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泗阳桃州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当代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凭借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成为了长篇小说中的经典。
(2)我从乡下跑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3)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的活的史书。
A.不负众望耳闻目睹触手可及B.不孚众望耳闻目睹触手可及
C.不负众望耳濡目染唾手可得 D.不孚众望耳濡目染唾手可得
2.下面8个句子的语序打乱了,请思辨后,选出排列得体的一项
①文学是艰苦的事②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
③你不能懒,不能粗心④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⑤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⑥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
⑦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⑧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A.①②④⑤③⑥⑦⑧
B.②④③⑤①⑥⑧⑦
C.①③⑤④②⑥⑦⑧
D.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3.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4.欣赏下边漫画《和谐生活》。
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孝敬父母就要尊敬、侍奉、赡养父母
B.孝敬父母是我国代代相传的美德
C.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D.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并落实在行动上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8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
接纳)
B、瞋目
..视项王(睁开眼睛)
C、目眦.尽裂(眼眶)
6、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项王按剑而.跽曰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常以身翼蔽沛公”中“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道中手.自抄录
B、去今之墓.而葬焉
C、拔剑撞而破.之
D、素善.留侯张良
8、请翻译下列句子。
(9分)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3分)
(2)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
(12分)
天启六年丙寅。
苏杭织造太监李实欲得忠贤欢,乃借织造事以欺君蔑旨,参诬诸臣。
锦衣卫掌堂田尔耕遣旗官张应龙、文之炳等六十余人分拿公(指周顺昌)等,十五至苏州。
吴县令陈子瑞,公所拔士也,夜半扣户求见,扶床而恸。
公曰:“吾固知诏使必至,毋效楚囚①对泣。
”乃.悉召故人与诀别。
而夫人吴氏号泣昏迷,绝而复苏者再。
诸子环地而.哭,声彻街市,公不顾,神色自若。
甫出门,百姓号冤聚送者已数百人。
公囚服小帽诣军门,士民聚益众。
巡抚毛一鹭,浙人也。
檄②有司数易置公,毋使聚益众,一日四五遣,然远近闻风相继至愈多。
皆言:“吏部(指周顺昌)清忠亮节,何罪?而朝廷逮之极?”守至昏夜犹不散,旦.则复聚。
自十五日至十八日,盖通国皇皇③也。
开读之日,郡中士民送者数万。
相聚谋乞两台④,恳其疏救⑤,于是皆执香迎顺昌于.县署,号声振天,县官马不得行。
日午至西察院,诸生五百余人,公服立门外。
顷,巡抚毛一鹭、巡按徐吉得旨至。
百姓执香伏地,号呼之声如奔雷泻川,轰轰不辨.一语。
一鹭流汗被面,惴惴不敢出一语。
旗尉文之炳等妄自尊大,不察民情,持械击百姓,且厉声问:“东厂严旨逮官,乃.容鼠辈置喙⑥?”百姓颜佩韦等闻之,还问曰:“尔言东厂逮官,则此旨出魏监耶?”诸旗虎面豹声,曰:“速剜若舌!皆出东厂,将如何?”佩韦等不胜.愤,振臂大呼曰:“吾辈谓天子诏耳,东厂何得逮官?”首击之炳,百姓从者千计,以.伞柄击之炳,诸生皆惊避。
毛一鹭恐怖失色,急请兵自卫,与徐吉散去。
兵备张孝、太守寇慎,陕西人,甚得民心,再三晓谕。
至夜分,百姓始渐散。
从尉李国柱死,余或匿斗拱⑦间,或升屋走,因得全。
是日,城中正沸而锦衣逮黄尊素者,由吴入浙,泊舟胥江,罔知也。
登岸扬杨,凌轹市民,一人偏袒呼曰:“是何得纵?”一招而.击者云集,遂沈.其舟。
焚其衣冠,所得辎重,悉投之于.河。
诸旗仅以.身免。
始知城中有变,踉跄而逃。
(节选自《明季北略》卷二,有删改)
【注】①楚囚:指囚犯。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
的样子。
④两台:指巡抚毛一鹭和巡按徐吉。
⑤恳其疏救:恳请他们向皇帝上书辩明冤情,救助周顺昌。
⑥置喙:这里指说话。
⑦斗拱:建筑名词,这里指房梁上。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旦.则复聚旦:天明,早晨
B.轰轰不辨.一语辨:辩解
C.佩韦等不胜.愤胜:能承受
D.一招而击者云集,遂沈.其舟沈:沉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以.伞柄击之炳诸旗仅以.身免
B.诸子环地而.哭一招而.击者云集
C.乃.悉召故人与诀别东厂严旨逮官,乃.容鼠辈置喙
D.皆执香迎顺昌于.县署所得辎重,悉投之于.河
11.下面各句,全都表现苏州市民对东厂逮人的愤怒情绪的一组是( ) (3分)
①夜半扣户求见,扶床而恸②百姓号冤聚送者已数百人
③号声振天,县官马不得行④百姓从者千计,以伞柄击之炳
⑤至夜分,百姓始渐散⑥相聚谋乞两台,恳其疏救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②③④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个叫李实的太监为了博得魏忠贤的欢心,于是就借织造的事情诬陷大臣,锦衣卫就派人开始四处捉拿这些被诬陷的人。
B.知道逮捕周顺昌的人到了苏州,很多市民自发地来到军门为周顺昌送行,并且人数愈来愈多,这一现象引起了毛一鹭的恐慌。
C.在送别周顺昌的时候,人们呼号的声音像雷声一样轰轰作响,由于文之炳先出手击打百姓,才引起了人们的反抗。
D.那一天,正逢上一个叫黄尊素的锦衣卫因为逮人从此处经过,把船停在胥江上,上岸之后欺凌百姓,结果遇到了愤怒的人群,被打得狼狈而逃。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夜抒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
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2分)
(2)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5分)
(3)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五、默写(8分)
14.(1)简能而任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
(3),不指南方不肯休。
(4)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5)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6)亦以明死生之大,。
(7)念高危,。
(8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活着
余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有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
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
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
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
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有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
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
想想做牛真是可怜。
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
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
”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
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
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
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
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
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
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15.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4分)
16.分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6分)
⑴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3分)
⑵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3分)
17.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
18.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6分)
六.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
”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九十八岁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来表达国人对巴金的爱戴景仰之情。
这句话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什么联想?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题纸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8 :文言文翻译(9分)
(1)
(2)
(3)
三古诗词鉴赏(共10分)
13
(1)
(2分)
(2)
(5分)
(3)
(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
14 (1)(2)(3)
(4)(5)(6)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5、
(4分)
16(1)、
(3分)
(2)、
(3分) 17、
(4分)
18、
(6分)
七、作文(70分)
高一语文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A 2. B. 3.D 4.C
二、文言文阅读(30分)
(一)5 B 6 D 7 A 8略
(二)9 答案:B 解析:辨:分辨。
10 答案:D 解析:D.均为介词,在。
A.介词,拿,用/介词,靠。
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
C.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11 答案:C 解析:①仅指他的学生;⑤市民渐渐散去;⑥设法营救。
12答案:D 解析:是逮捕黄尊素的锦衣卫。
参考译文:
天启六年三月。
苏杭织造太监李实想要得到魏忠贤的欢心,于是就借织造的事情欺骗国君蔑视圣旨,诬告各个大臣。
锦衣卫掌堂田尔耕派遣旗官张应龙、文之炳等六十多人捉拿周顺昌等,十五日到达苏州。
吴县的县令陈子瑞,是周顺昌提拔的,他半夜敲门求见,扶着周顺昌的床大哭。
周顺昌说:“我本来知道持诏书的使者会来,不要像囚徒的样子哭泣。
”于是召集全部老朋友和他们告别。
他的夫人吴氏哭得昏了过去,气绝之后再醒来,有好几次。
他的几个儿子坐在地上哭泣,声音响彻街市,周顺昌一点也不顾,神色和原来一样。
刚刚出门,为他喊冤送行的老百姓已经有几百人。
周顺昌穿着囚服带着小帽到达军门,聚集的读书人和市民越来越多。
巡抚毛一鹭,是浙地人。
命令有关人员安置好周顺昌,不要让聚集的人越来越多,一天要驱赶四五次。
然而,远近闻声而来的人越来越多,都说:“周顺昌清正忠诚,高风亮节,有什么罪?朝廷却这样逮捕他?”守候到深夜还不散去,第二天天亮再聚集。
从十五日到十八日,整个社会都惶惶不安。
宣读圣旨的那一天,郡中送行的人有几万人。
他们聚在一起商量,恳请毛一鹭和徐吉向皇帝上书辩明冤情,救助周顺昌,于是人们都拿着香在县署迎接周顺昌,喊声震天,县官的马也无法前行。
中午到达西察院,五百个读书人穿着官服站在门外。
一会儿,毛一鹭和徐吉拿着圣旨来到。
老百姓拿着香趴在地上,哭喊的声音如雷鸣水泻,轰轰作响分辨不出一句话。
毛一鹭满脸流汗,胆战心惊不敢说一句话。
旗尉文之炳等自高自大,不体察民情,拿着器械击打老百姓,并且厉声喝问:“东厂严格命令逮捕官员,哪容你们插嘴?”百姓颜佩韦等听到后,反问道:“你说东厂逮捕官员,那这个旨意出自魏忠贤了?”那些旗尉脸色冷峻声音严厉,说:“马上就剜去你的舌头!这些命令都出自东厂,你又能怎么样?”颜佩韦等不胜愤怒,振臂大呼说:“我们以为是天子下的诏书,东厂怎么能逮捕官员呢?”先攻击文之炳,跟着的老百姓有几千人,用伞柄击打文之炳,读书人都吓得往后退。
毛一鹭惊恐失色,急忙叫来卫兵护卫,和徐吉离去。
兵备张孝、太守寇慎,是陕西人,很得民心,再三说明道理。
到半夜时分,百姓才慢慢散去。
从尉李国柱被打死,其他的有的藏在梁上,有的爬上房子逃跑,才得以保全。
那一天,城中正闹得沸沸扬扬,逮捕黄尊素的锦衣卫从吴地进入浙,把船停在胥江上。
他们上岸之后欺凌百姓,一个老百姓光着膀子大呼:“你们怎么这样蛮横?”一招手打架的人都来了,于是,把他们的船掀翻了沉入江底。
烧了他们的衣服和帽子,把得到的物资都扔到河里面。
诸旗只身逃跑了。
才知道城中
有了变乱,便仓皇逃走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3.(1)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2分,写出任意4个即给2分)
(2)这是反话(手法1分),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分析内容2分)。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思想感情2分)。
(3)借景抒情(比喻)(1分),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2分)
四、默写(8分)
14.略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5.(4分)
①老迈年高;②饱尝活着的痛苦与艰辛;③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16.(6分)
⑴运用比喻,将牛喻为自己的孩子,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老人对亲人的渴望。
(3分)
⑵细节描写,通过“沾满了泥”“微微晃动”等细节,表现出老人与牛的老态和劳作之后的疲惫。
(3分)
17.(4分)
①点出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18.(6分)
①“活着”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②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③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④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