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来源:作者: 2003-11-05 14:10:02一、形成时期(1905-1931)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了中国。
1906年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的沈阳人任景丰在北京利用他开设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
这部影片拍摄三天,共成三本。
内容是著名京剧泰斗谭金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当时出现“万人空巷来观之势”,由此奠定了中国电影的起始点。
1913年摄制了我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原名《洞房花烛》),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郑正秋导演,依什尔摄影,共拍摄了一个月。
影片详细地叙述了旧社会一个父母包办婚姻的故事,批判了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不合理。
这部影片与以前的戏曲影片有着明显的区别:①它有一系列影像活动,有电影创作意识;②具备了戏剧电影样式的雏形;③具有干预社会、批判现实的创作倾向。
因此,它开中国电影片种、样式、和创作方法的风气之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917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首次注意到电影,他们自筹资金,成立了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戏部,以自制自销的经营方式,开始了中国电影事业的真正起步。
1922年2月,张石川、郑正秋等人率先筹建“明星影片公司”,此后,该公司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出品最多、历史最长的一家制片机构。
据《中华新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在国内各大城市注册的电影公司多达175家,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淘汰,最后只剩较著名的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戏部、“明星”、“天一”、“联华”等影片公司。
中国电影就是在这样混乱状态中发展的。
当时公司林立,队伍复杂,思想混乱,艺术质量参差不齐。
正在这时,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最大革新成果——有声电影于1926年8月6日在美国诞生了。
不久传入中国,同年12年16日在上海虹口新中央大戏院进行了试映,这是中国有声电影的开始。
1930年,“明星”怀着极大的勇气,开始了中国有声电影片《歌女红牡丹》的摄制工作。
中国电影艺术
中国电影艺术中国电影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题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自早期的默片时代到现在的数字化时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变革,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电影起源于20世纪初的上海,当时的电影产业主要以好莱坞式的商业电影为主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逐渐发展起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在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段黄金时代,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导演和演员,如赵丹、陈河生等人。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和批判社会现象为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
196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中国社会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
电影产业受到剧烈的冲击,许多才华横溢的人才被迫离开电影界。
然而,这个时期也孕育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优秀电影作品,如《红色娘子军》和《林则徐》等。
这些作品以英勇的革命斗士和追求自由的个人为主角,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70年代和8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复兴时期,中国影视制片厂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起步。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为题材,以揭露社会问题和探索人性为核心。
代表作品包括张艺谋的《红高粱》和陈凯歌的《黄土地》。
这段时期的中国电影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电影开始面向国际市场,与国外制片公司合作拍摄大片,如《大话西游》和《英雄》等。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关注个人和家庭的情感关系,如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和冯小刚的《手机》。
这些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性的独到洞察,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影进一步走向了国际舞台。
中国导演冯小刚凭借《一九四二》等作品获得了国际奖项的认可,中国演员成龙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也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创造了许多票房纪录。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
一、电影艺术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电影艺术起源可追溯至1896年,随着电影技术的引入,中
国电影产业逐渐兴盛。
起初,中国电影产业主要以模仿西方电影为主,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有了自己的特色,如默片和武侠片。
二、中国电影在政治运动中的发展
在20世纪中叶,中国电影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很大,如文化大革
命期间,电影被用作政治宣传工具。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电影
艺术开始走向多样化,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导演和作品。
三、当代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产业逐渐崛起,拍摄技术得到提升,也逐
渐走向国际化。
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多部中国电影
获得了国际奖项,展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魅力。
四、未来中国电影的展望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电影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数字化时
代的来临,电影拍摄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而如何保持原创性与创新性,将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课题。
以上是关于中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一些概述,希望能为您提供
一些参考。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近代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电影艺术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影艺术也不断地在变革和进步。
在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滋长和演变的历程。
从开国初期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电影艺术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电影创始期到现代电影的发展演变,探讨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演变。
一、电影创始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6年,当时,一位英国传教士展示了一部在上海展出的摄影机的电影。
此后,电影在中国开始流行,并且在1905年开始正式进入了中国大陆。
1913年,投资者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这标志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化。
在电影创始期,从技术上讲,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还比较弱。
这是因为中国没有一套完整的制作流程。
然而,早期的电影创作者们是一批热血青年,他们在电影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等方面的看法。
这些电影充满了强烈的人情味和社会关怀,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电影黄金时期中国电影黄金时期大概是在1930年代到1940年代,当时的电影市场经济繁荣,有大量的资本流入电影产业。
同时,中国电影艺术的技术和制作环节也开始逐渐成熟。
《神剑峰》、《牡丹亭》等电影精品问世,多位电影艺术家在这个时期独树一帜。
在这个时期,电影艺术家开始在政治方面进行创作,为中国涉及争取独立和抗日战争等政治事件倡导。
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电影艺术也不断变化。
三、社会主义时期时代变迁,中国电影艺术随之而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
当时,电影成为了文化教育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武器。
电影工作者开始深入挖掘中国社会生活现象,从而帮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关注的重点从精品转向了一般大众。
电影的传教工作不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通过电影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荣期。
四、新旧更迭时期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成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近现代中国的电影艺术与文化传承
近现代中国的电影艺术与文化传承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电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片中所展示的主题和角色到电影制作的技术和手法,近现代中国的电影艺术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特征并反映了中国在文化领域的进步和成熟。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中国电影艺术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如何在传承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一. 近现代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历程20世纪初期,中国电影艺术开始诞生。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于1905年出现,但是当时电影的技术和制作水平都较为落后,而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
直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和新派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电影艺术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1930年代至1940年代是中国电影艺术的黄金时期,中国电影开始走向成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大路》、《歌女红牡丹》等都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随着战争的爆发和社会动荡的持续,中国电影艺术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些才华横溢的电影制作团队被迫流离失所,电影艺术的进程也被迫放缓。
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电影开始重新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艺术逐渐被发掘和重视,以电影为载体的文艺形式也迅速得到推广。
《歌乐山》、《铁道员》等电影作品代表了这一时期新中国电影艺术的水平,并成为了中国电影艺术传承的里程碑。
二. 近现代中国电影传承的文化内涵电影艺术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擅长传递和传承特定时期的文化内涵。
近现代中国电影艺术也是如此,它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独特特征并传递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的表达,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具体影片中,不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电影作品。
例如:《大闹天宫》这部影片中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把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与科技密切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科技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和推广。
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呈现五大特点
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呈现五大特点特点一:大制作塑造主流电影特点二:类型片打造电影基础特点三:作者电影的商业化特点四:现实主义在夹缝中生长特点五:主旋律走向多样化这些主旋律电影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情节剧风格的主旋律影片。
其二,纪实风格的主旋律影片其三.类型化的主旋律影片。
美国电影中的文化透视一、美国电影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文化特征二、美国电影中体现出强烈的科技主义文化特征三、美国电影中展现着广阔的文化包容性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外文化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
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电影是欧美文化的产物。
对于中国来说,电影则是“舶来品”,中国传统文化与电影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
中国电影百年来的生命历程,不断受到欧风美雨的吹拂浸染,可谓是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的文艺样式。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电影艺术、电影技术和电影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习借鉴了欧美电影的经验和成果。
这种情况在前期尤为显著。
它也必然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
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创新之路,始终是同追求民族化和现代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美国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对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之电影观念与审美情趣的渗透和定型上。
故而,从20年代中国电影的总体创作情况来看,尽管也有少数影片触及社会现实问题,表现出进步的思想意识,但大多数影片凸现了电影的商业性和娱乐性,往往是对好莱坞电影简单的借鉴和模仿,“美”化倾向十分严重。
二、前苏联电影文化的影响三、域外其他国家电影文化的影响总之,电影是一种国际性特别强的现代文艺样式,任何国家民族电影的发展,都需要不断从域外其他民族的电影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此来丰富和完善自身,并使之有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创新,中国电影当然也不例外。
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证明了这一点。
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但是,中国电影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发展起来的,它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生活与斗争,而观众对象也主要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所以它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必然要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创作特色和民族风格。
电影艺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反思
电影艺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反思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来影响和塑造社会。
在中国,电影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产品,还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的塑造者。
本文将探讨电影艺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从一个批判和反思的角度思考其中的问题。
首先,中国的电影作为国内的主要文化产业之一,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媒介,构建了公众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个别人物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电影,观众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从而促进理解和包容。
电影还有助于塑造社会认同和国家意识,通过展示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加强对中国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例如,《芳华》、《中国合伙人》等电影通过展现中国人民的奋斗和价值观念,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然而,电影艺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反思的空间。
首先,商业化倾向对电影艺术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一些电影制片方更注重票房和盈利,而忽视了艺术价值和文化表达。
这导致了大量的商业片充斥市场,主题单一、内容粗糙,忽视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此外,一些商业电影片中过度依赖激烈的动作场面和低级趣味,对观众的智力和审美能力形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同时,电影艺术在表达社会问题时也面临着审查的限制。
在中国,电影是受到政府严格审查的媒体之一。
这导致了部分电影在表达社会问题时不敢直接批评与探讨,避免触及政治敏感话题。
虽然近年来国内电影审查逐渐放宽,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自我审查和限制。
这使得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往往只能在边缘电影或纪录片中得到探讨,无法真正触及主流社会。
这种审查制度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此外,电影对社会的影响也与观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有关。
社会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不足,观众缺乏对电影的专业评价和欣赏能力,容易陷入低俗娱乐的泥淖中。
一些商业电影过分迎合市场需求,以炫目的特效和浅显的情节吸引观众,忽视了对观众智力的挑战和提升。
《电影艺术》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电影艺术》投稿须知(官方认证)《电影艺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ISSN:0257-0181,CN:11-1528/J,邮发代号:2-318《电影艺术》以研究中国电影为本,密切关注中国电影当下的发展动向,全面、专业地描述当代中国电影创作、理论轨迹,及时展现中国电影的最新成就及创作经验;研究中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史料,深入挖掘世界电影背后的思想/文化。
50年来,《电影艺术》杂志始终走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最前沿,内容涉及影视编导、文学、摄影、美术、表演以及纪录片、动画片、国内外电影美学、文化研究等领域,是进入影视界必读的专业杂志。
在学术上,《电影艺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以严谨的学风、鲜明的观点、深厚的内容,融东西方文化为一体,成就本刊的一贯学术品位。
《电影艺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重要高校列为核心引文期刊,是高校影视学术评价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重要学术文摘杂志的目标物。
依托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艺术》每年参与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中国电影华表奖等国内电影界重大活动,并每年召开十几项新片观摩座谈会、学术研讨会,是电影界最活跃的学术媒体,也是了解中国影人、影事、学术研究最新动态的重要窗口。
《电影艺术》永远秉持学术性、信息性和典藏性,站在中国电影文化建设的最前沿。
主要版块栏目:理论探讨、专题研究、电影家、谈艺录、名家访谈、电影史、影视纵横、佳片赏析、高校园地、国际视野、论谈、外国电影理论。
《电影艺术》杂志稿件要求:1.投稿统一电子邮箱:dyysqk@来稿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条理顺畅;论据充分,数据可靠;以5000千字为宜,欢迎短稿。
2.作者必须保证来稿的原创性,严禁抄袭剽窃,且未曾在任何报刊等各种出版物以及网络发表,由此引起的任何版权纠纷,与本杂志及网站无关。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艺术特色——以红色经典电影为例影视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吸取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并且把它们的精华细胞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并且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体会电影故事带给我们的深刻意义。
电影的观众层次也非常广,不管什么年龄,什么学历,什么职业,人生经历,男女老少,都是电影的观众,所以电影所带来影响也就特别大。
红色电影来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些以真实历史事实为基础而创作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和反特为主题的电影。
在观看这些红色电影时,仿佛我们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年代,让我们重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历程,让我们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对民族凝聚力和对党的先进性教育起着非常大的影响。
红色经典是指建国初期以革命故事为背景、反映革命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文学作品、剧目或影视作品。
红色经典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包括电影、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等其中。
洋溢着浓厚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红色经典电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先生曾经这样解释红色经典:“‘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经典’是指投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对丰富广阔的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地体验和表现。
在我国,对红色经典作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认定标准,它是指在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产生的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一批电影、戏剧、电影等作品,代表作有《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红岩》、《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等。
这批经典作品的横空出世,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尤其是弥漫于作品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于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他们的血液中打上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深刻烙印。
”一、红色经典本身的通俗文学特质1.传奇式叙述红色经典作品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类作品本身具有的通俗文学特质, 这种文学特质在当今文化消费语境中依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电影艺术史
3、有声电影的诞生和探索
❖ 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 生,这是第一部有少量歌曲和人物对话、蜡盘发声的 电影。
❖ 明星公司在1930年6月开始拍摄蜡盘发音的有声片《歌 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郑正秋的《姊妹花》1933
❖ 声音探索上,台词的运用已经比较成功,而且 在语腔语调上有了比较独特的节奏感。
❖ 缺点在于,台词过于集中和戏剧化,并且整部 影片没有音乐和音响。
2)袁牧之和《桃李劫》1934
❖ 遵循了有声电影的创作观念,将声音第一次作 为有机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行构思,被赞誉为 “中国有声电影划时代的作品”。
(三)中国电影低潮期(1937—1945)
(3)历史题材电影
❖ 《林则徐》(1959,郑君里、岑范导演) ❖ 《红旗谱》(1960,梁斌等编剧,凌子
风导演,吴印咸摄影,崔嵬、葛存壮主演) ❖ 《甲午风云》(1962,林农导演,李默
然、浦克等主演)
(4)音乐故事片
❖ 《刘三姐》(1960,乔羽编剧,苏里导 演,黄婉秋主演)
❖ 《阿诗玛》(1964,葛炎编剧,刘琼导 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主演)
演) ❖ 《小兵张嘎》(1963,徐光耀编,崔嵬、欧阳红樱导演,聂晶摄,安吉斯主演)
(2)喜剧电影
A、讽刺喜剧 B、歌颂喜剧 C、轻喜剧
❖ 《李双双》(1962,鲁韧导演,张瑞芳、仲星火主演) ❖ 《新局长到来之前》(1956);《不拘小节的人》(1956) ❖ 《五朵金花》(1959,王家乙导演,杨丽坤主演) ❖ 《今天我休息》(1959,鲁韧导演) ❖ 《锦上添花》(1962,谢添、陈方千导演,韩非、赵子岳、凌元等主演) ❖ 《女理发师》(1962,丁然导演,王丹凤、韩非等主演)
中国电影艺术史
中国电影艺术史中国电影艺术史是指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从最早的无声电影到现在的3D和VR技术,中国电影已经历经百年的风雨历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对世界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步:早期中国电影的起源最早的中国电影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时期,1905年,国际上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但要到1931年才在中国问世。
在这期间,中国电影的发展还是以无声电影为主。
早期的电影以纪录片和表演片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纪录片是1911年上映的《清明上河图》,它展示了南京市区繁荣的环境和民间生活。
表演片则以脸谱戏和说唱剧为主要内容。
第二步:黄金时期的兴起中国电影的黄金时期是20世纪30年代,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电影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出现了大型的电影制片厂。
此时期,电影由无声电影逐步转向有声电影,并从单纯的记录生活转向艺术创作。
代表作如《大闹天宫》、《神女》等,都是经典之作,奠定了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地位。
第三步:政治因素的影响在1949年以后,中国电影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进入了宣传和教育的时期,电影创作也出现了强烈的左翼思潮。
这段时期的电影以《白毛女》、《武松》等作品为代表,对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文化贡献和社会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四步:文艺复兴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文艺复兴的时期,电影制作技术不断提高,在艺术上也有了更多的突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陈凯歌、巩俐等,他们的代表作如《红高粱》、《霸王别姬》、《菊豆》等,为中国电影创造了又一个辉煌的时期。
第五步:现代电影的新篇章当前,中国电影正文艺与商业兼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2015年,中国电影的票房已经超过了日本和韩国,成为亚洲电影最强劲的玩家之一。
同时,现代电影技术的普及和创新,以及环绕着电影产业的周边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中国电影开辟了新的篇章。
总之,中国电影艺术史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电影逐步融入世界电影大家庭的历程,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电影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从贾樟柯到毕赣——巴赞“长镜头”美学下的中国现代电影艺术
传媒论道从贾樟柯到毕赣——巴赞“长镜头”美学下的中国现代电影艺术■ 肖雨笛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欧阳常林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摘 要〕作为纪实美学的代表——巴赞电影理论,开辟了电影艺术美学的另一个新时代,被视作世界电影理论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中国现代电影艺术对长镜头的阐释,从形式到内容上都随着时代变化而创新发展。
本文尝试从理论延伸和艺术发展的视角来探究巴赞长镜头电影理论对中国现代电影艺术创作的影响,暨巴赞电影理论的中国化表达。
〔关键词〕长镜头;影视美学;中国化表达绪论20世纪40年代,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首先提出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影像本体论。
安德烈·巴赞,是法国新浪潮电影艺术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电影三大流派之一——现实主义流派的主要理论旗手。
哲学的本体论排除具体特性研究,仅仅关注“存在物作为本质存在”的形而上的思辨。
安德烈·巴赞发表与1945年的《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借用这一哲学术语,提出关于电影本性的核心命题: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
巴赞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美学的系统化概括下,定义了“真实美学”,而“长镜头美学”则是电影真实美学的形式化概括和称谓。
巴赞电影理论除了强调表现形式,还对观影时“电影心理”的真实性也有要求,反映出电影作者对现实的客观态度,将观众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思考,改变了其主体性位置,给予观众对电影对象进行自主选择的权利。
使得电影不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的载体,而是成为一种真实的,具有记忆性的“艺术作品”。
这不仅仅是对电影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颠覆,更是对电影艺术进行新的解读和定义,尤其对中国第四代、第六代导演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巴赞纪实美学与中国电影1979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间节点,这一年《电影艺术》第三期发表了《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疑问,拉开了新时期电影理论脱离与文学、戏剧 关系,这篇文章首次把巴赞电影美学和“长镜头”理论介绍到了中国。
中国电影艺术的自觉
艺术镜头中西方电影艺术的对比研究
艺术镜头中西方电影艺术的对比研究近百年来,电影艺术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媒介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向观众传递故事和情感。
电影艺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艺术镜头的角度,对比分析西方和中西方电影艺术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一、镜头语言的差异1. 西方电影艺术的镜头语言西方电影艺术注重剧情推进和情感表达。
镜头经常运用剪辑手法,通过不同角度和镜头的转换来传达故事的紧凑性和紧张感。
特别是在动作片和惊悚片中,西方电影往往使用快速剪辑和抖动镜头来强调紧迫感和紧张氛围。
此外,在西方电影中,广角镜头经常被用来烘托出宽广的场景和空间感,而长镜头则常常被用于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这些技术手法使得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电影中的故事和情感。
2. 中西方电影艺术的镜头语言差异与西方电影相比,中国电影艺术通常更注重镜头的稳定和静态。
在许多中国电影中,舒缓的移动和静态的取景被广泛应用,以便观众更好地观察和思考故事情节。
这样的电影风格使得中国电影在探索深度人物情感和人物关系方面更为出色。
中西方电影在镜头语言上的差异也体现在颜色运用上。
在西方电影中,鲜艳明亮的色调被广泛使用,以强调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而中国电影则更倾向于使用柔和的色调,更注重对自然和现实的真实再现。
二、叙事结构的比较1. 西方电影的叙事结构西方电影常采用传统的三幕剧结构,即导入部、发展部和高潮部。
这种叙事方式相对线性,故事情节往往以线索逐渐展开,最终达到冲突和高潮。
这种叙事结构在让观众产生紧张感和参与感方面非常有效。
此外,西方电影通常掌握着对时间和空间的灵活运用。
他们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手法,常常在不同时间层之间穿梭,以便更好地解释故事情节和展示人物的成长和发展。
2. 中西方电影艺术的叙事结构比较中国电影常常采用较为平缓的叙事结构,更注重情感描写和人物关系的塑造。
中国电影往往以平实的风格,通过对主角内心情感和生活状态的展示,触动观众共鸣并反思人性。
《电影艺术》杂志
刊名:电影艺术Film Art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周期: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0257-0181CN:11-1528/J邮发代号:2-318复合影响因子:0.674综合影响因子:0.32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电影艺术曾用刊名:中国电影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5)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电影艺术》杂志期刊简介《电影艺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创刊于1956年,是新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电影评论、电影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自创刊以来,《电影艺术》秉持学术性、信息性和典藏性,始终走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最前沿,以研究中国电影为本,密切关注中国电影当下的发展动向,全面、专业地描述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及理论轨迹,并及时展现中国电影的最新成就及创作经验,研究中国电影各个历史阶段的史料,深入挖掘世界电影背后的思想/文化。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刘编辑1269292199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
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中国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旨在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中国电影的美学价值和特色。
首先,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之一是“人文情怀”。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电影始终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放在重要位置,强调人的情感体验与内心世界的展现。
这体现在中国电影中常出现的主题如家庭、友情、爱情等,以及对人性的关注和探索。
中国电影美学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并通过他们的命运和选择,展示了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和深度。
其次,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之二是“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国电影在创作中常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体现出独特的美学特色。
这包括对中国传统哲学、诗词歌赋、戏曲等的借鉴和引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现和演绎,表达对传统价值观和传统美学的尊重和传承。
同时,中国电影也在文化融合中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和碰撞,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中国电影具有了更为丰富和多样的内涵。
第三,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之三是“现实主义表达”。
中国电影常常以真实的社会现实为背景,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生活,对社会现象进行揭示和批判。
这种现实主义表达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真实塑造和社会问题的直接呈现上。
中国电影通过真实的叙事方法和真实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映出人民的追求、挣扎和奋斗,以及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最后,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
中国电影的美学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受到国内外电影传统的影响,也受到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还需要艺术家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创作中追求个性与创新。
此外,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制片方式的变革也为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总之,中国电影美学以其独特的人文情怀、传统文化的融合、现实主义表达等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中外电影史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外电影史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上篇一、绪论中国电影史与世界电影史有某些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更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其一,中国电影史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斗争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一点它比外国电影史显得更加突出。
其二,中国电影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影响,它与传统的戏剧、文学、绘画等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国电影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外来技术手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其三,作为综合艺术的中国电影,各个艺术部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与中国工业技术落后和电影家的电影观念不同有关。
开创期的中国电影(1896——1931)一、早期电影发展1、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2、1905年,任景丰请谭鑫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无声影片,我国最早的戏曲片《定军山》3、张石川“处处为兴是尚”《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掷果缘》是中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他的一部分片子是宣传改良的社会片,如《孤儿救祖记》、《玉梨魂》等,有一定暴露意义;而相当一部分则是以迎合小市民口味,投机牟利为目的的言情、滑稽故事片,如《滑稽大王游华记》等;他还编导了《火烧红莲寺》连集片,点燃了20年代后期武侠神怪片之火。
郑正秋主张戏剧是改革社会,教化观众的工具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编剧和导演之一,是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之一。
1913年应张石川之邀编导了《难夫难妻》,因主张教化社会,编写了《孤儿救祖记》,获得成功。
九一八事变后,认识到“电影是负着时代前驱的责任”,希望电影界叫出“反帝、反封、反资”的口号来。
这时期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自由之花》、《春水秋波》、《姊妹花》等片,其中1933年摄制的〈姊妹花〉成绩最佳,标志了他思想、艺术发展的高峰,成为他后期代表作。
二、左翼电影运动(一)1930年3月,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此后,又提出了领导电影工作的纲领〈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区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有关电影的条款。
民国时期的电影艺术与电影教育
民国时期的电影艺术与电影教育民国时期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内,电影进入了中国的生活以及文化趋势中,并且电影产业也快速发展起来。
在这个时候,电影艺术和电影教育也慢慢的发展壮大,让更多的人了解电影的艺术性以及电影制作的技巧。
一、民国时期的电影艺术在民国时期,电影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是电影制作的灵魂。
电影艺术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手法在民国时期,电影制作开始多样化,表现手法变得更加丰富。
在电影制作中,出现了很多新的手法,比如说:闪回手法、倒叙手法等等。
这些手法不仅让电影表现变得更加精彩纷呈,也让电影更加生动。
2.化妆道具在民国时期,电影开始涉及化妆和道具的使用,可以在电影中对演员进行化妆,让他们更好地扮演角色,并且也可以通过道具来表现电影中需要用到的重要物品,比如说武器等等。
3.画面语言在民国时期,电影制作开始越来越注意画面语言的运用,电影中画面的各种线条构成,色彩运用,以及各种拍摄角度等,以及镜头运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些方面让电影的表现变得更加生动。
4.音乐配乐在民国时期,配乐的使用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它不仅仅是为了给电影添加背景音乐,同时也能够在电影的表现中得到很好地运用和表现,和电影画面的配合也更加细腻和精彩。
二、民国时期的电影教育在民国时期,电影教育也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发展,造就了很多优秀的电影人才。
民国时期的电影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影课程在民国时期,很多电影学校成立,开始开设电影课程,其中包括电影制片/art,电影音乐,电影制片技术,电影演员等等。
这些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电影相关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入了解电影的艺术。
2.电影实习在民国时期,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种电影实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电影制作的技术和艺术,获得更多实践经验,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3.学习合作在电影制作中,各个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民国时期的电影教育也注重在学生的课程中进行合作训练,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更好的发展电影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8月11日,一位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
了一部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当时被人们称为西洋影戏。
电影在中国最初的情形和国外游乐场里的新鲜玩意一样,也是一个供人在茶馆里戏弄的洋玩意。
直到1905年,
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由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电影才开始为中国所熟识。
而《定军山》也成为了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
1912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无声短片《难夫难妻》。
由于当时所处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境遇,使电影成为一种以取悦市民阶层为主、以牟利为价值取向的商业化电影。
三十年代随“左翼电影运动”(一场以电影的方式而展开的社会政治运动,同时又是一场电影的艺术美学运动)曾涌现出一批彪炳千秋的经典之作如《渔光曲》、1947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1948年的《小城之春》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被用作革命历史教
材,承担着教育人民、巩固政权的意识形态重任。
代表作品如《万水千山》、《红日》、《林则徐》、《红色娘子军》等。
经历过六十至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真空期后,到了七十至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中国电影开始摆脱高、大、全的歌颂模式,有更多的生活内容刻画。
如《小花》、《野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
九十年代至今,社会发展急速,中国电影创作更多元化。
如《大决战》、《头发乱了》、《秋菊打官司》、《大腕》、《洗澡》等,均呈多样化风格。
中国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汲取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大多数的中国影人对电影的认识和创作方法,都受到中国传统戏剧经验的深刻影响,带有浓烈戏剧化色彩的“影戏”观念。
由于中国电影与中国传统艺术构成了内在的血缘联系,所以中国电影呈现的是一种“中和之美”,而不像西方电影追求的那种纪实的电影美。
所谓“中和之美”,就是把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融会到电影艺术中,使之成为一种采众家之长的新型艺术。
所以,中国电影艺术家们有时在电影中着意表现“诗的意境”,有时塑造像文学作品那样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有时还想创造出戏剧化的情节结构和音乐般的神韵。
这是中国电影区别于外国电影的重要美学特征。
如在奥斯卡名片《卧虎藏龙》(李安导演,周润发主演)中,除了侠女舞动的刀光剑影和凌波微步外,更使我们心动的是凄清冷月下从树影中惊飞的宿鸟,是竹影摇曳间美女闪动的明眸,是生死路上轻舟撒网、涟漪绽放的湖光山色。
任何一部影片,不论什么题材和风格,只要它是一部令人倾心之作,就总会有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这就是呈现出来的影像神韵。
另外,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和表现时代精神,一直是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美学原则,也是其核心内容。
关注的现实并不单指重大的社会历史变迁,还有国家的兴衰荣辱,和老百姓的家长里短。
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历史背景下,尽管中国电影也跟世界其他电影一样面临种种问题,但是在进行电影体制改革的同时,电影界仍努力生产出一批具思想、艺术和观赏性的电影;国产影片也时有突破进口大片票房的佳绩,中国电影依然存
在着一个有待开发和拓展的市场,而且将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