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大学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统一表现: 统一表现: 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1)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必须有价值; 商品必须有价值; 必须经交换而让渡。 (3)必须经交换而让渡。 矛盾表现: 矛盾表现: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 (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通过交换体 现);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 (2)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物品及商品共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 而价值则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 畴;而价值则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是历史 的范畴。 的范畴。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 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 *** 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体中,缺一而不能称其为商 品——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 ——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价值和交换价值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和交换价值寓于使 用价值之中。 用价值之中。
1、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劳动——劳动量——劳动时间 价值——劳动——劳动量——劳动时间 ——劳动——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 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二者成正比。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衡量同种或同类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衡量同种或同类商品的价值量)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量) 衡量不同商品的价值量)
货币 商品
使用价值 价 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私有制 社会分工
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即商品与商品的关系。 即商品与商品的关系。不理解商品的起源而象崇拜偶像一 样崇拜商品,以为商品内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自己, 样崇拜商品,以为商品内部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支配自己, 这种情形就叫商品拜物教。 这种情形就叫商品拜物教。 商品的神秘性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 商品的神秘性质不在于它的自然属性,而是由商品形式本 身所引起的。 身所引起的。人与人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 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 式,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 商品拜物教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商品拜物教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货币产生以后, 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拜物教演变为货币拜物教这种更为耀 眼的形式。 货币拜物教的迷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迷。 眼的形式。故:“货币拜物教的迷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货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一、货币(G)的起源和本质起源:货币是随着商品价值形态的变化而逐渐产生。
由简单的,个别的价值形式到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出来。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即简单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价值形态这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时商品交换的商品范围和交换者范围扩大了。
局限性:有些商品换不到想要的东西一般的价值形态绵羊由左边变到右边,变成一般等价物,是质的变化,充当了交换的桥梁可以理解为,出现了一个商品,这个商品是任何人都承认的,它可以换任何商品,也可以用货币形态(一开始是贱金属,后来交易规模变大,需要贵金属。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起源于商品。
金块和银块一开始不太好称量,还需要鉴定成色,随着频率越来越高,每一次交易都需要这样就变得非常麻烦➡规定了重量和成色之后变成铸币。
最早发行铸币的是私人银行家,使用信用来证明。
但是远距离就不会相信他➡国家发行铸币来保证货币重量和成色的可信度,促进了国家范围内的商品流通➡一开始是足值的,后来会磨损,但是现在人们不再关注这个问题了,现在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发挥媒介的作用➡纸币更方便携带,易于保存,代替了铸币,是一种价值符号。
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为限。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是观念上的货币,需要货币本身就有价值)2.流通手段: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是现实的货币,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数量不足导致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交换:W—W商品流通:W—G—W(如果G投入到市场的数量不足,就会导致供过于求,经济危机)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人类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是因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性质,需要币值稳定,通常来讲由于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钞票会贬值,不适宜贮藏)4.支付手段: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利息等的职能(存在诱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资金链断裂导致连锁债务)5.世界货币: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第2章商品经济基本原理
一、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 (二)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 1、扩大价值形式的含义
• 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 一系列商品上,用公式表示为:
•
•
=2把斧子
•
=50斤小麦
• 1只绵羊 =5斤茶叶
•
=30尺麻布
•
)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
• 2、扩大价值形式的变化: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 一极,从质上看,商品的价值才真正表现为无差 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从量上看,各种商品交换 的比例和它们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已比较接近。 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则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 物。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 3、相对价值形式 • a、相对价值形式的质。相对价值形式的质,
是要研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 性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通 过处于等价形式上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 出来的。
• b、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相对价值量是通过 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表 现的。
• ②商品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 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 ③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 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 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二、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4、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其统 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 可;其对立性表现在:二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 不能同时存在于卖者或买者手中。
四、商品的价值量
2、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 ①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 ②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 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 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成正比。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docx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是拥有资本并能不断剥削工人的使用价值的人,是不是任何有货币的人都叫资本家?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任何一个资木家在开始他的剥削活动时都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用这些货币来购买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这叫做原始资本,资本和货币的区别是什么?1、货币和资本的区别■当货币作为一般流通手段时,货币流通公式:W-G-W (运动目的是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 ■当货币在执行资本职能时,资本流通公式:G—W—G、(运动目的是更多的货币) 这两种流通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1)顺序不同。
它们在买和卖的顺序上是相反的,前者是先卖后买,后者是先买后卖;■(2)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前者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商品,后者都是货币;■(3)在整个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前者是货币,后者是商品。
■(4)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的内容是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适合占己需要的使用价值。
资本流通的两极都是货币。
在质上没有区别,但是量有区别,收回的货币在量上大于付出的货币,资本流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
究竟什么是资木?■资木流通过程的完整公式应该是:G—W—G'。
G' =G+AG,即原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
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
可见,资本流通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量的变化,即实现了价值增殖,正是这种增殖,使货币转化为资本。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木流通公式G-W-G z,概括了产业资木、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运动,所以是资木的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G-W-G '适用于产业、商业、借贷资本,是资本总公式。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有矛盾。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先决条件:★ “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匕①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②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劳动价值理论
思考题
•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2、简述商品经济在我国存在的条件。
• 3、为何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 • 4、马克思关于劳动二重性的学说。 • 5、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因素 • 6、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 7、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生产者为
• 通货膨胀:是指投入流通中的纸币量超过商品流通 量中的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持 续上涨的现象。
• 分析通货膨胀原因,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主讲:毛孟凯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凯恩斯写道:通货膨胀的伤害主要在于改 变财富的分配,而通货紧缩的破坏力则主 要是阻碍财富的产生。“所以说,通货膨 胀不公平,不聪明。只要不是德国那种过 度通货膨胀,两害相比,还是通货紧缩的 害处更大,因为在一个陷入贫困的世界上, 通货紧缩加剧失业,而不是损害‘食利 者’。”
解释:①客观条件,②主观条件,③简单劳动。
1、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关系。 2、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 3、动态变化
主讲:毛孟凯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 • 1、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和利用程度; • 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 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
主讲:毛孟凯
二、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三、货币的职能
• 1、 价值尺度,即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 1)为什么可以充当价值尺度? • 2)充当价值尺度的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 2、 流通手段,即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 1)是一切现实货币或货币符号。 • 2)有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 3、贮藏手段 • 4、支付手段,即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支付税赋、工资等。 • 1)一方面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经济危机的可能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商品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交换。交换的 是社会属性。(交换的是一种社会关系)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两种劳动的相互关系
统一性:同一劳动过程的两种不同的方面,具有不可分割性。 对立性:具体劳动是有形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形的劳动,两者在生产 过程中分别行使着不同的职能。只有在交换中,才需要抽象出无形的劳 动。(不同劳动之间的交换)
劳动的两重性是理解全部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的两重性是正确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础,因而也是正确理解剩余 价值理论的基础,劳动两重性的区分,说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同时, 也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抽象劳动的内在矛盾)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之 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与 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所谓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一定时期在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生产者的生产条件。 社会平均熟练程度与劳动强度:大多数生产者所能够达到的劳动熟练程度与承受的劳动强度。
。这说明市场的不确定性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四、商品拜物教 定义:商品所具有的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幻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就 是商品拜物教。
产生原因:商品交换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相互关系,但是这种关系依赖于商品交换的情形,如果交换不能完成, 那么,私人劳动就不可能转化为社会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就不可能实 现。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因为需要通过商品交换表现出来, 因而,外在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分配劳动,享有劳动的权利)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要 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具体劳动
概念
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 动。
2.具体劳动的性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由不同种类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各种不同的作用。例如, 铁器是由铁匠的劳动生产的,木器是由木匠的劳动生产的。这些生 产劳动都是在特定的形式下进行的,都有不同的生产目的、劳动对 象、劳动手段、操作方法和劳动结果。
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 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这里所说的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 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 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 度,是劳动的主观条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商品价值是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
使用价值本身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 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管社会经济关系怎么 变化,人们从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辨不出 它是那种社会制度下的产物,使用价值本身 并不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二)交换价值
概念
商品通过买卖所具有的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即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永恒条件。
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 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但是,具体劳动必须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具 体劳动和自然物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原因;第一,社会主义国家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 经济,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客观上要求有一个社会中心来统一指挥和协调,这个统一的 社会中心。在社会主义阶段就是国家。 第二,全民本身是一个整体概念,全民占有意味着全体 劳动者作为一个同统一的整体,对生产资料占有,不是每个 劳动者个体占有的简单相加,因此,必须有一个代表社会利 益的社会机构来行使所有权,这样的机构在社会主义现阶段 就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的 代表者,通过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 才能在生产资料使用过程中,把劳动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目前 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从而真正为全体 劳动者共同的、根本的利益服务。
5、生产资料四种权能的多样组合 在实际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四种权能是以复杂多样的形 式组合在一起。四种权能可以统一于一个主体,全部归一个 主体去实施(如国有国营);也可以被劈分、拆细、互相分 离、独立出去;也可以重新组合为统一组权能,如占有权、 使用权和部分支配权结合成经营权。 总之,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四种权能的统一与分合存在着 不同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组合,这其实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的不同实现形式。 ***说明:《企业法》规定:企业对国有资产具有占有、 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该法特地将企业的支配权规定为 “依法处分”,表明企业只能根据国家规定分享国有资产的 部分支配权,还有一部分支配权仍然掌握在国家手里。这是 将国有资产支配权劈分、拆细的典型例子。***
注意:这里的分析是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一)全民所有制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属于社会全体人 民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这种形式基本上实现了劳动者在 生产资料关系上的平等。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编辑ppt
41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必须区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每个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 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不同的物品其有用性不同则使用价值不同,一种商品可能 有多种使用价值。
物品的有用性寓于物品自身之中,同人们取得它所耗费的 劳动多少没有关系。
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
从质的方面看,商品具有何种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 然属性决定的。
从量的方面看,任何使用价值都有一定的数量。
编辑ppt
16
• 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因素。商品必须具
——这个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编辑ppt
26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
系。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的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
的范畴;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
编辑ppt
7
商品经济是一种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 关系商品化的经济形式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条件
社会化生产是商品经济的物质基础
编辑ppt
8
商品经济的发展进程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和发达商 品经济阶段。
政治经济学
大学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编辑ppt
11
三、商品的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是指不同生产条件的
第二章 商品经济一般理论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商 品 第三节 货 币 第四节 价值规律 第五节 例证分析
编辑ppt
1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
逾越的阶段
编辑ppt
2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一) 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二)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 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编辑ppt
3
二、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 不可逾越的阶段
由于私有制的出现,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发展起来,使 产品变成商品,产品生产变成为商品生产,因而产生了商品经济。
不同社会的商品经济有不同的类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里,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是简单的商品经济(或称小商品经 济)。因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交换的内容少,交换 的规模小,交换的频率低,交换的范围也小。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着 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 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 有的历史范畴。
编辑ppt
10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 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既不是两种劳动, 也不是两次劳动。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 也支出了抽象劳动,没有具体劳动,就无抽象劳动可 言。
政治经济学 第二章 货币
货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质
LOGO 您黄的河公交司通学名院称 YOUYReCllOoNwPARNiYveNrAME
本质
货币
货币无非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 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殊性
货币作为价值的直接代表而存在,是表 现其它商品价值的材料,普通商品的价 值必须与货币交换后才能表现出来。
PA,B ZA ZB
相①对使价用值价形值式成为它的对立面
等价形式
(即相1对价)价值质值的的量表规:现定处形性于式相。对价值 方表②即③形形的◇相现式式数具私抽具交在的的量体人象有换对商商或劳劳人主,方品品比动 动类动主身AB例成成劳的的性动上关为为动价价。地。系它它的值值主把,的的表ZZ动自即AB对对现与间地身交立立形等交与价换面面式价换对值。
不足
商品的价值没有一个被社会公认的统一表现形式,等 价物是经常变换的,给商品交换带来一定的困难
13
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 两把石斧
3kg茶叶
LOGO 您黄的河公科司技名学称院 YOYUeRlClOoNwPANRYivNAeMrE
1g黄金
20kg小麦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01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只是简单价值形式构成的总和,反映了交换
(四)货币形式
一般等价物的 职能固定的由 某种商品来承 担,这种商品 就成为货币, 从而一般价值 形式就发展成 为货币形式。
两把石斧= 20kg大米= 1件上衣= 3kg茶叶=
25kg粮食= 其它若干商品=
1g黄金
22
贵金属的特点
1、它本身也是包含一定价 值的商品
贵金属的特点 贵金属的特点
政治经济学第二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二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力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化生产
体现形式
普遍化商品 经济
基本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 私有制
一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的占有
对生产资料 “一无所有”
无偿占有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
二 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规模在原有基础上 的再生产。
根据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c、v、m,社会生产按社会总产 品的实物构成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
假定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是4000,可变资本为1000,剩余价值 率是100%,剩余价值为1000;
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是2000,可变资本是500,剩余价值率为 100%,剩余价值是500。
全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可以用下列图式表示: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为使第二年能够按原来规模进行再生产,两大部类的 全部产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32 1
第一,第Ⅰ部类内部的交换。 第Ⅰ部类的4000c,这部分产品的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 。在年初开始生产的时候,第Ⅰ部类预付价值4000c的 生产资料,这些生产资料到年末结束生产时,全部被消 耗掉,变成社会的现实产品。在下年初社会生产再开始 时,必须用本部类内部的产品(即4000c)进行补偿, 具体办法是:4000c中的一小部分产品直接进入本企业 的再生产过程,作为生产资料补偿消耗掉的那些同种不 变资本要素。另一部分产品则要通过第Ⅰ部类内部各企 业的资本家之间的交换来实现补偿。
政治经济学02商品与货币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具体的有用劳动 所谓具体的有用劳动,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
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生产活动。
有用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 系,创造出使用价值;
劳动的具体形态,体现为社会分工体系; 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2、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具体形式、无差别的劳动。
人们之所以贮藏货币,是因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 物而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与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的货币是不同的。
二、货币的职能
4、支付手段
(1)支付手段的含义和产生原因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
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 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职能
(2)流通手段对商品交换的双重意义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
形式,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发展为商品流通, 打破了直接的物物交换中时间和空间上的 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时空分离导致买卖脱节,隐含了发生危机 的可能性。
二、货币的职能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 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的职能。
三、商品的价值量
3、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
能力或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 其一,用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 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其二,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劳动时间 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 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 自然条件等。
政治经济学复习知识点: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第2章商品和价值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1.商品经济(1)含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①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
②剩余产品的出现并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3)商品经济的特征①商品经济具有自主性。
商品生产者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②商品经济具有平等性。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以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商品交换。
③商品经济具有竞争性。
不同商品生产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展开竞争,由此推动生产者提高效率并关心社会需要。
④商品经济具有开放性。
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商品生产者之问的经济联系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日益紧密,其范围也不断扩大。
(4)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①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
②市场经济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形式,它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①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
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 赵明霞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5/8/2020
2
基本内容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价值量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5/8/2020
3
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并学会使用本章相关的经济学术语 商品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解析价值规律的内容与作用
5/8/2020
4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导地位,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8/2020
10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商品经济理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它涉及到商品的产生、商品生产的条件、商品的 两因素、商品价值量、价值规律等方面; •它还涉及到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 规律。
5/8/2020
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品表现为这种 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 开始。
物品的有用性寓于物品自身之中,同人们取得它所耗费的 劳动多少没有关系。
使用价值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
从质的方面看,商品具有何种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 然属性决定的。
从量的方面看,任何使用价值都有一定的数量。
5/8/2020
16
• 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因素。商品必须具
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并不都是商品。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
5/8/2020
4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意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社会生产力发展
5/8/2020
20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特点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 关系,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5/8/2020
21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1)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2)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3)价值是内在的,交换价值是外在的,价值只有通
5/8/2020
33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再生产
理论等等理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枢纽。
5/8/2020
34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生产商 品的劳动性具有两重性即社会性和私人性,二者既对 立又统一。
•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
间的经济关系。
•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只是在商品经济关系下,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才作 为抽象劳动的范畴存在,因此,抽象劳动是一个历 史范畴。
5/8/2020
31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和使用价值、价值的关系
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 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两种劳动。由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使生产出的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5/8/2020
39
因为:
社会主义社会除公有制之外,还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这些 经济单位的生产资料和产品不属于全民所有。
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还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不同 形式,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相对独立性和差别。
集体所有制经济各经济单位之间,也没有劳动产品的共同所 有权。
即使在全民所有制内部,在公有制条件下各企业仍然存在着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之中。
5/8/2020
25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商品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他不可能既实现其商品的价值, 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对于使用者而言,他也不可能既占有他人商品的使用 价值,又不支付他人商品的价值。
来衡量的,因此价值量也是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5/8/2020
41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必须区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每个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实际耗费 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这个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5/8/2020
26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
系。 使用价值是一切有用的物品包括商品所共有的属性,是永恒
的范畴;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使用价值的存在并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
泉。
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形成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种不同的
具体劳动共存并相互依赖构成社会分工体系。
• 具体劳动的永恒性。它不以社会形式的变化为转移,是人类
社会生存的永恒条件,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5/8/2020
30
抽象劳动 ––– 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是一般人类的体力和脑力耗费或支出。
利益差别。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仍然是谋生手段,
劳动者之间还存在着因劳动的差别而引起的物质利益上的差
别。
5/8/2020
40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价值量
有质和量两个方面: 从质的方面看,它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从量的方面看,它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决定的。劳动
量是用劳动时间计量的。 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的数量。劳动是用时间
5/8/2020
29
具体劳动 ––– 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又称为
有用劳动。具体劳动通过人们的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
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具体形态体现出来。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生产物质财
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
5/8/2020
23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5/8/2020
24
所谓统一,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商 品,缺少其中一个,就不是商品。
•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一个物可以 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 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资 本论》,P54
5/8/2020
18
商品的价值
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交换价值——就是两种商品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
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交换价值。
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大体上是既定的。
5/8/2020
19
商品交换价值是由什么来确定的?
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表明它们之间存
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劳动成为生产者私人的事情, 他们的劳动又是私人劳动。
5/8/2020
矛盾解决——交换
36
马克思说:在私有制下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等
等。
5/8/2020
37
这一系列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 的。即:在私有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过交换价值才能表现出来。
5/8/2020
22
商品和价值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商品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 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经济关系。
价值也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表现在: 价值反映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价值也反映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 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又有如下一些限定,才能成
为商品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第二、必须是满足别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第三、必须是通过交换转到他人或社会的使用价值。
5/8/2020
17
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 与自然的关系。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 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
私人劳动是指在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 品生产者按照私人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 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劳动。
5/8/2020
35
矛盾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这对矛盾作用 的结果。
一方面,社会分工使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 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但这种社会劳动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即不是由社会按需要事先有计划地安排的劳动。
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
马克思认为——就是劳动!只要是商品,就一定是劳动产
品,就一定有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其中!
“1斗小麦=15尺布”等式的基础:凝结了等量的人类劳动。
劳动是商品的共性,是劳动创造了价值!
马克思认为,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确定的,而价值的
大小是由劳动确定的。
简单商品经济是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 建社会,其特征有:
(1)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2)生产的目的是提高产品交换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 (3)简单商品生产者本人也在自己的经济单位从事劳动。
5/8/2020
9
发达商品经济
产生于资本主义初期 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个体劳动 社会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极大提高 市场发育程度高 最大特点:市场在这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