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通史版第14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第45讲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5讲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目标解读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4.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

5.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走向胜利的。△

6.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重大史实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非战公约》、绥靖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日本投降。

1.第一次世界大战(选修3)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主要原因: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加剧,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③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导火线)

(2)各主要国家参战目的

①德国:夺取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

②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

③英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

④法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夺取德国的萨尔区,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⑤俄国:摧毁奥匈帝国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

(3)过程

阶段时间主要战役或事件影响

开始1914年

7月

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

塞尔维亚宣战。此后,

德、俄、法、英相继参战

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

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

战役和日德兰海战

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1917—

1918年

美国对德国宣战;苏

俄退出一战;中国对同

盟国集团宣战

同盟国成员相继投降,一战结束

【问题思索】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交战双方最初都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

(4)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战”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图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

(5)同盟国失败原因

①经济实力: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②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③内部矛盾:同盟国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

④力量对比: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日本参战,使德国失去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重要盟友;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实力。

(6)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注:只有塞尔维亚和比利时进行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

(7)影响

①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④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经济受到重创;美日崛起;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选修3)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①巴黎和会: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对德签订《凡尔赛和约》,又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②国际联盟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计划;巴黎和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

【问题思索】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但是,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因此,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③华盛顿会议:1921年,美、英、法、中等九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建立了华盛顿体系。

(2)火山口上的短暂稳定

①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1925年,《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法德关系,有助于稳定欧洲的局势。该条约为德国重新迈入欧洲政治大国行列铺平了道路。

②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1925年,国联行政院成立裁军会议筹委会,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③《非战公约》:1928年,《非战公约》的签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但它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3.第二次世界大战(选修3)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主要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③1938年,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与此同时,美苏的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知识拓展】绥靖政策

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的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

④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各国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未能遏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过程

①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接着,德军向西线发动全面进攻,1940年6月,法国亡国,英国也遭到了沉重打击。

②扩大:1941年6月苏德战争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面对法西斯的侵略,1942年26个国家正式成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显著增强。

③转折:1942年到1943年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和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胜利,使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④结束: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1945年5月,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争结束;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

(3)影响

①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