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作文

合集下载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5篇)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5篇)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5篇)端午节的由来作文1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风俗习惯。

关于包粽子的由来,较为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入汩罗江殉难后,楚国百姓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大家都驶着船把饭装到逐筒里,投到江中祭奠屈原。

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间,长沙有一个名叫欧回的人,说他白天见到一个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人对他说:“你们每年祭我的竹筒米都被蛟龙吞了。

今后你们可以用艾叶塞在竹筒口上,再用五色丝线捆牢,因为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说完人便不见了。

后来,欧回把此事告诉大家照办。

据说,人们包粽子,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此外,在我国云南傣族群众中还流传着端午节包粽子由来的另一个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傣族男女青年,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深深相爱。

可双方家长硬是不赞成这门亲事。

五月端午这天,他们便一块跳进了老丙大龙潭。

为了纪念这对青年,每年五月初五,傣族人们便聚集在元阳县乌河湾坝老丙大龙潭边,让青年们自己选择理想的情人。

青年男女围成一个大圆圈,唱歌跳舞。

跳完歌舞后,小伙子将事先包好的粽子丢给看中的姑娘。

如果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则拾起粽子。

然后手拉手,分散到绿树下,去倾诉衷情。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2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抗击秦国,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发配到边远的地方。

楚国快要灭亡时,农历五月五日这天,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

这样年复一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

”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2024淮安中考语文作文优选全文优选全文优选全文

2024淮安中考语文作文优选全文优选全文优选全文

优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2淮安中考语文作文学生们每人都是潜在的写作大师,一个不会写作文的老师又怎能教出会写作文的学生来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淮安中考语文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2022淮安中考语文作文1端午节到了,端午节都要吃粽子。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关于端午节粽子的知识吧。

首先介绍一下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吧。

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所留下的节日。

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个千古流芳的人物。

他满腹才华,却遭奸人所害,被迫跳江自尽。

人们为了不让他的身体被鱼糟蹋,就回家拿米团往水里扔,时间长了,就形成了端午节,也就有了粽子。

端午节还有好多别称呢,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浴兰节、端礼节、解粽节等。

我想,大家都很喜欢吃粽子吧。

现在市场上的粽子有好多种呢,如: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叉烧粽等。

听得都流口水了吧。

关于粽子的做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粽子做法不一样。

我就说说红豆沙味粽子的做法吧。

做粽子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材料,主要有:一包红豆沙,一大碗江米,一把粽叶粽绳,粽叶多数是竹叶,也有芦苇叶做粽叶的。

准备好材料之后就开始进入做的程序:先把粽叶粽绳洗干净用水浸泡;接着把江米用清水淘净,然后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开火煮熟或者蒸熟;接着用同样的方法把红豆煮熟,并将煮熟的豆子搅拌成糊状,就成了豆沙;下面就进入了包粽子的程序:先取出两片粽叶背对背重叠,再对折成三角杓状,然后放入1勺米,摊平后加入1勺豆沙,再在上面酌情加上1勺米,包成三角锥状,然后用棕绳绑好即可。

包粽子很有技巧,不会包的用粽叶包不住,还有的包出的粽子大小不一不好看。

粽子包好之后,放入蒸锅中蒸20分钟或者放入清水中煮20分钟即可食用。

对了,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谚语也有好多呢,如: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

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

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

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等等。

还有,现在流行端午节发手机短信,我爸就收到好多条,我给大家说两条吧。

吃粽子的作文5篇

吃粽子的作文5篇

吃粽子的作文5篇吃粽子的作文5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吃粽子的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吃粽子的作文篇1五月端午必吃的食物是粽子。

粽子在中国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原本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吧。

古人把粽子叫做角黍,是因为粽子的有角。

粽子一般都是四个角,三个角的也有,但据说还有能包出五个角的。

古人包粽子以黍米,黍米即黄米,黄米很黏,味道亦特殊,昔时人们的祭祖是必用黄米,一碗黍米饭蒸熟,黄澄澄供在那里亦真是好看,若此时派糯米上场,恐怕就要被比下来,虽然糯米洁白,打年糕离不开它,但白花花的供给祖宗好像不那么好看。

说到粽子,当然离不开包粽子的粽叶,最好是苇子叶,水泽河汊处到处长有这种水生植物,用新鲜的碧绿的那种,闻着清香,用隔年发了黄的,味道亦浓。

吃粽子要蘸饴糖,或者是玫瑰糖。

当然肉粽子是咸的,但即使肉粽子是咸的,也很少见有人要一小碟酱油过来蘸粽子吃。

吃粽子的作文篇2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呢!上午,我们家就开始包粽子,准备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虫”了。

说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节的知识,就让我这个大博士来告诉你们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吧!说起端午,我们还得请出一位诗人让他来帮我们先开头说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呀!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

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

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

家乡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作文5篇

家乡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作文5篇

家乡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作文5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家乡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作文1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梦中遨游的我猛然惊醒了,想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学包粽子还没做呢。

便嚷嚷“爷爷,我起床了!”“好嘞,衣服在这儿啊!”爷爷笑眯眯。

“去打芦苇叶子,包粽子哦!” 我边穿衣服边说。

吃过早饭,我和爷爷来到河边,虽然说是河,可是不大且干涸了,河里长满了芦苇。

我和爷爷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可我不敢往深处走。

就这会儿的功夫,爷爷已走到了最里头,他向我招招手,便手把一根芦杆弯下,手捏住芦苇叶子一扯,一根芦苇叶就到了手。

我消除心里的恐惧感,慢慢地往深处走了去。

我也顺手弄弯了芦杆,用力一扯,可我扯得叶子总是破,即使不破头那也会有一段芦杆。

爷爷就教我。

慢慢地,我学会了。

我们满载而归,可爷爷并不会包粽子。

我的包粽子老师当然就是我奶奶啦!奶奶先拿来一个大盆,又往里面倒了一些热水,把芦苇叶子放进水里浸泡,我问奶奶:“为什么要用热水泡呢?”奶奶笑了笑说:“这样芦苇叶子才软,好包一些。

”奶奶又找来一些泥土,说:“刚学包,米可以用泥土代替哦!”说着,只见奶奶先拿三片芦苇叶子合在一起,双手一弯,粽子壳做好了,她往里面弄了些泥土,右手食指和无名指夹住,左手大拇指把多下来的叶子往下一按,用手把叶子折成一半,再绕三个角一转,一个“袖珍版”粽子包出来了,小巧,很可爱。

我也学起来,可叶子总会破,我有点儿泄气了,不想学了。

我想:算了吧,再试一次。

我漫不经心地包着,咦?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巧的粽子,我在无意中学会了。

耶!今天,我真开心!家乡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作文2“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经常听到爸爸念叨这话。

“做起来咋就难啦?”我总是不以为然地反驳。

农历五月初四的晚上,二姆说:“今年的端午节,咱们自己做粽子吧。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粽子的由来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粽子的由来,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了解。

【粽子的来历】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

从米,葼声。

”《说文夂》:“葼,敛足也。

”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

《集韵送韵》:“糉,角黍也。

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

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

四仲为方伯。

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

●(同“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

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

……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民间传说】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四六七-五二○)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

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

’回依其言。

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

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

端午节吃粽子六百字作文(通用8篇)

端午节吃粽子六百字作文(通用8篇)

端午节吃粽子六百字作文(通用8篇)端午节吃粽子六百字作文篇1端午节前两天,我们昂立作文学校组织一个大型亲子活动。

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非常兴奋。

在活动开始前,我却睡过了头,差点错过了整个活动。

当我刚到达活动地点时,幸好活动才刚刚开始。

我一进去就找到位置,赶快坐下来。

正听老师讲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

赛龙舟,饮雄黄酒,包粽子,悬艾叶菖蒲,悬钟馗像,挂荷包,佩香囊等,都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我听完老师讲完后,已经想跃跃欲试了。

老师又讲到:孩子们,座位后面是制作香囊的地方。

请你们和家长一起制作香囊吧!老师话音刚落,爸爸小声的对我说:“儿子,快过来。

”我跑过去一看,哇!原来爸爸已经将香囊做好了。

爸爸拿着他所制作的香囊,表现的很得意。

我赶忙把头伸过去,让爸爸给我戴上。

爸爸却说:“现在不行,待会儿,活动开始了,再戴吧!”我问到:“什么活动?”爸爸刚要说,老师却打断了。

“请孩子们走到你们最爱的人面前,让他们为你佩戴香囊。

”我又把头伸了过去,爸爸这次给我戴上了香囊。

戴完后,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下一个活动是为自己的妈妈系上蓝丝带。

我心想:我妈妈的学生正在考试,所以她才没有到现场来。

想着,我的脸上不禁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下个活动是诵读屈原的经典诗词。

当我们读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说这两句是《离骚》中的千古名句,被后人广为传颂。

最后一个活动是“快乐寻宝”。

老师说:“现在会有人给你发一张代金券,你们的任务就是找到更多的卡片,从而获得奖品。

快乐寻宝,现在开始!”我等老师说完后,就疯狂地寻找卡片,可是我一张也没有找到。

最后,我怀着失望的心情回到了座位上。

这次大型亲子活动,虽然我没有获得奖品,但却令我印象深刻。

这个端午节活动告诉了我要爱国爱民,忠贞不二。

端午节吃粽子六百字作文篇2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我国十分流行。

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的一种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作文300字(10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作文300字(10篇)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作文300字(10篇)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作文300字(精选篇1)“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各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游百病。

端午节是我国纪念屈原的日子。

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一位大臣,屈原很忠良,所以楚怀王很喜欢他,还有一位很嫉妒屈原,便用阴谋来害他,是楚怀王渐渐不信任他了。

有一次,秦国要跟楚国和好,屈原仔细分析,知道了秦王的阴谋,便冒着生命危险去告诉楚王,楚王不但不听,还把他释放到远离他乡的地方。

当楚王刚到秦国就被擒住,他后悔当时不听屈原的话,,因气大而死,屈原当得知国家快灭亡时,他不忍再看下去了,写了最后一首爱国诗,便抱着石头跳进汨罗江,当地人知道后,赶紧划船去打捞屈原的遗体,有些人向江中扔鸡蛋、粽子,倒雄黄酒,都是为了不让鱼虾不吃屈原的遗体;赛龙舟就是因为当时打捞屈原遗体的原因。

不仅,端午节有它的历史还有一些食俗和风俗。

端午又称重午,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

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水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忠良。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作文300字(精选篇2)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逢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有些地方还举行划龙舟比赛……关于端午节,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500字(通用8篇)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500字(通用8篇)

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500字(通用8篇)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500字篇1“五月五,是端午。

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

”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

今天是端午节。

一大早,我和妈妈到超市去买粽子。

老远的,我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馋得口水直流,巴不得立马买几个粽子解解馋。

超市里的粽子品种齐全,大小不一。

有枣子粽、赤豆粽、肉粽。

大的足有一斤重,小的大约只有二两吧,个个都是棱形,绑成一串。

妈妈挑了几个又肥又大的粽子。

回到家,我用剪刀剪开扎着的绳子,剥开包着的两片竹叶。

一块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现在我的眼前,只见那粽子黑红黑红的,下面点缀着黑色蘑菇,又白又红的肉,白色的鸡蛋,粒粒糯米,就像颗颗小小的珍珠。

粽子飘着阵阵浓香,还没动口,我就陶醉了,俗话说:“鸟为食死。

”我就做一只鸟吧,不管粽子烫不烫得死我,我伸嘴朝那粽子狠狠地咬了一口,真是满嘴生香,味道妙哉妙哉。

我像饿汉扑在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三下五去二,粽子就被我扫了个精光。

我又叫妈妈给我拿一个粽子,妈妈看见我,扑哧地一声,笑得糯米都喷了出来。

看见妈妈笑成那个样子,我心里猜出了几分,我赶紧去照镜子,只见粽子把我涂成一个“大花脸”,要演京剧都不用化妆了。

今年的端午节,我大饱口福,真快乐啊!就是我家乡的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500字篇2我喜欢的节日有很多,比如说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但我最喜欢的节日,那就是——端午节。

接下来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

那么为什么有端午节这个节日呢?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

屈原不仅是一个爱国诗人,还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个大夫。

据说屈原因为没有完成他的爱国计划,就在自己身上积累一块巨大的石头,跳入汨罗江里自杀了。

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把粽子扔入河中。

另外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每年到端午节时,我会和妈妈一起包粽子。

准备的材料有一些粽叶、糯米、鸭蛋黄、肉等。

开始包了,我先把粽叶卷成漏斗型,然后放入一半的米,接着放入一个用酱油腌好的肉和一个鸭蛋黄,再放入一些米并有勺子把米弄平,最后用粽叶绕一圈,并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粽子就诞生了。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优秀8篇)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优秀8篇)

端午节的粽子作文(优秀8篇)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一端午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香糯的粽子,带有“仙气”的艾叶,激烈的龙舟比赛……都是端午节特有的风俗。

而我最爱的端午习俗莫过于包粽子了。

去年端午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回老家了,一进入房间,小粽叶那绿绿的身影就映入了我眼帘。

原来奶奶要包粽子呀!妹妹拉拉我的衣角,抬起头问我:姐姐,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呢?”我便笑着向妹妹讲述起粽子的来历!春秋战国时期,有个爱国诗人叫作屈原,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子。

因为朝廷的腐朽,屈原投江自尽。

平民百姓为了不让鱼吃屈原的肉体,便包些用粽米、枣合成的食物,投到了水中。

而那些食物就是现在的粽子!给妹妹讲完粽子来历之后,我便洗好双手,准备开始自己亲手制作粽子了!两手拎着粽叶的两端,左边的尖角向右旋一下,右手中的粽叶包往左边的一角,再轻轻旋转一下,就可以往里面加入洗好的糯米了。

我加入了少许的糯米,又放上了一颗又大又甜的蜜枣,又铺了一层糯米之后,我又突发奇想,加入了一些红豆沙馅,最后用糯米给填平粽子。

用同样的方法将粽叶包起来,最后一步至关重要:用细绳将粽子包捆好。

如果一不小心,粽叶就会散开,那么就前功尽弃!不知道为什么,我包的粽子有些圆润,不像大人包的那么四方四正!也许是馅放多了的缘故!煮好的粽子当中,只有我包的最引人注目,因为它又大又圆,糯米都露出来了一些!不过味道却十分美味!果然还是自己包的最甜蜜了!包粽子,品端午。

这粽子不仅是甜蜜的代表,更是老百姓对屈原的一份纪念,一份怀念,一份敬意!做为新时代的我们,更要将这种文化、习俗代代相传!端午节的粽子作文篇二端午节是大家国家的传统节日,据了解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的,唐代的文秀说的正是如此的“节分端午自哪个言,万古传说为屈原”。

我喜欢端午节是由于这一天可以吃到我最喜欢的粽子,还可以看赛龙舟比赛,这对于小朋友来讲是最快乐的了。

端午节是每年的阴历5月初五,有着特殊的意义,端午节又称“端阳节”“5月节”“艾节”“5日”……端午节孩子子们都会佩带香囊,端午节大伙都会在家团聚,一块吃粽子,在这一天,大家都非常高兴。

端午吃粽子文化作文范文

端午吃粽子文化作文范文

端午吃粽子文化作文端午吃粽子文化作文范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吃粽子文化作文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吃粽子文化作文范文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的历史了。

端节的由来和传说有很多,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是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出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经常在楚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最终导致屈原被赶出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在写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亡,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江边去凭吊屈原,百姓们怕鱼龙虾蟹咬屈大夫的身体,便入江里投饭团、鸡蛋等食物喂鱼龙虾蟹,后来就发展成粽子,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各地共有的习俗,不过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叶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叶包粽子,我们家乡则用箬叶包粽子,包成三角形,粽子除了用上等糯米,里面的馅却不一样,有枣泥的、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无论是什么馅的`粽子,我都爱吃。

端午节那天,乡下老家都会举行赛龙舟活动,赛龙舟可有意思,每条船上除了十几个桨手和一个舵手外,还要放一个大鼓,桨手们听着鼓声落桨,动作整齐划一,河面上锣鼓动喧天,桨手们喊着号子用力划桨,岸上的观众高声呐喊,场面非常壮观。

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看着热闹非凡的划龙舟,我从心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端午吃粽子文化作文范文2又要到端午节了,四处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垂涎欲滴。

于是,我向妈妈嚷着,今天包粽子。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6篇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6篇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6篇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6篇,以供大家参考!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1各位同学:端午节就要到了,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20__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

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

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

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

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

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

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泪罗江。

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

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

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

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

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20__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有关端午节吃粽子的作文2端午节人们要吃粽子,划龙舟。

为了过端午,妈妈买了几个粽子。

棕叶是绿色的,糯米是白色的,粽子是三角形。

还没等妈妈煮粽子,我的肚子早已经“咕咕”叫了。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肚子饿了。

”妈妈说:“看把你急得。

”妈妈把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煮。

发出一种“丝丝丝”的声音,还会冒出热气,我真想快点煮熟。

粽子终于煮好了,妈妈不知道在厨房干什么?过了好一会才端出一盘香喷喷的粽子,我连忙找粽子身上的绳子的结。

粽子的来历与传说故事(通用7篇)

粽子的来历与传说故事(通用7篇)

粽子的来历与传说故事(通用7篇)端午节马上要来了,说到端午节小编想到的就是粽子了,中国饮食文化是依附着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的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粽子的来历与传说故事篇1粽子的来历最早是祭祀食品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是一种祭祀用食品。

粽子用作祭祀,并不自祭祀原屈原。

粽子最初用作祭祖及神灵。

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

”说明当时有夏至以角黍祭祀祖先神灵的习俗。

角黍,即角形的粽子。

所谓“角”,是指古代祭祀时最高级的供品为牛,粽子的形状代表牛角;“黍”就是一种黄黏米。

用谷物制成的“角黍”代表“阳”;包角黍用的“菰叶”(粽叶)为“阴”,阴阳结合,有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意思。

粽子来历的民间传说据唐沈亚之《屈原外传》记载,屈原投江后,人们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装上食物,投向水中祭祀。

到了东汉建武年间(公年22-55年),长沙有个各叫区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见了三闾大夫屈原显灵,说到祭祀食物被蛟龙窃走,并告诉他以后再投,须裹上蓼叶,再缠上五色线,这些东西,蛟龙害怕,就不会吃了。

区回把这次奇遇告诉了乡民,乡民们便按屈原吩咐精心制作粽子。

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这个神奇的传说,最先被梁朝文学家吴均写成一篇志怪小说,收在《续齐谐记》里。

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

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粽子来历的另一种说法纪念台骀山西民俗学家认为,粽子的来历和古时三晋先民治水的故事有关。

我喜欢的端午节作文

我喜欢的端午节作文

我最喜欢的端午节作文(精选55篇)我最喜欢的端午节作文篇1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在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是有来由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

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

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

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

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

蒸粽子是最让人难熬的,粽子在蒸的时候最香,粽叶的清新味、粽馅的米香豆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吃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

只听一声巨响,一条条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个粽子皮齐刷刷地被剥开,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飞快划船,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1号舟往前冲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号选手超越了对手,大人们松了口气也停下来吃粽子,接着观察落后的3号舟,小朋友乘机也吃一块……舟冲,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个粽子,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不经意间吃了个精光。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真有趣。

介绍粽子作文10篇

介绍粽子作文10篇

介绍粽子作文10篇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端午。

自多了端午节假日,端午的“节”气立时浓了起来。

这也让现时代的人们,体味到了旧时中国的传统意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

在中国,流传至今的节日“四大名旦”,当属春节、中秋、清明和端午。

而这四者中,端午名气相对最小,但它又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

自然,它的“中国味”也是最浓的。

端午的习俗来源,最广的说法当属屈原投江忌日。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这一日,划龙舟,包粽子。

而从历史渊源上讲,正是纪念屈原这一点,让端午变得丰富和更有价值。

农历五月五,本不是一个“好日子”。

在国人的传统上,5月及5日,属“恶”月与“恶”日。

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驱恶,成为端午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选择5月5日作为“端午”?在时间上,5月初,正是“五毒”从冬日复苏,开始活跃,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的时节;而5月,则是气候多变,各种瘟疫最为流行的季节。

这也是认为5月是“恶”月的一个原因吧。

是日,家家门前挂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额上,用雄黄画一个“王”字或一个点;或在孩子的手上,圈一个五色线。

这都是在辟邪驱恶呢。

大约在50年前,如此习俗,无论是穷人还是富家,都会这样做。

后来,明显少了许多。

近些年,虽然传统越来越有回归的意思。

但人们,大概很少想起要靠这些方式驱毒。

它只是一个象征,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愿望的方式。

端午,最是忆江南。

采一把芦叶,以长江的江草作线,严严地裹实粽米;深夜了,母亲升一台灶,火融融的;第二天清晨,孩儿醒来,整个屋充盈着芦叶的清香;镜前的自己已是一只虎——额上有一只大“王”;门前挂着长长的菖蒲、艾草,手腕绕一串五色彩线。

而这个时节,正是啖黄鱼的好时机,再穷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斤左右的大黄鱼。

可惜,这样的大黄鱼,在市面上,已经有20年不可见了。

毕竟,那一代人还有端午之“忆”。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的许多传统,包括传统节日与习俗,不能丢。

那是渗入中国人骨髓的根。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及习俗

【导语】⼤家都知道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插艾草、挂⾹包,但过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呢?端午节吃粽⼦的习俗有什么缘由吗,整理“端午节吃粽⼦的由来及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家! 篇⼀:端午节吃粽⼦的由来及习俗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

有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夫的⾝体了,⼈们见后纷纷仿效。

⼀位⽼医师则拿来⼀坛雄黄酒倒进江⾥,说是要药晕蛟龙⽔兽,以免伤害屈⼤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们想出⽤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

以后,在每年的五⽉初五,就有了龙⾈竞渡、吃粽⼦、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屈原。

吃粽⼦要注意什么 粽⼦⼤都是⽤糯⽶做成的,黏度⾼、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

⼀个普通的咸⾁粽⼦,含⽶量约⼀碗左右,热量约为400⾄500卡路⾥。

因此,专家建议,吃粽⼦,⼥性⼀天不要超过3个,男性不要超过5个。

吃粽⼦的同时,搭配蔬菜、⽔果可帮助肠、胃蠕动,可以避免因吃粽⼦引起的肠、胃道消化不良。

此外,睡前两⼩时别吃粽⼦,不要碰含⽔分很多的寒性⽠果类,⽐如西⽠,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哪些⼈不宜吃粽⼦ 粽⼦并不是⼈⼈都适合吃的,专家还建议⼀些⼈别吃粽⼦。

⼼⾎管病患者:粽⼦的品种繁多,其中⾁粽⼦和猪油⾖沙粽⼦所含脂肪多,属油腻⾷品。

患有⾼⾎压、⾼⾎脂、冠⼼病的⼈吃多了,可增加⾎液黏稠度,影响⾎液循环,加重⼼脏负担和缺⾎程度,诱发⼼绞痛和⼼肌梗死。

⽼⼈和⼉童:粽⼦多⽤糯⽶制成,黏性⼤,⽼⼈和⼉童如过量进⾷,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粽⼦蒸熟后会释放出⼀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糖尿病患者:粽⼦中常有含糖量很⾼的红枣、⾖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节制,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出现昏迷、中毒。

粽子的风俗作文(精选10篇)

粽子的风俗作文(精选10篇)

粽子的风俗作文粽子的风俗作文(精选1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粽子的风俗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粽子的风俗作文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据说这个节日是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当时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屈原因忠国爱民投河自尽了,当地的人们为了不让河里的鱼毁了屈原的容貌,所以大家就动手包起了棕子,再把粽子丢进河里让那些鱼来吃粽子,而不损害屈原的身体。

因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都会包美味的粽子,也有的地方赛龙舟,有的举行粽子比赛……端午节这天,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就是杀鸡、包粽子、拜神。

这天早上,我们全家人都早早起来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种准备工作做好,我们就洗好手开始包粽子了。

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请奶奶到他们家帮忙包粽子呢,做完后,自然也会送几个给奶奶。

而我呢,可是最喜欢吃粽子的,一见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馋起来。

于是,我丢下手边的粽叶,吃起美味的粽子。

这个瘦肉拌小葱馅的粽子是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就解决了好几个粽子了。

“嘻嘻……”大家都捂着嘴巴笑了起来,我不知所措地难为情起来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们为什么都要在偷笑我呢?终于有个人肯要告诉我原因了:“看你这个大花猫,吃得满脸都是。

”说着把纸巾给我,我一擦,结果纸巾上全是米饭粒,我也不禁笑了起来。

终于把粽子做好了,这个时候已是中午了,我们赶紧拿上鸡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

只见奶奶和妈妈双手合上,跪着,嘴里还在叽哩咕噜地说一大堆话,说完以后便烧起了纸钱,然后回家吃粽子去了。

这一天,我过得非常开心,因为既有美味棕子吃,还可以听到古老的传说故事——包棕子的来源。

粽子的风俗作文2一阵阵艾的奇异香味飘来,是那么香,那么诱人。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艾,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

每到这个时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会给包粽子吃。

端午节来历二百字日记(精选11篇)

端午节来历二百字日记(精选11篇)

端午节来历二百字日记(精选11篇)端午节来历二百字日记篇1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多呀!就连外国人都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叫呱呱。

那么,我来介绍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端午节吧!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

屈原生长在楚国,那时的楚王昏庸无道,使得楚国面临灭亡,因此,屈原很愤怒,抱着一块大石头投河自尽了。

人们为了不让河里的鱼和传说中的龙把屈原的尸体吃掉,纷纷回家包粽子、煮咸鸭蛋往河里投,这样可以让河里的鱼、龙吃粽子和咸鸭蛋而不吃屈原的尸体。

今年的端午节人们还是想往年一样包粽子纪念屈原。

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也包粽子纪念屈原吧!”妈妈说:“好呀!”“ye!”我欢天喜地地跳着。

说完妈妈就带着我搭计程车去了超市。

在超市里买了一些糯米、白砂糖。

接着又去菜市场,在菜市场买了包粽子用的粽叶。

回到家后,妈妈告诉我包粽子的程序,她说,首先把糯米浸泡在盆里,还告诉我说要浸泡一至两个小时呢;然后把粽叶洗干净再浸泡一会,泡好后再把粽叶放到热水锅里煮一煮。

最后把粽叶折成一个漏斗形状,把浸泡好的糯米放进去,一定要塞实。

再用棉线把粽子捆绑不让其散开,粽子就包好了。

这时烧一锅热水,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熟就可以吃了。

哈哈,经过几个小时以后,一盘香喷喷的粽子新鲜出炉了。

看着粽子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于是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就这样,端午节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粽子也则成了一道传统美食流传下来了!端午节来历二百字日记篇2今天是端午节。

每家每户的厨房里都飘出一阵一阵的清香――粽子。

现在粽子的品种是越来越多了,有红豆馅的,有蜜枣馅的,有肉馅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妈妈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谈开了。

妈妈问:“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我和爸爸抢着回答:“是端午节!”“那么端午节这天,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又问。

我摇了摇头。

爸爸就此给我讲了关于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人叫屈原,创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团结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秦国。

2024年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2024年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2024 年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_端午节习俗由来又是一年端午节的到来,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下面是我细心举荐的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史料中关于粽子的记载,始于东汉。

当时的粽子包成牛角状,称为“角黍”。

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

”又说每年在夏至和端午这两个节日都吃这种食品。

另据古籍记载,夏至用黍和鸡祭祀祖先,早在殷、周时就有。

后来端午节以粽子祭祀屈原,不过是原来风俗的演化和发展。

如今,粽子已发展成为终年可见的民间风味美食。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南北风味之别,但其中闻名龙舟粽的生产地却在中原郑州,亦南亦北,口味丰富,有如有菠萝粽、黑糯花生粽、绿豆蓉粽、板栗粽、桂花红豆粽、紫糯八宝粽、蜜枣ft药粽、薏米果仁粽、叉烧粽、板栗猪肉粽、香菇肉粽、台湾经典肉粽、港式鲍鱼粽、粤式瑶柱粽、嘉兴蛋黄肉粽、苏式金沙百合粽、京式桂圆莲子粽等等等等,算是照看到了全国人民的口味“审美”,且口味之多,足可以可申请以吉尼斯世界记录了,又岂是一个成天叫嚣着掠夺中国文化的棒子国能比拟的?现在包粽子还是根据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中的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来包袱粽子。

端午节为什么要叫端午节端,“端”字左边是个“立”字,表示站直,起立的意思,右面的字,则是一个象形字,表示拐杖。

两个字结合到一起,端字的造字本义就是老人拄着拐杖重新站了起来,引申为重生、再次的意思,和“初”相通。

古时候,午和五通用。

所以说,端午也就是初五的意思。

现在,人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年屈原的,但是学术界上有争议的。

最起先提到端午这两个字的人是晋朝大文豪周处,他在记载地方风物志的《风土记》,第一次提出了端午的概念。

在书中,周处说,“仲夏端五,烹鹜角黍”。

证明当时的南方人,已普遍食用用菰叶裹黍米粟枣的粽子(也叫角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作文
导读:本文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作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

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

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说法。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
咸两种。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

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

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了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吃粽子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连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亲手制作的粽子。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

在端午节,他们用糯米作主料,用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软的,甜甜的,别有风味。

日本的端午节是在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包粽子的主料是米粉,其形状酷似钟形。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较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豆沙粽和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