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轻灾害的影响,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其中遥感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遥感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体,利用传感器获取其信息的一种技术。

它就像是给地球安装了一双“千里眼”,能够从遥远的太空或者高空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地表数据。

在地震灾害的应对中,遥感技术大显身手。

地震发生后,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等严重破坏。

通过遥感卫星拍摄的影像,我们可以快速、全面地了解受灾区域的范围和程度。

比如,能够清晰地看到哪些地方的建筑物受损严重,哪些道路被阻断,为救援队伍的规划和行动提供重要的依据。

而且,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通过对地形地貌的变化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区域,提前发出预警,为人员转移和防范措施的实施争取宝贵的时间。

洪涝灾害是另一个常见且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

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的监测和评估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洪水来临之前,遥感可以对降雨量、河流水位等进行监测和预测,帮助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当洪水发生时,能够迅速确定淹没范围和水深,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的信息。

洪水过后,还能对受灾地区的土地利用、农作物受损情况等进行评估,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森林火灾的防控中,遥感技术同样功不可没。

它可以及时发现火源,监测火势的蔓延方向和速度,为消防部门制定灭火方案提供关键的决策依据。

而且,通过对火灾前后森林植被的监测,能够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为后续的生态恢复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除了上述灾害,遥感技术在旱灾、雪灾、台风等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中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遥感技术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呢?这主要依赖于其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

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能够获取不同波段的电磁波信息,例如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

这些信息经过复杂的算法处理和分析,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地理信息和灾害相关数据。

防汛抗旱年度工作总结_防汛抗旱个人工作总结

防汛抗旱年度工作总结_防汛抗旱个人工作总结

防汛抗旱年度工作总结_防汛抗旱个人工作总结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愈加严峻。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加了我单位的防汛抗旱工作,承担着各项工作,现将总结如下:一、工作环境我所在单位位于一个水资源相对较为紧张的城市,每年都会面临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

同时,我们单位的水资源管理也尤为重要,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我们必须做好水资源管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二、工作内容在我所在单位,我主要参与了以下防汛抗旱工作:1.水资源管理工作我负责我单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积极推进了卫星遥感监测和自动化水文测报系统建设,提高了水资源数据的精度和实时性,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2.防汛工作在这一年的防汛工作中,我主要参与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工作。

在这个项目中,我认真学习了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相关知识,全力以赴地做好了工程监理工作。

在这个工程中,我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保持紧密联系,确保了工程顺利完成。

3.抗旱工作在去年的旱情中,我们单位尽一切努力保障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

我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提高耕地水分利用效率,同时也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增强了社会公众的防旱意识。

三、工作收效在我所参与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收效。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我们建设卫星遥感监测和自动化水文测报系统,大大提高了水资源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在防汛工作方面,我们完成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工作,提高了城市排水系统的排水效果和运行效率。

在抗旱工作方面,我们积极开展科学种植宣传工作,提高了农户耕地水分利用效率。

四、不足之处在我所参与的防汛抗旱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工作经验不足、工作流程不够完善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学习和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总之,这一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我所参与的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实现了一系列工作目标。

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防汛抗旱工作做出贡献。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与防范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与防范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与防范中的应用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及早预警和迅速响应变得越来越重要。

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和防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与防范方面的应用。

I.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基于传感器获取大范围区域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高分辨率图像、植被指数、火险等级和地球物理参数。

遥感技术使用的传感器可以是遥感卫星或航空器,这些传感器能够获取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在内的各种不同波段的数据。

在完整的遥感图像中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这些处理和分析可用于监测和评估灾害,同时也可用于预防或减轻灾害。

II. 遥感技术在洪水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洪水是造成大规模破坏的自然灾害之一,而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洪水监测所需的数据。

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在大规模区域内实时监测洪水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同时识别洪水的影响范围,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调度方案。

III. 遥感技术在山体滑坡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山体滑坡是另一种自然灾害,但它们的发生通常更加突然和难以预测。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监测山体滑坡事件,卫星遥感可以提供大范围的图像,而安装在飞机或直升飞机上的遥感设备可以提供更加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

另外,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还可以用于研究一些导致山体滑坡发生的地质和气象因素。

IV. 遥感技术在火灾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火灾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可以随时随地发生。

在遥感技术的帮助下,消防员和有关部门可以及时采取行动,并评估火灾损失情况。

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在大面积区域监测火灾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而使用激光雷达等技术的航空设备可以在地形复杂、森林茂密的地区实现高精度的遥感监测。

V. 遥感技术在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气象灾害可以对人类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遥感技术可帮助监测气象灾害风险,预测可能的灾害事件。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气象数据,例如气温、湿度、降雨量和风向。

防汛抗旱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防汛抗旱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报告

防汛抗旱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报告防汛抗旱工作心得体会总结报告防汛抗旱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作为一名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干部,我深刻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工作中的实践和经验中,我不断总结和思考,深刻认识到了许多问题。

在此,我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要表达的是对于防汛抗旱工作的真实感受。

在各种灾难面前,人们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洪水还是干旱,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参与者,我们身负着责任和使命,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份责任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紧迫性和压力,但也激发了我不怕困难、不懈怠的工作热情。

其次,我认为防汛抗旱工作的中心思想是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我们必须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早预防、早部署、早安排,切实加强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采取综合施策,将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灾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总结中要突出重点。

我认为,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关键是科学决策,即要科学地确定预测指标,准确地掌握灾情,及早做出正确的决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减轻灾害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外,还需要注重抓好组织和指挥工作,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指挥体系。

只有做到组织有序、指挥有力,才能确保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总结中,我们还要注意思辨,把握实际。

防汛抗旱工作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决策者和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不可预测的情况。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推进。

此外,语言表达在总结中也非常重要。

我们必须遣词造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语文规范,遵循字数要求,使文章更加简练、清晰。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8篇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8篇

防汛抗旱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极端天气现象,特别是旱涝灾害频发,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防汛抗旱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针对我所在单位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总结:一、强化预警监测,提高防范意识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单位加强了气象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保证了预警信息的及时传递。

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提高了全员的防范意识,使每个员工都能够在危急时刻做出正确的反应。

二、加强堤防治理,确保水利设施安全作为单位的一员,我深刻认识到堤防的重要性。

我们单位加强了对堤防的日常巡查和维护,定期进行加固加高工程,确保堤防的稳固性和完整性。

配备了专业的抢险队伍,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应对。

三、做好旱情防范,科学调配水资源除了防汛外,我们单位也非常重视旱情的防范工作。

在平时,我们通过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做到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

在旱情来临时,我们能够迅速出台相应的水资源调度方案,保障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

四、加强灾后恢复,提高抗灾能力尽管我们已经做好了各项防范措施,但一旦灾害发生,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灾后,我们要及时评估损失,组织恢复工作,尽快将受灾地区恢复到正常状态。

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防灾救灾工作,提高全员抗灾能力。

五、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人人参与的理念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宣传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如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宣传片等,向员工和社会大众普及防灾知识和技能,树立人人参与的理念。

只有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作用,才能形成强大的防灾合力。

第2篇示例:防汛抗旱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面临着频繁的洪涝灾害和严重的干旱气候,给人民生活和作物产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自然灾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本文将对近几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的工作方向。

1. 水利设施建设加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排水系统也在不断完善。

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具体应用

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具体应用

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具体应用摘要:遥感技术是水利信息化和水利现代化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也是空间信息中最主要的一种获取手段,遥感技术本身也能够在行业内部有非常广泛的运用。

在防汛抗旱的过程中,90%以上的数据都属于空间数据,能够有效地提供空间信息和技术的支持,从而最终在防汛抗旱中发挥着很重大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好的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遥感技术;防汛抗旱;应用技术;具体方法引言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遥感技术就已经很早开始运用于洪涝灾害的调查。

中国科学院、测绘局和其他单位进行合作,之后再在我国包括黄河、洞庭湖和其他地区进行全面的防洪试验。

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准时的全天候防洪系统。

国家的遥感中心早就利用卫星进行信息的获取,之后再连续、及时和准确地将洪灾的情况上报给中央和地方的防汛部门[1]。

并通过对不同的卫星数据进行融合,再通过综合利用能够各自的优势,清晰地反映出洪灾的态势,而这对我国的防汛抗旱工作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1.遥感技术的概念作为现代地球空间信息探测的重要手段,遥感技术一直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利行业一直都发挥着很重要的前景,特别能够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有效的空间信息和技术支持。

与传统的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技术拥有更大的监测范围和更短的监测周期,能够方便我们在不受天气和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进行全方位的工作。

并且在用遥感技术监测的过程中,尤其能够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进行不断地发展。

目前,遥感技术已经进入全新的飞速发展时代,而且本身也已经能够全方位地为防汛抗旱提供更加全面的动态,本身这种技术也是一种快速、多取向和高分辨率的监测平台。

2.遥感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2.1洪涝灾害监测评估对水体面积的监测和当灾害时水体面积和水体本底的面积之差就被称之为受淹面积。

在水体提取的过程中,可以基于水体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大而不断下降,之后再将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更好地降到最低。

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技术应用 论点ARGUMENT51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分析文/陈鹏 潘锋 吴麟干旱是一种全球性的灾害,会对干旱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干旱灾害极易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因此,干旱监测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监测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特点、原理及方法,探讨了目前干旱遥感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的空间探测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时效性强。

遥感技术通过对某一目标进行观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信息。

因此,遥感技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2)普及范围广。

遥感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观测与应用。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高时空分辨率使遥感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

(3)综合性强。

针对不同目标,遥感技术须采用不同的探测手段。

因此,遥感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4)针对性强。

不同目标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特征,遥感技术能够针对特定目标进行有效监测与分析。

(5)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遥感技术能够对空间目标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并能同时收集和处理多种类型信息,因此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此外,遥感技术还具有极强的空间分辨能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

二、干旱遥感监测的原理及方法遥感技术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随着时代的进步,遥感技术在干旱监测领域得到目前,遥感技术已经在干旱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遥感技术仍存在些许不足。

本文在分析遥感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借鉴。

论点 ARGUMENT 技术应用52了迅速推广和普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500字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500字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500字防汛抗旱心得体会近年来,全国各地频繁出现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重创。

防汛抗旱成为了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热点话题。

我也在这场战役中,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灾难无情,但人类有情。

灾难来临时,全社会都紧急响应,组织全力抗击,展现出了人性中最善良、最温暖的一面。

从山西的西二旗村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每个人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舍小家为大家,肝胆相照,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的危害。

面对防汛抗旱这个重要任务,要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困难面前要有担当,在危机面前要有勇气,把个人的情感和力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能量。

其次,预防为主,科学防灾。

在防灾救援过程中,科学的预测和提前的预防措施极为重要。

它们能够大大降低洪水灾害和干旱灾害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预防为主的防汛抗旱思路,已经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和实施。

在抗旱期间,有些水源地的限水措施让城市生活饮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节约用水,防止浪费水资源。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在强降雨期间,利用雷达技术、水文模型和遥感技术等多种科技手段精准预报并及时开展抗洪救灾,有效地预防了许多灾害的发生。

最后,抗洪抗旱,全民参与。

防汛抗旱不能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它从全社会的每个人思想和行动开始,每个人都是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场战役中,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责任,积极宣传、加大捐助以实现人人参与。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实际行动支持防汛抗旱工作,才能更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家园,把小家变成人类大家庭,让科技与智慧之光在这场战斗中照亮每个人的心。

总之,防汛抗旱是全社会的重任,也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我们要以更加自觉、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方式,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让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本文旨在总结和分享防汛抗旱的心得体会,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水灾和干旱的挑战。

以下是我在长期从事抗灾工作中所积累的心得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加强防灾意识和宣传教育有效的防汛抗旱工作必须从加强防灾意识和进行宣传教育开始。

政府部门和媒体应该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灾害的风险和应对策略。

同时,还应该鼓励学校和社区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防灾知识的了解和应对能力。

二、健全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建立健全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是有效抗旱工作的基础。

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灾害监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

同时,科学家和专家应该加强研究和预测,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灾害,以便政府和公众能够做好准备。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为了提高抗旱能力,我们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

这包括修建更多的水库和水利工程,加强排涝设施的建设,以及改善农田的灌溉系统。

此外,还应鼓励开展节水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四、加强社会组织和合作机制抗旱工作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政府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制定应对灾害的方案和措施。

同时,社区应该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动员居民参与抗旱工作。

此外,还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防汛抗旱捐助和志愿者服务,共同应对灾害。

五、提高灾后恢复和重建能力在灾害发生后,要积极投入到灾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中。

政府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协调资源,尽快修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

同时,还应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到灾后重建中,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

六、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支持因为水灾和干旱是全球性的问题,对抗汛抗旱工作来说,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积极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开展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灾害。

同时,我们也应该向灾区提供援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总结: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克服困难,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

防汛抗旱心得体会近年来,我国频频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汛期和旱季,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刻地意识到防汛抗旱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积极参与,逐渐积累了一些防汛抗旱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

在汛期和旱季来临之前,我会主动关注天气预报和水文情况,及时了解地方水库水位和气象变化。

同时,我会积极参加当地的抗旱防汛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和掌握应对灾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其次,我深知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在抗旱防汛期间,我会积极参与居民和社区的自救互救活动,尤其是在水灾和旱情严重的时候,我会主动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抗灾救援工作,帮助受灾群众转移和安置,协助排水、疏通沟渠,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

其次,我明白科学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坚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不随意浪费水资源。

另外,我还会支持和参与当地政府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工作,通过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努力,促进水资源利用的合理化,提高我国抗旱抗灾的整体能力。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我会关注和学习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主动参与防汛和抗旱的科研和应用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防汛抗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参与,为祖国的安全稳定尽一份力量。

我相信,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摸索实践中,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有效地防范和减缓灾害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实现“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全民参与”的宏伟目标。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成为一个不怕水灾、不怕旱情的国家!。

抗旱工作感悟心得体会(3篇)

抗旱工作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我国进入干旱期以来,抗旱工作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作为一名参与抗旱工作的基层工作者,我有幸亲身经历了这场艰苦的斗争,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感悟和心得。

以下是我对抗旱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抗旱工作的重要性抗旱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

面对干旱,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以下是我对抗旱工作重要性的几点认识:1.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饮水困难,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做好抗旱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旱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保障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干旱会导致粮食减产,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干旱会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旅游业等多个领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做好抗旱工作,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抗旱工作的艰辛与挑战抗旱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面临着诸多艰辛与挑战。

以下是我对抗旱工作艰辛与挑战的几点体会:1. 自然环境因素。

干旱天气、水资源短缺、地形地貌等因素都会给抗旱工作带来困难。

在干旱期间,我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

2. 人力资源有限。

抗旱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然而,基层工作者人数有限,工作任务繁重,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3. 技术手段不足。

抗旱工作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技术难题,如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水资源调配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

4. 资金投入不足。

抗旱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基层财政压力较大,资金投入有限。

这给抗旱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抗旱工作的经验与启示在抗旱工作中,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以下是我对抗旱工作的一些启示:1. 加强组织领导。

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水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帮助农民及时采取灌溉措施,避免干旱造成的损失。

本文首先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原理,然后详细描述了其应用方法和优势。

接着给出了几个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效果。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农业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遥感技术、农业、干旱监测、应用研究、原理、方法、优势、应用案例、发展趋势、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干旱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干旱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作物生长,使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严重威胁粮食安全。

及时准确地监测农田的干旱情况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研究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探索其原理、方法、优势、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深入研究,可以提高监测精度和效率,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飞机等载体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包括土壤湿度、植被覆盖、气象条件等因素,从而实现对干旱情况的快速监测和分析。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及时判定干旱程度,为农民和农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遥感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农业灌溉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优化农田用水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干旱频发的背景下,开展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2. 正文2.1 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原理遥感技术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卫星、飞机或地面设备获取各种波段(如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的遥感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来获取反映地表水分状况的信息。

农业遥感技术在减灾抗旱中的应用

农业遥感技术在减灾抗旱中的应用

农业遥感技术在减灾抗旱中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遥感卫星或无人机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的技术。

在农业行业中,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生长监测、灾害预警、精准施肥等方面。

尤其在减灾抗旱中,遥感技术能够快速、精准地获取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高减灾抗旱能力。

一、灾害预警农业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对农作物的生长治理、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监测。

如果发现一些异常情况,例如干旱、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对农作物进行精准的治理和调节。

这样就可以提前预警,避免灾害发生,减少农民的损失。

二、精准施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监测,还可以帮助农民判断作物缺什么、需要什么想素,比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这样农民可以根据作物的特胄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精准施肥,以提高作物的生产力。

同时,精准施肥还可以减少过量施肥的情況,减少因土地污染、环境污染带来的压力。

三、生长监测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还可以用于全面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农业遥感技术可以高精度、连续地获取作物的生长状态数据,如光合能力、水分利用效率、叶片面积、作物植被指数等,来反映作物的生长状况。

再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现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四、应用前景随着遥感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泛。

在农业减灾抗旱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抗灾能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农业遥感技术不仅能助力农业现代化,还能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农业遥感技术在减灾抗旱中的应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只有善于利用遥感技术和科技手段,才能够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让农业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的背景下。

遥感与测绘技术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遥感与测绘技术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遥感与测绘技术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进行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人们研究并应用了遥感与测绘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或地面测量仪器,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灾害发生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等信息,准确了解灾害发生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这些信息对于灾害的预防和应对非常重要。

例如,在地震灾害中,地壳变形是地震发生的重要指标。

利用遥感技术,我们可以通过比对前后地壳形变的图像,了解地震发生后地表的变化,进而预测地震的规模和范围。

这对于及时疏散人员和开展救援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气象灾害。

比如,在台风来临之前,我们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到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并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台风的走向和对当地的影响。

这样,人们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测绘技术方面,通过地面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我们可以高精度地绘制出地理图纸和三维数字模型。

这些地图和模型可以为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工作平台。

比如,在防洪工作中,通过利用测绘技术获得的水文和地形数据,可以绘制出洪水淹没区域和洪水流向图等,为制定高效的防洪策略提供支持。

同时,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绘制水库和堤坝等防洪设施的图纸,确保其结构安全和排涝效果。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它可以将遥感与测绘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为预测和应对灾害提供决策支持。

总的来说,遥感与测绘技术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获取并分析地球表面的信息,为灾害的预测、预警和应对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与测绘技术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干旱灾害科技应用提高抗旱能力

干旱灾害科技应用提高抗旱能力

干旱灾害科技应用提高抗旱能力干旱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许多地区带来严重的影响。

面对干旱,科技应用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提高抗旱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干旱灾害科技应用,并分析其对抗旱能力的提升效果。

一、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图像来监测土地和植被覆盖情况,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

利用遥感技术,科学家可以实时监测干旱地区的干旱程度,及时提出抗旱应对措施。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用来监测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帮助规划合理的用水方案。

二、气象预报技术气象预报技术是预测和预报干旱灾害的重要手段。

利用气象预报技术,我们可以提前知道干旱地区的降水情况,并根据预报结果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

气象预报技术不仅可以预测降水量和降水时间,还可以预测气温、湿度等气象参数,为我们制定详细的抗旱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三、节水技术节水技术是提高抗旱能力的关键。

在农业领域,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灌溉技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系统,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在城市和工业领域,节水设备的应用和普及也有助于减少用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节水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干旱灾害,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

四、新型抗旱作物科技的进步也带来了新型抗旱作物的培育。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对作物进行基因改造,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旱性能。

新型抗旱作物具有较高的抗旱能力,能够在干旱环境中生长并保持较高的产量。

这些抗旱作物的应用将无疑帮助我们提高抗旱能力,缓解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综上所述,干旱灾害科技应用对提高抗旱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气象预报技术、节水技术以及新型抗旱作物的应用,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干旱的挑战。

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些科技手段,将有助于提高干旱地区的抗旱能力,并为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卫星遥感在灾害预防中的作用

卫星遥感在灾害预防中的作用

卫星遥感在灾害预防中的作用卫星遥感技术是利用人造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监测的技术手段,通过获取遥感数据来分析地表特征、变化情况,为灾害预防和应对提供重要支持。

在灾害预防中,卫星遥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灾后评估等环节提供了关键信息。

本文将从卫星遥感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等多个方面展开阐述,探讨其在灾害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一、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洪涝灾害影响范围和演变过程的监测和分析。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及时获取洪涝灾害发生地区的影像信息,识别受灾区域、测算淹没范围和淹没深度,为灾害应急响应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同时,卫星遥感还可以监测洪水演变过程,预警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多种类型,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地形、地貌、植被等多源数据,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识别和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地形地貌特征,识别滑坡、崩塌等迹象,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为灾害防范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卫星遥感还可以监测地质灾害发生后的灾情演变,为灾后救援和重建提供信息支持。

三、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对森林火灾的监测和评估。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及时获取森林火灾发生地区的火点信息、火场范围和火势变化情况,为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同时,卫星遥感还可以分析森林火灾对植被、土壤等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火灾造成的损失,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灾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卫星遥感在灾害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应对提供了关键信息支持。

防汛抗旱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防汛抗旱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文章编号:1007-7596(2020)07-0163-04防汛抗旱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刘 宇(子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沈阳11000)摘 要:遥感影响是当前获取空间信息的常用方法,对实现水利信息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旱情监测评估、洪涝灾害监测及水土流失治理等水利领域。

遥感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空间信息占防汛抗旱数据的90%以上,从旱情监测、洪涝灾害预报的层面详细探讨了该技术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遥感技术;防洪减灾;旱情预测;信息化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20-06-18 [作者简介]刘宇(1988-),男,辽宁沈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监理等。

0 引 言遥感提供的技术支持和空间信息可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在水利工程及现代地球空间信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遥感较常规的信息获取手段具有数据更新速度快、更短的监测周期、更大的预测范围及高精准度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水利行业。

该技术可实现连续不间断的动态监测,应用过程中不受恶劣天气、灾害及地域等条件限制。

航天技术和空间信息提取方法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遥感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为提供多相位、多平台、高分辨率的防汛抗旱动态监测提供了技术条件和重要基础[1-3]。

1 防洪减灾中遥感技术的应用1 1 洪涝灾害监测1)洪涝灾害监测。

实质上对水域范围的预测即为洪涝灾害监测,而受淹面积为水体正常状态下的覆盖范围与发生涝灾时水域面积之差。

遥感影像获取水体的主要依据是水体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的变化规律,微波段后向反射少的电磁波由于水面镜反射作用呈现出响应特征。

全天候实时监测的微波影像、可见光影像主要用于洪灾时水体和本底水体的提取,当前有亚米级、米级甚至几百米级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可供水体提取,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

实施监测中具有更高自主性的无人机航空遥感,在地面调查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遥感干旱监测在抗旱减灾应用中的若干思考

遥感干旱监测在抗旱减灾应用中的若干思考

第43卷第8期2012年4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 Vol.43,No.8Apr.,2012收稿日期:2012-01-0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281);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332063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1128);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CDB013)作者简介:李喆,男,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水旱灾害遥感监测、数字流域、3S 水利应用等工作。

E -mail :lizhe@mail.crsri.cn文章编号:1001-4179(2012)08-0084-04遥感干旱监测在抗旱减灾应用中的若干思考李吉吉,谭德宝,张穗(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0)摘要:推动遥感干旱监测技术的业务化运行,对水利抗旱减灾工作至关重要。

从土壤水分监测、植被状况监测和多维光谱特征综合监测3方面简述了国内外遥感干旱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

深入分析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在水利抗旱减灾业务化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对象、遥感数据源和研究方法等,并在卫星遥感数据源、遥感干旱监测方法、遥感干旱监测应用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应用建议,以期推动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在我国水利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干旱监测;遥感;土壤墒情;干旱评估;抗旱减灾中图法分类号:TP391文献标志码:A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干旱灾害发生频次不断增加,受旱范围不断扩大,因旱损失日趋严重。

2000年全国大旱、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2009年冬麦区特大春旱和2010年至今的西南大旱等均对于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威胁。

面对日益严重的区域干旱形势,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2009)和《全国抗旱规划》等法规,明确提出“要求加强防旱抗旱能力,进一步做好干旱灾害防控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遥感技术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作为现代地球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水利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能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有效的空间信息与技术支持。

与常规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具有监测范围大、监测周期短、获取资料及时、可全天候工作以及经济、客观等优势。

不受地域、灾害和恶劣天气限制的特点使其有能力进行连续不断的动态监测。

随着航天技术和地球空间数据获取手段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阶段,已具备全方位为防汛抗旱提供动态、快速、多平台、多时相、高分辨率监测的平台基础和技术条件。

遥感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
洪涝灾害监测评估
洪涝灾害的监测在本质上是对水体面积的监测,灾害发生时水体面积与水体本底面积(正常状态时的面积)之差就是受淹面积。

水体提取是基于水体在可见
光波段的反射率随着波长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在红外波段反射率降到最低,在微波段则是由于水面镜面反射导致后向反射少的电磁波响应特征,这是遥感影像提取水体的主要依据。

本底水体主要用可见光影像提取,而灾害发生时的水体主要依靠可全天候全天时监测的微波影像提取。

目前,可供水体提取的遥感卫星数据有很多种,空间分辨率从几百米到米级甚至亚米级,可视实际需要选用。

航空遥感,尤其是无人机具有更高的自主性,是实时监测的重要手段。

由于遥感数据,尤其是国产数据源的不断丰富,实现洪涝灾害全过程监测是可行和必要的,以利于防洪救灾的决策。

目前洪涝灾害评估的主要内容是各行政单元内受淹总面积和各类土地利用的面积,特别是耕地和居民地面积,重要工矿企业、大型商场、医院、学校、受淹历时、水深、影响人口、受淹铁路和公路的长度。

洪涝灾害评估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空间展布的社会经济数据库,受淹范围与行政界线是不一致的,以行政单位统计的社会经济数据必须展布到空间上。

受淹范围内的耕地、交通、重要工矿企业等一般比较明显,可直接提取。

但受淹房屋间数和受影响人口要通过受淹居民地面积估算。

同样的居民地面积上,居住的人
口和房屋间数是不一样的,因此首先要根据统计年鉴上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分摊到城镇和农村居民地面积上,各个地区农村的房屋结构和类型都有一定的特点,因此从居民地面积估算户籍人口和房屋间数从多个实验点的计算结果来看是可行的。

当然,当前人口的流动性非常大,户籍人口和实际居住人口的差别非常大,但这也不是一般技术方法能够解决的。

我国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国家“六五”“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对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的业务化运行模式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解决了软件、数据、模型与方法的集成问题,建成了一些试点区的基础背景数据库、图形库和图像库,使洪涝灾害的遥感监测评估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在国内外已有较大影响。

水利工程安全监测
遥感技术可用于水利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各环节都能发挥作用,水利工程安全与防洪减灾关系密切。

涉及安全监测的典型应用有以下5个方面:大坝安全监测,主要是通过侧视合成孔径雷达观测坝体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形;库容曲线测量和修正,通过多时相的不同水位下的
遥感影像提取出来的水面面积,配合实测水位就可以得到库容曲线;库区滑坡监测,可以根据多种因素分析确定的滑坡危险区的位移并发出预警,以便采取措施防止滑坡的发展与产生或确定应对方案;大坝和堤防溃决监测,提供视野更宽阔的动态和定量监测;强震对水利工程影响的监测,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的水利工程,遥感是一个迅速获取裂缝、断裂等具体信息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肯定。

洪水预报预警
洪水预报预警是防汛的重要非工程措施之一。

随着遥感技术和洪水预报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能为洪水预报模型的建立、模型参数的率定提供越来越多的信息,例如:地形、土壤含水量、蒸散发、地表温度、坡度、坡向、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密度、土地利用、小水库和塘坝、不透水面积、基岩岩性等,有可能成为解决无资料或者少资料地区洪水预报的技术途径之一。

洪水风险图
洪水风险图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防洪减灾之中,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洪水灾害风险分析和评价中,很多信息都是通过遥感手段获取的。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孕灾环境信息;二是承灾体信息。

孕灾环境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系和湖泊等水体分布信息等;承灾体信息包括土地利用、居民地、耕地、公路、铁路等信息。

防洪规划
制定防洪规划需要很多资料,遥感技术提供的数据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流域和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重点保护对象,即洪水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毁灭性灾害的地区,如重要城市、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文物古迹或大面积农田等;历史大洪水发生时受淹范围的遥感影像,能提供最直观、最客观和最综合的规划依据。

遥感技术在旱情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我国水资源总量上的不丰富与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决定了我国大范围干旱的频繁发生。

干旱一直是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旱灾也一直是我国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干旱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出于不同的关注对象有不同的衡量指标,如气象干旱是指降水和蒸发不平衡造成的水分短缺,常用降水量、气温、蒸散发量等指标反映;农业干旱是指作物体内水分亏缺已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常以土壤含水量和农作物生长状态等指标反映;水文干旱是降水与地表水、土壤水及地下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水分短缺,常用径流量、蓄水量、土壤含水量、河道水位、地下水位等指标反映。

另外,生态干旱、社会经济干旱的概念也提出了一段时间,其衡量指标相对比较复杂,反映指标的确定也在不断完善中。

干旱在空间分布上是以片为主要特征的,范围比较大,其发生也不是突发性的,有个发展过程。

常用的墒情观测系统一是其空间代表性不足,不能反映面上的情况;二是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用遥感监测干旱则符合其监测的格局要求,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

干旱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的信息包括土壤含水量、能反映植物生长形态的植被指数、湖库等水源地的面积、地表温度、蒸散发、大宗农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

土壤含水量是多种干旱要考虑的指标,不但与干旱有关,与洪水预警预报也有关系。

此外,植物生长形态也是普遍关注的指标,本文主要介绍这两方面信息的遥感提取模型和方法。

目前,模型中的参数通常用具有较好代表性的地面墒情站的实测数据率定,陆面过程模型是目前发展迅速的更为有效的方法。

微波遥感具有全天时和全天候的优势,是目前提取地表0~5厘米土壤含水量的精度最高的技术途径,有的反演模型能达到与实测值相关系数高达0.95的精度。

微波遥感可分为被动微波遥感和主动微波遥感两种,两者结合可在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上互补。

地表粗糙度和植被是影响其精度的主要因素。

另外,其局限性是只能反演表层的湿度,而真正需要的整个包气带或作物根系层的土壤含水量无法反演。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的介电参数有较敏感的关系,土壤从干到湿介电参数有从0到40的变化,而介电参数与土壤的热惯量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的地表温度的变化可以反演土壤的热惯量,从而实现监测土壤含水量的目的。

此法
把土壤和地表的植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因此只适合裸土,为此后来又加入了植被指数以考虑地表植被的影响。

植物生长形态
植物生长形态是指植物的长势,对农业来说是农作物,对生态来说是植物。

植物叶片在红波段有强吸收,在近红外波段有高反射,通过有意扩大其差别的模型结构可定量描述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乃至覆盖度、密度等要素。

干旱监测的模型很多,但必须考虑区域的适用性。

微波遥感具有全天时和全天候的优势,而可见光则受云的影响。

在南方很多地区,整个区域内都无云的可能性很小,即使要在一旬内拼出一幅全区域无云的影像也不容易,因此必须考虑反演模型的适用性。

旱情评估
水分短缺,即干旱不一定直接造成不利影响和损失。

旱情以干旱监测为基础,是侧重考虑水分短缺对经济社会相关领域造成的影响情况,从无影响直到严重影响,可以有多个等级,旱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旱灾。

不同定义的干旱,其
反映因素不同,评估指标自然不同。

而水分短缺也不一定就是旱情严重。

以农业干旱为例,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需水量是不同的,如在干旱发生时,农作物需水量不多,则旱情并不严重;此外,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同样的干旱情况下,有的可能缺水有的则不缺水。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多个气候带,同样的农作物和同样的干旱情况下,可能南方缺水而北方不缺水。

因此,相对于监测而言,旱情评估更为复杂,要考虑到评估对象和时空的差异性。

从旱情遥感监测评估干旱的结果来说,大部分人对其总的态势在定性上是认可的。

从应用角度上看是有余地发挥作用的,定量和指标分级以及区域的模型适用性及参数等问题可以在应用中逐步解决。

旱情遥感监测评估系统纳入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应该说是旱情遥感发展的极好的机遇和挑战,且目前已经建成了水利部旱情遥感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全国和重点区域的旱情监测。

同时,旱灾损失评估以及各种抗旱措施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对抗旱减灾也是十分重要的,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随着水利现代化,尤其是水利信息化与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在防汛抗旱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应用深度与业务需求不断接近。


感应用技术的发展必须以应用需求为驱动,以实现为业务工作提供服务为发展的目标,加强在业务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遥感技术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常用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