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红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监测,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文
件要求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 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排污量已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
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19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 基于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可以从3个 方面来设计: 一、水功能区划管理制度设计。
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全方位管理。
◆
3 条红线互为支撑、相互管理,是具有内在
逻辑的整体,充分体现了水资源配置、节约、保
护重的实践要求。
6
一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7源自文库
一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 水总量控制。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全国年 总用水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怎么确定)以内。
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
严格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尽快核定并公布禁采和限采范围, 逐步削减地下水超采量,实现采补平衡。
10
一
◆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框架可以从4 个方面设计: 一、就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目标
和要求来设计。
14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 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
据有关部门统计分析,我国灌区平均水利用 系数仅为0.45,节水仍有较大空间。
15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可以从3个方面 来设计: 一、用水管理过程中的定额管理制度设计。
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
3
政策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 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 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
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 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 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 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
2
政策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 资源节约和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以水功能区管理为 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为“一
低、一高、两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较低,仍比 先进国家低0.2—0.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高, 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河湖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仍 较严重,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一半
18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控排污总量。一号文 件提出,到2020年,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 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
◆
为实现这个目标,文件提出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
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强化水功能区达标监督管理,
立水权制度和水权交易(澳大利亚)制度,在保障人
和畜基本用水的前提下, 使水向效率高和效益好的行 业和地区转移。
12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一号文
件提出,到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增加值 用水量明显降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 上。
二、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环节的制度来设计。 三、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制度设计。 四、在法规层次上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设计。
11
一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 首先,需要建立水域流量、取水、用水监测网络,为 解决总量控制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方案, 同时 需要建立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和调整的行政和技术委员 会, 来解决水量分配和调整的行政和技术问题。 ◆ 其次,为了解决总量控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需要建
2000年全国总用水量5498亿立方米 2001年全国总用水量5 567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总用水量5497亿立方米 2003年全国总用水量5320亿立方米 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立方米 2005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立方米 2006年全国总用水量5795亿立方米 2009年全国总用水量5965亿立方米 2011年全国总用水量6019亿立方米 2012年全国总用水量6080亿立方米
◆ 对于水功能区不达标地区,制定严格的减排制度, 包括法律、市场准入、排污权交易和公众参与等,
鼓励减污减排企业和单位。
21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 指标及确定方法
22
谢 谢!
8
一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守住这条红线,关键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从供水管 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供水管理:主要采取水利工程措施,尽可能的满足经济 社会用水需求。其管理的出发点是根据经济社会的用水 需求确定水资源开发和供给的水平 需水管理:是指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运用 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来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 行为,从单纯扩大供给以满足需求的传统开发方式, 向调整和控制水需求过度增长的管理模式过渡,以促 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川。
9
一
◆
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为实现全国用水总量的控制目标,一号文件要求落实 重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建立流域、省、市、县四级 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三个“严格”:严格
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
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 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
水利“三条红线”
作者:
政策背景
淡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一大基本国情,水利 设施薄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突出制约。我 国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比耕地占比还要低3
个百分点,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比人均耕地占比还要低1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年 平均缺水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地下水超采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水功能区水质指 标达标率仅为42%。
二、水功能区监测体系设计。
三、入河排污物质和量统计、计量及考核制度设计。 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框架。
20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保障水功能区达标
◆ 建立监测体系,对主要排污口设置计量装置,动态 监测和评价重要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建立突发水污 染事故快速监测和评估方法, 明确责任,并制定
应急处置方案,建立专业处置队伍。
以上的城市地下水遭到污染。
4
政策背景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
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
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
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
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5
政策背景
◆ 水资源管理的 3 条红线是针对水资源开发利
用中供水、用水、排水的全过程管理,强调了对
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推进节
水技术改造,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全面加强企业节水 管理。
17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用水定额和用水指标
我国的用水指标与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所以, 需要根据节水先进国家的用水定额、 用水指标和 我国实际情况, 重新核定各行业和各地区的用水 指标, 配合各行业的地区用水定额的先进水平。 对于农业用水定额,需要根据地区水土条件和作 物种类进行田间实验
13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万元GDP用水量可以根据GDP总量和用水总量进行计算。
万元GDP用水量 = 用水总量 ÷ GDP总量
其中,GDP总量单位为亿元,用水总量单位折算成万立方米。 以2009年为例,用水总量为5965.2亿立方米,340506.9亿元,则万 元GDP用水量为175.19立方米。 2011年为127.64立方米 2012年为117.08立方米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工业用水量(立方米)/工业增加值(万元)
二、水资源统计和计量管理制度设计。
三、区域用水效率考核制定设计。
16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 为守住这条红线,一号文件提出要尽快制定区域、行 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 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文件要求强化节水监
督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
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为提 高用水效率,文件要求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