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单元 2.1 水分子的运动教案1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教案(鲁教版) 教案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②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的道路”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纷繁的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的本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教学仪器及药品: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量筒、水、酒精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漂亮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同学们兴致高涨的观看图片[引发问题]:遗憾的是这座漂亮的城市存在了不长时间就在人间蒸发了。
因为这是2008年某某冰雕艺术节上的作品。
谁能告诉老师这座冰雕城市消失的原因呢?[生]根据物理上学到的宏观知识很容易的得出,当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冰会逐渐地融化为液态的水,再后来就会变为水蒸气蒸发了。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冰会融化,水会蒸发,我们如何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同学们知道吗?想不想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出示学习目标]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实验探究一]:将针筒中的水煮沸、观察现象。
[生]观察实验,并清楚观察到体积增大了[提出问题]:大家都看到了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了许多,那么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得出不同的猜想:1、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2、水分子本身变大了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4、水分子受热集中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制造悬念]:到底哪组同学的猜想正确呢?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动画,看一下你能获得哪些相关信息。
九年级化学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鲁教版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2. 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3.理解水的天然循环现象,并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生动形象的实验,让学生在分子运动的状态与物质的存在状态之间建立起形象的联系,学会“现象—本质—现象”的分析方法,理解分子的基本特点,并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至于水的天然循环,应让学生熟记教材上的图解和多媒体画面,从宏观角度思考,进行自主描述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分子的特点,并学会用分子性质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学准备】学生:1.复习初中物理中有关物质三态变化的知识。
2.预习化学课本28~31页的知识老师:准备多媒体教案、仪器和药品50ml烧杯8个,小烧杯8个,胶头滴管8支,红墨水1瓶,注射器8支,水等。
教学设计【新知导入】1.多媒体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美丽的、蓝色的,水球引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从而导出本节主题“水分子的运动”。
2.学生观察多媒体图片,思考为什么江河、湖泊存在大量的水,联系身边的事物点出水是无处不在的,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离不开水。
提出问题:江河、湖泊中的水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思考:还有那些物体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以引起学生更大的兴趣。
总结:云、雾、露、霜、雪也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他们怎样变化而来的?为什么水分子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化为绵绵细雨,有时又是皑皑白雪呢?教师肯定学生思维的辽阔与敏捷,引导学生对水的多种变化和不同形态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水分子奥秘的兴趣。
【探求新知】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水分子水分子在注射器内的变化。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内的少量水加热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九年级化学上册2.1运动的水分子教案1(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2.1运动的水分子教案1(新版)鲁教版运动的水分子②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法习和解答水的净化问题时,首先要搞清水中的杂质类型,过滤时的注意亿个水分子。
1.能量的变化3.分子的基本性质二、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天然的污水处理厂了解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的污染;农业上化肥、农药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
危害: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等。
小结:1.1.意义2.植物对水的净化作用认识水的天然循环观察P31图片P32多识一点认识节水徽记寓意:人们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爱护、节约每一滴水。
怎样防止水污染?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检测反馈1.为什么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之和?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2.日常生活中为了使白糖尽快溶解在水中,你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为什么?3.将泥水分离得到蒸馏水,通过哪些步骤和方法才能获得?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5.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6.若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混在一起,应以哪种方法分离较为恰当()A.沉淀B.加明矾C.蒸馏 D 过滤7.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水的操作:⑴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⑵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⑶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设计1 (新版)鲁教版-(新版)鲁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利用分子的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我们的探究之旅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老师制作了一段精美的视频,和大家一块欣赏一下,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请同学们考虑两个问题:
1.在这些美景中共同涉及了哪种物质?
2.体现在视频中的是这种物质的什么不同?(教师播放视频)
猜想假设: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思索做出假设。
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使学生从分子角度重新审视那些因为太熟悉而对其视而不见的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诱发学生深入思考,并培养其从微观本质解释宏观现象的习惯。
展示课件:
水的三态变化
观察指导:
水分子大小有无变化,水分子是否在无规则运动,水分子间有无间隔等。
运动的水分子
课题
运动的水分子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推水沸腾后体积也变大的猜想和对不同状态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和运动方式的认识,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会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挑战自我:
思考、讨论、交流。
利用探究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培养合作的默契程度。
布置作业:
巩固性作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刚走进家门就闻到饭菜的香味2.加油站附近严禁烟火
拓展性作业:课外探究小实验:将满满的一玻璃瓶水放到冰箱里冷冻,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查缺补漏:
思考、解答、交流。
巩固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运动教案 鲁教版
新授水分子的运课课第一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1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2教学目象。
过滤学会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3.法。
净化水的方法分子的基本性质重点难点并且知道了物质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微粒的知识,学情分析是由微粒构成的,初三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微观想象能力。
课时课时安排实验、讨论、阅读 2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一、水的三态变化原因1、2、分子的性质二、水的天然循环板书设计三、水的人工净化1、实验2、一般步骤蒸馏沉降过滤消毒课后记同学们,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贾宝玉引入新课][把女儿比作是水做的,可见在曹雪芹的眼里水是美好的化身,同学们,在你的眼中,水是怎样的呢?1用心爱心专心.[回答]同学讨论回答[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本27页一段,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板书]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讲述]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对,水分子。
水在自然界中都有那些呈现方式呢?[回答]同学讨论回答[讲述]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什么一会是汹涌的大海,一会又变为皑皑白雪,一会又化做水蒸气不见了呢?在此过程中,水分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分子是一些真实存在的很小很小的微粒,因为肉眼看不见,同学们在学习分子的知识的时候就不能再仅仅应用以前研究肉眼看的见的宏观物质的思维方法,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真正进入微观世界去研究。
[回答]同学针对课本28、29页情景分组讨论,交流回答。
[讲述]那么到底什么是分子那?这些小微粒都具备那些基本性质那?[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做四个实验,(1)将少量品红溶解于水(2)将试管中少量水加热至沸腾(3)将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于200毫升量筒中(4)给密封在玻璃管内的固体碘加热、冷却。
2用心爱心专心.[讨论] 做完实验后,同学们讨论,并完成以下实验要求:[投影]1、叙述实验现象,并从分子的角度加以解释2、说明分子具有那些基本性质[学生实验讨论]教师参与: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把自己设想成一个分子,钻到这些物质的分子中去,看看他们到底有什么性质。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一)知识精讲 鲁教版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一)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水分子的运动(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二、考点清单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3、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的过程,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1:水的三态变化1、水的三种状态在自然界中,水的存在状态有三种:水蒸气、水、冰,这三种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分子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固体中分子在固定的位置附近不断的振动,液体中分子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气体中分子可以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中扩散。
3、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典型例题】例1、某同学对水的有关知识进行了下列总结: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③、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④、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与答案】本题通过对水的知识的总结,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
答案:D例2、在一封闭的针筒中,把少量水煮沸,体积明显增大,水分子在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水分子本身变大了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C、水分子的数目变多了D、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一边了【解析与答案】因为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所以答案为B选项。
知识点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教案设计
课题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科目:化学教课对象:九年级供给者:刘梅课时 2 课时知识目标教课目的能力目标感情目标教课重难点通解水的水的成。
通水的分解和气的燃反的微解,化学化中分子生了本的化,分红了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通水的分解认识化合反,并学的典型的反行分通水的分解和气的燃反认识化合反、分解反,并学的典型的反行分。
认识物的两性:物理性和化学性会划分的物理性和化学性。
通解水的水的成。
通水的分解,认识化合反。
学生已学了物的两种化:物理化和化学化;物通化体出两性:物理性和化学性。
性要与化相系。
用比法学化合反和分解反两种化学基本反型领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源、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涵,立保水源的意。
水解的和;分子与原子的区和系水的合成及化合反;划分物理性和化学性分子与原子的区和系;解水的;用原子(分子)的点解物化的本性与化的关系第一课时水的分解与合成集体智慧个性设计教课后记第二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一、水的分解1、演示:水在直流作用下的分解象:正极:生的气体少,能使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极:生的气体多(两倍),能被点燃,是气。
:水通气 +氧气2 通电22H O H +O2、分解反由一种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余物的反。
字母表达式: A →B+C+ ⋯3、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常有的液体、气体等物质是由分子组成。
4、原子也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常有的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罕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组成。
分子和原子的差别:在化学反响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分子原子⑴ 质量和体⑴质量和体积都积都很小,⑵很小,⑵原子之相分子之间有间有间隔,⑶原似间隔,⑶分子子在不停地运点在不停地运动。
⑷同种原子动。
⑷同种分性质同样;不一样子性质同样;种原子性质不不同种分子同。
(由原子直接性质不一样。
组成的物质)区在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响中,别中,分子能够不行再分,从头分裂,成为原组合成新物质的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
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
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生]喜欢。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
(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呢?[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水分子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板书]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出示目标[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间的间隔[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全册共64页)目录1.1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1.1节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5.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6.1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1.2体验化学探究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第一课时)6.1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第二课时)6.22.1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6.36.32.1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2.2水分子的变化(第一课时)2.2水分子的变化(第二课时)2.3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2.3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2.4元素(第一课时)2.4元素(第二课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3.1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3.1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课时)3.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二课时)4.1空气的成分4.2物质组成的表示4.3氧气5.1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5.2化学反应的表示熄灭与灭火(第二课时)化石燃料的利用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一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第二课时)1.1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研究目标】1.具备化学现象和化学成品的认知描述能力。
2.把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分歧。
【讲授重、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基本特征。
2.能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描述两者的分歧。
【研究课时】一课时【研究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研究《1.1节化学真奇妙》(板书课题)本节课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如何才干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讲义P2-6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叫物理变化?什么叫化学变化?2.什么叫物理性质?什么叫化学性质?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1)铁生锈;(2)石蜡熔化;(3)纸张熄灭;(4)瓷碗破裂;(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6)潮湿的衣服被晾干了;(7)下雪后天气暖晴,雪融化。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1《运动的水分子》教案设计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
2.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难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有关水的图片以及教师寄语。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主要意图:在这个环节首先展示自然界中有关水的图片,暗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通过老子《道德经》中名句在进行德育宣教的同时引入新课。
二、探秘水分子活动1:体会水分子的微小[教师活动]已知18g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请计算水分子的质量并用小数表示结果。
[学生活动]思考、计算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一滴水里大约有100000000000000000000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年才能数完。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活动2:探究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变化。
[教师活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四种猜想,让学生猜想哪种可能正确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收集证据。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本,收集证据。
[教师活动]展示水的三态变化示意图,描述每种状态的水分子排列情况与运动情形。
[学生活动]倾听,思考,感悟。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从能量角度看水的状态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本身没改变,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属于物理变化。
活动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①雨后初晴,路边的水渍为什么变得无影无踪?②烧开水掀开锅盖会有水滴滴下?[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水分子自身的能量、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造成的。
主要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水分子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活动,一是通过计算和类比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水分子的微小,二是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变化让学生在理解该变化实质的过程中,了解水分子自身有能量,不断运动,有间隔和相互作用力等其他特征,三是通过解释现象加深对分子特征的认识,检测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水分子的特征。
九年级化学上册(21 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教案 (新版)鲁教版 教案
2.1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方法。
2.提高同学们的设计实验的能力,了解沉淀、蒸馏和理解过滤实验的操作原理。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同学们节水、护水和净水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集体讨论、课堂实验以及家庭小实验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的设计思路和操作技能。
常见的水的净化装置的设计和规范操作。
任务一:净化天然水,引导学生分析天然水的成分,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分析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的量,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
知识点一:分析天然水的成分,设计实验方案知识点二:分离物质的方法 杂质种类净化方法 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沉降 颗粒较小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 颜色、气味 吸附 微生物 杀菌 可溶性杂质 蒸馏知识点三:过滤,演示过滤的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
2、所用仪器:3、操作方法: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须紧贴 ;二低:滤纸的边缘须低于 ;漏斗中的液面须低于 ;三靠:烧杯必须紧靠 ;玻璃棒必须紧靠 ; 必须紧靠烧杯内壁。
知识点四:强调蒸发和蒸馏,蒸发得到固体,蒸馏得到液体。
区别:蒸发和蒸馏,举例说明自主学习与探究二:纯净物和混合物,通过适当的练习加以巩固。
1.河水、土壤、空气、食盐属于 ;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盐于 。
2.小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①矿石 ②氧气 ③冰水 ④糖水 ⑤一氧化碳 ⑥葡萄酒 教学小节: 1、水的分布杂质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 颜色或异味 微生物 水 水分子天然水的成分。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九年级化学2.1.1运动的水分子 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课题: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1)总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
2、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基本特征。
● 教学难点: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 考点、易错点:会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日常现象●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物理物质的状态变化的学习,已经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及变化是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有了一些有关分子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的经验,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了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但是学生还不知道谁的三态变化是由水的运动导致的,更不能从微观的角度区分析物质的变化,对水凝结、蒸发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欲望。
因此,本节应从水分子的运动的角度去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开始,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分析水分子的变化,从而认识到水的三态变化是由水分子的运动而导致的,同时分析归纳出水分子的基本特征,并推广到分子的基本特征。
●课 时:第1课时 ●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设计【堂堂清检测】1.(2020•阜新模拟)下列关于“水蒸发为水蒸气”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之间间隔变大C.分子的体积变小D.分子运动速率变小2.(2020•昌吉州模拟)下列事实或现象,用微观的知识加以解释,不正确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不断地运动C. 氧气经压缩可以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3.(2020•雁江区模拟)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C.水烧开后,水壶盖被顶起------温度升高,水分子间隔变大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4.(2020•江西二模)消毒杀菌是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措施,用酒精消杀后可闻到气味。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及反思
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运动的水分子》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运动的水分子》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介绍了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和特性,以及这些特性与水的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水分子的运动理论,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的基础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能解释水的蒸发、凝结、溶解等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及其与水的物理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将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与宏观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进行科学解释。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但对水分子的运动特性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但可能在抽象思维和科学解释方面存在困难。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动画、模型等方式展示水分子的运动状态。
2. 实验探究法,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水分子的运动。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逐步深入到分子层面的理解。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展示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让学生观察并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然后提问:“为什么热水会比冷水更早冷却?”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水分子运动的话题。
2. 回顾旧知:回顾分子的基本概念,如分子的定义、性质等,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知讲解1. 引入概念:介绍“分子运动论”,解释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说明热水的分子运动比冷水更剧烈。
2. 实例分析:通过动画或模型展示,形象地描绘水分子的运动状态,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 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如蒸发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水分子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子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
②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以及从“雨后初晴的道路”和“水烧开后的锅盖”等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学会从纷繁的宏观现象中把握问题的本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培养学生的微观观念,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子的特征,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
教学仪器及药品:
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量筒、水、酒精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漂亮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同学们兴致高涨的观看图片
[引发问题]:遗憾的是这座漂亮的城市存在了不长时间就在人间蒸发了。
因为这是xx年哈尔滨冰雕艺术节上的作品。
谁能告诉老师这座冰雕城市消失的原因呢?
[生]根据物理上学到的宏观知识很容易的得出,当第二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冰会逐渐地融化为液态的水,再后来就会变为水蒸气蒸发了。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冰会融化,水会蒸发,我们如何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同学们知道吗?想不想知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出示学习目标]
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实验探究一]:将针筒中的水煮沸、观察现象。
[生]观察实验,并清楚观察到体积增大了
[提出问题]:大家都看到了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了许多,那么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得出不同的猜想:1、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2、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4、水分子受热集中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制造悬念]:到底哪组同学的猜想正确呢?我们先来观看一段动画,看一下你能获得哪些相关信息。
[多媒体展示]: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运动和排列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动画阅读课本29页上面的水的三态图片,互相交流,得出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生]观看动画以及课本上的三态图片,组内互相交流,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
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分子运动加快,分子间仍有一定间隔。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运动的更快,分子间隔变大。
[总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所以针管实验的正确猜想是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生]阅读课本中“雨后初晴的道路”这部分内容
[问题]: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什么原因?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生]回答(交流讨论)
[师]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
方干的快,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生]回答(交流讨论)
[板书]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间隔增大(液态→气态)
[生]阅读课本中“水烧开后的锅盖”这部分内容
[问题]: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这是什么原因?谁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
[生]回答(交流讨论)
[板书]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间隔减小(气态→液态)
[师]由此看出,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与能量有关
[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30页的“活动天地”,学习如何用微观观点去解释宏观现象
[活动天地]把全班学生分为三组:绘画组、模型组和情景剧组,从微观角度,去解释:为什么温度计中的液体的高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绘画组用笔在纸上表示温度变化前后温度计中的液体分子变化;
2、模型组用橡皮泥做模型动态表示;
3、情景剧组则通过拟人化的形式,每人扮演一个分子,将温度的变化反映到肢体动作上。
成果展示:我——温度计中的一个小分子为题,进行拟人作文,把温度变化对分子的影响表现出来
[归纳共享]: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对分子有了什么认识(即分子的特点)?
[生]互相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①分子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在不断运动
[提出问题]你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你的观点呢?
[生]互相讨论、回答。
[实验探究二]:50ml水和50ml酒精混和,观察现象。
[生]观察实验,并清楚的看到体积小于100ml。
马上就能明白分子之间有间隔这样一个特点。
[大显身手]
1.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活学活用:
(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
(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3)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看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谈收获]请同学从知识、实验、自己的体会等方面谈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一、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的原因与能量有关:
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间隔增大(液态→气态);
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间隔减小(气态→液态)。
①分子很小
二、分子的特点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在不断运动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学案
峄城区城郊中学巴淑侠
教师寄语:你的课堂,你主宰!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分子的特征。
②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并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一、走进实验、体验快乐(认真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探究一:将针筒中等量的水煮沸、观察现象。
我观察到实验现象是:【我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变化情况是
【我证明】通过观看动画以及课本上的三态图片,组内互相交流,获得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特点:固态的水:水分子
液态的水:水分子
气态的水:水分子
【获得结论】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和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和分子的。
这样的变化是变化。
所以针管实验中我的猜想是的。
(填正确或错误)
【分子与能量】
1、阅读课本中“雨后初晴的道路”,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因为
,你能试着从微观上解释水蒸发这一现象吗?
结论: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间隔
2、阅读课本中“水烧开后的锅盖”,水烧开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水滴滴下。
这是因为
,你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一个过程吗?
结论: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水分子能量,运动,分子间间隔
所以针管实验中我的猜想是的。
(填正确或错误)
二、寓学于乐、定位提升
[活动天地]从微观角度,去解释:为什么温度计中的液体的高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我是组,我的表现方式为,
成果展示:我——温度计中的一个小分子为题,进行拟人作文,把温度变化对分子的影响表现出来
[归纳共享]:通过以上的学习,我对分子有了新的认识(即分子的特点)
[实验探究二]:50ml水和50ml酒精混和
我观察到混合后体积(填大于、等于、小于)200ml,我相信分子间(填有或没有)间隔三、感悟收获、体验成功
请同学从知识、实验、自己的体会等方面谈谈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四、当堂检测、反思成长
[大显身手]
1.七月的公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2.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活学活用:
(1)夏天教室地面洒点水后为什么会感觉凉爽?
(2)发烧时用酒精擦身有什么作用?为什么?
(3)用手指蘸水在桌面上写字,你能看到字迹逐渐消失,却看不见水分子是如何跑掉的?
【我反思】
反思(1):检测评价结果:错题整理:
反思(2):本节课对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是: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