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鄂温克族
目录
• 民族简介 • 服装特点 • 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民族起源
• 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证实,鄂温克族的祖先大体分布于贝加尔湖周围 以东直至黑龙江中游以北地区。早在公元前2000前,即铜石器并用时代, 鄂温克族的先人就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地区。
•1732年,清朝从 布特哈地区抽调一 千六百名鄂温克兵 丁,携带家属迁至 呼伦贝尔草原地区, 其后裔就是今天的 鄂温克族自治旗的 鄂温克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萨满教
• 起源于原始渔猎时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 是万物有灵论。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 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
• 基本信仰:①生命之魂(斡仁) ②思想之 魂(哈尼) ③转生之魂(法加库)
• 自然崇拜:火,山,风雨雷电、日月星辰 。
• 动物崇拜:熊 • 祖神崇拜:氏族内亡故的曾祖父以上男祖

萨满服饰
• 神衣:鄂温克称“ 扎瓦”,又称“萨 满西克” ,形容“ 紧”“窄”,也有 神衣的含义。神衣 是用鹿皮等精制绣 花紧身驿襟长袍, 均为紧身窄袖。对 襟由8个铜扣系节 ,胸前缀有一面大 铜镜“纳贺热托列 护”心,镜称,“阿日坎托列”(护背镜)5个,尼什昆托列(小铜 镜)20个,“黑日塔”(小贝壳)胸部360个,“霍额特” (铜铃)膝下部54个,另有串珠等。
• 鄂温克族最大的聚居区是鄂温克自治旗。
鄂温克族分支
• 鄂温克猎民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据历史学家的 考证,鄂温克民族有索伦、通古斯和雅库特三个分支。
• 索伦族是农耕部落,通古斯是游牧部落,现在这两支鄂温 克族大部分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温克族自治旗。
• 雅库特人就是生活在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他们在大 兴安岭的密林中,靠打猎和饲养驯鹿生活,成为我国最后 的狩猎部落。
住所
• 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 他们的传统民居 。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圆 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 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
• 自治旗成立以来,他们逐步改变了过去“逐水草而居”的状况,实行 定居放牧,一批猎民、牧民新村相继出现在林区和草原。
• 鄂温克着重发展畜牧业、农业,养殖驯鹿等。 • 新中国成立以来,鄂温克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显著的改善

语言
• 鄂温克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鄂 温克语言届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北语 文,没有文字。牧区通用蒙文,猎区、农 区和山区通用汉解放前只有少数知识分子 能懂满、蒙、汉、俄四种文字。
• 1965年,鄂温克猎民从中俄边境额尔古纳河畔奇乾乡搬迁 到敖鲁古雅,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开始新的生活。
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猎民
索伦鄂温克农区人民
通古斯游牧部落
自然地理
• 鄂温克族自治旗地处大兴安岭山地西北坡 ,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平原的过 渡地段,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理坐 标东经118°48′02″——121°09′25″,北纬 47°32′50″——49°15′37″。平均海拔高度 800——1000米。
• 头盔神帽:“伊依鲁 日” ,帽盔为圆形 ,用铁条或铜打制帮 帽架,用大绒做帽头 ,帽上部有铜制鹿角 ,角叉三至九叉不等 ,角叉越多,表明萨 满的品级、资历和威 望越高。神帽、鹿角 叉上悬挂数条彩色飘 带,象征“斜仁”即 彩虹,神帽前面帽沿 垂有红色丝条,遮住 双眼,但不超过鼻尖 ,显示出萨满的神奇 色彩
宗教信仰
• 鄂温克族被誉为“森林之舟”,信奉萨满教 和喇嘛教,牧区有些人还信仰藏传佛教。敬 奉鬼神,崇拜大自然。习惯上主要有动物崇 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
• 动物崇拜熊。鄂温克人对熊异常敬畏,认为 • 是鄂自温克己族的百先姓人以,森禁林止、大猎山捕、。
火、 水作为民族的标志,象征着 生机、活力和兴旺。
民族分布
• 鄂温克族是跨越中国、俄罗斯居住的跨界 民族。在俄罗斯境内曾被称为通古斯人,现定名为埃文 克族,约有5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
• 我国鄂温克族共有30505人,其中87%人口分布在内 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
原,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 特点。
• 居住在莫力达瓦旗、阿荣旗、扎兰屯市等 地的鄂温克族则以半农半猎为生;
• 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的鄂温 克族还从事着传统的狩猎业。因为他们狩 猎时使用驯鹿,常被称为“使用驯鹿的鄂
社会经济
• 五十年代以前,鄂温克族猎民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 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的是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撮罗子’, 以驯养驯鹿为生。
• 面具:多用铜、铁 皮制作,上面粘贴 有用黑熊毛制作的 胡须。萨满佩戴面 具、神冠等神具跳 神,认为可使神灵 附体,为患者治病 ,为本氏族驱灾祈 祥,祈求人丁兴旺 、农猎丰收,也为 死者送魂。在跳神 过程中,神具始终 起着帮助萨满沟通 人神世界的作用。
萨满面具
• 神裙:“塔克卡”,下摆缀以60个
• 自治旗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 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短促,降水较集中 。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4—2.2℃之间,年平 均降水量为35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平均 在100-120天左右。




生产方式
• 聚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 温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通古斯鄂温克) ;
• 讷河县的鄂温克族从事农业(索伦鄂温克 );
萨满神鞋
萨满身裙
日常生活
• 饮食: • 鄂温克族以乳、肉、面为主食,主要奶制品有:稀奶油、
黄油、奶渣、奶干和奶皮子。 • 肉类以牛羊肉为主。食肉的方法有:手把肉、灌血肠、熬
肉米粥和烤肉串等。 • 鄂温克族很少食用蔬菜。 • 鄂温克族都以奶茶为饮料,还饮用面茶、肉茶、驯鹿奶。
手把肉
味道浓香、营养丰富的奶食品和外焦里嫩、甜中带酸的“列巴”
小铜铃,裙子上从右向左分别有日 月星辰火山河树熊鹿蛇等10个图案 ,裙子下缘钉有12条飘带,从右向
左分别有十二生肖。除绣制各种图 案外还要配挂数十种神偶。
• 护肩:“扎浩特通”,上部左 右两侧各钉有180个贝壳,后 背绣有各种兽禽。兽禽越多, 萨满神力越大。有的护肩上还 缀有各种神偶,在双肩上各绣 有一只布谷鸟寓意不断传递信 息使萨满随时都能知道周边情 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