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运动解剖及表现
眼科学讲眼部解剖图课件PPT

第四节:眼附属器
睫毛、 眼睑、 结膜、 泪器、 眼外肌、 眼眶。
(一)睫毛
位于上下眼睑的边缘,向前上、前下方伸出, 排列整齐。根部有丰富的感觉神经丛,
对触觉非常敏感。睫毛的平均寿命为3~5个月。
(二)眼睑
眼睑位于眼眶出口,覆盖眼球前部,分为上睑和下睑, 中间称为睑裂,边缘为睑缘,上下睑缘交接处称为内 眦和外眦。内眦包围着一个肉状隆起,称为泪阜,泪 阜的上下缘处各有一小孔,为上、下泪小点。 眼睑通过瞬目作用将泪液散开,均匀地湿润角膜,填 补角膜表面的不平之处,使角膜形成良好的光学表面。 眼睑闭合可以保护眼睛免遭外伤。上下睑板有高度发 育的皮脂腺(睑板腺)埋藏其中,其出口位于睑缘上。 睑板腺分泌脂肪性油脂,形成泪液的最表层,在配戴 隐形眼镜时脂肪成份会沉淀在镜片上。
连 鼻泪管:位于骨性鼻泪管的管道内,上接泪囊,向下开口于
下鼻道
5mm---12mm,垂直10. 由7块颅骨组成,深4-5cm 6》分部:皮质,中央玻璃体,中央管 眼睑位于眼眶出口,覆盖眼球前部,分为上睑和下睑,中间称为睑裂,边缘为睑缘,上下睑缘交接处称为内眦和外眦。
敏锐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
眼球近球形,前后径为24mm,水平径 虹膜 根据光线的强弱使瞳孔缩小或开大,保证视网膜成像清晰
约23mm,此时如发育不完全±1.00mm
时就可以出现±3.00D的屈光度。
第二篇:眼球解剖
第一节 眼球的解剖及生理
•眼球壁 •外层 •中层 •内层
一、眼球壁
•外膜: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构 成眼球的完 整的封闭的外壁,起到保护 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 状的作用
•角膜 前1/6 •巩膜 后5/6 •中膜 又称葡萄膜,色素膜,血管膜 •虹膜 •睫状体 •脉络膜 •内膜 视网膜
眼球运动及解刨

6.阿罗瞳孔
表现: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规整, 对
光反射消失, 调节反射存在 病变:顶盖前区光反射径路受损: 神经梅毒
多发性硬化
带状疱疹
7.埃迪瞳孔-强直性瞳孔
中青年女性多见。 表现:一侧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射及调节反 射均消失。暗处强光持续照射, 瞳孔缓慢收缩, 光照停止后, 瞳孔缓慢散大。调节反射同样缓慢出 现,缓慢恢复。常伴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 肢明显)。 埃迪综合征:节段性无汗, 直立性低血压。
(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
病变: 一桥脑侧视中枢到展神经核之 间的内侧纵束。
表现:
• 双眼向同侧注视时: 患侧眼球不能外展 对侧眼球可以内收 • 辐辏反射正常 • 刺激前庭可外展
(3)一个半综合征
病变:桥脑侧视中枢、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连接同侧动眼 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表现: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同侧眼球不能内收,仅对侧眼 球可外展, 伴眼震. 核间性眼肌麻痹和一个半综合征多见于脑干腔隙性梗死 或多发性硬化。
累及眼球运动系统病变的定位
首先,我们一起复习眼球运动肌与相 关神经的关系,每个眼球有4块直肌(上、 下、内、外),2块斜肌(上、下),由动 眼神经Ⅲ、滑车神经Ⅳ、外展神经Ⅴ三对 脑神经共同支配。
• 管理眼球运动的6块眼外肌,各有其运动方 向,正常人眼球运动在任何时候,任何方 向转动都是协同性的,等量、等速的一种 协同运动,这种共同运动,可分为同向性 运动和异向性运动,前者可分为同向性水 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异向运动分为集合和 散开运动。
前庭中枢性眼震 多为脑干或小脑,少数为中脑 可为水平、垂直、旋转和形式 多变
持续时间
与眩晕的关 系
较短,多呈发作性
一致
较长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解剖

外展神经自核发出后斜向腹 外侧进行,于锥体束的外侧 出桥脑。
19
靠近中线 为联系于各眼外肌的神经核之
间的纤维束 并与其他神经核相联系 属于核间性支配 上行支向上和眼肌神经核联系 下行支入脊髓
(1)皮质的侧视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左右各一 Brodmann氏大脑皮质的第8区 头的转动中枢则位于第6区,往往一起发生破坏症状或刺
瞳孔扩大
1、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E-W核前病变) 2、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副交感与交感N病变) 3、其他瞳孔运动障碍(强直性瞳孔等)
瞳孔扩大 病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对侧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常见原因:
视乳头炎 视神经压迫 高颅压等
①动眼神经病变;眼球向上、向内、向下运动 障碍。
59
(1)皮层病变
额中回后部 刺激性病变:向病灶对侧凝视 破坏性病变:向病灶侧凝视 枕叶“动眼中枢” 病变所引起的共同偏视非常少见。
破坏性病变: 双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向病灶对
侧共同偏视
39
(1)皮质病变
主要表现为侧视运动障碍,极少表现为 垂直运动障碍。 脑干的病变引起垂直运动障碍比侧视运
海绵窦外侧壁
眶上裂
上斜肌
位于中脑中央灰质的腹侧部平 下丘的水平;
位于动眼神经核的下方。 支配上斜肌,使眼球向外下方
运动。 特点:自神经核发出纤维后再
交叉到对侧,而终止于上斜肌。
16
展神经核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
展神经
延髓脑桥沟中部出脑
经海绵窦、眶上裂
外直肌
17
位于桥脑第四脑室底部面丘 的里面
激症状。
21
眼球解剖结构的讲解

眼球解剖结构的讲解
眼球是人类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
眼球主要由眼球壁、眼内液、晶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等组成。
眼球壁是眼球的外层,由角膜、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组成。
其中,角膜是透明的,是眼球的前突部分,起到保护眼球和聚光的作用。
巩膜是白色的,覆盖在眼球表面,起到保护眼球和固定眼球位置的作用。
脉络膜是眼球的中层,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氧气。
视网膜是眼球的内层,包含感光细胞,是视觉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中心。
眼内液是填充在眼球壁和晶状体之间的液体,分为前房和后房。
前房位于角膜和虹膜之间,后房位于虹膜和晶状体之间。
眼内液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眼球的形态和压力,同时也为眼球提供营养和氧气。
晶状体是位于眼球中央的透明结构,类似于凸透镜,可以调节眼球的焦距,使眼睛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视神经是眼球的出口,将视觉信息传输到大脑中进行处理和解读。
视神经由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输而来,经过视神经交叉后到达大脑的视觉中枢。
眼球的解剖结构非常复杂,各个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完成视觉信息的接收、传输和处理。
对于保护眼睛和预防眼疾非常重要。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屈光不正旳分类
单纯近视 单纯近视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 单纯远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近视眼旳形成与分类
近视眼:当眼调整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5米外平行光线 经眼旳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在视网膜前, 叫近视眼。
近视眼旳成因:1 遗传原因 2 环境原因 3 发育不良、营养不良 4 疾病及眼病
减90,不不小于90加90)
+4.00-2.00×90=+2.00+2.00×180 -6.50+2.50×90=-4.00-2.50×180 -2.25-1.50×180=-3.75+1.50×90 -1.50+2.50×15=+1.00-2.50×105 什么情况下需要变换处方呢 在球镜不小于柱镜且符号不相同步
眼旳附属器
眼睑: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俗称上、下 眼皮,眨眼能够湿润眼球。
结膜:为透明旳薄层黏膜,覆盖在眼睑内 面为睑结膜,覆盖巩膜外面为球结膜。
泪器:由泪液旳分泌部和排出部构成。前 者涉及泪腺和副泪腺,后者由泪小点、泪 小管、泪囊和泪鼻管构成。
眼外肌:共六条,涉及四条直肌和两条斜 肌。
眼外肌旳功能
集合:当眼注视近物时两眼必须向内转动, 使两眼视轴集合于一点,才干产生双眼单 视,称为集合。
屈光不正概论
正视眼:当眼调整静止时,5米以外旳平行 光线经过眼旳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在视 网膜黄斑中心凹上,这种屈光状态为正视
屈光不正:(非正视眼) 当眼调整静止时,5米以外旳平行光线经过 眼旳屈光系统屈折后,焦点不能在视网膜 黄斑中心凹上,这种屈光状态为屈光不正
规则散光旳分类
单纯散光:5米外平行光线经过不用调整眼 旳屈光系统屈折后,形成两条相互垂直旳 焦线,一条在视网膜上,另一条在视网膜 前叫单纯近视散光,若在视网膜后叫单纯 远视散光。
眼球的解剖

肌均起始于眶尖部视神经孔周围的总腱环。各肌的肌纤维自成一
束,包围视神经分别向前展开,附着在眼球赤道前方,距角膜缘
不同距离的巩膜上。内、下、外、上直肌分别附着于角膜缘后 若素素材
5.5mm、6.5mm、6.9mm、7.7mm处。
2条斜肌: 上斜肌 下斜肌
远近素材
眼外肌的血液由眼动脉 的肌支供给
四、眼的血液循环与神经支配
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 膝状体、视放射至皮质中枢。
若素素材 远近素材
二、视路
视神经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从视乳头起,至 视交叉前膝止,全长42~50mm。按其部位可分为眼内段、 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四部分。
眼内段是从视乳头开始,神经纤维穿过巩膜筛板为止 的一段,这一段神经纤维处于眼球之内,故名。它长约 1mm左右。眶内段从巩膜筛板之外起,至颅骨视神经管, 长约30mm,呈“S”型,以利于眼球的转动。因位于眼眶 之内而得名。管内段则是神经纤维通过颅骨视神经管的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长约6~10mm。颅内段则是指视神经出视神经管后进 入颅内至视交叉前膝的部分,长约10mm。。
眼球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角组织分层膜
若素素材 远近素材
眼球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巩膜
组织学分成: 表层巩膜 巩膜实质层 棕黑层
特点: 坚韧、血供差 直肌附着处最薄 视神经周围最厚
若素素材 远近素材
眼球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角巩膜缘 角膜、巩膜移行区 前房角和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 眼内手术的常用切口部位 前界:前弹力层止端 后界:后弹力层止端
眼球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晶状体: 组成: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 功能:屈光间质
调节功能
若素素材 远近素材
眼球解剖示意图

眶内壁呈Δ形。 外侧壁及下壁亦呈Δ形。
在外侧壁和上壁间有眶上裂,支配 眼的动眼、滑车、三叉N第一支展N 都从此裂通过。眶下壁与外壁间为 眶下裂.
眶上壁
视神经管(optic cana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视冲动传导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 →经神经节细胞纤维出视网膜后,
沿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 膝状体→视放射→大脑枕叶视中枢 →产生视觉。
第三节 眼附属器
•眼附属器包括:
➢衬附眶内的骨膜、筋膜 ➢眼外肌 眶内容 ➢眼睑结膜和泪器
1. 骨性眼眶
眼眶(Orbit)是由额骨、蝶骨、筛骨、额 骨、泪骨、上颌骨或颧骨七块骨构成。呈 四棱锥形的空腔,底向前、尖轴向后内, 有上下内外四个壁,成年人眶深约4~5cm。
眼 球 解 剖 示 意 图
眼内容物
三 眼内容物
(一)房水 房水由睫状突上皮产生。充 满前、后房,主要是水,占98.75%。房水功 能为营养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及维持眼压。
(二) 晶状体 透明,形如双凸透镜,位 于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是重要的屈光间质 之一。晶体本身无血管,其营养依靠房水。
(三)玻璃体 为透明胶体,主 要成分为水,占98.5%~99.7%.玻 璃体本身无血管,其营养来自脉络 膜和房水,代谢作用很低,无再生 能力。玻璃体有屈光作用及支撑视 网膜和眼球壁的作用。
神 经
第二节 视神经、视路的解剖
(一) 视神经(optic nerve)是指从视 盘起至视交叉前角的这段神经。是中枢神经 的一部分。全长40mm~50mm.
视神经
眼内段
眶内段 管内段 颅内段
视路
眼球运动系统与临床ppt课件

②
Edinger-Westphal nulceus (E-W 核) 位与动眼神经核的吻背内侧部,动眼神经核外侧部的内 侧。它属于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它发出纤维随动眼神经行 走,经眶上裂入眶,终止于睫状神经节,由该节的细胞发出 节纤维,支配眼内的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② 慢眼力
主要是跟踪运动(pursuit),但也包括眼
震慢相、漂移(drift)和(glissade)。有2
作用:睫状肌收缩 晶体变厚 (视近物) 瞳孔括约肌收缩 瞳孔缩小
4.眼球运动
(1)双眼同向运动: 上转 上直肌收缩,下直肌放松 下转 下直肌收缩,上直肌放松 双眼右转 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共同收缩 双眼左转 左眼外直肌和右眼内直肌共同收缩
(2)双眼异向运动: 双眼集合运动 左和右眼内直肌共同收缩 双眼散开运动 左和右眼外直肌共同收缩 (3)主力肌、对抗肌、协同肌和配偶肌 上转 主力肌 上直肌,协同肌 下斜肌, 对抗肌 下直肌 双眼右转 右眼外直肌和左眼内直肌共同收缩, 它们是一对配偶肌。
眼球运动系统与临床
一、眼球运动的结构
1.眼眶
(1)Zinn 环:在视神经管内口附近,眼眶骨膜增厚部 分 为眼外肌的起点及附着处,称为Zinn 环。 (2)Tenon 囊 是一层衬在眼球周围的疏松的纤维组织 膜,它将眼球与眶脂肪组织分离开来,形成一个容纳眼球的 窝。 Tenon 囊的内表面光滑,与巩膜外面形成一个潜在的腔 隙,内有许多细的结缔组织将眼球与结膜连接起来,其外表 为粗糙的网状结构,与眶行运动或同向运动 两眼视轴间的角度保持恒定, 介导所有的同向眼运动。 (2)非平行运动或异向运动 两眼视轴间的角度发生变化, 介导所有的散开的异向运动。
眼球的系统解剖

过。 • 脉络膜可营养眼球内组织并吸收分散光线。
(三)视网膜
• 视网膜retina位于眼球血管膜的内面,自前向后分为3部分,即视网膜 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脉络膜部。
• 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分别贴附于虹膜和睫状体的内面,薄而无感光作 用,故称为视网膜盲部。
• 房水的生理功能是为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并维持正常的眼内压。 • 病理情况下房水代谢紊乱或循环不畅可造成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
为继发性青光眼。
(二)晶状体
• 晶状体lens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借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 凸透镜状,前面曲度较小,后面曲度较大,无色透明、富有弹性、不 含血管和神经。
(二)晶状体
• 若眼轴较长或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强,则物象落在视网膜前,称之 为近视。
• 反之,若眼轴较短或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弱,物象则落在视网膜后, 称之为远视。
• 随年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增大变硬、弹性减退,睫状肌逐渐萎缩, 晶状体的调节能力逐渐减弱,近距离视物困难,出现老视,即“老花 眼”。
(三)玻璃体
• 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牵引脉络膜向前,使睫状突内伸,睫状小带变 松弛,晶状体借助于晶状体囊及其本身的弹性而变凸,特别是其前 部的凸度增大,屈光度加强,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恰能聚焦于视网膜 上。
• 反之,视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突外伸,睫状小带加强了对晶状体 的牵拉,晶状体曲度变小,使远处物体清晰成像。
• 玻璃体vitreous body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表面被覆玻璃体膜。 • 它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内腔的后4/5。 • 玻璃体的前面以晶状体及其悬韧带(睫状小带)为界,呈凹面状,称玻
眼球解剖及生理PPT课件

.
44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
45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 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46
感谢您的观看和下载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
.
37
晶状体的屈光作用及功能
晶状体是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功能——屈光成像, 2.无调节——20D凸透镜。 3.睫状肌的收缩与放松——晶状体的形状 4.吸收作用——紫外线 5.保护眼内组织的功能
.
38
.
39
玻璃体
无色透明的凝胶体,眼球后4/5的容积。
玻璃体——玻璃体皮质、中央玻璃体、中央 管构成
(2)Bruch膜:一层均质性透明玻璃样薄膜
.
23
.
24
脉络膜功能
营养作用:营养视网膜 暗房作用:吸收过量光线 调节作用:血管内血流量
.
25
视网膜
解剖学结构:最内层、神经组织构成的薄膜 透明膜——血流及视紫红质影响显红色 视部:感受光线的刺激 暗部:不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
26
视盘:眼球后极鼻侧边界清楚的盘状结构
前表面曲率半径约为10mm,后表面曲率 半径约6mm。
.
36
组织学结构:晶状体囊膜、晶状体上皮、晶 状体细胞、晶状体悬韧带
眼的解剖和生理

第二章眼的解剖和生理眼的组织解剖和生理一、眼球(eyeball):近似球形,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位于眼眶前部。
前后径:24mm 垂直径:23.5mm 赤道部周长:75mm 外侧突出于眶缘12—14mm。
(一)眼球壁:三层1.外层(纤维膜):角膜:占前六分之一角巩膜缘巩膜:占后六分之五生理功能:保护眼内组织,维持眼球形状。
(1)角膜(cornea):略向前凸的透明组织、呈横椭圆形。
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大角膜: >13mm,小角膜: <10mm.曲率半径:前7.8mm 后6.8mm。
屈光力:+43D角膜的组织学分层:上皮细胞层:损伤后可再生。
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
基质层:占十分之九,损伤后留有瘢痕。
后弹力层:损伤后可迅速再生。
内皮细胞层: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泵功能。
生理功能:透明性、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富含感觉神经,感觉十分敏锐。
无血管,营养来自房水、泪膜、角膜缘血管网。
主要的屈光介质。
(2)巩膜(sclera):质韧、乳白色、致密的胶原纤维组织前部:与角膜连接。
后部:与视神经交接内三分之一:巩膜筛板外三分之二:视神经鞘膜厚度:眼外肌附着处最薄0.3mm。
视神经周围最厚1mm。
(3)角巩膜缘(limbus):是角巩膜的移行区,宽1.5—2mm。
重要性: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
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
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 ):位置: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
结构:schwalbe线—角膜后弹力层止端。
小梁网:房水外流的主要阻力部位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体带及虹膜根部功能:是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2、中层:葡萄膜(uvea)、血管膜、色素膜(1)虹膜(iris):形状:圆盘状,将眼球前方腔隙分隔成前、后房。
解剖标志:虹膜纹理和隐窝。
瞳孔:虹膜中央2.5—4mm圆形,瞳孔领。
虹膜卷缩轮:距瞳孔缘1.5mm的环行隆起。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

视神经→视交叉→顶盖前核(换元)→E-W核 →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换元)→瞳孔括约 肌。
2.睫状体:
部位: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约6mm宽。
前1/3为睫状冠,后2/3为平坦部。
与脉络膜相连处为锯齿缘。
神经节细胞→视神经→视交叉→视 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皮质。
(一)视神经:
从视盘到视交叉前角,全长约40mm,分为眼 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
1、眼内段:即视乳头,长约1mm。 2、眶内段:长约25—30mm,位于肌锥内,
呈S形弯曲。 3、管内段:长约6—10mm,即视神经通过颅
眼的解剖和生理
眼是视觉器官
包括 眼球:接受外界信息。 视路:向视皮质传递信息。 眼附属器:保护和运动眼球。
一、眼球
眼球近似球形。 正常成人眼球
前后径24mm, 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5mm。 眼球平视时 突出眶外缘12~14mm。 两眼间差不超过2mm。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内容物。
动眼神经→睫状神经→睫状神经节→睫状短神经
短根(副交感)
颈内动脉丛→交感根
(虹膜、睫状体感觉、巩膜感
、 觉、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眼球内血管舒缩。)
眼科望诊
望病诊人的自主己要的内望容诊:: (即视功能的检查) 视力:远视力 近视力 视野:中心视野 周边视野 色觉:假同色图检查 立体视觉:同视机检查
眼科望诊
(2)前弹力层:均质透明膜,不可再生。 (3)实质层:由约200层胶原纤维薄板组成,
不可再生。 (4)后弹力层:坚韧的透明均质膜。可再生。 (5)内皮细胞层: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
优选眼球运动及解刨

5.辐辏及调节反射异常
集合反射 辐辏反射-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 调节反射-注视近物时瞳孔缩小。
缩瞳反应与会聚动作不一定同时受损。 (辐辏反射)双内直肌←动眼神经正中核
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枕叶→顶盖前区 (调节反射)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E-W核
特点
前庭周围性眼震
前庭中枢性眼震
病侧眼球不能内收 对侧眼球可外展(可伴眼震) • 辐辏反射正常(支配内聚的核上 通路位置较高)
(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
病变: 一桥脑侧视中枢到展神经核之 间的内侧纵束。
表现: • 双眼向同侧注视时:
患侧眼球不能外展 对侧眼球可以内收 • 辐辏反射正常 • 刺激前庭可外展
(3)一个半综合征
病变:桥脑侧视中枢、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连接同侧动眼 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
上睑提肌(眼球运动) 副交感纤维:正中核-双侧内直肌(调节辐辏反射) 副交感纤维:埃-魏核-瞳孔括约肌(瞳孔缩小)
睫状神经节-睫状肌(晶体变厚视近物)
(二)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核-上斜肌 (三)外展神经 外展神经核-外直肌
二.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 眼肌麻痹 眼肌麻痹系由于眼球运动神经或调节眼球协
同运动的结构病变所致,临床可分为以下 不同类型:1.周围性眼肌麻痹、2.核性眼肌 麻痹、3.核间性眼肌麻痹、4.核上性眼肌麻 痹(中枢性眼肌麻痹)。
• (2)滑车神经麻痹:单独滑车神经麻痹少见, 可表现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下楼时有 复视,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
• (3)外展神经麻痹:眼球不能向外转动,呈 内斜视,有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眼球共同运动
分同向运动(侧方同向、垂直同向)和异向运动(会聚运动、
分开运动)。皮质侧视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区(6区为头的 转动中枢),8区与枕叶19区、颞叶22区视听反射性协同运 动中枢有连系。8区通过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和锥体外系 (额桥束)交叉连系桥脑的外侧副核(皮质下水平侧视中 枢),进而连系不交叉的同侧外展神经(外直肌)和通过内 侧纵束连系交叉的对侧动眼神经(内直肌)。8区还连系中脑 上丘达氏(Darckschenwitsch)核(皮质下垂系交叉的对侧 动眼神经(内直肌)。8区还连系中脑上丘达氏 (Darckschenwitsch)核(皮质下垂直运动中枢),使动眼 神经(上、下直肌、下斜肌)和滑车神经(上斜肌)协同垂 直运动。
其位于中脑上丘水平,副交感神经纤维来源于EW核,眼球
会聚的perlia核位于两个EW核之间,Cajal间质核调节眼球 队垂直运动。
副交感神经走行在第III对颅神经表浅部位。
动眼神经侧位观
正位观
在MRI的位置
展神经
解剖:属运动神经,纤维起自脑桥外展神经核,在桥延
沟中线两旁出脑,向前行经眶上裂入眼眶,支配眼的外 直肌。此神经受损时,患眼不能向外转动,出现内斜视.
在MRI上的位置
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于中脑下丘平面对侧滑车神
经核,自中脑背侧下丘方出脑;自脑发出后,绕过大脑 脚外侧前行,穿经海绵窦外侧壁向前,经眶上裂入眶, 越过上直肌和上睑提肌向前内侧行,进入并支配上斜肌。
滑车神经是脑神经中最细的神经。
相关反射及查体
瞳孔:正常3-4MM,小于2称缩小,见于老年,梅毒,糖尿调节-辐辏反射
观察近物时有三个联合的不能分开的功能,即晶状体的调 节,眼球的辐辏和瞳也收缩。视神经传入动眼神经传出。 反射传导经过枕叶。阿罗瞳孔:有调节无对光,为双侧性, 多数学者认为四叠体上部腹侧至后联合水平中脑导水管理 的周围部位的炎症或变性损害所致。Adie综合征,肌强直 性瞳也反应,病灶位于睫状神经了及其节后纤维。可能为 广泛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一部分。多发生于青年女性,伴 有牵张反射消失,腱反射消失。 两眼球会聚运动 物体由远而近时,光刺激由视神经通路传 至视皮质后,经上纵束传至额叶→>额桥束→正中核(皮质 下会聚中枢)→双侧内直肌收缩使两眼会聚。
病,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及药物中毒,脑桥病变也可出现及I II对颅神经受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颈段(颈上神经节)麻 痹可以出现单侧瞳孔缩小。大于5称为扩大。见于焦虑,甲亢, 中脑病变,昏迷,药物中毒,脑缺氧,和应用阿托品和颠茄 类药物之后。
瞳孔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应 光刺激→视神经→视皮
质→额桥束→顶盖前区核-EW核-缩瞳核→动眼神经→睫 状神经节→睫状短神经→瞳孔括约肌 同侧直接缩瞳,对侧间 接缩瞳。(如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存在,而间接对光反应 消失,则病损在对侧视神经,如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则病损在同侧视神经)。物体由远而 近亦出现缩瞳调节反射。交感神经刺激引起扩瞳。
眼球运动-扫视与跟踪
眼球水平随意运动由额叶8ab 的眼区启动位于中央前回前部,下行纤维在中脑 -脑桥交界区交叉至对侧并终止于脑桥网状结构。二级神经元与展神经核形成 突触联系,由此处发出轴突上行形成内测纵束,终止于对侧动眼神经核的神经 元。 跟踪性眼球运动由枕叶皮层17,18区控制
动眼神经核性损伤
表现为对侧或双侧上直肌力弱(上直肌的神经支配主要
来自对侧神经核)双侧上睑下垂(提上睑肌一般接受来 自两侧神经核的神经支配,同侧内直肌和下直肌及下斜 肌无力)可以有相应的眼内肌麻痹。
眼动运动的损害
1号:展神经根病变: 患侧眼球不能外展,直 视前方时眼球向中线方 向俏偏斜。 2号:桥基底部病变: 交叉性瘫,外直肌瘫伴 有对侧上下肢瘫。 3号:INO 核间性瘫: 右侧核间瘫提示右侧内 侧纵束及右内直肌瘫, 左侧同。 4号:展神经核病变: 向患侧水平注视时不能, 本质为同侧展神经根伴 对侧核间性眼肌瘫。 5号:一个半综合征: 同侧眼外肌,同侧内直 肌,对侧内直肌。水平 注视中损害。
谢谢
眼球运动的神经支配 -眼动障碍分析
自由〜自在
双眼支配神经之动眼神经
1、动眼神经:解剖-动眼神经自脚间窝出脑,紧贴小脑幕缘
及后床突侧方前行,进入海绵窦侧壁上部,再经眶上裂眶, 立即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细小,支配上直肌和上睑提肌。 下支粗大,支配下直、内直和下斜肌。由下斜肌支分出一个 小支叫睫状神经节短根,它由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组成, 进入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分布于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参与瞳孔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