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调速系统 与变频器应用(课程设计)

交流调速系统 与变频器应用(课程设计)
交流调速系统 与变频器应用(课程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交流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课题名称: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系部名称:自动控制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1

2014年12月25日

目录

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 (1)

二、系统的设计要求 (1)

三、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系统图 (1)

四、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3)

五、软件设计 (4)

六、程序调试 (5)

七、力控组态及调试 (7)

八、心得与体会 (8)

附录一参考文献 (9)

附录二程序清单 (10)

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

设计四台电机构成的变频调速同步控制系统:四台电机速度可以同步升降,也可以微调,1#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同步微调,2#电机微调1#不同步微调,其他电机须同步微调,3#电机微调1#和2#不同步微调,4#电机同步微调,4#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均不同步微调。

二、系统的设计要求

1、采用西门子S7-200PLC和MM440变频器。

2、设有启动/停止按钮和速度同步升/降旋钮。

3、每台电机设有选择开关和升/降微调旋钮。

4、采用力控组态软件进行远程控制

三、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系统图

单相AC 220V

图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图

1)就地控制:即外部端子控制,把200PLC程序下载到PLC中,通过外部端子来实现电机的启停,同步增减和微调增减。

2)远程控制:即组态控制,把PLC与力控通过PPI电缆连接,通过组态界面上设置的按钮,开关,速度仪表实现速度的调节。

四、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1)原理图

2)I/O分配图

五、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以下原则:

1)程序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其中负荷分配、速度增减、初始化、紧纸、速比计算、校验、数据发送、接收等功能由子程序完成,这样结构程序较为简洁。2)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对传动点进行处理,简化程序,提高程序执行效率。3)采用中断子程序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确保数据准确快速的传输。

4)必要的软件保护措施,以免造成重大机械损害。该程序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使用不同的变频器时,只需要进行相应协议的格式定义,即对数据发送、接收、校验程序作相应修改即可满足纸机运行的需要。

图2该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六、程序调试

1.在编写程序时,我们分别为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设置了启停,同步增减,微调增减的开关量控制,并为其分配了I/O地址

2.当脉冲来时,为了不使速度无限制的增加或减少,我们分别设置了速度上下限(0~100)

3.当为变量组态时,必须为其设置不冲突的地址分配,及模拟量I/O点和数字量I/O点存放寄存器也不同

4.设置变频器参数p2010=6、p2011=0、p0700=5、p1000=5

5.打开STEP7-Micro/WIN,按图3设置PLC的通信接口

图3、S7-200编程软件中通信设置

6.编写PLC程序,编译下载无误后,通过外部端子检查同步与微调能否实现。最终确定程序

七、力控组态及调试

1.打开力控组态软件开发环境,设置PLC和组态软件通信方式

2.配置组态软件数据库变量,配制方法如图4所示

图4、力控软件中的I/O连接

3.如图5所示组态运行界面,并设置其属性,动画连接

4.通过按钮调试程序,实现同步及微调增减功能

八、心得与体会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我对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理论的运用中,提高了我的工程素质,特别是通过解决一个个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使我们对变频器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同时也看到了实践和理论的差距。通过合作,使我们的合作意识得到加强,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大家各尽其力,提出自己的见解,为解决一个个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而努力着。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和大力指导,才使设计能够按时完成。在这要特别感谢田效伍老师和张智先老师的辛苦帮助,您辛苦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自行解决的,和老师或同学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所以在以

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加的努力学习知识,不断完善和补充自己的不足。

附录一参考文献

【1】田效伍.交流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力控组态软件及应用入门力控软件6.0

【3】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第二版).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4】姚永刚。电机与控制技术.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5】朱献清郑静.电气制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6】西门子公司. SIMATIC S7-200可编程控制器系统手册.2004.6

附录二程序清单

MM440变频器控制电动机PLC课程设计报告书

燕山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PLC与变频器实现电机正反转控制 学院 (系):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11级计算机控制1班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海滨爽 教师职称:

目录 目录﹍﹍﹍﹍﹍﹍﹍﹍﹍﹍﹍﹍﹍﹍﹍﹍﹍﹍﹍﹍﹍﹍﹍﹍﹍﹍﹍﹍﹍﹍﹍﹍4 摘要﹍﹍﹍﹍﹍﹍﹍﹍﹍﹍﹍﹍﹍﹍﹍﹍﹍﹍﹍﹍﹍﹍﹍﹍﹍﹍﹍﹍﹍﹍﹍﹍5 第一章概述﹍﹍﹍﹍﹍﹍﹍﹍﹍﹍﹍﹍﹍﹍﹍﹍﹍﹍﹍﹍﹍﹍﹍﹍﹍﹍﹍﹍﹍6 1. 1PLC和MM440变频器控制电动机的发展前景﹍﹍﹍﹍﹍﹍﹍﹍﹍﹍﹍6 1.2变频器的分类﹍﹍﹍﹍﹍﹍﹍﹍﹍﹍﹍﹍﹍﹍﹍﹍﹍﹍﹍﹍﹍﹍﹍﹍7 1.3本课题的意义﹍﹍﹍﹍﹍﹍﹍﹍﹍﹍﹍﹍﹍﹍﹍﹍﹍﹍﹍﹍﹍﹍﹍﹍8 第二章应用器件的介绍 2.1 PLC的工作原理和结构﹍﹍﹍﹍﹍﹍﹍﹍﹍﹍﹍﹍﹍﹍﹍﹍﹍﹍﹍﹍9 2.2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结构﹍﹍﹍﹍﹍﹍﹍﹍﹍﹍﹍﹍﹍﹍﹍11 2. 3 A/D转换器工作原理﹍﹍﹍﹍﹍﹍﹍﹍﹍﹍﹍﹍﹍﹍﹍﹍﹍﹍﹍﹍﹍12 第三章相关参数的设置﹍﹍﹍﹍﹍﹍﹍﹍﹍﹍﹍﹍﹍﹍﹍﹍﹍﹍﹍﹍13 3.1 MM440快速调制参数设置﹍﹍﹍﹍﹍﹍﹍﹍﹍﹍﹍﹍﹍﹍﹍﹍﹍﹍﹍13 3. 2 MM440数字输入控制端口参数﹍﹍﹍﹍﹍﹍﹍﹍﹍﹍﹍﹍﹍﹍﹍﹍﹍15 3. 3 PLC数字量模拟量的输入输出约定﹍﹍﹍﹍﹍﹍﹍﹍﹍﹍﹍﹍﹍﹍ 20 3. 4 恢复出厂设置﹍﹍﹍﹍﹍﹍﹍﹍﹍﹍﹍﹍﹍﹍﹍﹍﹍﹍﹍﹍﹍﹍﹍20 第四章硬件电路和软件电路的设计﹍﹍﹍﹍﹍﹍﹍﹍﹍﹍﹍﹍﹍﹍﹍﹍﹍﹍15 4.1总体结构设计图﹍﹍﹍﹍﹍﹍﹍﹍﹍﹍﹍﹍﹍﹍﹍﹍﹍﹍﹍﹍﹍﹍﹍16 4.2外部设备的接线图﹍﹍﹍﹍﹍﹍﹍﹍﹍﹍﹍﹍﹍﹍﹍﹍﹍﹍﹍﹍﹍﹍19 4.3软件编程设计﹍﹍﹍﹍﹍﹍﹍﹍﹍﹍﹍﹍﹍﹍﹍﹍﹍﹍﹍﹍﹍﹍﹍﹍20 ﹍﹍﹍﹍﹍﹍﹍﹍﹍﹍﹍﹍﹍﹍﹍﹍﹍20 3.4.2 ﹍﹍﹍﹍﹍﹍﹍﹍﹍﹍﹍﹍﹍﹍﹍﹍﹍﹍﹍﹍﹍﹍﹍﹍﹍﹍21 第四章总结﹍﹍﹍﹍﹍﹍﹍﹍﹍﹍﹍﹍﹍﹍﹍﹍﹍﹍﹍﹍﹍﹍﹍﹍﹍﹍﹍﹍26 附录﹍﹍﹍﹍﹍﹍﹍﹍﹍﹍﹍﹍﹍﹍﹍﹍﹍﹍﹍﹍﹍﹍﹍﹍﹍﹍﹍﹍﹍﹍﹍27 参考文献﹍﹍﹍﹍﹍﹍﹍﹍﹍﹍﹍﹍﹍﹍﹍﹍﹍﹍﹍﹍﹍﹍﹍﹍﹍﹍﹍﹍﹍30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1)

基于单片机转差频率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摘要 单片机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思想是用转差频率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程序来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由于设计中电动机功率不大,所以整流器采用不可控电路,电容器滤波;逆变器采用电力晶体管三相逆变器。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由主回路,驱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SA8282大规模集成电路,保护电路,AT89C51单片机, 8255可编程接口芯片,I/O接口芯片,测速发电机等组成。回路中有了检测保护电路就可以使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了保障。 关键词:AT89C51单片机;SA8282;转差频率;交流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目录 前言 (1) 第1章交流调速系统的概述 (4) 1.1交流调速的基本原理 (4) 1.2 交流调速的特点 (5) 第2章交流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 (7) 2. 1 转差频率控制原理: (7) 2. 2 系统设计的参数 (7) 2.3 用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7) 2.3.1调速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7) 2.3.2 元器件的选用 (9) 2.3.3 系统主回路的设计以及参数计算 (12) 2.3.4 SPWM控制信号的产生 (15) 2.3.5 光电隔离及驱动电路设计 (17) 2.3.6 故障检测及保护电路设计 (18) 2.3.7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设计 (18) 第3章系统软件的设计 (19) 3.1 主程序的设计 (19) 3.2 转速调节程序 (19) 3.3 增量式PI运算子程序 (20) 3.4故障处理程序 (21) 3.5 部分子程序 (22) 3.5.1 AD0809的编程 (22) 3.5.2 8255的编程 (23) 结论 (23) 参考文献 (23)

【建筑工程管理】系列工程型变频器的应用实例介绍

Elite系列工程型变频器的应用实例介绍 前言 Elite系列变频器是施耐德电气最新推出的高性能工程型变频器产品,主要应用于要求精确控制力矩和速度的高级别应用场合。例如: ·要求精确运动控制和停止/悬停能力的起重机、电梯、升降机。 ·精确控制非常关键的纸张加工机械和轧钢机。 ·以精确传输和产品定位为基本要求的物料输送/指示。 ·以及其他工程应用场合。 其主要特点有: 一种变频器适用于所有的应用场合 ·开环模式控制用于一般工业场合,如输送机、挤压机、搅拌机以及正排量泵等。 ·闭环矢量控制对提升或抓举应用进行精确控制,如起重机、电梯、卷扬机以及升降机等。控制灵活性 ·可通过显示组件或计算机/PLC进行设置和操作。 ·数量众多的可配置的控制输入和输出口: 7个数字输入口/2个模拟输入口/1个光纤输入口, 3个数字输出口/2个模拟输出口/1个光纤输出口。 ·串口通信- RS485/RS232标准: 支持的软件协议包括Modbus、DeviceNet、Interbus、Remote I/OTM等等。·PID过程控制器 ·在Windows下运行的Vy sta?软件可允许在特定场合对变频器进行自定义设置。 优异性能

·开环模式提供多种不等的电机速度,最小可低于1赫兹。 ·闭环矢量控制用于高性能要求的场合,即零速度下提供250%的力矩。 适用于苛刻的工业环境 ·IP54封装保证苛刻环境下的运行可靠性。 ·适应高达50℃的环境温度等级。 认证及核准 ·Ultradrive Elite 内置滤波器,完全符合EMC标准,即无需附加的滤波器。 ·符合主要的国际标准,包括BS EN61010-1、AS/NZS 2064-1、BS EN61800-3。 ·依照AS/ZNS(ISO)9001:1994质量管理标准设计制造。 VYSTA工程软件介绍 增强的性能 ·Vysta? for Windows软件可以针对特定应用对变频器的配置进行定制。 ·配置系统控制程序,如多速度、多加速度应用场合,起重机控制,多泵系统和卷扬机。·Elite Series交流电机变频器可以存储多个Vysta应用程序。这样,一台标准变频器可以变成一台起重机专用变频器,只需选择合适的程序即可。 ·Vysta软件支持包括:全面的程序帮助菜单,在线网络支持以及内部培训课程。 超乎寻常的灵活性 ·Vysta软件是一个基于Windows的编程平台,它对用户非常友好,且十分灵活,能够使用拖放技术简化配置。 ·独一无二的图形化用户界面(GUI),可以简化变频器编程。

长安大学交流调速课程设计

长安大学交流调速课程设计

一.摘要 变频调速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将变频调速技术用于供水控制系统中,具有高效节能、水压恒定等优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节能、环保已成为社会建设的主题。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供水系统的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供水的可靠性、稳定性、经济性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自动化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技术在供水系统的应用,高性能、高节能的变频恒压控制的供水系统已成为现在城市供水管理的必然趋势。本次课程设计采用CPM1A PLC控制器结合富士变频器控制两台水泵的各种转换,实现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功能,并且实现故障转换与报警等保护功能,使得系统控制可靠,操作方便。 二.设计要求 一楼宇供水系统,正常供水量为30m3/小时,最大供水量40m3/小时,扬程24米。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组成一闭环调节系统,控制水泵的运行,保证用户水压恒定。当用水量增大或减小时,水泵电动机速度发生变化,改变流量,以保证水压恒定。 要求设计实现: ⑴设二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正常工作时,始终由一台水 泵供水。当工作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泵自投。 ⑵二台泵可以互换。 ⑶给定压力可调。压力控制点设在水泵出口处。

⑷具有自动、手动工作方式,各种保护、报警装置。采用OMRON CPM1A PLC、富士变频器完成设计。 三.方案的论证分析 传统的小区供水方式有: ⑴恒速泵加压供水方式 该方式无法对供水管网的压力做出及时的反应,水泵的增减都依赖人工进行手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为保证供水,机组常处于满负荷运行,不但效率低、耗电量大,而且在用水量较少时,管网长期处于超压运行状态,爆损现象严重,电机硬起动易产生水锤效应,目前较少采用。 ⑵气压罐供水方式 气压罐供水具有体积小、技术简单、不受高度限制等特点,但此方式调节量小、水泵电机为硬起动且起动频繁,对电器设备要求较高、系统维护工作量大,而且为减少水泵起动次数,停泵压力往往比较高,致使水泵在低效段工作,也使浪费加大,从而限制了其发展。 ⑶水塔高位水箱供水方式 水塔高位水箱供水具有控制方式简单、运行经济合理、短时间维修或停电可不停水等优点,但存在基建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维护不方便,水泵电机为硬起动,启动电流大等缺点,频繁起动易损坏联轴器,目前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 综上所述,传统的供水方式普遍不同程度的存在浪费水力、

PLC控制变频器课程设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题目:PLC控制变频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设计成绩: 2017 年9月29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1通过本次对PLC监控系统的设计,使我们加深了对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认识。特别是对西门子S7-200型PLC的深入了解。把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PLC自动化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然而在不同的应用中,客户对控制的需求千差万别,在一些对控制系统资源要求较高、控制功能要求复杂的应用中,PLC一般能很好的满足实际生产的多方面需求。所以,学好PLC技术,并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是我们今后从事PLC研究、开发和运用所必备的。理论应密切联系实际。 1.2进一步熟悉监控组态软件图形开发环境和运用环境的使用;依据仿真驱动程序创建组态实时数据库、建立实时趋势,掌握复杂对象的组态和脚本语言的运用方法.;设计此工程系统;掌握组态软件在工程上的使用方法;最终能够实现上位机与下位机的连接。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2.1按照接线说明,将上位机与PLC(RS232-485)连接;PLC与变频器连接;变频器与电机 连接。(变频器与PLC接线:变频器3、4 分别接PLC的模拟模块V0和M0,9接PLC地(M)5、6分别接PLC输出端Q0.4和 Q1.1,5是启动,6是正反转2。) 2.2上位机监控界面设计。包括: 2.2.1电机、变频器、计算机、PLC; 2.2.2启动、停止、正转、反转、升频、降频等按钮的设置; 2.2.3初始频率值的设定,启停值设定; 2.3编写PLC温度控制程序。 2.4设置变频器参数P700和P1000设置为2。 2.5 进行上下位机连接。包括: 2.5.1 设置PLC的I/O驱动; 2.5.2 定义数据库变量,包括电机的升降频,正反转,给定频率变量; 2.5具体控制如下: 2.5.1 PLC与上位机的通讯,下载程序。 2.5.2启动计算机的监控画面,输入初始频率值。然后写入1,则电机启动;写入非1 的数,则电机停止。 2.5.3 点击不同按钮实现对改变电机不同状态。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样本

中南大学 《工程训练》 ——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异步电机变频调速 指引教师:黎群辉 设计人:冯露 学号: 专业班级:自动化0906班 设计日期:9月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摘要 近年来,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及其有关技术研究己成为当代电气传动领域一种重要课题,并且随着新电力电子器件和微解决器推出以及交流电机控制理论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还将会获得巨大进步。 本文对变频调速理论,逆变技术,SPWM产生原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本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数字化三相SPWM变频调速系统,以8051控制专用集成芯片 SA4828为控制核心,采用IGBT作为主功率器件,同步采用EXB840构成IGBT驱动电路,整流电路采用二极管,可使功率因数接近1,并且只用一级可控功率环节,电路构造比较简朴。 V控制,同步,软件程序使得参数输入和变频器运营方式变本文在控制上采用恒 f 化极为以便,新型集成元件采用也使得它开发周期短。 此外,本文对SA4828三相SPWM波发生器使用和编程进行了详细简介,完毕了整个系统控制某些软硬件设计。 V控制,SA4828波形发生器 核心字:变频调速,正弦脉宽调制, f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目与意义 (1) 1.2本次设计方案简介 (2) 1.2.1 变频器主电路方案选定 (2) 1.2.2 系统原理框图及各某些简介 (3) 1.2.3 选用电动机原始参数 (4) 2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及办法 (5) 2.1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原理 (5) 2.2 变频调速控制方式及选定 (6) V比恒定控制 (6) 2.2.1 f 2.2.2 其他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3变频器主电路设计. (13) 3.1 主电路工作原理 (13) 3.2 主电路各某些设计 (13) 3.3. 采用EXB840IGBT驱动电路 (15) 4控制回路设计 (16) 4.1 驱动电路设计 (16) 4.2 保护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过、欠压保护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过流保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控制系统实现 (19) 5变频器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流程图 (22)

《交直流调速系统系统课程设计》

《交直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一、性质和目的 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在学完本课程理论部分之后,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取工程设计技能的能力;综合计算及编写报告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根据指导教师所下达的《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 2.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任务书要求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2)主电路设计:主电路结构设计(结构选择、器件选型、考虑器件的保护)、变压器的选型设计; (3)控制回路设计:控制方案的选择、控制器设计 (4)保护电路的选择和设计 (5)调速系统的设计原理图,调速性能分析、调速特点 3.编写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熟练掌握主电路结构选择方法、主电路元器件的选型计算方法。 2.熟练掌握保护方式的配置及其整定计算。 3.掌握触发控制电路的设计选型方法。。 4.掌握速度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的典型设计方法。 5.掌握绘制系统电路图绘制方法。 6.掌握说明书的书写方法。 四、对设计成品的要求 1.图纸的要求: 1)图纸要符合国家电气工程制图标准; 2)图纸大小规格化(例如:1#图,2#图); 3)布局合理、美观。 2.对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1)说明书中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目录 ②课题设计任务书; ③调速方案的论证分析(至少有两种方案,从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和选择; ④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 ⑤变压器的接线方式确定和选型; ⑥主电路元器件的选型计算过程及结果; ⑦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的选型和设计; ⑧调速系统的总结线图 系统电路设计及结果。 2)说明书的书写要求 ①文字简明扼要,理论正确,程序功能完备,框图清楚明了。 ②字迹工整;书写整齐,使用统一规定的说明书用纸。 ③图和表格不能徒手绘制。 ④附参考资料说明。

变频器课程设计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 设计思路、方案选择 (1) 2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1) 3 软件设计 (3) 4 程序调试 (3) 4.2 程序调试 (4) 5 力控组态及调试 (4) 5.1 力控组态: (4) 5.2 组态调试: (5) 6 心得体会; (6) 7 参考文献 (6) 8 附录1、程序清单 (7) 9 附录2、变频器参数 (15)

1 设计思路、方案选择 设计四台电机构成的变频调速同步控制系统:四台电机速度可以同步升降,也可以微调,1#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同步微调,2#电机微调1#不同步微调,其他电机须同步微调,3#电机微调1#和2#不同步微调,4#电机同步微调,4#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均不同步微调。 采用西门子S7-200PLC和MM440变频器。每台电机设有启动/停止按钮和速度微升/微降按钮。每台电机设有单机/同步选择开关。采用力控组态软件进行远程控制 2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图2-1变频器主电路

图2-2 PLC硬件电路

图2-3 I/O地址分配 3 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以下原则: 1.程序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其中负荷分配、速度增减、初始化、紧纸、速比计算、校验、数据发送、接收等功能由子程序完成,这样结构程序较为简洁。 2.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对传动点进行处理,简化程序,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3.采用中断子程序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确保数据准确快速的传输。 4.必要的软件保护措施,以免造成重大机械损害。该程序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使用不同的变频器时,只需要进行相应协议的格式定义,即对数据发送、接收、校验程序作相应修改即可满足纸机运行的需要。 4 程序调试 4.1 程序设计 1.在编写程序时,我们分别为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设置了启停,同步增减,微调增减的开关量控制,并为其分配了I/O地址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综合训练三 一、综合训练项目任务书 综合训练项目: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目的和要求:加强对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及变频器的理解;应用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及变频器解决交流电机变频调速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促成“富于探索精神,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敏锐的观察事物以及分析处理事物的能力”的目标实现。 成果形式: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说明书。 相关参数:参看《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冯清秀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P291~316。 一、综合训练项目设计内容 1.变频调速系统 1.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一般电动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称为定子,旋转部分称为转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定律、全电流定律、电路定律和电磁力定律等基础上的。当磁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磁极的磁力线切割转子导条,导条中就感应出电动势。电动势的方向由右手定则来确定。因为运动是相对的,假如磁极不动,转子导条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导条中同样也能感应出电动势来。在电动势的作用下,闭合的导条中就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旋转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使转子导条受到电磁力,电磁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确定。由电磁力进而产生电磁转矩,转子就转动起来。 1.2 变频调速原理 变频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图1.1所示。 通用变频器由主电路和控制回路组成。给异步电动机提供调压调频电源的电力变换部分,称为主电路。主电路包括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又称平波回路)、逆变器。

图1.1 变频器简化结构图 ⑴整流器。它的作用是把工频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 ⑵平波回路(中间直流环节)。由于逆变器的负载为异步电动机,属于感性负载。无论电动机处于电动状态还是发电状态,起始功率因数总不会等于1。因此,在中间直流环节和电动机之间总会有无功功率的交换,这种无功能量要靠中间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电容器或电感器来缓冲,所以中间直流环节实际上是中间储能环节。 ⑶逆变器。与整流器的作用相反,逆变器是将直流功率变换为所要求频率的交流功率。逆变器的结构形式是利用6个半导体开关器件组成的三相桥式逆变器电路。通过有规律的控制逆变器中主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可以得到任意频率的三相交流输出波形。 ⑷控制回路。控制回路常由运算电路,检测电路,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电路,驱动电路和制动电路等构成。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对逆变器的开关控制,对整流器的电压控制,以及完成各种保护功能。控制方式有模拟控制或数字控制。 2.系统的控制模型 本系统的结构如图1.2所示。

变频器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案例

变频器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案例 1、交流变频调速的特点 1.1 减少功耗降低成本 纺织厂离不开空调设备。当空调电机使用变频调速器控制后,降低了功耗,大大节省了用电支出。据某公司提供的数据,全年12台空调机可节电24余万元,空调用电单耗平均下降了6、7个百分点。 1.2 简化了机构提高了性能 通过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工控机的控制,再经变频调速器实现多电机的同步协调运转。根据生产工艺曲线控制各机构的运动,进而简化了机构。比如粗纱机利用交流变频调速,去掉了锥轮变速机构,从而克服了锥轮变速皮带打滑变速不准的问题。 而对于细纱机来说,由于利用变频调速器去掉了成形机构中的成形凸轮,进而克服了由于成形凸轮所造成的桃底有停顿、桃顶有冲击的现象。使得细纱卷形状良好。以便于下一道工序的高速退绕。同时利用变频调速器控制主电机的变速来控制锭子的转数,使得细纱在大中小纱时转速在变化,以减少纱的断头率。 2、交流变频技术的应用 变频器控制的纺织机械所用的交流电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就是常用的Y系列的交流异步电机。这种电机主要应用于调速精度要求不高、调速范围不大的纺机上。而另一类为交流变频调速专用异步电机。主要用于调速精度要求高、调速范围大的机器上。 下面介绍一下不同形式的变频器。 (1)用变频器开环控制异步电机调速称为V/F形式。这种方式电路简单、可靠。但调速范围在10:1范围以内,调速精度较低2% ~ 5%,并且低速性能不理想。因此多用于针织机或要求不高的纺织机械上。 (2)采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变频器。其有优良的低速特性。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加减速特性、转矩特性以及电流限制特性等。调速精度可达0.1%。调速范围在20:1范围以内。较适合印染机械的调速等。 (3)采用带速度反馈的矢量变频控制异步电机,闭环变频调速,又称交流伺服电机。调速范围可达100:1。为了提高变频器开关频率,应用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取代一般的大功率管(GTR)。可实现高频响应、高精度、智能化。适用于调速要求较高且恒张力、恒线速的分条整经机、浆纱机、热定型机以及化纤长丝纺纱设备等。 在一些设备上,如巴马格高速的卷绕头以及DLENES高速的热辊等部件,将所需电气元件与变频器及控制面板与卷绕头机械部分合为一体,更是减少了体积,增强了可靠性。 3、变频调速器在纺织中的应用实例

交流调速系统 与变频器应用(课程设计)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交流调速系统与变频器应用》课题名称: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设计 系部名称:自动控制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1 2014年12月25日

目录 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 (1) 二、系统的设计要求 (1) 三、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系统图 (1) 四、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3) 五、软件设计 (4) 六、程序调试 (5) 七、力控组态及调试 (7) 八、心得与体会 (8) 附录一参考文献 (9) 附录二程序清单 (10)

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目的 设计四台电机构成的变频调速同步控制系统:四台电机速度可以同步升降,也可以微调,1#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同步微调,2#电机微调1#不同步微调,其他电机须同步微调,3#电机微调1#和2#不同步微调,4#电机同步微调,4#电机微调,其他电机均不同步微调。 二、系统的设计要求 1、采用西门子S7-200PLC和MM440变频器。 2、设有启动/停止按钮和速度同步升/降旋钮。 3、每台电机设有选择开关和升/降微调旋钮。 4、采用力控组态软件进行远程控制 三、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系统图

单相AC 220V 图一、造纸机同步控制系统图 1)就地控制:即外部端子控制,把200PLC程序下载到PLC中,通过外部端子来实现电机的启停,同步增减和微调增减。 2)远程控制:即组态控制,把PLC与力控通过PPI电缆连接,通过组态界面上设置的按钮,开关,速度仪表实现速度的调节。

四、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 1)原理图 2)I/O分配图

五、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基于以下原则: 1)程序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其中负荷分配、速度增减、初始化、紧纸、速比计算、校验、数据发送、接收等功能由子程序完成,这样结构程序较为简洁。2)程序采用循环扫描的方式对传动点进行处理,简化程序,提高程序执行效率。3)采用中断子程序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确保数据准确快速的传输。 4)必要的软件保护措施,以免造成重大机械损害。该程序通用性强,可移植性好,使用不同的变频器时,只需要进行相应协议的格式定义,即对数据发送、接收、校验程序作相应修改即可满足纸机运行的需要。

变频器应用案例

应用案例 开关启停、旋钮调速 1、接线: 按图一所示的电路,连接空气开关、电源,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空气开关,变频器上电,键盘数码管显示0.0。 关掉电源,电源指示灯熄灭后,再连接电机、起停开关、电位器、频率表(0~10V电压表头)等,变频器和电动机接地端子可靠接地,并仔细检查。 图一开关启停、旋纽调速接线图 2、参数设定: F1.01出厂值为0,设定为1 F1.02出厂值为0,设定为1 按电机名牌设定电机参数:F1.21、F5.00~F5.04 查看F1.00的参数,旋转电位器,数码管显示的参考输入从0.0~50.0跟随电位器变化。 3、运行: 合上起停开关,变频器运行指示灯亮,输出频率从0.0Hz到达电位器设定频率。调节电位器,改变电动机转速。

按纽启停、旋钮调速 1、接线: 按图二所示的电路,连接空气开关、电源,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空气开关,变频器上电,键盘数码管显示0.0。 关掉电源,电源指示灯熄灭后,再连接电机、启动按钮、停车按钮、加速按钮、减速按钮、频率表(0~10V电压表头)等,启停按钮、加减速按钮都是常开按钮。变频器和电动机接地端子可靠接地,并仔细检查 图二按纽启停、按钮调速接线图 2、参数设定: F1.01出厂值为0,设定为4 F2.30出厂值为0,设定为2 按电机名牌设定电机参数:F1.21、F5.00~F5.04 3、运行: 按一下启动按钮,变频器运行指示灯亮,输出频率显示0.0,按下加速按钮并保持,变频器输出频率上升,电机转速升高;松开加速按钮,变频器输出频率保持不变。按下减速按钮并保持,变频器输出频率下降,电机转速降低;松开减速按钮,变频器输出频率保持不变。按一下停车按钮,变频器停车,运行指示灯灭。

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皖西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机电学院 专业:10电气 课程设计题目:双闭环串级交流调速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诚学号:2010010694 起迄日期: 6 月17日~ 6 月28日课程设计地点:电机与拖动控制实验室 指导教师:世林 下达任务书日期: 6 月17日

摘要 本设计介绍了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概况及其研究意义,同时提出了本设计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接着对系统各部分所需元器件进行比较选择并进行总体设计,最后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对双闭环交流调速系统进行辅助设计,进行参数计算和近似校验。 在调节器选择方面,本设计选择的PI调节器,使得线路大为简化,且性能优良、调试方便、运行可靠、成本降低。触发电路则采用一种新型高性能集成移相触发器(MC787)设计的触发电路,它克服了分立元件缺点,抗干扰性优良,具有输入阻抗高、移相围宽、装调简便、使用可靠、只需一片MC787就可以完成三相相移功能,使用效果较好。 目录

1 绪论 (3) 1.1研究交流调速系统的意义 (3) 1.2本设计所做的主要工作 (3) 2 交流调速系统 (3) 2.1交流电机常用的调速方案及其性能比较 (3) 2.2三相交流调压调速的工作原理 (4) 2.3双闭环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 (5) 2.3.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6) 2.3.2 稳态结构图和静特性 (6) 3 电路参数计算 (9) 3.1系统主电路的参数计算....................................................... .9 3.2根据系统方块图进行动态计算 (9) 3.3调节器的设计参数计算 .................................................. . (11) 3.3.1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 .12 3.3.2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14 4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6 4.1调节器的选择和调整 . (16) 4.2触发电路的设计 (16) 4.3串级调速系统设计 (18) 4. 4双闭环系统设计........................ (19) 5 仿真........................................ .. (21) 6设计体会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指导老师: 班级:机检1112班 组员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学院机检1112 班学生 课程设计课题: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及仿真 一、课程设计工作日自 2015 年 1 月 12 日至 2015 年 1 月 23 日 二、同组学生: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包括课题来源、类型、目的和意义、基本要求、完成时 间、主要参考资料等): 1、目的和意义 交流调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加深对所学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等)的理解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设计实际系统的能力,特开设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 2、具体内容 写出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 (1)各主要环节的工作原理; (2)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启动、制动以及逻辑切换过程); (3)调节器参数的计算过程。 2.画出一张详细的电气原理图; 3.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软件对整个调速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对计算得到的调节 器参数进行校正,验证设计结果的正确性。将Simulink仿真模型,以及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转速波形图附在设计说明书中。 4、考核方式 1.周五采用口试方式进行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成绩按百分制评定。其中小组分数占60%,个人成绩占40%(包括口试情况和上交材料内容); 2.每天上午8:30--11:30在综合楼226房间答疑。 五、参考文献 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

变频器课程设计

目录 一、变频器的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变频器的发展前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变频器的组成与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变频器的设计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变频器的主要参数的选取和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交流侧阻容吸收环节R、C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平滑滤波电容C’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的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变频器主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整流电路和上电缓冲电路..................................................................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逆变电路..............................................................................................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驱动电路..............................................................................................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开关电源电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变频器控制电路的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保护采样电路......................................................................................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微机处理芯片电路..............................................................................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变频器的控制方式选择......................................................................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个人小结 (16) 七、参考文献............................................................................................................................ (17)

用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用单片机控制的电机交流调速系统设计 摘要 单片机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思想是用转差频率进行控制。通过改变程序来达到控制转速的目的。由于设计中电动机功率不大,所以整流器采用不可控电路,电容器滤波;逆变器采用电力晶体管三相逆变器。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由主回路,驱动电路,光电隔离电路,HEF4752大规模集成电路,保护电路,Intel系列单片机,Intel8253定时记数器,Intel8255可编程接口芯片,Intel8279通用键盘显示器,IO接口芯片,CD4527比例分频器和测速发电机等组成。回路中有了检测保护电路就可以使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有了保障。非传统的CMOS变革了存储器技术。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依靠DRAM 作为主要的存储体。不幸的是,随着芯片的缩小,只有芯片外围速度上的增长——处理器芯片和它相关的缓存速度每两年增加一倍。这就是存储器代沟并且是人们焦虑的根源。存储技术的一个可能突破是,使用一种非传统的CMOS管,在计算机整体性能上将导致一个很大的进步,将解决大存储器的需求,即缓存不能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MCS-51单片机;HEF4752;8253定时器;晶闸管;整流器

Exchange the speed of adjusting to design systematically with the electrical machinery that the one-chip computer controls ABSTRACT Frequency conversion that one-chip computer control transfer speed systematic design philosophy with transfer to difference frequency control. Achieve the goal of controlling rotational speed through changing the procedure . Because the motor is not big in power in the design, the rectifier can not adopt controlledly the circuit, the condenser strains waves; Going against the becoming device adopts three phases of the electric transistor to go against the becoming device. The systematic ensemble architecture is by the main return circuit mainly, drive the circuit, the photo electricity isolates the circuit, HEF4752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protects the circuit, the Intel series one-chip computer, Intel8253 timing count device of,Intel8255 programmable interface chip,Intel8279 keyboard not in common use display, IO interface chip, CD4527 proportion frequency division device and tests the speed such composition as the generator ,etc.. Have the dependability that can make the whole system operate of measuring and protecting the circuit to the return circuit.Unconventional CMOS could revolutionalize memory technology. Up to now, we DRAMs for main memory. Unfortunately, these are only increasing in speed marginally as shrinkage continues, whereas processor chips and their associated cache memory continue to double in speed every two years. The result is a growing gap in speed between the processor and the main memory. This is the memory gap and is a current source of anxiety. A breakthrough in memory technology, possibly using some form of unconventional CMOS, could lead to a major advance in overall performance on problems with large memory requirements, that is, problems which fail to fit into the cache.

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之令狐文艳创作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说明书 令狐文艳 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The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based on PLC design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1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研究和设计的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变频调速系统的成果,在本次的设计中,我的设计系统主要由PLC、变频器、电动机等几部分组成。经过本次设计和研究,使我对所有器件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PLC有了更多的了解:PLC是能进行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的工业计算机。首先我们查阅各个器件的资料,先对其有个明确的认识,然后通过老师的指点明白了整个系统的大概工作原理框图后,通过学习资料与老师指点将硬件设备连接成功。本文综合应用电子学与机械学知识去解决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变频调速系统,本次设计选用三相异步交流电机,而 PLC和交流电机无论在工业还是生活中都是应用最广,因此本次设计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PLC;变频器;电动机;调速

目录 1 引言1 1.1 概述1 1.2设计内容1 2 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析和总体思路2 2.1 系统功能设计分析2 2.2 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2 3 PLC和变频器的选择3 3.1PLC的概述3 3.1.1 PLC的基本结构3 3.1.2 PLC的工作原理5 3.1.3PLC的型号选择6 3.2变频器的选择和参数设置6 3.2.1 变频器的选择6 3.2.2 变频调速原理7 3.2.3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8 3.2.4 变频器的快速设置8 4 开环控制设计及PLC编程9 4.1 硬件设计9 4.2 PLC软件编程10 4.2.1设计步骤10 4.2.2系统流程框图10 4.2.3 程序的主体11 4.2.4 控制程序T形图11 5 PLC系统的抗干扰设计17 5.1 变频器的干扰源17 5.2 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17 5.3 主要抗干扰措施18 5.3.1 电源抗干扰措施18 5.3.2 硬件滤波及软件抗干扰措施18 5.3.3 接地抗干扰措施18 结论与心得19 参考文献20 附录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