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动物意象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动物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动物万物皆有灵,古诗词中有许多借助动物表达诗人丰富情感的句子。
如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又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今天我们整理古诗中常见动物意象的含义。
一、【鸿雁】1.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借指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飘零、伤感之情。
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2.代指书信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二、【鸿鹄】天鹅。
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鸿鹄之志:形容远大的志向、理想。
如:且将鸿鹄意,付作马牛风。
(徐付祚《投梭记·渡江》)【惊鸿】惊飞的鸿雁,多用来比喻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
如: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
(刘禹锡《酬窦员外》)三、【杜鹃(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引退,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魄化为杜鹃,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
多用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四、【鹧鸪】鹧鸪叫声好似“行不得也哥哥”。
1.表现思乡离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2.表现衰败景象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五、【黄莺】善于唱歌,是春天的象征。
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六、【燕】1.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所以很多诗人把燕子当做春天的象征,表现春光之美,表达惜春之情。
如: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2.象征爱情以及对情人的思念。
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之情。
古诗中的动物及寓意
古诗中的动物及寓意蝉在古人看来,蝉是风餐露宿的,因此也象征了高洁的品格,例如虞世南的《蝉》中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另外,蝉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生命短暂”,往往秋雨后不久就销声匿迹了,这也为蝉增添了悲凉之感,由于蝉会在秋后死去,因此古人多用“寒蝉”来表示凄凉之情,如柳永曾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当然,也有实际指蝉这种动物的,如清代袁枚《所见》中“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蟋蟀蟋蟀又称为“促织”,这是因为蟋蟀的叫声和织机所发出的声音很相似,这也赋予了蟋蟀思念故人的象征,同时蟋蟀也是秋天的昆虫,因此也带着秋思之情,进而象征了对故乡的思念。
如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里“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鹧鸪鹧鸪也多用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往往是游子或者羁旅之人表达乡思的意象,例如辛弃疾的《菩萨蛮》中的“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杜鹃杜鹃又称为布谷鸟,在古人的诗句中也常以“子规”、“杜宇”等名称出现,杜鹃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擅长”彻夜鸣叫,第二是口舌都为红色,因此古人认为杜鹃“彻夜啼哭至啼血”,这便增添了杜鹃悲凉凄苦的形象;杜鹃的鸣叫声像是在说“不如归去”,再加之其“啼血”的形象也就引发了诸多古人对故乡的思念,因此杜鹃也逐渐成为了象征乡愁的意象。
如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青鸟青鸟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意象,它代表的是信使,这是有传说西王母曾有一只青鸟被选为信使向汉武帝传信。
如唐代李商隐《无题》中“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乌鸦与国外认为乌鸦是神秘的、绅士的相反的,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乌鸦并不是好的象征,人们总是将乌鸦与衰败联系在一起,例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古人除了将乌鸦与破败景象相联系之外,还会用之象征“小人”,总之乌鸦在古诗中往往象征着不好的人或事。
如“江南梦断雁不飞,空城夜夜乌鸦啼。
”鸿雁与青鸟类似的,鸿雁也象征着信使和书信,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动物意象3
第三章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动物意象一、鸿雁意象《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鸿雁于飞,集于中泽”“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宋玉《九辨》:“雁而南游”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1鸿雁意象与思乡怀人雁的乡怀之意愈明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只能囿居一地,鸿雁却可以翱翔万里。
鸿雁作为候鸟的基本习性,使极为重视定居守土的古人常常由雁联想到自身,又由自身反观于雁.《刘细君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忧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魏晋后由于《汉书·苏武传》中“雁足传书”故事的传播,促使鸿雁意象思乡怀人意蕴增强。
鸿雁成了传书寄简的信使,雁书、雁帛、雁素也就成了书信的美丽代称。
王实甫《西厢记》:“休要一去鱼雁无消息”。
曹操《却东西门行》:“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曹丕《杂诗》二首其一:“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曹植《杂诗》:“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蔡琰《胡笳十八拍》:“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征兮为得汉音。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忄音忄音。
”庾信《咏雁》则申明了身处北国留去两难的矛盾心理:“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门关。
稻梁俱可恋,飞去复飞还”《秋夜望单飞雁》:“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诗人翘首北望归雁,思乡之情越发急切了。
杜牧《秋浦途中》:“潇潇山路穷秋雨,沥沥溪风两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韦应物《闻雁》诗:“故国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古典诗文中常见的动物意象
2杜 鹃 乌 。 古 代 神 话 中 ,蜀 王 杜 宇 . ( 望帝) 即 因被 迫 让 位 给 他 的 臣子 , 自己
现 爱 情 的 美 好 ,传 达 思 念 之 情 。 燕 子 飞 隐居 山林 ,死 后 灵 魂化 为 杜 鹃 。于 是 古 则 相 随 , 以 此 而 成 为 爱 情 的 象 征 。 如 诗 中 的杜 鹃 也 就 成 为 凄 凉 、 哀 伤 的象 征 闻王 昌龄 左迁 龙 标 遥 有 此 “ 为双 飞燕 ,衔 泥巢 君 屋 ” (古诗 十 九 了 。如 李 白 《 思 《 寄》 “ 花 落 尽 子 规 啼 , 闻 道 龙 标 过 : 杨 首》 , “ 尔新 婚 ,如 兄 如 弟 ” ( 经 ・ ) 燕 特 谷 风》 , “ 燕 于 飞 ,差 池 其 羽 。之 子 五溪 。我 寄愁 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郎 ) 燕 于 归 ,远 送 于 野 ” ( 经 ・ 燕》 ,正 是 西 。 燕 ) ”子规 鸟即杜 鹃鸟 。起 句写 触 目之 因 为 燕 子 的 这 种 成 双 成 对 ,才 引 起 了有 景 ,在 萧 瑟 悲 凉 的 自然 景 物 中寄 寓离 别 情 人 寄情 于 燕 、 渴 望 比翼 双 飞 的 思 念 , 感 伤 之 情 。三 、 四句 以 寄情 明月 的丰 富 才有 了 “ 暗牖 悬 蛛 网 , 空梁 落 燕 泥 ” ( 薛 想 象 ,表 达 对 友 人 的 无 限 怀 念 与 深 切 同 乙 : 三 道衡 《 = 盐》 的 空 闺寂 寞 ,有 了 “ 花 情 。贺 铸 }秦 娥 》 “ 更 月 , 中庭 恰 昔昔 ) 落 照 梨 花 雪 。梨 花 雪 , 不 胜 凄 断 ,杜 鹃 啼 人 独 立 , 微 雨 燕 双 飞 ” ( 几 道 《 江 晏 临
” 仙 》 的惆 怅嫉 妒 ,有 了 “ ) 罗幔 轻 寒 ,燕 虹 。 三 更 月 光 照 在 庭 院 里 雪 白 的 梨 花
古诗中常见意象——动物类
古诗中常见意象——动物类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沙鸥:飘零、伤感鸟:象征自由莼[ch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
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语出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
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1、蝉(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
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
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
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
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蝉,凄恻哀惋。
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古诗中常见的动物意象
古诗中常见的动物意象
1.常见的动物意象:①白杨/榆荚,浑身都是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②乌龟/金鱼,
活得长又大,寿命很悠久,生性胆小怕事。
③公鸡/老鹰,一出声,天下亮,飞行能力超强,爱打架斗殴,但总吃亏。
④鹅/鸭,身体肥胖,善于游泳,叫声好听。
⑤猪/牛,四条腿走路慢,日夜都在睡觉,只会拱食。
⑥兔子/狐狸,机灵狡猾,偷窃本领高强,但易被捉住。
⑦蝉/蝉,两翅尖锐如刀枪,跳跃能力极强,擅长鸣叫。
⑧蚯蚓/蜈蚣,喜欢阴暗潮湿,土壤中长大,昼伏夜出,适应环境快,逃跑速度快。
⑨蛇/蜥蜴,变色能力极强,晚上活动,遇敌害时,爬到树上藏起来。
诗歌中的动物意象
在诗歌中,动物意象经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展现社会生活、表达哲理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意象及其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1. 鹰、雁、鹤等大型鸟类:这些鸟类常被诗人用来表达豪迈、自由、豁达的情感,因为它们翱翔于天空,不受世俗束缚。
在《江雪》中,柳宗元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表达自己孤傲不群、清高脱俗的情怀。
2. 燕、莺等小型鸟类:这些鸟类常被用来表达细腻、温柔、美好的情感。
在《春夜喜雨》中,杜甫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春天的柔和和生命的活力。
3. 鹿:鹿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温顺、纯真、高雅。
在《静夜思》中,李白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马:马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奔放、自由、力量。
在《登鹳雀楼》中,王之涣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表达对壮丽的自然景色的赞叹之情。
5. 蝉:蝉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短暂、珍惜、高洁。
在《夏日绝句》中,李清照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鱼:鱼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自由、舒适、闲适。
在《饮酒》中,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表达自己归
隐田园后的闲适生活。
总之,动物意象在诗歌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表达力,能够生动地展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古诗词中出现的动物有怎样的寓意
中国古诗词中出现的动物有怎样的寓意中国古诗词中所描绘的动物,在其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多种多样的。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1.猿猴:古诗中常常以猿猴来表达哀伤和凄凉之情。
这是因为猿猴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离群、孤寂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心中的无奈和无法融入社会的痛苦。
猿猴:山中猿复猿,相对复几声。
(《登鹳雀楼》王之涣)猿啼洞庭树,人在画图间。
(《登鹳雀楼》王之涣)2.杜鹃:杜鹃在古诗中往往用来象征着伤春和乡愁。
这是因为杜鹃的鸣声常常在春天,特别是在故乡陌生的环境中听到,使人们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杜鹃:杜鹃啼血照新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于谦)杜鹃声中一相思,百啭无人能解词。
(《绮怀诗》杜牧)3.寒蝉:寒蝉常常被用来表达凄凉之感。
寒蝉的鸣叫声在寒冷的秋天特别引人注目,它们的存在使人们产生了孤立和凌冽的感觉,也寓意了岁月无情和时光荏苒。
寒蝉: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灯回却寒蝉。
(《赤壁赋·赋得古原草送别》苏轼)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蝉》苏轼)4.鹰:鹰在古诗中往往被描绘为刚劲、自由、敢于拼搏的形象,代表着壮志豪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鹰高飞于天际,象征着追求自由和超越平凡的理想。
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里归船弄短箭。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遥望一闪一闪亮的星海知的鹰正领会着时间(《鹰歌行》马致远)5.鸡和狗:古诗中常常用鸡和狗来描绘田园生活中的生活气息,代表着安逸和宁静。
鸡和狗是人们生活中常见、亲近的动物,常常出现在乡村景象中,象征着平凡而真实的乡村生活。
鸡和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终南别业》王之涣)狂风凄凉雨,狗吠古城空。
(《夜泊牛渚怀古》杜甫)6.鸿雁:鸿雁在古诗中常常被用来象征书信和对亲人的思念。
鸿雁常常被认为能够传递信息和联系亲人,因此它们常常出现在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诗句中,代表着对家人和亲友的深深思恋之情。
鸿雁:关山鸿雁度,萧萧青草色。
(《登山临绝顶而作》李白)折纸作舟从此渡,萧然似鸿雁。
动物意象
动物意象1.杜鹃、子规。
(同一种鸟)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
所以叫杜鹃啼归。
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往往表现极度悲痛的情感。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难》李白);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白居易)2、鹧鸪雄性鹧鸪好斗,叫声特殊,有人拟其音为“行不得也哥哥”。
指思乡的愁苦之情。
如:“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菩萨蛮》辛弃疾)3、鱼一般表自由自在,用典庄子、惠子的“子非鱼”。
如秀说鲈鱼堪脍(《水龙吟》辛弃疾)4、鸿鹄指理想,虽与大雁同义,但寄托的情感并不相同。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留别岑参兄弟》王昌龄)5、大雁①鸿雁传书。
多表达乡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②指物是人非。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声声慢》李清照)③塞外的大雁,表现塞外生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多与落日联系在一起,表现事物走向衰亡的惆怅。
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马致远)7、鸡、狗农家动物,在田园诗中表现农家生活。
无食犬犹在,不耕牛自闲。
(《赠辟谷者》张籍)8、马①战马,多是驰骋疆场的豪迈之情,亦有些写战争的残酷。
如: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卢纶)②千里马、骐骥,比喻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短歌行》曹操)③病马、老马、瘦马。
指壮志难图,怀才不遇。
如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马致远)9、鹰刚劲、搏击。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苏轼)10、寒蝉生命时日无多,鸣声凄切,情感悲凉。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雨霖铃》柳永)11、鲤鱼指书信,用典。
借助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
高考语文古诗词《动物类》常见意象解读
高考语文古诗词《动物类》常见意象解读杜鹃也叫子规。
古代传说中,蜀王杜宇(即望帝)禅位后隐居山林,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词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寒蝉秋后的蝉已活不了多久,一番秋雨之后,便剩下几声凄凉的哀鸣,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凄楚悲凉的同义词。
如柳永《雨霖铃》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就营造了一种悲凉的离愁别绪。
鸿雁雁在秋天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大雁抒情,寄寓浓浓的乡愁。
如赵嘏《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也有以鸿雁代指书信的。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跟随西王母,并服侍在西王母身旁。
后来用青鸟指代传书的信使。
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它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蟋蟀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客远思归等联系了起来。
如杜甫《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燕子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猿猴其啼声为哀伤、凄厉的象征,如郦道元《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鹧鸪鹧鸪的叫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古诗十九首》中动物意象探析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意象更是丰富多彩。
在《古诗十九首》这部经典的诗歌集中,动物意象是诗人们喜欢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本文将对《古诗十九首》中的动物意象进行探析,以揭示这些动物意象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一、虎1.1 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动物。
在《古诗十九首》中,虎常常被用来象征勇猛和力量。
杜牧的《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其中的“虎”就是象征着男子的勇猛,与“风流”相对,寄托着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向往。
1.2 而在杜甫的《旅夜书怀》中,他写道:“京口北固云栈崩,一千石路有崩。
隋家亡兮虎狼之谋。
”他在其中用虎狼比喻了当时的风云变幻和战乱腥风血雨,体现出诗人对兴亡之象的深切感受。
1.3 古诗中对虎的意象是多面的,既有对勇猛的称颂,也有对凶险的警示,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虎的复杂认知和情感。
二、鸟2.1 鸟在《古诗十九首》中也是常见的意象之一。
鸟儿多被用来比喻飞翔、自由和美好。
孟浩然的《春晓》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其中的“鸟”是象征着自由和美好的事物。
2.2 在李白的《赠汪伦》中,也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中,李白以鹳鸟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离别汪伦的深情,并借以表达离情。
2.3 古诗中的鸟儿意象,给人以无限遐想,表达出了诗人对自由、美好和深情的向往,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鸟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三、鱼3.1 《古诗十九首》中的鱼经常被用来比喻宁静、自由和纯洁。
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鱼戏莲叶间”,写出了一幅生机盎然、恬静美好的画面。
3.2 在王维的《唐多令·芙蓉楼送辛渐》中,“一别经年,古人语;佩韦能填海,周南家。
鱼圉井桐,罗糠吁。
”他用“鱼”的形象来表达思念之情,展现了对友情的深切眷恋。
3.3 古诗中的鱼,以其宁静、自由和纯洁的特质,象征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深情的表达。
动物意象诗句以及情感
动物意象诗句以及情感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动物意象被广泛运用,它们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还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寓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动物意象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1.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2.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3.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4. 乌鸦: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5. 猿猴: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悲伤、凄凉或忧愁的情感。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这些动物意象在诗词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和寓意,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它们也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古诗词中的动物意象
古诗词中的动物意象
,如猿啼、鹏飞、燕语、蛇影都有明显的特征,通常用来比喻人的心情和思绪,表达飞扬跋扈、激越灵动的个性。
用动物意象来指代人类的思想是早期汉语文学的一个常见手法,以此表达出人的挣扎、挣脱、自由追寻等情绪,进而传达古人对自由、向上的憧憬,再来象征出理想的中国式社会道路。
举例如:《游子吟》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把大量的动物意象用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表达作者挣扎不得自由之苦,更反映了古人对自由之渴望。
这也正是古典诗歌的精髓所在。
古诗词中的动物意象有何寓意
古诗词中的动物意象有何寓意动物一直是古人创作诗词时常用的意象之一,它们在古诗词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传递着不同的寓意。
这些动物意象的出现,既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也折射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动物意象出发,探讨古诗词中动物意象的含义和寓意。
一、麒麟古人笔下常常描绘麒麟的形象,将其美丽、神秘和吉祥的特性融入诗词之中。
麒麟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受到古人崇拜和景仰。
它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平安、祥瑞和幸福。
在古诗词中,麒麟往往出现在吉祥、祝福的场景中,寓意着美好的祝愿和幸福的未来。
二、孔雀孔雀是古人诗词中常见的动物形象之一。
它被赋予了祥瑞、美丽和高贵的形象。
孔雀的羽毛绚丽多彩,是古人用来象征繁荣和富饶的符号。
在古诗词中,孔雀往往与美景、福泽联系在一起,寓意着繁荣、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三、鹤鹤是古诗词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动物意象之一,也是最为常见的吉祥动物之一。
鹤是中国文化中的吉祥象征,被视为长寿和高飞的象征。
在古诗词中,鹤经常出现在山水之间,寄托了古人对自由、高尚和长寿的向往。
鹤的形象也常被用来表达对友谊、爱情等情感的赞美和祝福。
四、蝶蝶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动物意象之一,它是自然界中美丽的使者。
古人将蝶与花朵和美景相联系,赋予了它浪漫、轻盈和自由的形象。
蝶的形象往往在喜庆、欢乐的场景中出现,寓意着快乐、美好和幸福。
同时,蝶也被赋予了转世、重生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变化。
五、鸟鸟是古诗词中广泛使用的动物意象之一,它代表着自由、快乐和唯美的境界。
鸟儿的飞翔和鸣叫给古人带来了美好的联想,也成为他们表达情感和思考人生的载体。
古诗词中的鸟儿常常与自然风光相伴,寄托了古人对自由和渴望的向往,同时也启迪了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对古诗词中常见的动物意象进行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意象的背后都寓意着古人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这些动物意象既代表了古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惊叹,也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可以引申为替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自由是那么的可贵。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如:“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
古代神话中,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
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猿猴:它让人感觉到哀伤,凄厉。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如:“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咏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雁:是一种候鸟,它要随季节迁徙,它又是古人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于是就象征着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等意义。
带有动物意象的诗
带有动物意象的诗
在中国文学中,动物常常被用作意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以下是一些带有动物意象的著名诗句: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1、蝉(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
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
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
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
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蝉,凄恻哀惋。
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蝉”、“客”在一个“惊”字中合二为一,同在夕时发叹,在读者的艺术想象中,两者可以换位,物我感应、融为一体。
例6: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3)人生短暂,怜惜生命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
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例1:“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
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
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例2: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这首诗即明写蝉,暗伤己。
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2、杜鹃悲苦、哀怨、凄凉、乡愁乡思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例1: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
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例2: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例3: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例4: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例5: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例6: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例7: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例8:宋人王令《送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3、鹧鸪乡思、羁旅行役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1:“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例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4、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孤独、书信、消息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1: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例2:“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稹》)例3:“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例4:“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只好放了苏武。
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例5: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例6: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5、乌鸦衰败、荒凉、小人、俗客庸夫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例1: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例2: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例3: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6、蟋蟀思乡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例1: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例2: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7、鸳鸯夫妇恩爱例:“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8、精卫复仇、奋斗、不畏艰难古代神话。
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
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例如: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9、青鸟信使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例1: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例2: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10、燕子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例1:“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例2:“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诗经•谷风》)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
例1: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例2:宴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
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
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
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
”(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
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燕子的栖息不定留给了诗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例1:漂泊流浪:“年年如新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周邦彦•《满庭芳》)例2:身世浮沉:“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
”(张可久•《殿前欢》)例3:相见又别:“有如社燕与飞鸿,相逢未稳还相送。
”(苏轼•《送陈睦知潭州》;例4:时时相隔:“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
”(刘安•《淮南子》)燕子,已不仅仅再是燕子,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融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