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纲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全套)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全套)高中政治复提纲 (全套)1. 总述- 政治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政治学的学科特点和方法2. 国家与政府- 国家的特征与概念- 国家的职能和作用- 政府的组成和职能- 国家与政府的关系3.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各种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缺点-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4. 政党与政治组织- 政党的定义、特征和职能- 政党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中国的历史和地位- 各国政治组织的作用和影响5. 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含义和来源- 政治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6. 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政治文化的培育和传承- 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差异- 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和意义7. 政治经济-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各种经济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基础8.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政治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影响- 改进和加强政治教育的措施9. 报刊媒体与政治- 报刊媒体的作用和影响- 政治信息的获取和传播- 媒体的自律和社会责任- 媒体对政治的监督和公共舆论的形成10. 国际政治关系- 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特征- 国际政治关系的对象和目标- 国际政治关系的制度和方式- 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以上是高中政治复习提纲的全套内容,包括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国家与政府、政治制度、政党与政治组织、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经济、政治教育、报刊媒体与政治以及国际政治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政治复习有所帮助!。
电力电子器件复习提纲

• 16、电阻性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 所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Um等于√2U2,晶闸管控制角 α的最大移相范围是0~150º,使负载电流连续的条件 为α≤30º(U2为相电压有效值)。 • 17、单相全控桥式整流大电感负载电路中,控制角α 的移相范围是( A ) • A 0°~90° B 0°~180° C 90°~ 180° D 180°~360°
• 11、直流斩波电路作用是将交流电压变换成一种幅值可调的直流 电压。 (×) • 12、直流斩波电路采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多以晶闸管为主。 (×) • 13、直流斩波电路有降压式斩波电路、升压式斩波电路和升降压 式斩波电路。 (√) • 14、晶闸管过零调功器两种控制方式为全周波连续式和全周波间 隔式。 • 15、交流调压电路是用来变换交流电压幅值的电路,与整流相似, 也有单相和三相之分。
• 23、晶闸管在电路中的门极正向偏压( B )愈好。 • A、愈大 B、愈小 C、不变 D、愈稳定 • 24、普通晶闸管的通态电流(额定电流)是用电流的( C ) 来表示的。A 有效值 B 最大值 C 平均值 D瞬时值 • 25、如某晶闸管的正向阻断重复峰值电压为745V,反向重复 峰值电压为825V,则该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应为( A ) • A、700V B、750V C、800V D、850V • 26、双向晶闸管的通态电流(额定电流)是用电流的( A ) 来表示的。 • A、 有效值 B、 最大值 C、 平均值 D、 瞬时值 • 27、比较而言,下列半导体器件中输入阻抗最大的( B )。 • A、GTR B、MOSFET C、IGBT D、GTO • 28、下列电力半导体器件电路符号中表示IGBT器件的电路符 号是( C )。
第一章 电力电子器件
• 1、P14,例1-1 • 2、P14,例1-2 • 3、作业(P34):1-1、1-2、1-3、1-4、1-7、1-8、1-9(C)、110、1-11、1-22。 • 4、电力电子技术是依靠电力电子器件组成各种电力变换电路, 实现电能的高效率转换与控制的一门学科,它包括 电力电子器件、 电力电子电路和控制电路三个组成部分。
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文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提醒文学根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3、话语蕴藉: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4、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5、创作动机:简单地说,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6、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根底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7、即兴与推敲: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降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8、艺术概括:所谓“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旧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根底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表达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9、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0、文学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表达,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语言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12、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拟直露、倾向比拟鲜明的意境;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拟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复习提纲--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一二

历史选择性必修1,2知识点总结选择性必修1中国古代史部分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➊西周至春秋时期,实行世官制,贵族世代垄断高官,选拔官员的标准是血缘➋战国时期,实行举荐为官和军功爵制,各国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➌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➍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察举制,分常科(如孝廉、茂才)和特科(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
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➎从曹魏开始,推行九品中正制,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士人分为九等,由吏部授官。
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➏隋唐时期,科举制确立,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
两宋以后,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➐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5.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➊秦汉时期,实行上计制,地方将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➋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➌明朝,实行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和考察(外地官员的朝觐考察和京官的京察)制度➍清朝,实行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6.中国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➊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➋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➌隋唐时期,以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此外,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➍宋代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合一使得谏官和御史两支监察队伍共同监督包括宰相在内的百官,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皇权)➎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➏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1.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2.法律及其发展历史
3.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6.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7.正确认识人生价值和人生观。
8.二十大报告中: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9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是时代新人。
10.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
12.正确认识理想信念。
13.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14.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指引。
15.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6.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17.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

3、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本质?4、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5、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七章(三节)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什么是教学原则?
5、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含哪几部分?
6、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第七章教学
七章(一节) 教学概述
1、什么是教学概念?教学的含义有哪些?
2、教学与教育、智育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教学的意义有哪些?
4、中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和良
七章(二节) 教学过程
1、什么是教学过程?历史上关于教学过程的观点有哪些?
5、为保障学生的人身权,学校和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是什么?
7、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
五章(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试分析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第六章 课程
六章(一节) 课程概述
1、什么是课程?简述课程的内涵?
2、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3、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简述课程理论的发展情况?
5、学校文化建设:什么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构成?
6、学校文化有哪些特点(特性)和功能?
7、学校文化形成过程是怎样形成的?
二章(四节) 教育相对独立性
试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二章(五节)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如何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2、如何切实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9、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国际交流。
10、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11、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复习提纲生物
1. 细胞与细胞器
-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 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组织结构和器官
- 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功能
-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3. 繁殖与遗传
- 生物的繁殖方式
- 遗传基因的传递与表现
- 变异和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物质与能量
1.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
- 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例子
2. 物质的性质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3. 空气和水的性质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水的结构和性质
- 空气和水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源与科技
1. 能源的种类与利用
- 主要能源的分类和特点
- 能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科学和技术的定义和区别
- 科学对技术的推动和引领
3. 安全与健康
- 安全用电和用火的常识
- 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和健康问题的预防地球与环境
1.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 基本地理概念和地图阅读技巧
2. 生态环境与保护
-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3. 天气与气象观测
- 天气的形成和变化原因
- 常见的气象观测仪器和气象预报的基本知识。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高考必备)

高中政治复习提纲(高考必备)高中政治复提纲(高考必备)
1. 党的基本知识
- 党的性质、纲领、党章
- 党的党员条件、党员教育、党员组织生活制度
- 党的组织体系、党的领导制度
- 作风建设
2. 宪法与法律
- 宪法的基本原则、功能和种类
- 宪法的修改过程和方法
- 法律的概念、特点和地位
- 法律的制定和修法程序
3. 国家机关与政治制度
- 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与职责
- 政府职能与结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代表选举- 参政议政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
4. 国家治理与社会问题
-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特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保障制度与扶贫政策
5. 民族宗教与区域经济
- 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
- 宗教自由与国家的宗教政策
- 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支持政策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
以上提纲可作为高中政治复习的导航,重点从党的基本知识、宪法与法律、国家机关与政治制度、国家治理与社会问题、民族宗教与区域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几个方面展开学习与复习。
每个知识点都要详细了解相关的内容,掌握其基本原则、特点和实践意义,以备应对高考。
复习提纲

单项选择题1.C语言程序经过以下哪个步骤操作可以得到同名的.exe文件( C0 )。
A.编辑 B.编译 C.连接 D.执行2.C语言程序的语句结束符为( B )。
A.逗号 B.分号 C.冒号 D.引号3.根据C语言的标识符的命名规则,以下 ( C )是不合法的变量名。
A. YOU B. bov C.5Name D._CHANG_TO4.假设num为int变量,则以下赋值中不正确的是( A )。
A.num=156000 B.num=-3567 C.num=4000 D.num=327675.执行语句int a, b; b=6; a=++b; 后, a、b的值分别是 (D)。
A. 6,6 B.6,7 C. 7,6 D. 7,76.若有说明:int aa[3][4],则下面正确的引用是(C)。
A.aa[2][4] B.aa[1,3] C.aa[2][0] D.aa(2) (3)7.下面程序的执行结果是在屏幕输出( D )。
main(){ int a,b;a=5;b=6;printf(“%d”,a>b?a-b:a+b);}A. 0 B. 1 C.-1 D. 118.下面运算符,不属于双目运算符的是(A)A. ~ B. + C. % D. >=9.下列运算符中优先级最高的是(D)A.< B.+ C.&& D.*10.判断字符型变量ch是否为小写字母的正确表达式是(C)A.’a’<=ch<=’ z’ B.(ch>=’ a’)&(ch<=’z’)C.(ch>=’a’)&&(ch<=’z’) D.(‘a’<=ch)and(‘z’>=ch)11.表达式5>4+4<5*1值是 (B)A. 0 B. 1 C. 2 D.都不对12.参与运算的运算量都必须是整数的运算符是(C)A. + B. / C. % D. >>13.C 语言程序中可以对程序进行注释,注释部分必须用符号( C )括起来。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

1 中国现代史复习提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时期(1949——1952年)第一届政协会议成立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和政权巩固和平解放西藏巩固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知识要点: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国旗;国歌;首都改名为北京;公元纪年;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屈辱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屈辱历史,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2)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纪元”是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到此结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新中国的成立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有一支由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
(3)有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战斗。
(4)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
3、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4、新中国成立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英勇斗争的结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历史的结论。
(28年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意义)。
西藏谈判代表:阿沛·阿旺晋美(拓展: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以达赖喇嘛为首的部分势力一直在搞分裂活动,这是不得人心的。
西藏问题的实质是主权问题,不是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和宗教问题。
)6、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分别代表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革命时期;各时期开始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五四运动、鸦片战争;各时期的代表人物:董存瑞、李大钊、关天培7、巩固政权的措施:(1)西藏和平解放(2)抗美援朝(3)土地改革8、抗美援朝:A 、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侵略军威胁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援助。
(完整版)毛概复习提纲

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有什么相互关系?(第5-8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b.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第10-17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为何提出?它们相互之间有何关系?(第26-27页,也可参考专题课件)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基础》复习提纲

《基础》复习资料专题一、八、九单选题1、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
人民的2、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的战略要求。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大学生的担当精神体现为()奉献人民4、以下哪个不属于法治思维方式的特征()。
效益性思维5、尊重法律的权威首先就要遵守法律,以下行为体现了这一要求的是()。
李四在准备创业时,首先看该项目法律上允许其做吗6、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强调把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治理社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及其规范作用的治国理念是()。
法治8、对于一些不合情理的法律规定,正确的做法是()。
只要它们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要遵守或者执行9、法治思维的内容有法律之上、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
权力制约10、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服从依法进行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组责任,这是()的要求。
遵守法律的要求11、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
这体现了依法治国方略()。
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12、“法立而不行,与无法等。
”这句话强调了()。
执法的重要性13、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遵守、法律执行、法律适用()等环节。
法律制定14、下列有关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是()。
要确立宪法和法律是人们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15、人们进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称为()。
法律程序16、《婚姻法》规定:男女双方结婚的法定婚龄是()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17、法律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8、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宪法19、以下对信仰法律认识错误的是()。
信仰法律,要求我们认识到法律的阶级性20、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0题,计30分)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全套第一章政治与我1. 政治的概念与作用2. 国家的概念与特征3. 中国的领导地位和作用第二章国家与国家政权1.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 国家政权的产生与性质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政权第三章人民民主专政1. 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与实质2.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作用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第五章我国政治制度与宪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第六章党的基本理论1.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七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变更2. 我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稳定政策第八章党的建设1. 党的性质、宗旨、纪律、优良传统2. 党的组织、制度和活动3. 党的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第九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成与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第十二章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1. 统一战线的概念和性质2. 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伟大实践第十三章保持员先进性教育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与重大考验2. 员先进性的来源、内涵和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第十四章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1. 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2. 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略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和基本举措第十六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目标和原则第十七章经济建设的壮大1. 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根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经验第十八章政治建设和其他事业的长足发展1.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2. 加强其他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根本任务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第二十章全面深化改革1.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根本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经验第二十一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十二章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大举措第二十三章和平与发展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最大的时代潮流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第二十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权思想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念与国际人权事业的贡献第二十五章社会主义民主1.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和发展2. 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原则第二十六章中外政治制度比较1. 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2. 中外政治制度的比较和思考。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衰落- 商朝的兴衰与迁都- 周朝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2.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铁器的使用与牛耕的推广- 诸子百家与思想繁荣3. 秦汉-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 汉朝的建立与衰落-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与民族关系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魏蜀吴的兴衰-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与民族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发展5. 隋唐-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唐朝的鼎盛与衰落-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6.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动荡- 辽宋夏金的并立与战争- 宋朝的海外贸易与科技发展7. 元明清- 元朝的统一与灭亡- 明朝的建立与衰落- 清朝的兴起与近代化的尝试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 鸦片战争的爆发与《南京条约》的签订- 太平天国运动与晚清的内外困境-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与民国-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与北洋政府的统治- 五四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中国的抵抗- 解放战争的进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4.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世界史1. 古希腊罗马- 希腊的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罗马的共和国与帝国2. 中世纪欧洲- 基督教的传播与欧洲的封建制度- 大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3. 近代欧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4.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5. 冷战与当代世界- 冷战的兴起与结束- 欧洲的联合与亚洲的崛起-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的挑战与机遇以上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世纪60年代初〖阶段特征〗鸦片战争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主要事件和问题〗鸦片战争(原因、禁烟、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沙俄侵占领土)、太平天国运动(洋枪队,失败原因)【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世纪60年代—1901年〖阶段特征〗基本特征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完全形成〖主要事件与问题〗洋务运动(原因、代表、四个主要内容、结果、失败原因、评价)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世纪初——1919年〖阶段特征〗1、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共和是历史主流。
2、辛亥革命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3、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主要事件和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革命运动】1919年5月——1927年7月〖阶段特征〗1、1919年5月——1923年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标志:五四运动)2、1924年1月——1924年7月,国民革命时期。
(突出特点——国共合作主要成果——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主要事件和问题〗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国民革命的性质、特点、主要成果和失败的经验教训【5国共十年对峙】1927年8月——1937年7月〖阶段特征〗1、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峙是重要特征。
2、中共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探索,从幼稚走向成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哲学基础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实践是哲学的基础,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唯一有效形式。
3.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个阶级,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5.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基础
1. 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2.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进程和趋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3. 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生成规律。
4.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构成,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转变和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发展阶段。
2.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分化趋势。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的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
4. 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对、的贯彻执行。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第四部分:其他
本部分包括其他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结尾
以上是本文的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它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历史趋势。
这里提到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深入理解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完整)教材教法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联想主义学习观和认知论学习观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格式塔﹑托儿曼﹑布鲁纳2。
中学数学教育中通常所说的“双基"﹑“三大能力”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3。
新授课的基本结构包括:复习﹑讲授﹑巩固﹑小结﹑布置作业4.练习课的基本结构包括:复习﹑典型问题分析﹑示范﹑练习﹑小结﹑布置作业5。
数学语言的基本功包括:语言要有目的性;语言要有科学性;要有直观性;要有启发性6。
教学板书的基本功包括:板书要有计划性;板书要有直观性;板书要有示范性;板书要有启发性7.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新知识;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布置﹑检查﹑指导学生作业8。
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吸引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词分别是:定向﹑架桥﹑置疑﹑揭晓;联系﹑挑战﹑变化和魅力9.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技能的几个关键词是:设计﹑含蓄﹑等待和开明10.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的几个关键词是:策划﹑调控﹑慎惩﹑公平11.教学风格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儒雅型教学风格;新奇型教学风格;理智型教学风格;情感型教学风格12。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大致要经历模仿学习→独立探索→创造超越→发展成型13。
中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阶段、操作阶段、输出阶段14.中学数学学习的类型按照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按学习心理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15。
所谓重点就是一般地,在学习中那些贯穿全局﹑带动全局,应用广泛,对学生认知结构起核心作用,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16.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往往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与新老知识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也可能是学新知识时所用到的旧知识不牢固造成的17。
所谓关键就是指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能起决定作用的知识内容,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就容易掌握,或者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18。
复习提纲

第一章:VB概述1、Visual:可视化的;GUI:图形用户界面(接口)2、VB版本:学习版、专业版、企业版3、VB主要特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支持动态交换(DDE)、动态链接库(DDL)和对象的链接与嵌入技术(OLE)4、VB中有三种模式:设计模式、运行模式、中断模式5、VB的文件种类:工程文件(vbp)、窗体文件(frm)、标准模块文件(bas)、类模块文件(cls)、工程组文件(vbg)、资源文件(res)6、工程管理器窗口中有3个按钮:查看代码、查看对象、切换文件夹7、显示或隐藏VB各种子窗口是从视图菜单中进行选择8、属性窗口由3部份组成:对象列表框、属性列表框、属性功能说明列表框9、打开代码窗口的4种方法:双击窗体任何地方、右击窗体后选查看代码、在工程管理窗口中选查看代码、视图菜单中选代码窗口10、代码窗口的组成:对象列表框、事件列表框、代码编辑区、过程查看按钮、全模块查看按钮11、MSDN:微软开发网络(Microsoft Developer Network),提供帮助文档,在VB中按F1获得帮助第二章:VB对象及操作1、对象三要素:属性、事件、方法2、事件过程:是事件触发后响应的程序代码段3、VB命名的原则:必须由字母或汉字开头、随后可以是字母、汉字、数字、下划线。
4、对象属性设置:1)通过属性窗口设置;2)代码中通过赋值实现,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5、窗体常用属性:Name(名称)、Height(高)、width(宽)、top(左上角纵坐标)、left(左上角横坐标)、Caption(标题)、Enabled(是否可用)、Visible(是否可见)、BackColor(背景色)、ForeColor(前景色)、MaxButton(最大化按钮)、MinButton(最小化按钮)、ControlBox(控制框)、BorderStyle(边框样式)、Picture(图片)、WindowsState(窗体启动初始状态)、AutoRedraw(是否自动重画) FontName属性是字符型,决定对象上正文的字体(缺省为宋体)。
思修,复习提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三个意味2.五个时代二.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1.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1.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素养∙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三.人的本质(马克思的观点)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a.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四.人生价值的评价∙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o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o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当前标准∙看一个人是否o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o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评价方法∙坚持能力有大小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正确评价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人们在实践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o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o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注重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客观认识自己o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五.理想的含义及特点(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理想信念的内涵和特征▪理想具有超越性(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理想具有时代性(不仅体现在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在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信念的内涵和特征▪信念具有执着性(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信念具有多样性(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高层次的信念)(信念有盲目与科学之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六.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七.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要求▪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历史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八.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感悟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担当起历史重任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促进民族团结o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o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o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维护者、促进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总的看法和最根本的观点十.坚定价值观信念∙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十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小学数学总复习提纲

小学数学总复习提纲
一、数的认识
1.自然数的认识和数的顺序关系
2.整数的认识和正整数、负整数的概念
3.分数的认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数的计算
1.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2.乘法和除法的计算
3.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面积和体积
1.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2.几何图形的计算
3.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
四、形状和变换
1.平面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2.图形的变换:平移、翻转、旋转
3.几何图形的对称性
五、应用题
1.实际问题的数学转化
2.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
3.理解实际问题的数学解答
六、探究式学习
1.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2.观察、实验和总结
3.数学问题的自主解决
七、常用的计算工具
1.尺子和量角器的使用
2.计算器的使用
3.计算工具的小技巧
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化监测技术及应用
---余胜威13021243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大量的机械设备趋于精密化、复杂化和自动化,然而它们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
在实际生产中,大量的机械设备时刻处于运行的状态,若某部件发生故障可能直接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破坏掉整个生产过程,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社会影响也是相当恶劣。
旋转机械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而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中重要的机械零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研究滚动轴承的故障机理与诊断方法,从而实施对滚动轴承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以确保整个机械设备正常高效的运转,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常用传感器
振动测量传感器:振动法不仅能检测运转中轴承的异常,还能反映轴承早期故障。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有利于监测微小的冲击振动。
速度传感器:对转速等信息的测量。
温度传感器:轴承的温度监测仅起到辅助作用。
应变测量传感器:滚动体通过外滚道会对外圈产生变形,通过测量应变的变化频率可以计算出滚动体转速,与理想纯滚动时滚动体转速做对比就可以知道滚动体是否打滑以及打滑的严重程度。
进行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从测量的信号中以一定的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抽取出能够反映轴承状态的有用信息;
一般来说,模式识别系统的输入是传感器对实物或过程进行测量所得到的一些数据,其中有一些数据直接可作为特征,有一些数据需要经过处理之后可以作为特征,这样的一组特征一般成为原始特征,在原始特征中,并不是每一个特征都有用,有一些特征或原始数据对于特征识别意义不大,应该予以剔除,保证运行效率,这样的过程称为特征选择,也称为特征压缩。
时域/频域特征
时域:
1)均值表示随机过程的中心趋势,均值用于故障诊断的优点是检测值较峰值稳定;
2)方差描述了随机过程在均值周围的散布程度,是随机过程的动态分量;
3)均方根值反映了信号相对于零值的波动情况,表示信号的平均能量;
4)峰值是信号最大的瞬时幅值,反映信号的强度;
5)峰值因数表示波形是否有冲击的指标;
6)峭度系数表示故障形成的大幅值脉冲出现的概率。
7)波形因子、脉冲因子、裕度因子。
频域:
频域特征参数指标主要有重心频率FC、均方频率MSF、均方根频率RMSF、频率方差VF、频率标准差RVF。
反映的是信号的频率与幅值的关系。
归一化
由于各个特征值的幅值大小不一,不便于比较同一特征值的不同样本之间比较,也就不便于有效特征值的提取。
防止大数吃小数。
什么样的特征为好特征
为什么要使用多组数据进行BP网络测试
一组样本不能完好的反应所有的数据状态,BP神经网络对于一组样本给定一组阈值和权值后,这组阈值和权值并不具有适应性,即泛华能力,因此采用多组样本进行训练输入,BP网络能够对一种状态多种工况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模式识别效率。
为什么BP网络具有模式识别能力
BP网络能够对一种状态多种工况分析,考虑BP网络具有反向传播的特性,数据预测输入,即是多种工况中选一种输入,而BP网络能够进行多对一映射,从而指定输入数据的状态。
信号系统组成
一个完整的轴承故障诊断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五个环节:
(1)信号测取:根据轴承的工作环境和性质,选择并测量能够反映轴承工作情况或状态的信号;
(2)特征提取:从测量的信号中以一定的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抽取出能够反映轴承状态的有用信息;
(3)状态识别:根据征兆,以一定的状态识别方法识别轴承的状态,即简单判断轴承工作是否正常或者说有无故障;
(4)诊断分析:根据征兆,进一步分析有关状态的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当轴承有故障时,详细分析故障的类型、性质、部位、产生原因与趋势等;
(5)决策干预:根据状态及发展趋势,做出评价和决策,如调整、维修或监视等。
BP神经网络原理
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组成;
神经元的模型就是阈值和权值的组合,一般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元件;
训练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利用学习所得到的知识对需要推断的现实输入进行推断;
设计网络的训练过程中,设定用户接受的仿真误差精度值、最大训练步数即可作为网络结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