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旅游项目安全规范
竹筏漂流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游客在竹筏漂流活动中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竹筏漂流活动的游客、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
二、安全领导小组1. 成立竹筏漂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全面负责漂流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安全领导小组由漂流景区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导游、救生员等组成。
3.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漂流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设施与设备1. 竹筏漂流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2. 每艘竹筏应配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安全设备。
3. 漂流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救生员岗位、安全隔离带等。
四、安全培训与教育1. 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对游客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3.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通过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五、安全操作规程1.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游客乘筏安全。
2. 游客上筏前,工作人员应详细讲解漂流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游客了解。
3. 漂流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游客动态,确保游客安全。
4. 发生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六、应急处置1.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
2. 工作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发生紧急情况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安全疏散。
七、安全检查与监督1. 定期对漂流区域、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安全领导小组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漂流活动进行全面监督。
3.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罚。
八、责任追究1. 对因工作失职、玩忽职守导致游客受伤或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竹筏漂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在竹筏漂流活动中安全、愉快地度过美好时光。
玻璃水滑道漂流规章制度

玻璃水滑道漂流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玻璃水滑道漂流是一种娱乐项目,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游玩体验,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玻璃水滑道漂流的游客,包括但不限于个人游客、团体游客等。
第三条所有游客在参与玻璃水滑道漂流前,必须认真阅读并遵守本规章制度,保证自身安全和他人利益。
第四条玻璃水滑道漂流的经营者有权依据本规章制度对游客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如发现游客违规行为,有权责令其停止漂流并进行相应处理。
第五条游客在参与玻璃水滑道漂流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卫生,不得乱扔垃圾,保持漂流道清洁整洁。
第六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擅自改动玻璃水滑道漂流设施,如有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条游客在玻璃水滑道漂流过程中,应服从漂流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导,听从安全警示,确保自身安全。
第八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玻璃水滑道漂流服务,必须有监护人陪同。
第二章安全和卫生管理第九条玻璃水滑道漂流经营者应定期对漂流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玻璃水滑道漂流经营者应配备专业的安全救援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确保及时处置紧急事故。
第十一条玻璃水滑道漂流场地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但不限于禁止通行区域、安全出口等,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第十二条玻璃水滑道漂流经营者应提供必要的安全装备,包括救生衣、头盔等,游客在漂流过程中应正确佩戴。
第十三条游客在漂流过程中不得将身体部位伸出漂流道以及碰触边界线,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第十四条游客在漂流过程中应保持合理的速度和距离,不能相互追逐或攀比,以免发生碰撞事故。
第十五条游客在漂流途中应相互协助,保持良好的队形和秩序,不得推搡、打闹或吵闹。
第三章服务规范第十六条玻璃水滑道漂流经营者应提供优质的服务,热情接待游客,解答疑问,提供必要帮助。
第十七条游客在漂流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或有特殊需求,应及时告知漂流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和指导。
漂流安全注意事项

漂流安全注意事项一、进入景区必须自觉遵守景区内的一切安全警示告知。
二、1.2米以下、55岁以上游客谢绝漂流。
做父母的须知:太小的孩子不要漂,会游泳的也不可以.山中河道情况复杂,到处是急流险滩,不懂事的孩子在船上乱动很危险.三、酒后、怀孕者;身体不适,精神病、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痴呆症、骨质疏松症等患者谢绝漂流。
四、易湿品、贵重物品摄像机、照像机、手机、手表、首饰、和大额现金等切勿随身携带漂流。
五、必须穿胶鞋漂流。
切勿穿拖鞋、凉鞋、皮鞋漂流,不能赤脚漂流。
六、游客必须穿好救生衣、戴好安全帽才能漂流。
漂流途中严禁脱下安全帽。
七、请勿戴眼镜漂流。
确需戴者须用绳索在头上绑好。
八、必须服从救生员的安全提示,服从安全指挥,在漂流艇中一定要坐稳,并双手抓紧扶手带,过险滩时应降低重心,身体前倾。
九、漂流中禁止追逐嬉闹、互换互连船艇。
如发生紧急情况,必须服从救生员的安全救助。
十、在漂流的过程中请注意沿途的箭头及标语,他可以帮助您找主水道及提早警觉跌水区。
十一、打水战也是峡谷漂流的一大特色,并且特别开心,但凡是都有个度,在此特别提醒您不要过度,尤其是对那些中老年人和主动放弃水战的人员,不要向他们展开攻击。
十二、一旦发生洪水、塌方、河道堵塞、恶劣气候等影响安全的情况,景区有权随时终止漂流活动。
十三、水上不要做危险动作,在漂流中,要听从导漂员的指挥,不要将手脚伸出漂流船外,更不可私自下船游泳以防意外;遇到险情时不必惊慌,要沉着冷静。
万一不小心落入水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救生衣的浮力足以将人托浮在水面上,而艇上的同伴应当伸出划桨让落水者攀抓。
若落水者离橡皮舟较远时,要想办法上岸或停留在石头的背水面等待救援。
十四、游客购票前请认真阅读领会本公告,进入景区或登船起漂,即视为完全理解并确认接受本公告,隐瞒年龄和自身身体状况,所造成的后果由游客自身承担。
十五、爱护公共财物,漂流活动结束后,要请及时向领队或导游员归还救生衣、安全帽及其他物品,发生丢失或未按要求归还的,要按规定照价赔偿。
经营性漂流项目安全管理规范

经营性漂流项目安全管理规范一、总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条例》《旅游条例》《乡村旅游促进办法》和《涉旅安全有关单位旅游休闲运动新业态安全生产职责》等规定,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精神,落实水上运动游乐项目安全监管各项要求,严守公共安全底线,促进新兴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共同富裕跑道。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体验等服务的经营性漂流项目。
三、管理职责(一)属地管理责任1.对漂流项目的准入审查、建成验收、运营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实施多部门全过程联合监管。
2.建立联合审查机制,对漂流项目严格落实可行性、安全性“双审查”制度,组织开展多部门联合验收评估。
3.负责对漂流项目招引的审核把关,对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以及项目手续是否合法等方面进行审查。
4.督促漂流项目经营主体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要求。
5.定期组织开展辖区内漂流项目的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6.对辖区内出现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的漂流项目,监督其停止开放或运营,直至整改完成。
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将漂流项目经营主体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考核范畴。
(二)部门监管责任1.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生态发展理念,负责项目用地审批工作。
指导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工作。
指导做好全省自然保护地内的项目建设活动的审核、审批工作。
2.生态环境部门:指导自然保护区内漂流项目依法依规建设、安全评估或检测检验。
指导建设单位依法依规办理项目环评审批或备案手续;监督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的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工作。
3.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涉及省管通航水域项目使用的水域审查。
依法开展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进行登记的内河船舶、水上设施实施法定检验及相应船员的考试发证及监督管理。
漂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漂流安全管理制度范文漂流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游客在漂流活动中的安全,规范漂流行为,维护漂流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第三条漂流活动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组织者的责任第四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具备必要的资质和条件,确保漂流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第五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团队,负责漂流活动的安全组织和协调工作。
第六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对漂流路线进行勘测和评估,确定安全措施和警示标志,并告知游客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第七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对游客的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让游客了解漂流活动的危险性和安全规范,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第八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制定漂流活动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漂流活动的应急演练。
第三章参与者的责任第九条漂流活动的参与者应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游泳能力,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应由家长或监护人陪同参与。
第十条漂流活动的参与者应主动遵守组织者的安全管理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指示,不得擅自离队或违反漂流规则。
第十一条漂流活动的参与者应自觉爱护漂流设施和设备,不得故意损坏。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二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禁止区域,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
第十三条漂流设施和设备应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护栏、扶手等。
第十四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设立专门的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和医疗器材。
第十五条漂流活动场所应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和通信设备,确保能及时响应突发情况并与外界沟通。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六条漂流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组织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抢救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漂流活动的参与者应保持镇定,根据教练员或工作人员的指示,进行自救或互救。
第十八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提供医疗服务。
第六章监督和管理第十九条漂流活动的组织者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漂流安全管理制度

漂流安全管理制度漂流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漂流活动的安全进行,减少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和事故的发生,制定本漂流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意识教育培训1. 所有参与漂流活动的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游客,必须参加漂流安全意识教育培训。
2. 员工应熟知漂流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险因素,并能正确使用救生设备。
3. 游客应接受安全须知的宣导,了解漂流的基本安全要求和自身的安全责任。
4. 漂流基地应提供安全意识教育培训的定期活动,并记录培训情况。
二、安全设备的配备1. 漂流基地必须配置足够的救生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艇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2. 救生设备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其良好的使用状态和工作性能。
3. 所有工作人员应熟悉救生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使用救生器材进行救援。
三、漂流船只的安全管理1. 漂流船只必须经过专业机构的检验和验收,确保其结构安全、设备完好,并具备足够的载重能力。
2. 漂流船只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标识进行标注,方便工作人员和游客了解漂流船只的安全状态和用途。
3. 漂流船只的出行必须携带足够数量的救生设备,并按照规定的载客人数进行装载。
4. 漂流船只的驾驶员必须拥有相应的船舶驾驶证,并具备一定的漂流经验和救援能力。
四、漂流活动的安全规范1. 在安全意识教育培训中,所有人员必须了解漂流活动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2. 游客必须遵守场地的规定,不得随意闯入禁区或越过限定范围。
3. 游客必须佩戴救生衣,并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正确使用救生圈等救生设备。
4. 游客必须按照规定的队伍顺序进行漂流,不得乱划乱撞或者故意破坏漂流船只的安全。
5. 游客在漂流过程中,必须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不得擅自行动或离队。
6. 在紧急情况下,游客必须保持冷静,按照漂流基地的应急预案进行自救或求助。
本漂流安全管理制度由负责漂流基地的管理人员制定和执行,所有参与漂流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
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规范要求

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规范要求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规范要求一、景区漂流的安全要求:1. 漂流道路应无明显的坡度和陡坡,并确保不会造成游客不必要的伤害风险。
2. 漂流道路应充分考虑游客体力和技能水平,合理设置漂流弯道、急流区和缓流区等,保证游客的安全。
3. 设立警示标识和警示道具,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遵守游玩规则。
4. 漂流设备和器材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经过专业检测和维护,确保游客的安全。
二、景区漂流的环境保护要求:1. 漂流线路应与景区自然环境相协调,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保持水质清洁和生物多样性。
2. 设立隔离带和保护区域,避免游客随意采摘或破坏植被,保护植物生长环境。
3. 漂流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景区漂流的服务质量要求:1. 提供完善的安全顾问和救援服务,确保游客在漂流过程中的安全。
2. 配备专业的导游和教练,提供漂流技巧和知识的培训,帮助游客更好地享受漂流过程。
3. 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和服务,包括休息室、更衣室、洗手间等,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4. 设置各种设施和设备,如泳圈、救生衣等,提供给游客使用,增加游玩的乐趣和安全性。
5. 漂流线路应设计合理,景区内应有充足的指示牌、路标和导游解说,帮助游客找到漂流起点和终点。
四、景区漂流管理要求:1. 漂流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漂流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 漂流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漂流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及时修复设备故障和损坏。
3. 漂流管理部门应根据游客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服务质量和提高景区漂流的吸引力。
4. 漂流管理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共同解决漂流过程中的问题和突发情况。
以上是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规范要求,通过合理的安全要求、环境保护要求、服务质量要求和管理要求,可以保障景区漂流的顺利进行,提高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同时,景区漂流也需要不断的改善和升级,以适应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漂流安全游客须知[五篇模版]
![漂流安全游客须知[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e1582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3.png)
漂流安全游客须知[五篇模版]第一篇:漂流安全游客须知漂流游客安全须知1、漂流人员必须听从工作人员指挥;2、参加漂流人员年龄必须在65周岁以下;3、凡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癫痫病、精神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痴呆、残疾人、及酗酒过度者禁止漂流。
凡隐瞒病情者如出现任何意外,本公司概不负责;4、船上禁止穿高跟鞋,也不要打赤膊,以免晒伤;5、请将手表、眼镜、现金、首饰、相机、票据和其它不能受潮或贵重物品妥善保管,请勿带上船.漂流者最好不要戴眼镜,以免滑落水中,确需戴者,须用线系好系牢;6、禁止携带刀、针之类铁器上艇,以免割坏皮艇发生危险;7、漂流人员上艇前必须穿好救生衣,须工作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上艇,中途不得脱下,不得超载;8、漂流时身体不要外倾、不要坐在船边沿或站立,不得打闹、嬉戏。
9、出现浅滩搁浅,不得离船,不得下船游泳,不得互换、互联船只;10、在漂流过程中,万一翻船请勿惊慌,因为您穿有救生衣,憋口气,会浮出水面;11、我景区设有医务室,如有意外发生,请及时就医;12、请勿向河内丢弃垃圾杂物,保持环境卫生;第二篇:花果山漂流游客须知花果山漂流游客须知1·依次买票,顺序排队,请不要拥挤吵闹,要听从工作人员安排;2·游客上下船必须是在工作人员的照护下,在船停稳的前提下,通过上船台阶进行,严禁在上船台阶以外的地方上下船;3·游玩过程中请不要打闹,船运行中不要站立,摇晃,不准将手和脚伸出船外;4·下船时,需进站停稳后方可下船,中途严禁上下船;5·一米以下儿童游玩须有成人监护陪同;6·严禁吸烟,严禁携带电子产品及危险物品入内,乘客或游客不得随意进入场内走动,设备运行停止后及时离场;7·爱护设备,正确操作,注意卫生,保持设备的清洁美观和正常使用;8·随身所带物品请妥善保管,如有遗失或损害责任自负。
安徽笑翻天体育乐园发展有限公司第三篇:游客安全须知范文游客安全须知为了您的安全,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服从景区工作人员管理。
漂流安全须知及注意事项

漂流安全须知及注意事项漂流是一种受欢迎的户外活动,让人们在水上尽情享受刺激与快乐。
然而,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
在进行漂流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漂流的安全须知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我们的漂流之旅安全而愉快。
一、选择合适的漂流地点1.了解漂流地点的水流情况和难度等级。
选择适合自己经验和技能水平的漂流地点,不要盲目冒险。
2.咨询当地的漂流俱乐部或专业人士,获取漂流地点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二、装备必备1.佩戴救生衣是漂流的基本要求,无论您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游泳者。
2.戴好头盔以保护头部免受碰撞和跌落的伤害。
3.穿着合适的鞋子,以防止在水中或漂流时滑倒或受伤。
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1.如果您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疾病,或者正在服用某种药物,请在漂流之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2.如果您是初次漂流或漂流经验较少,最好有一位有经验的朋友陪同。
四、了解漂流技巧1.学习正确的漂流姿势和技巧,如如何平衡身体、如何划桨、如何应对急流等。
2.在漂流之前,最好参加一些漂流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五、注意天气和水流情况1.在漂流之前,务必查看天气预报和水流情况。
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或水流太快的情况下进行漂流。
2.如果遇到突然的天气变化或水流变化,请尽快寻找安全的地方躲避,等待情况好转再继续漂流。
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1.不要酗酒或使用药物,这会影响您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2.遵守规则和指导,尊重漂流地点的规定和当地居民的权益。
3.如果您看到其他漂流者遇到危险或需要帮助,请提供援助。
七、应急准备1.随身携带急救包和必备的应急设备,如绳索、刀具等。
2.了解漂流地点附近的医疗和紧急救援设施的位置和联系方式。
八、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1.与同伴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大家都了解漂流的计划和策略。
2.在漂流过程中,保持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和照应。
漂流是一项有趣刺激的户外活动,但安全是第一位的。
遵守上述安全须知和注意事项,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让漂流之旅成为一段难忘而愉快的回忆。
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

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随着双人皮艇漂流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加这项刺激又有趣的活动。
然而,皮艇漂流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安全风险,需要游客和旅行社共同努力,保障旅游安全。
本文将介绍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帮助游客和旅行社做好安全措施,减少事故发生。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篇1一、出发前准备1. 参加双人皮艇漂流的游客应当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确保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不适合参加剧烈运动的疾病。
2. 游客应当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穿戴救生衣等安全装备。
3. 旅行社应当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告知游客漂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二、漂流过程中安全规程1. 游客应当按照导游或教练的指示,正确操作皮艇,避免发生碰撞、翻船等事故。
2. 游客应当保持冷静,听从导游或教练的指挥,不要擅自行动,以免发生危险。
3. 如遇急流或险滩,游客应当紧密配合,保持皮艇平衡,不要轻易改变方向或速度。
4. 如遇恶劣天气,如暴雨、雷电等,游客应当立即停止漂流,尽快上岸避雨。
5. 游客应当避免在漂流过程中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三、突发情况应对1. 如遇皮艇翻船,游客应当保持镇静,抓住皮艇,等待救援。
2. 如遇水流湍急,皮艇被卷入漩涡或遭遇险情时,游客应当尽快向导游或教练求助,寻求帮助。
3. 如遇身体不适,游客应当及时告知导游或教练,寻求救助。
四、旅行社责任1. 旅行社应当对参加双人皮艇漂流的游客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游客的身体状况和技能水平,提供适当的安全装备和指导。
2. 旅行社应当在漂流前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向游客详细说明漂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程。
3. 旅行社应当在漂流过程中派遣专业导游或教练随行,确保游客安全。
4. 旅行社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如遇突发情况,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救援和善后工作。
综上所述,双人皮艇漂流旅游安全规程对于游客和旅行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要求规范

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要求规范景区漂流是一种结合自然风光和水上运动的旅游项目,其设计标准要求规范对保证游客安全、提升游客体验等方面都有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要求规范的几个方面:1. 安全性要求:景区漂流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游客的安全。
游客必须佩戴救生衣,并且有专业的救生人员保证游客的安全。
漂流的道路必须设计合理,避免危险地段和急流。
相关设施应设有避险点,以应对突发情况。
2. 游客容量:景区漂流项目还需参考场地条件和安全因素,设计合理的游客容量。
根据漂流道路的长度和宽度,计算每小时的游客流量,避免人流拥堵和安全风险。
3. 游客体验要求:景区漂流还需提供良好的游客体验,包括道路设计、路况、水流速度等。
道路设计要有变化和挑战,可以设立一些障碍物和曲线,增加游客的乐趣。
水流速度要适中,既要有一定的刺激感,又不能过于危险。
4. 安全设施:景区漂流项目需要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停车开关、报警装置、安全绳索等。
这些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5. 游客教育:景区漂流项目还需开展游客教育,让游客了解漂流的风险和安全知识,提高游客对自身安全的意识。
可以通过设置安全宣传牌、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进行教育。
6. 紧急救援:景区漂流项目应有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包括设置救援人员、救援设备、救援路线等。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进行救援,保证游客的生命安全。
7. 环境保护:景区漂流设计要求规范还需要重视环境保护。
开发漂流项目时,应考虑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确保景区漂流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总之,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要求规范是为了保证游客的安全和提升游客的体验。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景区漂流项目的发展。
漂流安全检查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漂流活动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景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景区内所有漂流活动,包括漂流项目的运营、管理、检查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漂流安全检查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漂流活动的安全保障水平。
第二章安全检查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漂流安全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漂流安全检查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监督。
第五条漂流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1. 组长:景区负责人2. 副组长:景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3. 成员:漂流项目管理人员、安全员、导游等第六条漂流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 制定漂流安全检查制度,并组织实施。
2. 定期召开安全检查会议,分析漂流安全形势,部署安全检查工作。
3. 负责对漂流安全检查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4. 对漂流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提出整改措施。
第三章安全检查内容第七条漂流安全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设施设备安全检查:- 漂流船、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设备是否完好、有效。
- 漂流航道是否平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 水泵、发电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
2. 人员配备与培训:- 漂流工作人员是否持有相关资格证书。
- 工作人员是否接受过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 导游人员是否熟悉漂流路线和应急处理措施。
3. 安全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健全漂流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4. 应急预案:- 是否制定漂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并定期进行演练。
5. 环境安全检查:- 漂流区域是否具备适宜漂流的自然条件。
- 气象条件是否适宜进行漂流活动。
第四章安全检查实施第八条漂流安全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1. 日常检查:由安全员和漂流工作人员每日进行,检查漂流设施设备、人员配备和操作流程等。
漂流水上管理制度

漂流水上管理制度一、全面考虑安全因素水上漂流是一项涉及水域、气候、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活动,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首先,漂流水域应该经过专业人员的评估和测量,确保水质清澈无害,水流平稳,没有隐患。
其次,在游客进入水域之前,应该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安全预警和指导,告知游客注意事项和应对方法。
另外,所有漂流设施和装备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在漂流过程中,必须有专业的救生人员全程跟随,随时做好救援准备,确保游客的安全。
二、规范游客行为为了保障漂流水上的秩序和安全,必须对游客的行为进行规范。
首先,游客需要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和指导,了解漂流水上的规则和注意事项,遵守管理人员的指示。
其次,游客在参与漂流活动时必须穿戴救生装备,并正确使用。
在漂流过程中,游客不得随意离开团队,不得违规行为,严禁喝酒、吸烟等行为。
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现场巡视,发现有游客违规行为及时制止,确保漂流的安全和秩序。
三、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在漂流水上可能会发生各种意外情况,如游客受伤、船只故障等,对于这些突发事件,管理制度也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首先,在漂流水上必须有配备完备的急救箱和急救设备,以应对游客受伤或生病的情况。
其次,漂流团队要配备专业的救生人员,能够迅速做出救援行动。
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及时调度资源,做好协调工作。
为了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团队应该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水平。
四、加强队伍培训漂流水上的管理团队必须是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管理和运营漂流活动。
因此,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至关重要。
管理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漂流水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
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团队工作。
在漂流活动中,管理人员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定期检查和评估为了确保漂流水上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漂流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必须定期对漂流水上的设施、设备、人员进行检查和评估。
景区漂流设计标准最新规范

景区漂流设计标准最新规范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漂流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为了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提升游客体验,景区漂流设计标准不断得到完善和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规范。
一、安全设计标准1. 漂流道路应根据地形和水流情况进行合理设计,确保游客的安全。
道路宽度不得小于2米,弯道处的曲率半径应大于10米。
2. 漂流道路两侧应设有护栏,护栏高度不得低于1.2米。
护栏材料应经过防腐防锈处理,表面平整,不得有锐角和突出的部分。
3. 漂流设施应具备防护功能,如洪水报警系统、安全警示标识、应急救援设备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设施设计标准1. 漂流设施应采用防水、耐候、防腐材料,确保设施的安全和耐用性。
2. 漂流设施的起点和终点应有合适的设置,方便游客进出。
起点、终点和途中的设施应清晰明确,标识醒目,方便游客的导航。
3. 漂流道路上应设置适当数量的休息点和避险点,供游客休息和避险。
4. 漂流设施应设置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夜间漂流的安全。
照明设备应使用低能耗、环保的LED灯。
三、环境保护标准1. 漂流道路不得破坏原始生态环境,不得破坏水体、植被和土壤。
2. 漂流设施应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设置垃圾箱和垃圾回收点。
定期进行清理和清运工作,保持景区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3. 漂流设施周边应种植适当的植被,增加景观效果,并起到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四、管理与运营标准1. 漂流景区应有专业的管理和运营团队,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 漂流景区应定期进行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漂流景区应制定游客管理规范,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导游、救援等服务,保障游客的权益和安全。
综上所述,最新的景区漂流设计标准规范主要关注游客的安全、舒适和体验,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管理运营,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兼具娱乐和环保的漂流体验。
景区漂流设施的设计和管理必须按照这些规范进行,以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
水上项目漂流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漂流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预防事故发生,确保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漂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漂流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2. 设立漂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安全管理制度1.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1)漂流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测、维修,确保设施完好、安全。
(2)漂流设备应配备救生衣、救生圈、绳索等安全防护设施。
(3)漂流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2. 游客安全管理(1)游客在参与漂流活动前,需签署安全告知书,了解漂流活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2)游客应遵守漂流活动规则,服从工作人员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3)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等疾病及酗酒者禁止参与漂流活动。
(4)儿童参加漂流活动时,必须有成人陪同。
3. 人员培训与管理(1)漂流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救生知识和技能。
(2)工作人员应熟悉漂流设施、规则和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安全。
(3)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4. 应急预案(1)制定漂流活动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游客安全疏散。
四、监督检查1. 定期对漂流设施、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安全。
2.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漂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漂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漂流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漂流活动的安全管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漂流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管理原则漂流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漂流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三条组织机构成立漂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漂流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一领导。
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漂流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漂流安全检查、处理漂流安全事故等。
第四条安全管理措施1. 漂流前,必须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告知漂流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指导游客正确使用漂流器材。
2. 漂流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 漂流过程中,必须确保游客穿戴好救生衣等安全装备,严禁游客脱下。
4. 漂流河道必须设置安全监控点和救援队伍,随时关注游客的安全情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救援。
5. 漂流船只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船只的安全性能良好。
6. 漂流过程中,严禁游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严禁游客在漂流过程中吸烟、饮酒。
7. 漂流结束后,必须对游客进行安全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第五条安全事故处理1. 一旦发生漂流安全事故,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2. 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并按照领导小组的要求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 事故调查必须客观、公正、全面,查明事故原因,分清责任。
4. 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六条培训和宣传1. 定期对漂流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游客安全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3. 在漂流景区设置安全提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第七条监督和检查1. 领导小组定期对漂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漂流旅游安全和服务规范

漂流旅游安全和服务规范漂流旅游是一种充满刺激和挑战的旅游方式,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维护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漂流旅游,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服务规范。
以下是1200字以上的漂流旅游安全和服务规范。
一、漂流旅游安全规范1.确保设施完善:漂流旅游必须保证设施的完好与合理设置。
景区需要对漂流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安全。
2.高要求的导游:漂流旅游导游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救生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熟悉景区的水流、漂流路线等情况,并有能力疏导游客情绪,确保全程引导游客安全完成漂流行程。
3.安全设施齐全:景区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设施,包括安全警示牌、救生设备、救援人员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提供救援。
4.严格的漂流准入条件:对于一些特殊漂流路线,景区应当要求游客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和游泳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年龄、身高等限制条件,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5.加强安全宣传:景区需要加强对漂流旅游安全知识的宣传,设立宣传栏、开展安全讲座、制作安全宣传手册等,引导游客了解漂流旅游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
6.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和天气情况,景区应制定漂流旅游的灾害预防计划,并配备相应的应急处理设备和人员,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
二、漂流旅游服务规范1.热情周到的接待服务:景区接待人员应该以热情、细致的服务态度,主动询问游客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并及时解答游客的疑问。
2.合理的票务管理:为了避免人满为患和排队拥挤的情况,景区需要合理制定漂流旅游的票务管理规定,避免超载和安全隐患。
3.清晰明了的须知告知:景区应向游客明确告知漂流的安全须知、游玩时间、结束地点、可能面临的风险等信息,确保游客充分了解并做好准备。
4.健全的投诉和监督机制:景区应设立健全的投诉平台和监督机制,接受游客的投诉和举报,对于问题反映较为集中的服务环节进行整改和改进。
5.提供合理的紧急救助:景区需要建立漂流旅游紧急救助机制,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提供紧急救援和医疗救护服务。
竹筏漂流安全管理制度

竹筏漂流安全管理制度一、安全宣传教育1.1 在竹筏漂流活动举行前,应对参与者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包括漂流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紧急情况处理方法、装备使用方法等内容。
1.2 参与者必须签署安全责任书,承诺遵守安全规定,服从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挥。
二、人员管理2.1 招聘具有相关经验和专业资质的漂流引导员,保证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2 每个漂流小组应配备一名以上的漂流引导员,确保对参与者进行全程引导和安全保护。
2.3 参与者需接受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适合进行漂流活动。
三、装备设施3.1 检查和维护漂流用具和装备,确保安全可靠。
3.2 给参与者提供合格的救生衣和头盔,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3.3 漂流场地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如呼叫器、急救箱等。
四、漂流过程管理4.1 漂流引导员应提前熟悉漂流河道情况,了解水流、水深、水位等信息,保证漂流过程的安全。
4.2 漂流小组应遵守统一的漂流速度和间距,保持整体紧密,确保有应急处理的空间。
4.3 在河道环境复杂的地方,设置临时安全哨,对漂流小组的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
4.4 对气候、水流情况等影响漂流安全的因素进行及时监测,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漂流计划。
五、突发事件处理5.1 漂流引导员在漂流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参与者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制止。
5.2 一旦发生紧急状况,漂流引导员要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参与者紧急撤离,并第一时间联系救援。
5.3 漂流场地应建立应急预案和救援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参与者和开展救援。
5.4 对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及时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六、监督检查6.1 建立竹筏漂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漂流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和检查。
6.2 定期对漂流引导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能力。
6.3 对漂流装备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漂流安全保障方案

漂流安全保障方案漂流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危险性的户外运动,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保障。
以下是一些漂流安全保障方案,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1. 水路安全保障1.1 水路评估漂流前需要对水路进行评估。
在进行评估时需要考虑河水流速、水深、水流强度和道路的曲折程度等。
对于风险较高的部分需要进行标识或设置警示牌。
1.2 掌握天气变化天气的变化会对水路造成影响。
在漂流之前需要了解当地天气,根据天气预报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行程的安全。
1.3 带上必要的装备漂流时需要带上必要的安全装备,例如救生衣、头盔、防水袋、绳索等。
尤其是救生衣,一定要穿好、系紧,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1.4 做好漂流规划在漂流之前,需要规划好整个行程,包括路线和停靠点等。
漂流途中需要留心水流和其他漂流器的情况,并随时做好应对措施。
2. 设备安全保障2.1 设备检查漂流时要确保漂流器安装平稳、设备完好,不得存在漏气、漏水、漏油等情况。
在漂流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及必要的维护。
2.2 漂流器与安全绳的使用漂流器必须与安全绳相连,防止漂流器失控。
同时,安全绳长度应该根据河流宽度和水流情况来确定,不宜过短,更不能过长。
2.3 携带纠偏器在漂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航的情况,因此需要携带纠偏器,及时对漂流器进行纠偏。
3. 人员安全保障3.1 人员健康状况在漂流之前,需要对所有参加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如果有参加者身体状况不够健康,应当勿参与漂流活动。
3.2 漂流员的技能水平漂流员的技能水平决定了漂流的安全程度。
在招聘漂流员的时候,需要考虑漂流员的资质以及经验等。
3.3 安全培训在漂流之前,需要对所有参加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如何使用救生衣和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及救人方法。
上述安全保障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漂流虽然危险,但只要您做好充足的安全准备,并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就能够安全的完成漂流行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莉、侯超华、寒伟建、王燕林、成冬娟、雷敏。
漂流旅游项目安全规范
1
本标准规定了漂流旅游项目漂流活动、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漂流旅游的项目。
本标准不适用于探险、体育竞赛等非经营性质的漂流项目。
5
漂流码头应按公共信息图形标准GB/T 10001.1-2000、GB/T 10001.2-2002设置安全标识。
对危险易发水域,应设置安全标识,且规格应符合GB 2894-2008。
应在漂流旅游码头显著位置设立导游图、导游引导标志及中英文对照的“游客须知”。
引导牌、指示牌、说明牌应内容准确、文字规范、字迹清晰、符号标准,无油漆剥落造成的缺句少字。
漂流安全员
漂流水域深水区、危险区至少配置一名安全员。
易发事故的危险地段应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控。
游客选择操控漂流的,应配备相应漂流工。
漂流安全员应在漂流前向游客讲解漂流安全知识,介绍漂流工具上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方法,督促游客穿好救生衣及头盔等安全防护设备。
漂流安全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5
5
经营漂流旅游的企业在进行漂流旅游项目运营前,应履行审批程序。
应设置安全部、保安部和医疗救护中心等安全管理机构,其职责为:
a)安全部负责漂流水道的清理、维护及沿途对漂流旅客的救护工作;
b)保安部负责维持漂流旅游景区的日常安全及秩序;
c)医疗救护中心应配备专职医务人员,并备有足够的急救药物和器械。
5
GB/T 10001.2-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3
3
漂流活动 rafting
使用艇、船、筏等漂浮物,以水流动力为主,在有一定落差和流速的水域进行的娱乐性活动。
3
漂流设施 rafting facilities
用于服务游客的各种设施,包括漂流场地、码头、售票处、游客咨询中心、医疗救护中心等。
应配置数量适宜的救生衣,其安全指、护膝及漂流鞋等漂流设备。
应配置专门用于漂流的救生绳投掷包。
应标识主管机关认可的名称,应标明乘员定额,严禁超载超员。
应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出具产品检验合格证明。
应建立漂流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更新的相应制度,并由专人、专职负责。
ICS01.040.03
A 0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1434—2012
漂流旅游项目安全规范
Safety standard of rafting tour
2012-05-21发布
2012-07-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
前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旅游局归口并解释。
h)漂流安全员应配备必要的通信保障工具,通信联络应畅通有效。
漂流游客
60岁以上老人、孕妇、残疾人不宜参加漂流活动。
患有精神病、心脏病、高血压、痴呆症等易发危险性疾病病史的人员不宜参加漂流活动。
12岁以下儿童不宜参加漂流活动。
5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漂流设备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漂流旅游安全操作规程、漂流应急救护预案及安全事故登记和上报制度,定期组织实施救助演练。
漂流航道的宽度、航道曲率半径、纵比降及起止点距河口和大坝的间距等要求应符合《四川省水上漂流安全管理规定》。
单个陡坎落差不应过大且不能连续,须保证在安全范围内。
漂流水域内不应留有监控盲区。
4
码头应设在水流缓慢、水域开阔处。
售票处应设在码头显著位置,并设置遮阴避雨设施及排队栅栏,应在醒目位置张贴“漂流简介”及“安全指南”等。
应设置游客咨询中心,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旅客漂流须知”,在游客漂流前应详细告知游客漂流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漂流危险地段旁应设置安全救生点并配备救生人员。
应在漂流水域附近设置安全通道。
应在上下旅客处设置保障游客上下安全的码头或设施,配备足够的安全员和救助工具。
4
竹排、木筏、橡皮艇等漂流设备可根据漂流河段水域条件的差异选择。
工作人员上岗应有明显标识,并佩戴相应证件。
经营漂流旅游的企业应保证漂流设施设备安全可靠,并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每次漂流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无安全人员签字的漂流设施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游客选择自然漂流的,漂流安全员应事先将有关事项告知游客,并在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地段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监控。
应设立警戒水位、禁漂水位线标志。
应及时提供当日天气及漂流场所的水文情况报告。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2008 安全标志
GB 4303-2008船用救生衣
GB/T 10001.1-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d)年龄应符合18~45周岁,健康状况应符合相关规定;
e)应经过上岗培训,达到救生观察、赴救急救等基本技术要求,具备事前预防及事后原因分析能力,并通过游泳、救生及实际操作等水上技能考核和规章制度书面考核后方能上岗;
f)取得上岗证后,漂流安全员还应参加后续例行培训;
g)漂流安全员应统一着装并在漂流中穿戴救生衣等装备;
由工作人员操控漂流工具,对游客在漂流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并负责漂完全程。
3
自然漂流 tourist controlled rafting
漂流游客在水流比较浅且平缓的航道中利用漂流设备自行控制并漂完全程。
4
4
用于漂流旅游的水域应经当地港航监督管理部门考察核定。
漂流航道的水面不应有漂浮物,两岸及底部不应存在障碍物。
应督促游客在漂流前应穿戴好救生衣和头盔,未穿戴救生衣和头盔的漂流游客,工作人员应拒绝其漂流。
漂流企业应认真组织开展漂流项目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及薄弱环节,应立即整改。同时督促各岗位安全员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在遭遇雷雨、暴雨、洪水、大风等恶劣天气时,或超过禁漂水位线等不能保证漂流安全的情况下,须有应急应变措施,由此停止漂流时,应对外公告。
3
漂流设备 rafting equipment
在有一定落差和流速的水域中承载游客的漂流工具,如艇、船、筏、救生衣和安全头盔等。
3
漂流安全员 rafting security officer
负责漂流航道清理、维护、沿途对漂流游客救护及维持漂流旅游景区日常安全和秩序的工作人员。
3
操控漂流 staff controlled raf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