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作业指导书
德信诚培训网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作业指导书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产品各检验状态的标识是识别产品特性或状态的标志(或标记),实施产品标识的目的是通过对产品以适当方式进行标示,防止发生产品混淆,并对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进行控制和追溯。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各状态下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活动。
3.0职责
1)仓库负责对待检物品及仓库中产品标识的维护。
2)生产部协同品管部负责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标识有效性的监督,当发生需要追溯的情况时,组织并直接对追溯工作进行控制。
3)生产部、各车间负责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标识,负责保护标识在流传过程中的有效性。
4.0工作程序
4.1产品标识
4.1.1标识方式
按以下所列方式选择应用:
——铭牌,标牌,标签;
——产品型号,图号,工号;
——区域划分;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产品实现可追溯性作业指导书
6.5追溯范围、工程产品的标识和追溯性的实现。
4职责
4.1本作业指导书由经理部技术室建立、修订和保持,由队技术部门负责实施。
4.2经理部技术室、安质室、试验室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
4.3工程队技术人员负责对工序施工的检查指导,填写有关记录。
5,追溯范围:黄家湾隧道衬砌砼、御临河大桥基础及墩台身砼、DK60+725+788桩板墙桩身砼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有关的施工记录。
产品实现可追溯性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这了确保施工工序、半成品、工程产品(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在需要时实现其可追溯性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2编制依据
RSEC:4.8-0101-2000《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RSEC:-ZJ-01-2001《渝怀线六标段项目质量计划》
3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计划》确定工程项目的可追溯产品。
6.2可追溯产品施工工序的标识和追溯的实现。
6.2.1施工测量以标桩、红油漆标记、测量记录和技术交底书进行标识,以测量记录作为实现可追溯性的唯一标识。
6.2.2施工过程的可追溯性是通过施工工序的可追溯性来实现的,施工工序以“施工工序可追溯记录表”编制及相关的施工记录编号和试验报告编号作为实现其可追溯性的唯一标识,技术部门应及时填写保存“施工工序可追溯性记录”。
6.2.3试验件以施工单位、工程名称、试验件名称、试验件编号、取样日期、取样部位、技术负责人、采样人标识,以试验报告单编号作为其实现可追溯性的唯一标识。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1.5.3.3重工
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即可接受。在此情况下,由公司抽调人力进行来货再处理。IQC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对合格品接受,对不合格品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相关部门办理退货。此类货品由IQC统计加工工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2.1.3通过过程检验,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甚至可能装在最终的产品上,以致造成不合格品出厂。
2.2首件检验
2.2.1定义及目的
首件检验是在生产开始时(上班或换班)或工序因素调整后(换人、换料、换活、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对制造的第1件(大件产品)或前3件(非大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目的是为了尽早发现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系统因素,防止产品成批报废。
适用于来货数量少、价值高、不允许有不合格品物料或公司指定进行全检的物料。
1.4.2免检方式
适用于低值、辅助性材料或经认定的免检厂来料以及生产急用而特批免检的,对于后者IQC应跟进生产时的品质状况。
1.4.3抽样检验方式
适用于平均数量较多、经常性使用的物料。
样本大小:批量的10%(不少于20件),允收数AC=0,拒收数RE=1。
检验作业指导书
1.进料检验
1.1定义
进料检验又称来料检验,是制止不良物料进入生产环节的首要控制点。进料检验由IQC执行。
1.2检测要项
IQC在对来货检验前,首先应清楚该批货物的品质检测要项,不明之处要向本部门主管问询,直到清楚明了为止。在必要时,IQC验货员可从来货中随机抽取两件来货样,交IQC主管签发来货检验临时样品,并附相应的品质检测说明,不得在不明来货检验与验证项目、方法和品质允收标准的情况下进行验收。
环保产品标识和追溯管理办法
仓
仓储与出货分批号管理
库
1. 2. 1.
品保/OQC
OQC 出货检验
2. 3. 4.
�
核准:
审核:
制定:
东莞晋原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类别 三阶文件
环保产品标识与追溯办法
文件编号 GP-06
版本 A0
页次 2/2
5.6 记录管制 产品生产完成后,相关环保追溯记录按照要求保存 4 年. 6.表单 6.1 半成品/成品票 6.2 环保标签 7.相关文件 7.1《环保产品进料检验规范》 7.2 《OQC 检验作业指导书》 8.流程图 8.1 晋原公司原料批号管制流程图 (附件 1)
品保/IPQC
IPQC 制程检验
1. 2. 3.
确认现场产品为环保物料生产,并记录批号 产品制程环保要求的确认 产品相关环保标识的确认,环保标签的确认 产品按批号进行区域管理,防止产品交叉污染 产品按生产日期进行先进先出管理 按客户环保要求对产品进行环保检验确认 确认产品包装,环保标签标识的确认 对产品 ICP 测试报告确认是否满足客户且有效 客户要求提供的环保资料确认
东莞晋原电子有限公司
文件类别 三阶文件
环保产品标识与追溯办法
文件编号 GP-06
版所有物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标识的方法,并能通过标识实现环保产品符合 ROHS 指令运 作的可追溯性要求.特制定此程序. 2.范围 本公司所有生产绿色环保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及治工具的标识与追溯. 3.定议 原料批号:公司对原材料进厂时编写的批号,用以区分各原料批管理. 4.职责 4.1 品保部:负责环保标识的确认,及相关检验记录的填写保存. 4.2 采购部:负责传达公司环保要求给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送货时环保物料的环保标识和 批号追溯. 4.3 生产部门:负责现场环保产品区分,标识,记录填写保管. 4.4 仓库:负责原料仓,半成品仓,成品仓,不良品仓绿色产品专用区域标识管理. 5.内容 5.1 供应商交货 环保供应商交货时,采购按公司要求提供原料批号给供应商,供应商按照编写要求在每 批产品的外包装《原材料标签》上填写原料批号,符合环保要求的还应贴示晋原公司的 《环保标签》. 5.2 进料管制 IQC 检验产品时,应先对照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录》确认交货厂商为环保合格供应商来 料,然后根据《环保产品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确认产品有提供环保资料,且满足公 司环保要求,并有贴示晋原公司的《环保标签》,检验 OK 后盖"PASS"章入库,并记录 此批产品原料批号在《IQC 进料检验报告》上,以便记录保存用於追溯. 5.3 生产领料 仓库人员按先进先出管理,生产部门来领料时,物料人员应确认产品有"环保标签"标 识,并确认物料包装上的原料批号,记录在《领料单》上. 5.4 制程管制 5.4.1 物料员生产加料时,先确认物料有"环保标签"标识,OK 后加料,并将确认的原料 批号记录在"加料记录表"上. 5.4.2 生产前 IPQC 进行首件确认,先检查物料有"环保标签"标识,按《IPQC 作业指导 书》检验 OK 后,在《IPQC 首件报告》上记录产品原料批号,作为追溯记录保存.并 按每两小时对生产进行一次巡检确认. 5.4.3 生产加工完成后包装,作业员在每箱产品外箱上的《半成品/成品票》上记录原料批 号,并在《生产日报表》上记录原料批号,作为追溯记录保存. 5.4.4 成品上如客户有要求贴客户的"环保标签",作业员应按要求在包装箱上贴示客户 "环保标签",IPQC 检验 OK 后盖"PASS"章入库. 5.5 出货管制 仓库管理员按业务部"出货通知单"将产品放到出货检验区,OQC 按照《OQC 检验作业 指导书》对产品进行检验,确认产品外箱上有按客户要求贴示客户的"环保标签",且有 环保原料批号记录,并按客户要求提供客户需要的环保资料,OK 盖"PASS"章出货.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简介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物品、信息、业务、人员等进行标识管理和可追溯性管理的一种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可追溯性,从而实现企业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标识的设计与管理、标识规范的制定与执行、标识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可追溯性的保障与应用。
下面将就每一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标识的设计与管理在制定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时,需要明确需要对哪些物品、信息、业务、人员进行标识管理。
标识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标识的易读性、易识别性、易懂性等因素。
标识的管理应该确保标识的正确性、完整性、准确性等。
企业内部的各种物品,如办公用品、设备、器具等应该进行统一标识管理。
标识应包括名称、型号、序列号、制造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对于信息、业务、人员等,也应该进行标识管理,以确保其具有可追溯性。
标识规范的制定与执行为了确保标识的质量,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标识规范,并对其进行严格执行。
标识规范应包括:标识设计与使用、标识管理与维护、标识查询与统计、标识追溯等内容。
在制定标识规范时,应充分考虑标识的使用场景、标识的使用方式、标识的管理流程等因素。
在执行标识规范时,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或流程图,确保标识的正确、一致、完整、可追溯。
标识系统的建设与维护为了更好地管理标识和实现可追溯性,企业需要建设相应的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应包括:标识信息库、标识查询系统、标识追溯系统等。
标识信息库是标识系统的核心,应该包括标识的类型、标识的设计、标识的使用、标识的查询、标识的追溯等信息。
标识查询系统应便于用户查询标识信息,标识追溯系统应支持从标识信息库中查询出相应的标识信息。
标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应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等因素。
可追溯性的保障与应用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可追溯性。
可追溯性的保障应该包括:物品的进出库管理、业务的流程管理、人员的考勤管理、信息的备份管理等。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制度一.目的通过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使其避免发生混淆,必要时可以准确地追溯产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和追溯活动。
三.职责:1.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对入仓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入库的成品进行标识和记录。
2.生产班组负责生产记录,成品、半成品入库前的标识。
3.质检员、现场品控对检验状态、监视状态进行标识和记录.。
四.运作程序1.所有入库的原材料、成品外包装上都应有明确的标识,标识应符合《GB 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2.材料仓库管理人员对入仓的原辅材料进行造册登记,将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入仓日期、追溯标识、供应商名称等填入明细帐,在每种物料上贴上标识牌,注明该物料的型号、规格、数量和状态。
3.生产部在作业前应做好领料核对记录,作业时做好生产记录,生产记录应包括原料名称、投料量、生产日期、班别、批次、设备机台号、操作人员、复核人、工艺参数、产品品名、代码等可追溯的内容,生产记录由车间主管、品保部审核。
生产记录由生产部存档。
4.生产过程中半成品的转序对不能直接判断产品规格,应对其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作出文字或其它清淅的标识。
5.生产班组领料时,应填写《领料单》,仓管员将其所领材料的名称、数量和出仓日期填入明细帐。
《领料单》由仓储部存档。
6.半成品、成品入库时应系统填写《进仓单》,注明生产日期、规格、数量等。
7.成品仓内的存货必须进行明确的标识。
标识内容应包括数量、名称、代码、入库日期、生产日期、班别、状态、标识人等。
8.检验状态标识:8.1待检标识:外购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未经检验,先挂上“待检”标牌,不允许直接采用。
8.2合格品标识:8.2.1原材料经复验合格,有检验报告的合格品方可入库。
8.2.2各工序半成品经自检合格,质检员定时巡检。
保证只有合格的半成品才能转序。
8.2.3产品最终检验合格后,由质检员做好产品检验记录。
质检部作业指导书
质检部作业指导书一、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办法1、目的通过对原材料、混凝土产品和检验状态的标识,保证只有通过检验、试验认定合格的材料和产品才能使用、转序和交付,并确保在需要时对原材料或混凝土产品进行追溯。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对原材料及混凝土生产过程、设备及产品的标识。
3、相关文件2.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2.2《材料采购控制程序》2.3《产品的监控和测量程序》2.4《记录控制程序》2.5《机械设备管理办法》4、职责4.1化验室负责编制本办法,负责对相关部门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的监督,并负责对混凝土产品形成过程和产品形成以后取样、检查、记录的形式进行的标识管理。
4.2营销部负责签定合同,以生产任务单的形式对产品要求进行的标识。
4.3材料员负责材料采购、贮存的标识管理。
4.4生产部负责组织、安排混凝土生产,负责混凝土产品运输及交付过程中的标识管理。
4.5试验室负责对委托样品、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结果及试验状态的标识。
4.6生产部和化验室负责各种用于生产与试验设备的标识管理。
5、工作要求5.1各种标识要求真实、准确、完整、便于识别,有追溯要求时,标识应具有唯一性,各种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可追溯性的记录须填写清楚。
5.2公司通过与顾客签定合同、下达生产任务单作为混凝土生产要求的标识。
①有进场材料,材料员应做好进货记录,其中包括材料储存的仓位号等,并应将每日仓储情况书面通知生产部。
现场标识通过标识牌实现,标识牌应注明物品名称、产地、规格、等级及检验状态,以保证可追溯性。
②保管员负责管理库存材料的标识,材料的标识通过标识牌实现,标识牌注明物品名称、产地、规格、等级。
③不合格原材料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并及时做出标识。
6、生产部6.1生产调度开具“预拌混凝土发货单”对产品进行标识。
6.2罐车司机依据“预拌混凝土发货单”负责混凝土的运输和交付,施工方在产品交付使用后,应在“预拌混凝土发货单”上签字做出标识。
6.3大型机械设备如混凝土罐车、泵车等以及其年检合格证明标识,静态设备应在明显处标识其状态,具体执行《机械设备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操作程序
一何为表示和可追溯性?标识是指对某一个事物使用文字、图案、符号等方式加以注明该事物的名称、数量、所处状态等。
可追溯性指对一项产品从其原材料选择到交货的过程进行追踪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查到已经生产或者已经出了货的产品具体工序是谁做的,所用材料有无问题,生产日期和出厂日期等等基础信息。
二为什么需要标识和可追溯性?首先我们来举几个列子:1 37 环旧版彩卡和新版彩卡因无明确标识,操作员将需要打旧卡的货物打了新卡,导致新卡欠数3000 张;2 员工将不良品分类后,退料员因不良品没有标识而将多种不良品混放,导致料件到仓库后仓管员拒收;3 我们车间有2 个24 格的工具柜,存放了许多种类的生产用条码,假如没有进行标识,谁能在最快的时间找到对应的条码?同样,当工具柜上标明是大封口机,而我们打开却见到的是电批时,请问你下一个会打开哪一个柜子去寻觅大封口机呢?4 一个最贴近生活的列子,假如你在逛街的时候需要上洗手间,而整座商场虽然有大量的洗手间但都无标识指引时,请问你怎么办?5 A8042 -2 单大树漏夹子事件总共有9 人被处罚,但人人都会觉得被冤枉,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理直气壮的说我做的绝对没有问题;在生产工作中还有许多的实列可以证明没有完善的标识可能引起诸多的管理问题和质量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好日常的标识工作,有了标识等基础信息,产品自然就有了可追溯性。
产品的可追溯性有以下几个优点:1 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来料不合格,就可以根据批次信息将同批次的隔离, 包括用了的(成品和半成品)和还没实用的(零部件),等对其全部确认了之后才可以解除其隔离状态;例如:A8042-2 单夹子生锈由于此质量问题不属于操作问题,应该从来料信息开始追溯,核查领料单证实此批大树夹子是兴达供货,领出时间是5 月5 、6 、9 、16 日。
然后采取措施对当时所送回的夹子抽样测试,不合格的整批退回。
2 当下工序操作自检发现上工序操作有质量问题时,可及时反映到上工序的操作员,再结合上工序操作时的质量要求、机台状况、检验报告等来分析质量问题的成因,以便快速、准确地解决质量问题,同时还可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防再发措施;例如:当包装发现37 环产品有接近10%的产品打到PVC 条。
产品批号与主体组成件炉批号标识质量追溯性管理作业指导书
产品批号与主体组成件炉批号标识质量追溯性管理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确保阀门产品使用安全可靠,能够从产品实体追溯到制造过程的相关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采用追溯性管理,理清路径过程,做到制造批次清晰,组成件炉批溯源可靠,在实物标识、质量记录表格与制造台帐上均能追溯并一一对应。
2、适用范围2.1根据公司实际制造情况,对阀门主体组成件炉批编号规定如下:所有阀体必须要有炉号,PN≥4.0MPa,阀盖必须要有炉号。
2.2阀门按产品类型分别建立阀门制造台帐,编集档案资料,以便有利管理、交付与质量追溯。
2.3适用于公司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安全注册的阀门类产品上。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确定生产批号并编制生产制造台帐。
3.2检验责任工程师负责核定阀门制造批号和阀体实物标识(或编号)。
3.3产品资料的编集、归档由检验责任工程师负责,公司管理者代表审核后交档案室保存(有效期7年)。
4、阀门生产批次与阀门主体零部件质量批次的鉴检规定下列过程环节内容的表卡见证上应对生产批次、阀体批次、主要组件材料炉批(编号)有明确的标注:a )生产计划单上应有阀门制造批次编号;b )原材料质保书:外购件、外协件、热处理件检验记录单应标有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质量证明书批次编号〔当原材料批次(炉批)号较复杂时,可以由企业转化为顺序自行编号〕;c )加工过程卡、检验记录、总装记录、压力试验记录、产品出厂资料(含合格证)、存档资料等表卡、文件上都应在明显位置标注可追溯制造批次和阀体炉批号及主件材料质量批次的清晰标注。
这样可以追溯到任何批次阀门及其主体件的质量炉批、质量保证的书面依据。
d )制造批次—阀体批次(炉批)编号在资料上可以用笔填写,也可以用盖红印章中留空填写。
5、阀门制造批次标识追溯路径附图《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产品批号和主体组成件炉批标识溯源路径图》。
(附录1)6、规定性质量记录样表型式内容设定:a.制造总台帐;b.材料检验记录表与检验入库单;c.加工检验记录(或加工过程卡);d.阀门性能测试记录;e.产品出厂检验报告;g.产品总记录表。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用于指导和规范作业流程的文件,它通常包含了作业的目的、步骤、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
下面是一份针对检验作业的指导书范例,以供参考。
一、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满足客户需求。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 确定待检验的产品类型和数量。
- 准备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 检验前操作- 清洁和消毒检验设备,确保无任何污染。
- 根据产品要求,调整检验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 检查待检验产品的标识和包装完整性。
3. 检验操作- 按照产品要求,对待检验产品进行外观检查。
- 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和仪器,对产品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成份等方面的检验。
- 记录检验结果,并进行准确的数据记录。
4. 检验后操作-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 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如返工、报废等。
- 编制检验报告,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
5. 完成作业- 清理和维护检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整理和归档检验记录和报告。
三、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了解检验标准和要求。
2. 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验环境应符合要求,避免对检验结果产生干扰。
4. 检验样品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5.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清晰、完整、准确,方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四、参考标准- 国家标准:GB/T XXXX-XXXX- 行业标准:XXXXX- 公司内部标准:XXXXX五、数据分析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检验记录和报告,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数据分析,如下所示:1. 外观检验:- 合格品率:95%- 常见不合格项:划痕、变色、气泡等2. 物理性能检验:- 强度指标:平均值XXX,标准偏差XXX- 常见不合格项:强度不达标、断裂等3. 化学成份检验:- 含量指标:平均值XXX,标准偏差XXX- 常见不合格项:成份偏差、杂质超标等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外观检验方面,产品的合格率较高,但仍需注意划痕、变色等问题。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5.9.4若产品为外购或外协产品,则可向供应商在订单合同或有异常时发出追溯要求,要求供应商按本公司质量体系建立追溯流程。
经QC判定注塑作业、SMT作业的不合格品
IPQC、生产管理人员
经判定注塑不合格品装入水口料收集箱进行粉碎。
经判定SMT不合格品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进行报废处理。
5.5检验或试验后状态标识:
序号
过程控制项目
过程状态
负责人
状态标识或识别方法
1
进料检验作业
判定的合格品
IQC
在物料外包装或标签上盖蓝色“IQC PASS”章。
3.术语/定义
3.1可追溯性
可追溯性即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
3.2 标识
标识即为区分不同产品或状态,防止混用或误用所采取的一种方法;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场合),标识必须是唯一性的。
4.职责
4.1仓库:负责进料和库存物料仓储过程中的状态标识.
4.2生产部:负责原材料或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状态标识.
保存期标签:标明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入仓年月份(颜色年月份标贴)。
5.3仓储过程状态标识:
序号
过程控制项目
过程状态
负责人
状态标识或识别方法
1
来料接收
来料收货/检验
仓管员
供应商送来物料后,仓管员核对采购单与实物、数量等是否相符,确保一致后把来料移到“待检验区”,并通知品质部进行检验。来料无标签的物料(如原材料),仓管员在进料上贴《物料标识》,包括以下内容:供方名称、来料日期、数量、材料名称、料号/型号、进料批号、检验结果及备注内容。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范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规范1.目的对产品进行适当的标识并加以控制,有效地识别生产全过程中的产品,防止混用、误用。
并确保需要时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公司产品全过程的标识及可追溯性工作。
3.职责3.1 产品质量部:3.1.1 负责进货物资的检验或验证后的检验状态的标识“待检品”、“已检合格”;3.1.2 负责过程产品、最终产品的标识和检验后的检验状态“合格品”、“不合格品”、“待处理”、“返修品”、“报废”的标识;3.1.3 负责“紧急放行”产品的标识;3.1.4 负责标识移植或遗失后重新标识的确认。
3.2 采购部:负责采购的相关进货物资的标识和保持。
3.3 库房:3.3.1 负责在库房内标定出“合格区”“不合格区”“HSF不合格区”;3.3.2 负责对已有的标识进行保护和保持。
3.4 生产车间:3.4.1 负责生产产品的“待检验”标识;3.4.2 负责按照SOP的要求对产品的HSF状态进行标识;3.4.3 负责对线体的HSF状态进行标识;3.4.4车间人员负责对已有的标识进行保护和保持。
4.工作程序4.1 产品标识的方式4.1.1 产品标识的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 标签、打码、单据、记录、印章、记号笔书写或其他标记等。
4.1.2 标识应清晰、牢固、耐久,并符合规范要求。
4.1.3 进货物资的产品标识的内容可包括:编号、名称、型号、规格、材质、生产公司名、批号或进公司日期、数量、颜色等。
4.2 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的分类4.2.1 未经检验或待检的;4.2.2 因特殊原因尚未判定的;4.2.3 通过检验合格的;4.2.4 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4.2.5 经过判定为HSF不合格的。
4.3 进货物资的产品标识4.3.1采购人员在购回物资时,应保持物资原有标识(如标签、铬牌、包装上的名称、型号规格等标识、出公司合格证等),对要求具有质量证明文件的产品,还必须随带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保证书)、RoHS报告等来作为该产品的标识(不需要进行再标识)。
仓库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仓库物资标识及追溯规定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1.总则1.1.制定目的为制定每批入库之物料(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标识,以利于制造、仓储等作业辨识,并为品质责任追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本公司各种原物料、半成品、成品之标识及追溯,均适用本规章。
1. 3. 权责单位1) 品管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 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产品标识规定2.1.原物料之标识1) 供应商提供之每批物料,其卷一包装容器外,应贴上供应商之产品标签,内容应包括:物料名称、编号、规格、数量、供应商名称、生产日期等,必要时就标识供应商作业单位或人员,以及产品保质期等。
2) 原物料进厂后,仓库点收人员提供物料待检卡,由供应商送货人员填写后贴在该批物料外包装上。
待检卡内容应包括:物料名称、编号、规格、数量、供应商名称、交货日期等。
3) 品管部IQC人员依照进料检验规定对原物料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在待检卡上盖上“合格”(允收)、“不合格”(拒收)、“特采”(让步接收)字样之印章,并签署姓名、检验日期。
4) 合格或特采物料入库后,至制造单位使用完之前,每一包装容器之标签及整批物料之待检卡均不可撕毁。
2. 2.半成品之标识1) 制造部各单位在生产加工完成之半成品入库前,应在其包装容器外贴上标签卡。
标签卡应填写下列内容:物料名称、编号、规格、数量、制造命令、客户、制造班组(必要时填入作业人员姓名)、生产日期等。
2) 制造单位物料人员对每批半成品,送品管检验前,应贴上该批物料之待检卡。
待检卡应填写下列内容;物料名称、编号、规格、数量、制造命令、客户、制造班组、生产日期等。
3) 品管部FQC人员依照最终检验规定予以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在待检卡上盖上“合格”、“不合格”、“特采”字样之印章,并签署姓名、检验日期。
2. 3. 合格或特采物料入库后至后工程使用完之前,每一包装容器之标签及整批物料之待检卡均不可撕毁。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修正,以保证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产品检验的操作指导和标准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适合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公司所有产品的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化妆品等。
三、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1.1 确认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试剂,并进行校准和验证。
1.2 确定检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1.3 确认检验的样品数量和抽样方法。
1.4 准备检验记录表格和相关文档。
2. 样品接收与标识2.1 接收样品时,应核对样品数量、型号规格等信息,并记录到检验记录表格中。
2.2 对样品进行标识,包括样品编号、日期、批次等信息,以便后续追溯。
3. 外观检验3.1 根据产品的外观要求,对样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外观缺陷、颜色、尺寸等。
3.2 根据检验结果,记录外观缺陷的数量和类型,并进行分类和评估。
4. 功能性检验4.1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4.2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功能性检验,并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
5. 化学成份检验5.1 对需要进行化学成份检验的样品,采集适量的样品,并进行样品准备。
5.2 使用合适的试剂和仪器,进行化学成份检验,如pH值、含量测定等。
5.3 根据检验结果,记录化学成份的含量和符合性。
6. 包装检验6.1 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检验,包括包装完整性、标识是否齐全等。
6.2 根据检验结果,记录包装缺陷的数量和类型,并进行分类和评估。
7. 检验结果评估7.1 根据检验记录和相关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
7.2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
7.3 如发现问题或者不合格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到不合格报告中。
8. 检验记录和报告8.1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数据、结果和评估。
IATF16949标识及可追溯性程序(含乌龟图)
标识及可追溯性程序(IATF16949-2016)1.目的规定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标识的方法,识别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必要时,实现可追溯性。
2.范围适用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所有的产品。
3.定义检验和试验状态是指产品处于合格、不合格、待处理状态。
4.职责4.1品管部负责产品实现各阶段检验,并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
4.2技术部负责制定产品标识方法。
4.3生产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产品标识。
5.程序内容5.1公司产品实现过程采用颜色管理:红色—不合格品;黄色—待处理品;绿色—合格品。
5.2进料识别5.2.1原材料进厂后,仓管员应将其放于仓库指定之待检区,同时填写《送检通知单》送品管员进行检验,检验完成后,品管员应及时将结果进行反馈,《送检通知单》应一式三联,仓管留底一联,品管、采购各执一联。
5.2.2原材料经品管员检测后,属合格品,应通知仓管员,仓管员应将合格的原材料分类存放,同时挂标识牌。
标识牌内容应包括:规格、型号、数量、厂家及进货时间,品管员应于标识牌上加盖“OK”字样,并在送检单上注明“已检OK”字样。
5.2.3原材料经品管员检测后,属不合格时,应通知仓管员,仓管员应将不合格的原材料隔离存放于指定地点,同时挂牌标识。
标识牌内容应包括:规格、型号、数量、厂家及进货时间,品管员应在标识牌上加盖“NG”章,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2.4如采购的产品为C类,不影响产品质量之物品进货时,仓管员应检查其合格证,并在标识牌上加盖“免检”章,入库存放。
5.3产品实现过程识别5.3.1各生产部门应明确规划出产品合格区,不合格区,待处理区,待检区以利识别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
5.3.2铸造模具应有标识,其内容包括产品规格、型号、最大承载量、Offset 值、模号、铸造年月等标识,具体内容应参照产品成品图及客户要求。
5.3.3铸造操作员应于每一铸造合格成品之指定位置打印铸造日期及班次,具体操作按《精元轮圈产品标识细则》执行。
标识与追溯
1. 2. 3. 4.
过程名称:标识与追溯
核心过程□
管理过程□
支持性过程■
责任者(Responsibility)
生产部: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 制的归口管理。 质保部:负责制定产品标识和可追溯 性方案 采购部:负责购进材料标识的完整 性,保存用于可追溯的资料。 销售部:负责产品售后的可追溯资料 的保存。
子过程(Subprogram) 无.
资源需求(Resource)
1. 2. 库房。
印章、标签、标牌或印记。
过程的输入(put)
1. 2. 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 产品标识/产品编号规定
过程的输出(Output)
过程的名称 Process) (
1. 2.
产品标识样册。 实施标识产品。
标识与追溯
程序/方法(Procedure)
1. 2. 3. 4. 5. 6.
标识分为产品标识和检验、实验状态标识两种。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必须具备符合规定标识,并提供相应质量证明文 件。 采购部将供应商资料完整的保存。 生产过程标识按《产品标识清单》规定执行。 最终产品如顾客要求,对产品特殊标识。 最终产品如库后,分类包装,注明相关数据,分类堆码。
监督方法/测量指标 (Objectives)
1. 各类检查。
JH-QP-8.5.2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JH-QP-8.5.2编制质管部批准祝树炜1. 目的通过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标识,以防止不同规格、类型、色温、不同过程、检验状态的混淆,以达到区分和可追溯性的目的。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从零部件入库到产品成品交付的过程,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和场合。
3. 定义无4.职责4.1 质管部门负责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和管理。
4.2 各相关部门负责各自责任范围内的产品标识的实施。
5. 工作程序5.1 总则5.1.1 标识和可追溯性视实际需要,并非覆盖所有零部件、半成品。
5.2 采购产品标识5.2.1 采购件应附带供应商合格证或其它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在进料检验后由质量检验员外箱贴上检验标签,标明检验状态。
5.3 产品SMT标产,不同生产批次的喷码批号不同。
5.3.2 SMT工序中转的半成品应带《产品标示卡》,标明检验状态。
不良品及时隔离并有显眼的标示。
没有确认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不得擅自使用。
5.4 产品SA标识5.4.1 SA组装工序在生产前要核对批号的喷码,防止产品混淆。
5.4.2 SA组装工序中转的半成品应带《产品标示卡》,标明状态。
不良品及时隔离并有显眼的标示。
没有确认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不得擅自使用和流出。
5.5 老化5.5.1 老化工序在生产前要核对批号的喷码,防止产品混淆。
5.5.1 老化工序中转的半成品应带《产品标示卡》,标明状态。
不良品及时隔离并有显眼的标示。
没有确认老化合格的成品不得擅自流出老化工序。
5.6 包装出货成品标识5.6.1 成品检验后,产品标示卡上进行标示,并产品上进行标示检验代码。
报表上记录批号、产品型号或文件编号JH-QP-8.5.2编制质管部批准祝树炜序列号以备追溯。
5.6.2 出货前要核对批号的喷码,防止产品混淆。
5.6.3 出货产品应有外箱标贴,标贴按照包装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做完整的包装标示。
5.7 可追溯计划公司应对所有汽车产品的内部、顾客及法规可追溯性要求进行分析,包括根据风险等级或失效对员工、顾客的严重程度,制定《可追溯性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建立和实行产品标识和记录制度,根据标识和记录进行追溯,为分析产品质量和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用于生产的原料、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和用于检验的样品等。
3.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对生产现场待转工序的物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标识;
3.2 品管部负责对物料、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3.3 仓库负责对入库物料、成品进行标识。
4.作业内容
4.1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流程图——附件一
4.2 标识
4.2.1 材料标识:
A. 辅助材料的标识使用供货商的送货标识,由仓管员在来料包装箱检查是否有送货标
签,必须注明生产厂家、名称、规格、零件编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50%)
送货日期等,原材料依送货单确认后填写材料标签(见附件三)贴到该批材料上,
B. 将来料放置于暂放区,IQC验证合格后贴上绿色“合格”标签,不合格物料包括生
产现场的物料,贴上红色“不合格”标签后隔离。
C. 生产现场物料应存放在划定区域,并依原材料标签填写新材料标签贴上。
4.2.2 坯料/半成品、成品和绞线标识
A. 坯料和半成品的生产标签:见附件三。
B. 成品生产标签:见附件三。
C.绞线生产标签:见附件三。
D. 生产过程中的待转序产品由操作工人填写对应的生产标签进行标识,待生产的放置
待生产料区,成品放在成品区。
4.2.3 坯料/半成品、成品和绞线检验状态标识
A、经品管检验合格的坯料/半成品、成品和绞线,由检验人员在生产标签上盖“合
格”印章;
B、经检验判定为待加工修理或可疑产品使用黄色“品质异常品票”标签标识;
C、经确认产品为不可修理品使用红色“品质异常品票”标签标识;
D、操作工自检待修理品使用白色“品质异常品票”标签标识;
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应置于指定区域,及贴上相关标识牌/标识单,标识内容填写完整。
4.2.4 包装标识
A. 漆包线成品重量标签和外箱包装标签见附件三。
4.2.5 生产过程中其它物品的标示(包括材料设备):
生产部必须将不合格材料、模具、治具、工具、生产设备标识区分放置;
4.2.6 不合格品由相关部门作好红色“品质异常品票”标签标识并隔离放置;
4.2.7 特殊要求:
4.2.7.1 依据客户的要求或征得客户同意所采用的标识;
4.2.7.2 “特殊要求”标识,品管部备案记录,将“特殊要求”标识写在相关作
业指导文件上;
4.2.7.3 特殊要求标识,应与内部标签同时使用;
4.3 可追溯性——见附件一
4.3.1 每轴产品上都必须有生产标签和检验状态的标示,根据标签进行相关项目的追
溯。
4.3.2 生产过程中,由生产部按要求记录在品质管理图上,用品质管理图的记录和标
识对生产的材料、工艺、设备状况、挡车工等进行追溯。
4.3.3 根据生产编号和《码单》进行出货批量的追溯。
4.4 生产编号
4.4.1 营销部接到客户订单,将客户订单号依据公司编号原则转换成公司编号,再由
生产计划统一将编号及订单内容反映在生产计划中,分发至各相关部门;各部
门将公司编号记录于相关报表中,以利追溯;
4.4.2 成品编号原则:
产品代号 客户编号年份(生产) 技术编号机台
A .技术编号:N ——NEMA 美标,I ——IEC ,J ——JIS ,G ——G
B ,S ——特殊,Z 表示直焊 型,B 表示剥皮型。
B .产品代号:
E ——铜漆包线, B ——裸铜线 L ——铜绞线 S ——丝包漆包铜绞线 A ——铝漆包线 C ——铜包铝漆包线 X ——镀锡铜线 T ——聚酯绝缘线 P ——铁氟龙绝缘线。
4.4.3 半成品生产编号
材质
来料编号(内部转化的流水号) 4.4.3.1标示说明:
4.5 检验章见附件二。
4.6 各种标签和检验状态标识见附件三。
5. 相关文件和记录、表格
5.1 《不合格控制程序》
5.2 《拉丝品质管理图》
5.3 《包漆品质管理图》
5.4 《码单》
附件一: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流程图
资材部品管部生产部
生产部对生产过程中待
转序的坯料/半成品、成品
和绞线进行标识。
附件二:
检验员合格工号章: 品管部公章: 附件三:
规格+公差 品管检验
材料合格标 材料不合格标签
绝缘线成品生产标签
重量标签
品质异常品票(黄色)
品质异常品票(红色)
品质异常品票(白色)
外包装重量标签: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作业指导书修改履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