等的发展特征、变化机制、影响因素、结构重组等内容城镇体系——城市群体研究、都市圈(带)相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城市问题、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地理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学刊、经济研究、城市改革与发展、城市发展研究等。
第一章绪论重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
难点:掌握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特点和研究趋势。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1.地理学地理学从来不是一门单一的科学,这一特点是由于地理学位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连接点上。
早期——描述性近代——空间科学,空间分布论为核心 20世纪下半叶——多学科综合近代地理学洪堡《宇宙》、李特尔《地学通论》——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 赫特纳——首创地理学的区域和景观学派;哈向特、詹姆斯、迪金森等继承赫特纳的学说,形成统一地理学。
学科综合发展成为人类科学的发展主流,“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从人地关系的大视角去探寻问题根源。
现代地理学发展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体系。
西欧学者将地理学分为通论地理学(部门地理学)和专论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两部分,通论地理学中分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分支;苏联学者长期将地理学区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两大分支;一些欧美学者则将地理学区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大部分。
这些传统的分类方法显然未能包容地理学的技术性分支——地图、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背景性分支如历史地理学、古地理学等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确定,不利于构建清楚地理学整体发展的层次。
按照钱学森的理解,地理科学包括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具有三个层次,即基础理论层次、直接应用的技术性层次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技术理论层次。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城市是一种相当特殊的地理环境。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Settlement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是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环境系统,是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最敏感的地方。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
城市又是一个极其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巨系统。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
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主要研究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宅问题和内城问题(如内城5.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新的研究领域:城市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和城市的现代化、管治、体制与政策研究、城市犯罪地理研究,以及现代服务地理研究等领域。
新方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职能划分、土地定级、城镇等级结构分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新技术:遥感技术、GIS技术的逐步推广和二者应用的相互结合,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尤其应用于城市布局、城市形态及其演变、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研究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研究。
6.城市政策研究“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城市规划、城市管治等工作的展开。
许多学科以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它们各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某种矛盾和运动过程。
城市现象的复杂性,使这些研究领域互有重叠交错,保持紧密的联系。
而城市规划和管理可以看作是它们共同的应用方向。
一系列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组合即城市科学。
1.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城市经济学起源于城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的研究。
城市地理学在研究城市时,往往把经济作为一个影响因素来分析。
2.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
城市地理学研究社会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性,强调问题产生和解决的空间性,为政府决策作参考。
3.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
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偏重空间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
城市生态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科学。
研究城市中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物理生物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
城市经济学:综合研究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城市财政、城市管理、城市建设投资来源。
城市形态学:城市形态学是对城市的实体组合结构以及对这种组合结构随时间演变的方式所进行的研究。
城市形态学的研究中心为城市景观。
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是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的.学科。
城市结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社会组织。
第三节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西方城市地理研究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1920年以前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一期间,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地理位置);城市内部形态(描述性)二、1920—1950年工业革命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城市,农村逐渐成了配角。
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城市被罩上了绚丽的光环。
世界开始进入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组织,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
因而,研究城市的第一批理论,不管作者是否是地理学家,几乎都属于地理学范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在研究中,他们使用了生态学的方法,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理论1950年以前的城市地理研究有两大特点:第一,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
此时,虽已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出现了一些理论,但城市地理学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
三、1950—1970年克里斯塔勒——“数量革命”数理统计方法布赖恩·贝里 (数量地理学家)————————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等级结合的研究————“城市系统”不少学者认为,如果说克里斯塔勒是城市系统研究的理论家、奠基人,那么,贝里就是城市系统研究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因此,“数量革命”使城市地理研究从形态学的城市景观转移到了空间分析上来。
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的框架建立了起来,其研究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①宏观城市空间,即城市之间构成的空间,集中在城市体系研究上。
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规模分布、空间格局、职能结构和网络形式。
②微观城市空间,即城市的内部空间,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上。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分异过程、各功能要素的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
四、1970年以来社会学社会问题的增加——————城市地理学技术因素制度因素——城市发展——城市地理学——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社区与人内城更新人文学派和行为学派认为空间学派将人地关系物化,忽视了人在塑造空间结构方面的作用。
行为学派强调,要分析空间形式,首先必须分析个人的决策过程。
他们从日常生活的社会心理学出发,特别注意文化、价值、非正式团体、城市机构等在人类空间行为中的作用。
以结构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结构主义思潮进入城市地理学,出现了激进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地理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大卫·哈维(D.Harvey)。
以他为首的这派学者认为,数量方法仅从统计入手认识存在的类型,而行为学派只注意个人行为,忽视了社会对人类决策的制约,割裂了主、客观的联系。
他们以社会冲突为核心,强调一切应从政治、社会、行政、文化背景加以认识,认为要解决城市的结构,必须了解资本主义制度,政治经济环境和政治权力作用。
因此,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方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随着数量革命的热潮逐渐减低和数量革命所带来的问题逐一显露,伴随数量革命而出现的空间学派受到挑战,以及受社会科学、政治科学研究的影响,城市地理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多元发展的阶段。
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地理学的进展1) 研究领域有明显的社会理论趋势,兴起新城市主义。
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社会地理问题一直是西方城市地理学家关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