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几种特殊句式简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与”
“以何” “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向”
“向东”
• 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 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 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信而见疑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 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一)省略主语
文言文的几种特殊句式简版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高考题型:句子翻译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 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从历年的高考情况来看,需重点掌握 判断句、被动句、 倒装(变式)句、 省略句四种,此外还有固定句式。 。
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
“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不信自” “未之有”
“未有之”
“不余欺”
“不欺余”
“未之闻”
“未闻之”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兄嫂是依。
规律三: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1、何以战? “何以”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害?”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译文: (2)它们是异类,防范它们如果很周到,怎么会成为人类的祸害? (3)听到同类之间互相残害却置若罔闻,(这)难道是先人后己的君子之道吗?
链接高考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3、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 做主谓倒装。
•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 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不仁哉!梁惠王也 。
链接高考 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 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
Fra Baidu bibliotek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 “对自己怎么样”, 可译为“我”。如: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翻译下列句子:
1、诚请见教。 2、望见谅。 3、请勿见笑。
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希望原谅我。 请不要讥笑我。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中心词“主─[状] ─谓─ (定)中心词─“宾” ,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 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形式:
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重为乡党所笑。
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置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何操” “安在” “何为”
“操何” “在安”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得复见将军于此
格式三:形+(于+宾语)
•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 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基本形式: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现代汉语 状语置于谓语之前 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 古代汉语
状语常置于谓语之后 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
1、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4、申之以孝悌之义 格式一:动+(以+宾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 ②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③生乎吾前 格式二:动十于(乎,相当“于”)十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