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北大金融硕士货币银行学复习方法
![北大金融硕士货币银行学复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ef771ef12d2af90242e627.png)
北大金融硕士货币银行学复习方法一、货币银行学框架货币银行学这门学科按字面的意思分为货币和银行两部分。
现代的经济是货币经济,也就是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必须依靠货币来进行。
货币是基于人们对货币发行当局的信任而存在的,货币的出现为复杂的资源分配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机制,即价格机制,通过价格决定每个人应该得到什么,应该生产什么,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是,这样一来经济的运行便对货币产生了依赖,货币不断的发展进化产生了金融市场,货币从一种依附于实体经济的工具转变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价值运动形式,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的交易规则,甚至反过来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社会中有足够的资源供厂商进行投资,但是如果货币的供给量不足,由于缺乏支付的媒介,这些资源就不能被厂商用来投资。
尽管从实体经济方面看投资是有利可图的,但货币市场却限制了这一行为。
正如麦金农所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们研究货币理论,讨论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研究货币理论,必须了解货币市场中最重要的两种机构,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是货币发行者和货币政策制定者,为经济体提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通过其转账结算制度和部分准备金制度创造存款,发放贷款,引导资金流动,进而引导社会资源流动。
二、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把握好货币的本质是学好货币银行学的关键,要明确货币运动的背后是社会资源所有权的转移,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而进行的。
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可以按照上述思路思考,也许会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货币银行学的重点是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
其中货币供给乘数模型是历年命计算题的重点,请读者熟练掌握其中各个参数的意义。
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一般会结合当年经济实事命论述题,请读者记住各个学派的观点,复习时多联系实际。
证券投资是一定的投资主体为了获取预期的不确定的收益购买资本证券以形成金融资产的经济活动。
简言之,证券投资就是购买资本证券。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ceab4dcad51f01dc281f197.png)
货币银行学4+0复习提纲第二章第一节一、货币形态的演进和发展a)足值货币i.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同其他一款商品相交换。
ii.足值货币的基本特征1.足值货币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2.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品世界的一切商品相交换的。
3.足值货币本身内含着否定自身的基因。
b)表征货币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券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
典型的表征货币是银行券。
c)※信用货币i.信用货币的产生以出票人信誉为基础,表现商业信用中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凭证,可称之为商业信用货币。
银行信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发挥着货币的职能。
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其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
ii.信用货币的形式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形式主要是现金和存款。
iii.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央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质本位货币,债务货币,强制性,通过银行调控d)电子货币二、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第二节一、货币的本质a)货币是商品b)货币是一般等价物c)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二、现代信用货币的计量a)M0现钞=流通中现金b)M1狭义货币= 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分存款c)M2广义货币= 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第三节一、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a)货币材料的确定b)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c)本位币、辅币及其清偿能力i.※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95f590bed5b9f3f80f1c1a.png)
何体现出来的?
• 5.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机构设置有何特色,对我 国有何参考意义?
2020/5/17
• 6.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还不宜使用利率或汇率 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 7.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政策有哪几类 以及具体内容是什么?
• 10.商业银行何以有信用创造能力?影响商 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是什么?
• 1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2020/5/17
• 二、计算题 • 1.某银行接到一客户的要求,贴现一个月后
到期的面值为20万的零息票债券,贴现率 为8.4%(年息),请计算贴现利息和实际 贴现利率。
2020/5/17
2020/5/17
• 4.试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并说明 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5.马克思是如何分析揭示利息本质的? • 6.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在哪些方
面?
2020/5/17
• 7.预期理论是如何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的? 如果1年期的证券利率为3%,预期1年后1 年期的证券利率为7%,那么根据预期理论 ,2年期的证券利率是多少?
2020/5/17
第四章 商业银行
• 一、问答题 • 1.为什么信用证会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国
际结算方式? • 2.混业经营有何利弊?你赞成在我国引入混
业经营吗? • 3.解决业主代理人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2020/5/17
• 4.如何理解赢利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对立 统一?
• 5.请说明负债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述 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的主要内容。
?
2020/5/17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ec2939471fe910ef12df8c4.png)
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复习提纲撰写人:唐稚欣一、货币1.价值形式:以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方式,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其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有过四种价值形式:简单或偶然;总和或扩大;一般、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形态的生产关系。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货币是表现一些商品价值的工具;货币具有直接同一些商品相交换的能力3.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所发挥的职能。
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a.特点: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要通过价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被当作财富保存时所发挥的职能a.特点:必须既是现实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必须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b.职能的扩展加强:作为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准备金贮藏c.金属货币流通与纸币流通下货币贮藏的作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量的作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能否发挥贮藏手段职能关键在于纸币能否稳定地代表一定的价值量。
(3)支付手段:即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形态单方面转移时行使的职能。
a.特点: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环节;不仅服务于商品流通,还服务于其他经济行为;实现的是跨期购买;在已有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支付链条的断裂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4)世界货币:即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4.准备制度:即规定如何建立货币发行的准备金以维持货币价值的稳定。
5.金本位制下的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的作用:作为国际支付、扩大和收缩国内货币流通、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1)金银复本位制:定义:国家法律规定的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输入的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b4d3eb1561252d381eb6e85.png)
货币银行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 货币的本身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手段、媒介。
2. 货币的本质,即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 信用货币也称债权货币,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钞票,硬币以及各种形态的存款货币为主要形态,它体现了货币持有人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得高级形态。
信用货币实际上市一种信用工具或债权债务凭证。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主要的存在形式是现金和存款。
现金货币是指在流通中得现钞通货。
3. 货币的定义:从货币的现实出发,指在购买商品和支付劳务或债务清偿中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东西。
货币通货:从经济学上,把货币等同于通货,定义太狭。
4. 货币与财富:货币经常被人们当作财富的同义词,定义太宽。
财富包含货币,货币是财富的一部分。
5. 货币与收入:收入是一个流量概念,与期间相联系。
货币是一个存量,与时点相联系。
6. 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或足值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在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7. 铸币: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
8.信用货币产生得根源:(1)受资源的有限性的决定(2)货币的性质为信用货币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3)国家可以通过立法保障和有效监督来使公众对信用货币保持信心(国家强制流通)9. 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价值标准)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职能。
表现形式:将W的价值表现为价格特征:非现实性,观念上的或想象的作用:使会计核算成为可能(二)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媒介的职能(交易媒介)特征:现实性,必须是现实的,但可以是不足值的,甚至可以是货币符号作用:降低了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利益(三)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他一般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他是有条件的币值稳定(四)支付手段,①单方面转移②他是由商品的赊销,预付性产生的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缺点:隐含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五)世界货币,表现:①作为国际间的一般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主要职能)②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③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支付的一种手段10. 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名义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又被称作“币制”或“货币本位制”11.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货币材料稳定:简称“币材”,指用来充当货币的商品,数量上无限的,自然属性比其他任何材料都优越②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③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主币和辅币:主币亦称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04819f928ea81c758f578fc.png)
《货币银行学》复习第一章货币第一节货币的职能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换媒介、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四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而贮藏价值和支付手段是货币的派生职能。
一、价值尺度(Standard of Value)1、概念:货币可以用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2、特点: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要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就可以,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
二、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1、概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可以是没有十足价值的货币符号。
3、执行交换媒介的货币必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流通中商品的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三、贮藏价值(Store of Value)1、概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替代品和独立的价值形态保存和收藏。
2、特点: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价值,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四、支付手段(Means of Payment)1、概念: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用于清偿债务、缴纳赋税、支付工资和租金。
2、特点: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二节货币形式及其演变货币形式的演变集中在货材料的变化上。
从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可以分为:一、实物货币(Material Currency)二、金属货币(Metallic Currency)三、代用货币(Substitute Currency)四、信用货币(Credit Currency)五、电子货币(Electric Currency)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的内容:1、确定货币金属2、确定货币单位3、金属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1)本位币(Standard Money):①概念:又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货币。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大纲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25b17ca4afe04a1b071de3b.png)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大纲《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大纲关于复习大纲的说明一、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
二、期末考试题型有3种,全部为客观题,包括:①单项选择题;②多项选择题;③判断题;分数分布:单选20题40分,多选10题30分,判断10题30分;三、期末考试范围:1-10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1、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本位币一定是。
A、足值货币B、金属货币C、无限法偿D、有限法偿2、在金银复本位制中,假如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5,而此时金银的市场比价为1:16,根据格雷欣法则,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金币驱逐银币B、银币驱逐金币C、金银币同时退出市场D、金银币仍按法定比价流通3、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三者的关系是。
A、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C、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D、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4、交易账户的存款属于。
A、M1B、M2C、M3D、准货币5、间接信用控制中的,旨在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A、道义劝告B、信用分配C、窗口指导D、利率限额6、票据贴现贷款银行计息的时间是。
A、从票据发行日至票据到期日B、从票据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C、从票据发行日至票据贴现日D、从票据发行日至票据承兑日7、基础货币是指。
A、商业银行准备金存款和公众手持现金B、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和公众手持现金C、商业银行库存现金和活期存款D、中央银行外汇资产和证券资产8、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
A、增加基础货币供给B、减少基础货币供给C、扩大财政赤字D、减少财政赤字9、凯恩斯认为,货币的投机需求是。
A、与收入同方向变化B、与收入反方向变化C、与利率同方向变化D、与利率反方向变化 1 10、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是。
A、与收入同方向变化B、与收入反方向变化C、与利率同方向变化D、与利率反方向变化11、在借贷期限内不进行调整的利率是。
货币银行学复习纲要
![货币银行学复习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9ca6113526fff705cd170a6d.png)
(一)货币银行学复习纲要1、有限法偿才干:即法律规则的有限制偿付才干。
法律维护取得这种才干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置商品、支付效劳、结清债务、缴征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2、格雷欣法那么: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假设在同一地域同时流通两种货币,虽然规则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钱高于法定价钱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参与来进入贮藏或输入国外;而实践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那么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那么〞。
3、利率:利息率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其相应贷出资金额〔本金〕的比率。
表达借贷资本和生息资本增值的水平,是权衡利息量的尺度。
利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微观经济运转和微观经济运转都有重要作用。
4、信誉:经济学中的信誉专指借贷活动。
信誉活动双方所构成的是债务债务关系,这种关系的树立以债务人对债务人的信任为基础。
5、活动性圈套:当利率低至一定水平,投资者以为其只能够上升而不会继续下降时,他们就会持有手中的货币,这样货币需求就会有限缩小,这样即使添加货币供应,也不会招致利率下降。
即货币供应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平整局部相交时,无论怎样添加货币供应,货币都会被贮存起来,不会使利率下降。
6、欧洲美元:美国境外的本国银行或美国银行的本国分支机构内的美元存款或许是从这些银行处取得的美元存款。
这些银行不受美国政府的法则限制,因此存款利率较高,存款利率较低,存贷差较小,可处置巨额资金急需。
7、远期合约:是合约双方赞同在未来某个确定的时间,依照某个确定的价钱,出售或购置商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一种协议。
8、回购协议:指以出售证券的方式暂时性地取得资金。
即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的购置商签定协议,商定在未来的某一日以特定价钱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买卖行为。
实质上是一种抵押存款,抵押品为证券。
9、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运营活动。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0b60d6da38376baf1fae83.png)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名词解释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少一点。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北大版之金融复习讲义(货币银行学)
![北大版之金融复习讲义(货币银行学)](https://img.taocdn.com/s3/m/b7c95bd87f1922791688e8d1.png)
北大版之金融复习讲义-货币银行学注意:下文提及的结构与图表来自复旦出版社出版的《货币银行学》胡庆康编写这本书是指定参考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不同于西方经济学,总的来说难度要小的多,没有复杂的模型和数学推导,而且其考试的特点是只会出现名词解释、计算题(简单的套公式和加减乘除)、简答题和论述题。
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有些细枝末节根本没必要去记,但是考虑到知识系统的连贯性,不记的东西还是最好看一看,理解一下。
对于货币银行学,理论点和经济模型不是很多,大题出法很有限,其他的就是机械记忆;对于国际金融学(与黄亚均的微观经济学恰相反,本书完全使用直接标价法!),理论点和经济模型(主要还是曲线移动)比较多,好在姜波克教授在每章后面的总结里对知识点概括地非常精练和全面,如果记准它们,大题也就搞定了,其实这门课的难点在于曲线的移动。
由于有考试大纲、货币银行学习题集和国际金融学章节小结,因此下面的脉络总结将会比较简单,主要起着押题的作用,但是绝对包括所有要考的知识点。
所有大题的解答应以考纲上的原话为准,当然应该补充教材上的原话,否则论述的篇幅太短!另外要注意金融名词的英文名称,因为很有可能以英文命题!还有就是有关中国的实际问题。
金融学考试大纲的内容与复旦大学的两本指定教材几乎一样,新增点我会标出。
黑体字代表比较重要的概念,字下加阴影代表比较重要的理论点或经济模型,方框代表图形或表格。
第一篇死记篇第一章货币§1.3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货币的层次划分及其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M0、M1、M2、M3、M4),§1.4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法偿能力的规定、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第二章利息与利率§2.1利息与收益资本化收益资本化(计算题考点)§2.2利率的种类单利与复利(计算题考点),官方利率、公定利率(新增点)与市场利率,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2.3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实际利率论(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货币供求论(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陷阱”)、可贷资金论(新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影响我国利率水平的因素(利润的平均水平、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变动的幅度、国际经济的环境、政策性因素)§2.4利率的功能与作用及其发挥利率的一般功能(中介功能、分配功能、调节功能、动力功能、控制功能),利率的作用(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利率发挥作用的限制(利率管制、授信限量、市场的开放程度、利率弹性),利率发挥作用的四个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利率市场化§2.5利率的结构(考纲上没有)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计算题考点)、市场分割理论、偏好理论},利率的一般结构第三章金融市场§3.1金融市场的构成金融市场(广义和狭义),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交易对象—货币,交易者之间的关系—借贷关系,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金融市场的现代特征(市场全球化、筹资证券化、业务多元化、创新多样化),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体(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个人)、客体(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管理组织和法规制度},金融市场的基本分类(按交易对象划分、按期限划分、按交割时间划分、按交易的地域范围划分、按是否存在中介机构划分、按性质与层次不同划分)§3.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功能§3.3货币市场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银行存款、短期证券、商业票据),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政府、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货币市场的构成(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贴现市场),短期信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银行对企业提供短期信贷资金),短期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政府短期证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贴现市场(计算题考点)§3.4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期限长、流动性弱、风险大但收益大),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政府、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个人),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资本市场的构成(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证券市场),证券发行市场或一级市场{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发行主体(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债券发行价格(新增点、计算题必考!)、股票的发行价格(议价法和竞价法)、证券的发行程序},证券流通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二级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店头市场、OTC市场,第三市场)、计算机网络交易市场(第四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的功能、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会员制、公司制)、证券上市(上市标准、上市程序、停牌和摘牌)、证券的交易程序[开户、委托、竞价成交(价格优先原则、时间优先原则)、清算交割、过户]、证券的交易方式[现货交易、信用交易(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计算题考点)]}§3.5考纲上没有的一些概念联邦基金,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扬基”债券,“武士”债券第二篇理论篇第七章货币需求§7.1货币需求的涵义及其决定因素货币需求(宏观和微观层次),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收入、信用的发达程度、利率、消费倾向、心理预期、资产选择等)§7.2 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用途,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新增点,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其他变量)§7.3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交易说(MV=PT),现金余额说(M=kPY)},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M=M 1+M2=L1(Y)+L2(i)=L(Y,i)},凯恩斯学派对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鲍莫尔模型(货币需求的存货管理模型,“平方根公式”,数学公式)、惠伦模型(考纲上没有,数学公式)、托宾模型(资产选择模型)},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现代货币数量说与古典的货币数量说的区别,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总财富(恒久收入)、财富构成(人力资本对非人力资本的比率)、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因素],M/P=f(rb,re,1/p×dp/dt,w,Y/p,u),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弗里德曼难题,弗里德曼对现代货币数量说的表述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第八章货币供给§8.1存款的创造与收缩原理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创造与收缩货币存款的过程,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的基础并且全部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创造派生存款的两个条件(部分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8.2活期存款乘数的修正—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现金漏损、超额准备和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乘数的修正{d=1/(rd+rt?t+e+c’)},货币乘数{m=(1+ c’)/(rd+rt?t+e+c’)}§8.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结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会计恒等式,财政收支变化(政府通过增税或是发行债券来弥补赤字将不会改变基础货币大小;但是如果*发行货币或是由中央银行融资将会增加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和资产负债情况、黄金存量和国际收支状况、技术和制度因素},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影响通货比率的因素,影响超额准备率的因素,影响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的因素§8.4货币乘数的其他形式(考纲上没有)弗里德曼—施瓦兹分析,卡甘分析,乔顿分析§8.5考纲上没有的一些知识点冲销,已调整的基础货币,非借入准备金,自由准备金,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供给新论,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第九章货币政策§9.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和矛盾)§9.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一般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永久性准备金调节和临时性准备金调节)],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导、窗口指导(新增点)]}§9.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r→I →E→Y,机制!传导过程的两个障碍(“流动性陷阱”、投资缺乏利率弹性)},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E→I→Y,机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优点与缺陷),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与效果指标(图9-2)§9.4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的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外在时滞)、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其他因素},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考纲上没有,“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应与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起来使用)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0.1通货膨胀概述通货膨胀的涵义,爬行式、温和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公开性通货膨胀和隐蔽性通货膨胀,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和GNP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缺口§10.2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长的通货膨胀{凯恩斯学派的过度需求论(图10-1)、货币学派的理论、两种理论的比较},成本推进性通货膨胀(图10-2,解释“滞胀”),混合性通货膨胀(图9.3),结构性通货膨胀{难点!需求移动论、不平衡增长模型、劳动供给理论、斯堪的纳维亚模型[π=πW+α S(λE-λS),对象是小国开放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10.3通货膨胀的效应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促进论(菲利普斯曲线,促进论的5点理由)、促退论(促退论的5点理由)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中性论(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适应性预期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卢卡斯的理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第三阶段},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只有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才能影响收入再分配)§10.4通货膨胀的治理需求政策、收入政策(工资“指数化”),供给政策,结构调整(微观财政和微观货币政策)§10.5通货紧缩理论(新增点)通货紧缩,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货币主义的理论分析第十一章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11.1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涵义,金融抑制的根源(经济的分割性与内源性融资、政府过多干预、信贷管制),金融抑制的手段(规定利率上限、高估本币、金融管理),金融抑制的表现(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工具单调),金融抑制的后果(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11.2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涵义,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M/P)d=L(Y,I/Y,D-P*)},金融深化的内容,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贡献和影响,金融深化的教训,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新增点)§11.3中国的金融改革(了解)§11.4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动因,金融创新的内容{金融战略的创新(征服策略、变革策略、合并策略)、金融工具的创新[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Q项条例、欧洲美圆、银行商业票据、可转让提款单、自动转帐服务、隔日回购安排、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浮动利率工具、远期和期货交易、金融期权)、技术创新、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影响(正面和反面),金融创新的理论(新增点,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8b482318bd63186bdebbc63.png)
货币银行学1.试述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与其演变。
基本内容:(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准备金制度等。
)⑴规定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货币金属是规定用何种金属充当货币,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
货币单位是指规定货币的名称与所含货币金属重量。
⑵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本位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限制铸造、有限法偿。
⑶银行券、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程序⑷金准备制度(黄金储备制度)演变:(1)银本位制:以XX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银两本位制、银币本位制。
(2)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金币、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的货币制度。
a.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
b.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的比例关系由国家用法律确定。
c.跛行本位制:以金、银同为本位币,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
(3)金本位制a.金币本位制:以金铸币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国境。
b.金块本位制:也称为生金本位制。
是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只能有条件的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不能自由兑换。
c.金汇兑本位制:也称为虚金本位制。
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
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黄金。
2.简述“劣币驱良币”的现象(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3.什么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与其现实意义是什么?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为“货币性”,它取决于买卖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
它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能力的手段,也称变现力。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16983e6998fcc22bcd10d52.png)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流动性、到期收益率、费雪效应、风险溢价、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委托-代理问题、补偿余额、信用风险、利率风险、表外业务、时间不一致问题、自然失业率、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公开市场操作
二、问答题:
1、解释债务和股权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所和场外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的区别。
2、金融中介机构为什么能够实现资金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有效转移。
请列举三个理
由。
3、房产、债券等许多其他的资产都可以用作价值储藏的手段、而且回报率很高,为什么人
们一定要持有货币?
4、假定国库券和债券的利率(到期收益率)上升速度是一致的。
那么在利率上升期间,你
愿意持有1年期国库券,还是20年期国债?为什么?
5、解释流动性偏好理论。
6、根据资产需求理论,影响我们购买某种资产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资产需求?
7、利率的风险结构中,债券共同具有的三个特征是什么?每种特征的变动是如何影响利差
或风险溢价的?
8、哪三个事件会推动债券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9、为什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加剧会导致总体经济活动萎缩?
10、为什么金融危机往往源自金融自由化或金融创新?
11、银行如何降低其信用风险敞口?
12、当出现存款外流时,银行应如何创造流动性?
13、定义自然失业率,描述它与中央银行的目标有何关系?
14、为什么非借入基础货币和借入准备金的区别十分重要?
15、中央银行的贴现政策有何优缺点?
16、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有哪些优点?。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b41b3f16fc700abb68fcc9.png)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2017年北大《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整理
![2017年北大《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c0c6b3b9d528ea81c779c7.png)
2017年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本提纲涵盖2017年6月份正考和2017年10月左右重考考试范围)一、总体要求和复习指导总体要求:认真学习视频课件和教材,独立完成作业,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熟练掌握相关计算题。
复习方法:1.学习视频课程和教材。
期末复习前要认真学习视频教学课件,结合课程学习指导阅读指定教材,做好重点标记,理解学习内容并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记忆。
最后结合期末复习提纲上说明进行重点复习,理解和识记内容。
2.认真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业是考试的预演。
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可以反映学习的态度,因此,要求大家一定要避免抄袭,认真对待,独立完成,才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点。
3.充分利用课程论坛,提出问题,参与讨论。
无论是关于教材和视频教学课件内容的疑问,相关热点问题的观点,还是课程教学和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论坛上发表。
课程论坛是学习的重要补充,是良好的交流平台。
因此,特别鼓励大家参与论坛的相关讨论,这有助于同学们提高平时成绩。
4.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建议大家将所学内容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多关注一些宏观经济金融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大家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并改善学习效果。
二、复习参考资料1.参考书目: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2.视频课件3.课程学习指导4.平时作业题5.复习提纲三、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带计算器2.考试时间:90分钟3.考试满分:100分4.考试题型及分布:⑴单选题(10小题,共30分)⑵名词解释(5小题,共20分)⑶计算题(2小题,共20分)⑷论述题(2小题,共30分)四、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各知识点首先分重点和了解两大类,重点内容是我们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而了解内容虽然不是考试的重点,但单选题可能会出现,所以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阅读学习。
重点内容又分概念、理解和计算3个层次。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1e0d63283c4bb4cf7ecd14a.png)
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一般等价物:一切商品的等价物在某一商品上得到表现,这种商品即是一般等价物。
2.本位币和辅币:本位币是指按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
辅币是指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
3.劣币驱逐良币: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
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4.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5.货币流通规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流通阶段中所需要的货币量(M)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T)2)商品价格(P)3)货币流通速度(V)。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M=PT/V,这一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存在于一切发生商品交换的地方。
6.银行信用:是指银以货币形式提供个哦工商企业的信用。
7.融资性租入:是指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租赁物,然后再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形式。
出租人只负债提供资金,设备的安装、维护等由承租人负责。
期满后,租赁物可以退回或续租,也可以由承租人折价购买。
8.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利率用户金融资产期限之间的关系,是在一个时点上因期限差异的不同的利率组合9.利率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的金融工具与不同的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这种金融工具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
10.本票与汇票:商业本票是指债务人想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数额款项的债务凭证。
商业汇票是指债权人通知债务人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
11.欧洲债券:是指在另一个国的债券市场上以第三国的货币为面值所发行的债券12.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13.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
![复习提纲 (货币银行学)](https://img.taocdn.com/s3/m/5462bc38312b3169a551a419.png)
20120525货币银行学复习提纲选择题+判断题1 银行活期存款属于 M1的范畴2 物价总水平明显的.直接的上涨,属于公开型通货膨胀3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4 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基准利率。
5 我国中央银行的制度形式为单一型中央银行制。
6 在期限相同的情况下,以下利率最大的一项是同业拆借利率7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M=PQ/V。
8 投资需求膨胀是引起财政赤字和银行信用膨胀的主要原因。
9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利率。
10实行一揽子汇率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
11.商业银行经营和组织存款的首要原则是按时清偿原则。
12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是总分行制。
13资本主义银行发展过程中首先产生的是商业银行。
14货币具体的层次划分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15.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叫做派生存款1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
17.现金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MV=PT。
18.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19.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分。
20. 格雷欣法则是在双本位币制中发生作用的。
21.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22. 金融市场运行的内调节机制主要是利息和利率。
2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24.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25.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多选题1货币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职能、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贮藏手段2 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职能,具有如下几种职能包括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
3 当代金融创新主要包括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组织机构创新。
4.严重通货按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包括生产萎缩、流通混乱、.金融市场混乱。
5引起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6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有融通功能、积累资本的功能、调控功能7 可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变量:利率、货币供应量、贷款量、汇率8可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变量:准备金、基础货币等9 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是预防性监管、存款保险制度、贷款紧急援助10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资产负债失衡风险、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竞争的风险、市场风险。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9ade13ccbff121dd368376.png)
《货币银行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交换制度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2、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3、货币的职能及现代货币银行学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4、货币形式的发展5、货币制度的形成、构成要素及类型第二章信用与金融市场1、信用的本质及信用的形式2、金融工具的特性与种类3、几种主要金融工具的含义(债券、股票、支票等)4、金融工具创新的原因5、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分类6、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7、金融市场的功能8、货币市场的特征及其构成9、资本市场的特征及其构成第三章金融中介与金融机构1、金融中介的必要性2、金融中介机构的性质与职能3、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4、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第四章利息与利率1、利息的本质2、利率的种类3、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4、国外利率自由化的经验教训5、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6、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骤与措施第五章商业银行与存款创造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性质2、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3、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5、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6、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7、存款创造的基本原理和派生存款的创造过程8、影响派生存款乘数的因素9、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1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商业银行应做的努力第六章货币供给1、基础货币2、货币层次的划分3、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第七章货币需求1、费雪的现金交易方程式2、现金余额方程式3、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4、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的定义2、通货膨胀的测量3、通货紧缩的定义及种类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1、中央银行在现代信用制度下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2、中央银行的职能3、中央银行体制的类型4、货币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特点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1、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与金融结构的主要特征2、“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3、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4、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要点汇总
![《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9dbbe679b6648d7c1c7460a.png)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是反映货币本质的概念。
货币的职能和及其特点:1.价值尺度。
这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1).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相像的、思维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
(2).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3.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推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并且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4.支付手段。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的特点就是货币让渡与商品让渡在时间上相分离了。
5.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我们称其为世界货币。
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职能。
实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就是金块、银块。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
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主要形式。
汇票是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在一定期间内向收款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支付命令书,须经付款人承兑后方为有效票据。
银行的职能与作用:1.信用中介。
这是银行的基本职能。
2.支付中介.3.信用创造。
这是银行的特殊职能。
4.金融服务。
5.调节经济。
存款性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养老金基金,投资公司,金融公司等。
债券:是债务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按约定的利率和日期支付利息,并在特定日期偿还本金的书面债务凭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年春季学期经济类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本提纲涵盖2017年6月份正考和2017年10 月左右重考考试范围)一、总体要求和复习指导总体要求:认真学习视频课件和教材,独立完成作业,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熟练掌握相关计算题。
复习方法:1.学习视频课程和教材。
期末复习前要认真学习视频教学课件,结合课程学习指导阅读指定教材,做好重点标记,理解学习内容并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记忆。
最后结合期末复习提纲上说明进行重点复习,理解和识记内容。
2.认真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果。
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业是考试的预演。
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可以反映学习的态度,因此,要求大家一定要避免抄袭,认真对待,独立完成,才能很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点。
3.充分利用课程论坛,提出问题,参与讨论。
无论是关于教材和视频教学课件内容的疑问,相关热点问题的观点,还是课程教学和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论坛上发表。
课程论坛是学习的重要补充,是良好的交流平台。
因此,特别鼓励大家参与论坛的相关讨论,这有助于同学们提高平时成绩。
4.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建议大家将所学内容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多关注一些宏观经济金融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大家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并改善学习效果。
二、复习参考资料1.参考书目: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2.视频课件3.课程学习指导4.平时作业题5.复习提纲三、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带计算器2.考试时间:90分钟3.考试满分:100分4.考试题型及分布:⑴单选题(10小题,共30分)⑵名词解释(5小题,共20分)⑶计算题(2小题,共20分)⑷论述题(2小题,共30分)四、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各知识点首先分重点和了解两大类,重点内容是我们考试的主要知识点,而了解内容虽然不是考试的重点,但单选题可能会出现,所以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阅读学习。
重点内容又分概念、理解和计算3个层次。
第1章导论第2章货币一一37页小结1.重点概念:货币的定义:(书21)马克思: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从货币最基本的职能出发,货币是价值尺度与交换手段的统一)萨缪尔森:货币是可以接受的作为交易媒介的任何东西。
弗里德曼:购买力的暂栖所。
米什金:在商品和劳务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2.重点理解:货币层次的划分: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书21〜22)狭义货币:直接购买力(M1=M0(现金)+支票存款)广义货币:既反映现实购买力,又反映潜在购买力M2二M1储蓄存款(活期+定期)M3=M2其他短期流动性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货币的职能:(书23~25)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交易媒介: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3.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书25〜27)货币与经济:货币超发就是通货膨胀,货币不足就是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增长,适度的货币增长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会促进经济发展。
第3章利率的计算一一54页小结1.重点概念:单利:是指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
42页FV二PV( 1+nr)复利:也称利滚利,计算时,要将每一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计算时要将每一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连续复利则是指在期数趋于无限大的极限情况下得到的利率,此时不同期之间的间隔很短,可以看作是无穷小量。
42页FV二PV( 1+r)连续复利:43页FV二PV』现值:(书44~46),是指未来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合至U现在的价值。
1)单利现值:PV二FV/( 1+nr); 2)复利现值:PV二FV/(1+r)n; 3)连续复利现值:PV 二FVg分期付款贷款:47 页,由贷方向借方提供一定量的资金,借方定期偿还一个固定的数额给贷方,双方要讲好借款的数额,还款的期限及每次偿还的数额等条件。
息票债券:47页,这种债券的发行人按照债券的本金和票面利率定时向债券的所有者支付利息,到期后再将本金连同最后一期的利息一起支付给债券的所有者。
永久债券:48页,永久债券与息票债券相似,它也是定期支付固定的利息,不同的是永久债券的期限无限长,没有到期日。
折扣债券:48页,这种债券在发行时,以面值为基数给买主一个折扣,买债券者在持有债券期间得不至V任何利息,债券至V期时债券的发行人付给债券所有者面值的金额。
到期收益率:48页,到期收益率是使得债务工具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其今天的价格的贴现率。
常见的债务工具:⑴普通贷款;⑵分期付款的贷款;⑶息票债券;⑷永久债券;⑸折扣债券(零息债券)2.重点计算:单利和复利的计算;现值的计算;到期收益率的计算(见例题)3. 了解:利率的分类:(书39~40)年利、月利和日利(月利X 12二年利)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市场利率与官方利率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事前:实际利率二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事后:实际利率二名义利率-实际发生的通胀率72法则:所谓的“ 72法则”就是以1%勺复利来计息,经过72年以后,你的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
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利用5癬报酬率的投资工具,经过14.4年(72/5)本金变成一倍;利用12%勺投资工具,则要六年左右(72/12),能让一块钱变成二块钱。
第4章风险与收益一一73页小结。
1.重点概念:预期收益率:60页,可以理解为投资者在投资前对收益率的估计。
实际上是收益率这个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值。
风险:63页,主要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2.重点理解:资产的定义及分类:资产:企业或个人所拥有的作为价值贮藏的财富(有形)或权利(无形)。
资产的分类:实物资产(房屋、设备、存货等);金融资产(债券、股票、存款金融资产附属于实物资产,其中有:股权资产:对收入没有事先约定的量,是剩余的索取权。
债权资产:对实物资产所创造的收入流量中的事先约定的部分索取权。
资产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财富总量、预期收益率、资产流动性、风险。
(书59〜63)风险与收益的关系:65页,收益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收益高,风险大;一收益低,风险小。
3.了解:通过资产组合降低风险:67页,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构建资产组合,通过多样化投资来降低风险。
有效降低风险的办法是持有一个多样化的资产组合,也就是构造一个投资拼盘,各种资产都持有一些。
第5章金融体系的概述一一小结99页1.重点概念:直接金融:79/99页,投资者不经过金融中介进行的融资,通过市场或直接与资金盈余单位进行联系。
(如股票或债券)间接金融:79/ 99页,投资者经过金融中介(如银行等)进行的融资。
金融中介机构:99页是通过发行对自身的要求权来获得资金,然后用这些资金去购买证券或发行贷款,从而在资金盈余单位和短缺单位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的金融机构。
四类中介机构:存款机构;投资性金融中介机构;契约性储蓄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
共同基金:87页,共同基金通过向个人出售股份来筹集资金,然后用于购买多样化的股票和债券组合。
组织形式分为公司型和契约型,根据是否被赎回分为封闭型和幵放型,根据购买种类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87页,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共同基金。
与其他共同基金一样,也通过出售股份筹集资金,但是它的投资对象仅限于安全性高,流动性大的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如短期国债、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回购协议:92页,它是一种短期资金融通方式。
实际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抵押的短期贷款。
2.重点理解:货币市场工具;资本市场工具;衍生金融工具货币市场工具(一年以内):91-92页,短期国债、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回购协议、银行承兑汇票资本市场工具(一年以上):93-95页,股票、债券、抵押贷款衍生金融工具:97-98页,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认股权证、互换协议及可转换债券。
第6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一一130页小结1.重点概念:银行资本:115页,银行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之后的余额,就是银行资本。
它代表了商业银行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或者说银行所有者的净财富。
当它等于零或者负值时,银行股东便资不抵债,只能宣告破产。
因此,银行资本是商业银行所能承担的最大资产损失。
显然,商业银行的资本越充足,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小。
由于商业银行破产会直接损害存款人的利益,所以各国的银行法一般都对其他商业银行有一个最低的资本要求。
中间业务:118页,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结算业务、租赁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信用卡业务、代保管业务和信息咨询业务)同业拆借:115页,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贷款称为贴现贷款,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借贷则被称为同业拆借。
表外业务:121页,表外业务:是指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直接影响,但却能够为银行带来额外收益,同时也使银行承受额外风险的经营活动。
(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贷款销售)2.重点理解: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111-115页,资产总额二负债总额+银行资本资产(准备金、应收现金项目、同业存款、证券、贷款、其他资产)负债(支票存款、非交易存款、借款)银行资本:银行总资产-总负债3.了解:商业银行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03-110页,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集中化、全能化、电子化、国际化中国银行体系: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和外资银行共同组成。
五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商业银行的管理:123-131页一般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资产管理:1、在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前提下,力图使多余的现金资产减少到最低限度;2、尽可能购买收益高、风险低的证券;3、尽可能选择信誉良好而又愿意支付较高利率的借款者;4、在不损失专业化优势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资产的多样化来降低风险。
负债管理:1、合理利用现有的负债渠道,完善银行的负债结构,降低负债风险和负债成本;2、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尝试新的负债业务资产负债联合管理: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是缺口管理法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
1缺口管理法:是根据期限和利率等指标将资产和负债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对同一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差额,及缺口进行分析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