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疗法——05 第五章经筋疗法的实施及其应用原理
经筋疗法在头颈部疾病的应用概述
中医认 为“ 筋” “ 经 是 经脉 ” 的连属成 分 , “ 即 经络 ” 的内涵 阳明、 少阳脉络 , 以致经气阻滞 , 经筋失养 , 筋肌纵缓不收而发 之一。 素问・ 《 痿论 》“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因此 , 。 经筋在人 病l 现代 医学 称为周 围神经性 面瘫 , 圳 , 认为 是由于面神经 非化 体经络 中占据很重要 的地位 ,发掘具有 医疗实用价 值的经筋 脓性炎症 导致 面部 肌 肉活动 降低 或者瘫痪 ,与局部循环障碍 疗法 , 不仅在扩大针灸治疗 范围上 , 到协 同针灸 提高疗效具 和病毒感染有关 在周 围神经性 面瘫 的研究上 , 氏r 治疗 起 。 刘 l 。 在 有 现实意义 ,而且在推动非药物疗法 向新 的认识领 域伸展方 该病上 , 局部选穴上侧重 用鱼腰 、 丝竹空 、 四白、 禾寥 、 夹承浆 、 面, 无疑具有更深远 的影 响。现将近年来经筋疗法在治疗头颈 地仓等位于 口、 眼轮匝肌上 的穴位 , 以更好地调整面部经筋_。 l 】 1 部疾病 的收获与体会方面 , 作简要概述 。 秦 氏口 治疗周 围性面瘫 的研究上 , 在 主要采用 提捏 、 切按、 切拨 1头面部疾病 及切揉 的理筋 手法 , 配合切按合谷 、 并 翁风 、 阳、 太 迎香 、 承浆、 在 现代 医学研 究 中 , 经筋 不仅 与 人体 的肌 腱 、 肉的分 颊 车等经行治疗 , 果显示 3 例 中 , 肌 结 1 痊愈 2 , 6 . 显 0例 占 45 %; 布、 起点 以及走 行上 基本 一致 外 , 与 面神 经系统 的关 系密 效 6例 , 1 . 有效 4例 , 1 .%; 效 1 , 3 %。总 还 占 94 %; 占 29 无 例 占 . 2 切 。有研究表 明 , 手太 阴病 候为耳 鸣病 , 手少 阳经病候则为舌 有效率为 9 . 68 %。 卷, 推断手三 阳经筋在头 面部 与脑 神经 有密切 的关 系 , 因此 , 2颈部疾病 经 筋病变多 以“ 筋结 ” 为主要 病因 。 筋疗法 主要通过理筋手 经 颈部经 筋疗 法借 助 于“ 筋节 点 ” 以及经 筋病 变 系列 具有 法 , 用于躯 体结 构最 庞大 的筋 肉系统 , 接作 用 于病态 之 的特殊 的形态 的特点认识 , 作 直 在治疗 颈部疾病上有 了一定 的进 “ 筋结 ” 使 之从病 理性 的紧 结 、 血 闭阻状 态转 为生 理性 的 展 。韦 氏f利用 经筋刺 法 并恰 当 的结 合 外敷 壮药 治疗 神 经 , 气 1 形态并 使气 血通 畅 , 而达 到通 经活 络止 痛 、 气 活血祛瘀 根性 颈椎病 , 到 了很 好 的活 血化瘀 解结 、 从 行 起 散寒除 痹止痛 的 的功效[ 1 ] 。 功效 。 氏 治 疗 颈肩综 合 征方 面采用 “ 冯 理筋查 灶 ” 以及 “ 手 李氏 为经筋 的实质是 以周 围神经 的躯体神经 为主, 少 法一 刺一 罐 一 针 拔 系列 解 锁 ” 经筋 疗 法 , 等 综合 消 灶理 筋法 , 部分 以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 功能为代表 ,所 以临床上常见 的 对 颈 、 、 的筋 结 , 肩 肘 分别 施 以解 结 、 解锁 、 固灶行 针及拔 罐 神经系统为周 围神经疾病 , 凡能 引起 肌 肉疼痛 、 功能 障碍 的都 法等 综合 的经筋 治法 , 以期 达 到疏 通经 络 , 通而不 痛 的治 疗 属于经筋病的范 围。有关学者研究 , 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有一定 目的 。 的连续性和依附关系 的 ,例 如从 足 阳明经 筋的循行途径 可看 综上所述 , 经筋 疗法 已经被广 泛应 用于头颈部疾病 , 是 但 到从趾 长伸肌 到股 内肌 、 耻骨 肌 、 直肌 、 大肌 、 锁乳 突 经筋病变 的研究机理研 究甚少 ,单纯 的停 留在治疗结果 的研 腹 胸 胸 肌、 颞肌 、 面肌相互附着的关系E 1 。林氏 在治疗偏头痛方 面 , 主 究上 。 现今 , 经筋疗法在古典经筋疗法提供的综合疗法施治手 要采用对颞经 区、 眶膈经 区、 枕经 区及 颈经区的穴位行 经筋疗 段启示下 , 创立 的新型综合 疗法 , 其特点 主要 是充分发挥传统 法, 发现该法 能有效的解除持续性 收缩状态筋结 的功效 , 起效 单项疗效基础上 的群体 协 同功效 的殊途 同归作用 ,它 同针灸 迅速 , 期疗 效巩 固, 远 总有 效率达到 10 0 %。韦 氏 主要采用经 疗法相 比较而 言 ,更具有特色 ,提 高了非药 物疗法的临床疗 筋手法加上经筋 针刺 、拔 罐等综合 的经筋疗法治疗偏头 痛 3 效 。它既联 系针灸 而又区别于针灸的特色 , 4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例, 并与传统针灸方法 3 4例( 照组 ) 疗效 比较 。结果 显示 景 。我们 应该认 真仔细的对该疗法进行总结研究 , 同为继续 对 作 共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 . %, 照组 总有效 率 7 . %, 41 对 2 9 2 两组 总有 开发这一祖 国传统 医学遗产而努力 ,从 而为临床上治疗头颈 4 效率 比较 , 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 < .5 。提示经筋疗法中 部疾病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P 00 ) 的“ 以痛为腧 ” “ 、松筋解结 ” 的治 疗方法 比传统单 纯的“ 辨证取 参考文献 穴” “ 、通经活络” 的针灸方 法更 能有 效地治疗偏头痛。王氏 等 [1 1黄敬伟 主编. 经筋疗法『 . M] 北京.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9 6 19 . 研究显示 , 通过选用 阳 白四透 、 四白两 透等透 刺 , 地仓与颊 车 []李 洁.浅谈经 筋理论在 针灸 中的应 用 『.针 灸临床 杂志, 2 J 2 0 ,0 3 :. 1 04 2 ( ) 7
经筋刺法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简称面瘫)是由面神经管段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以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瘫痪、口眼歪斜为主症。
为临床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以20岁~60岁为多,男性略多,常发生于一侧。
任何季节均可发病,而以春秋两季发病较高。
中医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则出现口眼歪斜。
气虚为本,风邪入中,气血痹阻为标,证属本虚标实之证。
若治疗不当则预后较差,可终生不愈,有的可遗有面肌痉挛或面肌挛缩,甚至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
针灸治疗面瘫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认定本病为43种针灸适宜治疗的疾病之一。
长期的经验使人们认为针灸治疗本病是有效的,但也暴露出诊疗技术不规范,可重复性低等问题,所以如何科学规范地应用针灸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成为目前研究方向之一。
疗法简要介绍根据经络理论,阳明经行于面部,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取面部的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太阳、少阳经穴,以疏通面部经气。
病位在经筋,经筋刺法采用透穴刺法浅刺经筋,所选穴位均是手足三阳经筋循行于面部的要穴,如地仓、颊车、下关、颧?s、四白、阳白等,可以鼓舞阳明经气,健运脾胃以培气血生化之源,促进气血运行,散瘀通经活络,使气血畅顺,营卫和调,肌肉经筋得以充足的营养。
此法的特色是能直捣病所,发挥“通经络,调气血,荣经筋”的作用。
诊断标准(1)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2)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偶为两侧)周围性面瘫,可伴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等。
(3)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之周围性面瘫(如小脑桥脑角病变、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适应症各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技术操作方法一、器械准备针灸针(材质:不锈钢),0.30毫米×75毫米及0.30毫米×40毫米两种。
董氏奇穴:经筋—在董氏奇穴的运用
董氏奇穴:经筋—在董氏奇穴的运用导读:董氏奇穴及针刺方法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该奇穴的分布及应用,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方法,又有所创新而独具特色,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众多针灸新法中的一个新的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发展前途。
一、十二经筋与以筋治筋《灵枢.经筋》全面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分布及其症候。
古人在医疗实践中观察到人体的筋肉等组织是互相联系的,当其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抽痛、转筋等现象,往往与十二经脉分布的路线相一致。
十二经筋,是指为十二经脉所联系的筋肉系统。
“筋”,就是现在所称的“肌肉”,旧称“筋肉' ;其附着于骨的部分则称“腱”。
经筋,就是筋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这是古人对经络系统与筋肉等关系的具体论述。
由于经筋是由筋肉组成,主要对关节屈伸和肢体运动起作用,因此其表现的症候,主要表现在运动方面。
(一) 经筋病常见症候经筋所表现出的症候,多属筋肉组织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经筋病,多见于以下诸方面的疾患。
1.肌肉、关节疾患因经筋结于关节,联于肌肉,故各类经筋疾患最为常见。
临床特点是各经筋所过处转筋疼痛、屈伸不利俯仰维艰等。
例如足太阳主筋、与颈背腰腿肌肉关节关系密切,又如<灵枢.经筋》提到手阳明经筋病候:“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
”表现出手阳明经脉本身循行所过部位的筋肉病症。
此可针三间(大肠经)及重子(表里肺经)甚效。
2.神经系统疾患(1)口眼歪斜。
(2)痫瘐及痉:这是-组症状,常见于“惊风”- -类病变。
3.内脏疾患包含息贲及伏梁。
4.经筋病的辨证要点(1)转筋痛:即经筋转动而痛。
(2)局部牵引痛:见于四肢关节、阴器、脐、胸等部牵引痛,古称“纽痛' ,经筋局部痉挛拘急所致。
(3)功能障碍:表现为目不能开合(足少阳、足阳明经筋病),可针水曲、门金或三叉三穴;舌卷(手少阳经筋病)、阳痿不举(手少阳、足厥阴经筋病),可针大敦穴;肩不能举颈部强直左右不可转动(手阳明经筋病),可针条口透承山,等等。
经筋病的治疗(筋膜炎)
经筋病的治疗(筋膜炎)经筋病的治疗(筋膜炎)发表者:代金刚(访问人次:287)“以痛为腧”是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取穴原则,其正确性和重要性不容置疑,但因经筋病病因病机多样,涉及脏腑经脉不同,症状表现有异,若拘泥于此,也未免过于局限。
在此,试从三方面加以探讨。
一、以痛为腧是治疗经筋病最重要的方法《灵枢·经筋》篇在论述经筋病的治疗时,多次指出其取穴原则为“以痛为腧”,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历代医家基本相同,即以疼痛部位或以压痛之处为腧,不必拘于经穴所限。
如《类经》曰:“以痛为腧,即其痛处是也。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曰:“以痛为腧者,随其痛处而即为其所取之俞穴也。
”张隐庵注云:“以痛为腧者,随其痛处而即为所取之腧穴也。
”马蔚有谓:“其所取之腧穴,即痛处是也,素云天应穴者。
”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更是说明了以痛为腧的原由:“输,谓孔穴也。
言筋但以筋之所痛之处,即为孔穴,不必要须以诸输也。
以筋为阴阳气之所资,中无有空,不得通于阴阳之气上下往来,然邪入腠袭筋为病,不能移输,遂以病居痛处为腧。
”经筋不运行气血,所需之气血营养由经脉、络脉所渗灌,因此经筋病的一个重要病机特点是邪结于筋,筋伤络阻,气血壅滞,不得输布,不通则痛。
疼痛是经筋病的主要症状,故以痛处为腧,疏通瘀滞最直接,取穴简便效优。
因此可以说,对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局部气血壅滞,经筋之气不畅,“不通则痛”所致的经筋局部痛症,取痛处为腧是必要的,大量临床实践也证明这种取穴方法,收效快,疗效好。
因此,“以痛为腧”始终是治疗经筋病的最主要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以痛为腧局限性和引伸义同一种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可有不同,经筋病也是如此。
虽同为气血壅滞经筋,或许不表现为痛而见其他症状,此外,经筋病的另一个病机特点是经脉瘀滞或气血虚弱所致经脉气血不足,局部经筋不得荣养,导致疼痛或其他多种不同的症状表现。
也就是说,经筋病症除痛症外,尚有其他诸多表现,如筋肉的牵扯、拘挛、转筋、强直和筋肉的松弛、口僻、肢体的瘫痪麻痹、痿弱不用及关节活动不利等。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其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有一套经脉,这些经脉贯穿全身,类似于一个网络系统,通过这些经脉,气血可以流动。
经筋疗法认为,当人体的经络系统发生堵塞、疲劳、扭曲等问题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病症。
经筋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刺激和调节经络,使气血恢复正常的流动。
它主要通过按摩、推拿、拔罐、针灸等手法来刺激经络和相应的穴位,以增强血液循环、舒缓肌肉、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
此外,经筋疗法还认为,人体的筋络与经络密切相关,筋是人体腱肌的主要成分,与经络相通。
经筋疗法还可以通过调整筋与经络的关系,来治疗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疾病。
总之,经筋疗法通过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络和筋络系统,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达到治疗病症和保护健康的目的。
经筋病与经筋疗法概述
经筋病与经筋疗法概述[5]肖一公.自拟祛风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4):319-320.[6]梁树旗.风寒湿灵散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140例[J].江苏中医,2000,21(7):19.[7]牟科媛,周文生.五金汤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J].广西中医药,2003,26(5):32.[8]应森林,孟静岩,李尚珠,李彦.解毒消瘀膏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2001,l8(2):17-19. [9]尹百顺,张国强,刘月振.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J].中国针灸,2007,27(9):698.[10]刘冀东.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4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l(3):110-111.[11]肖炜,王春雷,黄泳,吴玉华.薄氏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O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4):38-39. [12]段昭侠.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5,27(4):30-31.[13]韦嵩,沈鹰,黄摄文,钟社光.蛇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肿痛32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4):276-277.[14]黄奎炎,黄禹.太乙雷火神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O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8,16(8):17-18.[15]牛俊明,彭海霞,赵红星.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O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7,22(l2):43-44.[16]姚欣艳,李淑君,范伏元,章青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 1815-1816.[17]刘晓英.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45-446.[18]郭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82例[J].河南中医,2007,27(6):58.[收稿日期]2008-11-17经筋病与经筋疗法概述牛白璐1,陈勇1,胡幼平(指导)2(1、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级七年制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成都610075)[中图分类号]R2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09)04-271-02经筋疗法治疗经筋病前景广泛,概述如下。
筋疗ppt课件
肌肉疼痛
总结词
肌肉疼痛是筋疗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通常是由于肌肉过度使用或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所致。
详细描述
肌肉疼痛的解决方案包括休息、冷热敷、按摩和运动疗法等。通过适当的休息和冷热敷,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和疼 痛。按摩可以帮助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运动疗法则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预防再次受伤。
详细描述
针对慢性疲劳,筋疗的方法包括休息、放松身心、适当的运动和调整作息时间等。休息 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恢复,放松身心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 免疫力,调整作息时间则有助于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同时,注意饮食和睡眠质量也是
非常重要的。
04 筋疗实践案例
案例一:肩颈疼痛的筋疗
总结词
02 筋疗技术
筋疗手法
揉捏法
用手指的指腹或手掌的 大小鱼际在筋膜上反复 揉捏,以舒缓筋膜的紧
张状态。
按压法
用手指或指关节对筋膜 进行持续的按压,有助 于放松筋膜并促进血液
循环。
弹拨法
用手指的指腹或指关节 在筋膜上做轻柔的弹拨 动作,有助于松解筋膜
粘连。
牵拉法
通过牵拉肌肉或关节, 使筋膜得到适当的拉伸 ,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
筋疗的原理与作用
筋疗的原理
筋疗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筋膜、调和气血、舒缓肌肉紧张和痉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愈合、恢复功能的目的。
筋疗的作用
筋疗适用于多种疼痛性疾病和功能障碍,如肌肉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 、关节炎等。通过筋疗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关节僵硬
总结词
关节僵硬通常是由于关节炎症、老化或长期缺乏运动所致。
详细描述
经筋疗法 好资料
经筋病症
▪ 筋驰、筋缓、筋纵、筋软、筋痹 ▪ 筋结 ▪ 筋急、筋挛、 ▪ 筋痿 ▪ 其它:筋转 筋痛等 筋病的病机原则:
经筋的主要生理功能( 二)
二、经筋的
(含良生与恶性刺激),均引起伸缩作用。 ▪ 3.传递信息、牵涉反应功能。属机体的重
要器官。 ▪ 4.经筋的整体调节功能。肌筋属于机体的
结构部分,其对于整体机能,具有重要影 响。
经筋疗法的特点
▪ 中医“经筋学”论述的是机体的动态活动,犹似 中医古代十二经筋图像的线力作用。当这些线力 群的牵拉力“超阈限”地作用于“应力点”时, 便可导致“应力点”产生病理性之“筋结点”; 而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的一维向多维 化演进;最终导致经筋病变点、线、面及多维病 变系列的形成。这种机体因素病变系列,具有形 征可查的自身规律及其特性。经筋疗法借助于对 这一规律的掌握,结合临床积累丰富经验的“手 触查灶法”,产生了综合性的医疗效应。
经筋与经脉区别
▪ ①十二络筋不直接录属脏腑,故名称不冠脏腑之名。 ▪ ②十二经筋之起始,皆自四肢末端开始。故手三阴经筋及
足三阳经筋均呈反折走向。 ▪ ③经筋缺乏循经流注传递的经间关系,不像经脉那样具有
顺序流注传递,终而复始,如环无端的运转。 ▪ ④经筋“中无有空”不直接运输血气,其所需的血气,依
赖经脉的渗透濡灌。 ▪ ⑤经筋可由机体的“心脑”直接指挥,具有产生主动性随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 纵不收,无用燔针。 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 筋弛骨消,肉烁(月囷)破,毛直而败。
经筋疗法显奇效一
经筋疗法显奇效一经筋疗法显奇效(摘录转摘)一经筋和经脉治疗的起源极早。
《灵枢经》之《经脉第十》、《经筋第十三》有比较完整的描述。
而更早的记载,则出现于马王堆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之中,虽然还不是很完善,但已可见其梗概。
实践证明,经筋在临床运用中有很高的价值。
首先,经筋和经脉关系极为密切。
人体的十二正经,都有其对应的经筋,循行的路径大致相同。
相对而言,经脉的循行大致是呈线状或者说网状分布。
而经筋的面积则要大很多,呈带状分布。
经筋需要靠经脉所转输的气血来濡养,而经筋则为经络提供了屏障和支撑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经脉可比喻为铁轨,而经筋则是路基。
因此经脉不通,可以导致经筋为病;而经筋异常,也可以导致经脉瘀阻。
因此,直接找到经脉和筋经上的异常点,并通过按摩等手法,或者温灸,针刺等方法疏通之,是最直接的治疗。
其次,由于经筋既系连关节,又连接肌肉,因此筋经异常,既可以导致骨病,也可以表现为肌肉的病变。
所以既可以“骨病治筋”,又可以“筋病治肉”,适应范围极广,灵活变通,存乎一心。
临床常见的很多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网球肘等都可以通过调整相应的筋经来治疗。
另外,从藏象上讲,肝主筋。
而胆与肝相表里,二者关系密切,胆配合肝,一起实现“主筋”之功能。
肝为阴中之少阳,胆为少阳,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之“柔”,正是少阳。
凡肝胆经之病,从筋经治疗皆有效果。
由于肝与情志有很密切的关系,很多情志疾病,如多怒,抑郁,紧张,失眠,焦虑等,都可以通过经筋的锻炼及按摩等得到缓解和治疗。
从三阴三阳开合枢的关系来论,少阳为枢,主人体阳气之升发。
凡枢机不利,阳气升发不足或太过的病变,只要辨证准确,治疗无误,利用经筋,皆有显效。
由于经筋与经脉、藏象的密切关系,筋经还可以用作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凡五脏六腑之疾病,大多数在其对应的经络、经筋上都能够反映出来。
通过经筋循行区域的色泽是否正常,肌肉松紧是否合适,是否有结节或者硬块,相应穴位是否有压痛等,可以对很多种疾病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
经筋正骨疗法
经筋正骨疗法秦双喜脊柱绝不只是起着支撑身体、缓冲压力和震动等简单的运动功能那么简单,让现代人困扰的多种亚健康症状,包括心律失常、头痛、眩晕、胃痛、腹泻、血压增高、性功能障碍等看似和脊柱毫不相干的疾病,多是由脊柱不健康导致的。
人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骼和肌肉。
但是主动运动的是肌肉,而骨骼只是被动运动,和起一个支撑作用。
肌肉使我们站立、行走、摆POSE,甚至平躺睡觉,而不是骨骼。
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脊柱之所以能够保持正常形态,是由于大大小小无数肌肉韧带在无数方向和层面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完美综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消除“无菌性炎症”是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寒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
寒凝于血脉,去其淤血是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腰突”发病率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发病。
(体均无形去百疾)在未发病时加强提高肌代谢、肌力平衡训练、关节不利贵在动。
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进食,摄取所需营养素,有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运作。
注意不要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饮酒、辛辣经筋正骨疗法----------主要亦人体的经脉、肌肉、骨骼为对象。
舒筋活络、正骨养骨为目的。
修复机体的自我平衡调节能力和自然生理免疫能力。
调和营卫是气血入常保持阴阳平衡,使体内产生(气随血形、筋松脉通、骨健髓满、脏壮腑盛)。
退行性改变------椎间盘是人体中最早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组织,人在发育至成人之后,退行性改变就已开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
在起始阶段,可能不出现任何症状,人们并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却在不知不觉中进展,直到质变阶段,病症才暴露出来。
并呈缓慢地、进行性发展。
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继发周围组织的损伤性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神经的感觉支,从而产生疼痛症状。
肌肉、韧带附着点的退行性改变肌肉、韧带末端装置的退行性改变是人体退行性改变的组成部分。
肌肉、韧带是人体各种活动的动力基础,其末端附着点处是带动骨骼、关节活动的力量传递的枢纽,也是应力集中或交会的部位,这些部位出现退行性改变时,极易遭致损伤。
经筋理论临床应用与发挥简介
经筋理论临床应用与发挥简介经筋理论是中医学中独特的理论体系之一,它主要强调人体经络系统的重要性,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调节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变。
经络是中医学所独有的概念,与西医学中的血管、神经系统等有所不同,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筋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一种生物信息传递系统,通过经络可以使全身的气血运行畅通、协调,从而保证人体各种器官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中医诊断治疗中,医师通过对经络的诊断来辨别疾病的性质、病因和病理变化,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经络理论不仅可用于病症的诊断,还可指导腧穴的选择和配伍,提高治疗效果。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经络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经络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经络的诊断可以了解病灶的部位、病变的程度和病因的来源,从而指导医师确定治疗的方向。
其次,经络的理论可以指导腧穴的选择和运用,腧穴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针灸、推拿等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流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经络理论还可以指导医师进行药物的配伍运用,通过调整药物的种类和用量,达到疗效的最大化。
除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外,经络理论还可以用于保健养生。
中医认为,通过调节经络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通过按摩、运动、药物调理等方法可以保持经络的畅通,保持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经络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经络的认识和运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医师诊断治疗,并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经络理论也可以用于个人的养生保健,通过调节经络,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运用经络理论,让中医传统医学的精髓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经筋篇”,可用于治疗各类内科、妇科以及骨伤科等疾病。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所连接的筋肉系统,故经筋是受经脉支配的,即“脉引筋气”(杨上善《太素・经筋》注)。
经筋连属骨骼,不入脏腑,但其与经脉相通,故间接与脏腑相连。
人体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变化,可通过与之连接的经络反映出来。
经络向外反映至经筋,而经筋通过与皮部相连,最终将身体的变化反映到体表肌肤。
当人体的一些小问题刚刚出现的时候,利用经筋疗法直接调节筋骨、筋肉,便可将这些小症状杜绝于萌芽,避免大病的产生。
经筋疗法是通过手法在确定病位病性的基础上,以调整人体上下左右阴阳平衡,通过舒理经筋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常采用手指触诊法,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指合力作为探查工具,对检查部位作各种手法探查,结合“常与异”感觉的对比和患者对检查的反应,识别阳性“病灶”。
治疗时,针对相应的经筋穴位,“以灶为腧”,先用揉、按等手法放松局部,再施以弹拨,提弹为主的手法进行梳理,以求通畅经气、经水,从而使病灶消失,恢复到原本健康的状态;
经筋疗法作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疗法,能够解决临床许多痛症与疑难杂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经筋用于美颜则是其最大和最为突出的特点。
这种按摩手法是一种非常朴素、实用、改变提升效果神奇的技术,虽然深奥,但确实易学易掌握。
筋经筋推拿技术
筋经筋推拿技术筋经筋推拿的原理筋经筋推拿技术基于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体的筋经筋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与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相连。
通过刺激和按摩这些筋经筋络,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和阳气和阴气的平衡,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和疾病的效果。
筋经筋推拿的手法筋经筋推拿技术包括了多种手法和技巧,每种手法都有特定的目的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筋经筋推拿手法:1. 揉捏:用手指、掌心等部位对筋经筋络进行揉捏,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流通,舒缓肌肉疼痛。
2. 推拿:通过按摩和推压的手法,刺激经络,调理和平衡身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健康。
3. 捏拿:用手指、拇指等部位对特定的穴位或筋经进行捏拿,以达到调理身体和舒缓症状的效果。
4. 拨挫:用手指或掌心在特定的穴位上来回快速按压并稍微摇动,以刺激穴位和筋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筋经筋推拿的应用筋经筋推拿技术在中医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肌肉酸痛、运动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此外,筋经筋推拿还可以用于调理身体,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注意事项在进行筋经筋推拿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由专业的中医师或推拿师进行操作,避免自行操作导致不良后果。
2. 如果有特定的疾病或症状,应当事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3. 避免在有明显疼痛、炎症或肿块的部位进行推拿。
4. 避免过度使用筋经筋推拿技术,以免引起不适或损伤。
以上是关于筋经筋推拿技术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推拿师的意见,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马开荣手法康复医学续6~筋经疗法
马开荣手法康复医学续6~筋经疗法一.特效经筋点(扳机点)之筋经疗法经筋疗法也就是肌筋膜平衡疗法,肌筋膜失衡,扳机点(也叫筋节点、阿是穴)如果没有触摸一般是不会感到疼痛的,但它的下游存在病变,我们如果知道它的扳机点所在位置,加上触摸会疼痛,就是“阿是穴”了,处理好了扳机点,下游的病变也就迎刃而解了,就好比是开锁一样立竿见影。
临床只有触摸到筋结点,或有明显的疼痛,才会达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其原理就是通过拨按这些部位,放松筋结点的同时为原真之气的运行打通了道路。
1.太阳筋---太阳穴上方一寸的地方,是一条由上向下的条索状的筋,平时很少显现,当头部疼痛特别是头部外侧一线疼痛时常常可以触摸到这条筋,此处是头部外侧线的起点。
2.风池上--- 这个部位就是斜方肌在头枕部的附着点,笔者称之为风池上。
此部位是人体原真之气下输的第一个重要关隘,是治疗头部疾病的一个要穴。
3.乳突下-----这个部位胸锁乳突肌乳突附着部位的前沿,此部位可以治疗头晕,亦可治疗肩关节旋前疼痛,腕关节的外旋疼痛。
4.锁骨下点----此点不固定,在锁骨下方,胸锁关节外一寸左右的位置,可以偏外。
平时无痛点,肩关节外展疼痛时此区域多可以触摸到压痛点,此区域的压痛点可以治疗肩关节的外展疼痛及腕关节的外旋疼痛。
5.天牗点----此点在颈椎二、三横突部位,可以治疗上肢外侧的疼痛麻木,亦可治疗上肢上举受限6.肩髃点----在肩髃穴部位,可以治疗上肢外正中线的麻木和肘关节的挛缩。
7.岗下区域-----肩胛冈的下方,常常可以触摸到横向的条索状筋结,此区域的筋结不固定,可以治疗上肢后侧的疼痛和麻木,亦可以治疗肘部的疼痛,腕关节前旋疼痛。
8.肩贞点----在肩贞穴区域,可以治疗上肢后侧的疼痛和麻木,亦可以治疗肘部的疼痛,腕关节前旋疼痛。
9.肩胛间区---位于两肩胛骨之间,肩胛骨内侧的区域,心悸胸闷时此区域会僵紧,亦会有压痛点,但压痛点不固定,此区域可以治疗胸闷心悸、咳喘等。
经筋疗法临床应用指南pdf
经筋疗法临床应用指南pdf经筋疗法,又称经络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按摩、推拿、穴位按压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随着人们对中医传统疗法的重新认识和接受,经筋疗法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应用经筋疗法,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方法,经筋疗法临床应用指南被广泛制定和应用。
一、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经筋疗法广泛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尤其在以下方面有显著疗效:1. 骨伤科:如骨折、关节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等骨伤科疾病,经筋疗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2. 内科:如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消化不良等内科疾病,经筋疗法可以调整气血,增强免疫力。
3. 妇科:如经期不调、月经痛、更年期综合症等妇科问题,经筋疗法可以调理气血,缓解症状。
4. 神经病学:如头痛、神经衰弱、抑郁症等神经病学疾病,经筋疗法可以平衡神经系统,改善症状。
二、经筋疗法的操作方法经筋疗法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辨证施筋: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特点,辨别病机,确定施筋的方式和部位。
2. 按摩推拿:采用指压、推拿、揉捏等手法,刺激经络和穴位,调理气血。
3. 配合针灸:结合针灸疗法,进一步加强治疗效果,提高康复速度。
4. 良好指导:给予患者正确的保健指导,帮助其进行日常养生保健,巩固治疗效果。
三、经筋疗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经筋疗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医生:接受经筋疗法治疗时,应选择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中医医生,确保安全有效。
2. 避免过度施筋:在进行经筋疗法时,不宜过度施筋,避免引起过度疼痛或其他不良反应。
3. 疗程及频次:经筋疗法需要连续进行多次,每次疗程的间隔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4. 注意饮食调理:在接受经筋疗法治疗期间,应特别注重饮食调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经筋疗法临床应用指南的制定和推广,对于规范和提升经筋疗法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灵枢·经筋》篇治疗原则解析
《灵枢·经筋》篇治疗原则解析在《灵枢·经筋》篇每一段经筋病的结尾部分,都有一段有关治疗原则的文字,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因为这段文字至关重要,决定了经筋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所以逐句详细分析如后。
1、燔针劫刺“燔针劫刺”一语的现代语译在针灸界没有太大的歧义,一般针灸书籍基本上均将其解释为火针速刺,这无疑是正确的。
比如在《灵枢·官针》中记载到:“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但在具体词义的细微理解上,还是有深究的必要。
关于“燔”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燔,爇也。
从火,番声。
”其语意有三:1、焚烧。
《韩非子·和氏》:“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
”2、烤;炙。
《广韵·元韵》:“燔,炙也。
”《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毛传:“毛曰炮,加火曰燔。
”3、通“膰”。
古代祭祀用的烤肉。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公胜夏从寡君以朝于君,见于尝酎,与执燔焉。
”三个含义都与火烤有关,其中以“焚烧”与“燔针”中的“燔”含义最为接近。
所以说,“燔针”的意思就是烧针使爇。
在河北承德地区的方言里,仍将“天热”说成“天爇”。
《灵枢·官针》亦云:“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
”《针灸大成》解释说:“火针,一名燔针。
”《素问·调经论》云:“病在筋,调之筋……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但吴崑却注释为:“燔针者,内针之后,以火燔之煖耳”。
《类经》疾病类张介宾释燔针曰:“盖纳针之后,以火燔之使暖也。
”将“燔针”解释为“以火燔之煖”不符合《黄帝内经》原意,实不可取。
“劫”字的金文大篆,由(力,“劝”的省略,表示阻止)和(去,前往)构成,表示阻止前往。
造字本义:用武力阻止对方行事。
小篆将金文的上下结构调整为左右结构。
《説文解字》:“劫,人欲去,以力脅止曰劫。
经筋病的常用理筋手法
经筋病的常用理筋手法打个比喻,人体的脊柱好比帆船的桅杆,而经筋就好比固定桅杆的绳索,如果绳索出了问题,桅杆当然不会稳定和正直,身体也是一样。
由于这种原因得的病,用药物治疗显然不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要调理我们的经筋。
经筋出了问题,比如痉挛了,就好比绳子打了结,对应在我们人体叫做“筋结”。
如果我们能像解开绳子扣一样,把筋结解开,那疾病自然就痊愈了。
经筋病临床上以针灸治疗为主,必要时配合整脊手法和汤药。
在家我们可以用点穴按摩手法治疗经筋病,用艾灸治疗也有不错的疗效。
当然了,患者自己能够坚持站桩锻炼的话,效果会更好。
经常听到病人如是提问:“胥大夫,我拍片子颈椎有点问题,其他挺好的,为什么肩、背都特别不舒服?”我会回答:“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的,包括脊柱都是,只是为了学习和治疗上方便,人为地将脊柱划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其实出现问题会相互影响,自然也需要整体上进行调治。
”因此,我们学习中医要从绕老绕去的理论里面跳出来。
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的话,我们学过的许多理论有时候反成障碍,禅宗谓之“所知障”,其本意是指执着于所证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也像禅宗提到的“藤葛禅”,整天在文字里面绕来绕去。
因此禅宗五祖弘忍曾告诉六祖慧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如果我们抛开一些空洞的理论,返璞归真地看人体,其本身就是浑然一个整体,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以下为学生李亚勤记录的一个病例:2012年6月某日下午,一位76岁的老奶奶来诊所就诊,老人家拄着拐棍,驼着背,一瘸一拐地跛着走进诊室,表情十分痛苦。
病因是一年前吹空调受寒,下肢突然出现酸软无力,左侧明显。
之前送孙子去幼儿园后,还可以在公园溜达半日,腿脚便利,并无不适,只因受了风寒,生活质量发生了变化。
最近下肢再次受寒,左侧腰痛,臀部疼痛牵扯到下肢麻木、发凉。
曾在某三甲医院针灸科治疗过几十次,效果不太理想,经朋友介绍来诊。
老师检查其腰、腿部筋节,为其针刺治疗,施术部位多在其痛处,针毕令其再试腿脚,老人家在诊室内来回踱步数周之后说:“腰腿痛确实改善了很多,但是下面还是有点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取火法的改进:改变传统的闪火法为火灶自然燃熄法拔罐,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实用、负压可调等优点。
(2)改进拔罐用具,用多种规格拔罐工具,以适应不同部位的消灶需求。
经筋疗法在目前医治验证的120多种病症中,对筋性痹痛症、隐筋致因的难治病、筋性类似病、筋性累及病、功能紊乱及功能衰弱病症独树一帜,成为医治痛症及疑难病症的医疗专科。经筋疗法临床适应症详见附表。
二、治疗常规
第三节实施“多维解锁”疗法治疗
多维解锁法,是根据十二经筋呈阴阳拮抗分布规律,机体发生多经并病,经筋查灶检查,发现躯体的前后左右,呈现复合型多发性的病灶并存而建立的一种理筋疗法手段。这一疗法手段的施治任务,是对多维连锁性的病灶系列,施以点、线、面互相结合的消灶解结,令其病灶松解。常用的多维解锁施治部位是颈胸背三角及腰腹腿三角及肢体。它具有原发与继发、标与本并治的功能,体现经筋疗法的辨证施治,对多种疑难病及病因未明疾患,如伤筋合并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具有特殊疗效。
第四节根据经筋病症特点应用其所适宜的理筋疗法
1.擀皮理腠法擀皮理腠法,是将经筋的皮部为施治对象而设立的一种理筋方法。它是在古代“擀皮开腠理”疗法基础上的变用。
皮部,是机体的卫外藩篱,卫气循行的重要场所,主司开阖,具有内护脏腑、外应天序,维护体内外环境动态平衡等功能,但它又是外邪入侵机体的重要途径。因此,理皮健皮,对增强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6.舒筋减压法舒筋减压法,是根据“筋与脉并为系”的筋脉关系中经筋“着藏”经脉,当经筋病变发生“筋挛”“聚结”时,经脉受到筋缩压迫,出现气血阻滞乃至血脉不通,影响脏腑,五官九窍的气血供养而建立的一种舒筋减压理筋手段。这理筋手段分为局部法及整体法两种。局部的舒筋,常以肌筋聚会的溪谷、成角、交叉、拐弯及应力点等作为舒筋的目标,例如颈后的深层肌筋,颞筋区肌筋及颈胸、颈背延续的肌筋附着点,股内侧的肌筋等。全身性的舒筋,是以易于发生筋结的高发病灶列为重点,施行广
4.转扳归位法转扳归位法,是针对患者的病症,乃是由于关节紊乱所致者而特设的一种医疗方法。是属骨伤科的手法之一。常用的方法是板颈法及板腰法(详参阅骨科手法)。
5.从筋治骨法经筋“联缀百骸”,是筋肉系统的一大功能。骨属之所以成为人体的支架,完全依赖于肌筋膜带的攀联缠结。因此,筋与骨的共同作用功能,无疑地是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状态。骨若发生病变,势必导致影响筋肉;反之,筋的病变发生,特别是长期及强烈的筋性挛缩,也产生对骨的影响。
居于上述辨证原理,经筋疗法建立从筋治骨法于临床应用,特别是对常见的颈、腰椎体骨质增生产生的筋肉疼痛病例,颈部的椎体骨质增生的筋肉疼痛病例,轻症的椎间盘突出病例及椎弓滑脱病例等进行施治。其施治基本法则,乃以查灶结合消灶方法进行,辅以必要的、适当的治骨方法,或同时进行筋与骨的“保守”并治疗法。
(3)用药酒取代纯酒精作火源,增强治疗功效。
4.辅助疗法①应用验方药酒外擦。②使用药液外洗、外敷。③教导病人掌握简易的自我调理疗法及保健疗法。
三联疗法治疗程序及规程:前述的三联疗法,即理筋手法、针刺法及拔火罐疗法的联合施治,其常规的疗法程序是,首先施以理筋手法治疗获得病灶初步松解,全身舒适,继之以针刺疗法对痼对病灶进行刺治,然后于刺冶的皮表针孔,投拔火罐治疗,令结聚的病灶经脉疏通,邪从表解。每2~3天治疗一次,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解结”,即解除“邪之结聚”、“疏通经络”之谓。经筋结而为灶,多因邪气之所犯,瘀积日久,坚不易散。单一的医疗手段,难以攻坚;微调的方法,虽可产生机体调节作用,但难以力克“结灶”堡垒。因此,经筋疗法根据经筋结灶的“结聚”特点,以综合的医疗手段,组合成为“综合消灶”疗法。即以理筋手法、针刺疗法、拔火罐疗法为主,适当远用辅助疗法加以充实。现将三联疗法的医疗手段组成及治疗规程陈述。
1.理筋手法运用具有查灶、消灶双重功能的手法。
(1)“钳弓手法”:将拇指与四个小指构为“钳弓手”,运用指合力的功能作用,发挥拇指尖及指腹的灵敏度,作用于探查部位,进行边查灶边消灶活动,发现病灶后,应用拇指尖的切按法、切拨法、切操法及指腹的揉搓法、揉拨法等进行消灶,令结灶初步松解。本法适用于浅层的查灶及消灶结合应用。
第一节贯彻“以灶为腧”的诊疗法则
经筋疗法的实施,即经筋疗法医治疾病的医疗手段施治方法。包括诊疗法则、医疗手段组合、治疗常规、施治方法、应用原理、医疗效应等。具体方法是,在贯彻“以灶为腧”基础上,运用综合消灶法、擀皮理腠法、按筋抑痹法、揉筋缓节法、转板归位法、从筋治骨法、多维解锁法、舒筋减压法及辅助疗法等付之于临床,是经筋疗法理、法较互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第五节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事项 经筋疗法临床应用,包括治疗对象、适应症、治疗常、规、常见病临床治疗、禁忌症及施治注意事项。
一、治疗对象及适应症
1、治疗对象
第一节贯彻“以灶为腧”的诊疗法则
“以灶为腧”,即以经筋病灶作为诊疗主要依据的医疗方法。它是中医古代“以痛为腧”诊疗法则的继承与发展。痛处,虽可作为依据来加以施治,但痛只是病者主观感觉的疾病症状表现,缺乏客观指征和治疗固定穴位,难以确立治疗常规。因此,经筋疗法于它在人体查到200多个具有固定位置的病灶腧穴基础上,将“以灶为腧”确立为诊疗法则。这一诊疗法则的应用,产生综合性医疗效应:①可依据具有位置固定的病灶腧穴系列分布来确立经筋科的诊疗常规。②针对病灶穴位的施治,得气显著,功效特殊;病灶消除,疾病痊愈。③可将病灶的状况作为衡量疾患的进与退的客观指征。④消除病灶系列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可获得整体功能调节的良注逆转反馈。“以灶为腧”诊疗法则,是调节机体筋性因素疾患的有效工具。
以机体因素形成的疾患为主要治疗对象。如:①经筋因素形成的病症。②与经筋相关的病症。③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病症。④临床病因不明病症及难治病。⑤需要康复治疗的病例。③以延缓衰防老为目的的保健治疗。
2、适应症适应于治疗120多种病症,其疾病归类大体如下:①外邪入腠袭筋与痧症。②常见疾病症状。③经筋病症,④隐筋症、筋性类似病、筋性累及病。⑤部分器质病变。③机体功能紊乱及机体功能衰弱病症。①老年病。
泛的舒筋法。舒筋减压的施治手段,乃根据不同区域部位,运用综合的消灶手段加以施治。以单纯的理筋手法为例,它是眶膈区向颞筋区、枕筋区、颈胸、颈背三角区、肩筋区、夹脊区、腰筋区、股筋区、腿国筋区延伸施治。舒筋减压法对脏腑实质病变,部分神经系统疾患、偏瘫、虚弱病症、机体功能紊乱疾患等,具有非药物疗法的特殊功效。
3.揉筋缓节法根据“筋会于节”的生理病理特点,经筋疗法对于肢节疼痛者,施以“揉筋缓节”的理筋手段。其手法要点是①首先于关节周围,查明筋结病灶所在部位,作好病灶定位及数目记录。②按照经筋“各有定位”具有左右尽筋头的生理结构特点,从点到线以循、按、切拨等手法,查明经筋病灶的点线关系。③运用适宜于各个方位所需的理筋手法,对记录的病灶点、病灶线及病灶面,分别层次,加以施治。达到筋舒而节缓,关节柔利为目的。
第二节运用“综合消灶”医疗手段施治
“综合消灶”,即以非药物的医疗手段对机体已经形成的经筋病灶加以消除的医疗方法。
筋结形成病灶,中医古典《内经》已有载述。《灵枢》“天年”“刺节真邪”指出,“肌肉解利”是经筋的生理常态,而“聚结”“筋挛”等,便是肌筋病态的形征表现;提出“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解结”的施治方法。《灵枢·卫气》强调“解结”于门户的早期疗法,并称其为“无惑于天下”之良策。
擀皮理腠法,是运用较轻浮的综合理筋手法,如滚动法、揉搓法,抹揉法、捋疗法、刮疗法、擦疗法、拍打法及针刺法中的廖刺法、浮刺法、轻清点刺法、移行点刺法,达到宣其闭、解其郁、行其滞、舒其络、气血畅流,卫气重振为法度。
(2)综合手法:对中深层的理筋,应运用综合的手法进行施治。常运用指合力的掐疗法、捏操法、揉拨法、双手拨揉法;臂力的按压法、按揉法;臂法与指合力的双手配合法及肘按、肘揉、肘拨等。根据施治部位变用其适宜的单手法或联合手法。
2.按筋抑痹法按筋抑痹法,是根据病灶固结较重、患部痹痛症状较显著的需要,经筋疗法运用按筋抑痹的医疗手法,对痹痛的部位,施以消灶宁痛的手法。常用点穴法、肘按法、钳掐法、揉捏法等。本疗法具有解除筋结而导致气滞血瘀的致痛作用。
2.针刺消灶法
运用传统方法结合新型针刺法消灶。在贯彻“以灶为腧”、“固灶行针经”、“一孔多针”基础上,运用传统针刺法结合新型针刺法消灶。(l)传统针刺法:常采用俞刺法、经刺法、关刺法、三刺法、输刺法、豹文刺疗法、点刺法等。(2)新型针刺消灶法:常运用病灶单刺法、病灶复合刺治法、病灶围针法、病灶转动输刺法、病灶分段刺治法、病灶点、线、面及多维刺治法、尽筋分刺法、微筋点治法、经穴区带刺治法、内脏皮肤过敏区刺治法、穿刺式刺治法等。
1.治疗常规根据经筋结构复杂、经筋病症具有“筋结病灶”为患的特点,经筋疗法采用理筋手法、针刺疗法、多维解锁疗法、拔火罐疗法及辅助疗法并联使用,构成非药物的综合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作为治疗常规。其治疗常规分为五个步骤实施:①运用理筋手法以舒筋活络并“解结”、“解锁”,②应用针刺治疗以“消灶”而“祛瘀积”。③投拔火罐以行气活血而行滞宣痹。④以辅助疗法增强与巩固疗效。⑤进行“梳头”、“补遗”以调整整体功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