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与战略选择——基于泉州市产业发展数据分析
构和 产业结 构体 系 日臻 完 善 、 理 , 业 结 构 由低 级 向 高级 合 产
化 不 断 迈 进 。 但 是 , 对 国 民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目标 以 及 泉 州 相 市 “ 一 五 ” 划 提 出 的 任 务 仍 有 相 当 距 离 。 泉 州 市 目前 的 十 规
产 业结 构总 体处 于低级 到 中级过 度层次 , 次产业 中一 次产 三
济 发 展 显 示 出 蓬 勃 生 机 与 活 力 , 经 济 界 被 称 为 “ 州 模 在 泉 式 ” 全 市 GDP总 量 连 续 l 居 福 建 省 第 一 名 , 域 经 济 结 ; O年 区
本 文基 于泉州 市产业 发 展和 产业结 构数 据指 标 , 国民 从 经济和社 会发 展总 体 目标 出发 , 合 泉州 市“ 结 十一 五 ” 济 和 经
经济学 》 苏 东水 的《 业经 济学 》 。 目前 , 构调 整理 论 中 、 产 等 结
影 响 较 大 的 是 刘 易 斯 的 二 元 结 构 转 变 理 论 和 赫 希 曼 的 不 平 衡 增 长 理 论 。 上 述 著 述 和 理 论 着 重 于 从 宏 观 上 研 究 一 个 国
行规定 》要 求推 进产业 结构 优化 升级 , , 促进 三次 产业 健 康协
0二 0年 比二 0 0年 翻 两 番 。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更 加 完 0 善 。 自主创新能 力显 著提 高 , 技进 步对 经济增 长 的贡 献率 科 大 幅 上 升 , 入 创 新 型 国 家 行 列 。 要 实 现 上 述 目标 , 为 关 进 最 键 和 紧 迫 的 任 务 就 是 要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实 推 进 产 业 结 切 构调 整 。国家 为此 于 20 0 6年 出 台 了 《 进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暂 促
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成为了当前经济研究的热点话题。
产业经济学关注的是不同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其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而区域经济发展则研究了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和发展水平。
一、产业经济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链、产业集聚等方面。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结构和布局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可以改变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 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优化和改变不同产业的比重和配置,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在现代经济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传统的重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则面临转型和升级的挑战。
因此,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可以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 产业链建设产业链是指由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销售环节所组成的完整产业链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建设完善的产业链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区域内不同产业环节的相互依存和密切配合,产业链的形成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效益的提升。
3. 产业集聚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多个相互关联的产业在空间上的密集集中。
区域内的产业集聚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技术外部性效应,促进创新和提高竞争力。
通过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可以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吸引更多的资源和要素流动,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经济学的启示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经济学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和发展水平反映了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
因此,在进行产业经济学研究和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形成了各自的经济优势。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区间可以通过互补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的互补,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方面分析其关系。
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在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通过优化和转变经济结构,从而调整产业的布局和结构,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必要手段之一。
现阶段,中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资源消耗大,环境影响大;二是生产力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三是新旧动能转换速度快,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正在快速崛起。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推进经济发展,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重构传统产业,提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并在环保方面进行改善。
另一方面,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促进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指一个地区内的经济生活和活动,包括经济组织、劳动力、资源、资本和技术等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和利用区域经济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区域内的市场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优化和升级传统产业和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提高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优化产业结构也能够有效避免区域经济中产业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优化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环保方面的改善可有效遏制污染和环境破坏,保护区域经济的发展环境。
同时,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能为区域经济增加新的动力。
新兴产业覆盖面广,涵盖范围泛,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可以有效地改善区域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活力。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业行业完成产值情况看 , 排在前 l 0位的主要工业 大类 , 广州与深圳的同构率达 6% , o 与区内其他主
要市相 比, 同构率也都超过 6 %。产业同构现象 0 虽然在 短 时间 内提 高 了地 区产值 , 从长远 的 目光 但
来 看 , 业 同构现 象不 仅不 利 于 良好竞 争环境 的形 产
成, 而且导致区域抗风险能力下降。
2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受国内、 . 国际市场供 应的影响以及重工业化的加速 , 珠三角资源 、 环境
个正面临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发
展中国家来说 , 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 0
双约束 和经济增 长 矛盾 不 断加 剧 , 年几 番遭 遇 的 近
同四市 3 1 万家外资企业不成 比例 , 占企业数 .8 仅 的00%) .8 。这 就 造 成 至 少 四大 后 果 :1 引 进技 () 术的恶性循环 。重复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的恶性 循环 。( ) 2 对外技术依存 度高 , 国的对外技术依 全
所 以能 在极短 的时 间 内跻 身发 达 国家 的行 列 , 为 成
改革开放 3 0年来 , 珠三角地 区经济社会取得 了巨大 的成就 , 也面临不少 问题 和挑战, 但 主要
有: 传统发展模式 尚未根本转变 , 自主创新能力不
强, 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 产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面 临诸多隐忧 , 城乡和区域差距扩大 , 影响科学发展 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完全改变等。这些长期 性、 深层次问题使广东全面实现科学发展的任务任 重道 远 。面临 的主要 问题 有 以下五个 方 面 :
“ 油荒” 无不 向珠三角地 区拉 响能源警报 的信号 。 仅 20 年 , 0 7 从省外净调入或进 口能源 17 19 7 3 .2万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
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概念
01
产业组织理论定义
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产业内部企 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关系,以及政 府对产业干预的经济学分支。
02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 究对象
主要关注产业内部企业行为、市 场结构以及政府政策对产业发展 的影响。
03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 究方法
以实证研究为主,利用统计、计 量等分析工具对产业数据进行挖 掘,以揭示产业内部运行规律。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速,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如何促进创新和培养企业家精神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考虑因素。
03
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
产业结构理论定义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间关系、产业内部企业关系以及产业演进规律等, 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芝加哥学派
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行为 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主张政府干预越少越好。
哈佛学派
强调产业内部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主 张政府应通过反垄断等手段干预市场,以维护公平竞争。
奥地利学派
关注企业家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市场竞争是促 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动力,政府干预会抑制企业创新。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可以运用 投资理论,帮助企业制定投资决策和 风险管理方案,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 和风险管理水平。
03
市场营销策略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可以运用 市场营销理论,帮助企业制定市场营 销策略,提高企业的销售效益和市场 占有率。
产业经济学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建议和支持,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3、4、5、6章)马工程
• 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与改善,主要体现为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较小的
资源环境代价产出较多的产品,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为科技含
量的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产业层次的提升;体现为人民群众能
够更好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体现为以比较充
分的就业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为支撑。
长率等于区域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行业就业数
量(收入水平)与总就业数量(总收入水平)之比仍为常数。但如果
常数a0不等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不等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
如果a0小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大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反过
来如果a0大于零,则区域总收入增长率小于基础部门收入增长率.
用该模型预测长期趋势时,其主要的缺陷是乘数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一、区外需求: 输出基础理论
(五)基础部门的确定和选择
• 根据输出基础模型,一个区域要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
立起输出基础产业。
1. 区域优势产业的概念
• 第一,区域优势产业是一个比较概念,它是一个区域在区域之间同类
产业比较基础上所确认的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产业。
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继续向区域集聚;新的管理方
式、新的融资方式以及新的销售方式不断出现。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
(五)高额消费阶段
• 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导工业部门开始转移到生产耐用消费品和
服务业方面来,汽车工业成为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主导部门,标志
着“高额消费阶段”的形成。这一阶段的经济特点主要是“服务型”
础性部门)就业的劳动力(Ls),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下公式:
区域经济学问题详解(部分)~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是指研究经济开展和区际间经济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1〕强调区域各组成局部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而成的一种结构;〔2〕强调区域经济开展的路径问题〔开展模式的选择〕;〔3〕强调如何组织区际联系,区域间的协调、资源配置问题;〔4〕决策的科学性决定了区域政策研究的必要性。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区域开展条件①区位条件;②自然条件;③经济条件〔产业结构、技术开展水平等〕;④制度条件;〔2〕区域经济开展①经济开展所处阶段;②开展战略;〔3〕区域空间地域〔核心〕①区域增长点或者增长中心确实定;②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的形成和开展;〔4〕区域结构〔5〕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6〕区际分工和联系〔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7〕区域经济政策3、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1〕区域的行为主体研究〔企业、家庭、政府相互作用〕;〔2〕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开展问题;〔3〕区域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开展问题;〔4〕区域内根底设施建设与区域开发利用;〔5〕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化问题〔主导产业、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升级、产业集群等〕〔6〕区域内人力资本开发与区域创新体系;〔7〕区域中心地与边缘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8〕区域间各生产要素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问题〕;〔9〕区域间产品流动〔区域市场研究〕;〔10〕区域空间结构规划;2.简述区位含义、区位条件对区位开展的作用〔没找到〕3.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1.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4个条件: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区位商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开展。
地区X围大,对区位商和产值比重的要求相对较低,地区X围越小,要求越高。
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区位商≥2(或专业化系数≥0.5) 产值比重≥15%二级主导专业化部门:区位商≥1.5(或专业化系≥0.33) 产值比重≥10%3〕与区内其它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开展。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文章依据产业转移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所具备的条件,并提出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些政策建议。
标签:产业转移区域发展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是一国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从我国产业发展历程看,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产业转移,二是国内地区间产业转移。
在区域间产业转移中,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次转移是主要形式。
产业转移的内涵与理论概述(一)产业转移的内涵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是一种企业的自发行为。
产业转移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的产业在一国内部或国家间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其构成要素包括转移国(或地区)、承接国(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企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等。
产业转移,可分为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国际间的产业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概述国际上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早期的学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
他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他认为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发展周期,决定了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与进口国角色的变换。
他认为每一项改革或每一种产品都要经过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反映了发达国家如何从创新开始,经过发展、成熟、衰落的过程,主要是从转出国的角度分析了产业从发达国家以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同时也提出了转入国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和条件。
阿瑟·刘易斯和弗农的产业转移理论是从发达国家高度产业化过程来阐述的,而日本的赤松针对本国产业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发展模式”,则是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阐述产业空间转移的。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
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刘 涛 石 家庄 职业 技 术 学 院 河 北 石 家庄 0 0 8 50 1
【 摘 要】现代经济增长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 的增长, 而产业结构调整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产 业结构的调整和 优化是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立 导产业升级是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要相互适应是相互促进的重要保 障。
意 义。
一
、
我国区域经济板块的划分及其产业结构功能
定位
<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国 民经济和 社 会发展 第十 一个 五年 规 划纲 要> ( 简称 ‘ 十一 五规划纲要 > ) 次将我 国9 0 首 6 多万平方公里的国 土空间划 分为优化开发 、重点开发 、限制开发和禁止开 发四类主体 功能区。 并将实施不 同的区域经济政 策。 ( 中华 人民共和 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纲要 >以下简称 < 十二五 规划纲要 ) 指 出:“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 功能区 战略。 区域经济优势 构筑
整和优化 实质 上是包括 自然资源 、资本和 劳动 力等生产要 素在不 同 部门 、不同区 域之 间的 重新配 置与 组合 的过程 。经 济 又好又快 发 展。三种 产业对 区域经 济增长 的促进来看。 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 的促进 作用最大. 其次 为第三产 。 2、主导 产业 升 级 是 区域 整 体 产 业 结构 升 级 的 主要 动 力 般说来. 区的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 在地 都存在着一个或若干个 产业部 门. 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 主要的支配地位, 它们比重较大, 技术 水平先进. 综合效益较高, 具有较大的增长潜 力, 对国民经济驱动作用较 大。 能够带动国家或整个区域的经济全面 发展, 并推动国家或地区产业 结构 向高一层次演化 这些产业部 门就是地区主 导产业部 门或地 区主 导产 业群 。 地区主导产业随地区不 同而不 同, 随时间变化而 变化 。但所有的 主导产业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其中, 主要是具有建立在先进技术水 平上的较高的专门化率和 能带动区 内其 他产业共 同发展 的双重作用 或功能 。—方面, 区主导 产业 在全 国产业体 系中, 地 是同类产 业中的主 要生产供应基地, 与其他地 区的同类产业相 比。 它能以较小的投资 、较 快速度、较低成本和较高的生产率, 中进行 大规模的 生产, 集 产品的专 门化率高。 主要面 向全国 以至世 界。 参与全国( 乃至世界) 地域分工和交 换. 以自己的特色。 充实、完善上一级区域以至全国经济大系统: 另一方 面。 它又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轮。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主 角。 它的 发展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决定地区产业结构的层次。 从而构成地区 经济 的主体 、核心 。这两 方面的作用或功能是不可分 的, 共同构成 了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2023/5/6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
n 区域经济增长始终伴随产业结构的转换。 n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
标志。 n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
成和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等关系的 总和。
PPT文档演模板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演变一般规律• 图示
PPT文档演模板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工业结构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
工业结构重工业化规律—霍夫曼定律P230 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 业净产值)把工业化过程分为4阶段: ➢6-4,消费品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 ➢3.5-1.5,资本品生产迅猛发展,但仍低于消 费品生产 ➢1.5-0.5,资本品和消费品基本相当 ➢1以下
PPT文档演模板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一、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n 基础产业:前两者的基础。公共服务部门、设施、 机构的总体,包括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 产业和社会性基础产业。
n 潜导产业:存在于关联产业和基础产业之中的、 发展潜力比较大或者是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
PPT文档演模板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PPT文档演模板
区域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
•100•
•100•
•第二产业
•产业• 所占比重
•第一产业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因素。
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特定地区内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
第一部分:城市经济学基础城市经济学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城市的内部经济活动。
城市作为人口聚集、资源集聚、产业集中的地方,经济活动呈现规模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特征。
城市经济学主要研究城市劳动力市场、城市地产市场、城市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经济现象。
第二部分: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是城市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城市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城市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部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集中迁移过程,是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
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竞争力提升等。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拥堵、环境污染等,需要加以解决。
第四部分: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布局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活动的高效进行。
第五部分:城市竞争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竞争是指不同城市之间在各个方面的竞争,包括经济竞争、文化竞争、科技竞争等。
城市竞争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创新和提升。
结论部分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作为研究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经济活动的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确保经济活动的高效进行,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补偿贸易:补偿贸易是指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
2. 产品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与人均收入增加率之间的比值。
3. 产权:产权是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
4.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
5. 产业布局政策:指调节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配置政策。
6. 产业布局指向:是指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
7. 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8. 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
9. 产业组织政策:指调控一个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结构的政策,解决规模经济与竞争资产的矛盾。
10. 垂直区域经济合作:垂直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合作双方经济技术水平差距较大,所提供生产要素的加工深度和技术层次不同的合作活动,比如制造业企业与初级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11. 城市成长力系数:城市成长力系数是学者用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12. 城市的“三生功能” :即:(1 )确保城市居民的生存和发展;(2)确保城市生产和流通的运行;(3)努力从生态失衡走向生态平衡。
13. 城市的“三元结构” :即:(1)满足和组织社区生活的城市社会结构;(2)满足和促进社区生产和流通的城市经济结构;(3)满足和维持社区生态平衡的城市空间结构。
14.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15.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1、区域结构:区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众多事物和现象的聚集,而是由一种网络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并不是先无就有的,而是逐渐形成并不断演进而来的。
这种结构的过程也就是某一区域的形成过程。
当然对不同区域而言,这种结构的完善程度是千差万别的,如何把握该区域的结构特征是构建区域经济的关键所在。
2、区位论:研究如何为各个厂商寻找最佳的生产区位,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的理论。
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4、新区域经济观: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第二章1、经济区位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经济区域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区域经济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4、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
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第三章1、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2、理论体系:包括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共同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等。
以关税同盟理论为核心。
3、发展趋势及模式: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1.由一体化的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的模式。
如:欧盟。
2.一体化覆盖的内容由少到多。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凌云浙江发展制造业存在四大问题:1、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工业发展不需要政府引导。
2、全省人均GDP达4000美元背景下,动摇发展工业的理念。
3、要素制约背景下,对工业发展产生忧虑。
4、有人认为中央提出从投资出口消费向消费投资出口转变,要放弃工业发展。
一、当前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历史必然性(一)提高浙江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需求浙江经济面临四大挑战:1、国际制造业转移带来的挑战,大量的世界跨国公司进入长三角地区,这使我们很多同类产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2、周边省市崛起带来的挑战3、土地、能源等资源约束带来的挑战,如我省的煤、电、油、土地都不够。
4、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因此,从定性的角度理解,要提高浙江经济的竞争力,要落脚在产业上,落脚在二产上,落脚在工业上,落脚在制造业上,落脚在先进的制造业上。
提升浙江经济的竞争力,必须落脚在先进的制造业上。
从定量的角度理解,浙江省的GDP中制造业占48%左右,浙江财政收入58%来源于制造业,制造业占浙江出口销售97%,三分之一的就业岗位来自制造企业。
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主要矛盾,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浙江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需求发展先进的制造业是为了承接国际制造业基地转移的需要,这在经济学上叫梯度转移,这个梯度转移是必然的。
承接制造业四要素:制造业水平、配套条件、区位条件、软环境,包括公平的纳税环境、公平的服务环境、人才的吸纳环境等等。
(三)浙江经济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需求浙江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没有前途。
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高单位产品的附加值。
(四)经济发展的永恒课题和长期战略需要人类社会存在,就需要制造业,人类社会存在多久,制造业就需要多久;同时,先进的制造业又是国际竞争的战略需要。
二、发展先进制造业主要存在的问题(一)发展先进制造业外部制约因素1、国际环境对制造业的挑战经济领域从扶持向制约转变,政治领域从关注苏联向关注中国转变制造业的发展空间的在国际2、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制造业的挑战从长期看,人民币存在升值的趋势,但人民币汇率可控3、生产要素供给对制造业的挑战4、社会稳定因素对制造业的挑战两极分化(解决之道:发展、完善分配制度、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惩治腐败)、环境破坏(二)发展先进制造业内部制约因素1、产业基础不高层次低2、研发和生产国际化不够3、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因:缺乏学术带头人、研发投入不够、管理水平不高三、发展先进制造业基本取向及构架(一)区域布局构架1、产业区域布局的理论依据一个基本的依据,就是用快捷的物流来实现低成本的生产力布局。
优化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6:35:1006:35:1006:35Tues day, January 19, 2021
▪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1.1921.1.1906:35:1006:35:10Januar y 19, 2021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1月 19日上 午6时35分21.1.1921.1.19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年1月上 午6时35分21.1.1906:35Januar y 19, 2021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6时35分10秒06:35:1019 January 2021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6时35分10秒 上午6时35分06:35:1021.1.19
国家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 2005年11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 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根据这次中央会议的精神,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 进步为动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 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 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中国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 工作。
▪ 第三阶段(1993年-2005年):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 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 源、交通和通讯设施迅速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 上升。1993年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 中所占有的比重分别为:22.4%、48.3%、29.3%,到 2005年,这一比重分别为12.5%、47.3%、40.2%。在 第三阶段的1997年,中国第一产业的比重跌破20%以 下,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钢铁、 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 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章 第二节
图3-2
待开发(不发育)阶段
第三章 第二节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 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占极高比重,市场规模小,经济 增长缓慢,长期停滞在自给自足甚至自给不能自足的 自然经济中;自身资金积累能力低下,缺乏自我发展 能力。见图3-2
科学认识GDP,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长远的增长观
污水横流 江水变黑
河水固化
水
河水变黑
全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水域:2/3 每年污水排放量:约350亿t,80%直接入江河和地下水。 国际标准:45%地下饮用水的硝酸盐超标;国内标准:20%超标。
重 金属 污染:>2000万 hm2
“三废”和农药:16%
区域经济增长的效果状态
第三章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从效果状态看,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为高 投入、高消耗、高速度、低质量、低效率,另一种为低 投入、低消耗、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效果状态讲,就是国民经济增 长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的 状态。
区域经济成长
如何认识区域经济增长第三章 第节误区:一为“挖地三尺”式的增长。对那些不可再生的地下资 源狂轰滥炸,大量开掘,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二为“烟雾弥漫”式的增长。一些令路人掩鼻的企业管 得紧时关,抓得松时开;那些有点经济效益,但严重损 害社会效益的“十五小”厂见缝插针悄悄上,肮脏的空 气令人窒息。
三为“急功近利”式的增长。为了短期效益,一味地强 调开足马力,放弃设备维修保养,搞掠夺式经营。
虽然刘易斯、罗斯托以及其他崇尚“唯资本论”的西方 经济学家过分夸张了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但就我 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区域, 资本推动的确起着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区域经济发展指的是特定地域内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产业结构调整是指经济体系中不同产业之间比重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二者如何相互影响。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第一产业将逐渐减少,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将增加。
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需求增加,相应地,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将逐渐减少。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还会在总体上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促进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各个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通过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基础条件。
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也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优化的产业结构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流入,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这种互动关系不仅在国内有所体现,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普遍存在的。
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的互相调整和优化。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调整,进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引言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是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概念,二者的关系既体现在理论层面,更体现在实践层面。
本文将就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升级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产业升级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更能使整个经济区域在市场竞争中更加有优势。
通过产业升级,企业可以利用新的技术和工艺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2. 促进多种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产业升级能够带来多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升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区域和城市在文化、科技、金融、商业等领域的竞争力,促进多种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和融合,跨产业发展正是化学反应。
3. 推动新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通过产业升级,可以推动全球范围内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这些新兴产业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更能够增加地区的GDP和财政收入。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大局所需,它对产业升级的推动具有基础性和构建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造有利于产业升级的环境和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基石,一个成熟的经济区域必须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链完整、技术创新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
所以,各种政策和措施都应该营造有利于产业升级的环境和条件,提升人民幸福。
2.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要瞄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资源和产业优化布局,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为企业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
3. 为产业升级提供市场和人才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市场和需求,更能够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升级提供市场和人才保障。
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旨在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人们对于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度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尝试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产业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
例如,某地区宣布发展互联网科技产业,政府将会给予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优惠税收、土地倾斜等,从而吸引了大量的互联网企业进驻该地区,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
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不仅仅是方便了企业的发展,也为该地区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其次,产业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产业政策的制定将会改变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从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产业政策可能会引发产业间的竞争,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产业政策也可能会导致某些产业的垄断,使得该地区的经济过度依赖某一产业。
当该产业遇到困境时,该地区的经济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
然而,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往往是双向的。
一方面,政府的产业政策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可能是暂时性的,而非可持续性的。
产业政策刺激下的一些企业可能仅仅是为了获得政策优惠而来,一旦政策结束或减少优惠力度,这些企业可能会撤离或减少投入,导致区域经济的停滞或下滑。
另一方面,政府的产业政策可能会使本地区的其他产业被忽视,导致其发展滞后,长期来看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此外,产业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与地区本身的条件和优势有关。
不同地区具备不同的资源和特点,适宜发展的产业也各不相同。
政府应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避免盲目追求某个热门产业,而忽视了区域独特的发展潜力。
只有根据地区的条件和优势,合理制定产业政策,才能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为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两种形式…(咖-”“,技术进步
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的作用过程主要表现 为:1.技术进步导致了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改进,极 大地促进产业的发展;2.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力的素 质,并通过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促进了产业的发展;3.技 术进步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的变化,并要求与之相 适应,同样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4.技术进步开拓了新 的市场和新的产业,从而促进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拉动产业的发展。 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评估标准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调整与优化。当 今,我国各地区正面临着较大范围、层次和力度上的结 构调整,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 优化十分重要。 (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 阶段相适应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产业结构也不相 同。当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相适应时,区域经 济就能顺利发展,否则就会陷于停滞。区域产业结构与 区域发展阶段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区域主导产业与区 域发展阶段的适应性上。区域主导产业代表了区域发展 的动力与方向。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主 导产业将呈现出有序更替,已衰退的主导产业将让位于 新兴的主导产业。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的适应 性如何,主要是看衰退的主导产业能否顺利地退出,新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Nhomakorabea科技教育发展和人才开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 展特色产业,增强tJ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 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 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在 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 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 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 局。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现代经济增长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增长,我 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 的内在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增长,同时 又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得到实现。通常来说,产业结构 调整会促进经济总量的高增长,而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地 高速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 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区域 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促进新产业出 现。并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 (一)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的经济增长理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受到世人的瞩 目,为了用理论推导和经验论证的方法来分析我国经济 增长的因素及其贡献,国内外许多学者从新古典经济理 论出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在这些研究工作中 仍有一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释:作为新古典经济增 长理论的基础均衡条件之一,稳定的经济结构在我国并 不存在。根据钱纳里的“发展模式”,完全基于新古典经 济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必定会遗漏产业 结构变动的因素。美国布朗大学的David N.Weil教授对 最近二十几年里有关经济增长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合, 并把这些材料组织到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架构中i“,这 不仅让人们更容易接受,而且为今后研究提出了新的思 路。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将经济增长与产 业结构问题联系在一起,其从完全竞争均衡状态的假设 出发,认为经济增长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技术变 化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表达式为:Q=F(K,L,t),即 产出量是上述三个因素的函数l:11P1“”)。但是,在现实的 经济运行中,竞争均衡并不能真正实现,因此,该理论也 就忽略了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所带来的结构变动 效应。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许多国 家经济增长与发展情况的统计与历史分析,指出了经济
明确将我国区域经济划分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 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要求继续实施区域发展 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 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 区率先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而区 域合作的方式也由初期的物资协作、技术协作和经济联 合向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 流动和引导产业转移的合作机制转变。 在各个发展时期,与区域经济板块的划分相对应, 区域产业功能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十一五”期间, 四大区域板块的产业功能定位是: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 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 展能力;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 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 代市场体系。发挥承东启西的作用;西部地区要加快改 革开放步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
古和今(1964一),男,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江西省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计 算机应用研究。(湖北武汉430070)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本质是充分发挥 区域优势.在空间市场一体化的条件下,实现区域问的 有效分工,以最大限度地获取空间经济的整体效益。一 个地区能否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如何、何时实现经 济的持续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要 解决此问题,就必须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 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创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增强区 域的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我国区域经济板块的划分及其产业功能定位 我国提出区域经济这个概念,要追溯到改革开放后 的“七五”时期。在“七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正确处理 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充分发挥它 们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它们相互问的横向经济联系。东部 地区在发展中要主动考虑如何帮助中部和西部的发展, 中部和西部则要吸收东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更 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可以支持和促进东部经济的发 展,并加速全国经济布局的合理化。至“十一五”时期,则
矗恶黧慧芸瓮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古和今
现代经济增长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的增长。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有 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 主要动力,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化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应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 适应,与区域优势相适应,应具有系统完整性。 f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评估标准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9)05一0112—04
结构(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状况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是至关重要的,提出经济结构因素是影响经济增长的 变量之一。钱纳里等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起点,加 入其他一些结构变量研究证明了结构变动(伴随资源流 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重视结构变动在经济增长 中的作用【3】(F22-26)。罗斯托采用非均衡动态结构演进分 析法,论证了经济增长并不是脱离产业结构而单独发生 的经济过程,恰恰是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而使其功能不断 提高的结果¨1cn。m。 传统增长理论与结构主义对结构因素的观点有如 此大区别的原因,是他们各自理论分析的假设前提有重 大的差别。传统增长理论的假设前提是均衡竞争,即经 济制度有足够的灵活性以维持均衡价格,从而无论从生 产者还是从消费者的观点来看,资源都存在着长期的有 效配置,即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结构主义观点没有 资源配置最优的假设前提,而认为资本和劳动在不同部 门的使用,其收益可能出现系统的差别。结构主义属于 “次优论”的范畴。由于种种原因,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 法获得的,结构主义的观点是放弃追求最优化的企图, 转而追求“次优”。从长期的动态过程看,在需求结构不 断变化的情况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产业部门 之间的单位资源产出效益的对比也经常发生着变化,为 了保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使社会经济能够在协调稳 定的前提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社会就要不断地调整资 源配置的方式与结构,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地升级换代。 因此,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 式,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 根据格兰杰的因果关系检验理论,通过量化的计算 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作用方 向应该是: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而非经济增 长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长期趋势来看,我国 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 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是可行的强1。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的基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 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战略任务。“十一五”期间,为适应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 化与工业化融合,全国各地正在进行较大范围的和深层 次的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经 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
江西社会科学
2009.5
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与高效 化,既是经济发展自发演进的趋势,又是区域政策制定 者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目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实质上是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 同部门、不同区域之间的重新配置与组合的过程。核心 是主导部门的交替更迭。 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产 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三个部分组 成。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产 业结构调整能够理顺各产业部门间的关系,扶持主导产 业部门,配套发展好辅助性产业部门,适当发展好基础 产业部门,使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构 成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形成整体优势,从而保证区域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三种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 来看,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 为第三产业…。 (三)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 要动力 主导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主要特征有:1.引人了 高技术创新成果,代表了当代世界科技趋势的新兴产 业,具有大大超出国民经济总增长率的持续的部门高增 长率;2.从产业性质来看,主导产业一般为中间需求型 的制造业部门,产业增长的国民经济弹性大,对国民经 济增长的贡献大;3.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拥有巨 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4.具有显著的关联带动和扩 散效应,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引导和带动作 用。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不 仅与域内周边区域的结构变动连为一体、互动演进,而 且也和域外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处于相互波及、互动演化 中,但由于与全球化并行的区域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结构 呈“板块”状格局等,各种联接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内 部化趋向,因而往往使处在同一大区域的各区域产业结 构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互相联接的关系。而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 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 现出强烈的关联效应(包括前瞻、回顾和旁侧效应),因 此,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 要动力。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第 一,以全新的、更高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 的主导产业;新的主导产业一旦形成,必然通过产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