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名家——华罗庚
华罗庚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的数学小故事标题:华罗庚:数学之路与趣味小故事华罗庚,我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数学之路更是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本文将带您了解华罗庚的成长历程,并分享一些关于他的数学小故事。
一、华罗庚的成长经历1.早年经历华罗庚,1910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的一个贫苦家庭。
从小,他就表现出对数学的独特兴趣和天赋。
虽然家境贫寒,但他仍然坚持自学,通过阅读《数理精蕴》等书籍,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
2.结缘数学1925年,华罗庚进入上海大同大学附属中学就读。
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数学竞赛,多次获奖,逐渐在数学界崭露头角。
1928年,他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数学系。
3.崛起于清华在清华大学,华罗庚师从熊庆来、杨武之等著名数学家,开始了他的数学研究生涯。
他刻苦钻研,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关注。
4.国外深造1936年,华罗庚获得庚子赔款奖学金,赴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在那里,他师从著名数学家哈代和李特尔伍德,继续深入研究数学。
两年后,他获得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数学家。
5.报效祖国1939年,华罗庚回到祖国,投身于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他先后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校任教,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二、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1.“华氏定理”华罗庚在剑桥大学期间,提出了一个关于矩阵的定理,即“华氏定理”。
这个定理在国际数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矩阵论的重要成果之一。
2.“华氏不等式”华罗庚还提出了著名的“华氏不等式”,即“对于任意正整数n,有a^n+b^n≥(a+b)^n”。
这个不等式在数学分析和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趣味数学题华罗庚喜欢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来启发学生。
以下是其中一个例子:题目:一个数字由1、2、3、4、5、6、7、8、9组成,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要求组成的数字是一个三位数,且满足该数字的各位数字之和等于该数字的立方根。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9月12日),中国现代数学家,翻译家、科学普及家和社会活动家。
华罗庚早年生活在中国内战和日本侵华战争年代,经历了艰苦的求学历程。
他自学数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数学系,师从丘成桐、南步庵和曾兴言等先进教授。
于1933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法国深造,师从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小弟子,也是丘成桐的恩师,希尔伯特问题的解决者Henry Cartan教授。
他在法国科学院研究中心攻读博士,于1936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华罗庚于1942年回到国内,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华罗庚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都十分显著。
他于1946年创办了中国数学会,并任第一届理事长。
1950年,他和同事李政道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原子能研究机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参与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
1960年代初,他曾经主导过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重建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华罗庚受到迫害,并被关押、审查多年,直到1971年才得以重返教育事业。
华罗庚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分析和代数学方面。
他曾经通过广泛的阅读西方数学文献,将现代数学理论带回中国,对推动中国数学学科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也是运用代数方法解析数学问题的开拓者之一。
在过去的七十年中,华罗庚发布了数百篇论文和数部书籍,涵盖了从数学基本理论到高等数学的各个分支。
其中,著名的论文包括1936年发表的《论代数域的赋值理论》、1949年发表的《关于雅可比矩阵之一拓逝始终的证明》等。
除了学术贡献之外,华罗庚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也非常重要。
他长期致力于推广科学知识和数学教育,曾经参与编辑《大众数学》杂志,并主编了多本数学教材和普及读物。
1958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被授予国务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1979年,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9年,华罗庚被评选为“人民教育家”和“中国数学家”。
华罗庚数学家的简介
华罗庚数学家的简介华罗庚,中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巨匠”,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华罗庚不仅在数学研究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教育和社会服务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生平华罗庚于1910年10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
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一位教师。
华罗庚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数学的天赋,他在学校学习的数学课程很快就超过了同龄人。
在他的高中时期,他开始研究复变函数,并在1930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
华罗庚在1932年进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学习,并在1936年获得了学士学位。
毕业后,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并在1939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普林斯顿大学时期,他受到了许多著名数学家的影响,包括约翰·冯·诺伊曼和艾米尔·阿尔蒂尼。
华罗庚在1940年回到中国,成为了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在这个时期,他开始研究拓扑学,并在1942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拓扑学论文。
他的许多研究成果都被认为是中国数学的里程碑,包括“华罗庚猜想”、“华罗庚不等式”等。
华罗庚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等。
二、贡献华罗庚在数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是中国数学的先驱之一,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涵盖了广泛的数学领域,包括复变函数、微分几何、代数几何、拓扑学等。
其中,华罗庚最著名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华罗庚猜想”。
这个猜想是关于自然数分解的一个问题。
华罗庚在1957年提出了这个猜想,他认为每个大于1的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9个素数的积。
这个猜想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但是华罗庚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这个猜想。
他的证明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数论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华罗庚还在微分几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包括对黎曼流形的研究、对拟共形变换的研究等。
他的研究成果对微分几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领域。
华罗庚的简介
华罗庚的简介华罗庚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数学家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的动荡历史,但始终专注于数学的研究之中。
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他的生平、贡献以及影响。
一、生平华罗庚于1910年10月12日出生在江苏扬州,家中父亲为杂货商。
他从小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色,年仅16岁时就考取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入学资格。
1929年,华罗庚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巴黎大学和高等矿业学校学习,师从于著名的数学家庞加莱、谢尔盖·苏沃洛夫等人。
期间,他在拓扑学、代数学等领域做出了许多杰出的研究成果。
1942年,华罗庚回到中国,开始在清华大学任教,并担任中国数学学会秘书长。
1949年以后,他还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等数学机构的领导职务。
二、贡献华罗庚在数学领域有着许多重要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华罗庚定理。
该定理证明了任何一个整数都可以表示为若干个质数的乘积的形式,这一定理在数论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此外,华罗庚还在几何学、代数学、拓扑学等领域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数学的发展,并为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影响华罗庚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开创了新的局面,促进了数学研究的发展。
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机等领域,对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学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华罗庚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推动者。
他一直致力于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倡学术自由,创办了数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为中国的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
总之,华罗庚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数学史的历史长河上。
华罗庚数学史上的巨星
华罗庚数学史上的巨星华罗庚(1910年 - 1985年)是中国近现代数学界的巨星,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
他在数学研究、教育、推广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介绍华罗庚的学术成就、对数学教育的贡献以及他在数学推广方面的影响。
一、学术成就华罗庚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他最早的研究领域是代数数论,他在二次互反律的研究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提出了著名的“华罗庚猜想”,这一猜想在数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此外,华罗庚还在数论、函数论、几何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数论中发现了中国剩余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形,为其在数论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罗庚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也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他多次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报告。
1950年,他当选为国际数学家大会副主席,成为中国数学界第一个担任该职务的学者。
华罗庚还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等多个国际学术组织的院士,是第一个获得这些荣誉的中国数学家。
二、对数学教育的贡献华罗庚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杰出成就,在数学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曾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致力于推动中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华罗庚十分重视培养青年数学人才,为此他提出了“立德、创新、严谨、协作”的培养原则,积极推动数学教学方法的革新和提高。
华罗庚广泛倡导数学思维的培养,在他的教学理念中,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具,可以用来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
他强调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念。
三、数学推广的影响华罗庚非常注重数学在社会中的推广和普及。
他曾参与编写了中学数学教科书,并致力于提高中学数学教育的质量。
此外,他还组织了多届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亲自参与出题和评卷工作,推动了我国青少年数学的发展。
华罗庚数学界的传奇人物
华罗庚数学界的传奇人物华罗庚是中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界的传奇人物”。
他以卓越的数学才华和杰出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华罗庚的数学研究涵盖了多个领域,他的工作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他的教育背景、主要研究领域和数学成就三个方面,介绍华罗庚数学界的传奇人物。
一、教育背景华罗庚于1910年出生在中国河南省南阳市一个普通家庭。
他从小就展示出了超凡的数学天赋。
1933年,华罗庚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开始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探索之路。
在清华大学的四年研究生学习中,华罗庚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才能,迅速获得了数学界的认可。
二、主要研究领域华罗庚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覆盖了代数数论、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等多个重要领域。
他在数论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发展了中国数学的一项重要分支——平均值不等式理论。
通过对平均值不等式的研究,华罗庚证明了一个著名的数学猜想——超一般拟微分算子的特征值是实数,为中国数学界赢得了国际声誉。
此外,他还致力于研究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和数值解,为现代数学和工程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数学成就华罗庚在数学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他在代数数论领域的开拓性工作,不仅奠定了中国代数数论的基础,还对世界数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发展了华罗庚定理,该定理对于解决循环数域方程的整数解性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他还创立了华罗庚圆整数研究,为数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华罗庚的贡献在国际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成为了中国现代数学的代表人物。
华罗庚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为数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现代应用数学学会的领导职务,推动了中国数学界的繁荣。
他还亲自指导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其中包括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和华罗庚女儿华国锋。
华罗庚对数学事业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精神使他成为了中国数学界的楷模和榜样。
综上所述,华罗庚作为中国数学界的传奇人物,以他卓越的数学才华和众多贡献,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尊重和赞誉。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Hua Luogeng)是中国现代数学界的巨星,被誉为“华夏数学宗师”。
他的一生充满了才华、坎坷与辉煌,对中国数学事业的贡献不可估量。
早年经历华罗庚于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华罗庚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凡的数学天赋。
他自学数学,经过努力,年少成名,在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
在国内求学在北京大学读本科期间,华罗庚发表了一篇名为《斐波那契数列在模域上的延伸——关于二次剩余概念的应用》的研究论文。
这篇论文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瞩目。
这使得华罗庚有机会赴美国深造。
在美国求学在1936年,华罗庚得到了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在美国求学期间,华罗庚接触到了现代数学的最新领域,并与国际著名的数学家们进行了广泛合作。
他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并发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论文。
辉煌的成就回国后,华罗庚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并推动了中国数学研究的发展。
尤其是在代数数论、数论几何和函数论等领域,华罗庚为中国建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华罗庚的贡献不仅限于学术研究,他还关注数学普及教育。
他致力于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积极参与了多个工程项目,并为国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咨询。
生平坎坷然而,华罗庚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批斗、迫害并被迫下放到农村劳动。
他的学术研究被中断,曾经建立起来的数学研究基地也被破坏。
直到文革结束后,华罗庚才重返学术界,并继续他的研究和教学生涯。
最后的荣誉然而,尽管遭受了许多困难和坎坷,华罗庚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继续工作和研究。
由于他所取得的成就,华罗庚获得了许多国际和国内的荣誉,包括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等。
华罗庚在1991年不幸去世,终年81岁。
华罗庚简介 (精选)
华罗庚简介 (精选)华罗庚简介 (精选)华罗庚被誉为“近代数学宗师”,他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学子和教师,也对中国数学界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篇文章将从他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以及对中国数学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生平经历华罗庚于1910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0年开始进入复旦大学学习数学,不久后就成为了无业游民,其间曾游历全国各地,并学习了多门语言和文化。
1947年后,华罗庚先后进入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在这期间也结识了一批国内外的数学大师,如邓稼先、杨振宁、Chowla等人。
1950年,华罗庚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位获博士学位的中国学生。
1951年,他回国并开始在中国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成为了中国现代数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华罗庚也曾经历了多场政治风波,但他一直保持着对数学和教育事业的热情和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二、学术成就华罗庚的学术成就可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他在数学的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而不仅仅是在某一个领域中有所贡献。
他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证明了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一个特殊情况,这是在逻辑基础上建立华罗庚数的前提下完成的。
此外,他还在模形式、自守形式、代数数论、解析数论等领域中有很多开创性的工作,被誉为“华罗庚数学”。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执着精神和创新精神是令人钦佩的。
他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乐于分享他所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他的思想启迪和研究方法影响了很多年轻的数学学者,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术研究,也激励了他们的精神追求。
三、对中国数学界的影响华罗庚是中国数学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数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学术成就,对中国现代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他本人的研究工作和思想方法中,更体现在他对数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推广和培养上。
华罗庚在中国推广了数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提高了数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简介华罗庚简介华罗庚(1910年– 1985年),中国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的代数学家和数论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代数学之父”,是中国数学研究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
他经历了动荡的时代,但一直坚持并发扬光大中国数学事业。
本文将依次从他的生平、学术成就、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生平华罗庚于1910年10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家境贫寒。
1929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师从陈省身。
1931年,他因家庭经济原因,辍学回到家乡。
1932年,华罗庚应聘到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开始了他的数学教育生涯。
1937年,日军独占南京,华罗庚怀着痛苦的心情离开南京,经过波折,最终逃到了内地。
1945年,华罗庚与家人一同赴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学习,受到了良好的学术环境的熏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回国,并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等职务。
1985年4月华罗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学术成就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涉及代数学、数论等多个学科。
他的代数几何学成果和雅可比证明问题,对国际代数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华罗庚定理更被誉为“近世代数几何的第一定理”。
在数论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七十年代数问题和四平方和猜想证明、多项式同余定理,这些都让华罗庚在数学史上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此外,华罗庚还积极投身于中国数学的推广与普及工作,通过编写高等数学教材等方式丰富了中国数学教育的版图。
影响华罗庚对数学界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有着很高的声望。
他常年在海外学术界活动,曾多次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并是美国数学学会的会员。
他的学术成就和教育成就为中国数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坚持原创、勇攀高峰、勇闯新路的精神,也使学界对华罗庚非常推崇。
总结华罗庚是一位既有学术成就,又非常注重数学教育的杰出学者,他无愧于“中国数学之父”,正是因为有像他这样的先驱和开拓者才造就了今天的中国数学。
回顾华罗庚的一生,不仅对他个人出色的学术成就慨叹不已,更让我们感受到他不屈不挠、执着不断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面丰功伟绩的数学学术旗帜,对我们今天潜心学习数学并攀登学术高峰也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数学家华罗庚
数学家华罗庚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2日),原名华法灵,字华石等,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
生平经历华罗庚出生在中国江苏扬州一个书香世家。
早年华罗庚对于数学就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
1932年,华罗庚赴法国留学,先后在巴黎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
在法国留学期间,华罗庚深入研究了数学领域的许多重要问题,并且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
1940年,华罗庚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成为了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的教授。
数学研究成就华罗庚在数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是他对于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他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为后来的数学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罗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局部凸性和整体凸性华罗庚的最早的重要工作是关于凸性的研究。
他研究了局部凸性和整体凸性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证明这一关系。
这一方法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但是华罗庚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创新的思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2. 线性化问题华罗庚进一步研究了线性化问题,即如何将非线性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进行求解。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很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非线性方程求解的效率,同时也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3. 变分问题与极值理论华罗庚还研究了变分问题与极值理论的关系。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力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这种方法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数学工具,同时也为数学发展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教育事业华罗庚除了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还在教育事业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杭州大学担任教职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他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赞誉。
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对于当时中国数学教育的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学术影响华罗庚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数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成果和影响不仅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被高度赞誉,而且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于后来的数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
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共含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
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
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
”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
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
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
”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
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
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
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
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
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
华罗庚人物介绍中国数学之父PPT
其专著《多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 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7、“华-王方法”
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
第三部分
社会评价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④ 华罗庚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芝加哥 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
⑤ 他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⑥ 又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第 四 部 分 曾获荣誉
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 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150 多篇,并有多部专著和科普性著作。
第 二 部 分 主要成就
3、“华氏定理”
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 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 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 改进,三角和研究成果被国际 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4、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华罗庚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目 录
一 人物简介 二 主要成就
三 社会评价 四 曾获荣誉
第一部分
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第 一 部 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 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 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 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
1986年,为了纪念华罗庚教授,由中国少年报社(现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中国优选法、统筹法 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主办了“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这是全国性大 型少年数学竞赛活动 。
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 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春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 公开信》,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 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选聘 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 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 1935年,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访问中国,他注意到华罗庚的潜质,向英国数学 家哈代(Godfrey Harold)极力推荐。
1936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两年。这时他已经在华林问题(Waring's problem)上有了 很多结果,而且在英国的哈代—李特伍德学派的影响下受益。他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剑桥的时期发表的。其中一 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人物评价
华罗庚先生作为当代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 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后进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 了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
华罗庚
华罗庚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汉族,天蝎座,出生于江苏金坛,祖籍江苏丹阳。
[1]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报效祖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华罗庚感到无比兴奋,克服了来自美国政府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决心偕家人回国。
他们一家五人乘船离开美国,1950年2月到达香港。
他在香港发表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充满了爱国激情,鼓励海外学子回来为新中国服务。
3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这封信。
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和夫人、孩子乘火车抵达北京。
华罗庚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
接着,他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开始筹建数学研究所。
1952年7月,数学所成立,他担任所长。
他潜心为新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王元、陆启铿、龚升、陈景润、万哲先等在他的培养下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
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他为培养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从出题、监考、阅卷,都亲自参加,并多次到外地去推广这一活动。
他还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
他主张在科学研究中要培养学术气氛,开展学术讨论。
数学家简介-华罗庚
设立以华罗庚命名的数学奖项,表彰在数学领域 做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推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 展。
深入研究华罗庚数学思想和方法论体系
整理和研究华罗庚的数学著作
01
对华罗庚的数学论文、专著等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挖掘
其数学思想和方法论体系的内涵和价值。
探讨华罗庚数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02
研究华罗庚数学思想对数学发展的影响,探讨其思想在当今数
1979年,华罗庚应邀到英国 伯明翰大学作学术报告,被授
予伯明翰大学名誉博士。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 部委员(院士)。
1985年6月12日,在一次演 讲中,华罗庚突发心肌梗塞,
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02
华罗庚数学思想及方法论
数论领域创新
堆垒素数论
华罗庚在数论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特别是在堆垒素数论方面,他提出了 许多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为这一领 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几何领域拓展
多复变函数论
华罗庚在几何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特别是在多复变函数论 方面,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理论和方法,为这一领域的发 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对微分几何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内在规律和 性质,为几何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将微分 几何学的思想和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物理学、工程学等 ,取得了显著成果。
关注青少年成长,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注青少年成长
华罗庚非常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他积极倡导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竞赛和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学习机 会和展示平台。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华罗庚认为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提倡通过实践 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罗庚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的数学小故事
华罗庚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的数学小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华罗庚,生于1910年,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的伟人”。
他的成长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早年在家乡因贫困而辍学,后来凭借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努力,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华罗庚的数学才华早在他年少时就已经显露出来。
在家乡读私塾时,他就显示出对数学的天赋和兴趣,经常自发地去图书馆借阅各种数学书籍。
他对数学的热爱,使他在学习中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努力。
华罗庚的成长历程并不平坦。
因为家境贫困,他曾多次辍学,甚至一度流落街头。
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数学的追求,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最终战胜了困境,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华罗庚在大学时期展现出了更为出色的数学才华。
他在清华大学与剑桥大学学习,并且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数学领域,他所取得的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
他在代数几何、数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成果,被誉为“中国数学的奇才”。
除了在数学领域的成就之外,华罗庚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小故事。
其中一则传闻是,他曾经在一次婚礼上解决了一个参礼人提出的数学难题。
有人向他提问,如果一个人和四只鸡的总价是十元,一个人和三只鸡的总价是七元,那么一只鸡多少钱?华罗庚很快就解答出来,答案是五毛钱。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暗含了代数方程的解法,展现了华罗庚在数学上的超凡智慧。
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华罗庚曾经在一次会议上与苏联著名数学家在一个数学问题上争执不下。
最终,他们决定通过比赛的方式解决问题。
最终,华罗庚以出色的数学智慧和计算能力,战胜了对手,他的数学水平再次得到了认可和赞赏。
华罗庚的数学小故事不仅展现了他在数学领域的天赋和才华,更体现了他对数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他是一个永远不懈努力、勇于挑战困难的数学家,也是一位让人敬仰的学术巨人。
华罗庚的成长经历以及他的数学小故事,彰显了他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非凡品质。
他的传奇人生启示我们,只要有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就能战胜任何困难,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华罗庚的资料
华罗庚的资料华罗庚(1910年-1985年),生于江苏苏州,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
他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对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罗庚早年的求学经历以及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将在下文中进行介绍。
华罗庚自幼酷爱数学,他年幼时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数学天赋。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下,他接受了严格的基础教育,对于数学的兴趣也不断加深。
1930年,他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系深造,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重要的导师——丘成桐。
丘成桐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对华罗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华罗庚在研究领域广泛涉猎,涉及数论、代数、拓扑等多个数学分支。
他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数论和算术几何上。
他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高斯整数环的亲和性问题和椭圆曲线的算术性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些成果使他成为了当时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华罗庚还对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倡了新的数学研究方向,提出“代数数论”的概念,并领导了中国第一个数学研究所——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创立。
数学研究所的成立对中国数学界起到了重塑的作用,使得中国数学研究能够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尽管华罗庚对于数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但他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了严重的迫害,被迫停止数学研究,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数学事业的信念,继续坚持着,为数学研究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华罗庚晚年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和尊重。
他曾获得了苏联的列宁奖和法国的菲尔兹奖,是第一个获得国际数学顶级奖项的中国数学家。
他还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第一届和第二届院士,并担任院长多年。
华罗庚是中国数学学科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他为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罗庚的一生饱含着对数学事业的热爱和付出,他为中国数学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了国内外数学界的一面旗帜。
介绍一位你熟悉的名人华罗庚作文
介绍一位你熟悉的名人华罗庚作文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超级厉害的名人——华罗庚。
华罗庚可是咱中国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呢。
他的人生就像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大戏。
华罗庚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打小就吃了不少苦。
但这哥们可没被生活的苦难给打倒。
就像那种游戏里一路打怪升级的主角,他凭借着自己对数学的热爱和天赋,一头扎进了数学的奇妙世界。
他读书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数学才华。
就说他在自学数学这事儿吧,那股子钻研劲简直无人能敌。
别人可能看着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就头晕眼花,可华罗庚就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越研究越带劲。
而且他不只是自己学,还特别善于思考,常常能从那些看似平常的数学问题里挖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他的数学成就那可真是多到数不过来。
什么数论啦、矩阵几何学啦、典型群啦,这些听起来就特别高大上的数学领域,他都取得了超级牛的成果。
他的那些数学研究成果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数学的天空里闪闪发光。
就好比他在数论方面的研究,就像是在一片神秘的数学森林里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让后来的数学家们都能沿着这条路继续探索。
华罗庚不仅是个数学天才,还是个特别爱国的人呢。
他在国外的时候已经有了很不错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但一听到新中国成立了,就毫不犹豫地收拾包袱回国了。
就像一只在外漂泊的大雁,不管多远都要飞回自己的故乡。
他回来就是想为中国的数学发展出一份力,让中国在世界数学的舞台上也能有一席之地。
他回来之后,那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他到处讲学,把自己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的学子们。
他就像一个辛勤的园丁,精心浇灌着祖国的数学之花。
在他的培养和影响下,好多年轻人都爱上了数学,走上了数学研究的道路。
而且华罗庚的故事还特别激励人呢。
他让我们知道,不管出身有多平凡,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就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做出了不起的成就。
他就是这样一位让人敬佩的大数学家,他的名字永远刻在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数学家简介-华罗庚
杂货店生意不好,他父亲帮人收购蚕丝, 白天收购,晚上算账.有一晚算错了一千多元, 算不清明天就不能开工.金坛有“拜狐仙” 的迷信风俗,有人就点上香烛,求狐仙帮忙. 可是求了狐仙,还是算不清账目.华罗庚在屋 子里闻得香气,出来说道,不要求狐仙了,让 我来帮你们算账吧.父亲不相信儿子有这本 领,但抱着姑且让他一试的心情,把两大本账 薄交给他.结果华罗庚牛刀小试,没花多少时 间就把账目算清了.
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 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 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 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 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 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 哈代与J.E.李特 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 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在代数 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 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 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 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 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
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 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 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 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 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 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 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 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 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华罗庚坚持不懈的例子200字
华罗庚坚持不懈的例子200字华罗庚(1910年-1985年)是中国数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一生坚持不懈地追求数学的真理,为数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下面,我将从华罗庚的人生经历中选取几个例子,来展示他坚持不懈的品质。
华罗庚的数学才华在早年就显露出来。
他在14岁时,因设计了一种“三角形的几何平均解法”而步入数学的殿堂。
然而,华罗庚不是凭借才华天赋就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更是一个坚持不懈、勤奋拼搏的人。
就是在青年的岁月里,他就把自己封闭在学习中,在一间客房里写数学题,然后一遍遍调整算法,不断审查思路,亲自验证每一道题目。
几年后,他发表的《复全纯函数的广义泰勒公式及应用》和《黎曼同余式中Li3(e^(2*pi*i/3))的线性空间表示》等两篇论文,在国际上炙手可热,他也正式成为了一名数学家。
除了热情、才华和勤奋,华罗庚的坚韧精神也是他成为杰出数学家的重要品质之一。
二战期间,他在病床上出示了关于世界数学名家均未解决的一个数学难题的论文,那是一篇关于“同余式和L 函数”的论文。
他寄托自己对于数学的渴望和对于人民的爱心,完成了这项令人惊叹的工作。
华罗庚不仅靠拼搏、靠自身奋斗,还希望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一定的贡献。
他多次号召中国青年学子要关注世界数学前沿,积极参加国际数学比赛,争取为国争光,同时也希望能够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
然而,华罗庚并不只是一个数学家。
他还是一位热心的社会公益人士。
他曾与夫人毛润之一同创办了中华白血病慈善会,为那些患上白血病的孩子提供免费治疗。
他认为科学家应当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来解决社会问题。
他一直坚持这一信念,为慈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罗庚,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人道主义者以及社会活动家,热爱科学和生活,同时也非常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他的品质和思想,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实践精神和道德修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的经历将激励并教育我们,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始终追求自己的事业梦想,永不放弃,不断前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氏定理
• “华氏定理”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 研究成果。 华氏定理为:体的半自同构必 是自同构自同体或反同体。 数学家华罗庚 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 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 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上誉 为“华—王方法”。
科研成果
• 在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 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 子”、“华—王方法”等。 • 20世纪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 最佳误差阶估计;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 • 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三角和 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
数学名家——华罗庚
数学史概论期中考试作业 班级:11级A班 姓名:王佳荣 学号:20111611104
目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华罗庚生平简介 华罗庚主要贡献编辑 科研成果 个人荣誉
华罗庚生平简介
• 华罗庚(1910~1985),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 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 伴们戏称为“罗呆子”。1925年,初中毕业后,就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因 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退学回家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故一生只有初中毕 业文凭。此后,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39年到1941年,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 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 年。1983年10月,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 在美期间,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 士。 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主题为 《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由于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于当日晚上10时9分 逝世。 华罗庚先生作为当代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一生致 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后进和培养人才,以高度 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 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
•
•
•
华罗庚主要贡献编辑
•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 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 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 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 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他在多复变函数论, 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 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 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个人荣誉
•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数学大师,他的名字在美国施密斯松尼博物馆与 芝加哥科技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中,与少数经典数学家列在一起,被 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 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被授予法 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荣誉博士。 • 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物之一”。
社会评价
• 美国著名数学史家贝特曼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 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的院士”。 • 劳埃尔· 熊飞儿德说:“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 学家之一。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 的人都多”,“华罗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卓越的价值。” • 哈贝斯坦:“华罗庚是他这个时代的国际领袖数学家之一。” • 莱麦尔说:“华罗庚有抓住别人最好的工作的不可思议的能力,并能 准确地指出这些结果需要并可以改进的方法。他有自己的技巧,他广 泛阅读并掌握了20世纪数论的所有制高点,他的主要兴趣是改进整个 领域,他试图推广他所遇到的每一个结果。” • 丘成桐:”先生起江南,读书清华。浮四海,从哈代,访俄师,游美 国。创新求变,会意相得。堆垒素数,复变多元。雅篇艳什,迭互秀 出。匹夫挽狂澜于即倒,成一家之言,卓尔出群,斯何人也,其先生 乎”。 • 吴耀祖:“华先生天赋丰厚,多才好学,学通中外,史汇古今,见识 渊博,论著充栋。他的生平工作和贡献,比比显示于他经历步过的广 泛数学领域中,皆于可深入处即深入探隽,可浅出的即浅明清澈,能 推广的即面面推广,能抽象的即悠然抽象”
• 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 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 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 • 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 “华-王方法”。
学术著作
• 华罗庚一生留下了十部巨著:《堆垒素数论》、《指数和的估价及其 在数论中的应用》、《多复变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数 论导引》、《典型群》(与万哲先合著)、《从单位圆谈起》、《数 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著)、《二阶两个自变数两个未 知函数的常系数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他人合著)、《优选学》及 《计划经济范围最优化的数学理论》,其中八部为国外翻译出版,已 列入20世纪数学的经典著作之列。此外,还有学术论文150余篇,科 普作品《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补充》等,辑为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