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鉴别
如何分辨和田玉的黄皮和黄沁

如何分辨和田玉的黄皮和黄沁?
如果说以前玩玉是以白为美,现在则是以皮为贵。
白玉带皮,价翻一倍。
随着皮色料的盛行,沁料也备受玉友的喜爱。
对于新手来说,皮色和沁色应该辨别是个难题了,今天就以黄皮和黄沁为例说说其中的区别。
黄沁料是在籽料在形成之后,受到三氧化二铁的长期入侵染所形成。
颜色是由外到内逐渐变化,与内部玉质的颜色是渐变过渡的。
表面是沁色,内部可能是白肉,也可能是黄色。
如果是黄色,说明沁色的时间较长,料子老熟。
黄沁料子因为长期受到三氧化二铁的入侵,可能产生黑色沁点。
黄皮的形成
当籽料浸入水中,水中的矿物离子慢慢的渗透浸入玉石,尤其是玉质较松或者有裂的玉石,铁离子在玉石中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和田玉籽料的皮色就是这样形成的。
皮色是在玉石的表面。
沁色则是沁入较深。
天然形成的皮色是没有特定形状或者状态,有的像云朵状,有的像弧线状,有的像散点状,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或长或短,或不规则。
黄皮的皮色是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
颜色太过均匀就需要注意了。
真正的黄皮籽料的皮色是很自然的,很喜人,抢眼而不碍眼,并且,色泽随岁月增进愈显亲和力,愈加颜色鲜艳。
和田玉籽料常见的9种皮色

和田玉籽料常见的9种皮色
9种常见的籽料皮色
1、红皮,从深到浅,可笼统地分为深红皮、金红皮(酱红皮)、橘红皮。
2、枣红皮,与红皮之间的区别在于,其颜色更深,像是一种褐红色,且都是聚皮。
3、黑皮,比较聚的黑皮都可以统称黑皮。
4、秋梨皮,黑色点状皮子,与秋梨很相似,因此而得名。
5、油烟皮,呈发散的黑褐色或黑灰色,有种烟熏的既视感。
6、油库皮,似碳色,薄薄一层浮于玉石表面,像被油泡过一样,切开后不会在玉质里面沁。
7、洒金皮,点状均匀的金黄色皮色,玉质一般都比较好,肉质细腻,多白。
8、洒红皮,与洒金皮相似。
9、白皮,白皮籽料往往有两层皮色。
白皮在里面,外面又沁入了一层皮色,很多时候,白皮会被误解成是棉,其实两者差别很大:白皮位于籽料的表层呈片状分布;而棉则分为针棉、点棉、块棉、棉线等,埋于玉肉内,呈不规则分布。
#和田玉##收藏##投资##保养##玉雕#。
和田玉籽料鉴定特征及其皮色作伪方法

和田玉籽料鉴定特征及其皮色作伪方法摘要: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染色作伪的“和田玉籽料”,各种染色方法不尽相同,但其作假水平之高,给珠宝鉴定师的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而广大消费者更是无法辨认。
鉴于此情况,本人特从现实和网络中查找了皮色作伪的方法,并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向广大消费者详细介绍不同原料皮色作伪的方法及鉴定特征。
关键词:和田玉籽料的特点;和田玉皮色作伪方式及鉴定特点;作伪皮色的原料和田玉主要是由角闪石族中透闪石-阳起石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所组成,按照产出环境和成因类型的不同可分为籽料、山流水和山料。
和田玉籽料是从原生矿自然剥离,经过风化搬运至河流中的和田玉,呈浑圆状、乱石状,磨圆度好,块度大小悬殊,外表可有厚薄不一的次生皮色,其厚度一般小于一毫米。
形成原因是由于和田玉中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为三氧化二铁所致。
皮色以红褐色居多,细分为白皮、枣红皮、秋梨皮、虎皮等。
自古以来,同等带皮色的籽玉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贵得多。
这几年人们对玉石的推崇,和田玉资源的稀缺,促使其价格飞涨。
在利益的驱使下,假皮的种类形形色色,造假水平低的很容易被识别,但在现代高科技下作伪的假皮有时使人真假难分,且造出来的皮色很俏,使玉料价格成倍的翻,内行人也连呼上当而不自知。
今天笔者根据多年鉴定经验并结合网络查询的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鉴定和田籽料及其皮色作伪方式:一、和田玉籽料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形。
籽料在河床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呈浑圆状,磨圆度好,表面具有厚薄不一的皮壳,皮微透明、呈油脂光泽;2.颜色。
由于籽料的皮色是在原砾石表面慢慢形成的,是风化和水的解析作用以及大、小气候循环制约等因素共同制造的,是分阶段的自然受沁,所以颜色沁入玉内有层次感,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且呈渐变过渡状,它会在质地松软的地方沁上色,在有裂的地方深入肌理。
皮上的颜色由深变浅,裂隙上的颜色则由浅至深,并且常呈现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的颜色。
和田玉籽料做假皮手段一览无余!让你不再上当受骗!

众所周知,和田玉籽料以皮为贵,因此很多不法分子打起了"皮"的主意。
如今市场上和田玉的假皮种类繁多,造假工艺也是层出不穷、日益先进,有的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今天小编将为大家讲解现今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制作假皮的手段和方法,并告诉朋友们如何鉴别这些假皮。
1、抛光料假皮抛光料假皮是一种最简单、最粗糙的假皮制作方式,多用于冒充低档玉料。
这类假皮的表面一般看不到汗毛孔,而且皮色也极不自然,浮在玉表,没有质感,即行家常说的"开门假"或"一眼假"。
这类假皮玉石很容易鉴别,常见于地摊,用来蒙骗那些刚入门的玩家。
2、皮上加皮皮上加皮,行话也叫"上二皮"或"加强皮",主要是针对中上等和田玉籽料进行的一种作伪。
这些籽料原本就具有不错的品质,本身也带有皮色,只是其皮色不够浓厚艳丽。
为了提升市场价值,一些商家便会在这类籽料的皮色上再加一层鲜艳的皮色,以期进一步提升籽料的档次。
一般来说,这种作伪的假皮颜色极为浓郁,也有较强的层次感。
上二皮在行内被称为"真籽假皮",辨别的难度较大,不仅容易蒙住初级玩家,一些资深玩家偶尔也会拿捏不准。
不过,即使是高价买了这种假皮玉石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因为籽料的品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去皮后可以做成摆件或把玩件,欣赏价值和实际价值都比较高。
3、物理假皮物理假皮的作伪工艺最为复杂,水平也最高。
物理假皮是模拟皮色形成的环境,采用高压髙温的方式缩短皮色形成时间,在短时间内使玉料表面上形成各种皮色。
由于这种作伪方法的成本极高,因此这类假料并不多见,多用于高档籽料的假皮作伪。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没有高级鉴别仪器的辅助,即使是玉石鉴别专家也很难辨别这种假皮的真伪。
可以说,遇到这种假皮,玩家们的上当概率几近100%。
不过,跟"上二皮"的籽料一样,即使买入了这种料子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因为皮下的籽料多为高品级,肉质上佳。
和田玉籽料的鉴定方法

和田玉籽料的鉴定方法
和田玉籽料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观察:从外观上鉴定和田玉籽料,看是否具有质地细腻,表面朝水
状光泽亮黄,绿色或蓝色自然斑驳等特点。
2. 测量:使用精度仪器测量和田玉籽料的尺寸、表观密度和光泽测定,确定是否符合和田玉的物理特征和性能要求,确定其含量和质量分类。
3. 化学分析:对和田玉籽料进行化学分析,根据矿物质的组成来判断
是否是和田玉的特征,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根据有机添加物的组成来
判断是否伪造。
4. 验光:检验和田玉籽料的光波折射,斜折射率和吸收率是否与正品
和田玉籽料相一致,以此判断是否是真品。
和田玉白玉及籽料之鉴别

和田玉白玉及籽料之鉴别和田玉收藏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和田玉材料以及工艺成品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迅速蔓延。
尤其是和田白玉,因其倍受玩家喜爱,故亦是造假售假者攻击的主要目标。
例如,以白东陵石冒充和田白玉,用白玉色的大理岩(既汉白玉)冒充白玉,拿白玻璃(料器)当作白玉销售,或拿俄料、青海料混作和田料(严格意义上讲,俄料、青海料也并不比和田料在宝玉石性质上差什么,买卖价格之差只是市场思维定势而已——此为另一话题了。
),这些现象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收藏者上当受骗的事情经常发生。
一、和田玉(白玉)之鉴别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
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
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
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而暴露在山上或已被河水冲下居于上游未经长期冲刷的,则被称为山流水料。
抓住和田玉这些主要特征,鉴别起来并不难。
东陵石(Aventurine)硬度为7,比重2.65 ,学名是砂金石,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因为属于石英岩质玉石,因此,具有典型的粒状结构(内部的结构好象一粒一粒的沙子粘合在一起的感觉),亦称海洋石或东陵玉,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
大多不透明,偶而部分有点半透明,硬度与水晶差不多。
绿色的东陵石曾被称为印度翡翠。
至于大理石,则没有玉石特有的湿润而美丽的光泽,更没有油腻感;玻璃光泽刺眼,内部常有气泡,没有油性,这些与玉石区别甚大,细心一点不难识辨。
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
和田玉假皮鉴定方法

和田玉假皮鉴定方法
要鉴定和田玉是否为假皮,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法:
1. 触摸感觉:真正的和田玉皮质细腻,触感温润,有一定的油腻感。
而假皮常常感觉较为光滑,没有真正和田玉的特殊质感。
2. 观察颜色:真正的和田玉皮质有一定的透明或半透明感,通常呈现出米黄色或奶白色。
而假皮往往呈现出颜色不均匀、暗淡的特点。
3. 水滴测试:将一滴水滴在和田玉上,真正的和田玉会迅速吸水并在表面形成水斑,而假皮则不能迅速吸水,滑落或在表面形成水滴。
4. 灯光透射:将和田玉放置在光源下或透射光下观察,真正的和田玉会呈现出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而假皮通常不能形成相同的效果。
5. 其他辅助鉴定方法:可以使用专业工具,如紫外线灯、显微镜等来观察和田玉的细节纹理、气泡等特征,进一步判断其真假。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最准确的鉴定还是需要由专业人士进行。
如果您对和田玉的真伪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鉴定机构或经验丰富的鉴定师进行鉴定。
和田玉的鉴定方法及技巧

和田玉的鉴定方法及技巧和田玉是指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的一种玉石,因其品质优良、工艺精湛而备受青睐,但同时也因为市场被假冒伪造的和田玉泛滥,导致很多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难以辨别真假。
因此,本文将介绍几种和田玉的鉴定方法及技巧,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田玉。
一、和田玉的质地鉴定和田玉的质地是其最重要的鉴别标准。
一般来说,优质的和田玉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细腻:好的和田玉质地细腻、匀称,不会出现气泡、裂纹、瑕疵等瑕疵。
2. 通透:真正的和田玉应该是透明或半透明的,如果玉体不透明、发白、发黑,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假和田玉。
3. 沉重:真和田玉比假和田玉要沉重。
4. 温润:真和田玉的手感会比较温润,而假和田玉则感觉冰冷。
二、和田玉的色泽鉴定和田玉的色泽也是其重要的鉴别标准之一。
一般来说,好的和田玉应该具备以下几点:1. 颜色:真和田玉的颜色度很高,色泽纯正,没有杂质,如果出现了绿、黄、白、紫等颜色时有要小心。
2. 光泽:真和田玉的光泽度很高,感觉是温润的,假和田玉则可能不太自然。
3. 光线反射:用手电或其他光源照射玉石,真和田玉,特别是透明度高的和田玉会反射出较亮的光芒。
三、和田玉的纹理鉴定和田玉的纹理也是鉴别其真假的重要依据之一。
以下是几个纹理鉴定技巧:1. 手感:用手感受和田玉的纹理是否自然、有质感,假和田玉则可能没有这种自然美感。
2. 纹路:和田玉的纹路会呈现出一定的自然分层、分布,假和田玉的纹路则可能比较乱或是透出一种机器加工的感觉。
3. 泥料:部分和田玉的工艺是选择纹路较明显的玉石,进行抛光和雕刻。
这时候,需要注意玉石的底层是否有泥料、橡胶层等附加材料。
这些材料会影响和田玉的价值和品质。
四、和田玉的款式鉴定和田玉的款式也是其真伪程度的一种参考。
需要注意的有两点:1. 设计:和田玉的款式必须是自然、优美,假和田玉则可能表现为千奇百怪的花纹、图案,或是一些过于刻意的设计。
2. 制作工艺:真和田玉的制作工艺一般比较精细,雕刻的图案清晰、逼真,且可以看出匠人的技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鉴别
和田玉小讲堂: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鉴别怎么看?相信不少朋友曾经疑惑过,和田玉籽料一向是人们所追求的,可是皮色往往出现了很多造假的现象。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鉴别或许咱们该好好学学了,不然买到了假货还真的是玉财两空了。
和田玉籽料的价值与特点
和田玉籽料是白玉中最为珍贵的玉种,储量稀少。
其价值的评估主要有四个方面:油润度、细度、白度、浑厚度和皮色。
NO.1 油润度。
油润度是和田籽籽料区别于其他玉种最主要的特质之一,也是和田籽玉最有魅力的品质。
这种油润度很难以籽料的化学成分得到解释。
籽料魅力就是源自于这种说不清的状态。
越是油润,越是能证明料子本身质地的好坏,
越喜爱把玩。
NO.2 细度。
细度取决于籽料形成时的玉化程度,玉化得好细度就好,玉化不好,颗粒就会粗。
肉眼或灯下能看到明显的结构,甚至会出白花点。
另外,籽玉的细度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通过盘玩而改善的。
毕竟上亿年形成玉质结构怎么可能在几年或者十几年就被改变?
NO.3 白度。
白度比较好理解,籽玉的白度并不是纯白色,是带有油润感的白,白中略带有淡青或淡粉的色调。
所谓羊脂玉就是指白度和细度像刚刚凝结的羊油。
而且籽玉的白不是绝对的,没有最白,只有更白,因为总能找一颗更白的籽玉。
NO.4 浑厚度。
浑厚度是籽玉所表现出的最为人性化的特质。
正因为这种特质,儒家文化才将玉的品质与君子美德相关联,也使玉有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所以浑厚度是籽玉的灵魂和神韵。
NO.5 皮色。
皮色是最为直观的特征,这层薄薄的皮色是由于金属离子沁入籽玉表面而形成。
皮的颜色主要有红色系、黄色系和褐色系,以红色系为贵。
皮子的细度和油性能够让皮色更有活性。
和田玉籽料的价值毋庸置疑,但由于其稀缺性,导致市场上有很多假货。
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容易就会吃亏。
所以收藏和田玉籽料之前,先要了解清楚其特点及鉴别方法。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鉴别方法
当前,国内玉石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品质也良莠不齐,有百万的玉石手镯,也有几十元的玉石工艺品。
如何从琳琅满目的玉石中挑选藏品,则需要金钱和时间的历练。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名玉外,其他地方想买到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上乘玉石A货已经很难。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鉴别怎么看?和田玉籽料的皮子呈微透明,手捂住籽料一到两秒的时间,就能看见表皮的“汗毛孔”,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观察到呈毛
毡形状。
有没有汗毛孔,是鉴别真假和田玉籽料的关键。
真正的和田玉籽料无论多么的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很像我们皮肤上的汗毛孔。
和田玉籽料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汗毛孔状,所以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和田玉籽料非常至关重要的。
而滚筒籽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和一道道的擦痕,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或“小砂眼”。
造假皮冒充籽料,造假皮的方法多种多样,有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
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
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
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
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