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合集下载

试论重庆南温泉旅游景区规划

试论重庆南温泉旅游景区规划

试论重庆南温泉旅游景区规划概要: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切实做好景区功能分区,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设计等问题,以良好的景区规划,促进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南温泉发展战略思考南温泉有优越的地理条件。

它地处重庆主城区一环线以内,属重庆主城区“半小时交通”范围,交通线路不断完善,将南滨路都市风景区、南山风景区和南温泉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吃住娱的都市旅游新概念。

南温泉历史悠久,曾经有一段辉煌的旅游热潮,是重庆主城仅有的温泉“绿谷”。

南温泉地处山水环抱之中,凌空飞泻的瀑布点缀其中具有山、水、林、泉、峡、洞、瀑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其温泉、花卉、陪都遗址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而南温泉泉水以疗养效果好而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重庆努力打造“温泉之都”,这又是南温泉发展的重要机遇,并且它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已建立了温泉酒店,温泉公园等,再加上劳动力资源丰富,南温泉必会得到恢复发展。

二、南温泉景区主题形象规划1、南温泉旅游资源分析根据南温泉旅游资源分析,可从地理,历史,社会分析南温泉景区主题形象定位。

(1)从地理方面分析:山水藏灵泉①自然资源:(山水之间)南温泉是重庆主城仅有的温泉“绿谷”。

具有山、水、林、泉、峡、洞、瀑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其温泉、花卉、陪都遗址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使有山无水、有山远水的众多温泉景区望之项背。

景区以常绿针叶林、落叶性杂木林、竹林和樟林为主,植被以次生植被、人工植被为主,且分布不均。

温泉景区中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②温泉资源(储量充足稳定、水温适宜、矿物质丰富)温泉水为硫酸钙镁钠型热泉,水多出露在花溪河南岸,水温39-42℃,且涌水量至少为4384立方米/日。

水质为硫酸盐型低温微咸热水,矿化度2克/升左右。

质堪与临潼华清池媲美,是国内最优秀的温泉之一。

泳浴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生理机能,健身美容,治疗皮肤病和关节炎等作用。

(2)从历史方面分析:陪文诉英烈虽然重庆在极具地方特色的土著巴文化基础上,具有“三建国都、四筑渝城”的悠久而传奇的历史,但其中最具显赫地位、焦点地位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时期无疑当属抗战陪都时期。

重庆温泉旅游发展与研究述略

重庆温泉旅游发展与研究述略

重庆温泉旅游发展与研究述略宋林琳 (重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400050)摘要 基于重庆构建“世界温泉之都”的战略目标,对重庆温泉旅游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当前重庆温泉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现有理论研究滞后于温泉旅游实际发展。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重庆温泉旅游新的发展方向和温泉旅游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 温泉旅游;发展;研究;重庆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7)25-07914-02 温泉资源的利用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但是作为被旅游者广泛接受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温泉旅游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蓬勃发展起来。

近年来,围绕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各地学者投入了较高的研究热情。

目前,已有学者对广东、四川等省的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系列成果。

重庆温泉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

温泉旅游资源被视为重庆具备世界品质的旅游资源。

因此,近年来重庆市提出了建设“世界温泉之都”的战略目标。

然而,相对于温泉旅游的快速发展,研究工作整体上仍相对滞后。

所以,有必要对重庆市温泉旅游的发展与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重庆温泉旅游发展综述1.1 历史时期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中,开发最早的温泉为北温泉。

据载南北朝刘宋景平元年(1004年),北温泉已“迎流砌池,广方四丈,上翼以亭”。

相比之下,比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日本下吕温泉尚早468年。

南温泉位于重庆市南郊,发现于明朝,始建于清代,为硫酸钙镁钠型热泉,水温39~42℃。

相传南温泉为明代朱元璋的长孙建文帝避难隐居之地。

史载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南温泉建浴池,其后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东温泉位于重庆市东部68km的巴南区东泉镇境内。

相传古时,鲁班的弟子曾在此建造木井,钟子期、俞伯牙曾在此相会,明代以来的古刹庙宇还存有大量遗迹。

古时东温泉盛行裸泳,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

此外,位于重庆铜梁县的西温泉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重庆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重庆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

重庆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摘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重庆温泉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重庆温泉旅游开发的相应对策,认为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较好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温泉旅游;重庆; SWOT一、重庆温泉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SWOT分析是广泛用于旅游开发分析的一种较成熟的战略分析方法。

S指产业内部的优势(Strengths),W指产业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 O指产业外部的机会(Opportuni-ties),T指产业外部环境的威胁(Threats)。

这是一种综合考虑产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

目前,重庆温泉旅游的开发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重庆现有温泉旅游资源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客观分析,可为重庆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一)优势(Strengths)1.具备世界品质的温泉旅游资源。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储量丰富。

据调查分析,重庆市地热温泉分布大约1万平方公里,可采资源量为14563万方/年(39. 9万方/日)。

按照25平方公里布点一个热矿井计算,仅主城即能容纳下大约200口温泉井[1]。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品质优越。

温泉水温以40~55℃居多。

温泉水质以硫酸盐型为主,多数温泉均含有锂、锶、碘等30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温泉旅游资源大多位于风景秀丽的自然景区和历史悠远的名胜之地,使富集的温泉资源与美丽山水风景和浓郁的巴渝文化有机结合,为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具备可再生特征。

据研究分析,重庆温泉主要是以大气降水溶滤、经深部循环加热而成,基本上属于可再生资源类型[2]。

正是由于这些特征,使得温泉资源被誉为重庆市真正具备世界品质的旅游资源。

2.具有强有力的政府产业扶持优势。

2005年,重庆市编制出台了《2005—2015年重庆市温泉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做大做强、全面提升重庆温泉旅游品质和综合竞争力,把重庆打造成“温泉之都”,推动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温泉之都

温泉之都

温泉之都亲爱的游客朋友们:重庆温泉开发的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传说轩辕黄帝曾在北温泉创造了“温汤和药”救治百姓。

南朝佛教高僧慈应大师也曾在北温泉创建温泉寺,它比日本最古老的马温泉都要早上200年。

之后,重庆又在明朝时期开发了南温泉、民国时期开发了西温泉。

2005年,重庆市政府提出要把重庆打造成世界温泉之都的战略决策,目前,重庆市五方十泉基本建成,一圈百泉初具规模,两翼多泉建设已经开始起步,中国的温泉之都正在迅猛发展。

既然说到五方十泉,一圈百泉,两翼多泉,肯定大家的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这到底具体指的是什么呢,接着就由我为大家做一个介绍。

首先,五方十泉指的是在重庆五个方位中,东边有被地质学家称为“亚洲一绝”的东温泉,南边有水质可与临潼华清池媲美的南温泉,西边有天赐,贝迪等温泉,北边有世界上最早开发的北温泉,以及中部被历代文人骚客赞为“武陵仙境”的统景温泉。

其中提到统景温泉不得不提一句,它是集温泉,冷泉于一体的生态浴场,在全国中尚属首例。

一圈百泉指的是在重庆一个小时经济圈范围内,重点建设100左右的温泉旅游项目。

所谓两翼多泉就是:沿着渝东南和渝东北两翼,重点在万州,黔江、石柱等地开发建设不同风格的温泉旅游项目,最终,五方一圈加两翼构建巴渝无处不温泉的温泉之都整体形象。

重庆的温泉资源不仅丰富而且也具有质优的特点,水温以40度到55度居多,大部分温泉都含有30种以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酸碱度适中,水温合适普遍达到国家医疗矿泉的标准,我相信这次的温泉之旅一定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健康而又美妙的体验。

亲爱的游客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在北碚的北温泉风景区。

在我们身后的就是北温泉的核心景区北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是在1927年由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先生创办的,最先名为嘉陵江温泉公园,同时也是中国最早的平民公园。

在它旁边就是我最先向大家介绍的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温泉,北温泉。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道来深入了解北温泉吧。

现在我们来到的了著名的温泉寺,这里曾两度被毁坏,现在我们看到的现存的北温泉寺是明清两代建筑,殿分四重,依次为关圣殿,接引殿,大佛殿,观音殿。

重庆打造“世界温泉之都”

重庆打造“世界温泉之都”

( 自治县)都有地热水资源 ,尤其 以主城区及周边 地 区 最 为集 中 ;水 质 富 含 锶 、偏 硼 酸 、偏 硅 酸 等
多 种 有 益人 体 健 康 的 微 量元 素 ,具 有 良好 的 医疗 保 健 功 效 ,是 打 造 “ 界 温 泉 之 都 ” 的 良好 资 源 世
基 础 。2 0 0 6年 ,该 市 提 出 打 造 “ 国 温 泉 之 都 ” 中
馆 工作 进 行 全 面 检验 ,认 为档 案馆 档 案 目标 管 理
工作 自 1 9 晋 升为 市 一级 标 准 以来 ,档 案行 政 9 9年
J东南队路上青藏高原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I I
最 近 ,市 地 勘 局 川 东 南 地 质 大 队走 进 青 藏 高
原 ,为完 成 中标 的青 海 省沱 沱 地 区 1 :5万 四幅 区
兑 付 户 改退 地 补偿 到 位 6 3 元 ,铜梁 县 兑 付率 5 0万 占到 全市 的 6 %。 1 ( 巍) 王
发 生 态 化 、服 务 人 性 化 、设 施 精 细 化 、管理 智 能 化 和 质 量 标 准 化 。 目前 ,该 市 已 组 织 市 国 土 房 管 局及 相关 地 勘单 位进 一步勘 查 开发 温泉 资源 。
域 地质 调查 任务 ,充 分 展示 大 队区调 技术 优势 。
该 大 队实施 “ 出去 ”战 略 。在 青海 中标 了沱 走 沱地区 1 :5万 四幅 区域 地质 调查 ,总面 积 1 4 6 0平
方 公里 。工 作 区位 于 青 藏高 原腹 地可 可西 里 地 区 ,
交 通 不 便 ,高寒 缺 氧 ,海拔 4 0 8 58 5 2米 。 区 内无 人 烟 ,工作环 境艰 苦 ,岩石 类型 、地 质条 件 也

重庆南温泉

重庆南温泉
重庆南温泉
南温泉简介
• 重庆市南温泉风景区
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境内,景区最早开发 于1927年,距重庆市区约18公里,属于重庆市一 级公园,是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名胜区
• 南温泉的命名
因位于重庆市区南面,被称为“南泉”
•四大观赏区
温泉、铧园、仙女、竹石苑 景区内有两个泳池,一个室内,一个室外,水温 在39~42℃之间,景区内温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有养身治病的功效。
南温泉发展现状
• 基础配套设施
目前景区还没有开发完全,很多基础设施都正在建造, 景区内垃圾桶设立太少。景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有待加 强。
• 道路条件
从花溪镇到景区的道路狭窄、路面不平整
• 水质
由于大量修建温泉居家酒店,使水质遭到污染, 花溪河不再像以前那么清澈迷人。
景区内部的不足
客源市场分析
• 人口特征
综合得知,南温泉游客在逐年减少,游客 的消费项目很少,景点不够突出与吸引力。
产品类型
• 景区内产品过于单一,有四个观赏区及五 处名泉 • 四个观赏区即:温泉、铧园、仙女、竹石 苑。 • 五处名泉 ,即:“玉泉”“晴雨泉”“龙 泉” “飞泉”“虎啸泉”。 • 此外,1992年成立的重庆赏石馆,展出一 千余件我国的五十四类石种。还举办有春 季花文化展和金秋桂花展。
夜景 室内温泉
策划方案
• 项目存在的问题
1. 人们对“夜泡温泉”的益处认识不足; 2. 对新项目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3. 地点相对偏僻
• 项目的机会:
1. 浮燥的都市生活使人们向往自然,走向乡野; 2. 都市人消暑纳凉活动日趋多元化,更多的人追求 新时尚; 3.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夏天泡温泉对人的健康养身, 消暑降温的确起到很大效果。

重庆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

重庆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

重庆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 发展绿色旅游
生态环境保护
• 防治水土流失 • 改善空气质量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 保护古建筑、历史遗址 •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庆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 国家政策支持 • 旅游业发展机遇
挑战
• 生态环境恶化 •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 保护经费不足 • 保护设施建设滞后
03 重庆旅游资源管理策略
重庆旅游资源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 保护生态环境 • 传承历史文化 • 促进经济发展 • 提高生活质量
原则
• 保护优先 • 可持续发展 • 科学管理 • 公众参与
重庆旅游资源管理的方式与方法
方式
• 制定保护与管理政策 • 加强监测与评估 • 促进保护与发展的协调
原因
• 地方政府和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 管理部门职责不清 • 法律法规不健全 • 保护经费不足
重庆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对策建议
提高保护意识
• 加强保护宣传教育 • 提高民众保护意识
完善保护与管理体制
• 明确管理部门职责 • 完善法律法规
增加保护投入
• 提高保护经费 • 加强保护设施建设
05 重庆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未来展望
方法
• 制定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提高保护与管理技术水平 • 加强公众教育与参环境得到改善 • 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保护 • 旅游业得到发展 • 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评价
• 建立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 定期对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进行评估 • 及时调整保护与管理策略
传承历史文化

2024年重庆温泉特色小镇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重庆温泉特色小镇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重庆温泉特色小镇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温泉旅游在中国逐渐兴起,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之一。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

近年来,重庆温泉特色小镇也相继涌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本文旨在对重庆温泉特色小镇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发展情况和前景。

方法本文基于已有的市场调研数据以及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市场规模分析。

市场规模分析温泉特色小镇的数量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重庆共建成温泉特色小镇30个。

温泉特色小镇的入住率经过数据调研,发现在重庆温泉特色小镇中,平均入住率为60%。

温泉特色小镇的日均客流量通过对多个温泉特色小镇的数据统计,得出平均日均客流量为1000人次。

温泉特色小镇的平均消费额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重庆温泉特色小镇的游客平均消费额大约为500元。

市场规模预测温泉特色小镇市场规模预测模型基于已有的市场调研数据和发展趋势,我们构建了一个市场规模预测模型。

该模型将考虑温泉特色小镇的数量、入住率、日均客流量以及平均消费额等因素,预测未来的市场规模。

预测结果根据我们的市场规模预测模型,预计未来三年内,重庆温泉特色小镇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0%的增速增长。

结论根据我们的市场规模分析,重庆温泉特色小镇市场正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

未来,随着温泉旅游的不断兴起,重庆温泉特色小镇市场有望进一步拓展。

相关企业和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抓住机遇,提高服务质量,推动该市场的健康发展。

以上为对重庆温泉特色小镇市场规模的分析,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附注:本文所述数据为参考数据,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

重庆统景温泉小镇

重庆统景温泉小镇

重庆统景温泉小镇一. 规划背景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温泉度假已发展成为健康养生的重要方式之一,重庆温泉处于大发展阶段,本项目面临极佳的发展机遇。

二.规划理念三.发展条件经济发展条件四.旅游资源分析(一)自然旅游资源亚热带岩溶地貌统景景区岩溶地貌属于比较典型的亚热带岩溶地貌,发育了岩溶沟谷、岩溶丘陵、岩溶洼地,以及落水涧、竖井、溶沟和石芽等形态类型,底下则形成有暗河、岩溶泉、溶洞及其中的各种泉华堆积地形。

区内共有大小溶洞71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猴子洞、上感应洞、下感应洞、朝阳洞和杨家洞。

洞内形成冬季较暖,春、秋稍凉的洞穴气候。

据重庆道台府江北厅志碑文诗词记载:“……两岸多石洞,遇有冠警,俱可避兵。

其中最大者如棕竹洞、朝阳洞、火龙洞、吊洞子俱可容千余人,是皆天地生成,可为一方之保障者。

近峡两岸,茂竹密菁,处处猿啼,风景绝佳”。

御临河御临河景观秀美,历史文化深厚。

相传御临河原名为“幺滩河”,因惠帝经幺滩河到邻水访旧臣杜景贤,便更名为“御临河”。

御临河源出大足县,主流自黄印村入境,西入麻柳沱镇。

镇域段水面宽40-100米,平均80米,深度一般为0.55-0.7米,多年平均流量21.4立方米/秒。

御临河绕经度假区成湾,沿岸竹木葱郁,景观秀美。

瀑布下感应洞属于半充水溶洞,清澈的溪水从溶洞深处潺潺流出,在洞口飞溅出去,留下阵阵轰呜,沿着溪岸朔流而上,沿途有天然画廊、石幔、石笋和嶙峋的怪石峡谷。

龙潭、琼宫在洞的深处,其深处的七级石梯田和巨大的石瀑布,景色甚为可观,秀丽而幽邃。

地热资源统景景区地热水资源丰富,天然补给量为42300m3/d,储存量为104820m3/d,可开采量为18868m3/d。

地热水井井口水温在42℃~53℃间,属低温地热资源的温热水。

水质类型按医疗热矿水分类属含偏硅酸、偏硼酸、硫化氢的氟、锶医疗热矿水,按化学成份分类属硫酸钙型水。

此类医疗热矿水对皮肤病,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疾病有辅助的医疗保健效果。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

3.重庆南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3.1带动周边其他产业的发展 3.2为居民及游客提供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3.3改善周围自然环境

4.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1优势(Strengths)
公4司的文化建设
区位优势就是指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就是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
通条件等因素决定的。重庆市各个温泉旅游资源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大多分布在人口密 集、设施完善的主城区及周边地区,还具有交通发达、客源充裕的优势。重庆南温泉也是如此,良 好的交通为它带来了便利,给它提供了足以维持经营所需的源源不断的客流,这是它重要的优势之 一。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了发展旅游业,重庆市先后开发了包括中华龙温泉、海棠晓月温泉等 多个温泉项目,现代商业温泉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03年, 重庆市天赐温泉建成,温泉旅游融入了生 态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理念,温泉旅游开始快速兴起。到了2006年,重庆市已经建成和开发经营的温 泉旅游项目达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产业群,为之后重庆市的温泉旅游业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公4司的文化建设
个重庆市温泉旅游业所整体存在的问题,说明重庆的温泉旅游产业并没有开拓它的周边市场、全国市场以及入境旅游市
场。 最后,重庆市温泉旅游资源还存在营销手段雷同的问题。大多数温泉均以旅游为主,以休闲、疗养、观光和娱乐为 辅。这样高度同质化的模式,就导致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创新,要敢于创新,勇于突破, 大胆的废弃旧的模式,才会产生更多的新东西,这样才会有更高的竞争力。
5.对策建议
5.1保护性开发温泉旅游资源 5.2打造复合型温泉产业,塑造温泉品牌 5.3主题度假型开发路线 5.4疗养型开发路线量

重庆:打造中国温泉之都——温泉之都:重庆向世界亮出名片

重庆:打造中国温泉之都——温泉之都:重庆向世界亮出名片
被 专家评 为 “ 备世界级 品质” 的旅 游资源 。如今重庆 具 已正 式提 出宏伟 规划—— 打造温泉 之都。 这一决 策正在 引起海 内

. .
外厂 泛关注 。
与此 同时,重庆市 委书记汪 洋批示 : 加强媒体 宣传 , 动温泉 推 经济发展 ,让 重庆温泉 品牌继三峡 、夜景 、美女之 后,成为 重庆
棠晓月”则是全 国罕见的市区地热矿泉 。
温泉之都。
F富 的 地 热 资 源
据统 计, 目前 重庆温 泉地热水 日涌水
根据规划,渝北区统 景温泉、九龙坡区 造温泉z 都的核心部分 。这二大温 泉景区
有 山城之誉 的重庆 是一个温 泉城。通 量达 1 0万立方米以上。重庆市不 同类型 的 天赐温泉及 沙坪坝 区梨树 湾温泉是 重庆打
团,以 巴南东温泉为核心,开发 “ 民俗型 ”
温泉旅游,突 出民俗风情和 田园风光 : 西部 温泉组 团,以九龙坡海兰云天温 泉为核心 ,
开发 “ 园林型 ” 泉旅游 ,突出园林景观特 温 色。这四大温 泉组团 的核 心部分也定位 于
厂 『 ]
维普资讯
成部分 。
这 四大国家级温泉组团是 : 南部温泉 组
团, 以巴南南温泉为核心, 将 整合 周边温泉
及其它旅游资源,改造 、开发 “ 历史型”温 泉旅游,突出历史文化特色 ; 北部温泉组 团 则以北碚温泉为核心,开 发 “ 文化型 ” 温泉 旅游,展示 “ 万国温泉”风情 ; 东部温泉组
际级温泉基地, 到国家旅游 区5 级标准。 达 A
等 1 多条山脉中,每一条 山脉都 是一个热 0
水库 。全市地热 温泉资源在 总体上表现 为
“ 重庆的地热温泉 、热泉之数量为全 国 其中,统景温泉基 地主要开发 “ 度假 型”温 各城市之首, 是世界 各城 市中罕见的。 也 世 泉旅游 天赐 温泉基地丰要升发 “ 休闲型”

论重庆南温泉开发状况及发展

论重庆南温泉开发状况及发展

论重庆南温泉开发状况及发展作者:陈秋宏胡金婷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4期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旅游需求也越来越重,这极大地促使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温泉旅游作为旅游项目中一类,它以健康养生为特色,集旅游、休闲、会务于一体,已成为21世纪旅游度假的一大热点重庆作为“温泉之都”,拥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得天独厚的条件。

理应重视温泉业的发展。

一、南温泉风景区的基本概括重庆市南温泉风景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境内,景区最早开发于1927年,距重庆市区约18公里,属于重庆市一级公园,是重庆市十佳旅游风景名胜区。

景区以其内温泉而闻名,因位于重庆市区南面,被称为“南泉”。

景区内有为四大观赏区:温泉、铧园、仙女、竹石苑。

二、南温泉开发的条件(一)内部条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温泉为著,温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属于弱酸性、硫磺性水质,水温常年保持在41摄氏度,长期泳浴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生理机能,健身美颜,治疗皮肤病和关节炎等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政府政策重庆市政府强力推进与正确引导“温泉之都”在“五方十泉”、“一圈百泉”的具体建设中成型,2005年,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温泉之都”的战略目标。

之后,相继出台了《重庆温泉旅游产业战略研究》、《重庆“一圈百泉”总体规划》等,2010年末,重庆市以丰富的地热资源储量和开发成果。

获得中国温泉之都的荣誉称号。

为重庆温泉业的发展打出品牌,增强了其影响力与公信力。

(三)社会条件重庆,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拥有3371.84万人口。

是西部开发开放的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

2015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

人们拥有旅游的经济基础且市场潜力大。

三、南温泉的开发现状(一)基础配套设施目前,景区的还未能得到完全的开发,很多的基础设施都还在建设当中,如景区内垃圾桶的数量不足。

且一些公园里的栏杆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二)交通条件游客主要是通过公交车的方式到达,路线比较单一,游客大多只能在南平及少数几个地方乘坐到南泉的车。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与温泉旅游综合效应分析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与温泉旅游综合效应分析
温 泉 属 于 水 景 旅 游 资源 。温 泉 资 源
的利 用 在 我 国 已 经 有 上 千 年 的历 史 了 .


重 庆 温 泉 旅 游 发 展
概 况
自2 O世纪 8 代 我 国 发 展 旅 游 业 O年 以 来 . 庆 就 开 始 开 发 温 泉 旅 游 资源 。 重 最 初 开发 的是 四 大 名 泉 。 东 西 南 北 温 泉 即
月动 工至 20 05年 4月 竣 工 . 如 此 短 的 在
时 间 内 便 创 下 市 场 奇 迹 .直接 旅 游 收 入
达 20 50万 元 。 并带动 全镇农 家 乐、 副 农
产 品 等 销 售 增 长 4 % 温 泉 资 源 的 开发 0 增 加 了 巴 南 区 、 碚 区 、 北 区 等温 泉 资 北 渝 源 区 居 民 的收 入 水 平 .为 当地 的 经 济 和
存在

甚至 为 片面 迎 合温 泉旅 游 需 求 的

件 另


方 面 旅 游 也 生 产 出许 多 令 人 反

快速 增长


感 的副产 品
环 境 中去


这 些 副产 品 被 直 接 排 放 到

重 庆温 泉旅游存在 的
出现 破 坏 性 开 发 的 苗 头
?

从 而 改变了环境 的固有状 态

问题 及 发展 对 策

■ i 乏灞 泉 豫 0 童 爱 列 策
, .
这 便 是 所 谓 消 极 的 环 境 外 部 性 问题 影 响 的 内容 和 对 象 上 来 看


茎蠢瀛 泵 旅辩荨诬 的门 嚣

重庆南温泉景区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重庆南温泉景区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2 0 2 0 1 2
7 2
1 2 1 0 1 0 1 0 3 3
3 2 3 1
资源要素价值 ( 1 5 分)
附加值
知名度和影 响力 ( 1 0分 ) 适游期或适用范 围 ( 5 分 )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 5 — 3分 )
地文 水 域 生物 天象与 遗址 建筑 旅游 人 文 景观 风光 景观 气候 景观 遗迹 与设施 商品 活动
南 温泉旅游 资源评价赋分表
~ ~ — — ~
评价项 目与 【 大 1 子
—————~~
资源要素价值 ( 8 5 分 )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 3 0分 历史 文化科学价值 ( 2 5 分 ) 珍稀奇特程度 ( 1 5 分 )
规模 、丰度与几率 ( 1 0 分 ) 完整性 ( 5分 )
1 8 2 5 2 5 2 0 1 5 1 0 1 0 1 0 7
6 2 8 . 7 4 4
1 5 1 0 5
5 2
2 5 2 0 8
8 3
合计
2 l 2
6 1
6 2 3
1 3 2
1 2 1
4 1 Βιβλιοθήκη 5 3 - 2 7 0
5 3 - 2
6 7
3 2 — 1
1 1 1
7 3 5 9
3 4 3 0
1 9 6

学 术研 究 ・
①旅游资源保护
中存 在 的 问题 。
【 关键 词 】调查分析

旅 游资源类型
建议 与对策
( 2)交 通 规 划
南 温 泉 景 区 市 场调 查分 析 1 、调查背景

重庆南温泉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探讨11

重庆南温泉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探讨11

重庆南温泉景区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探讨摘要重庆作为中国温泉之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不少的温泉企业以其独特的品牌优势和稳健经营,已赢得了市场认可。

景区内温泉的水质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属弱酸性、硫磺性水质,水温常年保持41℃,长期泳浴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生理机能,健身美容,治疗皮肤病和关节炎等作用。

南温泉景区抓住市场的需求,在该景区旅游发展的现状基础上,从区域概况、政策方针、经济环境方面综合考虑,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把南温泉景区打造成一个休闲度假区。

可在景区在建造、资源开发和经济定位方面还是存在一部分的问题,没能很好地统筹发展,文章中我分析了景区的现状,根据景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部分措施。

关键字:南温泉景区问题措施综合考虑Abstract:Chongqing hot spring in China, have a certain visibility and influence. At present, many hot springs enterprise with its unique brand advantages and prudent management, has won the market recognition. Scenic areas within the hot spring water is rich in minerals, is a weak acid, sulfur, water quality, water temperature for 41 ℃, swimming bath are chronically can improve metastasis and enhance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fitness beauty,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 and arthritis, etc. South hot spring scenic spot grasp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regional situation, policy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tren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system,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general layout, perfect functions, the south hot spring scenic spot into a leisure resort area. Can be located in scenic area in the build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aspects are part of the problem, can't wel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the article I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enic spot, according to the existed in the scenic spot problem, 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 The south hot spring scenic spot,issue,measure,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第一章区位概况南泉风景区位于巴南区南泉镇中部,长江之南花溪河畔群山之中,处于巴县山脉和涂山山脉的交汇处。

重庆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系列优惠政策

重庆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系列优惠政策

重庆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系列优惠政策作者:佚名文章来源:重庆旅游政务网点击数:279 更新时间:2009-7-1 【字体:小大】为贯彻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部署,争取实现中央确定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困难,保证我市旅游业平稳快速增长,市政府及部分区县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现将政策的主要精神公布如下:一、市级有关政策(一)《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五方十泉”建设打造“温泉之都”的意见》渝办发〔2006〕221号1、温泉资源的勘探与开发1)“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减半征收采矿权有偿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

2)“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的采矿权证按最高年限5年办理,采矿权出让期限与土地使用期限一致。

3)在温泉资源开发中积极采用新技术,经审核,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的温泉开发企业,可免收或减半征收地热矿产资源补偿费。

2、土地供应1)对“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在项目开发建设或扩建时,优先供应周边土地使用权和采矿权,促使其做大作强。

2)经勘察,有温泉资源的地块,优先作为温泉旅游项目用地供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让给“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企业。

3)国土资源部门对温泉休闲旅游开发项目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办证、土地供应等方面加快办理速度。

3、项目管理“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按市级重点项目进行管理和推进。

4、税费征收1)“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企业可享受重庆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所得税按15%征收。

2).凡年缴纳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企业,可通过安排市旅游结构调整资金实施以奖代补。

3)“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所涉及的温泉公建部分,经审批,市、区两级土地出让金、配套费全部实行先征后返的政策。

4)“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减半征收地热资源税。

5、金融支持1)“五方十泉”温泉开发项目企业可以在充分利用现有贷款融资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融资模式的创新。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与温泉旅游综合效应分析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与温泉旅游综合效应分析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与温泉旅游综合效应分析作者:杨英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07期摘要:温泉资源的利用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作为被广大国内旅游者普遍接受的新型旅游形势,温泉旅游近年才兴起。

温泉旅游在重庆旅游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对温泉旅游带来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学术研究还很少见。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发呈上升趋势,然而,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又给当地的经济、生活和环境带来了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重庆温泉资源旅游开发经济效应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对策1 重庆温泉旅游发展概况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发展旅游业以来,重庆就开始开发温泉旅游资源。

最初开发的是四大名泉,即东西南北温泉。

随着温泉旅游的不断发展,重庆新开发了统景温泉、天赐温泉、梨树湾温泉、海棠晓月、海南云天等新的温泉区。

2005年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年内按照“三、四、七”格局,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投入、市场运作,把重庆打造成“温泉之都”的战略决策,使温泉成为重庆的四张“城市名片”之一。

2006年,重庆温泉旅游接待游客298.3%万人,收入为2.13亿元,不到全市旅游收入的1%,根据规划,2007年重庆有希望达到温泉旅游接待人次年增长率15%以上。

按照发展规划,“五方十泉”将在2009年整体建设完工,至2010年,温泉年收入将达30亿元,进入市场竞争的温泉项目将有50家左右,初步树立重庆“温泉之都”整体品牌形象,基本实现温泉产业化。

2 重庆温泉资源开发的旅游综合效应分析2.1 重庆温泉资源的经济效应重庆温泉资源开发的经济效应是温泉资源开发对重庆产生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

重庆市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2年,境内外游客来重庆观光旅游的年平均递增率达16.26%,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19.43%,其中境外旅游的外汇收入年递增率达19.8%。

2006年仅春节“黄金周”期间,统景、天赐、东西南北几大主要温泉共接待游客11.92万人,其中天赐每天游客量近一万人。

重庆打造“温泉之都”初见成效

重庆打造“温泉之都”初见成效

煤矿 、同华煤 矿等 6个 危机矿 山接替 资源勘 查项 目
的野 外施 工 现 场 监 测 、验 收 及 报告 初 审 的组 织实 施 ,报告 已通过 了 国家危 机办专 家审 查合格 ,其 中
3 报告被评 为优质 。3 报告被评为 良好级 。 个 个 更 突 出 的是 他 们 开 展 调查 研 究 。服务 决 策 机
方 米 / .区 位 优 势 明 显 。 日
重 庆市 人 民政 府 在 给 3个 监 测 单 位 的慰 问 信
中 高 度 称 赞 监 测 人 员 为 人 民 群 众 守 护 平 安 “ 别 特
能 吃 苦 ,特 别 能 战 斗 、特 别 能 奉 献 ” 的 精 神 。 慰
问信 对 监 测人 员 充满 深 情地 说 : “ 险情 就 是命 令 , 防范胜 于 救灾 ” ,并 向背后 默 默 支持 监 测人 员 的 家
重 庆市人 民政府 自 20 0 5年 提 出 打 造 “ 泉 之 温
是 投入 目标 ,每 年投 入 10亿 元 。三 年共投 入 3 0 0 0 亿 元 :二是产 出 目标 ,三是 内建成 有一 定规模 效应
都 ”以来 ,已投入使 用温泉旅游项 目 6 2个 , 日接待 游客 能力 61 . 万人次。最近 ,国土资 源部组 织专家评
泉”和 “ 两翼 多 泉 ”计 划 ,温 泉旅 游 产 业 发 展 格
地质 大 队历 时三 年 ,对 其勘 探规 模 和理论 量堪 称重
庆 之 最 。 该 矿 属 “ 乡 式 ” 赤 铁 矿 ,含 矿 层 赋 存 于 宁
局基 本 形 成 。据 统 计 。全 市 目前 投 入使 用 的温 泉
旅游项 目共有 6 2个 , 日接 待游 客能 力 61万人次 , .

温泉之都重庆导游词考试必背

温泉之都重庆导游词考试必背

温泉之都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享有温泉之都美誉的重庆参观游览,我是各位本次旅途的导游小陈,首先我先简略的为大家介绍温泉之都的概况,重庆温泉是一个世界级的温泉旅游资源,具有“山山有热水,峡峡有温泉,储丰质优,形多面广,相对集中,永续利用”的特征。

重庆市地热温泉可采水量约为5.6亿立方米每年,合理的开发量达每日42万立方米。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投资在南温泉和北温泉兴建了带公益性质的温泉游泳池和沐浴设施,在仅8.2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现已探明的温泉分布区域有一万平方千米,温泉点约有100处。

当然,最有名的当属“五方十泉”了。

东边有东温泉、桥口坝温泉,东泉热洞被地质学家称为“亚洲一绝”;南边有南温泉,它的水质可以与临潼的华清池媲美,为典型的硫酸钙镁钠热泉,是国内最优秀的热泉之一,南边还有保利小泉;西边有天赐温泉与金剑山温泉、贝迪温泉;北边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开发的北温泉,还有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武陵仙境”的统景温泉。

重庆的温泉不仅储量丰富,水质也非常好,多为优质的医疗热矿泉。

温泉水温以40-55居多,最高水温达66。

类型主要有硫酸盐型、重碳酸盐型和氯化物型,而且这三种类型的温泉分别具备国内外医学研究已经认定的疗效,并且大部分温泉都含有30种以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酸碱适中,水温合适,普遍达到国家关于医疗矿泉的标准。

所以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2005年重庆市政府提出了把汽重庆打造成世界“温泉之都”的战略决策,使温泉成为了重庆的另一张名片。

目前,重庆市“五方十泉”已基本建成,“一圈百泉”也已初具规模,“两翼多泉”正在建设中,“温泉之都”正在迅猛的发展着。

前方就是我们的统景温泉了,自1982年开发至今,统景温泉风景区先后荣获“省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十佳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景区”等众多荣誉称号,更是以“统景峡猿”及“统景温塘”两次荣膺“巴渝十二景”。

这里温泉度假区青烟笼罩、环境优美、水质天然;统景三峡异峰巧石、山泉飞瀑、鹰飞猿跃;感应洞巧夺天工、玲珑剔透、深邃神秘;温塘河碧波荡漾、水趣盎然、轻舟摇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重庆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摘要:温泉旅游资源是温泉旅游地赖以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是产生旅游吸引的主要因素之一。

重庆温泉旅游资源独具其特色,开发务件良好,市场潜力大。

本论文从重庆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及保护措施等方面分析了其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利于开发及保护的问题。

并从温泉旅游的资源、景点景区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温泉保护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重庆;温泉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1.重庆温泉旅游资源概况
1.1优势
1.1.1温泉旅游资源水平高,品质优良,类型丰富
温泉作为旅游资源最吸引游客的因素莫过于它的温度,水量和理疗作用,重庆温泉温度高,自流量大,水质好,其中富含的微量元素等矿物质非常丰富,以重庆目前几个新兴温泉为例表明了重庆温泉水的质量。

1.1.2政府重视,有政策上的产业扶持优势
在2005年,重庆市就编制出台了《2005-2015年重庆温泉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提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做大做强、全面提升重庆温泉旅游品质和综合竞争力,把重庆打造成“温泉之都”,推动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2劣势
1.2.1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整体较薄弱
重庆的整个温泉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温泉产业链条还不够完整,没有形成比较充实的产业集群,各个温泉资源存在着“散,小,弱”的弱点温泉旅游产业布局比较分散。

目前,重庆温泉旅游产业接待消费者仅300余万人次,温泉旅游收入不到3个亿,与重庆旅游产业超过6ooo万人次的游客数量和超过300亿元的收入相比显得比重太小,席次太少。

1.2.2.产品吸引力不足
重庆温泉资源无论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早在抗战时期就已经非常出名,但是为什么到了今天就进士不同往日,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对各景区进行很好的包装和市场促销,缺乏一个重庆温泉的品牌效应。

此外,新闻媒体为重庆温泉的宣传造势的乏力也导致了重庆温泉的吸引力不足。

2.温泉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因素
2.1.1市场优势:市场潜力大
重庆最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拥有广茂的面积和人口优势,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庆拥有着不断的持续增长的巨大本地市场。

再根据据市假日旅游信息统计中心统计,2004年国庆黄金周期问,自驾车游和泡温泉成为重庆市民两大主要的体闲旅游方式。

南、北、东、统景等温泉公园游客数都上千人,而统景最高达到3000人。

海棠晓月和天赐温泉的旅客量也增长强劲。

海棠晓月温泉突破千人,而天赐温泉最高更达到6000人次/日。

2.1.2区位优势:长江口岸,西部枢纽,区域经济发达
重庆最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进出口岸,和中西部重要的经济枢纽,自从成立直辖市以来,重庆的经济水平快速增长,保持年均12.6%的高速。

在2009年更是达到了6527亿元的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9%,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50。

这一增长势头无疑将为旅游业的发展造就良好的环境,温泉旅游也将在整体环境的改善中飞速增长。

2.2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利因素
2.2.1温泉旅游建设的雷同化
由于目前的重庆温泉旅游市场还是一个不充分竞争的市场,导致了其现阶段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基本上家家都是经营洗浴休闲,辅之以并不太完善的康体,娱乐等项目。

缺乏很多如国外开发运作良好的如健身,美肤,瘦身,医疗,民俗游等很多温泉服务项目。

游客选择非常之少,缺乏新意,没有再次光临的兴趣。

2.2.2经营体制落后,管理模式老化
由于遗留下的国家机制,重庆现温泉资源还是属于行政事业性管理,所有权和管理权混同。

必须改革,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遵循一个:政府是主导,企业为主题,多方来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开
发模式,简化确定一个最终的管理部门,政府不参与直接经营事务,而起到其监督作用加强多开发的监督力度。

2.2.3开发多为粗暴开发,忽视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重庆在政策的扶持,经济的增长的大环境下,不少开发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温泉资源的开发开采都是属于粗放式开发模式,对温泉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意识几乎没有,科学利用温泉和科学化开发温泉程度也非常低,过度开发甚至导致了有些温泉密集区资源开发已出现严重的破坏。

3.温泉旅游资源的保护途径
3.1温泉旅游资源上的保护
3.1.1控制温泉的开采量
温泉旅游资源的主要资源形式就是它的温泉水,通过控制开采量的保护方式可以说是使其永不枯竭的重要途径。

虽然现今重庆的新兴温泉日出水量可达4000-5000吨,但是回顾过去的东南西北四大老四温泉它们的出水量如今相比最开始有了明显的下降,最为明显的东温泉现日出水量大约在每日1229吨。

合理控制温泉的开采量可从源头上保护温泉水资源。

3.2.2设立温泉旅游资源保护区
温泉旅游资源是极其容易破坏的,它的主要资源形式水更是特别容易受到多方的影响而轻易地被破坏,改变水质等就会严重影响其资源整体质量和对游客公众的吸引力,在温泉点的景点最好通过
设立资源保护区,保存其温泉旅游资源的赋存介质和原始风貌。

3.3.3合理开发温泉景点
综上所述,由于温泉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在温泉景点的开发建设的合理和科学性就必须牢牢坚持。

同样的,温泉资源受其开发项目的影响,如不坚持科学合理的开发也会严重影响其质量与出水量,从而影响其吸引力和价值。

所以在温泉景点的开发建设无论对于温泉旅游资源本身的保护和开发的项目,坚持合理科学注重保护性的开发都是极其必要的。

3.2温泉旅游景区景点保护
3.2.1杜绝盲目建设,有序发展旅游业
在政策依托的扶持下,重庆现阶段出现了少量盲目建设的情形。

温泉业的兴起,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盲目建设带来的各种旅游宾馆,度假村比比皆是,市场的无序化导致各家都亏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开发甚至对温泉的地下水资源有了严重的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加强监督力度,提高经营门槛,做到有序发展旅游业,不仅提高整个景点景区的旅游素质,而且起到了保护景区整体环境的作用。

3.2.2温泉水合理循环利用,景区良性循环
结合国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把温泉水在冬季可用作宾馆等旅游设施取暖的媒介,对于温度较低的温泉景点可在使用后用作发展养殖业和花卉业,这样的温泉水的可循环利用,节约了温泉资
源,直接地为温泉旅游整个景区节约了资源,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间接地创造了收入,从而实现了温泉旅游景区的资源优化配置,无形中保护了景区景点及温泉旅游资源。

3.3走温泉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3.1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
在重庆现阶段可以说是第二轮温泉开发热中,我们应做到了解温泉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温泉旅游资源是温泉开发的根源,一旦温泉旅游资源在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开发等于是一纸空文,前功尽弃。

所以在开发中与保护并重才能走上良性循环,开发促进保护,保护造福于开发,相互补足提高,才能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对温泉旅游资源的保护提供物质条件和设施基础。

3.3.2依靠温泉旅游资源为载体,培育新的市场
温泉旅游旅游是集众多旅游形态为一体的,在开发利用温泉旅游资源的同时,如若出于保护的目的减少对其资源的开发,相应的为了经济的同时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温泉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素有绿色工业之称,例如通过温泉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发出其他各种新的市场,如重庆南温泉现阶段的目标是通过温泉打造婚庆业,购物街等,最后是温泉别墅等相关产业发展。

通过温泉旅游资源为源泉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终是保护了温泉旅游资源和创造了更高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英.重庆温泉资源开发与温泉旅游综合效应分析[j].社科论坛.
[2]王艳平、王捷.温泉开发的策划与规划[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陈有利.温泉旅游资源的保护途径分析[j].时代经贸.2008年12月.
[4]栾光忠、刘激. 胶东温泉的地热属性与可持续开发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 年9月.
[5]龚士良.台湾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与保护[j].水资源保
护.2004年第5期.
[6]高柏、孙占学、刘金辉.江西省地热温泉开发利用与保护[j].水资源保护.2006年3月.
[7]易海斌.浅议江西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2008年十期下.
[8]余家庆.让温泉真正造福于百姓[j].福州党校学报.2001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松(1989--),男,汉,籍贯重庆北碚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