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的电渗法及其进展

合集下载

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几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1)平整施工场地,布置桩位;
(2)施工车就位,振冲器对准桩位;
(3)启动振冲器,使之徐徐沉人土层,直至加固深度以上30~50cm,记录振冲器经过各深度的电流值和时间,
提升振冲器至孔口。再重复以上步骤1~2次,使孔内泥浆变稀。
施工注意事项:当填料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时,是良好的竖向排水通道。
二、预压法
(1)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临时堆载(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货物等)的方法对地基施加荷载,给予一定的预压期。使地基预先压缩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载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3)降水法
降低地下水位可减少地基的孔隙水压力增加上覆土自重应力,使有效应力增加,从而使地基得到预压。这实际上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来实现预压目的。
施工要点:一般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当土层为饱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质粘性土时,此时宜辅以电极相结合。
2、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层。
施工要点:施工前应试夯,确定有关技术参数,如夯锤的重量、底面直径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应的夯击遍数和总下沉量;夯实前槽、坑底面的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夯实时地基土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大面积夯时应按顺序;基底标高不同时应先深后浅;冬季施工时,对土已冻结时,应将冻土层挖去或通过烧热法将土层融解;结束后,应及时将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将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实至设填料中进行振实并扩大桩径。重复这一步骤直至该深度电流达到规定的密实电流为止,并记录填料量。
(5)将振冲器提出孔口,继续施工上节桩段,一直完成整个桩体振动施工,再将振冲器及机具移至另一桩位。

电渗析技术的简介

电渗析技术的简介

电渗析技术的简介一、电渗析技术简介及其发展背景电渗析(eletrodialysis,简称ED) 技术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特制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除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的浓缩、淡化、精制和提纯。

电渗析技术的研究始于德国,1903年,Morse和Pierce把2根电极分别置于透析袋内部和外部溶液中,发现带电杂质能迅速地从凝胶中除去;1924年,Pauli采用化工设计的原理,改进了Morse的实验装置,力图减轻极化,增加传质速率。

但直到1950年Juda首次试制成功了具有高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膜后,电渗析技术才进入了实用阶段,其中经历了三大革新:(1) 具有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的应用;(2) 设计出多隔室电渗析组件;(3) 采用频繁倒极操作模式。

现在离子交换膜各方面的性能及电渗析装置结构等不断革新和改进,电渗析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应用前景也更加广阔。

电渗析器由隔板、离子交换膜、电极、夹紧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

离子交换膜对不同电荷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

阳膜只允许通过阳离子,阻止阴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通过阴离子,阻止阳离子通过。

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水中离子作定向迁移。

由于电渗析器是由多层隔室组成,故淡室中阴阳离子迁移到相邻的浓室中去,从而使含盐水淡化。

在食品及医药工业,电渗析可用于从有机溶液中去除电解质离子, 在乳清脱盐、糖类脱盐和氨基酸精制中应用得都比较成功。

电渗析作为一种新兴的膜法分离技术,在天然水淡化,海水浓缩制盐,废水处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水处理方法。

二、几种电渗析技术1 倒极电渗析( EDR)倒极电渗析就是根据ED 原理,每隔一定时间(一般为15~20 min) ,正负电极极性相互倒换,能自动清洗离子交换膜和电极表面形成的污垢,以确保离子交换膜工作效率的长期稳定及淡水的水质水量。

电渗固结法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电渗固结法在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1 电渗法的工程应用 卡 萨 格 兰 德(Casagrande)是 第 一 个 将 电 渗 法 应 用 到
土木工程中的人,在 1939 年德国的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 的一段铁路的地基处理,他发现电渗法对于致密土体的抗剪 强度指标影响较大,从而将电渗技术成功应用到了该段铁路 的地基加固处理当中 [1]。从那一次成功的应用之后,该项技 术逐渐被人们所知悉,广泛应用到了斜坡、堤岸、水坝的固 结加固当中。后来人们还发现,电渗法不仅可以用于固结排 水,还可以通过电渗技术,在电场的作用下,将高价离子, 如铝离子、铁离子等,引入到土体当中,从而达到加固、强 化土体的作用 [2]。
电渗法是通过直流电在土体两端形成电场,使土体中的 水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排出,从而逐渐完成土体固结排水的 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土力学首次将电渗现象的概念引入是在 1939 年 [1],并 首次将电渗技术成功应用于铁路挖方工程中。随着电渗技术 的不断发展,其理论公式的不断完善,电渗法逐渐成为了软 土地基处理中的一种新技术。
HUANG Yao-yi
(Guangdong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enter,Guangzhou 51003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osmosis method in engineering, expounds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osmosis consolid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scope, and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lectro-osmosis method in foundation treatment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electro-osmosis method, as a relatively new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better reinforcement and drainage effect for soils with low permeability and slow load consolidation, such as silt and cohesive soil, especially for special soils with poor state or extremely high water content, and its consolidation and drainage effect is more obvious. Although there are still immature place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ts high efficiency, no secondary pollut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will make it have huge development space in the future new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Keywords: calculation basis;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electro-osmosis consolidation.

电渗法的介绍

电渗法的介绍

02
电渗法的特点
PART TWO
02 电渗法的特点
电渗法是一种利用电能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地基处理方法,电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 1809俄国学者Reuss的研究工作,后来各国学者在其加固机理与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的 研究工作电渗法加固机理法具有加固速度快,对细颗粒、低渗透性土有良好的加固效果 等优点。由于电渗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电渗法的研究 是以室内实验研究为主,而现场应用却不多随着我国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利用港池和 航道疏浚土吹填造陆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疏浚土往往具有细颗粒、高塑性、 低渗透等特性,采用常规排水固结法加固这种地基时,初效果比较显著,但后期加固效 果明显下降,表现为后期沉降缓慢,加固后的强度值较小,加固效果并非十分理想。电 渗加固效果对土颗粒大小并不敏感,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电渗法很 可能成为此类土的一种高效且造价可以承受的地基加固方法,因此,电渗法再次引起了 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注。
电渗法的加固机理
1)粘土颗粒表面电荷通常为负电荷,通 入直流电后,带有负电荷的土颗粒向阳极 移动,带有正电荷的水向阴极移动集中, 从而可通过井点管将其排除,以达到加固 地基的作用。
01 简介
2)电动效应。 电动效应主要包括电渗和电泳。电渗是指吸 附着极性水分子的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向阴 极汇集,而阳极则逐渐被疏干。如果及时将汇集 于阴极的水排出,则可以使土体排水,其力学性 能得到改善。带有负电荷的土粒,在电场作用下 移向阳极,这样对阳极土体具有加密作用。
地基处理-电渗法的应 用及其发展
电渗法
01.电渗法的简介 02.电渗法的特点 03.电渗法的应用
01
电渗法的介绍
PROJECT INTRODUCTION

岩土工程渗流:补充:建筑工程中的渗流问题

岩土工程渗流:补充:建筑工程中的渗流问题

23
u t
Cv
2u z 2
固结微分方程的求解
土力学知识回顾
初始孔压均匀分布 单面排水
u(z,t) 4 z
1
e
m2 4
2
Tv
sin
m
z
m m1,3,5
2H
双面排水
u(z,t) 4 z
1
e
m2 4
2
Tv
sin
m
z
m m1,3,5,
2H
Tv Cvt H 2 Cv kEs w
24
土力学知识回顾
由水平排水砂垫层和竖向排水体构成。 当软土层较薄或土的渗透性较好而施工期较长时,
可仅在地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垫层,然后加载使 地基土中的水竖向流入砂垫层而排出。 当工程遇到深厚的透水性很差的软粘土层时,可 在地基中设置砂井、塑料排水板,地面连以排水 砂垫层,构成排水系统。
6
竖向排水体
插打塑料 排水板
土力学知识回顾
初始孔压线性分布 单面排水
u( z, t )
4 p2
2
m1,3,5
1 m2
m
m1
2(1) 2 (1 )
e
m2 4
2
Tv
sin
m z
2H
双面排水
u(z,t)
p2
m1
2 m
1
(1)m
e
m2 4
2
Tv
sin
m 2H
2H
z
p1 p2
Tv Cvt H 2
Cv kEs w
双面排水 是两个单 面排水的 组合,渗 径减半。
17
土力学知识回顾
连续性条件
z深度处的微单元 体dxdydz在dt时 间内水量Q的变化 (减少)为:

电渗析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电渗析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电渗析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前景一、电渗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A. 渗透压及其作用原理渗透压是液体渗透性的原因。

液体内部每个分子都随机地运动,所以液体分子自然扩散,这种扩散会使得高浓度液体的分子渗透到低浓度液体中去。

例如,半滴水跨越高浓度饮用盐到低浓度的水中,这就是渗透压的作用。

B. 电渗析的原理与机制电渗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利用高斯定律和能量最低原理,在电场作用下将具有反离子电荷的离子分离出来。

电渗析的本质是利用电场作用控制正、负离子的运动,使其在内部膜表面上流动,并利用滤膜作为分离器,通过电荷选择性,使离子在滤膜的不同侧依次集聚,从而实现分离成分。

C. 电渗析技术的关键应用技术电渗析技术包括电层析、电渗透、电场增强膜分离等技术。

其中,电渗析技术是以质量转移为主要手段,利用电位差和离子的电荷状态进行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中的离子去除和水质提升,化学品的提纯和制备、食品和制药产业等领域。

二、电渗析技术的应用领域A. 换盐和纯化酸/碱的应用电渗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制品行业中,包括细化化学品和制药业中的有机溶剂的去除和水/有机相分离,和化工页面和废水中的盐和有机离子的去除等。

其主要应用领域是纯化酸、碱和电泳残留物的分离、悬浮液和复配液的制备、水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去除等多个领域。

B. 废水处理的应用废水电渗析技术的应用领域主要是在水处理领域,包括地下水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回用、废水分离处理、固体废物渗滤液处理等。

电渗析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很好地分离草酸盐、钠盐、铬酸盐、钙盐、镁盐等物质的分离技术,其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更加注重废水处理的健康与环保。

C. 食品和药品的提纯与分离在食品和制药领域,电渗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富集与纯化、高压处理和抗菌剂的提纯、病毒滤过和感染剂的去除、酵母提取、血浆血清的提取和罐铁酸盐的制备等多个领域。

三、电渗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A. 现有技术的发展状况电渗析技术的研究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目前已形成多种不同的技术体系。

电渗法在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中的应用

电渗法在地下连续墙渗漏检测中的应用
测结果。
中地 下 连续 墙 作 为 围护 结 构被 广 泛应 用 于 工程 中 … 。伴 随施 工技 术 的 日益完 善 , 地 下连续 墙 的深 度也 在不 断增 加 , 我 国 目前 最深 的 地 下连 续 墙 已达 到 6 1 m ,作为 围护结 构 地 下连 续 墙 虽能发 挥 其很 好 的功 效 ,但 由于 泥 浆 比重 不 合 格 和混 凝 土浇 筑 过程 的操 作 不 当造 成地 连墙 接 缝 和墙 体渗 漏 水给 后 期基 坑 开挖 造成 了较 大的 安 全隐 患 ,所 以提 前 掌
握地 连续墙是否有渗漏情况十分重要 ,在开挖前确定准 确 的渗 漏 位 置做 好补 强 和渗 漏 处理 工 作 ,为基 坑 开挖 做 好
安 全 铺 垫 ’ 。 电渗 法通 过 对 土 中 微 弱 的离 子 运 动进 行
高 灵敏 度 的测 量 ,来 探测 复杂地 下 结构 的 渗 漏情 况 ,消 除 由 围护 结 构渗 漏 水 引起 的地 质 灾害 。并 在 施 工过 程 中得 到 了应用 和验证 。
行测 量 ,可以 分析 出渗 漏 点 的渗 漏严 重程 度 。如 有需 要 寻 找渗 漏 点纵 向位 置 ,需 要 改变 放 置存 坑 外观 测 井 中的 仪 器 正极 的 深 度 ,通过 数 据 比较 得 出能 量 最大 点 的位 置 ,即 渗 漏 点的纵 向位 置 ,如 图 3所 示 。

电渗法在 地下 连续墙渗漏检测 中的应 用
目前 ,随 着 地铁 的 快速 建 设 和以 大 型综 合轨 道 交通 枢 纽 为核 心 的城 市 地下 窄 问 的相继 开 发 利用 ,在 地 下结 构 施
Hale Waihona Puke 电渗法检测 围护结构渗漏 的原 理

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现状及展望

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现状及展望

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现状及展望刘睿;傅少君;张瑞;赵斌【摘要】电渗固结法可以短时高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且不会产生地基失稳现象,是针对软土地基应用前景较好的地基处理方法.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电渗法的加固机理,着重分析了电势梯度、通电方式、电极材料与布置形式、土壤含水量、含盐量及pH值等因素对于电渗固结过程的影响.综述了电渗法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基于目前电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电渗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福建建筑》【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7页(P38-44)【关键词】软土;电渗固结;地基处理;加固机理;数值模拟【作者】刘睿;傅少君;张瑞;赵斌【作者单位】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123;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123;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123;辽宁省第五地质大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营口11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20 引言随着人口数量与城镇规模的逐渐增加,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影响人类生活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沿海城市通过填海造地来扩展土地面积。

沿海土体通常以软土为主,软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性低、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等特点,若不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其承载力与稳定性很难达到施工要求。

过大的工后沉降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周期,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因此有必要针对软土地基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

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为排水固结法,包含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电渗固结法等。

然而,真空预压与降水预压对处理边界的施工要求高,排水固结速率受土体水力传导系数的影响,有时难以达到预期加固的目的。

堆载预压受限于堆载材料的来源及有可能导致的地基失稳,不适用于短工期情况。

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2)

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2)

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是一种应用于软弱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通过采用电渗法和真空预压法的联合施工,有效地改善了软基的物理性能,提高了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的特点包括:1. 施工周期短:通过电渗法和真空预压法的联合施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软基处理,加快施工进度。

2. 施工效果好:通过电渗法能够改变软基内土颗粒的排列方式,提高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通过真空预压法能够排除软基内部的气体和水分,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性能。

3. 适用范围广:该工法适用于各种软弱土地基,如黏性土、粉土、砂土等,适应范围广泛。

4. 环境友好:该工法无需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适应范围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适用于软弱土地基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建筑物地基处理:适用于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如住宅、办公楼、工厂等。

2. 基础设施工程:适用于基础设施工程的地基处理,如桥梁、隧道、管道等。

3. 基础工程处理:适用于基础工程的地基处理,如堤坝、防洪工程等。

四、工艺原理电渗联合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施工工法采用了电渗法和真空预压法的联合施工,利用了电场和真空的作用改善软基的物理性能。

1. 电渗法电渗法是利用电场作用改变软基内部颗粒的排列方式,提高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的技术。

通过设置电极在软基内部施加电场,利用电渗效应将水分和离子迁移至电极周围,使软基内土颗粒实现微聚和密实。

这样可以提高软基的稳定性和抗液化性能。

2. 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是通过排除软基内部的气体和水分,减少软基的孔隙度和压缩系数,提高了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技术。

通过施加真空吸力,将软基内部的气体和水分抽出,使软基中的颗粒接触更加紧密,孔隙度减小,从而提高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液化性能。

电渗法的介绍课件

电渗法的介绍课件
实验精度要求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选择适当的电解质和浓度,保持恒 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并定期校准设备。
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操作应规范,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避免误操作导致 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03
电渗法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01
02
03
04
高效性
电渗法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 ,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样
法的分离成本。
提高稳定性
加强电极表面保护和溶 液成分控制,提高电渗
法的分离稳定性。
拓展适用范围
研究更多种类的电泳性 质,拓展电渗法在多种 物质分离中的应用范围

简化操作
优化电渗法的操作流程 ,降低操作难度,方便
用户使用。
04
电渗法的应用实例
电渗法的应用实例
• 电渗法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对溶液或土壤中的水分和离子进 行迁移和分离的方法。它通常在通电的情况下,利用电场作 用力推动带电粒子或水分子的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或提 取的目的。
出贡献。
降低水处理成本
电渗法具有高效、低能耗的特点,其 研究和应用将有助于降低水处理成本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电渗法的广泛应用将为企业和社会创 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领域
• 电渗法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环境科学 、食品工业等。在生物医学领域,电渗法可用于分离和纯化 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在环境科学领域,电渗法可 用于处理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等;在食品工业领域,电渗 法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质分离和纯化。
02
电渗法的实验设备与操作 流程

谈地基处理常见技术及发展

谈地基处理常见技术及发展

筑物的安全和使用 , 而且对建设速度 、 工程造价 也有影响 , 有时候 散 砂土 或人 工填 土中设 置砂桩 , 能对周 围土体 产生挤密 或振密作
可以显著提高地基强度 , 其适用于松砂地基或杂填土 。 甚至成 为工程建设 中的关键 问题 。我 国幅员辽 阔 , 工程和水 文地 用 ,
质条件复杂多样 , 建筑 物的类 型级别 多样 , 这就 决定 了地基处 理 1 3 置 换 及 拌 入 法 . 的技术各有千秋 。同时现代 岩土 丁程对地 基处理 也提 出 了愈来 愈高的要求 , 地基处理技术 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
在房屋 、 交通 、 铁路 、 口等工 程 戌 常遇 剑地质 条件较 和填夯的桩 体组 成的人 “ 港 复合地基” 土桩适 用于消除 地基的湿 ,
差 的 软 弱地 基 或不 良地 基 问题 。地 基 处 理 是 否 恰 当 , 仅 影 响 建 陷性 , 土桩适用 于提 高人 工填土地 基 的承载力 ; ) 不 灰 6 砂桩 。在松
达到 调整岩 土交界 处 的相对变 形 的 目的 , 抽气 , 使地 上水位 降低 , 在大 气压 力作用下加速地基 固结 , 其适用 缩性 高的地基相 适应 , 其适用于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地基 。 于软粘土地基 ; ) 4 降低 地 下水 位 法。虽不 能改 变地 基 中 的总应
. 力 , 能减少孔 隙水压力 , 有效应力增 大 , 但 使 促进地 基固结 , 在建 14 灌 浆 法 灌浆法 是用气 压 、 液 或电化学 原理 , 把某 些能 固化 的浆 液 造建筑物前完成部 分 固结 沉降 和提 高地 基 强度 , 适 用于 饱 和 其 L 以改善地基 的物理力 学性质。灌浆 粉、 细砂地基 ;) 5 电渗法 。在土 中插入 金属 电极并通 以直流 电 , 由 注入各种介质的裂隙或孑 隙 , 粒 于直流 电场作用 , 中的水从 阳极 流向 阴极 , 从 阴极 排 除1 不 材料 常分为粒状 浆材 和化学浆材两个 系统 , 状浆材包括纯 水泥 土 水 『 I 『 粘 水泥砂浆 、 石灰浆等 ; 化学浆材包 括环氧树脂类 、 让水在 阳极 附近补 充 , 借助 电渗作用 可逐 渐排 除土 中水 , 适用 浆 、 土水泥浆 、 其 甲基 烯酸 酯类 、 人 j 聚氨酯 类 、 丙烯 酸 胺类 、 质 素类 和硅 酸盐类 木 于 饱 和 软粘 土地 基 。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发展趋势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建筑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地基处理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新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详细介绍地基处理的最新进展。

一、新技术1. 微生物治理技术微生物治理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

该方法利用微生物分解土壤中有害物质,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能。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无污染、低成本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2. 土钉墙技术土钉墙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土体内预埋锚杆或钢筋,然后与混凝土墙面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加固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软弱土层和岩石裂隙等情况下对于土体进行加固。

3. 钻孔灌注桩技术钻孔灌注桩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地下打孔并注入水泥浆或其他材料,在孔内形成桩体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软土地基、沉降较大的地区,以及需要承受大荷载的建筑物。

4. 预压桩技术预压桩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桩顶施加预压力,使桩体与土体形成整体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软弱土层和高水位地区,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二、发展趋势1. 环保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化。

例如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减排等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信息化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信息化。

例如通过数据采集、分析等方式对地基进行监测和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高效化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高效化。

例如采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方式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 多元化未来地基处理技术将更加注重多元化。

例如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三、总结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新技术和发展趋势的不断出现将为地基处理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环保、高效、信息化、多元化的地基处理技术。

电渗法加固地基试验及应用研究进展

电渗法加固地基试验及应用研究进展

电场作用下,带 电 粒 子 有 向 着 相 反 符 号 电 极 运 动的趋 势.俄 国 科 学 家 Reuss于 1807 年 发 现,多 孔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工学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Science)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17.06.002
Vol.51 No.6 Jun.2017
电渗法加固地基试验及应用研究进展
郑 凌 逶1,2,谢 新 宇1,2,谢 康 和1,李 金 柱2,刘 亦 民1,2
guo等32对含水量达1713且主要成分为伊利石高岭石和石英的油砂尾矿进行了电渗处理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电渗透系数ke处于768109144108m2s1v相应的kekh比值处于4257962电渗试验研究方法试验作为电渗加固软土的重要研究手段大量研究集中在处理过程和处理后2个阶段
第 51 卷 第 6 期 2017 年 6 月
(1.浙江大学 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 宁波理工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 :对 于 高 塑 性 、低 渗 透 性 的 细 颗 粒 土 ,常 规 的 排 水 固 结 法 加 固 效 果 不 佳 ,电 渗 法 具 有 工 期 短 、设 备 安 装 方 便 等 优点,相关研究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初步工程推广.为进一步理解电渗法加固机理 并 为 工 程 设 计 提 供 参 考 ,综 述 电 渗 法加固地基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电渗加固机理与土体性质的关系、试验研究方 法 和 控 制 因 素 对 电 渗 的 影 响 、电 渗 联合其他方式处理等主要成果.研究中的问题包括如 何 确 定 控 制 因 素 实 施 规 范 和 准 则 、如 何 先 考 虑 机 理 后 设 计 试 验 以 及 如 何 强 化 单 因 素 试 验 等 .提 出 未 来 的 研 究 方 向 :开 发 新 测 试 技 术 、改 进 计 算 方 法 以 及 新 材 料 的 电 渗 处 理 . 关 键 词 :电 渗 法 ;地 基 处 理 ;排 水 固 结 ;加 固 机 理 ;电 动 :TU 47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973X(2017)06-1064-10

电渗法与电渗法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超软土地基的室内试验分析对比

电渗法与电渗法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超软土地基的室内试验分析对比
method
由图 3 可知,土体的初始孔压与埋深成正比, 埋深越大初始孔压越大,0.6 m 深度处的初始孔隙 水压力小于 1.1 m 深度处的孔隙水压力,其数值 近似呈 2 倍关系。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过程中, 测得的孔隙水压力波动较小,说明产生的超孔隙 水压力较小。
监测得到联合法加固超软土地基的过程中的 孔隙水压力变化如图 4 所示。
Abstract: Taking the ultra -soft soil from Binhai New Distri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carring out the laboratory tests of consolidation of ultra-soft soil under electro-osmotic and vacuum preloading-electro-osmosis, we analyzed and contrasted the changes of pore water pressure, soil settlement and soil strength in two consolidation methods, analyz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the two methods, and provided technical and data support for site constru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consolidation effect of vacuum preloading-electro-osmotic method is much more uniform and sufficient than the electroosmotic method.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vacuum preloading-electro-osmotic method is 2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electroosmotic method, and the increase on the soil strength under vacuum preloading-electro-osmotic method is 7 times larger than the soil strength increase under the electro-osmotic method. Key words:electro -osmotic method; vacuum preloading -electro -osmosis method; ultra -soft soil; laboratory test; draining consolidation

土木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进展

土木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进展

土木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进展在土木工程领域,地基处理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和持久的关键环节。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持续进步,地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探讨土木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传统地基处理技术的优化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法、强夯法、排水固结法等,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对工程质量和效率要求的提高,这些方法也在不断优化。

换填法是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砂、碎石、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近年来,在换填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上有了新的改进。

例如,采用新型的轻质材料作为换填材料,不仅能减轻地基的自重,还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强夯法是通过重锤自由下落的强大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地基。

在技术改进方面,强夯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夯击能量和夯击次数的控制更加精确,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同时,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技术,能够更好地优化强夯方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排水固结法通过在地基中设置排水系统,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现在,排水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排水材料的性能也得到了改善,使得排水固结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新型地基处理技术的涌现除了对传统技术的优化,一些新型的地基处理技术也逐渐崭露头角。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是将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水泥强制搅拌,形成具有较高强度的水泥土桩体,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

这种技术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 120kPa 的粘性土地基。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高压喷射注浆法是利用高压喷射流,将水泥浆液与土体混合,形成加固体。

该技术可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

与传统注浆法相比,高压喷射注浆法的施工效率更高,加固效果更好。

电渗法加固土体技术的探究与展望

电渗法加固土体技术的探究与展望

电渗法加固土体技术的探究与展望
李俊毅
【期刊名称】《岩土工程技术》
【年(卷),期】2024(38)2
【摘要】总结并分析湛江港海淤电化加固试验,梳理电渗法加固土体技术发展,针对当前发展现状,提出电渗法加固土体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应立足于推动地基处理技术进步和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电渗法及其联合法加固土体技术应秉持跨专业共享发展理念,创新生态模式,建立土体处理+电渗的土体处理技术实用体系,使之在地基处理和环保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总页数】8页(P238-245)
【作者】李俊毅
【作者单位】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2.5
【相关文献】
1.电渗法加固软基的现状及其展望
2.电渗法加固软土技术研究
3.电渗法与电渗法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超软土地基的室内试验分析对比
4.电渗法加固软土地基研究现状及展望
5.上跨地铁保护段MJS法和管幕法土体加固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的电渗法采用金属电极, 其电蚀作用虽 然有利于土体强度的增长, 但存在不好控制加固 周期、电极转换不方便、造价高等缺点。英国研 制出的电动土工合成材料, 申请了相关专利, 它 既可以作为排水通道, 又可以作为不腐蚀电极使 用, 可以使电渗加固易于控制, 能降低工程成本。 虽然其经济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工程验证, 但的确是电渗电极发展的一种新的思路, 可能会 对电渗技术的推广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内也 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但未见成熟的技术方案, 这是国内学者需要继续研究的。 3.4 电渗室内实验装置
2008 年 4 月 第 4 期 总第 414 期
·地基处理·
水运工程 Port & Waterway Engineering
Apr. 2008 No. 4 Serial No. 414
地基处理的电渗法及其进展
曹永华, 高志义, 刘爱民
(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222)
摘要: 介绍用于地基处理的电渗法的加固机理, 并对电渗法的发展进行回顾与总结, 指出电渗法应用与研究中存在的
根据电渗固结理论, 电渗透系数决定着电渗 加固效果。研究表明, 土的电渗透系数与诸多因 素相关。土的类别、含水量、含盐量、电阻率等 均对电渗透系数产生着影响, 但这些因素中, 哪 些因素是主要因素, 对电渗透系数的影响幅度有 多大, 土性指标在哪个范围内最适合电渗加固等, 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3 电渗电极
土中水分为结合水和自由水。自由水是指在 双电层影响以外的水, 排水固结法排出的的水是 自由水。结合水是受双电层影响, 吸附于土粒表 面的水, 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强结合水 很难排出, 但其性质已接近固体, 因此不对土体 加固产生影响; 弱结合水因为受土粒静电场的影
收稿日期: 2007- 11- 08 作者简介: 曹永华 ( 1977—) , 男, 工程师, 从事岩土工程和港口工程的科研与设计。
3) 膨胀加密。
在 阳 极 , 发 生 氧 化 反 应 , 生 成 Fe "OH #3 胶
体, 其体积已发生了很大的膨胀, 对土体可以产
生膨胀加密作用。其过程如下:
首先, 发生电解水作用:
H2O→O2+H++e-
( 3)
部分 O2 与 H2O 和 Fe 发生氧化反应:
Fe+H2O+O2→Fe "OH $3
可以承受的地基加固方法, 因此, 电渗法再次引 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注。
1 电渗法加固机理 电渗加固机理要从土的微观结构说起。土是
固—液—气三相分散系。土的固相即土颗粒, 其 表面通常带有负电荷,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向电 势高处运动, 此现象称为电泳; 土的液相即土中 水, 它极易和被溶解的物质如水中的阳离子结合 成水化阳离子,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向电势低处 运动, 此现象称为电渗。
国内汪闻韶最早开始了对电渗加固方法的研 究, 提出了电渗和水力渗透混合流公式, 阐述了 电 渗 加 固 软 土 的 机 理[22]。 周 顺 华 等 提 出 用 电 渗 法 对 铁路路基进行处理, 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讨论[23]。 邹维列等对电动土工合成材料及其应用进行了介 绍[24]。胡俞晨等应用电动土工合成材料, 进行了室 内实验研究[25]。庄艳峰等讨论了界面电阻问题, 给 出了界面电阻的近似计算公式; 提出了电荷累积 理论和能级梯度理论, 用于解释电渗过程中的电 现象[26-29]。由于电渗加固法对电能消耗较大, 不少 学者致力于电渗加固法与其他方法的联合应用。 高 志 义 等 提 出 了 真 空 预 压 联 合 电 渗 的 加 固 方 法[30], 并进行了室内模型实验研究。与此类似, 房营光 等应用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对碱渣土进行了室内 模型实验研究[31], 赵建国等提出了电渗—强夯综合 法用于软弱地基的加固 [32]。
若干问题, 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关键词: 电渗法; 机理; 进展; 地基处理
中图分类号: TV 47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 4972( 2008) 04- 0092- 04
Char acter 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 o- osmotic Tr eatment for Gr ound Impr ovement
移向阳极, 这样对阳极土体具有加密作用。电渗
可以用式 ( 1) 进行描述:
ve=ke
!v !x
( 1)
式中: ve 为电渗透流速; ke 为电渗
2) 电蚀现象
含碳的钢筋阳极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Fe+C→Fe3C
( 2)
Fe3C 在阳极附近剥落沉积, 可以加密土体。
( 4)
因此, 阳极会释放氧气, 并有大量 H+存在阳
极附近, 结果使阳极处 pH 值降低, 呈现酸性。
4) 电解耗水。
实际上电解耗水在阴阳两极均有发生, 阳极
的电解反应前已述及, 阴极发生如下反应:
H2O+e- →OH- +H2
( 5)
因此, 从电渗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来 看, 传统的电渗法是一种综合加固方法, 它不仅 仅是单纯的排水固结, 还包括了膨胀加密、电蚀 等复杂的电化学作用。
对电渗加固机理予以说明。
在钢筋电极产生的直流电场的作用下, 地基
及电极发生了以下效应:
1) 电动效应。
电动效应主要包括电渗和电泳。电渗是指吸
附着极性水分子的正离子, 在电场作用下移向阴
极汇集, 而阳极则逐渐被疏干。如果及时将汇集
于阴极的水排出, 则可以使土体排水, 其力学性
能得到改善。带有负电荷的土粒, 在电场作用下
· 94 ·
水运工程
2008 年
了“间歇通电”技术在电渗中的应用效果, 指出 间歇通电技术可以减少电渗过程中的阳极腐蚀和 电 力 消 耗[16]。Su 等 给 出 了 不 同 边 界 条 件 下 的 二 维 电 渗 固 结 的 理 论 解 答[17]。 因 电 渗 加 固 中 电 能 往 往 大 量消耗在电极与土间的界面电阻上, Burnotte 等对 电极进行了特殊的化学处理, 减小了界面电阻, 提 高 了 电 能 利 用 率[18- 19]。 因 传 统 金 属 电 极 在 电 渗 中 产生电化学腐蚀, 存在造价高、不易控制等缺点, 近年来产生了一种被称为电动土工合成材料的新 型合成材料, 可作电渗电极使用[20-21]。
CAO Yong- hua, GAO Zhi- yi, LIU Ai- min
( CCCC- Tianjin Port Engineering Institute Co., Ltd.,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 act: The mechanism of electro- osmosis for ground improvement is introduc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第4期
曹永华, 等: 地基处理的电渗法及其进展
· 93 ·
响, 一般的排水固结法很难将其排出, 但在外加
直流电场的作用下, 部分弱结合水可以摆脱静电
场的束缚被排出, 这是电渗法的优势所在, 即电
渗不仅可以排出自由水, 还可以排出弱结合水。
根据电极材料的不同, 电渗加固中发生的物
理化学作用会略有区别, 本文以钢筋电极为例,
Key wor ds: Electro- osmosis; mechanism; development; ground improvement
电渗法是一种利用电能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地 基处理方法, 电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 1809 俄国 学 者 Reuss 的 研 究 工 作 , 后 来 各 国 学 者 在 其 加 固 机理与应用方 面 开 展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工 作[1-6]。 电 渗 法具有加固速度快, 对细颗粒、低渗透性土有良 好的加固效果等优点。由于电渗法需要消耗大量 的电能, 因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对电渗法的 研究是以室内实验研究为主, 而现场应用却不多 见。随着我国港口建设的飞速发展, 利用港池和 航道疏浚土吹填造陆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 现。疏浚土往往具有细颗粒、高塑性、低渗透等 特性, 采用常规排水固结法加固这种地基时, 初 期效果比较显著, 但后期加固效果明显下降, 表 现为后期沉降缓慢, 加固后的强度值较小, 加固 效果并非十分理想。电渗加固效果对土颗粒大小 并不敏感, 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 高, 电渗法很可能成为此类土的一种高效且造价
3 电渗法的若干问题 3.1 电渗加固机理
目前电渗法的加固机理已基本明朗, 即电渗
综合了电化学和排水固结等综合作用, 但由于电 渗过程中的电化学作用很难定量描述, 因此多数 研究仍将电渗法视为一种排水固结法来进行研究。 在电动土工合成材料出现后, 由于其作为电极在 电渗中并不被腐蚀, 因此不会发生电蚀等复杂的 电化学作用, 如果再将电解耗水看成一种特殊形 式的排水, 则此时电渗法可以视为排水固结法。 3.2 电渗加固效果影响因素
2 电渗法的发展历程 继 Reuss 发 现 电 渗 现 象 后 , Helmholtz 首 先 从
双电层的概念出发, 用数学方法来表示电渗现象, 后经后人的修正和发展, 形成了 Helmholtz 电渗公 式。Casagrande 于 1939 年第一次将电渗技术应用 于岩土工程中[1]。Esrig 提出了一维电渗固结理论, 用 于 解 释 电 渗 中 孔 隙 水 压 力 的 增 长 与 消 散 现 象[7]。 Lewis 等给出了二维电渗固结理论的控制方程, 并 进行了电渗的数值分析[8]。Wan 等对电渗和荷载作 用下土的固结特性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电渗加 固中的“电极转换”技术[9]。Banerjee 结合电 渗 仪 实验, 提出了比一维电渗固结理论更为精确的理 论解, 用于解释三轴电渗仪内超孔隙水压力的增 长 过 程[10]。Lo 等 对 灵 敏 性 黏 土 的 电 渗 加 固 法 进 行 了室内实验的研究[11], 使用设备为自行研制的小型 电渗仪, 并对加固过程中的孔隙水压力、电势、 土体变形等进行了监测, 比较了加固前后土体强 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电渗对此类土是有效的。 Shang 等提出了高压条件下的“土- 水- 电解质”理 论, 对 高 压 ( 10 ̄30 kV) 直 流 和 交 流 电 作 用 下 软 黏土的加固效果进行了研究[12], 结果表明直流高压 电场可以在土体中产生更高的负孔隙水压力, 加 固效果更佳。同时, 在达到某一临界电压前, 加 固效果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加强。Laursen 进行了斑 脱 土 和 天 然 黏 土 的 电 渗 室 内 实 验 研 究[13], 结 果 表 明, 钠基斑脱土和钙基斑脱土的电渗透系数随含 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且与含盐量无关; 丹麦黏土 的电渗透系数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但与含盐 量有关。Shang 提出了电渗联合堆载预压加固法的 理论 模 型[14]。Chen 等 进 行 了 电 渗 的 现 场 试 验 , 对 电渗过程中土体电导率和 pH 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15]。电极水平布置, 阳极采用金属网, 位于地表, 上面覆细砂和回填土, 阴极采用石墨, 位于 2.2 m 深 处 。 土 体 约 20 m3, 电 势 梯 度 20 ̄31 V/m, 电 流 42 ̄57 A, 共 消 耗 电 能 5 500 kW·h。Micic 等 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