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估及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启示_唐彦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百度文库
— 15 —
本期聚焦 而传统文化价值观 、准则和格言 , 特别是那些与儒 家思想相关的都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可以提升的更 ⑥ 具根本和普遍意义的文化贡献 。 约瑟夫·奈曾形 象地描述了近年来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 “ 中国的传 统文化一直深具魅力 , 而今它也正在进军全球通 俗文化的领域 。 华语影片《卧虎藏龙》 在非英语电 影中票房价值最高 , 篮球明星姚明具有同迈克尔· 乔丹旗鼓相当的潜力 , 中国举办 2008 年奥运会 , 在中国的外国留学生过去 10 年间由 3 . 6 万增长 到 11 万 , 2008 年中国接纳了 1700 万外国游客 , 在 世界各国建立的孔子学院超过 170 所 。 当美国之 音将中文广播的时间从每天 19 小时削减到 14 小 时的时候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却将其播出时间增 ⑦ 加到每天 24 小时 。 ” 在看到中 国软实力建设取 得长足进 展的同 时 , 美国学者也普遍认为 , 制约中国发展软实力的 因素仍然较多 , “ 中国的全球软实力将仍然是有限 的 , 既出于中国的政策偏好 , 也与其他国家以自我 利益为中心有关 。 中国将继续优先解决自身明显 的国内经济不平等 、基础设施问题 、 政治转型压力 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 而不会过于关注在全球的 ⑧ 表现” 。 因此 , 中国大多数的软实力建设和影响 还是和安全相关的 。 某种意义上还是被动反应型 的 , 缺乏更多的积极建构的意图 。 华盛顿战略与 国际研究中心在《中国软实力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 两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与竞争》 的报告中 , 对中 国的软实力状况进行了评估 。 报告认为 , 中国国 内正在进行有关软实 力的来源和使 用原因的争 论 。 目前中国缺乏协调的国家软实力战略 , 中国 自身的软实力是防御性的和被动反应的 , 是为了 ⑨ 减轻别的国家的中国威胁论意识 。 有的美国学 者认为 , 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软实力的研究还很欠 缺 。“ 有关中国崛起的分析和讨论几乎完全集中在 实力不断增长的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 。 然而软实 力的来源 — — —包括文化 、 政治意识形态和外交 — — — 作为强国地位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在被逐步 地认识到 。 在有关中国的讨论中 , 软实力这一主题 要么是缺少 , 要么被误用 , 这是很奇怪的 。 虽然中 国运用软实力在许多方面还是受约束的 , 但它的软 ⑩ 实力来源是相当可观并且需要精细研究的 。 ” 2. 中国推动软实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措施及 目的 2008 年 , 美国的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和韩 国的东亚研究院合作对美国 、中国 、 日本及韩国等 国家进行了国家软实力的比较调查 。 其中 , 中国 1 软实力各组成部分在受访国家中的排序如下 :
注 : 把五个关键领域的问题答案合并以后 , 平均影响力的水平范围 从 0 到 1 。 在 越南进行的 中国政治 方面的软实 力
美国学者认为 , 就推进软实力建设的措施而 言 , 在经济领域 , 中国主要通过贸易 、 投资 、 观光旅 游 , 侧重于能源和其他资源等 。 如不附条件的援 助和低息贷款 , 减免债务 ; 推动建立中国与东盟自 由贸易区建设等 。 在政治外交领域 , 中国与东南 亚、 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高级领导人互访频繁 ; 举 办中非合作论坛 ; 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机构 , 扩大 影响 , 如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 东盟地区论坛 、 东亚 峰会 、东盟 10 +3 峰会 、东亚和 拉丁美洲 合作论 坛、 美洲国家组织以及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等 ; 奉 行互相尊重主权 , 不干涉内政的政治理念及互利 双赢的合作模式 ; 实行以邻为伴 、与邻为善及“ 睦 — 16 —
本期聚焦 3. 中国的软实力在拉丁美洲 、 东南亚 、 非洲等 发展中国家增长明显 与中国显著的经济进步相应的是 , 中国的文 化和外交影响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扩大 。 这种被称为软实力的增长若干年前就已经在东南 亚地区很明显了 。 除东南亚外 , 中国的软实力在 美洲和非洲表现得同样明显 。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 会从事拉丁美洲研究的高级研究员朱莉娅·斯韦 格认为 ,“ 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坏名声相比 , 中国 是一种清 新的空 气 , 中国的 影响被 认为是 有益 的。 ”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非洲政策研究高级研究 员普林斯顿·莱曼认为 , 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 包括 : 与非洲在贸易和人权国际论坛上加强团结 , 免除非洲国家债务 , 在中国的大学和军事院校培 训非洲人 , 派医生在整个非洲工作 , 在基础设施 、 3 1 农业和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等 。 从美国进行的调查来看 , 近年来中国的软实 力在发展中国家的确增长较快 。 当被问及中国在 亚洲是否具有主要是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时 , 被调 查国家的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地区影响不是 很积极就是有些积极( 美国 53 %, 日本 62 %, 韩国 和印度尼西亚均为 58 %, 越南 76 % ) 。 展望未来 , 除印度尼西亚( 35 % ) 以外的受访国家的大多数受 访者均 认为 中国将 是未来 亚洲 的领 导者 ( 美国 4 1 68 %, 日本 55 %, 韩国 78 %, 越南 71 % ) 。 4. 中国软实力增长的主要原因 首先 , 中国软实力不断增长的基础是改革开 放以来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及成功的发展模式的 吸引力 。 实际上 , 在冷战结束后不久 , 就有美国学 者因中国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质疑苏联解体后资 本主义获得全面彻底胜利的观点 。 改革开放后 , 中国快速的经济崛起使许多进步人士把中国作为 发展典范 , 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 , 在现存的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中 , 有可供选择的不同道路 。 主 6 1 流经济学家已经接受中国是发展 典范的观点 。 “ 北京共识” 的提出及相关讨论就充 分说明了这 一点 。 其次 , 得益于中国政府和人民日益开放性的 思维及有意识的推动 。“ 中国成功的巨大动力来 源于它仿效过去美国对外国人及其想法的接纳能 力 。 而我们失去的许多优势则根源于我们的一种 新倾向 , 不听我们不熟悉的新想法 , 向我们不熟悉 的人关闭边界 。 在过去 28 年中 , 中国已经通过自 省、 自我修正和对变化保持开放性的能力获得了 7 1 惊人的进步 。 ” 软实力增长的原因 , 除以日益增 长的硬权力为基础外 , “ 近年来 , 中国政府政策的
表 1 中国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及排序 软实力来源 经济 受访国家 美国 日本 韩国 印度尼西亚 越南 未进行评定 。 0. 52 0. 57 0. 57 0. 73 0. 70 0. 55 0. 58 0. 64 0. 74 0. 80 0. 56 0. 57 0. 54 0. 62 0. 77 0. 40 0. 44 0. 51 0. 69 0. 67 0. 34 0. 41 0. 48 0. 71 — — — 人力资源 文化 外交 政治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09 年第 6 期
美国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估及对中国 * 软实力建设的启示
唐彦林
[ 内容提要] 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壮大 , 是中国和平 崛起的重要 组成部分 。 近 年来 , 美 国对中国 软实力的关 注 日益加深 , 并对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进行了全面的 评估 。 美国学者普 遍认为 , 中国注重 并展示其 软实力建设 始 自 20 世纪 90 年代 , 至 2007 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表明软实力已经进入中 国的官方语言 。 中国软实力增长 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在于 ,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 力的不断增强及成 功的发展 模式的吸引 力 , 以 及中国政 府和 人民日益开放性的思维及有意识的推动 。 此外 , 中国的软 实力增长还与美国的外交政策失误有关 。 [ 关键词] 美国 中国 软实力建设 启示 [ 分类号] D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05 -6505( 2009) 06 -0015 -05
*本文系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2009 年资助项目“ 东亚地区秩序变迁中的中 国角色转变” ( 项目编号 : 20091010) 和教育部学习宣 传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 应急) 课题“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研究”( 项目编号 : 2008JYJ066) 的 研究成果 。
近年来 , 伴随中国在经济 、 政治和文化等领域 的快速发展 , 特别是中国和平崛起已经成为国际 社会的共识以后 , 有关中国崛起将对美国造成什 么样的影响的问题成 为美国各界关 注的焦点问 题 。 长期以来 , 美国学者更多地关注中国的“ 硬实 力” , 即经济和军事实力 。 但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快 速发展 , 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程度不 断加深 。 一 、美国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估 对中国软实力进行评估的既包括普通学者 , 也包括美国国会 、 思想库和调研机构等 。 可以说 , 对中国软实力的评估已经全面展开 。 1. 对中国软实力发展过程及基本现状的评估 美国学者普遍认为 , 中国从 20 世纪 90 年代 开始注重并展示其软实力建设 。“ 对今天的中国 来说 , 约瑟夫· 奈的软实力概念正成为中国战略利 益和战术焦点的特殊领域 。 与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的愿望相一致 , 为了向其他国家保证其崛起的善 意本质 , 以及阻止制衡中国集团的形成 , 中国早在 20 世纪 90 年 代初就 注重 软实 力的 概念 。 近年 来 , 无论在公开还是私下场合 , 中国都明确地声明 将通过行动和政策来发展和培育软实力 , 并将之 ① 置于优先位置 。 ” 而从实践上来看 , 冷战后 , 中国 软实力的初步展现是在 1997 年东南亚发生金融
危机的时候 。“1997 年是标志中国软实力呈现的 时间 。 在金融危机期间 , 北京拒绝人民币贬值 , 以 ② 这样的决定来支持亚洲 。 ” 2007 年 5 月 , 耶鲁大 学出版了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学者约 书亚·库兰茨克的《魅力攻势 — — —中国的软实力如 何改变世界》 一书 , 这是美国甚至西方第一本研究 中国软实力的专著 , 在美国学界和政界引起很大 关注 。 2007 年 10 月 ,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正式提出 , “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使人民基本文 ③ 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 约瑟夫 ·奈认为 , 这表 ④ 明软实力已经进入中国的官方语言 。 从此 , 关于 中国软实力的话题在美国越来越热 。 除少数学者外 , 美国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普 遍认为 , 中国的软实力获得了长足发展 。 著名汉 学家沈大伟教授认为 , 中国崛起的重要内容之一 就是中国软实力的崛起 。 中国在全球的表现主要 体现在经济 、 外交和政治 ( 局部的 ) 以及不断增加 ⑤ 的一系列“ 软实力” 的文化工具方面 。 同时 , 中国 意识到了用“ 硬权力” 和“ 软实力” 两条腿走路在发 展“ 综合国力” 方面的重要性 。 更为基础的是 , 中 国正在寻找确定与西方相分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 东西 , 作为独一无二的对国际社会和世界文化的 积极贡献 , 这种贡献将与中国有特别联系 。 按北 京的观点 , 中国现在提出的诸如“ 和平发展” 、 “和 谐”( 包括外部的和谐世界和国内的和谐社会) 、 双 赢的解决方法和战略伙伴关系就适合这种模式 。
邻、 安邻和富邻” 的外交政策 ; 积极参加联合国的 维和行动 等 。 在 文化 和教 育交 流 方面 , 包 括为 4000 名非洲留学生提供奖学金 ; 持续稳定地增加 对文化交流的支持 、派医生和工人到国外工作 ; 欢 迎其他国家的学生到中国学习 , 为国外汉语项目 付费 ; 特别是 在国外设立“ 孔子学院” , 提出 2010 年前建造 500 所孔子学院等 。 美国学者认为 , 中 国通过实施上述软实力措施 , 目的在于 : 进口石油 和其他资源 , 保障能源安全 , 保证经济可持续发 展; “ 孤立台湾” ; 降低美国的影响 , 提升中国在东 南亚 、 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响 , 赢得国际声望并构 2 1 建不同于现行的国际秩序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