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研究 何达明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及其研究应用概况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及其研究应用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4299cd3ad51f01dc281f15f.png)
道 、 型堤坝等混 凝 土结构物 由于其所 处环境 和受 大
力 特 点对 混凝 土材 料从 强度 到 耐久 性 均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本 文就 高性 能 混凝 土 的性 能及 研究 应 用状况 、 发展趋 势作一 概述 。
l 高性能混 凝土 的特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冻 融 、 中性 化 、 抗 抗碱 ~集 料 反应 、 硫 酸盐 腐蚀 , 抗 以及其 它 酸性 和盐 类侵 蚀 等性 能 都能 得 到有效 的 提高。 ( ) 他 。 性能混 凝土 除了 以上性能外 , 4其 高 具有
任 准. 周文 军 : 高性 能 混凝 土的 特 性及 其 研 究 应 用概 况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 及其研 究应用概况
任 准 。 文 军 周
( 南襄城县城 建局 , 南 许 昌 4 2 7 ) 河 河 5 6 0
摘 要 : 绍 了高性 能 混凝土 的特 性 、 究应 用状况及 高性 能混凝 土的发展 趋势 。 介 研 关 键词 : 高性 能混凝 土 ; 特性 ; 应用
Ab t a t T i a e n r d c s t e c a a trs c , t e c re ts u t n o e e r h a d a p i ai n a d t e s r c : h s p p r i t u e h h r c e it s h u r n i a i fr s a c n p l t n h o i t o c o d v lp n r n so ih p ro ma c o c e e e e o me tt d fhg — ef r n e c n rt . e
性能 混凝 土长 期 的力 学稳 定性 要 求其 在 长期 的荷
土木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土木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7025b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2.png)
土木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土木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出色性能和耐久性的材料,它在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被广泛使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与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通过优化混凝土材料组成及配比设计而得到的性能卓越的混凝土。
它相较于传统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1. 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普遍具有极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这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在承受大荷载和高风险环境下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
2. 优异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耐久性。
它能够承受极端温度、化学腐蚀以及长期荷载作用,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较低的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通过控制渗透性能,减少了水分和气体的渗入,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这种特性使得它在高湿度和极端气候条件下的使用效果更加突出。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1. 成分试验高性能混凝土的成分试验是为了确定最佳的材料配比,以实现预期的性能目标。
在试验过程中,常见的成分包括水泥、沙子、骨料、掺合料以及化学添加剂。
通过调整每种成分的比例和性质,可以定制出不同性能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
2. 强度试验强度试验是评估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强度试验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和抗弯强度试验。
这些试验可以对混凝土的力学特性进行全面的评估,从而判断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3. 耐久性试验耐久性试验是评估高性能混凝土使用寿命和抗腐蚀性能的关键。
常见的耐久性试验包括抗渗透性试验、抗冻融性试验、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等。
这些试验通过模拟混凝土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行为,验证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施工试验施工试验是高性能混凝土实际应用前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施工试验中,对混凝土的浇筑、硬化和养护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以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优化措施。
施工试验不仅可以检验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结果的可行性,还可以提供现场工程人员一系列关于混凝土施工的指导。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03649095336c1eb91a375deb.png)
一、前言1824年,波特兰水泥发明,到目前混凝土材料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且混凝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由普通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发展。
自20世纪以来,混凝土就己成为房屋建筑、桥梁、水利、公路等现代工程结构首选材料,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其用量巨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种新型混凝土不断出现。
作为最主要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本身必须具有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等性能,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我国自从 1979年在湘桂铁路红水河斜拉桥的预应力箱梁中首次采用泵送C60 混凝土以来,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已走过了30余年。
现在,像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供应C80级别的预拌混凝土,C50~C60级高性能混凝土已在许多建筑和桥梁中得到应用,近年建成的大型桥梁的混凝土主体构件如主梁、刚架或索塔等,多数都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对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规定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级别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
它采用高性能的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或者高性能引气剂、其它特种外加剂和掺入足够的超细活性混合材料,如:超细磨粉煤灰、磨细矿粉、优质粉煤灰等达到低水胶比,并具有耐久性、体积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等性能的新型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作为主要设计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等性能予以保证。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1) 高强度。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高、弹模高,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大幅度的减少高层和超高建筑物纵向受力结构的截面尺寸,扩大建筑使用面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由于结构截面尺寸的减小,大大减少了建筑物结构的自重,从而解决了建筑物的结构自重占主要因素的问题。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力学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1b85a7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d.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摘要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备很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拌和工艺、养护等方面,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透性能等方面。
最后,对未来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制备方法;力学性能;研究1. 引言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混凝土材料虽然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其强度、抗裂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逐渐被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所取代。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备很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2.1 配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 确定混凝土的等级和强度等级;(2) 选择适宜的水泥、矿物掺合料和骨料等原材料;(3) 优化混合料配合比,以达到要求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2.2 原材料选择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包括水泥、矿物掺合料、骨料、细集料、化学掺合剂等方面。
(1) 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水泥、高性能水泥等。
其中,矿物掺合料水泥和高性能水泥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是指将一些工业副产品或天然矿物质加入到混凝土中,以替代部分水泥的一种材料。
常用的矿物掺合料有矿渣粉、粉煤灰、硅灰等。
矿物掺合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3) 骨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骨料有碎石、卵石、砂等。
骨料的选用应考虑到其强度、角度、表面状态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e61eb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d.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一、引言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的特种混凝土,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HPC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混凝土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从HPC的材料组成、力学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二、HPC的材料组成1.水泥HPC中使用的水泥通常为高强度水泥或高性能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掺合料水泥等。
2.细集料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天然或人造砂、粉煤灰、硅灰等,能够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3.粗集料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5毫米的天然或人造骨料,如河砂、碎石、卵石等。
粗集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强度、形状和表面状态等因素。
4.化学掺合剂化学掺合剂包括缓凝剂、减水剂、超塑化剂、膨胀剂、收缩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
5.钢筋钢筋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的加筋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延性。
三、HPC的力学性能1.抗压强度HPC的抗压强度通常在80MPa以上,有些HPC甚至可以达到200MPa以上。
2.抗拉强度HPC的抗拉强度通常在6-12MPa之间,是普通混凝土的2-3倍。
3.抗弯强度HPC的抗弯强度通常在20-50MPa之间,是普通混凝土的2-3倍。
4.抗冻融性能HPC的抗冻融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可以在较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5.耐久性能HPC具有优异的耐久性能,可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四、HPC的应用1.桥梁HPC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
2.隧道HPC可以用于隧道结构中,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同时减少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3.高层建筑HPC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中,提高建筑的承载能力和抗风性能。
4.海洋工程HPC可以用于海洋工程的结构中,提高结构的抗波浪和耐久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c6955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8.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1. 研究背景及意义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等性能为特点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重要工程中。
它的出现使得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重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合比设计、材料选择、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掌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等多个方面。
其中,配合比设计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
配合比的设计应该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预期使用寿命、所需强度等因素进行考虑。
材料的选择也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应该具有高强度、低水泥石比、低水分吸收和高密度等特点。
此外,掌握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是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混凝土的施工应该遵循规范和标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振捣程度等参数。
3.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冲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其中,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70-150MPa之间。
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是衡量混凝土抗拉和抗弯能力的指标,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抗压强度的1/10和1/3。
抗冲击性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较好。
抗渗性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较好。
耐久性是衡量混凝土使用寿命的指标,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好,可以使用多年而不受影响。
4.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前景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降低建筑物的重量,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安全、稳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耐久性分析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耐久性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1bb851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3.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耐久性分析研究第一章:引言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优异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稳定性和高性价比等特点。
其中,其耐久性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具有极好的抗裂和抗冻融性。
近年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HPC作为高性能建筑材料的代表之一,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HPC制备及其耐久性分析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HPC的制备方法2.1材料选择HPC主要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细集料、粗集料、外加剂制成。
其中,水泥常用的有PC、PSC、C80、C70等,矿物掺合料主要有矿渣粉、硅灰石、氯盐膨胀剂等,细集料和粗集料的直径分别为0~2mm和2~10mm。
在制备HPC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如设计要求、环境因素、材料原料来源)进行材料选择。
2.2配合比设计HPC配合比的设计是保证其性能稳定和调节其性能的关键。
常用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极限设计法、目标强度方法和等效粒径组成法等。
2.3生产工艺生产HPC的工艺流程包括材料搅拌和养护等过程。
在养护方面,不仅应注意湿度和温度的控制,还应对养护周期和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以确保HPC的质量稳定和性能优异。
第三章:HPC的耐久性分析研究3.1抗渗性能分析HPC的抗渗性是其耐久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针对HPC的不同应用范围和环境条件,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抗渗性能试验,以探讨其抗渗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2 抗裂性能分析HPC具有极好的抗裂性能,但其裂缝控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针对HPC的不同设计方案和应用场景,进行不同类型的抗裂性能试验,以探究其抗裂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3 抗冻融性能分析HPC在高寒地区或者冬季环境下的耐久性表现尤为重要。
通过模拟冻融循环试验,研究HPC在冷却和加热循环下的耐久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HPC的应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第四章:HPC的应用前景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HPC作为先进的建筑材料,其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及工程应用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及工程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1f8a60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74.png)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5T11:45:57.51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3月第5期作者:刘新涛[导读] 伴随着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刘新涛威海市凤林商砼有限公司 264205摘要:伴随着当今时代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混凝土也成为了当今项目工程中的一种重要材料,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而有效提高了我国工程的质量。
但是由于一些特殊项目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普遍增高,从而推出了很多高性能混凝土。
而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高性能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水平。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研究,并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工程应用引言:近些年,我国水泥的产量以及消费量都占于世界的首位,而由于水泥混凝土的造价比较低,维修的费用也比较低,因此拥有了特别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发展的前景也是可观的。
伴随着当今我国交通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交通的运输量也就在不断地增加,就会有很多基础设施的负荷加重。
而且,由于早期的结构物长期处于不利的环境中,就会出现老化以及破损的情况,最终导致耐久性严重下降,满足不了当今时代交通运输服务的要求,也就急切需要对混凝土的技术进行改造。
所以,高性能混凝土也在近期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承载力以及耐久性,还增加了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年限,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投资成本。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研制的,具有力学性能、高耐久性、以及高体积稳定性的一种新型混凝土。
这种高性能混凝土也具有着一定的特点,首先,运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用水量,并拥有特别良好的填充性;其次,运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提高稳定的效果,可以让混凝土的结构不出现任何的裂缝;接着,高性能混凝土拥有特别高的工作性以及渗透性,而且其强度还会高达200MPa以上,而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以及耐火性都比以往的混凝土高,正是因为高性能混凝土拥有这些功能,才会适用并满足于各种特殊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最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成本是比较低的,从而满足当今社会工程项目建设的需求。
高性能混凝土在复杂环境下的力学特性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在复杂环境下的力学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9ff9e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b.png)
高性能混凝土在复杂环境下的力学特性研究一、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地震区建筑物和桥梁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材料。
它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等特点,能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复杂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因此,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在复杂环境下的力学特性对于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特性1.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其抗压强度一般在100MPa以上。
这是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中添加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如微细矿物掺合料、高效的化学掺合料和优质的骨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提高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高韧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韧性,可以在受力时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
这是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中添加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如纤维材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提高其抗震性能和使用寿命。
3.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可以抵抗自然环境和化学腐蚀等因素的侵蚀。
这是由于高性能混凝土中添加了一些特殊的材料,如氯离子掺合料、硅酸盐材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
三、复杂环境下的影响因素1.温度温度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高温下,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蒸发,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在低温下,混凝土会受到冻融循环的作用,导致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力学特性。
2.湿度湿度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高湿度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水分会增加,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低湿度环境下,混凝土会因为水分的流失而变得脆弱,从而影响混凝土的韧性和耐久性。
3.载荷载荷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在承受大载荷时,混凝土会发生塑性变形和裂纹扩展,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
四、复杂环境下的高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1.温度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研究表明,在高温环境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都会降低。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f8b42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2.png)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耐久性研究王文龙【摘要】High Performane Concrete is one of the new concrete with high strength,high durability and high workability.The durability of Construction mainly consists of impermeability,frost resistance,corrosion resistance,anti-carbination and alkali-bone response.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Concrete Construction are thd following:scientific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accessories;optimization of concrete mixture.%高性能混凝土是集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工作性等于一体的新型绿色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主要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及抗碱-骨反应。
本文对提高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对策进行了研究,指出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有效途径是:科学选择原材料及辅料,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把好混凝土质量验收关。
【期刊名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7)007【总页数】3页(P66-68)【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级配优化设计;密实度【作者】王文龙【作者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研中心,山西运城044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43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混凝土以其优越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成为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首选材料,但是由于混凝土耐久性的下降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51648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4.png)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在普通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使用优质的原材料、采用特殊的生产工艺等方式,使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耐久性和更好的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抗风、抗火、防水、耐久等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其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这是由于其内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都得到了精细的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80MPa以上,抗拉强度也可以达到20MPa以上,其耐久性和耐久性也具有很好的表现。
因此,在建筑领域中,高性能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水坝、高层建筑等重要工程中。
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工作。
其中,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混凝土中不同原材料的使用、不同配合比的设计、不同生产工艺的采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纤维材料等方式来改善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能。
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方面,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例如,在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采用了大量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抗震、抗风、抗冻等性能。
在国外,日本东京湾海底隧道、美国旧金山湾区大桥等重要工程中也广泛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总之,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建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探索新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的使用方式,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用价值。
同时,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应用中,需要加强对其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的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5d96a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0.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引言: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在力学性能方面具有卓越表现的建筑材料。
它以其高强度、高耐久性和优异的抗裂性能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1. 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其最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
目前,研究者通过调整水胶比、选用高强度水泥和细度模数适当的骨料等方法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同时,利用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技术手段,也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2. 抗拉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其在抗震、抗风等方面的重要指标。
研究者通过添加纤维材料,如钢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可以显著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此外,采用预应力技术和纤维增强技术也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3. 抗冻性能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是其在寒冷地区应用的重要性能之一。
研究者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气孔结构、采用低温混凝土和添加抗冻剂等方法,提高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4. 抗裂性能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是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研究者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添加缓凝剂和粘结剂等方法,改善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此外,采用纤维增强技术也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1. 多功能性未来高性能混凝土将朝着多功能性的方向发展。
除了具备传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外,高性能混凝土还将具备自愈合性能、防辐射性能等新功能,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2. 绿色环保未来高性能混凝土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研究者将进一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加大对矿渣、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应用,以降低混凝土的碳排放量。
3. 智能化未来高性能混凝土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添加传感器、纳米材料等,实现对混凝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混凝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高性能混凝土与新材料的结合未来高性能混凝土将与新材料的结合更加紧密。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56a6d6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67.png)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土木工程毕业论文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在性能、抗压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方面都具备卓越性能的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中。
本文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配合比、拌合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实际应用的项目案例,探讨高性能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应用分析一、绪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在抗压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方面都具备卓越性能的混凝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在当今的土木工程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从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两方面,探讨高性能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1. 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30 MPa左右,而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往往能够达到100 MPa以上。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主要来源于其优良的骨料、胶凝材料以及其间更好地结合的复合材料。
2. 抗渗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其在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可以通过优化其配合比,选用优质的胶凝材料和骨料等手段来提高。
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细度模数、胶凝体积以及水胶比等参数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3. 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其贯穿混凝土使用寿命的能力,主要包括抗裂、抗冻融等方面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通过选用优质的骨料和胶凝材料、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来提高。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1. 桥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可以用于制造桥面铺装砖、桥墩、桥面及桥梁主梁等构件,其高强度、耐久性以及抗震性能使之在重要的大型桥梁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高层建筑: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可用于建造混凝土外墙板、楼板、梁、柱等结构组件,其具有优良的抗压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可有效减轻建筑自重,提高楼房整体的结构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性能检测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性能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da93c65733687e21af45a9e9.png)
量 );适 当的高抗压 强度 ;良好的施工性 ( 高流动性 、高 粘聚性 、 自密实性 ) 。
从 以上叙 述 中不难看 出 ,作 为高性 能混凝 土 ,它 的
主要特 点在于它的耐久性。耐久性包含 的面很广 ,有抗 渗 性、抗 冻性、抗侵蚀性 、抗碳化 、抗碱 一骨料反应 及阻止
混凝 土中钢筋锈蚀等性能。又 因混凝土抵抗水 、油等液体
摘 要 :高性 能混凝 土是 以耐 久性作为设计 的主要指标 ,针对不 同用途要求 ,对下列性能重点予 以保证 : 耐久性、工
作 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 经济性 。由于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钢 筋锈蚀 、碱 骨料反 应都 是以水渗透为前提 的, 因 此抗渗 性能是 高性 能混凝 土最重要 的耐久性能。在进行抗渗性能检 测时 ,受仪 器设备 、操作手法 、包裹材 等 因素的影响 , 极 易造成试验结果的不准确。本 文主要论述 了高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的心得 体会 。 关键词 :高性 能混凝 土;抗渗耐久性 ;心得体会
纳米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综述
![纳米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116661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0.png)
纳⽶混凝⼟⼒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综述2019-10-14【摘要】纳⽶混凝⼟作为⼀种⾼性能混凝⼟建筑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在⼯程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使⽤。
为了深⼊的了解纳⽶混凝⼟的特性及更好的应⽤于实际⼯程,科学⼯作者对纳⽶混凝⼟的⼒学性能和耐久性进⾏了的研究,本⽂从纳⽶混凝⼟⼒学性能及耐久性两⽅⾯介绍了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纳⽶混凝⼟下⼀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纳⽶SiO2;耐久性;强度0.引⾔混凝⼟是现代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它具有承重⼤,易成型,原材料⼴泛、等优点。
但混凝⼟的⾃重⼤、抗拉强度低、脆性⼤等缺陷限制了其在⼀些⽅⾯的应⽤。
纳⽶材料是指颗粒尺⼨在纳⽶量级(1nm~100nm)的超细材料,其尺⼨⼤于原⼦簇⽽⼩于通常材料的微粉,处在原⼦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度区域。
纳⽶材料由于其尺⼨⼩且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从⽽具有以下效应:尺⼨效应、量⼦隧道效应、表⾯效应和界⾯效应。
纳⽶矿粉主要包括纳⽶SiO2,纳⽶CaCO3和纳⽶硅粉。
普通硅酸盐⽔泥颗粒粒径,⽔泥内分布着10-100nm的凝胶孔,在⽔泥中掺⼊纳⽶矿粉可以有效填充这些空隙,对于提⾼混凝⼟的抗渗性和韧性起了很⼤作⽤。
1.纳⽶混凝⼟⼒学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SiO2(NS)的⽕⼭灰活性远⾼于硅粉的⽕⼭灰活性,掺⼊NS的浆体存在流动性变⼩和凝结时间缩短的现象,同时NS的掺⼊能显著提⾼混凝⼟的早期强度。
NS掺⼊到硅酸盐⽔泥中,其⽕⼭灰反应吸收了⼤量的Ca(OH)2进⽽促进了⽔泥⽔化,提⾼了⽔化开始时的放热速率,并改善了⽔泥浆体的微观结构,使⽔泥更加均匀密实[1]。
纳⽶CaCO3掺⼊到⽔泥材料中后起到了物理填充效应、⽔化效应和晶核效应,降低了⽔泥⽯内表⾯积,加快熟料早期⽔化速度,增加⽔泥⽯密实度,降低孔隙率,进⽽提⾼⽔泥⽯的抗压强度。
黄政宇等[2]将未掺纳⽶材料混凝⼟、掺纳⽶SiO2混凝⼟和掺纳⽶CaCO3混凝⼟三组试件做了对⽐试验,实验表明掺⼊纳⽶SiO2的混凝⼟的抗压强度提⾼4%,掺⼊纳⽶CaCO3的混凝⼟养护28d抗压强度⽐未掺假NC的混凝⼟提⾼了16.7%。
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探析
![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eb63f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0.png)
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探析摘要:由于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规范水平比较高,有关规范的缺乏成为中国推广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马来西亚和越南是2个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开展较好的国家,但是两个国家都没有相应的标准,都是参照其它国家的标准,而中国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近几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有关标准的制订和完善,为国内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然而,随着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不断完善和团体标准的实施,超高性能混凝土呈井喷式现象,制订能否成为其推广应用产生良好的作用尚不能断言。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和耐久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纤维增强水泥为基础的新型复合材料,其具有机械性能、耐久性、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抗硫酸侵蚀、抗冲击强度、抗破坏能力等优点,拥有开阔的前景。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由于其强度高、冲击强度好、断裂能好、耐用性好等优点,既能显著地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又能减少维修费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强的抗渗性、极少的碳化物、极强的耐氯离子渗入和硫酸腐蚀以及极高的耐磨性。
由于超细混凝土中含有大量未水化的微粒,使其在发生裂缝时有较好的自我修复能力,其自重仅为常规混凝土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从而大大降低了其自身的质量。
因此,超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几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
文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一些研究结果。
一、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在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过程中,节能已经成为推动和推广超高压PC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应用较少,若放到国内的大规模工程中,其发展将会更为滞后。
中国还处在大规模的建设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市场。
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细钢化纤生产大国,其生产成本较低,这也为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448ad389eb172ded63b786.png)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摘要:高性能混凝土作为21世纪新型混凝土,以其高强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特点,已在高速铁路等大型工程中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对其抗渗性、抗冻性、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进行研究,总结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耐久性的方法。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Abstract: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as the new concrete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its high strength, high workability and high durability features in high-speed railways and other large-scale projects in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By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durability test, combined with the test data, to study its impermeability, frost resistance, sulfate resistance, durability, and summariz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urability of HPC, and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method .Key words: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dur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Experimental study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设计的最重要指标,它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作用下保持其正常工作能力的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之所以在很多重要工程中得以应用,主要是因为其水胶比低、密实度高、体积稳定性好而具有的良好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及耐久性检测作业指导书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及耐久性检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da894c49649b6648d747fe.png)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及耐久性检测作业指导书第一节高性能混凝土概况自高性能混凝土概念的出现至今也只有10余年,不同国家不同学者依照各自的认识实践、应用范围和目的要求的差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和解释也不尽相同。
不少人认为,高性能混凝土也应该是高强混凝土,或者更确切的如美国学者Mehta提出的,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高强度(60MPa 以上)、高工作度(流态、可泵)、高体积稳定性(硬化过程中不开裂、收缩徐变小)和高抗渗性(耐久)。
1992年法国Malier Y. A.认为,高性能混凝土也提出与此相似的强度要求,其特点在于有良好的工作性、高的强度和早期强度、工程经济性高和耐久性好,并将强度超过100MPa并具有良好工作度和其它优良特性的混凝土称为高性能混凝土,而199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和美国混凝土协会(ACI)主办的讨论会上,高性能混凝土被定义为具有所要求的性质和均匀性的混凝土,靠采用传统的组分和施工方法(一般的搅拌、浇注和养护方法)是不可能制备出这种混凝土的。
HPC所具有的性质包括:易于浇注、密实而不离析的工作性;高的并且能够长期保持的力学性能;高早期强度;高韧性;高体积稳定性;在严酷的环境中具有长久的寿命。
三年后,加拿大学者Aitcin又阐述了HPC与高强混凝土的不同,指出,高强混凝土就是强度高的混凝土。
这正如Birchall和Kelly能够制造含聚醋酸乙烯酯的超高强水泥基材料制品,但这种材料的耐湿性和耐久性不能令人满意;同样Roy和Gouda通过加压技术在试验室制备出470MPa的水泥砂浆,但这种材料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现场浇注,仅强调强度并不是高性能混凝土特征。
高性能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情况下强调的不是抗压强度,而是要求其它方面的性能。
例如,高弹性模量,高密实度,低渗透性或对某种侵蚀破坏的抵抗能力。
1992年日本的学者等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高工作性(高的流动性、粘聚性与可浇筑性),低温升、低干缩率、高抗渗性和足够的强度。
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
![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https://img.taocdn.com/s3/m/0bbd7d2aeefdc8d376ee32b2.png)
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 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纤维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刘伟宝,陆采荣,梅国兴,王珩,戈雪良,杨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 国家能源水电工程安全与环境技术研发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结合某隧道工程跨海区间衬砌结构混凝土所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对不同纤维长度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压性能及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能开展对比试验研究,提出掺加聚丙烯纤维的高性能混凝土方案,针对该方案配合比开展了轴心抗压试验、轴心抗拉试验、抗渗试验及干缩试验。
结果表明:在早龄期(3~7 d),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低于基准组抗压强度,而在后期(7~90 d),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超过基准组抗压强度;28 d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增长的趋势;另外,当纤维掺量在1.5%以内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28 d和90 d氯离子扩散系数皆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纤维长度为6 mm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略大于纤维长度为12 mm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
关键词:隧道工程;纤维混凝土;纤维长度;力学性能;耐久性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具有能防止或减少裂缝、改善长期工作性能、提高变形能力和耐久性等优点,因而在水利、交通、建筑等类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4]。
聚丙烯纤维的特点是:直径小(10~100 μm),密度小,单位质量含纤维根数多,抗拉强度高,但弹性模量较低(3.5~3.8 GPa) [5, 6]。
在混凝土中的用法通常是以较低的体积掺量直接投入混凝土拌合物中,依靠拌合物自身的摩擦和揉搓作用使纤维分散[7~9]。
由于聚丙烯纤维化学性质稳定,只依靠改变混凝土的物理结构而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其纤维本身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同混凝土骨料、外加剂、掺合料和胶凝材料混合后化学、物理性能稳定,故与混凝土材料有良好的亲和性[10~12]。
本文针对某隧道跨海区间衬砌结构所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通过纤维规格和掺量等因素对纤维混凝土抗压性能及抗氯离子侵蚀耐久性的对比试验研究,提出掺加聚丙烯纤维的高性能混凝土方案,并针对所提方案进行了混凝土性能试验。
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5dc9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a.png)
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与意义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工程中广泛应用,因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防震性能,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然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加长,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的环境和荷载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其耐久性问题也逐渐浮现。
为了确保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在工程设计、施工和维护中需进行充分的研究。
目前,有关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针对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
因此,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深入探究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为加强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不同环境和荷载作用下的耐久性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实际工程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耐久性问题。
(2)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试验及评估:开展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原位和实验室试验,考察不同环境和荷载作用对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3)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维护和修复:根据试验结果和研究成果,提出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维护和修复建议,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
3. 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分析报告,总结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耐久性问题;(2)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原位和实验室耐久性试验报告,考察不同环境和荷载作用对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3)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维护和修复建议报告,提出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维护和修复建议,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
4. 研究意义和社会效益高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对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研究何达明发表时间:2018-03-21T17:10:56.3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作者:何达明[导读]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及质量。
广东建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及质量。
本文结合C8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对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C80机制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0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而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材料之一,其性能越来越受重视。
在这背景下,高性能混凝土在大型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由于原材料应用及配合比设计不当等问题。
因此,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1 原材料(1)水:城市自来水。
(2)水泥:某地P•O52.5级水泥,安定性合格,3d和28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为5.8MPa、8.6MPa、27.4MPa、57.3MPa。
(3)掺合料:①粉煤灰:某市产F类Ⅱ级,性能指标符合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要求。
②矿渣粉:某建材有限公司产,S95级,性能满足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要求。
③硅粉:某硅粉,SiO2含量91.8%,比表面积18000m2/kg(BET法)。
(4)河砂:某地产,细度模数为2.9,Ⅱ区;某地产,细度模数为1.8,Ⅲ区;试验中的河砂均按90%:10%(质量比)掺配成细度模数2.7的中砂,Ⅱ区。
(5)机制砂:某地产,亚甲蓝值为0.8,细度模数为3.0,Ⅰ区,石粉含量7%(试验中机制砂不同石粉含量是将原机制砂中的石粉筛除配制而成)。
(6)碎石:某地产玄武岩,连续粒级5~20mm,含泥量为0.4%,泥块含量为0,母岩抗压强度为138MPa。
(7)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性能符合JG/T223—2007《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相应指标要求。
以上原材料均符合JGJ/T281—2012《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相应技术指标要求。
2 C80机制砂混凝土的技术路线根据C80河砂混凝土的经验选用基准配合比,利用正交技术对比选择最优配合比,并与同条件的河砂混凝土对比。
考察机制砂和河砂在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强度、干缩、早强抗裂性、电通量、氯离子渗透性及抗碳化方面的性能。
3 试验结果与分析3.1 最优配合比选择GB/T14684—2011《建设用砂》中规定:MB≤1.4或快速法试验合格,机制砂石粉含量≤10%;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中规定,MB<1.4且≥C60的混凝土,机制砂石粉含量≤5%,实际生产出来的机制砂石粉含量在7%~10%左右,为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占地,保证机制砂良好的级配,本次正交试验选择5%、3%、1%为石粉含量的三水平,其它正交因素及相应水平见表1,用水量为150kg/m3,细骨料为771kg/m3,粗骨料为1023kg/m3,硅粉掺量为胶凝材料量的4%。
表1 C80正交试验表L9(34)运用极差分析法,对表1正交试验的坍落度、扩展度、3d、28d抗压强度四项指标进行分析,由表2极差结果可知,对于坍落度,其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及相应的水平为C3>(B2、B3)>D3>A1,对扩展度为D2>B2>C1>A2,即水胶比对坍落度的影响较大,掺合料的掺量和组合对扩展度的影响较大,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及相应的水平为(A1、A2)B2(C1、C3)(D2、D3)。
对早期(3d)强度和后期(28d)强度的影响顺序因素和水平不一样,早期(3d)强度的因素及相应水平为C1>A1>B3>D1,后期(28d)强度为C1>D1>A1>B2,则影响强度的因素、水平为A1(B2、B3)C1D1。
综合考虑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工作性、强度及和易性的影响结果,该组C80机制砂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A1B2C1D1,即5%石粉含量、41%砂率、0.26水胶比和5%FA+25%矿渣粉。
表2 C80正交试验L9(34)极差法分析结果3.2 C80高掺量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优配合比中石粉含量为5%,达到JGJ/T241—2011、JGJ/T281—2012和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检验方法标准》中对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最高限值,拓宽了高含量石粉在高强混凝土中的应用。
与同条件河砂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见表3。
表3 混凝土和易性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注:JC80代表石粉含量5%的C80机制砂混凝土,HC80代表泥粉含量0.7%的C80河砂混凝土。
从表3可以看出,JC80和HC80坍落度和扩展度均满足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JC80与HC80相比,28d抗压强度提高了2.38%,28d抗折强度提高了4.93%,28d劈裂抗拉强度提高了4.79%。
这主要是由于机制砂多棱角,表面粗糙,与水泥浆的咬合力比较强,同时石粉发挥微细集料的填充作用,使水泥石与骨料界面更密实,强度更高,宏观性能表现出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劈裂强度性能比河砂混凝土好。
3.3 耐久性3.3.1 C80高掺量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一般而言,高强混凝土裂缝比普通混凝土多,早期裂缝比中、后期多。
大量的早期微裂往往是后期宏观开裂的开始,并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甚至安全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平板法对C80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进行早期开裂试验,考察高强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
早期开裂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早期抗裂试验结果从表4可以看出,C80机制砂混凝土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为38mm2/m2,河砂为112mm2/m2,机制砂混凝土比河砂混凝土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降低195%,达到了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中最优评定标准要求。
C80机制砂混凝土裂缝条数为6根,比河砂混凝土的3根多,但每条裂缝的平均开裂面积比河砂混凝土降低83%,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较低,抗裂性能较好。
这可能是由于机制砂中的石粉增加了粉体体积,增大了机制砂高强混凝土开裂的几率,所以裂缝条数较多;但机制砂表面粗糙多棱角,与胶体的黏结性较强,且粉煤灰与适量的石粉起到改善胶结料细度及化学组成的作用,对抑制混凝土收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故C80机制砂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整体比河砂混凝土好。
3.3.2 C80高掺量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渗透性能钢筋锈蚀是混凝土耐久性破坏的一大途径,而氯离子渗透能力一般高于其他介质,因此,采用氯离子渗透性能评价混凝土的密实情况及其抗介质侵入能力。
本文采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或称RCM法)和电通量法两种不同的氯离子渗透方法来考察C80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见表5。
表5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5%高石粉含量的C80机制砂混凝土28d电通量试验结果比含泥量0.7%的河砂混凝土电通量小9.9%,84d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系数(RCM法)比河砂混凝土小33.3%,两种高强混凝土电通量和抗氯离子渗透系数(RCM法)均达到了JGJ/T193—2009《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中的最高等级Ⅴ级的技术指标要求,表明两种C80高强混凝土的内部均比较密实,有害、连通的孔隙较少,封闭的细小孔隙阻止渗透性极强的氯离子进入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说明5%高石粉含量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经配合比优化后,其抗渗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当甚至更好。
3.3.3 C80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收缩是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自发的、不可避免地产生的体积变形。
高强混凝土脆性较大,更易产生裂缝。
本次试验以5%石粉含量的C80机制砂混凝土与0.7%含泥量的河砂混凝土做对比,试验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在14d龄期前,C80机制砂混凝土的干缩率大于河砂混凝土的干缩率;14d龄期后,机制砂混凝土的干缩曲线位于河砂混凝土干缩曲线的下方,干缩率比河砂混凝土小。
这是因为在水泥水化进程前期,石粉作为掺合料参与反应促进了胶凝物质的生成,增加了化学收缩,因此,混凝土早期收缩较河砂混凝土大;在水化进程后期,石粉起微集料填充作用,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紧密堆积状态,使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因此,混凝土的收缩比河砂混凝土小。
C80机制砂混凝土早期干缩值大,宜加强前期保湿养护,减少收缩开裂。
图1 C80机制砂混凝土与河砂混凝土干缩率3.3.4 抗碳化性能碳化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使混凝土表层产生微细裂缝。
当碳化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时,碱性钝化膜失效,钢筋开始生锈,严重时会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
混凝土越均匀密实,抗碳化能力越强。
本次试验中C80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均为0,说明两种混凝土空隙率较低,密实性较好,也表明C80高石粉含量机制砂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可与C80河砂混凝土相媲美。
4 结论综上所述,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力学性能良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混凝土的性能与其配合比设计及原材料的选择息息相关。
本文配制出了一种C80机制砂混凝土,对其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试验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整体性能略优于河砂混凝土,可在建筑施工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J].林邦梅.建材与装饰.2016(13)[2]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及耐久性试验研究[J].姚志雄.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