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乡思

合集下载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出自宋代李觏的《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全文赏析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幺。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

乡思李觏古诗拼音版

乡思李觏古诗拼音版

乡思李觏古诗拼音版
《乡思》
宋·李觏
rén yán luò rì shì tiān yá,wàng jí tiān yá bú jiàn jiā。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yǐ hèn bì shān xiāng zǔ gé,bì shān hái bèi mù yún zhē。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赏析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将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十分深刻。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将的思乡之情发挥到极致。

全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乡思》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

《乡思》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

《乡思》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乡思》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原文:乡思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词字词解释:⑴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⑵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⑶碧山:这里指青山。

乡思词翻译: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乡思词阅读答案:试题: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从空间上来表现这种情感的?2、这首绝句在构思上采用什么方法?并说说此法的妙处。

3.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

”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4、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从空间上来表现这种情感的?答案:1、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以及归乡无望的无奈和痛苦。

诗人先极写空间距离之远,后写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

2、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

运用此法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乡思之情变得最为强烈,达到超越极限的地步。

思乡怀人诗词鉴赏还有注意用写声音来表达思乡怀人,常见的有笛声(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芦管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角声(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鸦鸣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3、属于第一种.(2分)从前两句可以作出正确判断。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落日在天涯,人本就焦急无奈的心,又如绵绵不绝的丝线将诗人的心紧紧缠绕,越缩越紧,直至让人窒息。

其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

4、诗人极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5、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以及归乡无望的无奈和痛苦。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译文]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我极目远望,却还是看不到我的家。

[出典] 北宋李觏《乡思》注:1、《乡思》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2、注释: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3、译文: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

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

4、 李李觏(1009-1059)字泰伯,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住县城北街瑾睦坊。

北宋儒家学者,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李觏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觏家于盱江边,创办了盱江书院,故又称“李盱江”,学者称盱江先生。

 李觏家世寒微,自称"南城小民"。

自幼聪颖好学。

5岁知声律、习字书,10岁通诗文,20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但科举一再受挫,仕途渺茫。

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潜心著述。

于庆历三年(1043)创办“盱江书院”。

同年受郡守之请主学事,课业授徒,慕名求学者常有数百人。

“为盱江一时儒宗”,人称“盱江先生”。

曾巩和任过御史要职的邓润甫等,都是他的高徒。

王安石与他也有交往,其《答王景山书》一文中就提到过自己曾采纳过李觏的意见,而邓润甫更是积极参与了王安石变法。

范仲淹于皇祐元年(1049)上书,称李觏“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旨;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

后经范仲淹、余靖等人多次举荐,乃授为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海门(今江苏海门)主簿、太学直讲等职。

乡思

乡思

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注解:①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②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③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资料:1.〔李觏〕(1009-1059)字泰伯,南城(今江西省)人,世称盯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曾任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等职。

其诗受韩愈、皮日休等人影响,词句意思具有独特风格。

有《李直讲先生文集》。

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

诗意:人们说:日落处就是天尽头可是望到天涯也看不到我的家本来绿山阻隔已令人十分遗憾,可这碧绿的山偏偏又被傍晚的云气笼罩!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而且因青山阻隔又被暮云笼罩的情景下十分沉重的心情.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

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

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

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关于李觏相思的诗句

关于李觏相思的诗句

李觏相思的诗句关于李觏相思的诗句李觏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著作家,思想家.本文为关于李觏相思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相(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诗意:人们说:日落处就是天尽头可是望到天涯也看不到我的家,本来绿山阻隔已令人十分遗憾,可这碧绿的`山偏偏又被傍晚的云气笼罩!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而且因关山阻隔又被暮云笼罩的情景下十分沉重的心情。

李觏介绍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

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

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

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

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故事巧对晏殊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和李觏是很好的朋友,晏殊每次来建昌(江西南城)李觏都要陪他游览麻姑山,并共同论诗赋文,写词作对。

有一次,二人观赏麻姑山的“玉练双飞”,在回来的路上经过余家沅,忽闻咿咿哑哑的车水声。

此时,正是三夏盛暑,二人手持摺扇,信步来至车水处,晏殊忽然词兴大作,高声吟道:“车儿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李觏听了称赞道:“人谓临川多才子,而同叔当居其首,今公见水吟车,可谓临川古风矣”。

晏殊笑道:“直讲先生久居仙山,山高风爽必喜吟风,愿先生以风对”。

觏公沉思片刻,见晏殊挥扇以待,顿时思路大开,手摇摺扇大声诵道:“扇子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晏殊听罢,连声称:“妙对妙对。

”二人拍手大笑,车水农夫在旁聆听多时,也跟着赞道:“对得好,对得好。

曾巩对下联庆历年间,北宋著名思想家李觏常在江西南城十贤堂讲课,听讲者有太学生百余人,其中有唐宋八大家之一、号称“南丰先生”的曾巩。

乡思李觏的古诗讲解

乡思李觏的古诗讲解

乡思李觏的古诗讲解
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李觏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诗,那可真是把思乡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啊!
你想想,“人言落日是天涯”,人家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这多形象啊!就好像咱们有时候觉得远方的某个标志性的东西就是梦想的终点一样。

比如说,你一直渴望去的那个美丽的海边,是不是在你心里就像天涯一样遥远又充满吸引力?
再看“望极天涯不见家”,诗人极目远望天涯,却怎么也看不到自己的家。

这得多让人揪心啊!这不就像你在外漂泊,满心期待能看到熟悉的家门,结果却是一场空,那种失落感是不是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已恨碧山相阻隔”,本来就恼恨这青山阻挡了视线。

哎呀,这就好比你和心心念念的人之间有了一堵厚厚的墙,怎么都跨不过去,能不气吗?
“碧山还被暮云遮”,这青山还被傍晚的云彩遮住。

这可真是雪上加霜啊!就好比你好不容易找到了那堵墙的一个缺口,结果又被一阵迷雾给挡住了,是不是特无奈?
在我看来,李觏这首,把那种深深的、无法排解的思乡之苦展现得无比真切。

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人,一读就感同身受,仿佛能触摸到诗人那颗急切盼归的心。

怎么样,你是不是也有同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意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意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意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出自唐朝诗人李觏的古诗作品《乡思》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1、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2、望极天涯:极目天涯【翻译】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鉴赏】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

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

古代诗词中的相思诗词

古代诗词中的相思诗词

古代诗词中的相思诗词1、《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2、《长相思·折花枝》明·俞彦: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译文:折下美丽的花枝,不觉又怨恨起花枝,原来打算花开时我们一起赏花共饮,谁知花开后情人一去不返不见踪影。

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却早愁人,到相思时却事无办法摆脱它,心中稍稍平静眉头又露几分。

3、《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

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

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4、《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五代顾夐: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

香阁掩,眉敛,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怨孤衾。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译文:漫漫长夜你撇下我去了哪里啊?没有一点音讯。

香阁门紧紧关上,眉儿紧紧皱起,月亮就要西沉。

怎么忍心不苦苦追寻你啊?怨恨这孤眠独寝。

只有换我的心,变作你的心,你才会知道这相思有多么深。

5、《夜雨》唐·白居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译文:我有深深思念着的人,却相隔很远在他乡。

我有所感怀的事情,但深深的埋在心底。

故乡遥远难以归去,我没有一天不遥望它。

心中忧愁苦闷却无处化解,日日夜夜未曾停止思念。

李觏《乡思》赏析

李觏《乡思》赏析

李觏《乡思》赏析李觏《乡思》赏析李觏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乡思》的赏析。

乡思朝代:宋代作者:李觏原文: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注释⑴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⑵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⑶碧山:这里指青山。

赏析独自在外,自然充满了对家人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雨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目,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高阁一怅望,故园何日归?”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李觏这首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自己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

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

”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落日终于西沉了,暮色从天际酒来,把诗人的视野压迫到近前碧山。

三四句即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乡思(北宋)李觏

乡思(北宋)李觏

乡思(北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北宋)李觏来自雨打修竹00:0001:12修竹翻译别人说落日之处是天涯,望尽天涯也看不见家乡。

已经遗憾青山阻隔望眼,青山还被傍晚的云遮挡。

修竹赏析《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

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

(百度百科)古人不能视频通话,也没有照片和电影,想家了,就只能远望。

望家是望不到的,于是只能向家乡的方向望望。

于是古人有那么多亭,那么多楼,都是为了登得再高些,望得再远些。

但是即使没有雾霾,人也是没有可能望到家的,但诗人偏偏怨恨青山和暮云,只是遗憾至极的一种迁怒罢了。

而这种不可及,甚至不可望的感觉,不仅出现在望家乡上,更可能出现在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追求中,比如中学生做一道物理题读一个大阅读,大学生准备一篇论文,科学家做一个实验,男孩子追求女神,都可能出现这种“碧山还被暮云遮”的云山雾绕之感。

也对,文学之美,在于让人一头雾水。

林清玄在《清欢》里引用过李觏的这首诗,表达的是在乌烟瘴气的当代,都市的烟尘有一种悲剧的颜色。

修竹链接无题(唐)李商隐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南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后来,朋友嫁人,到国外去了,我去了一趟圆通寺,山道已经开辟出来,车子可以环山而上,小山路已经很少人走,就在寺院的门口摆着满满的摊贩,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打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往那古寺的大佛飘去,有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激烈的哭声尖吭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就沉默地转身离开,山还是原来的山,寺还是原来的寺,为什么感觉完全不同了,失去了什么吗?失去的正是清欢。

李觏乡思9564

李觏乡思9564

李觏:乡思本文是对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评论和分享。

《乡思》作者:李觏人言夕阳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隔断,碧山还被暮云遮。

说明:1、夕阳: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2、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夕阳的地方就是天涯,但是极目天涯仍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3、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恼恨青山的重重隔断,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掩盖,可见阻碍之多。

翻译: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

我已恼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开。

可层层的群山仍是被无尽的云朵所掩盖。

赏析:乡思是人类广泛共有的一种美好感情。

夕阳傍晚,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他乡的游子,触景生情,不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夕阳傍晚时所滋长的浓烈乡思。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人们常说夕阳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夕阳可见,故土却不行见,故土远在天涯以外。

诗人全力写出故土的遥远。

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觉,虽出乎常理以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望碧山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承前启后,既增补说明“不见家”之由,又“声东击西”,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隔断。

故土不行见,不单由于距离遥远,还由于路程隔断。

故土为碧山隔断,已令人难过不已,况且目前碧山又被暮云掩盖。

诗人的视线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缩短,色彩由明而暗自变化,乡思越来越浓,以致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

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远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隔断,给人以故土遥不行即之感,突出了诗人返乡无计的无奈和难过,表达了诗人对故土诚挚浓重的想念之情。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李觏《乡思》诗词赏析

李觏《乡思》诗词赏析

【导语】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是我国北宋时期⼀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家,他⽣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寒微,但能刻苦⾃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

他俊辩能⽂,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给,来学者常数⼗百⼈。

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

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见,推理经义,成为“⼀时儒宗”。

今存《直讲李先⽣⽂集》三⼗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下⾯是为⼤家带来的李觏《乡思》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乡思 宋代:李觏 ⼈⾔落⽇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相阻隔,碧⼭还被暮云遮。

译⽂ ⼈们说,那太阳落⼭的地⽅就是天涯,我竭⼒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

正在恼恨眼前的青⼭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把青⼭密遮。

注释 落⽇:太阳落⼭之地。

望极:望极:望尽,极⽬远望。

碧⼭:这⾥指青⼭。

赏析 独⾃在外,⾃然充满了对家⼈的怀念。

古诗中表现乡思,除了听风听⾬外,最多的是通过登临送⽬,寄托悲伤。

如唐韦应物的《西楼》云:“⾼阁⼀怅望,故园何⽇归?”⽩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云:“故园望断欲何如?楚⽔吴⼭万⾥余。

”李觏这⾸绝句,也是通过远望,抒发⾃⼰思归的牢愁。

诗前两句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

诗⼈远望时正当黄昏,⼣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

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想到落⽇之处就是天涯,然⽽明明⽩⽩地看得见落⽇,却仍然望不到故乡。

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较,让⼈从中体会出来。

以落⽇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

《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

”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从太阳那⼉来。

《乡思》古诗_作者李觏_古诗乡思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乡思》古诗_作者李觏_古诗乡思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译文及注释译文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却看不见我的家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注释①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②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③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乡思》赏析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

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

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

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

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

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乡思古诗的意思翻译

乡思古诗的意思翻译

乡思古诗的意思翻译
人们说日落处就是天尽头,可是望到天涯也看不到我的家。

本来绿山阻隔已令人十分遗憾,可这碧绿的山偏偏又被傍晚的云气笼罩!原文如下: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作者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

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

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

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

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落日天涯——《乡思》李觏

落日天涯——《乡思》李觏

落日天涯——《乡思》李觏红日西沉。

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

西边的蓝天有些泛白,而东边的蓝天已经如墨。

“太阳回家啦。

”火松鼠说。

“我小时候啊,总是会想,太阳落到哪儿去了呢?”冰镇熊看着暮色感慨道。

“是不是跑到地底下去啦?”火松鼠问。

“那时候我在山脚下住,所以太阳很早就溜到山背后去了。

每次我看着山上被太阳亮出一道金边,就想着,山那边可能什么都没有,只有太阳躲在那里。

”冰镇熊回忆着。

“哎呀呀,还是头傻熊啊。

竟然不知道山的背后还有世界。

”火松鼠装作同情地说。

“哈哈哈,现在我也很难想象,什么是天涯。

”冰镇熊乐呵呵地说。

“让你这么一说,我好像也想不出来天涯是什么样子了。

”火松鼠歪着头想着。

“古人有一种比喻,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

”冰镇熊说。

“太阳落下的地方是天涯?是哪首诗里说的?”火松鼠问。

“宋代诗人李觏在《乡思》这首诗里说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人们都说啊,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了。

我望向天涯,望到尽头,仍然看不到家乡。

我恨这青山,它阻隔了我的视线,可是,青山又被暮色中的重重云朵遮蔽。

”冰镇熊对着落日的方向吟诵着。

“诗人真可怜。

想远远地看一看家的方向,被山挡住了。

这还不算,又有云把山挡住了。

”火松鼠很同情他。

“是啊,这种思乡的愁绪就像海浪,一波又一波,重重叠叠而来。

古人写诗的时候很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加重情感。

”冰镇熊解释说。

“对啦,为什么有这么多描写乡愁的诗词啊?”火松鼠不解地问。

“因为农耕文化的缘故吧。

乡土,对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背井离乡,短短的四个字,里面就浓缩着悲凉。

有一首古时的歌谣说,'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

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这里的人们,对土地,对家乡,爱得格外深沉啊。

”冰镇熊说。

“我听大雁说,现在人们经常在不同的地方来往居住,很开心的呢。

”火松鼠说。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更像是苏轼诗中的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是一种集体的成长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觏:乡思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乡思》
作者: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
1、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2、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一、二两句说: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可见家乡之遥远。

3、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三、四两句说: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而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可见障碍之多。

翻译:
人家说日落的地方是天涯,
我能看见日落的地方也就是能看到天涯,
却看不见我的家。

我已怨恨层层群山把我和我的家分隔。

可层层的群山还是被无尽的云朵所遮盖。

赏析:
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

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
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

人们常说落日处是天涯,可“我”望尽天涯,落日可见,故乡却不可见,故乡远在天涯之外。

诗人极力写出故乡的遥远。

诗人对空间距离这一异乎常人的感受,虽出乎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诗的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第三句承上启下,既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渡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

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

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惆怅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地收缩,色彩由明而暗地变化,乡思愈来愈浓,以至浓得化不开。

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两种写法:一是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是想望中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写法。

诗人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即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真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