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直面钱学森之问
直面”钱学森之问”钱学森的教育“天问”,说出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困惑。
人的最后遗言,大多是无所顾忌的。
因而,赵丹讲真话,说管得太多了,文艺没希望。
巴金讲真话,希望反思文革,建立文革博物馆。
钱学森的教育“天问”,则说出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困惑。
“钱学森之问”的价值,就在于他以一个大科学家的科学理性,直面现实,直面问题。
他毫不客气用了一个全称判断:不是个别院校、部分高校,而是“没有一所大学”按照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办学!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我国大学那庞大的论文数量时,一份对未来创新人才的预测却透露了一个不乐观的消息:圆形饼图中,美国约占25%,中国大陆只能在最末尾的”其他国家”微小板块中才能找到。
钱老去世不久后,有十一位教授给信任教育部长发出公开信,要求直面“钱学森之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近来,虽然媒体关心和报道“钱学森之问”的热度已降低,但教育要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却一直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如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两位国家最高领导人胡主席和温总理先后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是例证。
其实,为了改革教育制度,我国早在几年前便开始推行素质教育。
然而,近年来素质教育建设并不理想,应试教育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现实中以重复训练、低效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不少地方的现实情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向前延伸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
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对非高考中考的科目没有给予应有的位置,还美名其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在学校一切都以考试论英雄的今天,学校教师基本上不敢鼓励和挖掘学生们学习以外的各种潜能。
有些教师为追求升学率,不惜采用各种方法,大搞题海战术,无度的强化考学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有些教师甚至把中考高考成为“人生的转折点”,把考学当成人生是否美好的唯一出路。
“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公开信作出回应
“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公开信作出回应
佚名
【期刊名称】《师资建设》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11月11日,安徽省高校11位教授联合新安跷报给教育部部长和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题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的公开信。
随后的10天里,这封信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社会各界对教育部的回应充满期待。
【总页数】1页(P56-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44.1
【相关文献】
1.直面钱学森之问 [J], 郭君;
2.直面钱学森之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J], 洪冬梅
3.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海峡基础教育研训中心首届校长论坛综述 [J], 徐小敏
4.关于大学教育的讨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J],
5.直面钱学森之问的高考改革形势新探 [J], 马小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钱学森之问的意义和目的
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人的!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振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
如今很多大学不注重学术价值,而重视经济、政治价值,这使大学偏离了本原,走入了误区;有些大学仅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不重学术;有些大学为了经济利益搞综合性大学没有特色,也就意味着平庸;社会日益严重的拜金风气使得学生和家长们都朝着钱看齐而忽略了专业本身的重要性;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应试教育和孔子思想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诸多能力的缺失,再加上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得大学生们变成一个个只会接受不会独立思考的扯线木偶。中国若要在日后的国际上有更多的作为必须在这个方面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可见,中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教育学中有一种说法,天才和教育也不成之才处于教育之外,教育培养可造就的社会主体人才,杰出人才冒不出来,还有人才评估、管理与激励等诸多原因。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已有数不清的批评性和建设性的文章,然而,问题始终不见真正得到解决。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系统的改革始终如“老牛爬坡”,导致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有可能培养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吗?
“钱学森之问”究竟在问什么
“钱学森之问”究竟在问什么近年来,在纪念敬爱的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前后,我应全国多所大学之约,作了主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线索,谈钱老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报告或讲座。
在互动环节中,在会上和会下,不少师生,包括学校的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引起广泛关注的人们所说的“钱学森之问”提出的问题较多。
本着对社会负责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自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学习、调查研究与思考。
现把我对该问题的理解归纳如下,与读者朋友交流。
“钱学森之问”的出处据我的学习和了解,人们所说的“钱学森之问”,并不是钱学森先生本人所言,而是别人归纳出的。
它始见于钱学森先生逝世后的第12天,即2009年11月11日安徽的《新安晚报》。
该报刊登了沈正斌等11人给教育部及全国教育界同仁发出的,题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的公开信。
信中把钱老谈的,关于什么样的大学办学模式才有利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问题,归纳概括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并把这句话说成是“钱学森之问”。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讨论在《新安晚报》刊登了这封信的第二天,即2009年11月12日,《人民网》记者采访钱学森先生的秘书凃元季先生时,把所谓的“钱学森之问”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并刊登在次日即2009年11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
事隔两天,在不同的报刊上,“钱学森之问”已经从“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变成“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了。
认真或细心一些的读者如果注意到这两种提法的区别就会不禁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钱学森先生究竟是怎样说的?他的相关思想准确的表述是什么?”一周后,即从2009年11月20日起,至12月2日止,《人民日报》以求解“钱学森之问”为题,连续六期刊载了讨论文章。
钱学森先生的原话是什么?我只查到以下两段:1. 经国务院办公厅审核,由新华社公开发布,刊登在2005年7月3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的报道是:2005年7月29日,温总理探望住在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病房中的钱老时,温总理谈了未来15年科技工作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后,钱学森说:“您说的我都同意。
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海峡基础教育研训中心首届校长论坛综述
都 是 十 分 清 晰 的 ,如 北 京 大 学 的 “ 国 进 步 民主 科 学 ” 爱 等
等 。 目前 在 创 建 品牌 学 校 过 程 中 , 多 学校 的 教育 价 值 观 存 在 但 许 庸俗、 一般 化 、 化 的现 象 。对 品牌 学 校 的教 育 价 值 观 应 进 一 步 泛 的 凝 练 与 深 化 。() 3 学校 品牌 建 设 的成 效如 何评 价 ? 果 仅 仅 以 如 高 考 的 升 学 率 和 校 园 建 设 为 指 标 来 评 价 学 校 的品 牌 ,这 是 有 偏 ຫໍສະໝຸດ 让我们 直面钱学森之 问
海峡 基础 教 育研 训 中心首届校 长论 坛 综述
老 校 也 有 新 校 ,老 校 充 分 挖 掘 其 历 史 积 淀 来 塑 造 学校 的 灵 魂 和 个 性 , 得 我 们 敬 佩 ; 时 , 们 发 现 , 港 二 中这 样 的 年 轻 学 值 同 我 泉 校 , 形 成 了 比较 鲜 明 的特 色 , 是 令 人 欣 喜 的 。 ( ) 校 品 牌 也 这 3学
颇 的 。 这提 示 我 们 , 学校 品牌 建设 不 能 急功 近 利 。
五 、 家 点评 , 向深 入 思 考 专 引
罗源 县教师 进修学校 陈宝铝校 长综合 四位校 长的论述 说 , 要 创 建 学校 特 色 品牌 ,必 须有 内在 的 实 力 和 业 绩 ,必 须 公 众 认 可 。 一所学校 都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 每 所面 临 的 机 遇 与 挑 战 也
重 新 认 识 自己 的 学校 就 显 得格 外 重 要 。 我们 的 学 校 要 从 实 际 出 发 , 取 符 合 自身 特 点 的举 措 。 采 福 建 教 育 学 院副 院长 郭春 芳 教 授 由 四位 校 长 的精 彩 演 讲 引 发 对 学 校 特 色 品牌 建 设 的 几 点 体会 : 1 要 统 筹规 划 。它 是 系统 () 工 程 , 要 考 虑 学 校 发 展 的 历 史 也 要 考 虑 时代 的要 求 , 既 既要 考 虑 品 牌 的 显 性 特 征 又 要 考 虑 隐性 特 征 , 既要 考 虑 品 牌 的 视 觉 特 性 和 行 为 个 性 , 要 考 虑 其 思 想 个 性 和 价 值 特 点 , 此 品牌 建 设要 也 因 明 确 目标 , 同 推 进 。() 因 地 制 宜 , 共 2要 因校 制 宜 。 们 有 在 大都 我 市 如 人 大 附 中这 样 的 品牌 学 校 , 有 在 偏 僻 山 区如 杜 郎 口 中 学 、 也 洋 思 中 学 这 样 的 品牌 学 校 。 们 都 给 我 们 很 好 的 启 示 。() 紧 它 3要
直面钱学森之问
直面钱学森之问内容提要:钱老“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使整个教育界乃至科学界都在不断反思和讨论。
这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更是关乎学术风气,大学精神,社会导向的问题。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或许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发现。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等教育教育行政化大学精神正文:已故的科学泰斗钱学森向温总理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去年这个问题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普遍反思,在教育界更是引起一场大的争论。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作为一名学生,在十多的求学生涯中,我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中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在阅读查证了大量了资料之后,对这个问题我有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与杰出人才最直接相关的是高等教育,也就是各高校。
然而这只是第一层次的问题所在。
杰出人才超出常人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术思想,乃至学术精神。
这些品质的培养和建立,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能独立完成的,这些需要从小抓起,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的完成。
曾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感慨到,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幼儿园,在那里我学会了有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要礼貌谦让。
因此杰出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是在高等教育之前的教育。
要真正的解决教育的问题,绝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要从要从最根本的源头抓起。
要解决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我们现在有什么问题。
在阅读和查证大量资料之后,我总结我们有以下问题:一.初等教育仍是向高考看起,素质教育一直都只是响当当的口号。
社会各界孜孜不倦的喊了十多年,实际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是在山西最好的中学上的初高中。
我们老师提出的口号是“高一高二素质教育,高三应试教育”相对其他学校而言,我们已经是和幸运的了,我们有相对而言省内最好的的教育资源和最开明的老师。
但是就这样过来,我认为我们做得大多数活动认识围绕在高考周围的。
其他的活动诸如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科技节等要不是作为一种高考加分的项目,要不就仅仅是一种休闲放松。
面对钱学森之问的呼唤
作文素材:面对“钱学森之问”的呼唤“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一疑问。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老已驾鹤西去,他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如一个谜语等待我们去破解。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这封公开信再次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
“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
”教授们的话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精彩片段及认识点选择】“钱学森之问”之现状篇●小学教育而今的小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花用宽裕,按说应该很幸福,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的作业不断加重,书包不断加重,头脑不断加重心理负担也不段变重。
所以说,而今的小学教育,是童真的“摧残器”,人性的“扼杀机”。
看看我们的小学课堂吧——阅读汇报课上,老师创设情境让孩子离开座位分成两组表演《和甘伯伯去游河》一书中的故事。
七八岁正是模仿、表演能力特别强的年龄,孩子们的表演应该会异彩纷呈。
可是习惯于“听讲”的孩子们面对完全放开的课堂,竟然不知所措,书中调皮得把船都弄翻的小猫、小狗、小猪们经孩子表演后都变得规规矩矩,不会叫,不会跳,不会闹。
由于阴天,室内光线很暗,老师提醒同学们看不清的可以到前边去,可孩子们伸了伸脖子,竟然没有一个动的。
老师又提醒了一遍,后面有几个同学直了直腰看样子想到前面去,但看到周围同学没有动,又坐下来睁着迷茫的双眼,继续雾里看花,穿云望月。
后来,老师让孩子们根据情节,猜测船翻后甘伯伯的话,可他们的嘴巴里冒出的都是道理深刻的“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可言。
老师带着满心的憧憬走进课堂,又心情沉重地走了出来。
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本应无拘无束的年龄为什么就开始缩手缩脚,为什么老师百般启发,学生依然稳坐不动呢?这件事让校长感触很深:我们必须坚决彻底地卸下传统课堂套在学生身上的“枷锁”,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育部长解不了“钱学森之问”
如果我们的 管理体制、 育机制 , 才选拔 评价 教 人 标 准和社会 分配制度不 改 变, 钱 学森之 问”永远难 “
再看我们 的教 育机制、 考试制度 、 才评选拔和 人
评价制度 等等 , 可以毫不客 气地 说, 是束缚人 思不开 !圈 换
7 7
它是 浅层 次 ,是 我 们 的 考 试 制 度 已经 把 学 生 变成 了
“ 电脑 ”, 输入什 么就是 什 么, 没有个性 发挥 、 个性思
维 , 全是应 试 机 器, 完 出来 的 学生 都是 一 个模 样 。 就 拿 如今 的 学术 腐 败 、 文 抄 袭 等现 象 来 说 , 论 看 起 来 是 个 别 学校 和 个 别 人 的 问题 ,其 实是 整 个 社 会 机 器 出 了问题 。人 才评 价 、 选拔 制 度 正 是 适 应 “ 市
当官 已经 成 为利 益 驱 使 下 的 一 股 时代 潮 流 。 在
一
个 全 民逐 利 的社 会 里 想 让人 远 离诱 惑、 力科 学 , 致
无 异 于 缘木 求 鱼 。这 既是 体 制 问题 , 是 机 制 问题 、 也
政 策导 向问题 ,即使换十个教 育部 长也是解不 了钱
学森 之 问。
吆喝什 么。 “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 思想”已经在 大学
里 荡然 无存 !学校 已成 了官 场 , 术 已 变 为婢 女 , 学 怎
么能培 养 出杰 出人 才?
生、 学生都热衷 的是什 么? 好 科技 受冷不是没有原 因
的 , 是 分 配政 策导 向使 然 。 大 量 的 博 士 、 士弃 学 都 硕
发 聩 的 问题 。 国务 院 总理 在 忧 , 通 老 百姓 也 在 忧 , 普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选择题全队
何为“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 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 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 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 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 解。
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华人
● 李政道: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杨振宁: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丁肇中: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李远哲: 1986年获诺贝尔获化学奖 ● 朱棣文: 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崔 琦: 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钱永健: 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该做什么
自动化工程学院2012级 选择题全队
钱学森,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12月11 日出生于上海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 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之一。曾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 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 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 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 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10月
-------《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公开信
没氛围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
Hale Waihona Puke 没数量——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第九:只有阶级教育,没有和谐教育。这和教育的主导思想有关系,五四以来形成的西化教育,孔子成为过街老鼠,直到现在,整个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没有一个认真的、全盘的反思,对中国的沉沦、体制文化、国民性没有彻底的肃清遗毒。
什么是“杰出人才”?我觉得,大学是教化中心,是研究中心,是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培养出的人才应具备系统,深入,独立,主动分析问题能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他心目中的杰出人才要比一般的专家、院士高出一大截,用他的话说叫‘科技帅才’。”涂元季(钱先生秘书)说,“按钱老的标准,这样的杰出人才,不仅个人要具备拔尖的学术水平,还要有本事团结一大批人,统领一大批专家攻克重大的科技难关。”
第三:只有应试教育,没有素质教育。这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是戕害最大的一种教育,一种失败的教育,从德国、日本的再度崛起,要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教育。
第四:只有专业教育,没有通才教育。学文科不知道理科,学理科不知道文科,现在学校里,只有学理科失败的才学文,导致了整个国家人文水准的不可逆转的滑坡,整个民族道德水准的堕落。一个本科大学生出来,连最起码的历史知识都不懂,这是很悲哀的事情。
2.学术分科太细 “他的基本观点是,我们的学科专业不能分得太细。”涂元季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学习苏联实施教育改革以后,按照苏联的模式,大学学科专业都分得很细。”涂元季说,“钱老欣赏美国的那一套,就是理工结合。这源自他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的亲身体会。”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教育思考
“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教育思考作者:侯翠萍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4期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使人们又一次关注钱学森生前那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未竟之问。
“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并没有随着大师的远去而终止,一下子成为了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
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提出过。
这个人就是李约瑟。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
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钱老的使人刻骨铭心之言,让我思索许久,感触颇深,钱老临终前的话凝聚了他老人家对我国创新人才教育的殷切期盼。
“钱学森之问”是一道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
时至今日,仍然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如果再过若干年,现在的孩子长大后,我们的教育又是何种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钱学森之问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更是颇多的。
提到钱学森之问,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创新教育,虽然这个名词对全体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否真正地落实到位,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创新教学,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
要进行教育创新,要全面推行、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要进一步坚守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和学生观。
直面钱学森之问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与 失 重 ” 一 节 后 , 一 个 学 生提 出 疑 问 : 于失 重状 态 人造 地 这 有 处
定 参 考 系 ,而 不 同的 参考 系 ,物 体 的运 动 状 态 的 描 述 就 可 能 不
同 。
里 , 师苦 口婆 心地 讲 , 生沉 闷 地 听 , 复机 械 地 练 习 , 费 了 老 学 反 耗
大 量 的 时 间和 精 力 , 重 地扼 杀 了学 生 的 主动 性 、 极 性 和 创 造 严 积 性 。这 种 应 试 教育 的教 学 思 想根 深 蒂 固地 影 响 着 老 师 们 的 教 学 观 , 影 响着 素 质 教 育 的 全面 实 施 和 高素 质 创 新 人才 的培 养 。 也 因此 , 教师 在 课 堂 教学 中, 不 断 更 新观 念 , 立 创 新 思 想 , 要 树 在 教学 中把 学 生 当作 研 究者 、 作者 , 正将 教 学 的 重 心从 “ ” 合 真 教 转 到“ ” 来 。 要 善 于“ 热 心 去 鼓 励 学 生 , 爱 心 去 感 化 学 学 上 用 用 生 ,用 耐心 去 帮 助 学 生 ” 以赢 得 学 生对 教 师 的 喜 爱 与信 任 , , 从 而 创 造 出 一种 民主 、 等 、 平 亲切 、 作 的教 学 氛 崮 , 种 氛 围有 利 合 这 于 消 除学 生胆 怯 和 依赖 心 理 , 学 生 无拘 无 束 地 充 分表 现 自 己, 使
会 有 不 同 的情 况 呢 ?提 出这 个 问 题 ,说 明这 些 学 生善 于前 后 联
回应“钱学森之问”
回应“钱学森之问”——从现代科学的生产方式看当前教育问题与改革(邓曦泽)邓曦泽——谨以此文悼念钱学森先生摘要:对于杰出人才的培养,关于能力训练的规划是基础工作,规划的方法论是条件分析法,理论根据是现代科学的生产方式。
能力规划首先是科学学问题,其次是教育学问题。
在诸多能力中,基本能力极其重要。
通过考察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可以发现,当前教育的能力规划不够科学,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基本能力训练。
只有有了科学的能力规划,保障执行的制度、措施、风气建设才能有效。
此外,高考制度、应试教育不是关键问题;教师在教育中虽起关键作用,但导致目前教师自身能力不足的关键原因不在教师;大学精神要谈,但不要空谈,必须落实到具体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现代科学生产方式条件分析法基本能力教育要目:一、引言:从“钱学森之问”说起二、讨论基本能力训练问题的方法论与思路(一)条件分析法(二)基本能力训练首先是科学学问题,其次才是教育学问题三、科学学问题:从现代科学生产方式看基本能力的构成四、教育学问题:基本能力的训练与安排(一)语言能力(1)日常语言(2)文学语言(3)学术语言(二)数学能力(三)逻辑推理能力(四)自然语言推理能力(五)发现问题的能力(六)方法论训练(七)文献检索能力(八)调查能力(九)小结: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其他相关问题(一)只有明确应做什么,保障执行的制度、措施、风气建设才能有效(二)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高考制度、应试教育不是当前教育的关键问题(三)教师是关键,但关键原因不在教师(四)大学精神要谈,但不要空谈,必修落实到具体能力的训练(五)结语一、引言:从“钱学森之问”说起钱学森逝世后,《人民日报》发布了他生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
[①]钱学森关于教育问题的反思,已经形成一个专有名词——“钱学森之问”。
这一问题可以表述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我国科技60年来取得了重大发展,但是,原创性贡献很少。
直面钱学森之问
·文艺之窗·235直面钱学森之问重庆市渝北区回兴中小小学校 郭君【摘要】2005年,94岁高龄的钱学森面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此后,引发了教育界人士的思考,很多人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甚至初步有了一些措施,但是,这个问题仍然困惑着我,从我的体会和感悟中认为目前教育的弊端主要是在三个方面,一是从上到下从大人到小孩的立志不够高远,二是升学制度的唯分数论成败的过于单一,三是整个社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制度不够强大,因此,要破解钱老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应该从这三方面下手,强思想,改制度,重产权。
【关键词】钱学森 教育 制度 改革 知识产权教育界的同仁应该都听说过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其答案在学校里早已露出端倪:在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小富即安,不愿搞科技创新----没动力……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达芬奇,牛顿,冯·卡门,特斯拉,诺贝尔,爱因斯坦这种伟大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提出过---李约瑟。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
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李约瑟难题,换个角度提出也就是钱学森之问,欧洲能从中世纪的千年落后背景下创建近现代科技,为何近代落后的我国却不能急起直追,培养出自主创新型杰出人才,从而再度成为创造发明的强国呢?中国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就好比书法艺术,非常难以完全模仿名家笔迹,却完全可以在名家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流派,科学、经济、体制等模式也是如此;而且,唯有摆脱权威崇拜、人云亦云,才能领悟科技与产业的创新精神实质。
高等教育:直面“钱学森之问”
二、 高教体制 改革提上政府 日程
教育 部 新 闻发 言 人在 答 复安 徽 教授 的 公开 信 时 ,称袁 贵仁 部长前一段就社 会各界对 中国教 育提 出的意见和建议有个 回应 : 非 常受教育 ,非常受启 “ 发, 也非常受鼓舞 。” 发言人 也坦承 : 教育的 问题 但 “ 是 多少年 来形成的 ,马上要解 决所有 问题是不 现实 的, 需要一步~步来 。” 纵观 20 09年教育部 的工作 , 确实有 了一些令 人可喜 的有益 尝试 ,高等教育体制
是 汤 姆 森 路 透 集 团 的 一 份 报 告 称 中 国 的科 技 论 文 从
(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 20 0 9年是 教育部 、 政部 “ 财 高等 学校本 科教 学 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 实施的第三年 , 质量 工程 的各 项建设 内容 继续推进 : 批准 2 0 年度 国家精 品课程 09 普通 高校 6 0门、 5 军队院校 ( 含武警 ) 课程 2 9门; 批 准 1 2门课程 为 20 5 0 9年 度 国家级 双语 教学 示范课 程; 确定第 四批 高等学校特色专 业建设 点 6 1 、 7 个 第 五批特 色专业 建设 点 8 3个 ;4 个 实验教 学中心成 12 为 20 0 9年度 国家级 实验教 学 示 范 中心建 设 单位 ; 35 0 个教学 团队为 2 0 年 国家级教 学团队;第 五届 09 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 了 10 获奖教师 。 0位 教育部希望 高等学校探索 教学理念 、培养模式 和管理机制创新 ,形成 有利于 多样化 创新人才成长 的培养体系 。 0 9 1月继续审批 2 0 20 年 0 8年高等 学校 “ 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实验 区建设项 目”, 建设项 目共 10 ,1 0 个 1 月公布 2 0 0 9年建设项 目 1 1 0 个 ( 含军 队
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共6页】
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xx年,钱学森在对温总理的谈话中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xx年,温总理在一次高等教育座谈会上,也向参加座谈的几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转述了钱老的话,并说这是他“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如今,一代科学大师已然离我们而去,但大师留下的“钱学森之问”却振聋发聩,令人深思:“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代表了众多有识之士的焦虑和期盼,也点到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也是中国教育领导机制的症结。
一、面对“钱学森之问”,引发对中国教育的思考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以及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已逾百年。
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经验,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
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究其原因就是中国教育重视共性而忽略个性的培养,无视学生创造力成长中最重要成分――兴趣的培养。
以分数论英雄,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中国,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对于学生来说,答案只有对错之分,却没有人去质疑为什么一定对,为什么一定错,难道就没有其他可能性,导致学生没有问题,没有疑惑,因为答案都是现成的,你只需要记住即可,没有人去怀疑。
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一种缺失,缺失这种鼓励创新、鼓励怀疑、敢为人先的文化氛围。
“钱学森之问”问出了整个中国教育界的隐痛,而且钱学森把高等教育应该承担的过失放在首位,那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出来。
直面“钱学森之问”:让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凝望大师:坚守科学精神——著名特级教师谭迪熬谈钱学森
才 能跑在前沿 。这里 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 , 迈小步
有终生 的追求 , 三是 已经 为社 会做 出了创 新成果 。当然 还有最重要 的一条 , 创新 不
是 为了个 人 的名利 ,而 是为 了人类 的进
步 , 了国家 的强盛 。 为 大师是另一个层级。 大师 以他的思想 、 智慧 、 才能 、 品格 引领 和 影 响他 的 同时代 人 、 下一 代人 , 至是 下 甚 下一代 人。钱 学森 、 隆平 是我们这个 时 袁
下 篇 : 谈 座
“0后” 9 青少年 : 从钱学森身上学什么
18 0年2’ 0 1 上 9 闫
撕
暖曩 |豳
鼻
凝望 大师 : 坚守科学精 神
著名特级教 师谭迪 熬谈钱 学森
本刊记者 何 宗焕 阳锡 叶
记者 :您 怎么评价钱学森在科技创新和教 育方 面 他 高 尚的人 品 , 忠诚 的爱 国心 , 他 真正 是高 山仰 止 。
蕊
闼
■医曩|豳
● ●
出
钱 学森 去世 了! 科学 巨星陨落, 国人 同悲。 钱学森的离去 , 让人慨 叹: 么时候我们能够看 什
到第二个“ 学森” 钱 ?钱学森是老一辈科 学家的典 范, 在他身上有一个科 学大师的所有美好 品 质。他的学养和人 品, 他的探 索和创新 , 的爱国和奉献 , 他 堪称楷模。很多人 追问钱 学森反 复思 考提 出的 问题( 舆论 称 为“ 钱学森之 闾” : )为什 么我们 的学校 总是培养 不出杰 出人才?怎样培 养杰出人才? 为 了解答这些 问题 , 我们策划 了这一次讨论。
记者 : 老 多次说到 ,我们 国家大师级人才太少 钱 五 一 代 网冈时就一直住 在那里 , 没搬过 ; f 从 他和夫 了 , 新 型人 才 太 少 了。 创 怎样 才算 是 一个 大师级 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之问”
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发出公开信的沈正赋等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
这11位教授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为此,他们愿意通过《新安晚报》,以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感,给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同仁发出《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这封公开信。
尊敬的袁贵仁部长并全国教育界同仁:
钱学森走了,又一颗巨星陨落了。
我们深切缅怀钱老,缅怀他的科学精神和崇高人格,还有他的那句震聋发聩的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只有直面这个疑问,才能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之种种问题寻求真正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
我们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从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1905年废除科举至今,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已逾百年。
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
例如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难以突破的瓶颈。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
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
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眼下,袁贵仁部长刚刚走马上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在制订,这时候,我们需要一起来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
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道题,一定能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中国的杰出人才也会由此不断涌现。
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
此致
敬礼
沈正赋芮必峰胡荣华卞利康建中谢云章李正平徐华李桂华杨四平吴玲
2009年11月11日(排名不分先后)
回应“钱学森之问”教育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入选高校是国内16所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这场“试验”,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学科开始。
珠峰计划
在高等教育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一度以“珠峰计划”的代号流传,但并未大张旗鼓地宣扬。
一位大学校长告诉本报记者,“珠峰计划”的名字比较高调,而教育部希望各校不宣传,不张扬,埋头苦干。
这位校长说,此项计划是高校扩招以后的提高质量之举,可看作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种回答。
决策者注意到,“很多前辈科学家提过顶尖人才培养不出来的问题。
” 据介绍,教育部鼓励11所大学各显神通,没有定式。
因此,各大名校的做法并不一样。
但是,不约而同地,在2010年高校招生宣传时,它们分别开始向中学生大力介绍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以增加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
相关评论
各方关注
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由一位英国人提出过。
这个人就是李约瑟。
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
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1]
安徽11 名教授给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信,使我们又一次关注钱学森生前那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未竞之问。
可以说,钱老先生的未竞之问,已是摆在全体国人面前的一个亟待求解的课题。
正如 11 位联名给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写信的教授所说:“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真正的知识分子。
是时候直面‘钱学森之问’了,中国需要建立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想,需要形成新的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模式,需要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
出路在何方
如今钱老先生虽故,而问题依然留在那里,如果不予以重视,相信再过若干年问题仍然不会自动解开。
那么,作为关乎国家发展与民族命运的宏大问题,钱学森之问总不能永远搁置吧?应该说,越早地直面越有利。
那么,谁又能解决?如何解决?我想,仅凭安徽 11 名教授的信恐怕还是不行,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课题进行求解,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教授乃至社会各界人士都参与进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对这个问题来一个“思维风暴”,最终拿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出来。
总之,钱学森之问是一个大国教育与人才之问,是全民之问之期待——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将直面钱学森之问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讨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