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整理
金融学名词解释 2017.1.7
一
1、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收入(income):是指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全部进帐和现金收入。所有收入的总和是国民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
3、财富(wealth):是人们在某一时点所拥有资产的货币净值。
4、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狭义的金融是指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还包括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构成。
5、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
二
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2、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
6、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
7、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8、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
9、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10、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
11、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
12、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13、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当两种铸币在同一市场上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逐出流通,即被熔化或输出国外,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三
1、信用:在经济学中,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2、高利贷信用: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以贷款利息率特别高为特征。
3、商业信用:是厂商在销售商品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4、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贷款人的信用。
5、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
6、消费信用是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信用。
7、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包括以赊销商品形式提供的国际商业信用、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的国际银行信用以及政府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8、国内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内居民、企业团体取得的信用,它形成一国内债。
9、国外信用:是国家以债务人身份向国外居民、企业团体和政府取得的信用,形成一国外债。
10、货币赤字化:是指政府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如果向中央银行推销国债,中央银行有可能通过发行货币来购买,从而导致货币投放过度,引发通货膨胀。
11、票据:是指具有一定格式,并可用于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
12、汇票:是指出票人要求售票人在一定时期内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有效的票据。
13、本票:是出票人对收款人发出的在一定期间内支付一定金额的债务凭证。
14、支票是活期存款人向银行发出的要求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
15、期票:又叫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
16、融通票据:又叫“金融票据”或“空票据”,它不是以商品交易为基础,而是专门为融通资金签发的一种特殊票据。
17、承兑:是指在票据到期前,由付款人在票据上做出表示承诺付款的文字记载及签名的一种手续。
18、背书:又叫里书,是票据上所注明的收款人或持票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签署的行为,表明背书人具有票据偿付的连带责任。
19、银行券:是在商业票据流通基础产生的,由银行发行的一种信用货币。它是一种不定期信用工具。
20、利息:是使用借贷资金的报酬,是货币资金所有者凭借对货币资金的所有权向这部分资金使用者索取的报酬。
21、利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22、市场利率:是指有资金供求关系和风险收益等因素决定的利率。
23、官方利率: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的利率。
24、公定利率:是指由金融机构或行业公会、协会按协商的办法确定的利率。
25、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水平保持不变的利率。
26、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关系存续期间,利率水平可随市场变化而定期变动的利率。
27、名义利率:是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28、实际利率:是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29、优惠利率:指金融机构对存款收取比一般利率水平高的利率,对贷款收取比一般利率低的利率。
30、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时,货币需求的弹性将会变得无限大,形成流动性陷阱。
31、预期假说理论:认为利率期限结构差异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差异造成的。
32、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各种期限的证券市场是彼此分隔、相互独立的,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由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一般来说,投资者偏好利率期限较短、风险较小的债券,债券回报率曲线大多呈递增状。
33、流动性报酬理论:认为长期债券比短期债券有更多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更大,流动性又较差。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时,首先根据期限偏好选择债券,只有在能获得更高回报率时,才会选择非偏好期限的债券。
34、利率的期限结构: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债券的回报率曲线来表示。
四
1、外汇: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