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随着中国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精准扶贫成为了当前实施扶贫政策的重要策略。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精准扶贫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对于精准扶贫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我们认为精准扶贫是基于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识别贫困原因、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和精准评估脱贫成效的务实扶贫的重要方法。

其次,我们调研了不同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发现,一些发达地区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一些偏远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

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对于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

最后,我们对于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一些地方扶贫措施过于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帮扶不到位。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对于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贫困人口的生活,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通过事实说明其观点,对调查对象作出评价,阐明其意义,或从总结点上的经验入手,讲明某个道理。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关于调查报告的优秀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按照区委《关于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我同办公室的两名同志组成调研专班,到联系村樟村坪镇黄马河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了实地调研。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黄马河村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黄马河村位于樟村坪镇西北边陲,与保康县接壤,由原石碑坡、回马坡、黄马河等三个贫困村合并而来。

全村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6亩,共有5个村民小组、528户1548人。

主导产业是传统的粮油种植和养殖业。

2014年农民人平纯收入9961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齐心协力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村共硬化村级主干道28公里,新修村组晴雨通车公路16公里;新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8处;新建沼气池150口;培育牲猪规模养殖户4户、山羊规模养殖户3户、特种养殖户3户(其中,大鲵养殖户1户、山鸡养殖户1户、鸽子养殖户1户);发展核桃7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200亩。

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匮乏,该村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

该村有村级债务43万元,现有贫困户171户333人,其中低保户65户,五保户14户。

饮水困难207户,土坯房412户,危房382户,一个自然村(原石碑坡村)未通水泥路,486户未通宽带网,是全区26个特困村之一。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模板(完整版)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7062-39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模板(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模板(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吕梁市是山西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很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

中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深入贫困乡村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吕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吕梁山区贫困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恶劣。

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年降水量仅502.5mm,十年九旱,沟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

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二)农民素质偏低。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

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可持续绿色脱贫路径—山西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山区攻坚深度贫困调研

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可持续绿色脱贫路径—山西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山区攻坚深度贫困调研

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可持续绿色脱贫路径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问题,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

向新时代交一份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满意答卷,需要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

如何把握深度贫困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探索攻坚深度贫困的有效路径?调研组深入山西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山区,通过对5个贫困县16个贫困村22户贫困户进村入户调研,形成了对山西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可持续、绿色脱贫做法的研究总结,同时对全国攻坚深度贫困路径提出建议。

一、调研方向选择脱贫攻坚是一个大课题,调研组为什么选择以深度贫困攻坚为调研方向、以山西吕梁山区为调研地点?(一)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亟须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5年累计脱贫6000多万人。

与此同时,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

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

全国最困难的20%的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平均在23%,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居住着60%的贫困人口。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指出目前脱贫攻坚的主要难点是深度贫困,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出了八项要求。

在此背景下,调研组选择深度贫困攻坚作为调研的主方向。

(二)山西省的做法有借鉴意义山西省在全国率先识别深度贫困地区和人口,出台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意见,精准分类推进中央党校中青二班三支部山西调研组文_—山西吕梁集中连片特困山区攻坚深度贫困调研732018.01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山西临县农村“精准扶贫”情况调查

山西临县农村“精准扶贫”情况调查

山西临县农村“精准扶贫”情况调查作者:高阳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1期[提要] “精准扶贫”这一战略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具体国情。

从该战略出现的背景看,“精准扶贫”方式被强化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存在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

本文从“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出发,探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刘王沟村扶贫现状,总结精准扶贫模式上的创新与经验。

关键词:精准扶贫;贫困户;脱贫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9月12日一、调查目的与意义(一)调查目的。

2014年初,中央制定了“精准扶贫”的战略。

“精准扶贫”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对以往在扶贫领域实施的工作战略的发展与补充,但并非是完全替代。

从最初的区域精准、到后来的贫困县精准、再到贫困村的精准。

我国的精准扶贫经历了不同的内涵变化。

目前关于精准扶贫的严谨研究尚少。

我们此次调查即致力于这一方面。

我们深入贫困村,以事实为依据来进行分析。

(二)调查意义。

“精准扶贫”这一战略是对我国前期扶贫工作的一种方法创新。

它是粗放扶贫的对称。

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对我国完成贫困识别工作、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和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精准扶贫的基础是准确识别扶贫对象,关键是产业扶贫,重要支撑是扶贫资金的整合。

通过健全我国金融扶贫体制,加大对扶贫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扶贫的发展。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与研究创新(一)调查思路及方法。

首先,在本篇调查报告第一部分对于调查目的与调查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于调查地区的基本概况与扶贫开发工作状况作进一步的说明;再次,探讨调查地区贫困程度及致贫原因,并对调查地区的脱贫攻坚总体规划进行阐释;最后,对调查地区具体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并写出有针对性的脱贫计划。

1、调查研究法。

本文采用访谈调查法,根据实地的调查研究,由点及面,总结贫困户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考察其致贫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帮扶。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10篇)推荐文章员工转正自我鉴定工作总结5篇热度:学生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的计划(通用8篇)热度: 2022员工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热度:优秀员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汇总热度:学生会个人工作总结范文5篇热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篇1一、基本情况樊马家河村共有3个自然村,分别为樊家河、马家河、呼家老沟。

全村共有461户,1448人,党员50人,(男47人,女3人),全村常驻人口77户145人;总土地面积18500亩,川坝地1500亩,退耕还林4200亩,荒山1148亩,其中,苹果3200亩;现有贫困户104户317人,其中产业户93户287人,兜底户11户30人;已脱贫户(享受政策)48户151人,其中产业户47户149人,兜底户1户2人;在册贫困户48户154人,其中产业户38户126人,兜底户10户28人;已脱贫户(不享受政策)共8户12人,其中产业户2户2人,兜底户6户10人。

移民搬迁44户,危房改造5户。

本村村民主要靠发展种植产业、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二、工作思路(一)摸“准”扶贫对象,确保精准扶贫“靶向定位”。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把最贫困的户纳入帮扶范围,科学合理制定帮扶计划。

并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总体思路,精心编制了村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确立了贫困户主导产业,填写发放了贫困户登记表、扶贫手册,制定了贫困户脱贫计划,真正做到“有卡、有簿、有册、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

并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对扶贫对象逐户确立帮扶项目,建立脱贫规划明白卡、台账,明确帮扶责任单位、帮扶人员。

山西 扶贫 调研报告

山西 扶贫 调研报告

山西扶贫调研报告山西是中国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扶贫工作一直是该省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点。

为了深入了解山西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果,我对山西扶贫进行了一次调研。

首先,我考察了山西省的贫困地区,并与当地政府官员和贫困户进行了交流。

我发现山西省扶贫工作主要分为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两个方面。

在精准扶贫方面,山西省通过实地走访、摸底调查等方式,查清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贫困原因。

该省还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计划,明确了扶贫政策和资金的分配方式。

通过对贫困户的一对一帮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产能力,增加收入来源。

这种精准扶贫的方式确保了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产业扶贫方面,山西省积极发展了农业产业,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该省还引进了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通过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发展农村电商,促进了农业产品的销售和加工,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山西还鼓励贫困户参与农村旅游和乡村特色产业的开发,进一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此外,山西省还注重教育和健康扶贫。

该省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投入,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和教育资源。

通过提供免费教育、减免学杂费等措施,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

同时,山西省还加强了对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工作,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服务和药品,确保了贫困户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总体来说,山西省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贫困人口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一部分贫困户实现了脱贫。

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山西省的扶贫工作还存在资金不足和地方贫困程度不均衡的问题。

有些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和资金到位不够,影响了贫困户的脱贫进程。

其次,贫困户的脱贫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一部分贫困户存在技术水平低、市场意识薄弱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产业引导。

综上所述,山西省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我认为山西省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并加强地方的产业培育和发展。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两篇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两篇

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范文两篇精准扶贫的调研报告篇1最近我到XX县XX个村做了约一个星期的实地调研,结合陇南市大数据中心随机抽查,开了X个乡村小型座谈会,细听了一部分干部群众的意见,对精准扶贫工作,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得到了不少真实的情况。

总体看,精准扶贫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信心与决心问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我所到的县乡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真实想法,这些同志对打好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他们敢想敢干,敢于担当,已经做出了许多成绩,创造了很多经验。

但也有一些同志存在着信心不足的问题。

我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同志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心理上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胸中还没有一盘棋的思想,工作推动力度不大。

一些同志在调研中,强调困难多一些,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少一些,因此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少了一些勇气和闯劲。

当前,树立信心和决心,是各级干部和群众急需解决的思想问题。

我们要在几年内完成几十万人口的脱贫任务,困难很大,这是事实,但信心是最重要的,有信心才能把群众发动起来,有信心才能面对挑战。

我去的几个偏远乡镇,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资源匮乏,脱贫攻坚难度确实很大。

但一些群众讲,干部有信心,群众才会有希望。

我和一些乡村干部群众座谈时,大家经常会谈到近几年的发展,他们说,陇南的巨大变化,是克服各种困难干出来的,不干就什么前途也没有。

调研中还发现,绝大部分乡村干部,对什么时间脱贫,怎样脱贫,头脑是清楚的,采取的措施也是务实管用的。

但有的乡村干部,却是一本糊涂账。

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心中要有数,既要对困难问题有数,还要对解决办法有数。

当然方法要切实可行,措施也要跟得上去。

我去过的一个乡镇,发展条件比较好,只有几百人的贫困人口,但他们的脱贫时间却放在了两年以后,实际上,这个乡是完全有条件提前脱贫的。

对一些脱贫任务艰巨的乡来说,把脱贫时间适当放宽一点是稳妥的,但有条件、能够提前完成脱贫任务的地方,不努力争取就是认识和方法问题了。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概述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出精准扶贫政策,扶贫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我们小组召集了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对某省某县的扶贫工作进行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围绕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展开,探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精准扶贫政策在当地的实际效果如何。

经过两周的调研,我们走访了该县6个村,采访了15户贫困户以及有关部门和扶贫企业的负责人。

并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制定了本报告。

调研结果改变发展思路,更加注重全面发展通过采取更加注重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该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扶贫过程中,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突出问题,采取分类指导,因村因户施策,不断强化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同时还引导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发挥企业和乡村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了有利于扶贫工作的合力。

让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该县在扶贫过程中,注重群众的意见和反馈,扶贫措施更加人性化。

县政府与当地企业合作,采用一对一扶贫、助学帮扶等形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

同时,县里还积极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提高了贫困户获得感。

借鉴其他地区的扶贫经验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县对其他地区的扶贫经验也进行了总结和借鉴,包括流转土地、开展旅游业等。

这些经验的借鉴和应用,对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县政府还积极推动各项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问题和建议在本次调研中,虽然该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比如,有些贫困户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帮扶;扶贫项目推广不够到位等等。

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建议:进一步完善扶贫工作体系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以解决最基本的饮食、住宿、医疗、教育等问题。

同时,切实增加扶贫项目的投入,提高扶贫项目的覆盖率。

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加强扶贫产业的发展,从而给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

山西吕梁精准扶贫红枣产业发展研究

山西吕梁精准扶贫红枣产业发展研究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9年第10期24产 业 发 展山西吕梁精准扶贫红枣产业发展研究温晓艳(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农业农村局,山西 吕梁 032100)摘要:山西省吕梁市是全国著名的“红枣之都”,红枣栽种面积达160万亩,年产量3亿千克,占全省产量的3/5,全国产量的10%左右,是当地一项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是“十三五规划”精准扶贫产业。

该文在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对红枣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整理归纳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枣农意识、畅通生产渠道、转变管理方式与经营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强化市场参与、合理规划布局、增加政府扶持等措施,以有效促进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红枣;产业;问题;对策温晓艳. 山西吕梁精准扶贫红枣产业发展研究[J]. 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9):24-25.红枣是吕梁市传统的特色农业产业,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是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枣农的衣食来源、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加工程度、产业链、品牌效应等因素,产业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当前全国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吕梁市正处于以煤炭资源等为主的粗放经营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型期,实现红枣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势在必行。

为此,深入了解现阶段该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准限制其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推进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在推动吕梁市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必要性和指导性[1]。

一、吕梁市红枣产业发展现状1、种植规模及产量吕梁市是山西省红枣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生产区域,栽种面积达160万亩,年产量3亿千克,拥有红枣主题精品园区50余个(其中万亩级4个)。

吕梁红枣显著特点是个头大内核小,肉质细腻肥厚,外皮薄有光泽,色泽暗红,单颗大小一般在3-7 cm 之间,重40 g 左右,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可鲜果采摘即食,也可制成干枣食用。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

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吕梁山区的调研报告吕梁市是山西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很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

中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深入贫困乡村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吕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吕梁山区贫困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恶劣。

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年降水量仅502.5mm,十年九旱,沟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

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二)农民素质偏低。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

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

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经调查了解,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大学生需10000-20000元。

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

吕梁扶贫调研报告

吕梁扶贫调研报告

吕梁扶贫调研报告吕梁扶贫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作为一个贫困较为严重的地区,吕梁拥有众多贫困人口。

为了更好地了解吕梁扶贫情况,以及当前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我们组织了一次扶贫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吕梁的扶贫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推动吕梁的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调研方式和内容我们采取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

访谈的对象主要包括吕梁市扶贫办工作人员、扶贫单位负责人、乡镇干部以及部分贫困户。

问卷调查则面向吕梁市的常住居民,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获取了500份有效问卷。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吕梁市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情况、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我们调研发现,部分贫困户对于吕梁市的扶贫政策并不了解,存在信息不畅通的问题。

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贫困户无法及时了解到相关政策,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2. 扶贫项目实施不够精准:吕梁市扶贫项目的实施存在精准度不够的问题。

部分扶贫项目没有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果不佳。

此外,部分扶贫项目涵盖面过大,无法真正解决贫困户的根本问题。

3. 扶贫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调研发现,部分贫困户对于吕梁市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不清楚。

一些贫困户认为扶贫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导致很多资金无法真正用于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4. 扶贫成效缓慢:尽管吕梁市一直在努力推进扶贫工作,但是调研结果显示,扶贫成效相对缓慢。

一些贫困户表示在过去几年的扶贫工作中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仍然面临许多生产和生活困难。

四、建议和解决方案1. 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吕梁市应加大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相关政策,确保贫困户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2. 精准制定扶贫项目:吕梁市在制定扶贫项目时应更加注重精准度,根据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项目,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扶贫效果的提升。

精准扶贫督导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督导调研报告

精准扶贫督导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次精准扶贫督导调研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和评估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与时间本次调研采用深入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时间为2021年6月至8月。

三、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主要对象包括贫困地区扶贫办、党委政府、扶贫项目执行机构、贫困户等相关参与者。

四、调研内容1. 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情况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了解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制定、实施和评估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

2. 扶贫项目实施状况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了解扶贫项目的选取标准、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效果、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扶贫项目对贫困户的实际帮助和改变。

3. 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调研调研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包括资金的来源、分配、使用效果等方面的情况,以及针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扶贫政策落地情况调研了解精准扶贫政策在各地的具体落地情况,包括政策的执行效果、政策与实际情况的匹配度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调研结果根据对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 精准扶贫政策在贫困地区得到了较好的宣传和推广,但政策的具体执行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2. 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较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状况。

3. 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较为透明,但在资金的分配和项目选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监督。

4. 精准扶贫政策在不同地区的落地情况有所不同,需要更加关注政策的实施效果和适应性。

六、建议与改进措施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改进措施:1. 加强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率和执行情况的一致性。

2. 进一步完善扶贫项目的选取标准和管理机制,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性。

3. 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公平性。

进行精准脱贫工作中吕梁山区的调查报告范文

进行精准脱贫工作中吕梁山区的调查报告范文

进行精准脱贫工作中吕梁山区的调查报告范文吕梁市是陕西省脱贫攻坚的主阵地,现阶段精准脱贫目标经营规模仍然非常大,部分贫苦农村生产制造日常生活标准还很落伍,尤其是一些早已处理吃饱穿暖的人民群众因灾、因病贫困难题还很突显。

中间明确提出进行精准脱贫工作中至今,大家根据深层次贫苦农村举办交流会、当场交流、入户调查等方式,基本摸透了吕梁进行精准脱贫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防范措施。

一、吕梁山区贫苦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极端。

吕梁山区千沟万壑,山峦叠嶂,均值降雨量仅502.5毫米,十年九旱,丘壑、光秃秃、旱灾变成独特的地理特征。

尤其是一部分偏僻乡村交通出行不畅,通信落伍,信息内容阻塞,传统制造业无法得到升值提高,合理資源不可以充足综合利用,沒有产生创收发家致富的帮护产业链。

(二)农户素养稍低。

人力资本文化素养低,既是贫苦的結果,也是导致贫苦的缘故。

很多贫困户因贫苦而失学儿童,又因失学儿童而变成新一代贫困户。

因为她们文化素养相对性较低,发展趋势家中经济发展缺方案,缺技术性、缺管理水平,就算是外出打工收益也和非困难户有非常大差别。

加上困难户小农意识不可动摇,思维模式和个人行为方法落伍,小农意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一切都等我国和社会发展的援助。

虽然有一些困难户有摆脱贫困的心愿,并持续勤奋试着,但因为思想僵化,意识未知,缺乏引导,造成不成功,最后失去创业致富的自信心和胆量。

(三)儿女念书致贫。

近些年,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趋势,绝大多数乡村青年人外出打工或自主创业,有的全家老小出门,乡村绝大多数幼稚园和中小学班集体参差不齐,与之配套设施的对策是集中化办寄宿制学校,造成农村孩子儿童、中小学环节就迫不得已出门念书。

还一些父母为了更好地照料儿女念书,只有寄住或租房子住在有院校的城区,那样提升了家中压力。

而针对一部分全家老小外出打工的农户而言,带娃去城区或大城市念书,一样无形之中也加剧了财政负担,针对并未压根脱贫致富的农户也是承受不住。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3篇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检查报告,仅供参考。

精准扶贫检查报告篇一: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黎川县扶贫和移民局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集中下基层座谈调研,深入村组开展民情调查,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积极调研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方法。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黎川县扶贫开发基本情况“十二五”期间,全县有省级扶持贫困村15个,涉及201个村小组、26932人。

近年来,黎川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扶贫部门精心指导下,大力推进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2006-2012年,共新修乡村公路118公里,解决了20284人的行路难问题;新铺设饮水管道38960米,解决了9140人饮水困难问题;新建水渠13130米,新建排陂、水坝等水利设施28处。

二是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将新农村建设向贫困村倾斜,黎川德胜搬迁移民集中安置新村大力实施村庄整治建设。

2006-2013年,全县建设了450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其中贫困村中新农村点146个,点全县新农村点的32.4%;打造了32个综合示范点、120个森林村庄,占全县30户以上村庄的53.1%,占农民总数的50.1%。

三是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观。

2008年-2013年,全县完成搬迁移民10422人,建设集中安置点34个,厚村乡移民集中安置点、德胜镇移民集中安置点被评为全省示范建设点。

四是特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培育发展了食用菌(茶树菇)、烤烟、香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涌现出万亩香榧示范种植基地、千亩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百万筒食用菌示范基地、千亩烤烟示范基地等几十个特色农业基地,黎川茶树菇、香榧获国家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香榧之都”、“优质水产基地县”,烤烟被列入“两个基地单元县”。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选范文)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精选范文)【山西】本文目录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个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县级领导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县级精准扶贫调研报告格式吕梁市是山西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很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

中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深入贫困乡村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吕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吕梁山区贫困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恶劣。

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年降水量仅502.5mm,十年九旱,沟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

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二)农民素质偏低。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

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

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经调查了解,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大学生需10000-XX0元。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荐读】(2)_调研报告.doc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荐读】(2)_调研报告.doc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荐读】(2)_调研报告3、加大对残疾人的医疗康复救助,提高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的报销比例;村、社区建立康复训练室、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服务。

把残疾人康复、医疗、训练费用纳入医疗报销范围,残疾儿童(如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康复纳入救助范围。

4、积极扶持残疾人就业,人社、残联等部门应积极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

工商、税务、金融等社会相关部门要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及相关扶助。

5、积极开展社会托养服务。

着力建设社会托机构,对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力抚养的重度残疾人实行社会集中托养。

(五)围绕贫困人口信教问题的原因及社会影响问题经调查余川镇砌石村和王宪村发现,两村共计有贫困人户1881人,除少年儿童外,50%以上的群众信仰佛教、道教。

个别人信奉三赎基督教(邪教),甚至有党员带头信教。

产生信教原因有如下几种:一是迷信菩萨救苦救难,保护平安,消灾降福。

二是家庭传播或盲从。

三是地处宗教文化影响,年龄结构主要在40岁以上。

建议:1、加强对宗教事务的宣传和规范管理。

2、加大农村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建设。

3、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4、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切实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职责。

三、综合调查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成因(一)当前开展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凝集全社会力量,充分挖掘多方潜能,全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一是落实政策,推进专项扶贫。

将国家扶贫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推进产业化扶贫,高标准抓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专项扶贫,2013年以来,我市共投入扶贫开发专项资金600余万元,确定扶贫开发项目63个。

完成雨露计划460人次。

二是整合资源,推进行业扶贫。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支持贫困镇、村、组发展,把着力点放在集中解决贫困地区交通难、水电难、种田难、读书难、就医难等问题上,加强农村土地整理、水利、交通、通讯、电力、文化、教育、卫生和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市包括46个贫困村在内的341个村(社区)全部实现了水泥路面村村通,电力、通讯组组通,低保、医保和失地农民保险全覆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梁市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为了把“真扶贫、扶真贫”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欢迎阅读网为您提供的关于吕梁市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希望可以帮到你~!吕梁市是山西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目前扶贫对象规模依然很大,部分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很落后,特别是一些已经解决温饱的群众因灾、因病返贫问题还很突出。

中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们通过深入贫困乡村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入户调查等形式,初步摸清了吕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吕梁山区贫困基本情况(一)自然条件恶劣。

吕梁山区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年降水量仅502.5mm,十年九旱,沟壑、光秃、干旱成为鲜明的地理特征。

特别是部分偏远山村交通不畅,通讯落后,信息闭塞,传统产业得不到增值提升,有效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没有形成增收致富的支助产业。

(二)农民素质偏低。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既是贫困的结果,又是造成贫困的原因。

许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

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打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

加之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小富即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

尽管有些贫困户有摆脱贫困的愿望,并不断努力尝试,但由于思路不清,观念不明,缺少引导,导致失败,最终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

(三)子女上学致贫。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创业,有的举家外出,农村大部分幼儿园和小学班级不齐,与之配套的措施是集中办寄宿制学校,导致农村孩子幼儿、小学阶段就被迫外出上学。

还一些家长为了照顾子女上学,只能寄居或租住在有学校的城镇,这样增加了家庭负担。

而对于部分举家外出打工的农民而言,带孩子去城镇或城市上学,同样无形中也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根本脱贫的农民更是不堪重负。

经调查了解,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8000元左右,大学生需10000-20000元。

一些贫困户家庭往往为了子女上学负债累累。

(四)因灾因病返贫。

一方面,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无法抵御旱、涝、风、雪、雹、霜和虫害、疫情等频发的自然灾害。

另一方面,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问题(一)经济社会转型增加了农民收入估算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经济相互交织混合发展,给准确调查核实农户收入增加了难度。

加之,受农业经济效益低而不稳影响,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其中群众的一些隐性收入较难掌握。

(二)农民素质偏低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

由于农村教育的先天缺陷与后天乏力,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思想觉悟有偏差,政策界限把握不准,均等化思想比较严重。

面对利益之争时,互不相让,给精准识别增加了难度。

同时,贫困农民经济基础不同,智力能力差别较大,导致帮扶要求千差万别,扶贫措施难以满足个性化要求。

(三)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

近年来,随着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和地方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各种矛盾日渐突出,特别是城郊型、工矿型农村显得较为突出。

一是换届选举中宗派势力、家族势力严重,有的农村政权甚至把持在黑恶势力手中,有利可图时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矛盾。

二是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实际长期居住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在农村实施规划扶持项目中出现劳力紧缺和种植项目后期管护难到位的现象。

三是一些农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责任心不强,作风不民主,对贫困人口认识有偏差,认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是搞形式,扶贫到户不一定能兑现,导致乡村干部对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四是精准识别要求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而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难以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

(四)市场变幻莫测导致难以培育扶贫主导产业。

市场经济千变万化,近年来一些农产品、畜产品价格波浪式变化,农民难以摸清市场规律,无法规避市场风险,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经营思维,给一些农民形成了灾难性的打击和损失。

一家一户帮扶势单力薄,即使一村一户搞了一品一业,由于市场发育不良,有的甚至远离市场,造成产品滞销,农民怨声载道。

尽管过去各级政府号召群众办了一些实体,搞了一些产业,终因市场原因半途而废,一直未形成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五)特殊的贫困特征导致精准扶贫任务艰巨。

受诸多因素影响,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仍然是我市目前最明显的特征。

2013年,全市贫困人口还有75万,占全省的四分之一,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其中六个国定贫困县的贫困人口 (57.32万)占了全市的75.65%;农民人均收入较低,仅6186元,位列全省倒数第二,其中六个国定县3489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5%。

除孝义、汾阳、文水外,还有6个国定贫困县、4个省定(插花)贫困县,贫困层次不尽相同,要做到精准扶贫难度较大,而且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覆盖。

三、开展精准扶贫的案例分析岚县上明乡阳寨村由郝家山、上阳寨、下阳寨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 246户、910口人。

2012年秋季,岚县扶贫办安排该村50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

面对农民贫困状态参差不齐、智力能力差别较大、脱贫致富信心不足、等待观望思想严重的现状,乡、村两级干部立足公平公正,有序操作,初步探索出一条精准扶贫路子。

(一)因地制宜科学选定项目。

经县扶贫办和乡村两级干部联合考察,综合分析认为养牛成本相对较高,养鸡、猪疫病难以控制,价格波动较大,且从全国范围来看处于饱和状态,不宜发展。

结合近几年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禁牧影响了本地山羊发展,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羊肉比较环保观念的影响,最终确定实施肉羊养殖。

(二)阳光操作确定帮扶对象(养殖户)。

为了确保整个操作过程公开、公平、公正,乡村两级通过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要求村民自愿报名。

其中30多户农民有意愿养殖脱贫致富,还有部分农户要求平分养殖项目,人人有份,然后将自己所得部分出售,以此赚取一些现金救急。

针对这一情况,乡村两级干部组织群众评议,首先否决了第二部分人的想法;然后针对30多户农民,作出自筹资金300元/只购买肉羊的决定。

经准备养殖的贫困户讨论,认为300元/只价格较高,多数贫困户拿不出钱;之后,根据市场行情测算,决定凡自筹资金200元/只的农户都有资格享受帮扶政策。

最后,通过报名、筛选、筹资,确定了30户农户,筹到现金8万元。

(三)充分酝酿确定肉羊品种。

经过养殖户共同商讨,认为本地山羊宜于山坡放牧,不符合退耕还林政策,且圈养育肥慢。

而藏西肉羊圈养育肥快,符合退耕禁牧政策,且适宜岚县气候,所以选派养殖户代表和乡、村两级干部去青海大草原,以1350元/只的价格购得藏西肉羊410只(其中,公羊10只)。

(四)结合实际肉羊分配到户。

根据自筹资金多少,支村“两委”确定了每个帮扶户的肉羊数量。

其中,最多的农户有20多只,最少的4、5只。

且在青海买羊时,乡村两级干部就将所购410只肉羊打耳编号,回来后抓阄取羊,很快将肉羊分配到户。

(五)农户自愿整合集中饲养。

经过一段时间饲养,养殖能力较差的一些个户出现了向外抛售肉羊的想法,干部发现这一苗头后,及时制定了相关措施:一是母羊交易不准出村,只限于本村贫困户之间;二是除非正常死亡,母羊三年内不准宰杀食用;三是羯羊出售须经村干部验收,方可进行。

最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410只肉羊集中到了16户农民手中集中饲养。

从2012年秋到2013年春,实现了肉羊的正常饲养。

经过一年时间气候适应,2013年秋,母羊开始产羔。

截止目前,不仅410只肉羊保存完好,而且繁殖了近200只小羊,按市场价500元/只算,一年时间可收回投资10万元,效益十分可观。

结合阳寨村贫困户自发参与养殖的,项目实施过程始终贯穿着“精准”二字,瞄准了全村帮扶产业——肉羊养殖,瞄准了帮扶对象——养殖户,照顾到了不同个体,符合“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差别到人”的工作机制。

同时,整个操作过程从自愿报名——民主评议——政策限制,严格按程序执行,是精准扶贫的最好实践。

四、开展精准扶贫的对策与建议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

通过基层的实践操作,我们认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应围绕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方面来开展。

(一)申报是基础。

组织动员群众申报自己的收入情况,厘清群众收入来源,算清群众年度收入总账,是搞好精准扶贫的基础。

农民种地收入好算账,打工收入很直观,财产性收入比较固定,经营性收入相对隐蔽。

所以,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其放下包袱,主动申请登记,从而汇总出每一户比较符合实际的收入基数,作为村民相互对比和是否确定帮扶的依据。

(二)评议是手段。

根据每户村民上年度收入情况,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进行民主评议。

具体为:以村为单位,按照每户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结合本村贫困人口指标数,从低到高进行分类排队,然后选择确定贫困户。

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农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年老体弱丧失劳动力的,大病大灾造成生活困难而无力翻身的。

诸如此类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民政部门按当地农村低保标准进行复核,并负责建档立卡,列为救助对象,加大救助力度,把他们从扶贫对象中剔除出去。

第二类是除特困户外上年收入在全省确定的贫困标准以下,且有脱贫致富意愿和能力,政府扶持一把就能很快脱贫的农民,他们是吕梁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

针对各自的脱贫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致富项目,最好一个村选择一个比较共同的产业,形成比较优势。

第三类是上年收入超过全省确定的贫困标准的农户。

政府要帮助这类农户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

要从扶持政策、金融贷款、信息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调动他们进一步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从而使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政策是界限。

在申报和评议过程中,最难识别的是二、三类农户。

为了便于民主评议和基层干部掌握尺度,建议上级制定比较刚性的政策界限。

例如:一是上年收入多少元为识别标准。

二是有显性财产(城镇以上城市有固定房产、门面,有轿车之类的交通工具,有一定数量的牛、羊牲畜等)的农户为脱贫户,有经营性实体,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三是识别过程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做到对象明确、程序规范、措施得当、效果明显。

具体识别过程要坚持以下几个优先条件:即,人均收入低、家庭财产少的贫困户优先 ;群众贫困户比党员贫困户优先;年老体弱的贫困户比年轻力壮的贫困户优先;独生子女贫困户比超生贫困户优先;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贫困户优先;村内现仍居住在危房,无条件改善现状且生活困难的农户优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