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故事20字_4

合集下载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中国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萤声中外的数学家。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1910 年11 月12 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身高 1.65 米,父亲华瑞栋,开一爿小杂货铺,母亲是一位贤惠的家庭妇女。

他12 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学习。

1925 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进入高中学习,只好到黄炎培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会计。

不到一年,由于生活费用昂贵,被迫中途辍学,回到金坛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

在单调的站柜台生活中,他开始自学数学。

1927 年秋,和吴筱之结婚。

1929 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1929 年冬天,他得了严重的伤寒症,经过近半年的治理,病虽好了,但左腿的关节却受到严重损害,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其实华罗庚读初中时,一度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

时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王维克(1900 年出生,金坛人)发现华罗庚虽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习题往往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

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克道:“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 ”“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 人才’ 吗?”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的时候,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1930 年春,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

当时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主任的熊庆来教授看到后,即多方打听并推荐他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当图书馆助理员。

华罗庚爱国的小故事5篇

华罗庚爱国的小故事5篇

华罗庚爱国的小故事5篇篇一:好待遇也无法阻挡爱国心一九四八年,美国的伊利诺大学想要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承诺会给他非常优越的待遇希望他能留在美国工作。

那个时候,华罗庚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起接到美国,他致力于数学领域太久太久,难得和家人一起能够过上优越安静的生活,但是国外安逸的生活是无法埋没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一九四九年,华罗庚看到了一则激动人心的消息新中国成立了。

华罗庚非常高兴,把这则消息读了一遍又一遍,于是他决定回国报效祖国。

这个决定不仅使在美国的华人惊讶,也使美国人惊讶。

美国人不愿意让优秀的华罗庚走,于是不惜重金让他留在美国,但是什么也无法阻止华罗庚回国的热心。

于是,他就这样离开了美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华罗庚的爱国事迹掀起了一股海外华人回国的热潮,华罗庚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人,他是伟大的也是神奇的。

篇二:报效祖国就在他刻苦钻研数学难题时,1937年,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上最漫长的抗日战争,间接的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在英国留学的华罗庚听闻曰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后’他表现的极其愤慨。

次年,华罗庚抱着报国的心思,从英国回到中国抗战的根据地,在西南联大任教。

中国抗战时期是华罗庚最为艰苦的岁月,但他还是先后完成了二十余篇论文和第一部数学着作《堆垒素数论》,该书成为数学研究中的经典着作,先后被翻译成为英、德、日、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语言。

华罗庚受到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他顺应潮流,投人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当中。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受邀访问苏联。

当时的国民政府见识到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萌生了研制的原子弹的心思,于是派遣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前往美国考察。

当年九月,华罗庚同李政道等人离开中国,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伊利诺大学担任教授。

1949年,远在大洋彼岸的华罗庚听闻中国成立了一W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充满了爱国之心的华罗庚克服了美国方面的重重阻烧,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他带着妻儿回到了刚刚浴火重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

关于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5月12日),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数学之父”,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他的父亲是一位知识渊博的文人,对华罗庚的数学才华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华罗庚自幼聪颖好学,对数学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在读小学时,他就已经学完了中学数学课程。

后来,他考入了苏州中学,师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开始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深造之路。

1937年,华罗庚赴法国留学,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数学。

在法国期间,他深入研究了数论和代数几何,取得了博士学位,并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

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国际知名的数学家。

1949年,华罗庚回国,投身于中国的数学事业。

他先后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中国数学会,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还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数学人才,为中国数学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华罗庚一生致力于数学教育和科研工作,他的学术成就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提出了华罗庚猜想,解决了中国数学界长期以来的一个难题,被誉为中国数学的一座丰碑。

他还在数论、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985年,华罗庚因病逝世,享年75岁。

他一生坚持“数学是一种美”的信念,把数学视为一门艺术,用心灵去感悟数学的美。

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数学的真理,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华罗庚是中国数学的一代宗师,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学子。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激励着中国数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他的一生是中国数学的一部分历史,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数学的发展史册上。

华罗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华罗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

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桑兰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

数学名人自信自强的故事50字

数学名人自信自强的故事50字

数学名人自信自强的故事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未考上高中,只好到一个初中去做勤杂工。

当他看到老师们为了查找、算出数学题的结果,都要翻开一本厚厚的《数学问题解法》书时,便立下当一名数学家的志向。

他白天干完活,晚上就在油灯下读书、演算,并且读得入迷而经常忘了睡觉,直到睡觉时被老母叫醒,重新点灯。

就这样,华罗庚琢磨了一本《数学问题解法》,这为他日后登上数学高峰奠定了基础。

华罗庚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的“数学之王”,他在自学成才的道路上历尽艰辛。

华罗庚虽然因病右脚行动不便,但仍然坚持工作,著书立说,为科学事业奉献出一切。

他超人的天才和顽强的奋斗精神使得国际上很多数学家对他都很敬佩!那么,华罗庚是如何走上成功之路的呢?华罗庚曾说:“我读书特别贪多,按‘薄厚、薄厚’的顺序,一本本地读。

读得差不多背起来就接着读一本。

”正是这种“贪多”读书法成为他自学成才的必经之路。

初中毕业后的10年里,华罗庚尽管生活贫困,但勤奋自学,不断充实自己。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从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初中毕业到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登上了一般数学家需要几十年才能攀登上的科学高峰!华罗庚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自学成才之路却是漫长而辉煌的!像华罗庚这样在困境中坚持不懈、自学成才的例子还有很多: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侵入家门时还在专心研究数学;牛顿在被苹果砸到头时还在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居里夫人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坚持研究镭……这些伟人虽然都遭遇过困难、磨难,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科学事业,反而更加努力地研究学问。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不到半点对生活、对科学失望的痕迹。

相反,他们对科学充满了激情和信心,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缺少的。

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是每个自学者成功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或自甘落后。

也许你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尝到成功的甜头。

有人说:“成功离我们很远。

”但是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古人所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

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精选10篇)华罗庚是一名数学家,他的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不怎么了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华罗庚数学家的小故事,希望有所帮助!数学家华罗庚故事1有一次正在看店的华罗庚在计算一道数学题,来了一位女士想买棉花,当她问华罗庚多少钱时,他完全沉醉于做题中,没有听见对方说的话,当他把答案算完随口说了一个数字,而女士以为他说的是棉花的价格,尖叫道:“怎么这么贵?”,这时华罗庚才知道有人过来买棉花,当华罗庚把棉花卖给女士后才发现刚才自己的算题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可把华罗庚急坏了,不顾一切的去追那位女士,最终还是被他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

回家后,又开始计算起数学题来……数学家华罗庚故事2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一流数学家。

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

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

”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

”“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

”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裕。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

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

华罗庚的名人事迹600字以上

华罗庚的名人事迹600字以上

华罗庚的名人事迹600字以上华罗庚的名人事迹1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

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

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

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

“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

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

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得成功。

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

所以没有自尊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华罗庚的名人事迹2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

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

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讲故事,学数学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

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

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

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

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

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

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以一种热爱科学,勤奋学习,不求名利的精神,献身于他所热爱的数学研究事业。

他抛弃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名利、地位。

最终,他的事业成功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华罗庚的主要事迹3篇

华罗庚的主要事迹3篇

华罗庚的主要事迹第一篇:华罗庚的早年经历华罗庚,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195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

他不仅在数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科技领袖,为世界科学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华罗庚的早年经历是他成为杰出数学家和科学家的关键。

华罗庚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家里只有一个书房。

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学教师,喜欢自己的学问,经常读书。

华罗庚从小就接触到了父亲的学问,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小学时就表现出了极高的数学天赋,在高中时便深入了解了微积分和三角函数。

1926年,华罗庚开始在法国留学。

他在巴黎大学学习了数学和物理学,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多维场的变分法和例外群》,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

华罗庚在法国的留学期间,得到了法国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指导。

希尔伯特是当时世界数学界的顶尖人物,他对华罗庚的影响深远。

希尔伯特激发了华罗庚的数学才华,并传授了他无数的数学技巧和数学方法。

在希尔伯特的指导下,华罗庚开始着手研究复解析函数和数学物理学,他的研究成果为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华罗庚在法国的留学生活并不顺利,他受到了来自日本留学生的排挤和歧视。

日本留学生夺取了华罗庚的宿舍,华罗庚不得不住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里。

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打击华罗庚的勇气和毅力,他坚持了下来,并在国际数学界声名鹊起。

华罗庚的早年经历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但他的优秀才华和不屈精神让他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他是一位真正的科学英雄,他的故事不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也为世界科学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第二篇:华罗庚的荣誉和成就华罗庚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为中国数学和国际数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的成就和荣誉是举世公认的,他是中国和国际数学界的一位真正的巨匠。

华罗庚的成就太多,下面仅举几例。

1951年,华罗庚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他也是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等许多国际科学组织的成员。

华罗庚的故事100字【短】

华罗庚的故事100字【短】

华罗庚的故事100字【短】向更加了解数学家华罗庚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华罗庚的故事1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华罗庚的故事100字一 1938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英国人要华罗庚留下来教书,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一切回到祖国,到西南联大与同胞们共患难.清华大学的资格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让只有初中文凭的华罗庚晋升为大学教授.1946年秋天,迫于国内的白色恐怖,华罗庚再次出国,美国伊利诺大学把华罗庚聘为终身教授,并给了他相当优厚的待遇,希望他把那里建成世界级的代数研究中心.1950年,祖国解放的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优厚的条件,举家回国.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之中.他一生为我们留下了200余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其中8部为国外翻译出版,有些已列入本世纪数学经典著作之列.他还写了10余部科普作品.他的名字已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他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华罗庚的故事100字二华罗庚小时侯很爱动脑筋,下课了,小伙伴们都出去玩了,他还在教师里想老师讲的问题,有时候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同学们叫他都听不见。

久而久之,同学送他一个外号,叫他“罗呆子”。

1老师打开华罗庚的数学作业,发现许多地方都有涂改,一点也不整洁。

老师开始很不满意,后来,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决方法。

他的数学才能被老师发现后,就尽心培育他。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考进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到最后一个学期,家里实在拿不出50元食宿费,只好退学,所以他的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他失学回家后一边自学数学,一边帮助父亲照顾小店,华罗庚一钻进数学题就好象如了无人之境,不是忘记接待客人,就是把客人气走了;就是算错了帐,多找了钱。

父亲气极了,有一次,他把华罗庚的数学书烧了,华罗庚心疼得晕到在地。

华罗庚的故事100字三华罗庚小时候帮助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

那时华罗庚站在柜台前,顾客一走就又埋头看书演算起数学题来。

华罗庚的小故事20字

华罗庚的小故事20字

《华罗庚的小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给你们讲讲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特别喜欢数学。

他经常在杂货店帮忙的时候,偷偷算数学题。

有一次,他算得太入迷,把顾客要的东西都弄错了。

长大后,他生了一场大病,左腿残疾了。

可他还是坚持学习数学,每天都努力钻研。

他写的数学书,让很多小朋友都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真是太厉害了!
《华罗庚的小故事》
小朋友们,我再来讲讲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上学的时候,数学成绩特别好。

有一回,老师出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全班只有华罗庚一个人做出来了。

后来,他因为家里没钱,只能中途退学。

但是他没有放弃学习,自己在家里看书做题。

有一次,他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数学论文,觉得有错误,就写信给杂志社,大家这才发现他很了不起。

华罗庚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大数学家。

《华罗庚的小故事》
小朋友们,我还有华罗庚的故事哟。

华罗庚从小就对数学着迷。

他没有钱买书,就去借别人的书来看,还一边看一边做笔记。

有一次,他为了一道数学题,想了好几天,连吃饭都忘了。

就算遇到很多困难,他也从不放弃数学。

最后,他的名字被大家都知道了,因为他的数学太厉害了!小朋友们,要向华罗庚学习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故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故事

2
பைடு நூலகம்
3
华 罗 庚 的 故 事
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 “华罗庚纪念馆”里呢。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 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有一次,他同别人一 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华 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城东有座青龙山, 山上有个庙。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 头行礼,祈求幸福。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 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 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 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 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 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他经过分析认为:珠算的加减法难以再简化,但乘法还可以简化。乘 法传统打法是“留头法”或“留尾法”,即先将乘法打上算盘,再用被乘数去乘;每用乘数的一位数乘被乘数,则在乘数中将该位 数去掉;将乘数用完了,即得最后答案。华罗庚觉得:何不干脆将每次乘出的答数逐次加到算盘上去呢?这样就省掉了乘数打上算 盘的时间例如:28×6,先在算盘上打上2×6=12,再退一位,加上8×6=48,立即得168,只用两步就能得出结果。对于除法,也 可以同样化为逐步相减来做节省的时间就更多的。 凭着这一点改进,再加上他擅长心算,华罗庚在当时上海的珠算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华罗庚不仅对数学肯动脑筋,对语文也很用心。有一次,老师把自己收藏的文学大师胡适的书分给学生,让每人看完后写一篇读后 感。华罗庚分得的是《尝试集》,书中流露出作者提倡白话文的得意,认为自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于是在扉页上写了一首《序 诗》:“尝试成功自古无,放翁这话未必是。我今为下一转语,自古成功在尝试。” 华罗庚在读后感中,并未表达出老师所期望的对胡适的赞美之词,而是尖锐地指出:胡适的这首诗概念混乱,第一句中的“尝试” 与第四句中的“尝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句中的“尝试”是指初次尝试,当然一试就成功是比较罕见的;第四句中的 “尝试”则是指经过多次尝试或失败之后的一次成功尝试,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含意。单独来看两个“尝试”都是有道理的,但胡 适将二者放在一起,则是拿自己的概念随意否定别人(陆放翁)的概念,真是岂有此理!他说:“胡适序诗逻辑混乱,不堪卒读。” 虽然语文老师当时十分不悦,但20年后还是对已成名的华罗庚说:“我早就看了你的文章不落窠臼。”

华罗庚的故事20字

华罗庚的故事20字

华罗庚的故事20字相信大家都知道华罗庚吧?那你们读过他的小故事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华罗庚的故事20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华罗庚的故事20字一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

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

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

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的故事20字二1930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10篇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10篇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10篇华罗庚,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欢迎借鉴参考。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一华罗庚上小学时,一个老师对新上任的老师介绍学校的情况时,说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多数是笨蛋……这话深深刺痛了华罗庚的心,他决心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敬那位老师。

一天,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给大家:今有一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为几何?全班同学面面相觑答不上来,唯有华罗庚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23’。

”全班震惊,老师也点头称赞。

从此,他便爱上了数学课。

华罗庚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学习。

正当他求学时,父亲店铺生意日见萧条,无力供他继续读书了,他只好辍学看柜台。

他利用一本代数、一本几何、一本只剩50页的微积分开始了自学。

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守着小油灯一遍遍地演算。

父亲说他是个“书呆子”,几次逼他把书烧掉,邻居也劝他好好做买卖,一些上了大学的同学有的对他也有些冷淡。

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可怕的伤寒,医生摇头叹息地叫家人为他准备“后事”。

他向死神发起挑战,挣扎着下地干活,左腿又被摔成残废。

他还是不气馁,拄着拐杖忍着疼痛进行锻炼。

练得能走了,就到一所中学去干杂务,给老师打水、削铅笔,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学。

就在中学工作不久,他开始向报刊投寄数学论文,多次退稿也不灰心。

后来他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得到了数学泰斗熊庆来的赏识,很快把他介绍到清华园,安置在自己身边。

一年半后,华罗庚攻下了清华大学数学专科的全部课程,并且自修了英语和法语。

接着,他的数学论文在国内外刊物上陆续发表。

1934年,在熊庆来的推荐下,任命华罗庚为数学系助教。

不久,校领导又任命他为数学教授。

一个贫困而又残疾的人,终于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并成为驰名中外的数学家。

[华罗庚的事迹简写]华罗庚的事迹

[华罗庚的事迹简写]华罗庚的事迹

[华罗庚的事迹简写]华罗庚的事迹华罗庚的事迹篇1:华罗庚的小故事100字华罗庚的小故事100字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

他一边帮父亲看店,一边依旧不忘学习。

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

没有书,没有纸没有笔,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华罗庚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难。

首先是在他童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腿残废。

第二次劫难是抗日战争期间,孤立闭塞,资料图书缺乏。

第三次劫难是文化大革命,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图书馆,将他的助手与学生分配到外地等。

华罗庚的完整故事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

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

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

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

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

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华罗庚十二岁那年,民国政府已经存在十多年了,民国政府采取了新式教学方式,在各地兴建学校。

华罗庚在这期间,他进入江苏省新式学校金坛县立初中学校读书。

刚刚人学,每个孩子都会对陌生的课本爱不释手,华罗庚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华罗庚对自己的兴趣持之以恒,在数学上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被人称为“神童”。

可能是儿童的共性,上初中时,华罗庚一度学习不认真,有些贪玩,甚至连数学考试也有不及格的时候,我国着名教育家王维克后来说,华罗庚虽然贪玩,但胜在思维敏捷,对数学题解题技巧有十分独特的见解。

华罗庚的故事150字

华罗庚的故事150字

华罗庚的故事150字
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自幼聪颖好学,14岁就考入了南京金陵大学。

在大学期间,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师从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开始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探索之旅。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尤其是在数论和代数几何方面。

他曾在《中国数学文摘》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数学研究中,华罗庚一直秉承着严谨求实的态度,致力于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

除了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华罗庚还在数学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多次组织数学夏令营,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在国际上,华罗庚也是享有盛誉的数学家。

他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大会,并在会上做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报告,展示了中国数学在世界舞台上的风采。

华罗庚一生坚持不懈地为数学事业奋斗,他的一生就是中国数
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求实创新,笃行不倦”的数学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华罗庚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勇于追求,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传承他的数学精神,为推动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20字

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20字

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一、华罗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二、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

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

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

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三、桑兰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

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贺禧成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成功。

成功不是路边的小石子随处可捡,也不是田间的小草随意可觅。

要成功,需要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在这期间是要经过许多挫折的。

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

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周围的人摇摇头,“他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人们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一位江苏籍的教员想了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我弟弟有个同乡叫华罗庚,他哪里教过什么大学啊!他只念过初中,听说是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

”熊庆来惊奇不已,一个初中毕业的人,能写出这样高深的数学论文,必是奇才。

他当即做出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

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只是头脑中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

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

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

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

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

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

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

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华罗庚把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华罗庚把数学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罗庚的故事20字
相信大家都知道华罗庚吧?那你们读过他的小故事吗?下面是YJBYS小编精心整理的华罗庚的故事20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华罗庚的故事20字一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

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
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
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
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

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

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
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