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优势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杂种优势利用》课件

,推广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THANKS。
动物杂种优势的实例
杂交牛
通过将不同品种的牛进行杂交, 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牛品种,具 有更高的生长速度和肉产量。
杂交猪
通过将不同品种的猪进行杂交, 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猪品种,具 有更高的生长速度和肉产量。
杂交鸡
通过将不同品种的鸡进行杂交, 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鸡品种,具 有更高的产蛋量和蛋品质。
植物杂种优势的实例
杂种优势利用
目录
• 杂种优势的概念 • 杂种优势的利用方式 • 杂种优势的实例 • 杂种优势的未来发展
01
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的定义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多个品种、种间或亚种间杂交后 产生的后代在生长势、繁殖力、抗逆性、适应性以及
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超过其亲本的现象。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动 物界,也存在于植物界。
02
基因工程育种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具有优良性状的 基因导入到其他植物或动物中,获得转基因生物,用于生 产或育种。这种利用方式能够快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转 基因生物,提高生产效益和育种效率。
03
细胞工程育种是指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将具有优良性状的 细胞进行繁殖和筛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细胞系或个体 。这种利用方式能够快速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细胞系或个 体,提高生产效益和育种效率。
03
杂种优势的实例
农业杂种优势的实例
杂交水稻
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获得具有杂种 优势的水稻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抗逆性。
杂交玉米
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将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获得具有杂种优 势的玉米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和抗逆性。
《杂种优势育种》课件

杂种优势的利用方式包括杂交育种、分子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等。
03
杂种优势育种的策略与技术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如高产、优质、抗逆等。
亲本选择
根据亲本的遗传背景和育种目标,合理配制杂交组合,以提高杂种优势。
亲本配制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组合。
根据杂交组合的表现,优化杂交组合的配比,以提高杂种优势。
在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中,育种专家采用了多种育种技术,如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基因工程等,以加速品种的选育进程和提高品种的质量。
杂交水稻的成功育种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其他作物的杂种优势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转基因作物是杂种优势育种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的基因组中,育种专家可以培育出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种优势育种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抗逆性
通过杂种优势育种,可以培育出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新品种,如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02
杂种优势育种的基本原理
03
在农业生产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玉米杂种优势
玉米杂种优势表现为显著的产量增加和抗逆性提高,通过利用不同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可以培育出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
奶牛杂交育种
通过引入外来优良品种的公牛与本地母牛进行杂交,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的产奶量和乳质,同时增强抗病性和适应性。
猪杂交育种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可以获得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的猪种,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03
杂种优势育种的策略与技术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如高产、优质、抗逆等。
亲本选择
根据亲本的遗传背景和育种目标,合理配制杂交组合,以提高杂种优势。
亲本配制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组合。
根据杂交组合的表现,优化杂交组合的配比,以提高杂种优势。
在杂交水稻的育种过程中,育种专家采用了多种育种技术,如辐射诱变、化学诱变、基因工程等,以加速品种的选育进程和提高品种的质量。
杂交水稻的成功育种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其他作物的杂种优势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转基因作物是杂种优势育种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的基因组中,育种专家可以培育出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种优势育种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抗逆性
通过杂种优势育种,可以培育出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新品种,如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02
杂种优势育种的基本原理
03
在农业生产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可以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
玉米杂种优势
玉米杂种优势表现为显著的产量增加和抗逆性提高,通过利用不同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可以培育出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玉米新品种。
奶牛杂交育种
通过引入外来优良品种的公牛与本地母牛进行杂交,可以显著提高后代的产奶量和乳质,同时增强抗病性和适应性。
猪杂交育种
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可以获得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的猪种,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7杂种优势利用PPT课件

2
• 中国早在 1400 多年前 , 北魏贾思勰所著的 《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马和驴杂交产生 骡子的事实 , 为人类历史上开辟了观察和利 用杂种优势的先例 。
• 欧洲在产业革命之后 , 开始了作物杂种优势 利用的研究,法国学者 Kolreuter, 在 1761-1766 年育成了早熟优良的烟草种间 杂种 ,并提出种植烟草杂交种的建议。
7
杂交小麦的研究始于 1965 年, 现已选育出 一批强优势组合, 正在进行区域试种。
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始于 60 年代中期, 经 过 20 多年的研究, 已育成秦油 2 号、华杂 2 号等几个杂交组合, 据初步统计, 1990 年秋播 杂交油菜面积已超过 40 万平方km2, 在国际 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七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及其表现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杂种优势 (heterosis) 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 现象 , 是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 种F1 , 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 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 大多数的遗传育种工作者都把杂种活力和杂种 优势看成同义语, 而更多地采用杂种优势这一 术语。
10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 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 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 ( 系 )的优越性。
杂种优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 从育种学的观点出 发 , 主要是指以产量性状为主的育种目标性状方面, 杂交种品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超过其亲本的相应性 状。分为三种类型:
12
为了便于研究和利用杂种优势 , 通常采用 下列方法度量杂种优势的强弱。 1、 中亲优势 (mid-parent heterosis)指杂 交种 (F1) 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 双亲 (P1与 P2) 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 : 中亲优势 =[ F1 -(P1+P2)]/2/ (P1+P2)/2 × 100%
• 中国早在 1400 多年前 , 北魏贾思勰所著的 《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马和驴杂交产生 骡子的事实 , 为人类历史上开辟了观察和利 用杂种优势的先例 。
• 欧洲在产业革命之后 , 开始了作物杂种优势 利用的研究,法国学者 Kolreuter, 在 1761-1766 年育成了早熟优良的烟草种间 杂种 ,并提出种植烟草杂交种的建议。
7
杂交小麦的研究始于 1965 年, 现已选育出 一批强优势组合, 正在进行区域试种。
油菜杂种优势的研究始于 60 年代中期, 经 过 20 多年的研究, 已育成秦油 2 号、华杂 2 号等几个杂交组合, 据初步统计, 1990 年秋播 杂交油菜面积已超过 40 万平方km2, 在国际 上处于领先地位。
第七章 杂种优势利用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况及其表现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杂种优势 (heterosis) 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 现象 , 是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 种F1 , 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 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的现象。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 大多数的遗传育种工作者都把杂种活力和杂种 优势看成同义语, 而更多地采用杂种优势这一 术语。
10
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 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 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 ( 系 )的优越性。
杂种优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 从育种学的观点出 发 , 主要是指以产量性状为主的育种目标性状方面, 杂交种品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超过其亲本的相应性 状。分为三种类型:
12
为了便于研究和利用杂种优势 , 通常采用 下列方法度量杂种优势的强弱。 1、 中亲优势 (mid-parent heterosis)指杂 交种 (F1) 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与 双亲 (P1与 P2) 同一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 : 中亲优势 =[ F1 -(P1+P2)]/2/ (P1+P2)/2 × 100%
育种学总论第10章杂种优势利用精品PPT课件

优势 次 F>HP HP>F>LP (%)
F<LP
138.3 2 67
5
8
116.4 4 48
23
9
106.0 5 31
34
15
146.2 1 64
14
2
125.1 3 69
11
0
19.10.2020
共110页
20
5、品质
❖杂种一代的品质也有一定优势,当然并不是所 有组合及所有的品质方面都比双亲优越
✓ 不同点:前者认为双亲的非等位显 性基因的互补产生杂种优势;后者 认为双亲等位基因间的互作产生杂 种优势
19.10.2020
共110页
35
数量性状位点及其互作方式为显性假说和 超显性假说提供了证据
Q1
Q2 Q3
Q4
Q5
Q6
Q7
×
1992年,stuber报道 超显性是玉米杂种 优势的遗传基础
1995年,xiao报道显性是 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9.10.2020
共110页
40
水稻制种田
19.10.2020
共110页
41
二、亲本选配
(一)对杂种亲本的基本要求 1、基因型纯合,表现型整齐一致; 2、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 3、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并相互互补; 4、亲本自身产量高,开花习性符合制
种要求
19.10.2020
共110页
42
1、基因型纯合,表现型整齐一致
杂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数值超过双亲 (P1和P2)同一性状的平均数的比率
F1-(P1+P2)/2
超中优势(%) =
ⅹ100%
杂种优势利用课件(共34张PPT)《畜禽繁殖与改良》

三、杂种优势利用方式
缺点
维持3个纯种,成本较高 一般需要两次配合力测定,组织工作复杂
三、杂种优势利用方式
3、双杂交
双杂交又称四元杂交,即以四个品种或品系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两类杂种间进行第二级杂交,产 生经济用商品畜;或者用三品种杂交的杂种畜作母本,再与另有一种的公畜杂交 ,产生经济用畜群。
三、杂种优势利用方式
缺点
杂交后代不作种用,F1代繁殖性能上的杂种优势没有 机会表现和利用。
杂种的遗传基础不广泛,因而不能利用多个品种的基因 加性互补效应。
三、杂种优势利用方式
2、三元杂交
又叫三品种杂交。三元杂交就是先用 两个品种杂交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母 本,再与第三个品种的公畜杂交,产 生的三品种杂种全部供经济利用。
三元轮回杂交模式图
三、杂种优势利用方式
优点
除第一次杂交外,母畜始终都是杂种,有利于利用繁殖性能方面的杂 种优势
对于单胎家畜,需要较多母畜,可以利用杂种母畜 每代只需引入少量纯种公畜或利用配种站的种公畜,不需要维持几个
纯繁群,便于组织 每代交配双优势利用方式
黄牛(♀) × 牦牛( ♂ ) ↓
变犏牛
牦牛( ♀ ) × 黄牛( ♂ ) ↓ 真犏牛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广泛应用于猪牛羊禽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的表现
主要取决于杂交用的亲本群体质量和杂交组合是否恰当。
2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和步骤
8
二、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和步骤
杂种优势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对杂交 亲本种群的选优提纯、又包括杂交组合的选择和杂交 工作的组织;既包括纯繁,又包括杂交,是一套综合 措施,习惯上称为经济杂交。
二、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和步骤
育种学总论第10章杂种优势利用精品PPT课件

1985 47757 12628 26.44 351.9 431.5 79.6 1680.4 545.8 32.48
19.10.2020
共110页
8
3、杂交油菜的研究
1972年,傅廷栋教授在甘蓝型油菜品种波里 马中发现雄性不育突变株, 称polima CMS(简称pol CMS) ; 1976年,湖南省农科院油菜杂优协作组首先 实现pol CMS的三系配套; 1986年,李殿荣选育出国际上第一个通过品 种审定并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甘蓝型油菜三 系杂交种“秦油2号”(陕2A×垦C1); 1990年,杨光圣等在甘蓝型油菜品种杂交后 代中发现并选育出生态型雄性不育系AB1, 为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由“三系” 向“两系” 过渡奠定了基础
19.10.2020
共110页
7
中国杂交水稻早期种植情况
年
面积(万亩)
份 水稻 杂交稻 %
亩产(公斤)
总产(亿公斤)
水稻 杂交稻 增产 水稻 杂交稻 %
1976 54326 201.6 0.39 231.5 280.0 48.5 1258.1 5.9 0.5
1980 50817 7183.1 14.13 275.5 353.1 77.6 1399.1 253.7 18.13
各种作物杂种一代的产量多数较高,强 优势组合的F1产量超过双亲平均值是普 遍现象,一般杂交种比推广的普通良种 增产20-40%,高的可达二倍以上
19.10.2020
第十章 杂种优势利用
杂种优势(Heterosis):指两个 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 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 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双亲 的现象
主要内容:
第一节、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第二节、杂种优势表现特性 第三节、杂种优势表现的遗传基础 第四节、杂种品种的选育程序 第五节、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杂种优势的利用PPT课件

.
18
育种者的权利易得到保护
.
19
花卉杂种优势育种的成就
• 金鱼草 • 矮牵牛 • 百合 • 樱草 • 蒲包花 • 万寿菊 • 四季海棠 • 一串红 • 三色堇 • 香石竹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太
.
34
.
35
.
产F1种子供生产播种用。
.
14
2.优势育种与重组育种的异同点
1)
2)
3)
3. 杂种优势的利用要点
➢ 杂种优势通常是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个别 性状表现突出;
➢ 杂种优势常常明显表现与杂种一代; ➢ 杂种优势利用的价值因植物不同而异; ➢ 杂种优势的利用与双亲相对差异互补有关; ➢ 杂种优势的表现与双亲纯合度有关; ➢ 杂种优势与环境条件有关。
区组
随机误差
.
61
方差分析结果
.
62
(4)半轮配法
A
B
C
D
A
X
B
X
X
C
X
X
X
D
X
X
X
X
.
63
三、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选优良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 后,还需确定各自交系的最优组合 方式。
1、单交种:
2、双交种:
3、三交种:
.
64
.
65
.
66
3.三交种:
《优势杂交育种》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8
(2)超亲优势
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 状的平均值与高值亲本(Ph)同一 性状平均值差数的比率。
F1 - Ph H = —————— X 100%
Ph
精选课件ppt
9
(3)超标优势 指杂交种(F1)的产量或某一数量性状的平均值 与当地推广品种(CK)同一性状的平均值差数
• F2及以后世代的基因分离重组则破坏了这个 基本条件。基因的分离也导致了表现型的不 一致。
精选课件ppt
17
七、杂种优势的早期预测与固定
酵母
预
酵母培养法
测
线粒体互补法
P1 ≈ P<2 P1+P2≈ F1
同工酶分析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RFLP RAPD
精选课件ppt
BN
18
杂种优势的固定
无性繁殖法 无融合生殖法 染色体加倍法 平衡致死法
若在一基因位点上存在若干复等位基因,那么
a1a2 a1a3 a1a4 …...
anan-1
a1a1 a2a2 > a3a3 …...
anan
精选课件ppt
6
优势杂交育种与常规杂交育种的比较
相同点
基本原理和采用 的手段相同
相异点 1、所利用的遗传效应不同
2、育种程序不同
杂种
优势育种
✓ 加性效应 ✓ 显性效应 ✓ 上位性效应 先纯后杂
精选课件ppt
14
六、杂种优势表现的特点
(一)复杂性
• 杂种优势的表现因组合不同、性状不同、环境条件不同 而呈现复杂多样性。
• 从基因型看,自交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往往强于自由授粉 品种间的杂种优势;不同自交系组合间的杂种优势,也 有很大差异。
杂种优势优秀PPT

4
5
6
7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
(heterosis) 是生物界 的一种普遍现象 , 是指 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 交产生 的杂种 , 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 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 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 的现象。
8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二、杂种优势的度量
生长势和营养体 抗逆性和适应性
的普遍现象 , 凡是能进 生理功能方面
行正常有性繁殖的动植 产量方面
物 , 都能见到这种现象。 品质方面
而且杂种优势的表现是 多方面的。
生化表现方面
11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杂种优势表现的复杂多样性
因组合不同、性状不同、环境条件不 同而呈现复杂多样性。从基因型看,自交 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往往强于自由授粉品种 间的杂种优势;不同自交系组合间的杂种 优势, 也有很大差异。
其次,栽培牧草主要收获物是茎叶,而
不是种子,在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时,一般
可以不需要恢复系。
18
§-3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
一、显性假说
显性假说
(dominancehypothesis) 是1910年由Bruce提出的, 受到了Jones等的支持。 这一假说的基本论点是: 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 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每个 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或 部分显性效应,由于双亲 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从 而产生杂种优势。
玉米、黑麦、冰草、鸭茅、无芒雀麦、多花黑麦草、 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羊草、
17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五、不同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 无性繁殖植物
一旦获得杂种优势就可将其相对稳定 地固定下来,在生产上利用多年,不需年年 制种。
5
6
7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
(heterosis) 是生物界 的一种普遍现象 , 是指 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 交产生 的杂种 , 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 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 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 的现象。
8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二、杂种优势的度量
生长势和营养体 抗逆性和适应性
的普遍现象 , 凡是能进 生理功能方面
行正常有性繁殖的动植 产量方面
物 , 都能见到这种现象。 品质方面
而且杂种优势的表现是 多方面的。
生化表现方面
11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杂种优势表现的复杂多样性
因组合不同、性状不同、环境条件不 同而呈现复杂多样性。从基因型看,自交 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往往强于自由授粉品种 间的杂种优势;不同自交系组合间的杂种 优势, 也有很大差异。
其次,栽培牧草主要收获物是茎叶,而
不是种子,在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时,一般
可以不需要恢复系。
18
§-3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
一、显性假说
显性假说
(dominancehypothesis) 是1910年由Bruce提出的, 受到了Jones等的支持。 这一假说的基本论点是: 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 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每个 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或 部分显性效应,由于双亲 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从 而产生杂种优势。
玉米、黑麦、冰草、鸭茅、无芒雀麦、多花黑麦草、 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羊草、
17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五、不同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 无性繁殖植物
一旦获得杂种优势就可将其相对稳定 地固定下来,在生产上利用多年,不需年年 制种。
《杂种优势利用》幻灯片PPT

0
组合的实际产量=全部组合平均产量+双亲一般配合力 + 双亲特殊配合力
〔二〕配合力的测定〔测配〕 测验自交系配合力所进展的杂交叫测交 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测验种 测交所得的后代F1称为测交种
1.测验种的选择 测验种的选择直接影响测定配合力的结果 自交系做测验种测定什么配合力? 杂交种及综合种作测验种测定什么配合力?
《杂种优势利用》幻灯片PPT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本PPT课件仅供学习用
学完请删除!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1761~1766年Ko1reuter,烟草杂交发现杂种优势,并提出利用杂交种 1865年Mendel,豌豆杂交,提出杂种活力概念 1866~1876年Darwin,玉米杂交和自交,异花授粉有利、自花授粉有害 1908年Shull,玉米自交系间杂交,杂种优势一词,方法体系建立
负向超亲优势(%)=(F1-LP)/LP×100
(三) 超标优势 〔育种过程品比应用〕
超标优势(%)=(F1-CK)/CK×100
(四) 杂种优势指数
杂种优势指数(%)=F1/MP×100
四、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表 型:整齐度下降,自花授粉作物衰退快 而异花授粉作物自交衰退快
基因型:杂合度下降,基因型多样
2、测配方法
〔1〕顶交法 选用遗传根底广泛的品种群体作为测验种测定自交系的配合力。 顶交法产生的杂交种成为顶交种。
方法:A为测验种,1、2、3、4、5、...n个自交系为被测系 组配 1×A,2×A,3×A、...n×A等杂交组合〔有时正反交〕 对测交组合进展产量〔或其它性状〕比较 计算出各被测系的一般配合力。
使玉米成为生产中利用杂种优势的第一个代表性作物 但由于自交系产量低,本钱高,未能投入生产
《杂种优势育种》课件

杂种优势的原理和机制
基因加性
表现为复杂性状(如生长高 度、产量和抗逆性等)在两 个基因型中各自的效应可能 相等,进行杂交后作用效应 的和大于其分开作用效应之 和。
别构互补
表现为互补的DNA形态两条 螺旋结合可以形成较为稳定 的DNA双螺旋,是分离同源 DNA分子后二者会互相寻找 配对的原因。
杂种折合
2
挑战
杂交育种周期长,生产难度大;杂交倍数的有效利用问题;基因多样性和性状比 较难以预测。
3
未来
平衡好杂交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将需要探究取得有效的解决方法。
杂种优势育种的案例分析
优良玉米品系的培育
目前我国推广的大部分优良 玉米品种,都是通过杂交育 种技术培育出来的,非常符 合我国土壤和气候条件。
番茄的优化育种
从株型、适应性、耐病性、 品质等方面对传统品种进行 深入分析,再结合新品种、 新技术、新育种手段,通过 杂交获得品质更优的杂交新 品种。
栽培葡萄品种的培育
通过各种育种技术对葡萄的 组合,如试验大量杂交,以 挖掘出最佳品种。
结论和未来展望
1 结论
杂交育种技术是生物育种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和手段,可以提高新品系或新品种的具备的 生态适应性、生物学特性以及农业难题等。
小麦
高产杂交小麦,是杂种优 势育种在我国小麦育种和 生产中的成功实践,其中 西红柿、黄瓜、甜瓜等 许多蔬菜都是经过杂交育 种培育而成的,相较于传 统种植种类,具有更高产、 更有营养、更美观等优势。
杂种优势育种的优势和挑战
1
优势
可以使不同品系或种属之间相互受益,提高后代的产量和适应性,增强抗病性等。
2 未来
加强杂交育种技术研发,根据融合碱基多样性、基因多样性与建立新品系之间的联系; 用系统而可预测的方法提高新品系或杂交新品种产值;寻找生态学及农业生产的途径, 例如通过利用生态环境的研究,探索获得更适宜栽培区域的杂交新品种。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第7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PPT课件

又称合成种子、人造种子或无性种子
37
38
39
40
41
42
43
第二节 杂交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
44
杂种优势制种的一般程序
选育优良自交系 自交系间配合力测定 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杂种种子的生产
45
一、选育优良自交系
自交系间杂交F1代杂种优势强度明显、杂种优势稳定、 杂种的植株间整齐一致。
• 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指一个亲本自交系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 杂种后代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通常用离均差 表示。
• 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某一特定杂交组合的杂种表现与根据双亲的一般配合
力所预测的平均表现的差值。
(60Kg)
可能超过这两个自交系产量总
F1
(250Kg)
和110kg/667m2。因为杂种的 显性基因数不可能超过双亲这 种基因的总数。而实际上这个
单交种的产量大大超过双亲之
和,达到250kg/667m2。
13
(二)超显性假说(等位基因异质结合假说)
• 遗传的杂合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本原因。 • 杂种优势的产生来源于等位基因的异质结合而产生 的基因间互作效应,
19
三 、杂种优势的一般特点
⑴ 杂种优势不是某一两个性状单独表现突出, 而是许多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⑵ 在一定范围内,双亲的基因型纯合程度越 高,双亲的遗传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远,地 理来源和生态型差异大),F1代杂种优势就 越强。故自交系间F1代杂种优势要比品种间 F1代杂种优势强。
20
⑶ F1代杂种优势效应值与双亲性状效应值不一定 具相关性。即亲本性状好,F1代不一定好,亲本 性状差,其F1代不一定差。F1代的杂种优势是由 双亲的配合力决定的。
37
38
39
40
41
42
43
第二节 杂交优势育种的一般程序
44
杂种优势制种的一般程序
选育优良自交系 自交系间配合力测定 自交系间配组方式的确定 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杂种种子的生产
45
一、选育优良自交系
自交系间杂交F1代杂种优势强度明显、杂种优势稳定、 杂种的植株间整齐一致。
• 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 gca)指一个亲本自交系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 杂种后代某一性状的平均表现,通常用离均差 表示。
• 特殊配合力(specific combining ability, sca)
某一特定杂交组合的杂种表现与根据双亲的一般配合
力所预测的平均表现的差值。
(60Kg)
可能超过这两个自交系产量总
F1
(250Kg)
和110kg/667m2。因为杂种的 显性基因数不可能超过双亲这 种基因的总数。而实际上这个
单交种的产量大大超过双亲之
和,达到250kg/667m2。
13
(二)超显性假说(等位基因异质结合假说)
• 遗传的杂合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本原因。 • 杂种优势的产生来源于等位基因的异质结合而产生 的基因间互作效应,
19
三 、杂种优势的一般特点
⑴ 杂种优势不是某一两个性状单独表现突出, 而是许多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⑵ 在一定范围内,双亲的基因型纯合程度越 高,双亲的遗传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远,地 理来源和生态型差异大),F1代杂种优势就 越强。故自交系间F1代杂种优势要比品种间 F1代杂种优势强。
20
⑶ F1代杂种优势效应值与双亲性状效应值不一定 具相关性。即亲本性状好,F1代不一定好,亲本 性状差,其F1代不一定差。F1代的杂种优势是由 双亲的配合力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黑麦、冰草、鸭茅、无芒雀麦、多花黑麦草、 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羊草、
18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五、不同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 无性繁殖植物
一旦获得杂种优势就可将其相对稳定 地固定下来,在生产上利用多年,不需年年 制种。
❖ 牧草利用杂种优势
一些牧草即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 便于固定杂种优势。
交种。 ❖ 1865年Mendel,豌豆杂交,提出杂种活力概念。
❖ 1866~1876年Darwin,提出异花授粉有利、自花授粉有害。
❖ 1908年Shull,玉米自交系间杂交,杂种优势一词,方法体系建立。 3
§-1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二、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美国历年玉米杂交种 ❖ 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F1群体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和表现型的 整齐一致性是构成强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F2 由于基因分离, 会产生多种基因型的个 体, 其中, 既有杂合基因型个体, 也有纯合基 因型个体, 个体间性状发生分离。
15
玉米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如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自交系 杂交
AABBccddXaabbCCDD F1 AaBbCcDd
用具体数值来衡量和表示优势的程度:
F1-(P1+P2) /2 平均优势(%)=-----------------------X100
(P1+P2)/2
F1-HP 超亲优势(%)=-----------------------X100
HP
F1-CK
超标优势(%)=------------------------X100
品种面积:
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50年代品种间杂种品种
1934年,0.40%; 1944年,56%; 1956年,普及
60年代推广双交种 70年代以后推广单交种 80年代普及
4
❖ 中国对杂种优势的研究 , 集中在玉米、高梁、 水稻、小麦、油菜。
❖ 目前世界上已经利用和即将利用杂种优势的 植物 :玉米、水稻、高梁、黑麦、向日葵、 棉花、烟草、小麦、大麦、燕麦、谷子、珍 珠粟、大豆、油菜、甜菜 、苜蓿、甜玉米、 番茄、洋葱、茄子、黄瓜、西葫芦、西瓜、 笋瓜、南瓜、甘 蓝、花椰菜、白菜、萝卡、 胡萝卡、菠菜、石刁柏、离宦、辣椒、葱、 芹菜、食英菜豆、菜豆、豌豆、马铃薯等。
生长势和营养体 抗逆性和适应性
的普遍现象 , 凡是能进 生理功能方面
行正常有性繁殖的动植 产量方面
物 , 都能见到这种现象。 品质方面
而且杂种优势的表现是 多方面的。
生化表现方面
12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杂种优势表现的复杂多样性
因组合不同、性状不同、环境条件不 同而呈现复杂多样性。从基因型看,自交 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往往强于自由授粉品种 间的杂种优势;不同自交系组合间的杂种 优势, 也有很大差异。
13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杂种优势强弱和亲本性状的差异及纯度密
切相关。 在自然条件下杂交亲和的范围内,双亲
的亲缘关系、生态类型、地理距离和性状 上差异较大的,某些性状上能互补的,其杂种 优势往往较强;反之,则较弱。在双亲的亲缘 关系和性状有一定差异的前提下,基因型的 14 纯度愈高, 则杂种优势愈强。
5
6
7
8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
(heterosis) 是生物界 的一种普遍现象 , 是指 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 交产生 的杂种 , 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 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 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 的现象。
9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二、杂种优势的度量
水稻、小麦、棉花、高粱、油菜、燕麦、大麦、 加拿大披碱草、野生山黧豆、草莓三叶草、苏丹草、 饲用蚕豆 。
17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五、不同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 异花授粉植物
这类植物的遗传差异大。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方式 是:把自交,选择和杂交三个环节结合起来,使F1性状 优良又整齐,可提高杂种的优势和增产效果。
CK
10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三、利用杂种优势 的原则:
❖ 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 本。
❖ 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度。
❖ 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 杂交种子。
❖ 亲本间有高的配合力
❖ 能够产生大量低成本生产 用种
烟草
棉花
11
母本 杂交种 父本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杂种优势的普遍性: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
第八章 杂种优势利用
❖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 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 ❖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技术 ❖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其次,栽培牧草主要收获物是茎叶,而
不是种子,在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时,一般
可以不需要恢复系。
19
§-3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
一、显性假说
显性假说
(dominancehypothesis) 是1910年由Bruce提出的, 受到了Jones等的支持。 这一假说的基本论点是: 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 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每个 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或 部分显性效应,由于双亲 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从 而产生杂种优势。
2
§-1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
❖ 中国早在 1400 多年前 , 后魏贾思艇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雌 马和雄驴杂交产生骤 的事实 , 为人类历史上开辟了观察和利用杂种优 势的先例 。
❖ 1637 年出版的《天工开物》 中也记载了蚕的杂交事例。 ❖ 1761~1766年Ko1reuter,烟草杂交发现杂种优势,并提出利用杂
❖ 表 型:整齐度下降 ❖ 基因型:杂合度下降,基因型多样
16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五、不同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 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 这两类植物由于长期自花授粉,其遗传基础一般
是纯合的。 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方式是:品种间杂交。主要
问题在于去雄,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一种便利的途 径。
18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五、不同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 无性繁殖植物
一旦获得杂种优势就可将其相对稳定 地固定下来,在生产上利用多年,不需年年 制种。
❖ 牧草利用杂种优势
一些牧草即可有性繁殖,又可无性繁殖, 便于固定杂种优势。
交种。 ❖ 1865年Mendel,豌豆杂交,提出杂种活力概念。
❖ 1866~1876年Darwin,提出异花授粉有利、自花授粉有害。
❖ 1908年Shull,玉米自交系间杂交,杂种优势一词,方法体系建立。 3
§-1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二、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美国历年玉米杂交种 ❖ 我国玉米杂种优势利用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F1群体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和表现型的 整齐一致性是构成强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F2 由于基因分离, 会产生多种基因型的个 体, 其中, 既有杂合基因型个体, 也有纯合基 因型个体, 个体间性状发生分离。
15
玉米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
如两个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亲本自交系 杂交
AABBccddXaabbCCDD F1 AaBbCcDd
用具体数值来衡量和表示优势的程度:
F1-(P1+P2) /2 平均优势(%)=-----------------------X100
(P1+P2)/2
F1-HP 超亲优势(%)=-----------------------X100
HP
F1-CK
超标优势(%)=------------------------X100
品种面积:
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50年代品种间杂种品种
1934年,0.40%; 1944年,56%; 1956年,普及
60年代推广双交种 70年代以后推广单交种 80年代普及
4
❖ 中国对杂种优势的研究 , 集中在玉米、高梁、 水稻、小麦、油菜。
❖ 目前世界上已经利用和即将利用杂种优势的 植物 :玉米、水稻、高梁、黑麦、向日葵、 棉花、烟草、小麦、大麦、燕麦、谷子、珍 珠粟、大豆、油菜、甜菜 、苜蓿、甜玉米、 番茄、洋葱、茄子、黄瓜、西葫芦、西瓜、 笋瓜、南瓜、甘 蓝、花椰菜、白菜、萝卡、 胡萝卡、菠菜、石刁柏、离宦、辣椒、葱、 芹菜、食英菜豆、菜豆、豌豆、马铃薯等。
生长势和营养体 抗逆性和适应性
的普遍现象 , 凡是能进 生理功能方面
行正常有性繁殖的动植 产量方面
物 , 都能见到这种现象。 品质方面
而且杂种优势的表现是 多方面的。
生化表现方面
12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杂种优势表现的复杂多样性
因组合不同、性状不同、环境条件不 同而呈现复杂多样性。从基因型看,自交 系之间的杂种优势往往强于自由授粉品种 间的杂种优势;不同自交系组合间的杂种 优势, 也有很大差异。
13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杂种优势强弱和亲本性状的差异及纯度密
切相关。 在自然条件下杂交亲和的范围内,双亲
的亲缘关系、生态类型、地理距离和性状 上差异较大的,某些性状上能互补的,其杂种 优势往往较强;反之,则较弱。在双亲的亲缘 关系和性状有一定差异的前提下,基因型的 14 纯度愈高, 则杂种优势愈强。
5
6
7
8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杂种优势
(heterosis) 是生物界 的一种普遍现象 , 是指 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 交产生 的杂种 , 在生 长势、生活力、繁殖力、 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 等性状方面超过其双亲 的现象。
9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二、杂种优势的度量
水稻、小麦、棉花、高粱、油菜、燕麦、大麦、 加拿大披碱草、野生山黧豆、草莓三叶草、苏丹草、 饲用蚕豆 。
17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五、不同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 异花授粉植物
这类植物的遗传差异大。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方式 是:把自交,选择和杂交三个环节结合起来,使F1性状 优良又整齐,可提高杂种的优势和增产效果。
CK
10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三、利用杂种优势 的原则:
❖ 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 本。
❖ 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度。
❖ 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 杂交种子。
❖ 亲本间有高的配合力
❖ 能够产生大量低成本生产 用种
烟草
棉花
11
母本 杂交种 父本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四、杂种优势表现特点
❖ 杂种优势的普遍性: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
第八章 杂种优势利用
❖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 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 ❖ 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技术 ❖ 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
1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其次,栽培牧草主要收获物是茎叶,而
不是种子,在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时,一般
可以不需要恢复系。
19
§-3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
一、显性假说
显性假说
(dominancehypothesis) 是1910年由Bruce提出的, 受到了Jones等的支持。 这一假说的基本论点是: 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 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每个 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或 部分显性效应,由于双亲 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从 而产生杂种优势。
2
§-1 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与现状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简史:
❖ 中国早在 1400 多年前 , 后魏贾思艇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雌 马和雄驴杂交产生骤 的事实 , 为人类历史上开辟了观察和利用杂种优 势的先例 。
❖ 1637 年出版的《天工开物》 中也记载了蚕的杂交事例。 ❖ 1761~1766年Ko1reuter,烟草杂交发现杂种优势,并提出利用杂
❖ 表 型:整齐度下降 ❖ 基因型:杂合度下降,基因型多样
16
§-2杂种优势的概念与表现
五、不同植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 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 这两类植物由于长期自花授粉,其遗传基础一般
是纯合的。 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方式是:品种间杂交。主要
问题在于去雄,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一种便利的途 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