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静电消除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技术资料
大连东强防静电技术有限公司
二00八年十一月
目录
一、概述 (1)
二、人体静电 (2)
1、人体静电带电方式 (2)
2、人体静电参数 (3)
3、人体放电的危害和管理指标 (3)
4、典型气体引燃能量 (3)
5、人体静电的标准规定 (4)
(1)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4)
(2)GB13348-9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5)
(3)SH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5)
(4)静电安全指南(日本)1988 (5)
(5)英国BS 5958 第2部分1991 《防静电技术规范》 (9)
(6)《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管理暂行规定》 (10)
三、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10)
1、试验对比 (10)
2、产品应用情况 (14)
3、产品规格与安装位置 (14)
4产品设计依据 (17)
5人体静电消除器产品推荐建议 (18)
四附件 (19)
1、DQJ-5-Ⅰ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0)
2、DQJ-5-Ⅱ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2)
3、DQJ-5-Ⅲ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使用说明书 (24)
DQJ-5本安型人体静电消除器
一、研发背景与必要性
石油化工介质处理现场,多数处于可燃气暴露或存在气体泄露的高危场
所,如装车、装船操作,油罐采样、测温、检尺操作,装置区采样操作,
容器气体置换或吹扫清洗操作等等。在这些作业中,人体活动静电是现场
作业不可避免的隐患源。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石化企业人体静电事故
的高峰期。如北京某炼厂1971年“5.3”航煤槽车采样爆炸,北方某加油站
1976年3月、5月和1977年4月测温爆炸,上炼1981年“5.28”甲苯罐测温爆炸,抚油二厂1985“10.15”航煤罐采样爆炸等。这期间国外同类事
故报道亦较多,如日本1961年4月二甲苯采样爆炸,1972年“1.8”苯罐
采样爆炸,1976年1月苯罐采样爆炸等。针对人体静电事故频发现象,各
国都制定或修改了原静电管理规定,并开发了导静电绳、防静电工作服等
相应产品,与人体作业相关的静电事故明显减少。但最近一个时期国内类
似事故又有所增加,如2000“12.12”、2002年“2.2”陕西永坪炼厂汽油罐
采样着火事故,2002年“3.19”大连石化调和油罐闪爆事故,2004年9月
泰州石化装置区采样着火事故,2005年春季济南某厂上罐采样着火事故等。
这个现象在国外也有类似事故报道,如日本消防厅披露,在1982~1991年
国石油设备协会(HPE)披露,1992
~2005年曾发生162起汽车加油事
故,其中85%的事故与人体静电或
设备接地不良有关。
中石化安监局2002年通过中石
化安全工程研究院做了10个炼厂静
电隐患调查,表1是上罐采样调研
数据,这个统计从管理侧面上暴露了当前事故现象的背景:
1、随着作业频率的增加,人们对以往事故教训和管理规定有些淡忘。如10个企业在现场作业演示中,采样绳不做接地的占90%,作业后没释放静电就盖采样口的占100%。
2、市场防静电产品质量失控,企业也没有定检制度,现场管理有时失控。如大连石化“3.19”事故后,对刚买的89根20m长采样绳进行复
其中严重不合格的约有39%(见表2)
3、现有规范或规定有漏洞,且
以限制操作为主,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较差。例如(GB/T 4756-1998)手动
采样要求作业后在采样口上风方向1m
外摸一下金属物后再盖采样口盖,其漏洞有三:①按规定,采样口1.8m半
径内均属防爆场所;②罐上所有金属物均涂复油漆,不能有效泄放人体静
电;③当导静电绳失效或没有良好接地时,人体作业很容易积聚静电,作
业中一旦触摸周围金属物,容易产生引燃性的火花放电。以上是目前事故
增加的主要漏洞,在设备操作和管理上的其它漏洞有时也会恶化人体静电
的危险。这些漏洞为:①没有穿戴合格的防静电鞋和服装;②提拉、投放
速度过快;③现场没有导静电绳专用接地端子;④采样口附近没有允许泄
放人体静电的专用接地器或消电器,等等。
综上所述,石化企业的采样、测温、检尺作业和槽车灌装作业场所是
人体静电放电几率最高的危险场所,单靠现场管理制度已不能有效限制人
体静电引燃的危险性。因此,弥补上述漏洞而研发适合防爆场所使用的人
体静电消除器,抑制当前事故趋势和改变人体静电的管理水平,是非常必
要的。DQJ-5本安性人体静电消除器即是为适合上述要求而研发的,于2006
年8月9日取得专利授权(ZL2X)。
二、人体静电简介
1、人体静电带电方式
(1)接触-分离或活动带电
人体行走、投放采样绳、摩擦滤布、塑料桶倾倒粉体或石油产品、清釜作业等,人体会积聚静电。
(2)感应带电
粉体下料包装或传送塑料薄膜、橡胶带、无纺棉,以及汽车或容器未接地装卸介质等,附近人体会感应带电。
(3)吸附或捕集带电,触摸带电介质带电
在静电喷涂、蒸汽吹扫、水雾喷射、粉尘飞扬、喷溅加油等场所作业,人体会捕集荷电“微粒”带电;当人体接触传送带等荷电介质或未接地容器时,也会带电。
2、人体静电典型参数
(1)作业人体静电电压值
人体行走静电电压:1~3kV;
一般作业人体静电电压:2~5kV。
(2)人体静电能量计算
关于人体静电能量的计算,国外标准均按“导体”来定义。
1CV2
人体静电能量计算公式推荐:W=
2
式中:
C—人体电容,平均200PF(多数情况下100~400 PF,少数可达1000 PF)V—人体静电电压
作业人体静电能量(2~5kV、200 PF):0.4~2.5 mJ。
人体有电击感的临界电压:≥3kV,放电能量≥0.9mJ。
3、人体放电的危害和管理指标
人体放电形式主要为:
(1)带电人体与接地体的放电,多数为火花放电。
(2)带电介质与人体的放电,多数为刷形放电。
(3)人体与人体之间的放电,多数为火花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