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素材
初二历史小论文范文(通用3篇)
摘要:“史论结合”是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策略。
选择多彩的史实,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呈现多角度、不同观点的史料,避免史论的唯一性,加强对学生史料解析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有助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论结合;教学策略近年来,各地历史中考对“史论结合”的考查比重不断加大。
“史”指“史实”或“史料”,“论”指“结论”或“理论”。
史实是史论产生的基础,史论则是后人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历史发表的看法。
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将史实和史论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还历史教学以本色。
一、选择多彩的史实学生的材料处理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是建立在对基本史实理解的基础上的。
因此,教师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的史实越丰富、越全面,学生掌握起来就越容易。
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生动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图画和图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借助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等方式,为学生展现多彩的史实。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也能对此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强化对历史概念的教学三、呈现多角度、不同观点的史料四、避免史论的唯一性有时,即使是面对相同的史料或史实,不同素养、不同立场、不同史观、不同时代的人得出的结论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尖锐对立的。
历史评论既是历史学习的落脚点和归宿,也是历史教学的关键处和着眼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论,而不是随意加以限制、强制,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应当鼓励,尽量避免答案唯一、例如,关于“辛亥革命”,既有人说它胜利了,也有人说它失败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其实,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4张图片,《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袁世凯率领百官祭孔大典》《签订“二十一条”》,学生就会形成较为辩证的认识。
辛亥革命之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
万能议论文素材
万能议论文素材1、历史岳飞⑴历史,被悲壮打磨得锃亮,辉煌了岳飞的一生。
他不与秦桧同流合污,驰骋“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然而无奈于十二道金牌的催逼,最终被害于风波亭。
面对恶势力的威逼,他选择了国家,这是心灵的选择,虽然是要付出代价的,然而他无悔,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生命那一曲高昂的旋律,射在历史的回音壁上,筝音四射。
⑵“南望王师又一年”“收复旧山河”“饥餐胡虏肉,喝饮匈奴血”,在就要一雪耻辱时,十二道圣旨的力量是一个精忠报国的士大夫所无法承受的他只得缓缓抬头,望着天边凄艳的晚霞,无力的转身,“撤”。
⑶悲歌如殇,一座亭子,铸成望空滴血的千古恨。
英雄的气息,被冷夜的贺兰山含尽,白发在长风中飘扬如旗,心上的一道口子,倾泻出河山的泪。
泪浊成墨,发白为毫。
将一腔悲愤写在北宋苍白的历史上。
八千里路,云还是云,月还是月。
只有头颅,在精神上空,高悬。
2、天光甚美,造化有情面对生活斯芬克式的笑脸,我们有大多的抉择。
只有用真、善、美的心灵标准去选择的人,才体现出俄狄浦斯式的睿智;然而一颗丑陋自私的心去描绘生活画谱的人,则表现出了唐·吉诃德式的幼稚。
“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当真、善、美的情操已融入你的心中时,你也就有了极致的心境,当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用生命作代价去借钱帮助好友时,当《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用金子般的心去帮助别人时,当《悲惨世界》中冉阿让追求光明与真理时,他们都选择了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人性的美,真理早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永不泯灭地存于世人心中了。
《圣经》“马大福音”中耶稣告诉弟子要用真、善、美去衡量做人的标准。
是的,只有真与美的教会,美与仁的交融,灵与魂的合奏,才是真正的人生心声。
天光甚美,造化有情。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我们掬一捧心灵的泉水,细细咀嚼其中的甘甜,读王昭君,读岳飞,读安东尼奥,读耶稣,读他们面对每一次困难做出的选择,读他们那高尚的灵魂,就是在酿造你的人生。
议论文论据经典素材:名人事例
三一文库()〔议论文论据经典素材:名人事例〕导语:写议论文的时候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名人事例来加以论证,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1、不为五斗米折腰东晋诗人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
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来迎接。
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
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些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就辞官回家了。
分析:没有高尚的品德和气节就无法做出这样的举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世代相传,这正是人们对高尚品德和气节的追求与向往。
▲话题:“品德与气节”“人生的追求”▲2、宋庆龄的执著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话题:“忠贞”“持之以恒”▲3、一次成功就够了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
秦汉帝国统一论文素材
秦汉帝国统一论文素材一、背景介绍秦汉帝国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统一的帝国。
然而,秦朝的统一并不稳固,很快就因为暴政和不合理的政策而面临崩溃。
而汉高祖刘邦在千钧一发之际崛起,建立了西汉,最终稳固了中原地区,统一了中国。
二、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是由秦始皇完成的。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使六国的政权逐渐衰落,最终被其所灭。
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了一条法律,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等,使整个国家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
然而,秦朝的统一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秦始皇采取的暴政手段,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不满。
同时,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也给地方官员带来了很大的权力,加重了民众的负担,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三、秦汉之际的混战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的灭亡,使得中国陷入了长时间的战乱状态。
各地的诸侯争霸,农民起义不断,局势混乱不堪。
这一时期,被称为“秦汉之际的混战时期”。
四、刘邦的崛起刘邦是刘邦,一位出身平民的军事将领。
在混乱的时期,他率领起义军,在长期的战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声望。
最终,他成功地击败了竞争对手,统一了中原地区。
五、汉高祖的治理刘邦登基后称汉高祖,建立了西汉王朝。
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通过贤能之治和宽政手段,重建了社会秩序,稳定了局势。
六、汉武帝的拓展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在位期间积极开拓领土,发动了多次对外战争和征服,使汉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
七、秦汉帝国统一的意义秦汉帝国的统一不仅在政治上实现了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也在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了统一。
它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八、总结秦汉帝国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秦始皇的统一、混战时期的动荡、刘邦的崛起和汉高祖的治理。
通过对秦汉帝国统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统一过程以及各种政治、社会和经济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式。
议论文素材(论据)大全
1.爱国(1)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今往来历有多少志⼠仁⼈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舍⽣忘死。
爱国志⼠永垂青史,受⼈景仰,卖国*贼遗臭万年,遭尽世⼈唾骂。
历史公正的裁决,早已昭昭在世!(2)事实论据⽂天祥宁死不屈南宋民族英雄⽂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的劝降。
⼀天,元世祖忽必烈亲⾃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话!”⽂天祥⾯向南⽅慷概就义了,给世⼈留下⼀⾸撼⼈⼼弦的《正⽓歌》。
陈天华遥寄⾎书⾰命家陈天华,在⽇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能的清政府⼜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即在留学⽣中召开拒俄⼤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指,以⾎指书写救国⾎书,在⾎书⾥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酸,⿎舞同胞起来战⽃……他⼀连写了⼏⼗张,终因流⾎过多⽽晕倒,可嘴⾥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别⼈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书⼀份⼀份装⼊信封,从万⾥迢迢的⽇本寄回国内。
读到的⼈⽆不感动。
吴⽟章维护国家尊严⽼⾰命家吴⽟章,年轻时东渡⽇本留学。
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
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章挺⾝⽽出,代表留⽇学⽣向学校*严正提出:必须⽴即向中国学⽣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罢课和绝⾷以⽰*。
学校*在中国爱国留学⽣的强⼤压⼒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抗⽇民族抗⽇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联军”司令,从1934年⼀直到1940年沙场献⾝为⽌。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先⼠卒地在⽩⼭⿊⽔、林海雪原⾥打击⽇寇。
⾯对敌⼈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使敌⼈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
⽇酋对他⼜怕⼜恨,调集重兵围困。
历史议论文素材大全
历史议论文素材大全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如夏、商、周朝等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科技成就。
2. 古埃及文明的繁荣和衰落- 分析古埃及文明的繁荣时期,包括法老统治、金字塔建筑和宗教特点,以及衰落的原因。
3.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演变- 探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如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对现代民主制度的影响。
4. 古罗马帝国的扩张和衰落- 阐述古罗马帝国的扩张和行政管理制度,如军事征服、行省制度和道德衰落等因素导致的帝国衰落。
二、近代历史1.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分析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影响,如机械化生产的兴起、城市化进程和社会阶级的转变。
2. 法国大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探讨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对世界政治思想、社会制度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3. 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和后果,如冷战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和殖民地运动的兴起。
4. 冷战与世界格局的对立- 阐述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立,包括核武器竞赛、代理战争和分裂的世界格局。
三、现代历史1. 当代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 探讨当代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如经济全球化、文化传播和环境问题。
2. 新冷战与地缘政治格局- 分析当前的新冷战趋势,包括中美关系、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和东南亚国家的崛起。
3. 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 阐述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如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崛起。
4. 民主发展和人权保障- 探讨民主发展和人权保障的问题,如西方民主模式的传播、非洲国家的民主转型和跨国公司的责任。
以上是一份历史议论文素材的大全,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相关素材进行深入研究和写作。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篇一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教学是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很高技术性的艺术。
贯穿教学始终的根本路线是教育学生,其中包括对学生的激励、鼓舞等。
自从我国实施课程改革政策以来,我国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情景教学的出现,其不仅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死板”问题,还给教学带来了一股创新之风。
大量实践已证明,情景教学的方式完全匹配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和理念,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1.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平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和关键。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度等。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尤其是情景教学则更需要人的参与。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和谐,进而会促进历史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此外,教师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即:(1)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实现平等、公平、自由的教学模式;(2)改变传统的“师为贵,学为贱”的传统思想,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自己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学生的引导者;(3)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将学生进行分门别类。
总之,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在课堂中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情景教学的根本目的。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我国著名的教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好之者优于不知者,而劣于乐之者。
”通过上述的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其思维正处在发展的阶段,逻辑性不高。
文化历史类的议论文素材
文化历史类的议论文素材一、论点拓展☆各种文化现象的相互冲击与交流。
☆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文化建设。
二、论点精析中国人论述“文化”,比西方人要早得多,《周易》里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之始。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有人才能有文化,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文化。
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
一般来讲,人们把“文化”分做三个层次:即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
所谓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所谓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学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制度。
所谓器物文化,是指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体存在,如住宅、服饰等,它们是人的创造,也为人服务,看得见,摸得着,是一种表层次的文化。
所谓的“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
它把人类社会的物质、精神、制度都纳入文化考察的视野,就等于把全部人类社会及其历史作为文化的载体和形态,就等于宣布凡是人的、与人有关的一切,都有文化问题,都是文化的范围。
三、格言警句文是知识概而之论,化是智慧行为体验。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刘向《说苑·指武》“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
——爱德华·泰勒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
——鲁斯·本尼迪克特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罗森塔尔·尤金四、事实论据1.中国书业的瓶颈中国书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很大的瓶颈:居高不下的图书品种、疯长的库存,让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商感到寒意和窒息;商业规则缺失、产业链不健全,使得上下游的关系急剧恶化……产业环境与书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矛盾。
历史小论文范文
历史小论文范文
《历史的起源与发展》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
从古至今,历史一直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历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
通过研究历史,人们可以了解过去的文明成就和错误经验,从中学习并汲取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形成阶段。
在原始社会,人们开始形成部落和氏族,同时也开始了交换、战争和结盟等形式的社会活动。
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社会文明和制度发展。
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文明开始出现,人类开始记录历史,世界各地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文明古国,如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罗马等。
这些古国家的兴起和衰亡,不仅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且也为现代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它不仅受到自然环境、人口迁徙、战争征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宗教、哲学、艺术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也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又互相联系、相互影响。
历史的发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和发展。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他们的愚昧和软弱。
历史教导我们应该珍惜
现在的生活,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开拓进取。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历史是人类重要的智识宝库,它凝聚着人类的智慧,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学会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为人类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精品3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精品3篇)【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1篇】你们都去过故宫吗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位于北京的正中心,因此被称为北京的“心脏”。
故宫富丽堂皇,既雄伟又壮观,真让人赞叹不已!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
1420年基本完工。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统称三大股)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座。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着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
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太和殿装饰十分华丽虽然时光的印迹斑斑,但仍可以看出那里的富丽堂皇。
故宫里不仅有它独特的历史文化,还有一个悠久的传说呢!相传当初刘伯温修建故宫时,向皇帝诉说他梦见玉皇大帝说天宫宝殿有一千间,凡人间宫殿数量万不可以超过天官,还要请天上三十六金刚、七十二地煞去保护凡间皇城才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原来天神三十六金刚就是宫殿门口摆着的三十六口包金大缸。
而七十二地煞就是故宫里的七十二条地沟。
如今北京城中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宫殿,中国建筑无一可以媲美。
我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肃然起敬,一种民族自豪油然而生!【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2篇】兵马俑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虽然汉代被刘邦。
毁坏了不少,可经过考古人员的修复,现在的兵马俑。
依然相当于一个。
轰然不动的庞大军队1973年。
山西村民在打井的时候,在两米多深的,地下发现了。
陶俑人头。
兵马俑的制作方法非常复杂,大多数,是陶制烧制而成的,第一步要先用泥塑成俑大型。
之后在复尼并加以修饰而且一共有八千多个兵马俑兵马俑雕刻的。
极其。
传神兵俑的每一条手纹都聊聊可见里理科数。
每个兵哟,神情各异,有些用眼神愤怒可能是强行。
月来当兵的。
敢怒却不敢言。
有些用沧桑的脸上下。
印满了忧愁,可能是害怕自己战死沙场也照顾。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优选3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优选3篇)【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1篇】一说到故宫,大家应该既陌生又熟悉,那么,让我来讲讲故宫的历史,北京故宫建于永乐4年(19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恒,永乐18年(1420年),北京皇宫和北京城建成的。
故宫历史悠久,令人不禁赞叹——你好,故宫。
嘿!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去看一看吧!故宫的景点不少,延禧宫、翊坤宫、慈宁宫、景仁宫、钟粹宫等等,其中,午门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洞,可是走进去转过头去一看,却成了5个门洞,这就叫做“名三暗五”,神奇不神奇?再走一会儿,就是故宫一大特点,御花园,那里简直是一个“大花园”。
在这里,有如霞似火的杜鹃花、娇媚迷人的红玫瑰、红艳艳的牡丹花、高洁淡雅的菊花、洁白如玉的玉兰花、清香四溢的茉莉花等,还种了许多翠绿色的树,在花儿的衬托下,御花园增添了几份端庄和典雅。
故宫端庄典雅,让我不禁赞叹——你好,故宫!更令人惊讶的是,故宫有房屋9999间,若一个刚出生的小孩,如果在故宫每间房屋都住一个昼夜的话,等到他把故宫所有的房间都住完一遍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27岁的青年了。
故宫已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门窗,让我们来观看他壮丽的色彩,来倾听紫禁城的声音,来呼吸历史的气息,来感知中华文化的底蕴。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2篇】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美丽的家乡—重庆大足。
我是你们今日的导游李沐曦,下头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大足最美的风景—大足石刻。
礼貌出行,欢乐随行,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紧跟队伍,注意安全!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资料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
其中又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摩崖石刻最为出名,它始建于晚唐,兴于两宋,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
我们此刻所在的地方就是面积最大、佛像最多的宝顶山摩崖石刻。
大家快看,我们面前的就是被称为人间一绝的“千手观音”。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究论文素材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究论文素材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究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深入研究古代文献,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本文将提供一些可用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究论文的素材,以供参考。
一、《史记》《史记》是我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史书之一,由司马迁撰写,收录了我国历史上自虞舜到西汉武帝的历史事迹。
可以通过分析《史记》中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方法、政绩和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
二、《汉书》《汉书》是记载东汉历史的一部重要史书,由班固等人编纂而成。
该书收录了从西汉兴起到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历史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了解《汉书》中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东汉时期的社会状态和统治者的执政策略。
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唐代司马光撰写的一部宏观综合的历史著作。
该书概述了从夏至宋的历史演变,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
作为古代历史文献研究的重要素材,通过分析《资治通鉴》可以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政治发展和文化变迁。
四、碑刻文献中国古代的碑刻文献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瑰宝,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可以通过研究碑刻文献,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宗教信仰、艺术特色等方面的情况。
其中,著名的碑刻如汉武帝碑、魏晋南北朝石刻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的重要素材。
五、古代文人诗词古代文人的诗词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通过了解诗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历史典故和思想意象等,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
著名的古代文人如杜甫、李白、苏轼等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献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六、古籍文献古代的经典典籍如《周易》、《尚书》、《论语》、《道德经》等,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古籍文献,来了解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借鉴历史申论开头作文素材
借鉴历史申论开头作文素材
1. "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精神支柱,便难以自立自强。
"
2. "在历史长河中,尊重人权与保护人权是一切文明进步的基石。
"
3. "前人种下的文化种子,就是后人繁花似锦的源泉。
"
4.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的社会都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
5. "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每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展示其独
特魅力的窗口。
"
6. "历史告诉我们,军队的强大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
7. "曆史证明,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是实现国家发展跨越的关键。
"
8. "纵观历史,人民利益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归宿。
"
9.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是促进公
平正义。
"
10.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教育始终是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基石。
"。
申论有关历史大作文素材
申论有关历史大作文素材
素材一: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他的统一政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黄河流域的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它的建造和保护为中国的国土安全和疆域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素材二: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著名的文化人物,他们的思想和学说影响了几代人,并深刻地塑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例如,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教育、家庭和社会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佛教的传入也为中国文化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佛教思想的融合为中国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路。
素材三: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启示。
例如,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它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
另外,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而混乱的历史时期,它对中
国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为我们教训深刻。
以上是一些关于历史大作文的素材,可以用来展开论述,但文中不能有标题相同的文字。
历史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历史的议论文论据素材1.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通过征服六国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基础。
这一事件对于中国历史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罗马帝国的崩溃: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庞大和最强大的帝国之一,然而,它最终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在476年被推翻,标志着帝国的灭亡。
这个事件是帝国主义的失败和中世纪欧洲的新秩序建立的重要转折点。
3.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在18世纪末爆发,推翻了君主制度,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这一事件对整个欧洲以及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破坏力的冲突之一,导致了许多国家和百万人的伤亡。
它不仅结束了一代人的生命,还对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产生了持久的影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5.革命的发展:从英国和美国的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再到俄国和中国的革命,革命运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引发了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根本变革。
这些革命事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民主化和平等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6.科学与工业革命:科学与工业革命是17至18世纪期间经验主义、观察和实证科学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先进技术和工业化的兴起。
这些事件对于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现代社会的进步。
7.科学的进步与人类的认知:科学的进步,如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了传统的宗教观念,并对人类对自身和宇宙的理解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些科学发现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方式,并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历史事件或事实,作为论据素材,实际的选择应根据你要表达的观点和论述方向来具体选择。
记得要对素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以支持你的论点。
五代十国政治局势论文素材
五代十国政治局势论文素材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其政治局势的变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五代十国政治局势的论文素材,供您参考:1. 内战与分裂:五代十国时期,中央政权的衰败导致各地勾结农民起义军、藩镇势力等形成割据政权。
此时,各地的军阀势力互相明争暗斗,内战频频发生,导致国家分裂成多个割据政权。
2. 契丹入侵与辽夏之争:五代时期,北方的契丹人逐渐崛起,逐步侵略中国汉地。
尤其是辽国的建立,不仅对五代政权产生了威胁,还插足了两宋之间的争夺。
同时,西北地区的吐蕃、党项等少数民族也纷纷参与到政治斗争中,与中原势力形成对抗。
3. 文化融合与转变:五代十国时期,各地形成的割据政权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区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天下五代各具风采的文化景观。
在这个过程中,中原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元素和艺术风格。
4. 经济与社会: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农民起义、战争频繁发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经济的衰退。
但同时也催生了很多商业城市的兴起,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
5. 外交与对外侵略:五代十国时期,各个政权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积极进行外交和战略联盟。
一方面,中原政权经常联合宋、辽等国,抵抗契丹、党项等民族的侵略;另一方面,也会采取穿梭外交策略,与契丹、吐蕃等民族结盟,以便对抗其他政权。
这些素材可以作为论述五代十国政治局势的基础,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研究角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论文的撰写和组织。
提醒注意的是,文章的结构要清晰,逻辑要严谨,可以选择从整体政治局势概述入手,再逐渐展开各个方面的分析,以达到准确、全面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的,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
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最佳效果,除了其他因素外,课堂管理工作的情况如何,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许多教师深知这一点。
因而他们非常注重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作,从而为取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遗憾的是,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包括大专院校历史系科的实习生,在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作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散乱现象。
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许多教师也很想改变这种局面,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
那么,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工作的散乱主要有何表现?造成这种散乱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散乱现象,从而使那些教师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本文拟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有所补益。
一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工作的散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为以下现象:一、预备铃响了,按时进教室的学生为数不多,即使大部分学生进了教室,整个教室仍是乱哄哄地吵闹,没有在预备铃至上课铃之间的这段时间里作好上历史课的有关准备,如准备好课本和其它学习用具,静心等待上课。
二、上课铃响了,许多学生仍没作好上课的有关准备,有的学生甚至还在教室外面玩或者刚走进教室,教师却匆忙地宣布上课;上课仪式(即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极不严谨,如起立时,学生先后不一,弯腰驼背,有的甚至干脆不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时,学生声音不整齐、不洪亮,有的还怪声怪调;坐下时先后不一,桌……运用历史地理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时空观念,从而提高历史学科能力,所以值得重视。
1.运用历史地理观念,深刻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一张色彩鲜明的历史挂图,能够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形势,可启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强化抽象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地图所展示的历史环境的理解。
例如,在讲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的形势时,首先要设计绘制一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前后的全国形势图,表明此时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于1927年4月28日在南京建立了反动的国民政府;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又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在北方,军阀张作霖控制了北京政权。
他们控制了全国各大城市,并在那里疯狂地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通过此图,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全国一片白色恐怖的情景,进而使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了保存革命的力量就必须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发动武装起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并决定在革命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起义,12月又发动了广州起义,中国革命于是进入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运用历史地理观念,增强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为讲述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过程,设计绘制一张抗日战争前夕的形势图,在挂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被日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侵占的我国东三省,1932年“一·二八”事……兴趣是知识的入门。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
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
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
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
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
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
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
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主要是以下诸方面。
一、进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
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
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要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她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又培育了为世人称道的道德风尚。
到社会主义阶段,这些优秀传统被继承和加以弘扬,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所以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也应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
二、进行五千年中国人民奋斗史,特别是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
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许多求进步的先进思想人物,提出了不少济世图存的主张,企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都没有成功。
“五四”运动后,随着中国……,“历史”这一概念至少含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指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二是指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了解及认识。
历史,包罗万象:从时间上看,贯穿上下古今,从空间上看,纵横世界各地;从内容上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历史知识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
历史的发展是互为联系、因果相循的。
世界的今天由世界的昨天演变而来,又必然走向未来。
古是今的基础,今是古的发展。
了解世界的昨天,在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世界的今天,迎接世界的明天。
因此,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展物生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视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深化改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能力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应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并在应用中得到提高与发展的,历史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记忆、理解、思维、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而运用比较法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老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历史教学中的比较法,有以下几种。
一、横向比较。
通常是对同一时代不同国家间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俄国彼得一世与中国康熙皇帝、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19世纪晚期美德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等的比较。
通过比较,帮助学生区分个性与共性、本质特征与一般规律,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从而加深对各种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提同分析综合能力。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时空里的事件、现象、观念等的运动。
没有运动就没有历史,否则,历史就会永远停留在“过去”;换言之,历史是动态的历史。
从时间角度看,历史的动态性是显见的。
如人类从原始时代经历中世纪发展到近代、现代、当代,历史运动的节奏呈现出加速度的特点:记录原始社会的历史常以万年为单位时间,中世纪常以千、百年为单位时间,近代、现代、当代则以几十年乃至几年为单位时间。
从空间角度看,越是发达地区,历史运动的速率越快,相反则越慢。
如世界历史进入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等国的历史内容显然比同时期亚、非、拉各国的历史要生动和丰富多采得多。
以上是容易理解的物理意义上的动态。
若要使“动态的历史”具有史学意义,还应从这两个层面加以认识与把握:一是哲学层面。
如量质互变规律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历史的运动就高度遵循这一规律,这一规律并使历史的运动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
如我们以之考察近代日本的侵华史就不难发现,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逐渐强大后(量变),其对外侵略的野心也逐渐膨胀(质变),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变本加厉,这“侵略”是有连续性的,这“变本加厉”是有阶段性的。
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和普遍矛盾的规律也是我们把握历史动态性的哲学工具,使我们可以对复杂的、似乎彼此“不相干”的历史问题进行动态考察。
二是史学层面。
运用历史理论和形式逻辑分析历史,能使我们把握“历史动态”的理论意义。
如“落后就要挨打”是科学的历史结论,如果不以之反思评价和动态分析中国近代史,则那些“动态的苦难史”并无意义。
为什么近代中国屡战屡败甚至不败而败?因为落后。
而深入分析,落后的内涵就不仅仅是指军事、经济,还包括政治制……近代中国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国家,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民先后两次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略战争,深受其害。
我们不禁要问,日本军国主义何以能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众所周知,明治维新前日本和中国一样,是受西方列强所侵略的对象。
明知维新后,日本政府对内实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的管理和技术,成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
此后,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谋求世界一等强国和东亚霸主地位,在战争和扩张的道路上拼命奔驰。
一、政治根源日本明治维新后形成的以天皇制为中心的基本社会政治结构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